CC课件
首页

部编版语文必修下册文本对应练9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Word版含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8

2/8

剩余6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文本对应练(九)[基础运用层]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屠呦呦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将其作为治疗疟疾的标准药物,并和其他药物一起使用来减少产生耐药性的风险。但屠先生的获奖,(    )。虽然近年来我国的科技进展突飞猛进,但发达国家也在一日千里地发展,国内外一些研究领域的差距还在拉大。虽然我国的科技投入已跃居世界第二,但用在基础研究上的经费占比还不到5%。虽然我国的科技人员有300多万人,位居世界第一,但真正领先世界的领军型人才屈指可数。虽然我们的科研平台鸟枪换炮,但绝大多数先进仪器和实验试剂还依赖进口。除了“硬件”,科技的繁荣离不开勇于质疑、平等交流、自由探索、积极合作的创新文化。“枪打出头鸟”的古训,“羡慕嫉妒恨”的红眼病,“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学霸作风,“成者王败者寇”的世俗眼光,无处不在的“院士崇拜”……都在无形中束缚着创新的手脚,抑制着“异想天开”的种子。在诺奖“零突破”面前,自信应该有,自大要不得。只有正视差距、直面问题,远离浮躁、脚踏实地,切实革除体制机制弊端,大力培育健康的创新文化,少当“社会活动家”、多坐科研冷板凳,中国才有希望早日迎来第二、第三乃至更多个“屠呦呦”,逐步缩小与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差距。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我国“大多数跟随、极少数领先”的科技现状并没有改变B.我国“大多数跟随、极少数领先”的科技现状得到极大改变C.并没有改变我国“大多数跟随、极少数领先”的科技现状D.极大改变了我国“大多数跟随、极少数领先”的科技现状C [“屠先生的获奖”是个名词短语,应做要填写句子的主语,据此排除A、B两项;D项和下文文意不符,故选C项。]2.下列各项中,和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A.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B.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8,C.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D.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C [C项和画波浪线的句子都使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少当”对“多坐”;“社会活动家”对“科研冷板凳”。“无可奈何”对“似曾相识”;“花落去”对“燕归来”。A项,使用了比喻和夸张,“疑是银河”是比喻;“三千尺”是夸张;B项,使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龙城飞将”代指杰出的将领;D项,使用了比喻,“把西湖比西子”为比喻。]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原句有两处语病:一是句式杂糅,应该把“得主”去掉;二是“其”指代不明,改成“将青蒿素作为治疗疟疾的标准药物”。[答案] 屠呦呦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将青蒿素作为治疗疟疾的标准药物,并和其他药物一起使用来减少产生耐药性的风险。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语言,是一种无形的利器。暴力的语言,配合看似正义的观点,其破坏力量不可小觑。《礼记》有言:君子慎独。“键盘侠”以自身为标杆道德绑架他人的行为是不可取的,需要浇一盆冷水清醒一下。“键盘侠”是一个网络词语,指部分在现实生活中胆小怕事,而在网上发表“个人正义感”的人群。毫无疑问,“键盘侠”从出现开始,①。但也只有他们尚且不自知地沉浸在网络评论区里,一个个“妙语连珠”“口吐莲花”,对各类网络事件评头品足,②,殊不知,真正的侠客是“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绝不会是评论区里义愤填膺,现实面前一言不发、默默无闻的路人甲。其实真正的“键盘侠”,还是注重一个“侠”字,③。键盘可以成为两种不同性格的分割线,但侠气却是不容分割的。4.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解析] ①处,根据上文中的“现实生活中胆小怕事”“在网上发表‘个人正义感’”可知,应填写“就带有鲜明的贬义色彩”之类的语句。②处,根据“妙语连珠”“口吐莲花”“评头品足”和“殊不知”的转折可知,应填写“以为自己是真正的侠客”之类的语句。③处,根据“一言不发”“默默无闻”“路人甲”等词语的提示可知,这样的“键盘侠”,就没有了“侠”,只有“键盘”了,据此可知应填“而不是‘键盘’”之类的语句。[答案] ①就带有鲜明的贬义色彩 ②以为自己是真正的侠客 ③而不是“键盘”5.请分别用一个否定句概括上文各段的主要意思,每句不超过20个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解答本题首先应了解“否定句”的概念和特点:否定句指对事物作出否定判断的句子,句中带有否定词。然后再根据各段的关键词、关键句概括语段的主要意思。首段的关键句为“‘键盘侠’以自身为标杆道德绑架他人的行为是不可取的”,据此可概括出本段大意。第2段从“键盘侠”的含义入手,层层递进,阐述“‘妙语连珠’‘口吐莲花’,对各类网络事件评头品足”的键盘侠并非他们自以为的“侠客”。第3段则简洁明了,指出真正的“键盘侠”应注重“侠”,而非“键盘”。据此整合关键信息,分条作答即可。注意字数限制。[答案] ①“键盘侠”道德绑架他人的行为不可取。②“键盘侠”不是真正的侠客。③“键盘侠”不应只关注“键盘”。[阅读提升层]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0题。材料一:医者仁心,治病救人,是医药科学最崇高的使命。一个将毕生精力心血都奉献给这一崇高事业的科学家,无疑是饱含情怀的使者,但屠呦呦却不是一个善于言辞的人。“国家培养了我,我要报答国家。”这孺慕之思就是她最朴素自然的情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国人对诺贝尔奖怀有特殊的情结——因求而不得而耿耿于怀。屠呦呦获奖的意义非同寻常,8,她证明了中国人在自然科学领域具有取得开创性成果的能力,具有为人类健康做出巨大贡献的能力。屠呦呦却不认为这是她个人的荣誉:“青蒿素的发现是中国传统医药与现代科学的结晶,此次获奖是国际社会对中国科学家的认可。”获得诺贝尔奖之后,屠呦呦成了“名人”,但她却很少在媒体上露面,对各种活动她都是能免则免。对待真正的科研任务,她却十分投入。尽管年事已高,但屠呦呦没有放弃工作,青蒿素对红斑狼疮的有效性、青蒿素的抗药性等,屠呦呦觉得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她常常对自己的学生说,“要让青蒿素物尽其用”,这也是她对自己的要求——尽己所能。“始终服从安排,始终从事青蒿素研究,甚至始终在一个单位工作,没动过地方。”共事多年的中医科学院青蒿素研究中心研究员廖福龙用一连串的“始终”形容屠呦呦的经历。当一些人在抱怨一成不变的工作乏味无趣的时候,屠呦呦却“始终”守着中药研究这个不太热闹的专业,并且创造了“奇迹”。屠呦呦用她的青蒿素人生告诉人们,有一种情怀叫坚持,有一种创新叫坚守。(选自《八十多载仁心今更红——记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屠呦呦》,有删改)材料二:新华社北京1月9日电(记者陈芳、余晓洁) 9日,北京人民大会堂,86岁的屠呦呦站在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领奖台上,从习近平总书记手中捧回红彤彤的奖励证书。自1999年国家科技奖励制度实行重大改革以来,27人先后问鼎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们中有吴文俊、袁隆平、王选……屠呦呦有三大特别之处:27人中第一位女科学家,第一位非院士,第一位诺奖获得者。1930年12月出生的屠呦呦,履历简单:1955年在北京医学院药学系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工作至今,她是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中心主任。这位中国浙江宁波的女子,成就不凡:她从中医古籍中获得灵感和启迪,改变青蒿传统提取工艺,创建低温提取青蒿素抗疟有效部位的方法,成为发现青蒿素的关键性突破;率先提取到对疟原虫抑制率达100%的青蒿抗疟有效部位“醚中干”。8,“三千年医药兴,佑生救疾民族昌盛……昂首看,更领健康潮,众呦常鸣。”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院士在《呦呦三鸣》中写道。从20世纪90年代起,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以青蒿素类为主的复合疗法(ACT)作为治疗疟疾的首选方案,过去20余年间,这一疗法在全球疟疾流行地区被广泛使用。近年来,ACT年采购量在3亿人份以上。《2015年世界疟疾报告》显示:从2000年到2015年,由于采取包括ACT在内的有效防治措施,挽救了约590万儿童的生命。(选自新华网,有删改)材料三:几乎全世界的记者都在找她时,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屠呦呦正躺在沙发上打电话。这个世界瞩目的老太太卷着裤腿,穿着一件松松垮垮的绿色对襟汗衫。尽管站在小区里一抬头就能看到人民日报社亮着金色灯光的大楼,这个躲藏在胡同里的小区却似乎从未离媒体如此近过。从早上开始,屠呦呦的小区停满了车,保安知道小区里有个科学家得了个奖,是“什么第一”,但对这个叫屠呦呦的老人没有什么印象。屠呦呦参加的研发抗疟疾药物的“523”项目,是在战争背景下开展的。1964年,美国出兵越南后,越美双方都因疟疾造成严重减员。“这个事比打仗死伤还要高”,屠呦呦回忆,双方都开始寻求治疗疟疾的全新药物。越方向中国求助,屠呦呦加入了科研项目。“交给你任务,对我们来说,就努力工作,把国家任务完成。只要有任务,孩子一扔,就走了。”85岁的老人倚在沙发上,平静地说起20世纪60年代的事情。屠呦呦被派去海南岛,在苏联学过冶金的老伴儿李廷钊被派去云南的五七干校。没有人比李廷钊更了解这个粗线条的科学家。她不太会做家务,买菜做饭都要丈夫帮忙。有一次坐火车外出开会,她想在中途停靠的时候下车走走,竟然忘了按时上车,被落在了站台上。“别人还以为我有生活秘书,他就是我的秘书。”屠呦呦眯眼笑着看着老伴儿。近半个世纪前,屠呦呦从我国古人将青蒿泡水绞汁的记载中获取灵感,意识到高温煮沸可能会破坏有效成分的生物活性,8,将原来用作溶液的水替换为沸点较低的乙醚后,获得了更有效果的提取物。李廷钊说,研究青蒿素的时候,屠呦呦每天回到家都满身酒精味,后来甚至患了中毒性肝炎。为了确定药物对人类的有效性,屠呦呦和研究组的成员甚至充当了第一批志愿者,以身试药。提及此事,老伴儿李廷钊插嘴道:“人家抗美援朝还志愿牺牲呢,吃药算什么?”“当时动物试验过了,药走不出去,发病季节就过了,那就耽误一年。”85岁的屠呦呦平静地说:“所以那时候也不考虑荣誉不荣誉,我觉得荣誉本身就是一个责任。荣誉越多,你的责任就更多一点。”(选自《中国青年报》,有删改)6.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有一种情怀叫坚持,有一种创新叫坚守”这句话高度概括了屠呦呦始终从事中医药研究并最终带领团队提取青蒿素获得诺贝尔奖的传奇人生。B.“国家培养了我,我要报答国家。”作者引用屠呦呦的原话,是为了突出她不善言辞。C.屠呦呦是一个粗心的人,一切都需要丈夫帮忙,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丈夫李廷钊的帮助,或许就没有屠呦呦的获奖。D.三则材料都提到了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意义,都通过侧面描写表现了屠呦呦对中医药科学的坚守。A [B项,“是为了突出她不善言辞”错误,作者引用屠呦呦的原话,是为了突出她的爱国情怀;C项,“一切都需要丈夫帮忙”中“一切”的表述过于绝对,材料三只是说“她不太会做家务,买菜做饭都要丈夫帮忙”;D项,“三则材料都提到了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意义,都通过侧面描写……”错误,第二、三则材料没有提到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意义,且直接写了屠呦呦对中医药科学的坚守。]7.下列对材料写作特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中,作者十分注重语言美,文章语言优美舒缓,使屠呦呦医者仁心的高大形象深入人心。B.材料二以平实质朴的叙述性语言,就屠呦呦获奖、屠呦呦的生平及其提取的青蒿素被广泛使用做了客观、真实的报道。C.材料二通过列举一系列数据,对屠呦呦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进行了报道,体现了新闻语言的准确性。8,D.材料三运用肖像、语言、动作等多种描写手法,再现了屠呦呦获奖前的埋头苦干,彰显优秀科学工作者的本色。D [D项,“材料三运用肖像、语言、动作等多种描写手法,再现了屠呦呦获奖前的埋头苦干”错误,从材料三来看,在写屠呦呦获奖前的埋头苦干时,并没有运用肖像、动作等描写手法,主要运用语言描写。]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美越战争中,美国与越南都深受疟疾的困扰,因疟疾导致严重减员。在此情况下,中国主动支援越南,成立研发抗疟疾药物的“523”项目。B.屠呦呦的履历简单,但成就不凡,创新青蒿传统提取工艺,成为首个提取到能够有效抑制疟原虫的“醚中干”的科学家,并以此挽救了无数生命。C.当意识到高温提取可能破坏青蒿中的活性成分时,屠呦呦重新设计实验过程,改用沸点较低的乙醚为溶剂,这对研究青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D.屠呦呦像无数为人类做出贡献的科学家一样,在成功的道路上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她捧得大奖,是国人的荣耀,更是对学人的鞭策。A [A项,“中国主动支援越南”错误,由材料三中的“1964年,美国出兵越南后,越美双方都因疟疾造成严重减员……越方向中国求助,屠呦呦加入了科研项目”可知,中国并未主动支援越南,而是应越南请求。]9.材料三第一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就材料三来说,从文章内容来看,第一段写屠呦呦的穿着举动“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屠呦呦正躺在沙发上打电话……穿着一件松松垮垮的绿色对襟汗衫”,还写到小区保安的表现“保安知道小区里有个科学家得了个奖,是‘什么第一’,但对这个叫屠呦呦的老人没有什么印象”,这些内容刻画了屠呦呦随意、淡然、默默无闻的形象特征,同样第一段也交代了屠呦呦获得的成就之大影响之大“几乎全世界的记者都在找她时,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什么第一’”,老人的形象特点和她所取得的成就形成对比,突出了她淡泊名利的品格;从结构上来看,为后文写她埋头苦干、潜心钻研作铺垫。[答案] ①本段叙写了屠呦呦的穿着、语言以及保安对老人无印象等,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刻画了屠呦呦随意、淡然、默默无闻的形象特征。②与她获得的殊荣形成对比,突出她淡泊名利的品格。③8,为后文写她埋头苦干、潜心钻研作铺垫。10.屠呦呦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屠呦呦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原因,可从自身原因和外在原因两方面考虑。自身原因可从其言行、成就等中得出,如材料一中的“国家培养了我,我要报答国家”表明屠呦呦心怀祖国。外在原因应该是屠呦呦创新青蒿提取工艺对社会产生的影响与贡献等,如以青蒿素为主的复合疗法挽救了无数儿童的生命。围绕这些方面分析概括即可。[答案] ①屠呦呦创新青蒿传统提取工艺,率先提取到青蒿抗疟有效部位“醚中干”,在发现青蒿素上取得关键性突破,在医药科学领域卓有建树。②屠呦呦发现的青蒿素被应用到治疗疟疾的ACT疗法中,且这一疗法被广泛使用,挽救了无数儿童的生命,创造了巨大的社会效益。③屠呦呦医者仁心,心怀祖国,为人谦逊,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至今仍从事青蒿素的研究工作。8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1-09-07 22:42:10 页数:8
价格:¥2 大小:42.50 KB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