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课件
首页

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Word版附答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2

2/12

剩余10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铁人中学2020级高二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试题说明:1.本试题满分15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2.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造园讲究节用,是中国造园家们的共识。王禹偁《黄冈竹楼记》云:“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工破之,刳去其节,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袁宏道《园亭纪略》比较徐庭的裸园和王元美的小祗园,前者“画壁攒青,飞流界练,水行石中,人穿洞底,巧逾生成,幻若鬼工,千溪万壑,游者几迷出入”,经营之精可谓巧夺天工,却被评为“微伤巧丽”。后者“轩豁爽垲,一花一石,俱有林下风味”,朴素自然,反在前者之上。李渔生活在明末清初的江南,时风“羞质朴而尚靡丽”,弥漫着世俗浓厚的享乐主义情调,他在很多情况下也未能免俗,但一涉及造园,却极力推崇节俭。中国园林高度成熟于中唐以后至两宋,当时其实已定下以朴素为美的基调。譬如白居易的庐山草堂,“三间两柱,二室四牖,广袤丰杀,一称心力。……木,斫而已,不加丹;墙,坊而已,不加白”。屋宇简陋,量力而为;装修朴素,本色为主。正如《论语·子罕》中所记:“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园林的目的在于游心适意,户庭狭窄,而山林深趣,又岂在人工的雕镂藻饰。中国园林将因借作为基本原则,中国艺术以意境为最高追求,其实都可在“俭约”这一思想背景下加以理解。因是最大限度地顺应自然,借是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目的都是全天逸人,保全自然的同时也节省了人工;园林审美推崇意境而淡化物质,重视想象的真实大于感官的真实。所谓“不著一字,尽得风流”,我们实在不可能找到比这更俭约的方式。李渔在《闲情偶寄·居室篇》中写道:“土木之事,最忌奢靡。匪特庶民之家当崇俭朴,即王公大人亦当以此为尚。盖居室之制,贵精不贵丽,贵新奇大雅,不贵纤巧烂漫。凡人止好富丽者,非好富丽,因其不能创异标新,舍富丽无所见长,只得以此塞责。”这个批评一针见血,既指出了奢靡的浅薄,也指明了俭朴的意义。此外李渔并没有停留在“俭约”这一道德层面上,而是延伸到“简约”这一艺术层面,化俭约之德为简约之美,求廉、求省、求俭与求真、求朴、求雅在园林中被完美地统一起来,凸出了中国艺术的美学标准,最好地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理想与选择。当然,在中国园林中,建筑成就的高低最终要以是否得体合宜为准,并非一味追求简陋。譬如门楼,《园冶》中认为应“门上起楼,象城堞有楼以壮观也”。书中“宜”字共出现79次,次数最多。“堤湾宜柳”、“风窗宜疏”、“宜杂假山之间”、“宜植立轩堂前”,处处以“宜”为准。在郑元勋的影园中,“一花、一竹、一石,皆适其宜,审度再三,不宜,虽美必弃。”合宜作为标准,使园林既不会失之宏丽,也不会失之寒陋,从而有别于欧洲园林及同属于东方文化的日本园林。勿过勿不及,正是儒家中庸思想的准确体现。(摘编自方拥《中国传统建筑十五讲》)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黄冈竹楼记》中,竹楼以竹代陶瓦,体现了顺应自然、利用自然的因借原则。B.明末清初江南享乐主义盛行,但不乏李渔这样坚守质朴反对精巧靡丽之风的人。\nC.《论语·子罕》中,孔子的回答可以反映出其淡化物质、重视精神追求的思想。D.追求“简约”凸显了中国艺术的美学标准,是中国文化理想与选择的最好体现。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引用袁宏道《园亭纪略》中的评价,意在通过比较批判徐庭裸园的经营之精。B.文章第四段通过对李渔观点的评论和阐释,将文章论述引向深入,提升内容深度。C.篇末有关建筑成就高低的评价标准,有助于避免人们对中国园林风格追求的误解。D.文章从不同角度论证古代造园标准,突出其节用朴素的特点,同时兼顾辩证态度。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唐以后至两宋,因为定下了以朴素为美的基调,所以中国园林进入高度成熟期。B.园林的目的在于游心适意,因此中国园林追求山林深趣,主张摒弃人工雕镂藻饰。C.郑元勋的影园“不宜,虽美必弃”,可见中国建筑成就的高低不以美为评价标准。D.欧洲园林及日本园林,或宏丽或寒陋,而中国园林可看作是介于其间的平衡之作。(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4~6题。材料一:我国的老年化趋势在加速进行。2019年,我国65岁及以上老龄人口已达1.76亿,占世界同年龄组人口的23.0%,这一占比已经高于我国总人口的世界占比(18.2%)。我国劳动者受教育年限延长,工作年限减少,社会总体劳动力资源逐渐减少。因此,适时、适度并且渐进式地提高法定退休年龄,成为必然。这次规划建议强调“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更表明延迟退休势在必行。尽管对男女是否该同龄退休等问题,专家们还存在不同看法,具体取决于下一步如何规定,但女性延迟退休的速度略快一些、缩小男女之间退休年龄的差异,在学界已基本成为共识。延迟退休政策涉及面广,社会上存在着“延迟退休有多大必要性”“会不会只利好一部分人”“养老金是不是不够了”“养老金水平能不能持续提高”等争议和质疑,各方观点、意见尚不统一,因此不能急于求成,而需稳妥慎重,走好“渐进式”实施之路。加强宣传引导,赢取广泛共识。延迟退休政策,对民众影响的广泛性和深远性不言而喻,产生分歧和争议实属正常,应允许有争议。对这个颇具争议的新政策,在实施上不可能一步到位。操之过急,效果可能恰得其反。要先把这项方案公布出去,适时实施,给人们一个心理的预期。同时,加强方案宣传和政策引导,让人们更加认清改革的重要性、必要性,逐渐统一思想,达成广泛共识,使人们最终从心理上、行动上接受延迟退休新政。聚焦主要担忧,消除公众顾虑。应该说,短期内、在改革转型期,不排除个别单位、企业可能会产生一些就业挤压,但是长期看,不会对就业市场产生显著影响。就业岗位不是一些人退出就业市场而产生的,主要还是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只要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提高劳动者职业技能,促进民生改善和就业问题解决,就能为实施延迟退休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增强人们对于新政的信心。(摘编自向秋《“延迟退休”要走好“渐进式”之路》)材料二:针对人们是否支持延迟退休展开问卷调查,被调查者的工作类型分别为:国有企业人群、私营企业人群、政府部门或其他事业单位人群、待退休人群、待就业人群以及其他。\n[注]1-人均寿命延长2-工作收入高于退休金3-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4-发挥老年人的经验优势5-减轻子女负担6-自身受教育时间长,在岗时间短7-减少老人的孤独感8-缓解中国老龄化压力[注]1-担心身体状况2-退休能有更多的自由时间3-安享晚年4-早点领取退休金5-不利于年轻人就业6-没有养老压力7-所有原因都选(摘编自《中国延迟退休调查报告:延迟退休,你准备好了吗?》)材料三:延迟退休和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目前我国退休年龄偏低,造成一定程度的人力资源浪费。从长远来看,延迟退休有利于缓解养老金压力,激发人力资源活力,能够更好地去应对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延迟退休这件大事能否顺利实施,取决于准备工作是否充分、及时。这场关乎劳动者重\n大利益的改革,有没有成本?成本谁承担?如何用政策减轻改革对象可能出现的负担感等,都要说透。此外,是尊重“听”的对象,受延迟退休影响更大的人群是普通劳动者,对他们解释政策必要性、重要性的工作难度会更大、压力会更重,但同时意义也更重大;直接关系到政策推行成败。治大国若烹小鲜,涉大利应定细策。公共政策的实施,实质上是一个利益分配和调整的过程,实施细节非常重要。在延迟退休政策实施过程中,劳动者的主体性应该得到充分尊重,尤其是对改革政策如何保护低收入阶层合法权利的思考,应该越细越好。另外,对延迟退休政策推行节奏、不同年龄岗位的劳动者具体情况,在执行当中也应条分缕析,拒绝一刀切。(摘编自杰文津《延迟退休这件大事要说透办好》)4.下列对材料一、三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延迟退休政策对民众具有广泛和深远的影响,因为相关方宣传引导得还不到位,民众对延迟退休的意见不一。B.对男女是否应该同龄退休,专家还存争议,但学界大体上认为女性延迟退休的速度应略快一些,缩小男女之间退休年龄的差异。C.延迟退休短期内可能对个别企业就业会有影响,但长期看,社会经济发展了,产业结构调整了,更多新的就业岗位将会出现。D.延迟退休对国家和个人都有重要的意义,有利于应对人力资源浪费;缓解养老金压力以及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5.下列对材料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二中有关统计表,虽然采样数量不多,但数据来源于具有代表性的工作类型的人群,采样选项多样,能较真实地反映出当下国人对延迟退休的态度。B.同意延迟退休理由中,有51人因为能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仅有23人因为继续工作收入高于退休金,由此可见人们对金钱的需求度在持续下降。C.不同意延迟退休理由中,希望有更多自由时间、能够安享晚年的占比较大,远超没有养老压力和想早点领取退休金的人数之和。D.不同意延迟退休理由中,认为延迟退休不利于年轻人就业的为110人,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下就业难的实际情况。6.现阶段我国应如何更加有效地实施延迟退休政策?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勒索信本·克里斯丁森鲍勃·斯科特被绑架,3天后来了信,收信人为“R·斯科特亲启”,还盖着纽约的邮戳。“可能是绑架者来的。”美国联邦调查局负责本案的埃文斯说。他小心翼翼地打开信封,用镊子取出两页纸,在桌上展开。两页纸都是用铅笔写的,一页是印刷体,另一页是鲍勃的笔迹。第一页纸写的是:若是还想见到你的孩子,就准备好十万美元的小额纸币。男孩的信是:\n亲爱的爸爸:他们说我应该给您写封平安信,来证明我没有死。为了证明真是我写的信,我就给您描写一下小鸟吧。我看见一只鸟在啄一棵树,这只鸟除了头和脖子是白色的,全身都是黑色。在小鸟的头部后面有一点儿红色斑点。还有一只鸟,是一种麻雀,只有它在鸣叫,鸟的头部是灰色的,从上到下都有黑色条纹,尾巴非常短。我扔了一根树枝,鸟就向南飞去,我敢说它一口气能飞十英里。这里还有一只蓝知更鸟,发出格格响的噪音。好吧,希望很快见到您。爱您的鲍比埃文斯看看桌上摆放的男孩的照片,男孩身体很强壮。“这个孩子非常热爱大自然吧?好啦,我检查一下信上的指纹,说不定能得到一点儿线索。”斯科特先生摇摇头。“是呀,他向来爱研究鸟类。可是,你瞧,这封信里有一些错误。我复印一份行吗?”他复印完信,拿起帽子向外走,“我到图书馆去一会儿,马上回来。”斯科特先生两个小时后回来了。埃文斯一无所获。他没有从信上得到任何线索,没有指纹,什么痕迹都没找到。斯科特说:“看这里,埃文斯。你没找到什么,我倒是有种预感。不只是预感,我相信是真的。我要坐飞机去加利福尼亚州,马上就去!”“加利福尼亚州!可是邮戳是纽约的呀。”埃文斯开始表示不同意。“你尽管相信我好了,要是你不想跟我去,我就自己去。”当他们在加利福尼亚州的圣巴巴拉市下飞机时,一队警务人员在等着他们。斯科特告诉他们:“我要找的地方大概距离这里以北约十英里远,那里是长着高大松树的地方,附近不是有一条溪流就是有一个小湖。我从没有见过那个地方,但是我十分肯定就在那里。”一个警员说:“说得不错,真有那么一个地方,几年前我曾经到那个地方搜索过。”他们没有费事就找到了那里。隐藏的地点只能有一处,那是一间几年都没人使用过的旧木屋。警察从三面包围上去,没开一枪就捉住了措手不及的绑匪。斯科特把儿子抱在怀里,埃文斯听见男孩说:“我就知道你会来,爸爸。我知道你能找到这里。”埃文斯抱怨道:“我一直蒙在鼓里,现在说说整个经过吧。我猜是你儿子的信指引你找到他的,可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斯科特先生笑着拍拍鲍勃的肩头,说:“没什么神秘之处,那封信让人觉得像是以前从未见过鸟的人写的,但是鲍勃已经研究了几年鸟类,他熟悉所有的鸟。起初我不明白为什么他假装啥也不懂,实际上写得非常清楚。”“嗨,见鬼。”男孩说,“咱们走吧。”斯科特先生笑了笑,接着说:“我在图书馆查到鲍勃信里写的鸟,就发现了答案。他说的白头啄木鸟分布在太平洋沿岸的松林地区,他描述的鸣叫的麻雀叫做‘圣巴巴拉麻雀’,而且只有一种蓝知更鸟叫起来格格响,又叫做鱼狗,总是离淡水不远。”“真是,这下我全明白了。”埃文斯说,“但是离圣巴巴拉市约十英里,这是怎么回事?”斯科特先生笑着说:“那都是我猜出来的。鲍勃信上说那只麻雀一口气向南飞十英里。我知道麻雀只作短途飞行,从一棵树上飞到另一棵树上。等我开始明白鲍勃在巧妙地告诉我们他在什么地方时,就把这一切综合在一起了。”文本二:\n侦探小说的破案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的,它尊重事实,启发读者一边阅读,一边去进行科学推理。读侦探小说的过程,仿佛是进行一场高级的智力游戏。罪犯巧妙而别出心裁的作案,企图把水搅混,让对手的思维步入歧途。而聪明的侦探则从蛛丝马迹中发现破绽,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和进行逻辑推理,最终得出合乎真相的判断。由于这是文学故事,运用逻辑推理进行形象化与通俗化的描写,从而也大大提高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因此,侦探小说不仅是罪犯与侦探的斗智,也是作者与广大读者的斗智。侦探小说的启智性,还表现在一些科学破案的陈述上,通过把物理、化学、地理、历史等知识融入作品,人们在阅读时既获得了各方面的知识,又自觉锻炼了思维能力。(摘编自《侦探小说的社会意义与审美价值》)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中对绑匪的描写并不多,但从对勒索信的字体、内容和邮戳等间接描写来看,绑匪狡猾和贪婪的特点表现得很明显。B.作为次要人物,埃文斯在小说中有被调侃的意味。但其实他谨慎认真,不固执己见,又能虚心求教,是一个认真负责的人。C.斯科特先生和儿子鲍勃面对绑匪的威胁和恐吓,都没有惊慌害怕而是淡定冷静,这是儿子鲍勃能够成功脱险的重要原因。D.小说有两条线索,明线是斯科特先生寻找儿子,暗线是埃文斯稀里糊涂地跟着斯科特先生寻找儿子,双线并行增强了表达效果。8.小说以“两页纸的勒索信”展开情节,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6分)9.结合文本,谈谈侦探小说中“科学”与“推理”的关系。(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贞观三年,太子少师李纲有脚疾,不堪践履。太宗赐步舆,令三卫举入东宫,诏皇太子引上殿,亲拜之,大见崇重。纲为太子陈君臣父子之道,问寝视膳之方,理顺辞直,听者忘倦。太子尝商略古来君臣名教,竭忠尽节之事,纲懔然曰:“托六尺之孤,寄百里之命,古人以为难,纲以为易。”每吐论发言,皆辞色慷慨,有不可夺之志,太子未尝不耸然礼敬。贞观六年,诏曰:“朕比寻讨经史,明王圣帝曷尝无师傅哉?前所进令遂不睹三师之位,意将未可,何以然?黄帝学大颠,颛顼学录图,尧学尹寿,舜学务成昭,禹学西王国,汤学威子伯,文王学子期,武王学虢叔。前代圣王,未遭此师,则功业不著乎天下,名誉不传乎载籍。况朕接百王,智不同圣人,其无师傅,安可以临兆民者哉?《诗》不云乎:‘不愆不忘,率由旧章。’夫不学,则不明古道,而能政致太平者,未之有也。可即著令,置三师之位。”贞观八年,太宗谓侍臣曰:“上智之人,自无所染,但中智之人无恒,从教而变,况太子师保,古难其选。成王幼小,周、召为保傅。左右皆贤,日闻雅训,足以长仁益德,使为圣君。秦之胡亥,用赵高作傅,教以刑法,及其嗣位,诛功臣,杀亲族,酷暴不已,旋踵而亡。故知人之善恶,诚由近习,朕今为太子、诸王精选师傅,令其式瞻礼度,有所裨益。公等可访正直忠信者,各举三两人。”贞观十一年,以礼部尚书王珪兼为魏王师。太宗谓尚书左仆射房玄龄曰:“古来帝子,生于深宫,及其成人,无不骄逸,是以倾覆相踵,少能自济。我今严教子弟,欲皆得安全。王珪,我久驱使,甚知刚直,志存忠孝,选为子师。卿宜语泰①,每对王珪,如见我面,宜加尊敬,不得懈怠。”珪亦以师道自处,时议善之也。\n贞观十七年,太宗谓长孙无忌房玄龄曰三师以德道人者也若师体卑太子无所取则诏令撰太子接三师仪注太子出殿门迎,先拜三师,三师答拜,每门让三师。三师坐,太子乃坐。与三师书,前名惶恐,后名惶恐再拜。(节选自《贞观政要·卷四·尊敬师傅》)[注]①泰:魏王李泰,唐太宗第四子。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太宗谓长孙无忌/房玄龄曰/三师以德道人者也/若师体卑太子/无所取/则诏令撰太子接三师仪注/B.太宗谓长孙无忌/房玄龄曰/三师以德道人者也/若师体卑/太子无所取则/诏令撰太子接三师仪注/C.太宗谓长孙无忌/房玄龄曰/三师以德道人者也/若师体卑太子/无所取则/诏令撰太子接三师仪注/D.太宗谓长孙无忌/房玄龄曰/三师以德道人者也/若师体卑/太子无所取/则诏令撰太子接三师仪注/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托六尺之孤”与“祖母刘愍臣孤弱”(《陈情表》)两句中的“孤”字含义相同。B.“曷尝无师傅哉”与“曷不委心任去留”(《归去来兮辞》)两句中“曷”含义不同。C.“不愆不忘”与“匪我愆期”(《氓》)两句中的“愆”字含义相同。D.“时议善之也”与“不亦善夫”(《种树郭橐驼传》)两句中“善”字含义不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唐太宗赏赐给李纲一辆代步的“车子”,并命令侍卫抬他进入东宫,还下诏命令皇太子亲自迎接他上殿,亲自拜他为师。B.唐太宗认为古代英明、贤能的帝王都不能没有老师,如果黄帝、颛顼、尧、舜、禹等人没有老师的点化,那么也不能名垂史册。C.唐太宗认为人的善恶会受到身边人的影响,周成王因受贤师的教诲成为圣君,秦二世胡亥因受赵高的影响而导致秦国很快灭亡。D.唐太宗对自己长期任用的王珪评价极高,认为他个性刚直,心存忠孝,并选他担任皇子的老师,并告要求儿子对待王珪应倍加尊敬。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每吐论发言,皆辞色慷慨,有不可夺之志,太子未尝不耸然礼敬。(5分)(2)及其成人,无不骄逸,是以倾覆相踵,少能自济。(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田家留客王建①人家少能留我屋,客有新浆马有粟。远行僮仆应苦饥,新妇厨中炊欲熟。不嫌田家破门户,蚕房新泥无风土。行人但饮莫畏贫,明府上来何苦辛。丁宁回语屋中妻,有客勿令儿夜啼。双冢②直西有县路,我教丁男送君去。【注】①王建,唐代诗人。这首诗是作者任渭南县尉时,西上进京途中所作。②双冢,地名,与渭南均在今陕西境内。\n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歌前两句中的“人家”可理解为“客”,这两句既有留客之意也含有留客安排。B.“厨中炊欲熟”“蚕房新泥”等细节,给田家劳苦而贫困的苦难生活增添了温馨。C.本诗表达方式别具一格,以田家主人的口吻依照时间顺序来展开,流畅而自然。D.本诗“缘事而发”,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语言通俗简练而且有感染力。15.从诗中“客”的角度来看,田家主人有怎样的特点?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二)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拟行路难》(其四)中运用反问语气表现鲍照忍辱负重、矛盾痛苦精神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黄庭坚作诗善于锻炼熔造前人诗句,《登快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便化自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3)《离骚》中,表明时不我待,要珍惜时间的句子是:“,”。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人们从的塑像上仰视诸葛孔明的容颜,从斑痕累累的碑碣上聆听三国时代的回音,从彩绘的梁柱上感受历史的冷暖。在这里,有生者与死者的真诚对话,有对智慧之星的敬仰和崇拜。在这里,诸葛孔明的名字没有在人们的祈福中被呼唤为神灵,没有在咒语里被念叨为驱邪的利器。的焚香叩拜,为的是表达对一脉精魂的亲近,接受一次智慧的洗礼;朝野名流,为的是与先贤进行真挚的交流。功业未就,诸葛亮何以传世千秋?这不仅是由于其忠诚所决定的,更在于其知不可为而为的勇毅。大量的诗篇告诉我们,来来往往的拜谒者,瞻仰的是他身上亘古不灭的精神。虽然岁月的风霜湮没了历史的印痕,但湮没不掉诸葛亮倾注在汉室江山上的心血。如果说诸葛亮当年寓居隆中,是为了隐以求志,静观时变。那么他择刘备而仕,则是为了兴复汉室,施展抱负。在世人的心目中,诸葛亮是奇谋巧计的策略家,是雄才大略的外交家,是高瞻远瞩的政治家,是运筹帷幄的军事家。他“忠以效国、勇以迎难、慎以处事、严以律己、俭以养德、勤以职守”的高尚品格和修身治国的道德风范,给后人留下了一份__的精神财富!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栩栩如生布衣雄世调墨弄笔永垂不朽B.绘声绘色芸芸众生调墨弄笔永不磨灭C.栩栩如生芸芸众生挥毫泼墨永不磨灭D.绘声绘色布衣雄世挥毫泼墨永垂不朽18.请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5分)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三处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3分)(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9分)\n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1题。①,有“金针”“黄花菜”“忘忧草”“疗愁”等等。全世界范围内,萱草属有14个种,原产我国的就有11个种。因此,中国成为世界上萱草②、分布最广的国家,是世界萱草属种质的自然分布中心。萱草的花型与百合非常相似,英文名字为daylily,顾名思义就是只开一天的百合。萱草通常丛生生长,一枝花葶上会有多个花蕾,会陆续绽放。萱草的③,但群体花期长,有些品种能连续开花2~3个月,甚至达到半年之久。萱草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栽培历史。古代游子要出门远行前,会在母亲居住的堂前种植萱草,希望减轻母亲对孩子的思念之情,忘却烦忧。唐朝的孟郊就曾在《游子》中写道:“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亲倚堂门,不见萱草花。”同时,萱草耐寒、强健的优良特性也与中国母亲包容、韧性极强的优点是一致的。因此,早在母爱成为康乃馨的花语和寓意之前,我国就已经有把萱草作为母亲花的传统了。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21.简述第三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85个字。(3分)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毛泽东在《心之力》一文指出:大凡英雄豪杰,高节俱从毫末生,确立伟志,发其动力,则可推陷廓清,一往无前。毛主席的这句话在21世纪的当下仍能给我们深刻启示。校报“青年论坛”栏目即将举办新一期研讨,请你依据上述材料,以嘉宾的身份写一篇发言稿。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铁人中学2020级高二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参考答案1.【答案】B。(曲解文意,李渔只是涉及造园时极力推崇节俭。)2.【答案】A。(曲解文意,意在证明造园家讲求朴素节俭。)3.【答案】D。(A强加因果,B表述绝对,主张摒弃,C推断不合理,过于绝对)4.【答案】A。因果失当(宣传引导只是民众对延迟退休意见不一的原因之一)5.【答案】B。(对金钱的需求度持续下降错)6.【答案】\n(1)做好政策解释工作。针对各方争议和质疑作出说明。(2)调整产业结构,推动经济发展,提高劳动者职业技能,促进民生改善和就业问题的解决,增强人们对于新政策的信心。(3)走好“渐进式”实施之路,做好分步实施,适时实施。先把方案公布出去,给人们一个心理预期,再逐步展开。(4)积极听取不同声音,做好调研研究,为下一步政策决策提供最真实的依据。五注重实施细节。使劳动者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尊重,对不同的劳动者根据具体情况执行。7.D“暗线是埃文斯稀里糊涂地跟着斯科特先生寻找儿子”错。8.①阅读效果上,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②人物塑造上,绑架者在信中用印刷体索要“十万美元的小额纸币”,体现了他的贪婪和谨慎;鲍勃在信中留下诸多有用信息,体现了他的机智、冷静和对爸爸的信任。③这两页纸的勒索信推动了情节发展,使小说情节集中,结构紧凑。9.①侦探小说中的“科学”是“推理”的基础,它使推理更加具有合理性。木文情节的基木框架,即斯科特先生根据儿子写给他信的内容,到图书馆查找资料,寻找线索,依据信中提及的真实存在的鸟类特征最终找到了儿子。②“推理”立足了“科学”的同时,又不完全依赖“科学”,还需要理性的思考和大胆假设。文中写道,鲍勃信上说那只麻雀一口气向南飞十英里。斯科特先生对此否定的同时,冷静思考、大胆猜测,最终确定了离圣巴巴拉市约十英里的犯罪地点。③侦探小说中“推理”和“科学”相辅相成。侦探小说是一种化装的科学教科书,小说中蕴含了丰富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思想,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培养读者的逻辑思维,锻炼读者的思维能力。10.(3分)B 唐太宗对长孙无忌、房玄龄说:“三师是以德行来教导太子的人。如果三师的身份卑下,太子就没有学习的榜样。”皇帝下诏,让人编撰太子接待三师的礼仪制度。    11.(3分)C     12.(3分)A“亲自拜他为师”错误,应为亲自行礼作揖。13.(10分)(1)每当论起此事,李纲一脸正气,言语激昂,透露出一种不可更改(刚正坚定)的志向,太子每次都为之肃然起敬。(每、不可夺、耸然礼敬各1分,句意2分)(2)等到他们长大成人,没有一个不是骄奢淫逸的,因此相继灭亡,很少有能够自救的。(是以、相踵、自济各1分,句意2分)【参考译文】贞观三年,太子少师李纲患有脚痛的疾病,不能穿鞋走路。唐太宗赏赐给他一辆代替步行的“车子”,并命令侍卫抬他进入东宫,还下诏命令皇太子亲自迎接他上殿,亲自行礼作揖,以示对他的敬重。李纲为太子讲述君臣父子之间的礼仪,还有日常饮食起居方面的礼节,道理明畅,言语直白,让听者不知疲倦。太子曾经与李纲商讨自古以来君臣之间的伦理纲常,以及效忠尽节之事,李纲正气凛然地说:“受托于先王,身负辅佐储君的使命,古人认为这件事十分困难,臣却以为十分容易。”每当论起此事,李纲一脸正气,言语激昂,透露出一种刚正坚定的志向,太子每次都为之肃然起敬。贞观六年,唐太宗下诏说:“我近来研读经典,知道古代英明的帝王,圣贤的君子都不能没有师傅。前时进上待批的诏令未设三师之位,我认为这样不好,为什么呢?昔日,黄帝向大颠求教,颛顼向录图问学,尧以尹寿为师,此外,舜向成昭学习,禹在西王国求学,汤学威子伯,文王学子期,武王学虢叔。前代圣明的君王,如果没有遇到这些名师的点化,他们的功绩就不能广布天下,自己的声名也不能名垂史册。何况我在百王之后统领天下,才智与圣人有所差别,要是没有师傅,怎么能够君临天下呢?《诗经》上不是说:‘要想不犯错误不忘教训,都必须从旧的规章制度入手。’不学习,就不能明白古时治国的道理。像现在这样没有名师的教导就能统领天下,获得太平的,历史上还不曾有过啊。应马上发布命令,设立三师的职位。”\n贞观八年,唐太宗对侍从的大臣们说:“上等智能的圣人,当然不会沾染恶习,但中等智能的人不稳定,他们的性情会随着教育而变化,况且太子的师傅,在古代就很难挑选。周成王即位时年纪幼小,周公、召公做他的太保太傅,左右都是贤人,每天他都能听到有益的教诲,这足以增长他的仁义道德,使他成为圣君。秦二世胡亥,用赵高做师傅,赵高教他刑法,胡亥继位后,就诛戮功臣,屠杀亲族,残酷暴虐到了极点,结果秦国很快就灭亡了。由此可知人的善恶确实受身边人的影响。我如今要给太子、诸王精心挑选师傅,让他们耳濡目染礼仪法度,对自身的修养有所补益。诸位大臣,你们可求访正直忠信的人,各自推荐三两个人作为候选。”贞观十一年,太宗任命礼部尚书王珪兼任魏王的老师。唐太宗对尚书左仆射房玄龄说:“自古以来的帝王之子,生长于深宫之中,等到他们长大成人,没有一个不是骄奢淫逸的,因此相继灭亡,很少有能够自救的。我现在严格教育子弟,希望他们都能够保全自己。王珪是我长期任用的人,我非常了解他刚直的个性,他心存忠孝,因此选择他来担任皇子的老师。你应该告诉魏王李泰:每次见到王珪,就如同见到我一样,应该倍加尊敬,不能懈怠。”王珪也用为师之道来要求自己,得到了当时的好评。贞观十七年,唐太宗对长孙无忌、房玄龄说:“三师是以德行来教导太子的人。如果三师的身份卑下,太子就没有学习的榜样。”皇帝下诏,让人编撰太子接待三师的礼仪制度,太子要走出殿门迎接师父,先礼拜三师,然后三师答拜,每当过门时要让三师在前。三师坐下后,太子才能坐。写给三师的书信,前边称“惶恐”,后边再写上“惶恐再拜”。14.B“给田家劳苦而贫困的苦难生活增添了温馨”错误,“厨中炊欲熟”“蚕房新泥”等细节,应该是表现了田家主人的热情好客。15.①热情好客。热情地留下客人,安排客人和僮仆饮食,甚至让出不轻易住人的蚕房。②周到细心。食住行均考虑周到,照顾妥帖。如叮嘱妻子不要让孩子啼哭打扰客人。③谦卑有礼。“不嫌”“莫畏”“何苦辛”等用语都表现出田家主人的谦卑且懂礼。④质朴勤劳能干。有“新浆”待客,有草料喂马,蚕房修缮妥当,干净整洁都可以看出主人勤劳能干,持家有方。16(1)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2)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3)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17.【答案】C。(“绘声绘色”一般用在讲述某件事上,中心语“塑像”应为“栩栩如生”;“芸芸众生”指众多的平凡人,“布衣雄世”指一个平常的人成为人世间的英雄。“布衣雄世”与语境不符;“调墨弄笔”指玩弄文字技巧,贬义,与主语“朝野名流”矛盾;“永垂不朽”与“精神财富”搭配不当。)18.【答案】(1)四个动宾短语结构相同,构成排比句。(1分)句式整齐,语调铿锵,具有音乐美。(1分)(2)用“是”字构成判断句的形式,(1分)对诸葛亮不同领域的功绩行评价(1分),突出了对他的赞美之情。(1分)19.【答案】①句式杂糅。改:不仅是由于其忠诚或不仅是由其忠诚所决定的。(1分)②搭配不当。改:瞻仰改为“追思”。(1分)③语序不当。改:将“岁月的风霜”提到“虽然”之前。(1分)20、【参考答案】①萱草别名众多(萱草有许多别名);②种类最多;③单朵花只能绽放一天(单朵花花期短)21、【参考答案】因为古代游子远行前,会在母亲堂前种植萱草,以减轻母亲的思念,同时,萱草耐寒、强健的特性与母亲包容、韧性极强的优点一致。所以我国有把萱草作为母亲花的传统。22.参考高考作文标准。【参考立意】1.立鸿鹄之志,做有为青年。\n2.心怀英雄志,迈步新长征。3.青年心怀大志,谱写时代华章。4.高节俱从毫末生,青年立志震长空。5.高节生于豪末,壮志出于少年。【优秀范文】高节俱从毫末生,少年立志震长空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很高兴成为校报“青年论坛”栏目嘉宾,我是高三*班的***,我今天发言的题目是“高节俱从毫末生,少年立志震长空”。毛主席在《心之力》一文指出:大凡英雄豪杰,高节俱从毫末生,确立伟志,发其动力,则可摧陷廓清,一往无前。意思是说,大凡英雄豪杰,都像竹子一样,从笋开始,就蕴志节于心间,长大后才能不断挣脱束缚,一往无前,有所成就。毛主席这句话在21世纪当下仍能给我们深刻启示。高节俱从毫末生,青年立志可震长空。青年立下有为志,能不断坚定自我信念,激发潜在的不竭动力。古人云,立志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立志成为圣人,就会成为圣人;如果立志成为贤人,就会成为贤人。可见,志向决定了人生走向。青年鲁迅曾立下救国志,故东渡扶桑,学医救国,当他明白,医药只能拯救身体,又弃医从文,用文学拯救国人灵魂。樊锦诗大学毕业后,只身来到敦煌大漠,立下“让敦煌文化遗产发扬光大”的志向,穷尽毕生精力,用数字敦煌等一系列的贡献,诉说着敢立长志者的坚韧。倘若没有立于毫末的志向,鲁迅何以让文字如投枪匕首,刺痛麻木的心灵?倘若没有立于毫末的志向,樊锦诗又何能在茫茫大漠发扬敦煌学?因此,青年当蕴志节于心间,长大后才能发起动力,有所成就。青年立下有为志,就能直面人生坎坷,摧陷廓清,一往无前。立下有为志,“咬定青山不放松”,必能有所成就。张桂梅看到山区很多女孩失学,立志建一所女子高中,改变女孩命运,隔断代际贫困。历经坎坷,受尽无数挫折,但她办学的志向从未改变。最终,建成华坪女子高中,用自己的信念传递希望与梦想,改变数千女孩的命运。战斗英雄朱彦夫,秉持保家卫国的信念,在长津湖与敌人鏖战三昼夜,失去四肢。他复原后回乡,又立下带领“家乡致富”的志向,与自己抗争,向贫困宣战。奋战25年,带领乡亲走向富裕。我们青年人就应该学习他们的精神,蕴志节于心间,坚定理想,砥砺前行。古人曰,求木之长,必固其本,本固则枝繁叶茂;欲流之远,必浚其源,源浚则活水长流。立志则如固根本,浚源泉,从根本上为成长、成才输入动力,能让你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再出发。青年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因此,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更应该立下切合实际的志向,攀援人生新高度,摧陷廓清,一往无前!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8-26 10:24:04 页数:12
价格:¥3 大小:139.17 KB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