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课件
首页

2023届北京高三语文复习:阅读理解分类突破:新闻、通讯、访问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45

2/45

剩余43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新闻、通讯、访问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2021年1月30日,“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福建福清核电5号机组正式投入商业运行。机组创新采用了能动和非能动相结合的安全系统及双层安全壳等技术,满足国际最高安全标准要求,标志着我国在三代核电技术领域跻身世界前列,成为继美国、法国、俄罗斯等国之后真正掌握自主三代核电技术的国家,向核电强国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华龙一号”是由中核集团和中广核集团联合研发设计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压水堆核电技术。研发团队先后开展了54项科研攻关项目,自主知识产权覆盖了设计、燃料、设备、建造、运行、维护等领域,在反应堆堆芯设计、能动和非能动安全技术、燃料技术、计算分析软件等方面,真正掌握了核心技术。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也带动了高端装备制造业升级。“华龙一号”涉及5300多家设备供货厂家,遍布全国各地,各项组件共计6万多台套设备,所有核心设备实现国产,国产率在88%以上。一大批核电装备和零部件生产企业伴随“华龙一号”迅速成长。不仅如此,通过“华龙一号”示范性工程的建设,我国核电建造队伍已全面掌握了自主建造三代核电站的核心技术,并积累了建设经验,目前已形成每年8至10台套批量化三代核电主设备制造及电站建设能力。相较国外同类工程,“华龙一号”首堆机组成本降低了20%—30%,这让“华龙一号”成为当前核电市场上接受度最高的三代核电机型之一。“华龙一号”每台机组装机容量116.1万千瓦,每年可发电近100亿千瓦时,能够满足中等发达国家100万人口的年度生产和生活用电需求。这相当于每年减少标准煤消耗31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16万吨,相当于植树造林7000多万棵。按目前市场情况测算,每台“华龙一号”机组全寿命期内在国内创造产值将超过2000亿人民币,并提供超过15万个就业岗位。另外,每出口一台“华龙一号”机组,将为我国相关机电产品和材料出口创汇近200亿元。(取材于颜珂、刘晓宇的相关文章)材料二“华龙一号”首堆示范工程——福建福清核电5号机组,是全球首个按期投产的三代核电首堆,是“一带一路”倡议中实现核电“走出去的重点工程。从开工建设到投入商运,历时68个月,不仅成功打破了三代核电领域“首堆必拖”的行业魔咒,也进一步增强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华龙一号”的信心。“华龙一号”首堆如期完成建设目标,得益于我国核电行业在设计、设备、施工等方面的快速发展。“华龙一号’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从无到有的创新过程。”总设计师邢继特别介绍说。工程的攻坚课题之一,是按期完成首堆工程施工图设计。中核集团将核电的设计、应用软件集成与互联网等技术相结合,建立了异地综合协同设计平台,多地近千名工程和设计人员,实现及时沟通,加快数据传递,减少过程反复,有效提升了设计效率。设备的确定与采购是整个核电工程建设的基础。设备采购的全效推进得益于国家装备制造业的整体进步,反应堆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堆内构件等核心装备都已实现国产化。国产化有利于设备采购,有利于沟通和风险控制。“华龙一号”的工程量和施工难度比二代机组大多,这对施工组织和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自开工后,首堆建设始终按计划推进。上万名建设者常年奋战在施工现场,5300多家设备制造企业联合攻关,为“华龙一号”的建成投运提供了重要保障。首堆建设中出现了许多新的管理模式。施工进度管理团队建立了移动端平台,通过互联网平台与移动端APP,相关责任人能够实时接收作业任务,实时反馈作业进展,施工管理进入移动时代。“华龙一号”技术正走向世界,我国已经与20余个国家达成了合作意向。(取材于何明、孙惠贤的相关文章)材料三近日,由上海电气第一机床厂制造的福清5号核电机组堆内构件通过验收,这将有效保障“华龙一号”全球首堆工程进度,为“华龙一号及中国制造走向世界奠定坚实基础。堆内构件在核反应堆所有设备里属于关键设备。“华龙一号”堆内构件有“华龙龙骨”美誉。如果把核岛中大大小小的设备比作巨龙身体里的各个器官,堆内构件就是龙躯之中的“龙骨”。10多米的高度和近200吨的重量,让堆内构件这副“龙骨”无比坚实。整个核电运行的核心和动力源泉——核燃料组件,就安装在这里面。堆内件承托起核心核燃料组件,并为各类堆芯测量装置提供精准的定位和支承。同时,堆内构件还能有效屏蔽堆芯内迸发出来的中子和γ射线对外界材料的辐照损伤,为堆芯和压力容器提供重要的保护,极大地延长了反应堆的工作寿命。“华龙一号”堆内构件还具备独特的二次支承功能:当遇到极端事故时,堆内构件能够有效防止堆芯跌落,避免反应堆出现熔融,杜绝放射性物质从压力容器中泄漏,显著降低核事故发生后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华龙一号”堆内构件采用了国际最先进、最严格的标准进行设计,其结构精度要求和制造复杂性等远远超过二代改进型核电反应堆堆内构件。(取材于胡雪飞、李燕的相关文章)1.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华龙一号”核心技术自主创新促进了高端设备制造业升级。B.“华龙一号”为三代核电主设备批量化制造打下了坚实基础。C.“华龙一号”首堆机组成本只有国外同类工程的20%—30%。D.“华龙一号”机组既能创造高产值,又能提供大量就业岗位。2.根据材料二,下列不属于“华龙一号”打破“首堆必拖”魔咒的原因的一项是(     )A.设计工作协同化B.设备制造国产化C.施工技术多样化D.管理模式信息化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理解和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在三代核电核心技术方面,我国已经全面领先美、法、俄等核电强国。B.“华龙一号”首堆商业运行,对推动世界低碳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C.核电站设备采购的全效推进,可大幅减少工程施工量,提高建设效率。D.目前,已有多个国家将我国“华龙一号”技术运用到核电项目建设中。4.根据材料三,下列对“华龙一号”堆内构件功能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承托核心核燃料组件B.能为堆芯测量装置提供精准的定位和支承C.屏蔽外界的辐照损伤D.有效防止堆芯跌落,避免反应堆出现熔融5.“华龙一号”是我国高端制造业的一张“国家名片”。根据上面三则材料,请你为国内民众或国外企业写一段推介语,向他们介绍“华龙一号”。要求拟写三个关键词,围绕关键词撰写。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要让制止餐饮浪费不流于一时一事的形式主义,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在全社会形成节约粮食的广泛共识,进而发挥各方面的主观能动性。无论是企业还是消费者,都应该以一种全流程思维来检视那些已经习焉不察的习惯和做法,从而全方位改变浪费的惯性,挖掘各方潜力,堵住餐饮浪费的漏洞。对于餐饮企业来说,饭菜在端上桌以前就没有浪费了吗?有统计显示,为了尽可能保证每一天的餐食供应量,许多餐厅在原材料上的浪费率都达到惊人的30%左右。现在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经营者完全可以借助大数据平台建立起有效的客户数据库,甚至优化订餐流程,从而在备货环节尽可能减少食材的浪费。商场超市同样是节约粮食的重要一环。为了加速商品流通,很多商家都会采取“买得越多越便宜”的激励手段,并且推出相应的大包装。同样是加速商品流通,比起简单粗暴地推出同一种食品的大包装,将不同食品搭配成促销组合,是不是更有利于杜绝浪费呢?商家甚至还可以推出不同分量的组合套餐,在更多环节上进行精细化管理。对于个人来说,即便没有感受到粮食短缺之虞,也应该认识到,节约粮食还事关保护地球环境。并以此为契机,养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让节约粮食与美好生活并行不悖。(摘编自邵岭《除了餐桌减量,制止餐饮浪费更需要全流程思维》)材料二根据《中国农村发展报告2020》,粮食外主要农产品稳步增长,居民食品来源日趋多样化。自2013年以来,居民在其他食品方面的人均消费量已经明显超过在粮食或谷物方面的消费量,并呈现稳步增长趋势,而粮食或谷物的人均消费量继续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2018年,其他食品人均消费量比2013年增长了5.3%,而粮食和谷物人均消费量分别下降了14.5%和16.3%。这表明,中国居民食品消费结构正在加快从“吃得饱”向“吃得好”升级,粮食安全也将向确保多元化的食品安全转变。(摘自邵海鹏《“十六连丰”后的粮食问题:口粮绝对安全遭遇食品消费结构升级》)材料三中国的粮食安全,其实主要是长远问题,而不是当前问题,换句话说,中国粮食安全当前是有保障的,但从长远来看,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短板,需引起高度重视。一是,中国耕地保护面临的形势比较严峻,未来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仍将继续,势必将占用一部分农田,如此,就需要我们加强耕地保护、落实好耕地占补平衡等政策,进一步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来提高土地生产率,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二是,我们的粮食生产结构和需求结构尚不相适应。如目前我国稻谷和小麦的产量和储量不成问题,但细分类目中的优质大米和专用小麦数量存在缺口。由此反应出的一个问题就是,在粮食安全上,“量”的问题解决了,下一步要往优质化的方向发展。对此,要进一步深化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改革,加大市场对粮食种植结构调整的引导作用,把优质优价落到实处。三是,未来中国粮食供应对外依存度仍将上涨,我们要持续促进粮食尤其是饲料粮进口来源的多元化,“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进一步化解风险。或可向有粮食生产和贸易增长潜力的国家,缓慢释放中国进口增长的信号,使得潜在对象国有空间和时间对中国的需求增长作出反应,从而提高全球供应链的稳定性可靠性,同时也可避免中国大量进口对国际粮食贸易造成干扰。当然,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摘编自叶兴庆《中国粮食安全是长远问题而非当前问题》)材料四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粮食安全问题,由于粮食生产存在波动,粮食消费结构不停变化,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做到完美的供需平衡,必须借助进出口贸易来辅以调节,这促进了粮食贸易地位的显著上升。随着我国人口数量增加,粮食供求总量趋紧,结构性矛盾突出,粮食贸易总额、进口额呈现出较大的体量,出口额相对较小。2018年,我国粮食进口量11555万吨,其中,进口大豆8803万吨,占进口量的76%,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大豆种植面积少,增产能力面临技术瓶颈,自给率仅为7.87%,对外依存度较高,这为保障粮食安全留下了隐患。粮食贸易的影响不仅仅体现在进出口数量上,政治、经济、文化与粮食贸易都有不可分割的关系。粮食是所有产业发展的根基,发达国家可以通过操控粮食贸易来扰乱其他国家的粮食供需,从而影响到所有产业,甚至波及到其他国家的社会稳定和市场秩序。粮食安全与粮食贸易密切相关,两者互为因果、互相制约。不同的粮食贸易政策会直接影响粮食安全水平,而粮食安全水平的变化又推动了新贸易政策的革新。(摘编自《我国口粮库存处于历史最充裕时期2020粮食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6.下列关于我国粮食问题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2013年以来,我国居民粮食或谷物的人均消费量呈逐年不断下降的趋势。B.在粮食安全问题上,我国要在保障粮食“量”的前提下追求“质”的提升。C.目前我国粮食供求总量趋紧,主要由于我国大豆种植面积少,增产能力面临瓶颈。D.我国粮食安全问题主要是长远问题,但并非高枕无忧,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识。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做到节约粮食,杜绝浪费,要有全流程思维,需要社会各方面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共同发力。B.中国居民食品消费结构已由“吃得饱”升级为“吃得好”,粮食安全已转变为确保多元化的食品安全。C.手有余粮,心中不慌。保障我国粮食能源安全要做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既保产量,又保产能。D.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与粮食贸易政策密切相关,必须借助进出口贸易加以调节来达到供需平衡。8.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三,就如何解决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提几点建议。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恩格斯曾在散文《风景》中生动地记述过一种使他永难忘怀的特殊“体验”:“你攀上船头桅杆的大缆,望一望被船的龙骨划破的波浪,怎样溅起白色的泡沫,从你头顶高高地飞过;你再望一望那遥远的绿色海面,那里,波涛汹涌,永不停息,那里,阳光从千千万万舞动着的小明镜中反射到你的眼里,那里,海水的碧绿同天空明镜般的蔚蓝以及阳光的金黄色交融成一片奇妙的色彩——那时候,你的一切无谓的烦恼、对俗世的敌人和他们的阴谋诡计的一切回忆都会消失,并且你会融合在自由的无限精神的自豪意识之中!”这就是一种审美体验。审美体验,有两层基本含义。首先,审美体验是审美的,它不同于非审美体验。审美体验总是与如下审美特征相连的;无功利、直觉、想象、意象等,而非审美体验则常常涉及功利、实用、理智认识等特征。其次,审美体验是一种体验,它不同于一般经验。经验属于表层的、日常消息性的、可以为普通心理学把握的感官印象,而体验则是深层的、高强度的或难以言说的瞬间性生命直觉。也就是说,审美体验是一种既不同于非审美体验、又不同于一般经验的特殊的东西,它该是那种深层的、活生生的、令人沉醉痴迷而难以言说的瞬间性审美直觉。审美体验一向是中西美学的一个重要问题。中国美学倾向于把它规定为“兴”“感兴”或“妙悟”等,并制订出一系列相应的美学原则:诗人作诗依赖“感兴”“伫兴”,诗的作品中蕴含活生生的“兴象”;读者读诗则是追求“兴味”。由此,审美体验是被视为与人生、艺术的本质密切相关的东西。同时,中国美学偏爱感悟式的或点到即止式的美学表述方式,追求美学的“诗化”。在西方,虽然审美体验在不同美学家那里获得了不同“命名”:“迷狂”“游戏”“高峰体验”等,但在研究时,西方美学家同样将其与人生、艺术的本质关联起来。无论是审美体验还是艺术,归根到底,都是人类社会活动、社会实践的产物,因而都应当以此为根基加以阐明。但是,社会实践又总是通过审美体验去显现的。因此,需要追问,社会存在或社会实践的丰富性与复杂性是如何通过审美体验这个“中介”而转化为艺术的。这样,审美体验的探究价值自然是毋庸置疑的了。(摘编自王一川《审美体验论〉导言》)材料二:艺术家的创作动力和创作动机,必须结合审美体验,通过审美创造转化为艺术品。其中,审美体验包含两个部分:人生体验和艺术体验。艺术家并非一直处于艺术创作状态,而是像普通大众一样每天都经历着日常生活,但是他们对日常生活多了一种审美观照,这是一种特殊的人生体验。他们通过审美观照对日常生活进行延伸思考、联想想象,甚至通过灵感或直觉的心理活动建构一种与日常生活不一样的精神空间。艺术体验则要求再上升到一种新的精神高度,它是人生体验的继续延伸和不断升华,从艺术家的精神世界中升腾起来。最终,艺术创造使艺术体验转化为一种新的存在状态——艺术品。这个过程被郑板桥精妙地概括为从“园中之竹”“眼中之竹”“胸中之竹”到“手中之竹”的过程: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独画云乎哉!这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人生体验,郑板桥在深秋之际住在江边馆驿,早晨起床看竹,太阳照进竹林的晨雾之中,如云如烟,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这个过程变园中之竹为眼中之竹,带有艺术家独特的审美观照。第二个阶段是①,此时眼中之竹已转化为饱含意蕴的胸中之竹。胸中之竹与眼中之竹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是一种抽象化、心灵化的意念,是在想象的、虚构的精神空间之中产生的一种艺术存在状态,是成为艺术品之前的最后阶段。第三个阶段是②,艺术家磨墨、展纸、落笔,把艺术体验中的虚构艺术形象转化为艺术家笔下的艺术形象,成为可见可感的艺术品,即手中之竹。郑板桥还就此总结了两个规律:意在笔先,趣在法外。意在笔先,即艺术体验在艺术创作之前,艺术创作只是一种外化过程,最重要的是艺术体验时期所储备的艺术意蕴;趣在法外,即艺术趣味来自艺术法则之外,艺术法则只是创作方法而已,艺术家所蕴蓄的艺术感兴,才是艺术之源。(摘编自孙先旭、胡鹏林《艺术家的审美体验》)材料三:顾春芳:讲审美,我想不仅要追求艺术作品的美,还要把艺术的审美体验和心思灌注于日常生活,从而获得一种“诗意的栖居”,尤其要追求人格的美。叶朗:当然。美学是人文学科,研究对象是人的“生活世界”,这个“生活世界”,是一个有“意义”和“价值”的世界。中国传统美学的理论品格,最重要一点就在于十分重视美在精神层面的作用。它引导人们重视艺术活动与人生的紧密联系,引导人们去追求心灵境界的提升,使自己有一种“光风霁月”般的胸襟和气象。中国美学历来认为,艺术作品的品格和艺术家的品格是统一的。最突出的例子是嵇康。《世说新语》记载他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当时人说他“龙章凤姿,天质自然”,山涛说他“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嵇康把弹琴和他的生命追求融为一体。据记载,他临刑东市,神气不变,顾视日影,索琴弹之,奏《广陵散》,曲终长叹:《广陵散》于今绝矣。”嵇康的音乐和生命合二为一,升华为崇高的人格境界和审美境界。我们研究中国美学,不仅要关注艺术作品,而且要关注历史上如嵇康这样的艺术家的生存风格和生命华彩,他们用自己的崇高人格和生命创造了诗意的人生境界。顾春芳:近来美学界比较关注日常生活的审美,您可以就此谈谈吗?叶朗:日常生活的审美追求,实际上就是日常生活里的人生情趣,这也很值得研究。中国古人非常注重在日常生活中营造一种美的氛围,创造一种快活、热闹、优雅、精致的生活世界,《红楼梦》里就有不少这样的描写。现代社会,人们要学会主动寻找日常生活中的审美情趣。宋代以来,特别是明清时期,一批文人、艺术家形成了一种优雅、精致的审美情趣。他们弹琴、赏花、品茶,开拓了一个新的生命活动的空间,这是非实用的、审美的空间,用他们的话说,这是一个张扬“性灵”的空间。在这种空间里,他们获得了特殊的审美体验,拥有了心灵的自由,于是就能更好的做学问,干事业。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说:“人要有出世的精神才可以做入世的事业”,“把自己所做的学问事业当作一件艺术品看待,只求满足理想和情趣,不斤斤于利害得失,才可以有一番真正的成就”。(摘编自顾春芳《当前美学和艺术学理论研究的几个问题——访美学家叶朗》)9.根据材料一,下列有关审美体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恩格斯记述的海上奇妙体验,包含着他对自然壮美的欣赏和对自由的感悟。B.审美体验应该是去除了功利、实用的目的,它强调直觉、想象等审美特征。C.中西美学思想的一个相通之处是都认为审美体验与人生、艺术的本质相关。D.审美体验是社会活动、社会实践的产物,所以它通过社会存在转化为艺术。10.依据文意,在文中横线处填入语句,将内容补充完整。11.根据材料二,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艺术家的创作动力和创作动机一定要与审美体验结合。B.艺术家对日常生活的体验只能通过灵感、直觉来建构。C.变“眼中之竹”为“胸中之竹”是审美体验的重要环节。D.郑板桥认为“意在笔先,趣在法外”是创作的重要原则。12.根据材料三,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中国传统美学重视美在精神层面的作用,引导人们追求心灵境界的提升。B.研究艺术经典,不仅要关注作品,还要关注艺术家所追求的人生境界。C.中国古人注重在获得特殊审美体验的心灵空间里,寻找优雅的审美情趣。D.取得真正成就的人需要具有追求理想、情趣和不计利害得失的出世精神。13.请结合上面三则材料,概括审美体验的含义和作用。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现分布于我国贺兰山以东地区的几大沙地,历史上生长着茂密的草被和森林,自古就是我国的牧业基地。只是近千年来,尤其近百年来发生了巨大变化,原来的科尔沁草原和鄂尔多斯草原,现在都变成了名副其实的沙地。据史料记载,榆林东北的古城滩为西汉时代遗址,并以水草丰美、土宜畜牧著称。靖边县北部红柳河北岸的白城子,在公元5世纪“临广泽而带清流”,而到9世纪时,已出现“飞沙为堆,高及城堞”的景象,10世纪时由于政治军事之故毁城,其已深在沙漠。鄂尔多斯的南缘还有不少汉及唐宋时期的遗址,如汉代的奢延、高望,唐代的宥州(城川)、大石砭等,现今均淹没在流沙之中。又如陕北和宁夏黄河以东的长城沿线,在明代成化、嘉靖年间(公元1474~1541年),“凡草茂之地筑之于内”,其后由于屯垦和战争等原因,植被遭到破坏,土地荒漠化加剧。18世纪中叶开放农垦之后,大规模移民开垦,使植被又遭大规模破坏,尤其19世纪末,天主教会进一步圈地招民屯垦,加速了荒漠化土地的蔓延。城川、白泥井堂、宁条梁等地均是当时开垦的主要地区。目前不少城堡,如常乐堡、保宁堡等都已被流沙掩埋,明长城自神木至靖边已有84%的城墙处于流沙之中。内蒙古科尔沁沙地,早在6~7世纪辽王朝建立之前,契丹的部落曾游牧于今日西拉木伦河与老哈河之间科尔沁草原西部地区,“追逐水草,经营牧业”。据辽史记载,在辽王朝之前,这一区域除发达的畜牧业之外,农业也开始有所发展,当时是“地沃宜种植,水草便畜牧”。10世纪辽王朝在科尔沁草原西北部地区建立了上京临潢府,建都城于今日乌尔吉木伦河与沙力河汇合口附近巴林左旗东南面的波罗城,并在潢水(西拉木伦河)两岸建立了不少州县,如乌州、龙化州、永州、松山州、饶州、丰州和祖州,农业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10世纪中叶,该地区和辽河地区已发展成为“偏户数十万,耕垦千余里”的农区。沙区考古发现的辽代铁器农具及辽金时代文化遗址(如老哈河与教来河之间的龙化、西拉木伦河与老哈河之间的长宁及科左后旗大青沟一带)等,均可反映当时的农垦规模,草原开垦面积的扩大及樵采活动,使植被遭到破坏,到10世纪的金代,有些地区出现了“土脊樵绝,当令所徙之民,姑逐水草以居”的情景,土地荒漠化已有发生。13世纪之后,随着元、明王朝的建立,政治中心南移,农垦规模缩小,天然植被又得到恢复,到17世纪清初,荒漠化的土地又成为“长林丰草……讹寝戍宜……凡马骆牛羊之孽息者,岁千万计……”的优良牧场。18世纪中叶之后,由于清政府推行放价招民垦种政策,草原开垦造成植被破坏,再次形成了斑点状流沙与固定半固定沙丘交错分布的景观。乌兰布和沙漠北部在汉代之前,曾经是风景宜人的大草原,汉代曾在此设置三军县、临戍县及三封县。《汉书•匈奴传》记载当时“人民炽盛,牛马布野”,充分说明该区今天虽为茫茫无际的大沙漠,但在历史上却是农业发达、繁荣富庶之地。(取材于胡三《翻开历史看荒漠》)材料二“塞罕坝”是蒙汉合璧语,意为“美丽的高岭”。历史上,这里水草丰美、森林茂密、鸟兽繁多。公元1681年,清朝康熙皇帝设立木兰围场,作为“哨鹿设围狩猎之地”。塞罕坝是木兰围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清朝末期,国势衰微,为了弥补国库亏空,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木兰围场开围放垦,树木被大肆砍伐,加之山火不断,到20世纪50年代初期,原始森林已荡然无存。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国土绿化。20世纪50年代中期,毛泽东同志发出了“绿化祖国”的伟大号召。其后,林业部决定在河北北部建立大型机械林场,经过实地踏察,选址于塞罕坝。1962年,塞罕坝林场正式组建。建场初期,塞罕坝气候恶劣,沙化严重,缺食少房,偏远闭塞。“一年一场风,年始到年终。”极端最低气温达零下43.3摄氏度,年均积雪时间长达7个月。塞罕坝人坚持“先治坡、后置窝,先生产、后生活”,克服了一个个困难,闯过了一道道难关。改进“水土不服”的苏联造林机械和植苗锹,改变传统的遮阴育苗法,在高原地区首次成功实现全光育苗。1962年、1963年两次造林失败后,1964年春天开展“马蹄坑造林大会战”,在平均海拔1500米的塞罕坝高原上,一代代务林人种下一棵棵落叶松、樟子松、云杉幼苗,造林成活率达到90%以上,最多时一年造林8万亩。最近几年,林场继续增林扩绿,把土壤贫瘠和岩石裸露的石质阳坡作为绿化重点,大力实施了攻坚造林工程。在山高坡陡、立地条件极差的地块上,目前已完成攻坚造林7.5万亩。2018年硬骨头将全部啃下,成林后将大幅提高林场森林覆盖率,达到86%的饱和值。毋庸讳言,当初兴建林场时,人们只有朴素的、初步的生态意识,种树的重要目的是伐木取材,提供木材产品。现在,务林人有了更为自觉的生态文明意识和绿色发展理念,种树的主要目的,是增林扩绿,提供生态产品。从朴素的生态意识到自觉的生态文明意识,这是一个重大的历史变化。近年来,林场大幅压缩木材采伐量,木材产业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持续下降,最近这五年已降至50%以下,为资源的永续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如今,森林面积在不断增加,塞罕坝林场的有林地面积,由建场前的24万亩增加到目前的112万亩,成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一片人工林,森林覆盖率由12%提高到80%。如果林木按一米的株距排列,可以绕地球赤道整整12圈,给这个蓝色星球系上12条漂亮的“绿丝巾”。塞罕坝百万亩林海,筑起了一道牢固的绿色屏障。(取材于武卫政等人《塞罕坝:生态文明建设范例》)材料三荒漠化被称为“地球的癌症”,是全球生态领域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为携手应对这一全球性生态问题,1994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作为《公约》缔约国,我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荒漠化防治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作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以来,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政策支持、工程治理,先后编制实施了《全国防沙治沙规划》,出台了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制度,启动了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三北防护林建设五期工程和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等,开展了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和国家沙漠公园试点建设,进一步强化了防沙治沙执法检查和省级政府防沙治沙任期目标责任考核工作。通过一系列强有力的举措,在荒漠化防治领域,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逐步增强,约束和激励并举的制度体系逐步建立,政府企业公众共治的行动体系逐步形成,我国荒漠化防治步伐不断加快,并取得明显成效。自2000年以来,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连续三个监测期保持“双减少”,荒漠化土地面积由上世纪末年均扩展1.04万平方公里转变为目前的年均缩减2424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积由上世纪末年均扩展3436平方公里转变为目前的年均缩减1980平方公里,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为推进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取材于张建龙《防治荒漠化,建设绿色家园》)14.材料一第二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淹没B.加剧C.蔓延D.掩埋15.材料一中,划线的引用史料用来说明科尔沁草原曾经水草丰美的一项是(     )A.追逐水草,经营牧业B.地沃宜种植,水草便畜牧C.偏户数十万,耕垦千余里D.人民炽盛,牛马布野16.下列关于科尔沁草原沙化进程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6~7世纪,科尔沁草原西部地区土地肥沃,水草丰美,畜牧业发达,农业开始发展。B.10世纪辽代科尔沁草原西北部地区农业进一步发展,一些地区土地荒漠化已有发生。C.10世纪中叶,草原开垦面积扩大,加之樵采活动,植被遭到破坏,土地荒漠化加重。D.13~18世纪中叶,农垦规模缩小,天然植被得以恢复,后因过度垦种沙化景观复现。17.下列对务林人建造塞罕坝万亩林海所闯过的难关,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改进“水土不服”的苏联造林机械和植苗锹B.改变传统的遮阴育苗法,在高原地区首次成功实现全光育苗C.实施土壤贫瘠和岩石裸露的石质阳坡为绿化重点的造林工程D.增林扩绿,提供生态产品18.根据材料二,下列表现塞罕坝林海景象最贴切的诗句是(     )A.青松寒不落,碧海阔愈澄。(唐•杜甫)B.柳丝袅袅风缲出,草缕茸茸雨剪奇。(唐•白居易)C.秋风城郭净,寒色树林高。(宋•张弋)D.落日苍苍烟树林,渚鸥沙鸟更浮沉。(宋•赵蕃)19.根据材料二,下列不属于产生塞罕坝“每年的生态效益”条件的一项是(     )A.攻坚造林工程将大幅提高林场森林覆盖率B.务林人自觉的生态文明意识和绿色发展理念C.森林面积在不断增加D.森林覆盖率由12%提高到80%20.下列对我国防治荒漠化的有效举措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出台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制度B.启动风沙源治理、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等工程C.开展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和国家沙漠公园试点建设D.建立约束激励并举的制度体系和政府企业公众共治的行动体系21.请结合上述三则材料,概括土地沙漠化的教训和治理沙漠的成功经验。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5月27日11时,我国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攻顶成功,完成了峰顶测量任务。珠峰高程测量技术协调组组长党亚民说,珠峰高程测量是一项代表我国测绘技术发展水平的综合性工程。在精确测定珠峰高度的同时也将获得珠峰地区最新的高精度大地水准面模型,进而开展2015年尼泊尔大地震对珠峰高程的影响以及珠峰地区地壳形变监测分析;将获取珠峰山地冰川时空变化特征、精确的峰顶雪深、气象数据等,为冰川监测、生态环境保护等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目前,本次测量工作已经完成了坐标控制网和高程基准传递测量、峰顶“会战”测量,正在进行测量数据处理和检核,预计九、十月份能够完成测量成果的认定和发布。国测一大队队长李国鹏说,本次珠峰高程测量几乎用到大地测量所有的理论和方法,体现了时代科技发展的最高水平。获得了完整而且高质量的珠峰顶峰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高等级水准、重力、气象、冰雪深度以及交会测量等大量珍贵数据。但是设备方面的负责人柏华岗却对仪器设备的表现只给了85分,他说,“不少仪器设备都是为了这次任务改造,或是新研制的。在珠峰顶峰大风严寒的环境中虽顺利完成了测量任务,但依然有改进的空间。”在峰顶测量过程中,觇标架设出现了意外,觇标装不好,GNSS接收器就收不到信号,雪深雷达也无法工作。测量登山队副队长普布顿珠情急之下摘掉氧气面罩,在无氧状态下重新连接,各项测量数据才得以相继获取完成。而普布顿珠也在无意间创造了在珠峰顶峰无氧工作近150分钟的纪录。(取材于北青网文章《载入史册之举如何缔造》等)材料二总有一些人让人肃然起敬,总有一些故事激励着我们前行。他们让人敬仰的除了成绩,更是精神。1975年,曾三次挺进珠峰地区的国测一大队派出8名队员,与军测队员和登山队员一起在生命禁区奋战80多天,最终将测量觇标牢牢矗立于珠峰之巅。8848.13米这个“中国高度”,迅速得到了全世界的承认。2005年,国测一大队测珠峰。虽然技术装备先进了许多,但绝壁陡崖、冰沟暗河、严重缺氧、暴风雪频发的恶劣环境,依然让队员们面临生死考验。凭着坚强不屈、勇于奉献的精神,他们完成了珠峰登顶测量。8844.43米的珠峰新高度向世界公布。这是一支艰苦奋斗、坚韧不拔的队伍。在平均海拔高度5000米的青藏高原西部、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在东海之滨、在南海暗礁,在抗灾重建、城市规划、国土资源、水利、电力、交通、国防等领域,到处可见其队员奔波忙碌的身影,他们为国家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科学研究提供了大量高精度的测绘产品和有力的测绘保障。这是一支锐意创新、勤于钻研的队伍。1984年,他们把测绘推进到2万公里之外的南极,制作了中国第一张南极地形图;2004年,他们在南极成功建立重力测量基准,为我国南极科考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忠诚奉献是这个队伍的魂,海拔6000米永远是氧气不足的,新疆的戈壁滩永远是风沙大的。改变的是装备,不变的是人的精神和作风。”国测一大队队长李国鹏说。(取材于操秀英《用生命丈量壮美山河》)材料三巍巍珠峰,亘古耸立。作为观察地壳运动和气候变化的“晴雨表”,珠峰始终在运动,精确获得珠峰高度是人类的不懈追求。测高过程中,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和一批国产现代测量设备纷纷亮相,5G信号首次覆盖珠峰峰顶,为精确获得珠峰高度提供技术赋能。登山队员和测绘人员克服高寒缺氧、风雪交加等挑战三次冲顶,终于将五星红旗插上地球之巅,也同时抵达了一种精神的高度。攻坚不畏难,山高人为峰。登顶珠峰展现了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为国争光的坚定信念,给中华儿女带来了巨大的精神鼓舞。攀登珠峰,充满危险与艰辛,往往是在面对诸多“不可能”的情况下创造奇迹。历久弥新的攀登精神,永远是我们迎难而上、勇往直前的强大精神动力。这种力量,是祖国至上的爱国情怀。60年前,面对“没有外国人参加,中国人肯定上不去珠峰”等质疑,年轻的中国登山队员硬是不信邪,克服重重困难,冒着生命危险“为国攀登”,向世界宣告了中国人有能力登顶珠峰。这种力量,是攻坚克难的奋斗意志。登顶珠峰,一路险象环生,靠的是那么一种不向高山低头、不为困难折服的精气神。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这种力量,是齐心协力的团结精神。登顶珠峰,也是团队合作的胜利。为了这次珠峰重测,接应人员、修路人员、保障人员默默奉献,确保冲顶人员安全顺利抵达峰顶。团结是铁,团结是钢,团结就是力量。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新的征程向着未来延伸,新时代中国在阔步前进,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攀登者,任何困难都无法阻挡我们实现伟大梦想的脚步。(取材于新华社评论员文章《科学的探索,精神的高度》)22.根据材料一,下列工作不属于珠峰高程测量工程的一项是(     )A.珠峰生态环境保护B.高程基准传递测量C.峰顶冰雪深度测量D.测量成果认定发布23.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探求尼泊尔2015大地震对珠峰高程的影响是本次测量的目的之一。B.2020珠峰高程测量工程展示了当今世界测绘技术发展的最高水平。C.新研制、新改造的测量仪器在峰顶测量工作的表现有些差强人意。D.在珠峰顶上架设觇标是高程测量工作中最关键最艰难的一项工作。24.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事迹不能支持国测一大队坚韧不拔的一项是(     )A.普布顿珠在珠峰创造了无氧工作近150分钟的新纪录。B.柏华岗对顺利完成测量任务的仪器设备只评85分。C.1975年派出的八名队员在生命禁区奋斗80多天。D.在全国各地各个领域到处都有他们奔波忙碌的身影。25.根据上面三则材料,关于2020年精确测量珠峰高度的意义,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获得珠峰地区最新的高精度大地水准面模型。B.彰显测量队员们艰苦奋斗、坚韧不拔的精神。C.验证北斗卫星导航技术、5G通信技术的发展。D.鼓舞中华儿女一往无前、勇攀高峰、为国争光。26.请根据上面三则材料,简要地谈谈你对“攀登精神”的理解。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材料一区块链作为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究竟是一种什么技术?从理论上讲,区块链是一套基于计算科学、密码学、互联网等多学科领域理论组合而成的、激励约束机制下的信息治理框架。通俗地说,区块链并不是一款具体的产品,可以将其理解为一种公共记账的技术方案,也就是通过建立一组互联网上公共账本,由网络中的所有用户共同在账本上记账与核账,来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和不可篡改性。因为这个“公共账本”使用了一串由密码学方法相关联产生的数据块,其中包含了过去一段时间内所有交易信息,用于验证所记录信息的有效性并产生下一个区块,因此被称为“区块链”。它本质上是一种去中心化的分布式数据库,是分布式数据存储、共识机制和加密算法等多种技术在互联网时代的创新应用模式。区块链的核心功能,一是机器信任,二是价值传递,三是智能合约,概括为一句话就是搭建信任机制。它所具有的去中心化、完备可追溯和去信用化三大特点,更保证了区块链的“诚实”与“透明”,为其创造无条件信任体系奠定了基础。(摘编自马知行《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材料二当前,我国区块链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区块链产业生态系统初步形成,上游产业布局基本具备,下游产业布局迅速扩展,融合上下游产业的行业服务性产业的布局也在逐步加快。先看区块链上游产业,这属于区块链产业生态系统的底层技术产业层,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区块链基础平台。在底层平台中,联盟链高度契合了产业间、企业间以及不同部门间的合作需求,且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运作效率,更容易在现实场景中落地,因此被业界普遍认为是现阶段最具有应用前景的区块链技术。二是区块链硬件设备。这主要是指为用户提供算力和网络带宽的区块链路由器等,我国的区块链硬件设备在全球市场亦表现不俗。再看区块链下游产业,我国“区块链+”已经在金融、商品溯源、慈善公益等多个领域展开了产业布局。比如,“区决链+金融”在供应链金融体系、国际结算领域以及征信领域都有较好实践。又如,“区块链+慈善公益”可以发挥溯源机制,有效增强公益事业信息的透明度,同时能够提高公益资源的运作效率。还要看到,在区块链产业生态系统中,以安全服务类公司、社群媒体、投融资机构为代表的行业服务性产业,对于加快区块链上下游产业发展和融合也起到了重要作用。(摘编自林木西、张紫薇《推动完善区块链产业生态系统》)材料三区块链技术是这两年大热的概念,然而区块链技术火热的背后,借区块链之名的招摇撞骗大有抬头之势。有关专家指出,涉及区块链领域的监管要与时俱进。区块链传播比较广的概念表述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其中涉及的每一种技术性表述都比较复杂,很多人难以理解。技术进步应该是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现在区块链的概念比较复杂,坦率地说,这既不利于区块链知识普及,也不利于区块链产业化发展。如果相关知识不普及,骗子就可能利用区块链概念大做文章,普通公众也很难防范。所以,简化概念、通俗普及知识是防范区块链诈骗的先手棋。2017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中央网信办、工信部等七部委联合发布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2018年8月,银保监会、中央网信办、公安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防范以“虚拟货币”“区块链”名义进行非法集资的风险提示。在此基础上,应针对这类诈骗行为的特点进行综合治理,以保护投资者权益,避免区块链被“污染”。虽然打击涉区块链诈骗在法律上有待完善,但其中涉及传销、诈骗、发行“空气币”等行为明显违反《广告法》《刑法》,涉及罪名包括但不限于非法发售代币票券、非法发行证券、非法集资、金融诈骗、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等。既然能够初步定性,关键就是要形成监管合力,进行精准治理。2019年1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了《区块链信息服务管理规定》,首次在制度层面进行了规范。最近涉及区块链诈骗再度抬头,说明一般性制度震慑力还不够,有必要抓紧完善相关法律,以明确的法律法规对涉及区块链的相关行为进行界定,为依法打击涉区块链诈骗提供法律依据。(摘编自《借“区块链”之名诈骗该如何治理》)27.下列对于“区块链”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区块链是在计算科学、密码学等多学科领域理论基础上组合成的信息治理框架。B.区块链是一种公共记账的技术方案,它的信息具有真实性和不可篡改性的特点。C.区块链本质上是一种去中心化的分布式数据库,是互联网时代的创新应用模式。D.区块链的核心功能就是搭建信任机制,它的特点保证它能创造无条件信任体系。2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区块链上游产业主要包括区块链基础平台和区块链硬件设备两个方面,目前其产业布局已经基本具备。B.区块链技术中的联盟链能满足多种需求,具有多方面的比较优势,因而被业界普遍认为最具应用前景。C.不容忽视的是,在区块链产业生态系统中,某些行业服务性产业有助于加快区块链上下游产业发展和融合。D.近两年区块链技术非常火热,与此同时,假“区块链”之名行骗也很严重,以致监管难以跟上形势的发展。29.如何打击涉及区块链领域的诈骗?请结合材料三简要概括。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在新冠疫情防控中,我国智能化技术应用“崭露头角”,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人工智能技术在数据处理方面应用广泛。鉴于新药和疫苗研发期间进行大量数据分析、科学超算等工作的需要,百度、腾讯等企业相继开放了公司内部的亿级计算资源,帮助疾控中心和科研单位将疫情的数据检测时间以几何倍数缩短。针对流动场景中因戴口罩而造成人脸识别困难这一问题,以旷视科技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公司建立了“公共场所应急医疗寻人系统”,通过多模态算法识别体态特征,形成全域感知、可管可控的精准定位。服务型机器人在防控疫情斗争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国内一些企业开发的医疗智能机器人可代替医护人员在污染区和隔离区作业,完成部分高风险任务,并节省大量防护服、口罩等重要物资。语音服务机器人还可以很好地代替人工开展疫情防控知识的普及,大幅减轻相关人员工作强度,缓解医疗资源紧缺状况,避免交叉感染风险。在此次疫情防控战中,无人配送“初试身手”。广东省人民医院引进的无人车承载餐食或物资,可自动前往隔离区房间进行配送。这种免接触配送方式,能够阻断“人传人”的病毒传染链条,降低隔离区内部病毒传播几率。区块链公开透明、便捷高效、完备可追溯等技术优势也在疫情防控中有所展现。相关机构推出了基于联盟链技术的疫情捐款平台,这一平台具有防篡改可追溯的特征,可有效解决传统公益活动中的暗箱操作问题,得到了市场的高度认可。此外,区块链还在疫情缓解后的复工复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区块链的企业复工复产平台,将防控指挥部门、政府监管部门等相关方作为节点上链,企业备案、业务审核、卫生监管等均可在链上完成,各节点可随时同步查询,确保公开公正,从而实现防疫下的精细化复工治理。(取材于渠慎宁、杨丹的相关文章)材料二随着标准化医疗数据的完善与人工智能(AI)技术的发展,“5G+智慧医疗”、AI医生、医疗智能机器人等多元化的医疗场景从理论落地现实,满足了人们多方面的医疗需求。AI医生在通过硬件设备获取大量多维度医疗数据基础上,为病人“把脉”,并通过自身算法和机器学习对关键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最终用“人话”提供诊断结果。目前,国内的三甲医院大部分都在尝试通过Al+辅诊,对肺结节、乳腺癌等多个疾病进行诊断。AI医生还可应用于生活领域,既满足了人们对健康管理和医疗服务的需求,也缓解了当前医院和医生资源短缺的状况。相对传统的医疗场景,机器学习在医学影像诊断方面表现强势。在一项最新科研成果中,人工智能在识别医学影像的基础上,通过自动学习病历文本数据中的诊断逻辑,逐步具备了一定的病情分析推理能力,能更进一步读懂、分析复杂的病例。国际商业机器公司研发的沃森机器人可在17秒内阅读3469本医学专著、248000篇论文、69种治疗方案、61540次试验数据、106000份临床报告。通过海量读取医学知识,沃森机器人在短时间内迅速成为肿瘤专家。近些年来,沃森机器人为诊治肺癌、结肠癌等多种癌症提供了服务。目前,中国已经有200多家医疗机构引进了沃森机器人。AI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医疗行业诸多领域,有效地辅助了医院医生识别图像、获取和分析医疗数据,提供诊疗服务等等。展望未来,医疗与人工智能结合方式将覆盖医疗行业的方方面面。(取材于《光明日报》相关文章)材料三图像识别是AI技术最擅长的事情之一。利用AI技术这一长处,辅助医生诊断,让医生“看”得更清楚、判断更准确。AI技术是否能对所有病症做出独立的诊断?美国眼科教授布莱斯勒正在做的项目,是使用AI技术诊断糖尿病人的眼底病变。由于这种疾病十分常见,数据积累丰富,再加上对于病变的判定相对简单,目前这个技术已经有了相对成熟的应用场景。然而,触及到更难的领域,例如肿瘤,图像模式十分复杂,很难用一种或者几种机械的模式概括,机器往往就会卡住。而有的病变本身十分罕见,机器根本无法形成值得信赖的数据库。再说,就算数据够多、计算能力够强,AI技术能够取代人类判断吗?医学专家帕里克说:“现有的大部分算法,包括诊断和预测等,都不是在传统的医学范式下研究出来的,不能直接体现医学所需要的指标,即使一些已经投入应用了,但可靠度、可应用程度等,都需要进一步验证。”他认为,当下许多医疗人工智能相关的研究,都以计算能力、反应速度、概率分布曲线等作为指标。可是,这些研究对病人的治疗效果有多大增益?速度提高了,误诊率、返诊率以及病程等问题是否也会随之解决?这些才是医学关心的指标,也是监管机构能否给某个技术放行的依据。帕里克还认为,最关键的并不在于人工智能本身的能力,而在于人工智能和现有的医学条件结合能够发挥多大的功效。医生多年所见、所识、所领悟的并不能完全被翻译成数据,变成机器学习的资料;而人工智能亦有更精准的观察、更快的速度和永不疲倦的眼。谈论“医生+算法”的效果,远比谈论如何替代、或者谁比谁好要更有意义。未来的医疗场景,一定不是病人进行全身扫描之后得到“智能”的诊疗,而是可复制、可量产的机器,为医生提供足够有价值的参考,节省更多人力物力,让诊疗变得更普及、更平民、更快捷。(取材于李子的相关文章)30.根据材料一,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百度、腾讯等企业的亿级计算资源,可以极大地提升疫情的数据检测效率。B.“公共场所应急医疗寻人系统”能快速识别流动场景中戴口罩的危险人物。C.国内一些企业开发医疗智能机器人,主要是为了解决医疗资源紧缺的问题。D.医院使用无人配送方式配送餐食或物资,最终阻断隔离区内部的病毒传播。31.下列对“区块链技术优势”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区块链技术是一种智能化技术,其多方面的技术优势在这次疫情防控中崭露头角。B.基于区块链技术推出的疫情捐款平台和复工复产平台都体现了其公开透明的优势。C.传统公益平台不具备防篡改可追溯的技术优势,因而未能得到市场的认可和接受。D.复工复产平台将相关防控管理部门作为节点上链,这有利于实现精细化复工治理。32.根据材料二,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标准化医疗数据的完善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使多元化的医疗场景成为现实。B.AI医生通过硬件设备了解病情,然后进行数据分析处理,最终提供诊断结果。C.沃森机器人通过读取海量医学知识,迅速成为肿瘤专家,可辅助诊治多种癌症。D.AI技术为医院医生进行诊疗提供了诸多帮助,目前已覆盖医疗行业的方方面面。33.根据材料三,下列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糖尿病人眼底病变这种疾病十分常见,机器可以形成相对值得信赖的数据库。B.虽然AI数据够多、计算能力够强,但是诊断和预测的可应用程度仍不容乐观。C.诊疗中,医生的见识和领悟固然重要,但更关键的是人工智能的精准、快速。D.未来,在人工智能技术辅助下,更多人能获得比现在更为快捷、平民的诊疗。34.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美国某医学院实验室开发了一套结合影像和人工智能的心脏造影方案,构建出全息3D的心脏模型,重建每一束心肌纤维,模拟心脏动态,精确地找出病灶,让手术“指哪打哪”。然而,实际应用的前景并不乐观。你认为美国这一实验室开发的心脏造影方案有哪些优势?可能存在哪些不足?请结合上面三则材料加以解说。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IBM刚刚宣布的重大消息:“已经成功研制出了量子计算机原型机,量子计算机商业化正在加速!”正如著名科幻小说作家刘慈欣,在作品《三体》中抛出的概念,科技永远是呈现爆炸式变革的,以前看起来遥不可及的量子计算机,一下子就逼近了人类的身边。量子计算机是一类遵循量子力学规律进行高速数学和逻辑运算、存储及处理量子信息的物理装置。当某个装置处理和计算的是量子信息,运行的是量子算法时,它就是量子计算机。量子计算机用来存储资料的对象是量子位元,量子计算的原理则是基于量子的叠加态与纠缠特性。这意味着量子计算机能同时尝试所有可能的解,大幅缩短提取用户所需信息的时间,以远超电子计算机的速度进行复杂的计算。按照传统算法,当用户需要提取某一个词组信息或者需要解决一个问题时,计算机要先把所有可能性列举出来并验证一遍才能得到正确的信息,而量子计算机能够直接计算并提取出相应信息。这种计算称为量子并行计算,也是量子计算机最重要的优越性。量子计算的神奇之处在于,它可以做到真正的并行计算与存储。最简单的理解就是假如一台电子计算机一次能计算10个比特位,即十位二进制,而量子计算机能一次计算2的十次方个这样的数!想象一下,你被要求5分钟内在国会图书馆某一本书的某一页上找一个字母“X”,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那里有5000万册书。但是如果你处于5000万个平行现实中,每个现实都可以查看不同的书籍,你肯定能在其中某个现实中找到这“X”。在这个假设中,普通计算机就是像疯子一样的那个你,需要5分钟内找遍尽可能多的书。而量子计算机却能将你复制出5000万个,每个只需翻找一本书即可。此次IBM的成果是一个巨大的跨越,在量子计算实现了“不可能”的里程碑:50量子比特的量子计算机,一步就能进行2的50次方运算,等于1125899906842000,即一千万亿次计算。一台台式机电脑大小的量子计算机,在不久的将来,有可能将达到今天最先进的中国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的计算能力。(取材于《量子计算机,到底有多神奇》等文章)材料二在人类已经跨入21世纪之际,信息技术面临着新的挑战。在传统计算机界,“摩尔定律”一直是金科玉律,即计算机芯片的晶体管密度每18个月翻一番,算力增强一倍,这是一种指数增长的规律。但如果在技术上遵循摩尔定律,那么硅片上的集成电路最终将会缩小到一点,那些独立的元件不会比几个原子更大,这就导致了新问题的出现。因为在原子级别支配着电路的行为和性质的物理规律是量子力学,而不是经典物理定律,这引起人们判断:如果摩尔定律终结,在后摩尔时代,提高运算速度的途径显然就只剩量子计算机一途了。1982年,美国著名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提出了利用量子效应进行计算的新奇想法,“自然是量子的,所以如果我们想要模拟它,我们就需要一台量子计算机”。20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就在这方面花大力气研究,在硬件、软件、材料各个方面投入巨大。就在2016年,IBM推出了5量子位的计算机,而也就是短短一年多的时间,IBM取得了重大进展,通过其官方博客宣布了20量子位的量子计算机的问世,并构建了50量子比特的量子计算机原理样机。50量子位意味着量子计算领域的一个新的里程碑。谷歌在量子计算领域的投入也已经持续了13年的时间。2019年10月,其研究团队发表论文,表示研制出了一个由54个量子比特组成的处理器“Sycamore”。在执行一项随机数字采样的任务过程中,量子处理器在约200秒的时间内从量子电路中采集了100万个样本,而一台当代最尖端的超级计算机需要约1万年才能完成同样的任务。(取材于《量子计算机技术获突破人工智能也将水涨船高》等文章)材料三量子计算技术是一种颠覆性技术。未来量子计算机会像经典计算机一样形成庞大的技术产业链,带动包括材料、信息、技术、能源等一大批产业的飞跃式发展。在量子计算机面前,种种复杂的科学计算,都只是小菜一碟。譬如,现在的天气预报大多是基于探测数据的推测,很难保证准确。但量子计算机可以一次分析所有数据,向我们提供了更好的模型,精准地显示恶劣天气会在何时何地出现。我们可以提前预测飓风等极端天气,从而预留足够的时间拯救生命。再举个例子:要破解现在常用的一个RSA密码系统,用当前最大、最好超级计算机需要花60万年,但用一个有相当储存功能的量子计算机,则只需花上不到3个小时!量子计算机的突飞猛进,来得正是时候:5G已经成熟并接近运用,人工智能蓬勃发展,而基因科学也来到了临门一脚的关口。如此这般,当量子计算和人工智能及基因科学结合在一起,那么,我们可能会做出连大自然都没有想到的结果。一个量子计算+人工智能时代,将比我们曾经最激进的想象,来得还要快得多。因为两者将出现正向回馈。因为,人工智能需要超级计算、超大容量的数据存储和超速联接的支撑,才能实现。现在,量子计算机+人工智能,将不断迭代出更高级的量子计算机+人工智能,发展的斜率将一下子陡峭起来。有了磅礴的算力和人工智能,再加上基因科学,人类就可能对人类体内的“生命软件”重新编程,即重组人体内被称为基因的23000个“小程序”,帮助人类远离疾病和衰老,乃至产生全新的人类。今后,依靠人工智能和基因技术,我们将能重塑体内一切组织和器官的活性,并能够开发出药物,直接锁定一种疾病背后的代谢流程,而不必再采取试探性的治疗手法。我们还可以为病人添加那个缺少的基因,删除不好的基因。靶向药扫荡癌细胞,DNA编程逆转衰老,干细胞被改写,上帝的密码防线逐渐崩溃。虽然专家们都说,通用量子计算的实现可能至少需要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但正应了那句话:“所有人都在等待,所有等待都值得。”(取材于《量子计算机为何优秀》等文章)35.根据材料一,下列关于量子计算机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遵循量子力学规律B.存储资料的对象是量子位元C.基于量子的叠加态与纠缠特性D.严格运用十位二进制进行计算36.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IBM公司研制出的量子计算机原型机已正式进入商业运用。B.量子计算机会优越性之一是同步提取相关信息与直接运算。C.量子计算机执行任务相当于成千上万台计算机同时运算。D.未来台式电脑大小的量子计算机的运算能力堪比天河一号。37.根据材料二,下列关于量子计算机的研究,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理查德·费曼终结了摩尔定律,提出了用量子效应进行计算的方法。B.量子计算机研究领域的进步是芯片晶体管密度指数增长的自然结果。C.50量子比特的量子计算机原理样机的研制是该领域重大标志性事件。D.谷歌研究团队在量子计算机领域取得的研究成果已经远超IBM公司。38.依据材料三,下列理解与推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量子计算机的发展将带动大批相关新兴产业的形成与发展。B.量子计算机应用于天气预报,将大大提升探测数据的正确率。C.量子计算机与人工智能的发展,会呈现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局面。D.量子计算、人工智能、基因技术的结合,将推动基因治疗的广泛应用。39.根据欧盟委员会的数据,中国在2012年至2017年期间获得了600项左右的量子计算机相关专利,在所有国家中最多。对于中国正加强量子计算机领域研究并取得成果的意义,你有什么认识?请结合以上三个材料简要概括。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位于亚洲大陆的西南部,东临中国四川,西连克什米尔高原,北靠昆仑山—唐古拉山脉,南部横亘着喜马拉雅山脉,是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印度河和恒河等河流的发源地。距今1000万年前,印度板块从赤道以南俯冲过来与欧亚大陆相撞,引起青藏高原及喜马拉雅山脉迅速隆起,使中国西南边界与印度板块形成巨大的海拔落差,在两千余里的中印边界上形成一道印度无法越过遑论大规模北上的巨大屏障。随着青藏高原的崛起,华夏腹地进入山地环抱,形成了西面依山、东南傍水的地缘优势。青藏高原北缓南陡的地形,使西藏地区自古就与中国中原政权发生天然联系,这使西藏天然成为中国的一部分。北缓南陡及海拔自西向东缓慢下落的地形,将西藏北与蒙古、青海、新疆,东与云南、贵州、四川等紧密连为一体,因此西藏动荡会牵一发而动全身。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准噶尔部入侵西藏,清朝遂于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和五十九年(1720年)两次发兵进藏平叛。“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西藏问题就是全局问题。青藏高原对于中国的影响也是辐射性的。从青藏高原之巅俯瞰,丝绸之路从亚洲由东西伸向欧洲。至其中腰,海上丝绸之路关键地段由东向西逶迤于青藏高原之南,陆上丝绸之路核心地段由东向西逶迤于青藏高原之北,屹立其中的青藏高原则像护卫两条丝路的冲天石堡。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2013年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从此,绵延数千年的海上、路上两条丝绸之路将再次焕发青春。材料二青藏高原雄踞亚洲大陆,总面积250万平方公里以上,有“地球第三极”之称。这里地域辽阔,山川瑰丽,物产丰富,自然资源富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千百年以来,以藏族为主体的高原各民族人民在开发高原,发展中华民族文化和缔造祖国历史的过程中,谱写了光辉的诗篇,创立了不朽的功绩。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中央国家政府的关怀支持下,青藏高原的开发建设充满勃勃生机,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果。但是由于地理、历史等原因,青藏高原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生态环境比较脆弱,产业规模小,生产能力低,是我国经济实力薄弱的地区之一。加之人们对青藏高原的环境价值缺乏深远认识,在发展经济、扩大生产的过程中,人类行为对高原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使本来就十分脆弱且极不稳定的高原环境承受着越来越沉重的压力,呈现出逐步恶化的趋势。雪线上升、冰川退缩、水源枯竭、湖塘干涸、植被退化、草地沙化,水土流失及泥石流灾害加剧,后果堪忧。有关资料表明,由于过度放牧和牲畜超载,西藏自治区已有三分之一的草地退化,其中重度退化占50%左右,约有10%的草地明显沙化。青海省草地退化和沙化的面积达到733公顷,占草地总面积的19%,其中约20%为重度退化的草地。草地的沙漠化加剧了高原气候的干旱和风沙侵蚀;森林的乱砍滥伐,使江河源头的水量减少,泥沙量剧增,加之黄河中上游水土流失严重,中华母亲河已成为季节性河流。由于长江中上游林地资源破坏严重,中华民族的生命大动脉——长江正面临着沦为第二条黄河的危险。目前长江带入东海的泥沙量每年5亿吨,是黄河输沙量的三分之一,相当于世界三大河流——尼罗河、亚马逊河、密西西比河的泥沙总量。高原的生态环境逐步恶化,不仅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而且对我国未来发展构成了较严重的威胁。严峻的现实迫使人们不得不把高原的环境问题置于与发展同等重要的位置进行研究。材料三有消息称,中国正考虑将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山区变为一个庞大的国家公园,以保护“最后一片净土”。这是与该项目相关的科学家们透露的信息。这片被称为“第三极国家公园”的区域主要涵盖西藏和青海,面积超过250万平方公里,它将取代东北格陵兰岛国家公园成为全球最大的国家公园。今夏,中国政府将对青藏高原开展最大规模科考,除了中国科学家,还有来自尼泊尔和巴基斯坦等国的科学家。按照正为此做准备的研究人员的说法,帮助划定这个新国家公园的边界将是这次考察的重要使命之一。但该项目的可行性也受到质疑。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刘景时教授说,美国花数十年才摸索出如何管理世界上首个国家公园,而中国的这个国家公园将是前者的250倍,且自然地貌复杂得多,建成后可能难以管理。与无人居住的格陵兰岛不同,青藏高原上有许多城市、乡镇和游牧部落。建国家公园的目的是保护环境,但这将限制很多经济活动,还要搬迁一些居民。研究人员认为,是否设立公园或许已超出科学范畴。此外,青藏高原富含自然资源,设立国家公园或将意味着大多数甚至所有采矿活动都将结束。但中国政府对此非常重视,领导人敦促保护青藏高原并视之为势在必行的环境和生态保护要务。为保护国内用水供给,中国已在青海设立三江源国家自然保护区。参与“第三极环境计划”的研究人员表示,将青藏高原设为国家公园有助于缓解周边国家对水供给的担忧,还有助于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经济活动正危及该地区脆弱的环境,某些地区的采矿和过度放牧导致草地退化。“政府已决定将西藏的自然资源留存为战略储备”,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王世平说,“子孙后代将感谢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40.根据材料一,下列不是描述青藏高原地理特征的一项是A.是诸多河流的发源地B.海拔高于印度板块C.西面依山,东面傍水D.北缓南陡,西高东低41.根据材料一,下列不是用于说明青藏高原作用的一项是A.天然屏障B.怀抱C.冲天石堡D.青春42.根据材料二,下列对青藏高原环境恶化原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自身生态环境不稳定B.对环境价值的认识有局限C.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D.江河源头水量减少,泥沙量剧增43.根据材料三,下列对“第三极国家公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将是全球最大的国家公园B.由多国政府联合开发C.尚未最后划定边界D.意在保护生态环境44.建立“第三极国家公园”的可行性受到质疑,根据材料三,下列不属于质疑理由的一项是A.管理面临挑战B.经济活动受限制C.影响原住民生活D.超出科学研究的能力45.请综合上面三则材料,简要说明青藏高原对我国的重要意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材料一每当大的灾难降临时,文学都会被大众记起,它所扮演的角色也分外值得人细品。一类是视文学为预言,从过往的小说中寻找佐证。如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美国作家迪恩·孔茨写于1981年的科幻小说《黑暗之眼》中就虚构了一种会在2020年蔓延的名为“武汉400”的病毒。一类则是视文学为镜子,从历史作品中窥见当下,洞察人性,反映现实。如加缪描写1940年法属阿尔及利亚的《鼠疫》。而科幻文学作为涵盖两者的特殊文学种类,便被放到聚光灯下进行检视。如某小说中科学狂人培养低毒性病毒,任其在人类中传播,以这种极端方法持续化解危险的临界状态。这也是在科幻小说中才能出现的思想实验,借此探讨一系列非常态下的科技与伦理问题。科幻作家或者科幻小说并不必然地承担“预测未来”这一功能,而更多地是通过想象性的叙事,提出种种未来的可能性,而其中许多故事的未来都是带有高度风险与挑战的。正是借由讲故事,我们传播关于科技、人文与美学的观念,引起问题意识,展开思辨讨论,以这种实验来“摊薄”未来的风险。对于这次疫情,孩子们最需要借助阅读科幻小说来获得的理解是,人类需要敬畏自然,尊重其他物种与环境,才能让文明可持续发展下去。我们常说人类是万物灵长,但当人类活动过度破坏其他物种的生存环境,乃至于整个星球的生态平衡时,这个庞大的系统必然会通过种种方式来寻求再平衡,而人类只不过是其中的一分子,与其他物种都应该是平等的。今天发生的一切并非偶然,在可见的未来,倘若人类无法改变自己的生活生产方式,灾难将会以更极端更频繁的形式再度降临。而对孩子来说,如果能通过阅读科幻小说的方式,在心智中建立起“可持续发展”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观念,我们的未来才不会重蹈覆辙。(取材于陈楸帆的文章)材料二人类是一个技术性的物种。我们借助技术,生活在一个和自然完全不一样的环境中。因此,很多人产生了一种幻觉,似乎世界就是按照人的意志被塑造的。然而这显然不是事实。人类虽然已经是地球上最成功的物种,但相对于自然界来说,仍旧渺小得微不足道。人类早已把飞船送上了太空,然而就连最近的月球,载人登陆的记录也只是停留在半个世纪前。飞得最远的飞行器“旅行者1号”,飞了整整35年,才在2012年抵达太阳系的边缘位置,而且即将在2025年耗尽全部电力,彻底和人类失去联系。银河的尺度是10万光年,人类最远的尝试,只是在它的边缘角落里徘徊。就连地球,我们所知也甚少。深入地下的最高纪录,是苏联留下的科拉超深钻孔,达到地下12公里多,和地球6300多公里的半径相比,完全不值一提。所以,尽管人类建造起高楼大厦,制造出飞机汽车,能够控制局部环境,对于自然来说,仍旧只是微不足道、能力有限的一种生物而已。在这种认识下,对灾难的想象就成了人类生存试验的提前功课。小行星撞击地球,全球火山爆发,气候变化……各种各样的灾难都会考验人类的生存能力。这种灾难,也许永远不会来,也许很快就会发生。因为我们对世界的认识有太大的局限,小行星从地球附近经过,未必能够得到及时的预警,地球内部突然发生剧烈的变化,那更是无法预期的事,因为除了偶然性的局部地震之外,全球性地质变动远在人类的经验之外。灾难能够带来警示,带来反思。它让我们学会在自然面前保持谦卑。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了解那些虚构的灾难,可以帮助孩子塑造世界观,意识到虽然我们生活在一个温和的环境之中,但稍稍放开眼界,就会发现我们的生存环境其实很脆弱,从而减少因为人类的技术优势而滋长的自大。这也是一种科学普及的良好途径。许多描述灾害的小说或者电影,多少都带有科学的元素,不敢说这就能够让人立志走上科学道路,但至少可以埋下许多种子,这和科幻小说的普遍意义是一致的。孩子们在成长,对灾难的思考无疑有助于帮助他们正确地理解这个世界。(取材于江波的文章)材料三时下这场疫情,让我们真正认识了一件事:一种结构简单的非细胞微生物,居然可以在技术文明快速发展的人类社会引起轩然大波。人类社会如何从这场灾难中学习到足够的经验和教训,却是一个持久的课题。如果从少年儿童成长的角度来说,有一项需要立即深入开展的,恐怕就是灾难教育。灾难教育的首要价值在于,它能让少年儿童对人类社会曾经深陷和可能面临的各种灾难有客观的认识。如此,才能在灾难真正袭来时冷静客观地面对。当然,灾难教育的价值远不止如此。海德格尔曾说:向死而生。在存在主义者看来,“死”的必然在场能够催生出自我的存在感,进而激发出强烈的生命意志,实现精神的觉醒与迸发。这个观点对于我们理解灾难教育的本质,或许有所裨益:灾难教育其实是另一种形式的生命教育。作为个体的人,只有在直面灾难时,才能真正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健康的重要;才知道人类对这个世界的认识有多欠缺;也只有在这时,人性的矛盾和光辉才能抛开各种伪饰,得以真实呈现。灾难教育的实施,可以通过对灾难的“预演”,去培养少年儿童的危机意识和认识世界的探索精神,并学会在灾难面前葆有人性的光辉。灾难教育的形式和手段是多样的,其中一个可选项就是科幻阅读。科幻作品致力于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多种可能性的“假想式预演”,因而人类可能面临什么样的灾难,就成为科幻小说的一大创作主题。少年儿童阅读灾难题材科幻作品,其实就是通过阅读的方式进行灾难教育。但有一点不得不说明,这类作品中会出现各种沉重甚至阴暗的情节与氛围的描写。从文艺创作的角度来说,这是烘托主题的必要手法;从灾难教育的角度来说,这是对灾难的“真实”呈现。对那些出于情节发展需要而进行的必要的描写,哪怕有些阴暗,我们也不需要视为洪水猛兽。我们要明白,孩子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和他们的视野,可能跟我们所认为的大相径庭;更要相信我们的孩子有足够的理解、辨识和接受能力。换个角度说,如果连一些沉重、阴暗的描写都无法接受,当真正的灾难袭来时,又怎能去面对呢?(取材于马传思的文章)46.根据材料一,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科幻文学作品被人牢记,是因为它能预言社会发展。B.在科幻作品中可以展现非常态下的科技与伦理话题。C.科幻作家、作品没有义务承担“预测未来”的功能。D.科幻文学可以在作品中展现某些问题,引发人讨论。47.根据材料二,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作者不同意世界是按照人类意识塑造出来的说法。B.“旅行者1号”会在抵达太阳系边缘时耗尽电力。C.人类可以控制局部环境,但仍是能力有限的生物。D.人类对从地球旁经过的小行星有时无法及时预警。48.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认为所有科幻小说中的世界都有高风险性和挑战性。B.材料二认为某些自然现象的发生,由于认知局限无法预期。C.两则材料中关于科幻作品能产生积极作用的看法是相似的。D.两则材料中关于人类对待生存环境认知的看法是一致的。49.下列关于灾难教育的价值,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使人客观冷静认识灾难。B.激发出强烈的生命意志。C.培养探索世界的精神。D.增强科幻作品深刻性。50.结合三则材料,简述科幻作品可以起到哪些教育作用。参考答案:1.C2.C3.B4.C5.①面向国内民众:关键词:核电强国;最高安全标准;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创新);走向世界;出口创汇。推介语示例:“华龙一号”是我国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核电技术,满足国际最高安全标准要求,是我国核电自主创新的成果,彰显了我国高端装备的制造能力。它标志着我国从核电大国迈向核电强国,是惊艳世界的一张“国家名片”。②面向国外企业:关键词:安全;经济(成本低);高效;绿色;设计先进。推介语示例:“华龙一号”是由中国自主研发设计的三代压水堆核电技术。它满足国际最高安全标准要求,且成本明显低于国际同类工程。中国已形成批量化三代核电主设备制造及电站建设能力,能为各国如期投入商运提供重要保障。【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C.“‘华龙一号’首堆机组成本只有国外同类工程的20%—30%”理解有误,依据材料一文句“相较国外同类工程,‘华龙一号’首堆机组成本降低了20%—30%”分析可知,原文的语意是说,和国外同类工程相比较,“‘华龙一号’首堆机组成本降低了20%—30%”,故选项中“只有”说法绝对化。故选C。2.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A.依据材料二文句“建立了异地综合协同设计平台,多地近千名工程和设计人员,实现及时沟通,加快数据传递,减少过程反复,有效提升了设计效率”分析可知,“设计工作协同化”属于“华龙一号”打破“首堆必拖”魔咒的原因之一。B.依据材料二文句“反应堆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堆内构件等核心装备都已实现国产化。国产化有利于设备采购,有利于沟通和风险控制”分析可知,“设备制造国产化”属于“华龙一号”打破“首堆必拖”魔咒的原因之一C.依据材料二“是按期完成首堆工程施工图设计”分析可知,“施工技术是按期完成首堆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中并无“施工技术多样化”的信息,故“施工技术多样化”不属于打破“首堆必拖”魔咒的原因D.依据材料二文句“首堆建设中出现了许多新的管理模式。施工进度管理团队建立了移动端平台,通过互联网平台与移动端APP,相关责任人能够实时接收作业任务,实时反馈作业进展,施工管理进入移动时代”分析可知,“管理模式信息化”属于“华龙一号”打破“首堆必拖”魔咒的原因之一。故选C。3.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A.“我国已经全面领先美、法、俄等核电强国”理解有误,依据原文“标志着我国在三代核电技术领域跻身世界前列,成为继美国、法国、俄罗斯等国之后真正掌握自主三代核电技术的国家”分析可知,选项中“已经全面领先美、法、俄等核电强国”曲解原文文意了。C.“核电站设备采购的全效推进,可大幅减少工程施工量,提高建设效率”理解有误,依据原文“设备的确定与采购使整个核电工程建设的基础设备采购的全效推进,得益于国家装备制造业的整体进步”分析可知,是“整个核电工程建设的基础设备采购的全效推进”,不是“核电站”;另外,“可大幅减少工程施工量,提高建设效率”理解有误,依据原文“国产化有利于设备采购,有利于沟通和风险控制”分析可知,不是“可大幅减少工程施工量,提高建设效率”。D.“目前,已有多个国家将我国‘华龙一号’技术运用到核电项目建设中”理解有误,依据原文文句“‘华龙一号’技术正走向世界,我国已经与20余个国家达成了合作意向”分析可知,原文文意是“我国已经与20余个国家达成了合作意向”,不是“华龙一号’技术运用到核电项目建设中”,故此种说法无中生有了。故选B。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C.“屏蔽外界的辐照损伤”不属于“华龙一号”堆内构件功能,依据文句“同时,堆内构件还能有效屏蔽堆芯内迸发出来的中子和γ射线对外界材料的辐照损伤,为堆芯和压力容器提供重要的保护,极大地延长了反应堆的工作寿命”分析可知,“堆内构件”屏蔽的是“堆芯内迸发出来的中子和γ射线”,“对外界材料的辐照损伤”是“γ射线”,故此种说法混淆原文信息了。故选C。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题干要求考生根据上面三则材料,为国内民众或国外企业写一段推介语,向他们介绍“华龙一号”,且要求拟写三个关键词,围绕关键词撰写。审题可知,此题的推介语重在“介绍”“华龙一号”的情况,旨在让人对其更多的了解;此外,推介的受众一是“国内民众”,一是“国外企业”,受众不同,推介语的推介角度也不同。阅读文本可知,三则材料的侧重点各有不同,材料一侧重于面向国内外民众和企业介绍“华龙一号”全球首堆投入商业运行的价值和意义,是全球都受益的科学发明,对世界有着深远的意义;材料二、三侧重于面向世界介绍“华龙一号”研发历程,技术特点、核电科研、设计、制造、建设和运行经验,以及全球最新安全要求等方面内容,目的是让国外企业更多了解“华龙一号”在全球的意义。(1)国内民众:第一步,首先提取关键词,从材料一文句“满足国际最高安全标准要求,标志着我国在三代核电技术领域跻身世界前列,成为继美国、法国、俄罗斯等国之后真正掌握自主三代核电技术的国家,向核电强国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可提炼推介关键词“最高安全标准”“跻身世界”“核电强国”;从文句“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也带动了高端装备制造业升级”可提炼关键词“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从文句“将为我国相关机电产品和材料出口创汇近200亿元”可提炼关键词“出口创汇”等。第二步,考生可围绕这些关键词,介绍“华龙一号”即可,答案不是唯一的。如:我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反应堆核心装备首次展出,装备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满足国际最高安全标准要求,是我国核电自主创新的成果,是中国核电技术走出国门的重要支撑等。实现中国由核电大国向核电强国的转变,一个重要标志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电技术,并实现“走出去”的伟大目标。(2)面向国外企业,从文句“相较国外同类工程,‘华龙一号’首堆机组成本降低了20%—30%,这让‘华龙一号’成为当前核电市场上接受度最高的三代核电机型之一”可提取关键词“成本底”;从文句“‘华龙一号’每台机组装机容量116.1万千瓦,每年可发电近100亿千瓦时,能够满足中等发达国家100万人口的年度生产和生活用电需求。这相当于每年减少标准煤消耗31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16万吨,相当于植树造林7000多万棵”可提取关键词“环保、绿色”等;从材料三文句“当遇到极端事故时,堆内构件能够有效防止堆芯跌落,避免反应堆出现熔融,杜绝放射性物质从压力容器中泄漏,显著降低核事故发生后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可提取关键词“安全”等;从文句“‘华龙一号’堆内构件采用了国际最先进、最严格的标准进行设计,其结构精度要求和制造复杂性等远远超过二代改进型核电反应堆堆内构件”可提取关键词“设计先进”等。推介语示例:“华龙一号”是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它的研发历程,技术特点、核电科研、设计、制造、建设和运行经验,都为世界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安全化要求和借鉴,这是对世界的贡献。总结:考生若能从文本提取关键词,然后围绕着关键词写推荐语,言之成理即可,鼓励学生有不同的答案。6.C7.B8.(1)保护耕地,提高土地生产率,做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2)调整粮食生产结构,使之与需求结构相适应,追求粮食优质化;(3)持续促进粮食进口多元化,保证全球供应链的稳定性可靠性;(4)全民节约粮食,坚持制止餐饮浪费。【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C.“目前我国粮食供求总量趋紧,主要由于……”错误。根据原文第10段“随着我国人口数量增加,粮食供求总量趋紧”可知,我国粮食供求总量趋紧一部分原因是我国人口数量增加。根据原文第10段“进口大豆8803万吨,占进口量的76%,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大豆种植面积少,增产能力面临技术瓶颈”可知,“我国大豆种植面积少,增产能力面临技术瓶颈”是大豆进口数量高的主要原因。故此项内容混淆原文信息了。故选C。7.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的能力。B.“已由‘吃得饱’升级为‘吃得好’,粮食安全已转变为……”理解错误。根据原文第⑤段“中国居民食品消费结构正在加快从‘吃得饱’向‘吃得好’升级,粮食安全也将向确保多元化的食品安全转变”可知,转变还没有完成。故此项将未然当已然了。故选B。8.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提取信息、并对文本内容进行理解与概括的能力。根据原文材料一第一段“要让制止餐饮浪费不流于一时一事的形式主义,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在全社会形成节约粮食的广泛共识,进而发挥各方面的主观能动性”可知,要解决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首先需要所有人都形成节约粮食的共识,制止餐饮浪费,从而节约粮食。根据原文材料三第二段“需要我们加强耕地保护、落实好耕地占补平衡等政策,进一步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来提高土地生产率,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可知,粮食安全离不开土地,需要加强耕地保护,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根据原文材料三第三段“要进一步深化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改革,加大市场对粮食种植结构调整的引|导作用,把优质价落到实处”可知,对于粮食不能只追求“量”,接下来要追求优质化,调整粮食生产结构,使之与需求结构相适应。根据原文材料三第四段“我们要持续促进粮食尤其是饲料粮进口来源的多元化,‘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进一步化解风险”可知,为化解进口粮食供应风险,需要使进口来源多元化,保证全球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可靠性。9.D10.①艺术体验;②艺术创造(创作)11.B12.C13.(1)含义:通过实践获得的无功利的、深层的、高强度的或难以言说的瞬间性生命直觉。(亦指通过实践获得无功利的、深层的、高强度的或难以言说的瞬间性生命直觉。)(2)作用:①使社会存在或社会实践的丰富性与复杂性转化为艺术。②审美体验可以引导人们追求心灵境界的提升和人格的美。③审美体验可以让人们拥有心灵的自由,更好的做学问,干事业。【分析】9.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能力。D.“所以它通过社会存在转化为艺术”错误。依据原文“需要追问,社会存在或社会实践的丰富性与复杂性是如何通过审美体验这个‘中介’而转化为艺术的。这样,审美体验的探究价值自然是毋庸置疑的了”可知,应该是“社会存在或社会实践的丰富性与复杂性”通过“审美体验”转化为“艺术”,而不是通过“社会存在”。故选D。10.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以及表达连贯、准确的能力。依据前文“他们通过审美观照对日常生活进行延伸思考、联想想象,甚至通过灵感或直觉的心理活动建构一种与日常生活不一样的精神空间。艺术体验则要求……最终,艺术创造……”和后文“即艺术体验在艺术创作之前”可知,①处的第二个阶段为“艺术体验”,②处的第三阶段为“艺术创造(创作)”。1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B.“只能通过灵感、直觉来建构”错误,由原文“他们对日常生活多了一种审美观照,这是一种特殊的人生体验。他们通过审美观照对日常生活进行延伸思考、联想想象,甚至通过灵感或直觉的心理活动建构一种与日常生活不一样的精神空间”可知,并非是“只能”,曲解文意。故选B。12.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能力。C.“注重在获得特殊审美体验的心灵空间里,寻找优雅的审美情趣”,由原文“中国古人非常注重在日常生活中营造一种美的氛围,创造一种快活、热闹、优雅、精致的生活世界”可知,是在日常生活中营造一种美的氛围,创造一种快活、热闹、优雅、精致的生活世界。故选C。13.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筛选、归纳和分析的能力。依据“首先,审美体验是审美的……审美体验总是与如下审美特征相连的:无功利、直觉、想象、意象等”“其次,审美体验是一种体验……体验则是深层的、高强度的或难以言说的瞬间性生命直觉。也就是说,审美体验是一种既不同于非审美体验、又不同于一般经验的特殊的东西,它该是那种深层的、活生生的、令人沉醉痴迷而难以言说的瞬间性审美直觉”可概括审美体验的含义为:通过实践获得的无功利的、深层的、高强度的或难以言说瞬间性生命直觉。作用:依据“无论是审美体验还是艺术,归根到底,都是人类社会活动、社会实践的产物,因而都应当以此为根基加以阐明。但是,社会实践又总是通过审美体验去显现的。因此,需要追问,社会存在或社会实践的丰富性与复杂性是如何通过审美体验这个‘中介’而转化为艺术的。这样,审美体验的探究价值自然是毋庸置疑的了”可概括为:使社会存在或社会实践的丰富性与复杂性转化为艺术。依据“中国传统美学的理论品格,最重要一点就在于十分重视美在精神层面的作用。它引导人们重视艺术活动与人生的紧密联系,引导人们去追求心灵境界的提升,使自己有一种‘光风霁月’般的胸襟和气象”“我们研究中国美学,不仅要关注艺术作品,而且要关注历史上如嵇康这样的艺术家的生存风格和生命华彩,他们用自己的崇高人格和生命创造了诗意的人生境界”可概括为:审美体验可以引导人们追求心灵境界的提升和人格的美。依据“在这种空间里,他们获得了特殊的审美体验,拥有了心灵的自由,于是就能更好的做学问,干事业。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说:‘人要有出世的精神才可以做入世的事业’,‘把自己所做的学问事业当作一件艺术品看待,只求满足理想和情趣,不斤斤于利害得失,才可以有一番真正的成就’”可概括为:审美体验可以让人们拥有心灵的自由,更好的做学问,干事业。14.A15.B16.B17.D18.A19.A20.D21.教训过度农垦、大肆砍伐、山火不断,破坏植被;经验:退耕还林、植树造林、建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等。【解析】14.本题考查正确使用和辨析词语。A项,混淆了“淹没”和“湮没”两个词。“淹没”表示大水等漫过或浸没,也比喻性地表示声音等的“盖过”。“湮没”则主要用来表示人的名声或事迹的埋没或者事物的埋没。从常见用例看,用来指文化领域的人或事多些。另外,“淹没”在口语中、书面语中都常说,而“湮没”有书面语色彩,多用在书面上。这里指遗址被埋没,用“湮没”。故选A。15.本题考查正确分析论点、论据。A项,“追逐水草,经营牧业”主要是讲契丹部落的生活方式,无法直接证明水草丰美。当然也有同学认为逐水草而居,哪里水草丰美就去哪里,也可间接证明此地水草丰美。从这个意义上说也可以,但不如B项直接。B项,“地沃宜种植,水草便畜牧”,意思是土地肥沃适宜种植,水草便于畜牧业发展,正是用来说明科尔沁草原曾经水草丰美。C项,“偏户数十万,耕垦千余里”指该地区和辽河地区已发展成为人口众多,开垦土地广大的农区,并未提及水草是否丰美。D项,“人民炽盛,牛马布野”,说的是人口兴盛、牛马众多。牛马众多也许有水草丰美的原因,但是直接用来证明此地水草丰美不太严谨。故选B。16.本题考查文本的理解能力。B项,弄错了时间,原文为“到10世纪的金代……土地荒漠化已有发生”,所以“一些地区土地荒漠化已有发生”是在10世纪的金代。故选B。17.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D项,由“现在,务林人有了更为自觉的生态文明意识和绿色发展理念,种树的主要目的,是增林扩绿,提供生态产品。从朴素的生态意识到自觉的生态文明意识,这是一个重大的历史变化”可知“增林扩绿,提供生态产品”不是务林人建造塞罕坝万亩林海时所闯过的难关,而是建成后的一直自觉的生态文明意识的体现。故选D。18.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以及诗句的灵活运用。A项,“青松寒不落,碧海阔愈澄”,意思是气候严寒,苍翠的松树却没有凋落。碧蓝的海面广阔无垠却更加澄澈。这里“碧海”可以用来形容林场。由原文“‘塞罕坝’是蒙汉合璧语,意为‘美丽的高岭’。历史上,这里水草丰美、森林茂密、鸟兽繁多”“‘一年一场风,年始到年终。’极端最低气温达零下43.3摄氏度,年均积雪时间长达7个月”“塞罕坝百万亩林海,筑起了一道牢固的绿色屏障”可知杜甫这两句诗用来形容塞罕坝林海气候严寒、森林茂密、广阔无垠的特点。B项,“柳丝袅袅风缲出,草缕茸茸雨剪奇”,风吹拂出纤细柔长的柳丝,绦绦随风摆;绵绵的细雨剪裁出柔密细细的嫩草,生机勃勃。描写的江南的景象,与文中气候严寒的景象以及地域特点不合。C项,“秋风城郭净,寒色树林高”中“城郭净”与“林场”的地点不符合,也与风沙多的气候特点不符合。D项,“落日苍苍烟树林,渚鸥沙鸟更浮沉”中“鸥”“沙鸟”等意象显示描写的是湖边的景色,与林场环境不符。故选A。19.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能力。A项,由“最近几年,林场继续增林扩绿,把土壤贫瘠和岩石裸露的石质阳坡作为绿化重点,大力实施了攻坚造林工程。……2018年硬骨头将全部啃下,成林后将大幅提高林场森林覆盖率”可知“攻坚造林工程将大幅提高林场森林覆盖率”是要等到“成林后”,不属于“每年的生态效益”。故选A。20.本题考查对文本指定内容的理解能力。D项,“通过一系列强有力的举措,在荒漠化防治领域,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逐步增强,约束和激励并举的制度体系逐步建立,政府企业公众共治的行动体系逐步形成,我国荒漠化防治步伐不断加快,并取得明显成效”,可知“约束和激励并举的制度体系逐步建立,政府企业公众共治的行动体系逐步形成”是防治荒漠化的有效举措之后出现的效果,并不是具体的举措。故选D。21.本题考查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土地沙漠化的教训由“清朝末期,国势衰微,为了弥补国库亏空,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木兰围场开围放垦,树木被大肆砍伐,加之山火不断,到20世纪50年代初期,原始森林已荡然无存”可知有:过度农垦、大肆砍伐、山火不断,破坏植被。由“我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荒漠化防治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作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以来,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政策支持、工程治理,先后编制实施了《全国防沙治沙规划》,出台了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制度,启动了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三北防护林建设五期工程和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等,开展了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和国家沙漠公园试点建设,进一步强化了防沙治沙执法检查和省级政府防沙治沙任期目标责任考核工作”可知治理沙漠的成功经验有:退耕还林、植树造林、建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等。22.A23.A24.B25.C26.①艰苦奋斗、坚韧不拔、忠诚奉献的精神;②锐意创新、勤于钻研的精神;③迎难而上、勇往直前、攻坚克难、勇攀高峰的精神;④为国争光的坚定信念和祖国至上的爱国情怀;⑤团结的精神。【解析】22.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A项,“珠峰生态环境保护”错误,不属于珠峰高程测量工程,原文“珠峰高程测量技术协调组组长党亚民说,珠峰高程测量是一项代表我国测绘技术发展水平的综合性工程。在精确测定珠峰高度的同时也将获得珠峰地区最新的高精度大地水准面模型,进而开展2015年尼泊尔大地震对珠峰高程的影响以及珠峰地区地壳形变监测分析;将获取珠峰山地冰川时空变化特征、精确的峰顶雪深、气象数据等,为冰川监测、生态环境保护等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目前,本次测量工作已经完成了坐标控制网和高程基准传递测量、峰顶‘会战’测量,正在进行测量数据处理和检核,预计九、十月份能够完成测量成果的认定和发布”,可知是为生态环境保护的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而不包括珠峰生态环境保护。故选A。23.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推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A项,“探求尼泊尔2015大地震对珠峰高程的影响是本次测量的目的之一”错误,原文“在精确测定珠峰高度的同时也将获得珠峰地区最新的高精度大地水准面模型,进而开展2015年尼泊尔大地震对珠峰高程的影响以及珠峰地区地壳形变监测分析”,可知是进一步探求尼泊尔大地震对珠峰高程的影响以及珠峰地区地壳形变监测分析,而不是本次测量的目的之一。故选A。2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B项,“柏华岗对顺利完成测量任务的仪器设备只评85分”错误,原文“他们让人敬仰的除了成绩,更是精神。1975年,曾三次挺进珠峰地区的国测一大队派出8名队员,与军测队员和登山队员一起在生命禁区奋战80多天,最终将测量觇标牢牢矗立于珠峰之巅”“这是一支艰苦奋斗、坚韧不拔的队伍。在平均海拔高度5000米的青藏高原西部、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在东海之滨、在南海暗礁,在抗灾重建、城市规划、国土资源、水利、电力、交通、国防等领域,到处可见其队员奔波忙碌的身影”“测量登山队副队长普布顿珠情急之下摘掉氧气面罩,在无氧状态下重新连接,各项测量数据才得以相继获取完成。而普布顿珠也在无意间创造了在珠峰顶峰无氧工作近150分钟的纪录”,这些都表现了国测一大队坚韧不拔的精神;“但是设备方面的负责人柏华岗却对仪器设备的表现只给了85分,他说,‘不少仪器设备都是为了这次任务改造,或是新研制的。在珠峰顶峰大风严寒的环境中虽顺利完成了测量任务,但依然有改进的空间’”,这是对仪器设备的评价。故选B。25.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C项,“验证北斗卫星导航技术、5G通信技术的发展”错误,原文“测高过程中,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和一批国产现代测量设备纷纷亮相,5G信号首次覆盖珠峰峰顶,为精确获得珠峰高度提供技术赋能”,可知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亮相,5G信号首次覆盖珠峰峰顶,为精确获得珠峰高度提供了技术,而不是“验证北斗卫星导航技术、5G通信技术的发展”。故选C。2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内容、筛选整合与理解文本有关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然后回归文本,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分条作答。原文“凭着坚强不屈、勇于奉献的精神,他们完成了珠峰登顶测量。8844.43米的珠峰新高度向世界公布”“这是一支艰苦奋斗、坚韧不拔的队伍”“忠诚奉献是这个队伍的魂,海拔6000米永远是氧气不足的,新疆的戈壁滩永远是风沙大的。改变的是装备,不变的是人的精神和作风”,可以概括为要有艰苦奋斗、坚韧不拔、忠诚奉献的精神;“这是一支锐意创新、勤于钻研的队伍。1984年,他们把测绘推进到2万公里之外的南极,制作了中国第一张南极地形图;2004年,他们在南极成功建立重力测量基准,为我国南极科考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可以概括为要有锐意创新、勤于钻研的精神;“登顶珠峰展现了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为国争光的坚定信念,给中华儿女带来了巨大的精神鼓舞”“历久弥新的攀登精神,永远是我们迎难而上、勇往直前的强大精神动力。这种力量,是祖国至上的爱国情怀。60年前,面对‘没有外国人参加,中国人肯定上不去珠峰’等质疑,年轻的中国登山队员硬是不信邪,克服重重困难,冒着生命危险‘为国攀登’,向世界宣告了中国人有能力登顶珠峰。这种力量,是攻坚克难的奋斗意志”,可以概括为要有迎难而上、勇往直前、攻坚克难、勇攀高峰的精神;要有为国争光的坚定信念和祖国至上的爱国情怀;“这种力量,是齐心协力的团结精神。登顶珠峰,也是团队合作的胜利。为了这次珠峰重测,接应人员、修路人员、保障人员默默奉献,确保冲顶人员安全顺利抵达峰顶。团结是铁,团结是钢,团结就是力量”,可以概括为要有团结的精神。【点睛】信息筛选题的答题步骤是:①把握全文主要内容,从整体和局部找出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形成整体印象,尤其要注意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②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③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27.D28.B29.①简化概念,以通俗语言普及区块链相关知识。②建立多部门参与的联合治理机制,形成监管合力。③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法打击涉区块链诈骗提供法律依据。【解析】27.本题考查把握概念的能力。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做题时从原文中找到分析每个选项的有效内容,然后把选项与之一一对应,分析即可。D项,“它的特点保证它能创造无条件信任体系”错误,原文“为其创造无条件信任体系奠定了基础”,可知只是“奠定了基础”。故选D。28.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结构思路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B项,“因而被业界普遍认为最具应用前景”错误,原文“因此被业界普遍认为是现阶段最具有应用前景的区块链技术”,可知只是“最具有应用前景的区块链技术”。故选B。29.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文本重要信息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大意,在此基础上,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然后回归文本,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条作答。“区块链传播比较广的概念表述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其中涉及的每一种技术性表述都比较复杂,很多人难以理解……所以,简化概念、通俗普及知识是防范区块链诈骗的先手棋”,可知简化概念,以通俗语言普及区块链相关知识;“2017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中央网信办、工信部等七部委联合发布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2018年8月,银保监会、中央网信办、公安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防范以‘虚拟货币’‘区块链’名义进行非法集资的风险提示”,可知建立多部门参与的联合治理机制,形成监管合力;“2019年1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了《区块链信息服务管理规定》,首次在制度层面进行了规范。最近涉及区块链诈骗再度抬头,说明一般性制度震慑力还不够,有必要抓紧完善相关法律,以明确的法律法规对涉及区块链的相关行为进行界定,为依法打击涉区块链诈骗提供法律依据”,可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法打击涉区块链诈骗提供法律依据。【点睛】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方法:1.寻找所需信息。发现文本关键信息是核心,善于抓住文中负载关键信息的词句,剔除与阅读目的无关的多余信息,从字面看出表达的言外之意,以快速锁定要寻找的目标。2.整合得出结论。对于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在没有详细且明确的陈述言语的情况下,需要将文本中有关联的信息通过比较、归纳、综合进行加工处理,判断出题人的真实意图,从而整合得出有效的结论。3.构建文本意义。对于多种材料组合的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要注意识别文本材料的主题,联系实际需求,找出文本的写作目的,为材料信息内容排序,联系文本中的不同资料,结合自己的知识、想法和经验,提出独特见解,自主构建文本的意义。30.A31.C32.D33.C34.优势:①心脏造影方案结合影像和人工智能,可以更好地识别图像。②可形成全域感知、可管可控的精准定位,进而精确地找出病灶;③能够帮助医生进行数据处理分析、推理并诊断病人的病情。不足:①识别复杂图像,判断复杂病症的能力还不够强;②实际应用中,其检测和诊断的可靠度、可应用程度并不十分确定(还需进一步验证);③该方案对病人的治疗效果,“误诊率”“返诊率”“病程”等问题是否能随之解决等问题这些医学指标还没有确定,不能通过监管机构的放行。【分析】30.本题考查考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C级。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等。B项,“能快速识别流动场景中戴口罩的危险人物”说法错误。原文是“针对流动场景中因戴口罩而造成人脸识别困难这一问题,以旷视科技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公司建立了‘公共场所应急医疗寻人系统’,通过多模态算法识别体态特征,形成全域感知、可管可控的精准定位”,可见这一系统是针对“流动场景中因戴口罩而造成人脸识别困难这一问题”而研制的,不是针对“危险人物”。C项,“主要是为了解决医疗资源紧缺的问题”错误。原文是“服务型机器人……医疗智能机器人可代替医护人员在污染区和隔离区作业,完成部分高风险任务,并节省大量防护服、口罩等重要物资。语音服务机器人还可以很好地代替人工开展疫情防控知识的普及……避免交叉感染风险”,可见这类机器人的研发主要解决的不是医疗资源紧缺的问题。D项,“最终阻断隔离区内部的病毒传播”夸大其词。原文是“这种免接触配送方式,能够阻断‘人传人’的病毒传染链条,降低隔离区内部病毒传播几率”,注意是“降低几率”。故选A。3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和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C项,“因而”强加因果。原文是“相关机构推出了基于联盟链技术的疫情捐款平台,这一平台具有防篡改可追溯的特征,可有效解决传统公益活动中的暗箱操作问题,得到了市场的高度认可”,并未说传统公益平台“未能得到市场的认可和接受”的原因。故选C。32.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D项,“目前已覆盖医疗行业的方方面面”混淆时态,已然未然。原文为“展望未来,医疗与人工智能结合方式将覆盖医疗行业的方方面面”。故选D。33.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C项,“但更重要的是”不合文意。原文“谈论‘医生+算法’的效果,远比谈论如何替代、或者谁比谁好要更有意义”,强调谈论“医生+算法”的效果,不赞成比较“谁比谁好”。故选C。34.本题考查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能力层级C。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其次确定答题区间,第三要勾画出相关语句,第四进行整合。先看优势。结合材料二“相对传统的医疗场景,机器学习在医学影像诊断方面表现强势。在一项最新科研成果中,人工智能在识别医学影像的基础上,通过自动学习病历文本数据中的诊断逻辑,逐步具备了一定的病情分析推理能力,能更进一步读懂、分析复杂的病例”“AI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医疗行业诸多领域,有效地辅助了医院医生识别图像、获取和分析医疗数据,提供诊疗服务等等”,材料三“图像识别是AI技术最擅长的事情之一。利用AI技术这一长处,辅助医生诊断,让医生‘看’得更清楚、判断更准确”可概括出答案。再看不足。结合材料三“然而,触及到更难的领域,例如肿瘤,图像模式十分复杂,很难用一种或者几种机械的模式概括,机器往往就会卡住。而有的病变本身十分罕见,机器根本无法形成值得信赖的数据库”“医学专家帕里克说:‘现有的大部分算法,包括诊断和预测等,都不是在传统的医学范式下研究出来的,不能直接体现医学所需要的指标,即使一些已经投入应用了,但可靠度、可应用程度等,都需要进一步验证。’”“这些研究对病人的治疗效果有多大增益?速度提高了,误诊率、返诊率以及病程等问题是否也会随之解决?这些才是医学关心的指标,也是监管机构能否给某个技术放行的依据”可概括出答案。【点睛】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第一步:通读全文,整体感知。要把握文本基本事实,确定不同文本陈述的角度,分析主体对象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第二步:通读材料,关注细节。整体感知是略读(或粗读)就能完成的任务,而挖掘文本的细节需要精读(细读)。第三步:明确主旨,辨清关系。由于非连续性文本的内在逻辑关系不是很紧密,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确定文本的主旨,分辨材料与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35.D36.A37.C38.B39.①使中国在量子计算机领域(科技领域)的水平能够比肩世界先进国家,从而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②突破经典计算机发展局限,会形成庞大的技术产业链,提高国家整体经济实力;③强大的计算能力将满足人民更多需求,给我国人民生活带来更多便利和惊喜;有望在疾病治愈和寿命延长方面(助力人工智能、基因技术的发展)有新的突破,增加人民的幸福感。【解析】35.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读题干要求,明确具体考核的要点;然后回归原文,圈出相关的内容,再与选项进行比对;最后根据理解,作出判断。本题选“下列关于量子计算机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D项,“严格运用十位二进制进行计算”说法过于绝对。原文中说的是“假如一台电子计算机一次能计算10个比特位,即十位二进制,而量子计算机能一次计算2的十次方个这样的数”,原文只是强调它可以做到真正的并行计算与存储。故选D。36.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认真审题,明确题干要求;然后浏览选项,回归原文找到选项对应的内容,一一进行比对;最后通过分析理解作出判断。本题选的是“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A项,“已正式进入商业运用”说法有误。原文中说“IBM刚刚宣布的重大消息:‘已经成功研制出了量子计算机原型机,量子计算机商业化正在加速’”,选项曲解文意,将未然变成已然。故选A。37.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读题干要求,明确具体考核的要点;然后回归原文,圈出相关的内容,再与选项进行比对;最后根据理解,作出判断。本题选“下列关于量子计算机的研究,理解正确的一项”。A项,“理查德·费曼终结了摩尔定律”说法有误。原文说“这引起人们判断:如果摩尔定律终结,在后摩尔时代,提高运算速度的途径显然就只剩量子计算机一途了”“1982年,美国著名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提出了利用量子效应进行计算的新奇想法”,原文并未说理查德·费曼终结了摩尔定律。B项,“是芯片晶体管密度指数增长的自然结果”说法有误。根据原文内容“在传统计算机界,‘摩尔定律’一直是金科玉律,……这是一种指数增长的规律”“在原子级别支配着电路的行为和性质的物理规律是量子力学,而不是经典物理定律”分析,“量子计算机研究”与传统计算机属不同研究领域,是技术上的突破而非“自然结果”。D项,“已经远超IBM公司”说法有误。原文只是说“谷歌在量子计算领域的投入也已经持续了13年的时间”及取得的成就,并未说其“已经远超IBM公司”。故选C。3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并进行推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根据题目的要求把握筛选的标准,确认信息材料的检索区间,把主要信息进行整合,然后根据文本信息进行推断,注意推断要以文本为依据。本题选“下列理解与推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B项,“将大大提升探测数据的正确率”推断有误。原文中说“现在的天气预报大多是基于探测数据的推测,很难保证准确。但量子计算机可以一次分析所有数据,向我们提供了更好的模型,精准地显示恶劣天气会在何时何地出现”,应是将大大提升探测数据的准确性。故选B。39.本题考查理解内容、概括要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要求;然后整体阅读文章内容,根据题干要求勾画出相关语句;最后根据理解,对相关信息加以整理、概括并形成答案。首先,审读题干可知,本题要求概括回答“中国正加强量子计算机领域研究并取得成果的意义”。然后,阅读并勾画相关语句进行概括。材料一中说“IBM刚刚宣布的重大消息:‘已经成功研制出了量子计算机原型机,量子计算机商业化正在加速’”“此次IBM的成果是一个巨大的跨越,在量子计算实现了‘不可能’的里程碑”,结合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可知,我国加强量子计算机领域的研究可使在这一领域的科技水平能够比肩世界先进国家,从而提升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结合原文语句“量子计算技术是一种颠覆性技术。未来量子计算机会像经典计算机一样形成庞大的技术产业链,带动包括材料、信息、技术、能源等一大批产业的飞跃式发展”,可概括出我国加强量子计算机领域的研究能够形成庞大的技术产业链,提高国家整体经济实力。结合原文内容“量子计算机的突飞猛进,来得正是时候:5G已经成熟并接近运用,人工智能蓬勃发展,而基因科学也来到了临门一脚的关口。如此这般,当量子计算和人工智能及基因科学结合在一起,那么,我们可能会做出连大自然都没有想到的结果”“有了磅礴的算力和人工智能,再加上基因科学,人类就可能对人类体内的‘生命软件’重新编程,即重组人体内被称为基因的23000个‘小程序’,帮助人类远离疾病和衰老,乃至产生全新的人类”分析,可概括出量子计算和人工智能及基因科学结合在一起,将给我国人民生活带来更多便利和惊喜。最后,结合以上内容,从提升国际地位、形成技术产业链、提升人民生活幸福感三方面概括作答即可。【点睛】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第一步:通读全文,整体感知。要把握文本基本事实,确定不同文本陈述的角度,分析主体对象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第二步:通读材料,关注细节。整体感知是略读(或粗读)就能完成的任务,而挖掘文本的细节需要精读(细读)。第三步:明确主旨,辨清关系。由于非连续性文本的内在逻辑关系不是很紧密,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确定文本的主旨,分辨材料与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40.C41.D42.D43.B44.D45.①是我国南部边界的天然屏障;②使我国拥有了地缘优势;③使西藏天然成为我国的一部分;④护卫“一带一路”经济安全;⑤有独特的高原生态环境价值(保护用水供给);⑥能为未来提供战略储备。【解析】40.此题考查筛选整合文中信息和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做这种题学生必须养成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迅速搜寻到每个选项所涉及的段落,然后仔细比较选项的说法是否与原文一致。C项,“西面依山,东面傍水”错误,原文是“随着青藏高原的崛起,华夏腹地形成了西面依山、东面傍水的地缘优势”,这里说的是“华夏腹地”,属于偷换概念。故选C。41.此题考查筛选整合文中信息和把握文中重要句段的含义作用的能力。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仔细对照,正确判断。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D项,原文“从此,延绵数千年的海上、陆上两条丝绸之路将再次焕发青春”未然变已然。将要起到的作用不等于现在就起到了作用。故选D。42.此题考查筛选整合文中信息和把握文中重要句段的含义作用的能力。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仔细对照,正确判断。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D项,说明的是给青藏高原已经造成的生态灾害,是结果而不是原因,因果倒置了。文中“但是由于地理、历史等原因,青藏高原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生态环境比较脆弱,产业规模小,生产能力低,是我国经济实力薄弱的地区之一。加之人们对青藏高原的环境价值缺乏深远认识,在发展经济、扩大生产的过程中,人类行为对高原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使本来就十分脆弱且极不稳定的高原环境承受着越来越沉重的压力,呈现出逐步恶化的趋势”可知ABC为原因,文中“雪线上升、冰川退缩、水源枯竭、湖塘干涸、植被退化、草地沙化,水土流失及泥石流灾害加剧,后果堪忧”知是结果。故选D。43.此题考查筛选整合文中信息和把握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论述类文本阅读在概念题型上往往有这样几点设题:部分与整体、夸大与缩小、因果颠倒或强加因果、尚未发生和已经发生、可能和必然、答非所问或张冠李戴、颠倒是非等。B项,原文“今夏,中国政府将对青藏高原开展最大规模科考,除了中国科学家,还有来自尼泊尔和巴基斯坦等国的科学家。”信息比对:多国科学家一起进行科考活动,并不意味着就是由多国政府联合开发。故选B。44.此题考查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仔细对照,正确判断。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D项,“超出科学研究的能力”错,原文“研究人员认为,是否设立公园或许已超出科学范畴。”将或然性的判断认定为已然性判断,这里的“科学范畴”不能等同于“科学能力”。故选D。45.此题考查筛选整合文中信息和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筛选信息的前提是审清题目要求,筛选出的信息要与题目有关;而整合信息则要对筛选出的信息作分类集中、重新组合、粗略概括(从答题语言来说要求语句通顺)。从“使中国西南边界与印度板块形成巨大的海拔落差,在两千余里的中印边界上形成一道印度无法越过遑论大规模北上的巨大屏障”可概括出:是我国南部边界的天然屏障;“随着青藏高原的崛起,华夏腹地进入山地环抱,形成了西面依山、东南傍水的地缘优势”可概括出:使我国拥有了地缘优势;“青藏高原北缓南陡的地形,使西藏地区自古就与中国中原政权发生天然联系,这使西藏天然成为中国的一部分”可概括出:使西藏天然成为我国的一部分;“屹立其中的青藏高原则像护卫两条丝路的冲天石堡”可概括出:护卫“一带一路”经济安全;“为保护国内用水供给,中国已在青海设立三江源国家自然保护区”可概括出:有独特的高原生态环境价值(保护用水供给);“政府已决定将西藏的自然资源留存为战略储备”可概括出:能为未来提供战略储备。【点睛】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方法1.寻找所需信息。发现文本关键信息是核心,善于抓住文中负载关键信息的词句,剔除与阅读目的无关的多余信息,从字面看出表达的言外之意,以快速锁定要寻找的目标。2.整合得出结论。对于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在没有详细且明确的陈述言语的情况下,需要将文本中有关联的信息通过比较、归纳、综合进行加工处理,判断出题人的真实意图,从而整合得出有效的结论。3.构建文本意义。对于多种材料组合的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要注意识别文本材料的主题,联系实际需求,找出文本的写作目的,为材料信息内容排序,联系文本中的不同资料,结合自己的知识、想法和经验,提出独特见解,自主构建文本的意义。46.A47.B48.A49.D50.①借助故事,传播关于科技、人文与美学的观念,引起问题意识,展开思辨讨论,以降低未来的风险。②培养孩子敬畏自然的认识,让文明可持续发展。或帮助孩子建立关于“可持续发展”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观念。③科幻文学作品是一种科学普及的良好途径。或,阅读科幻文学作品有利于人们了解一些科学元素、普及相关的科学知识。④通过阅读科幻文学的方式可以进行灾难教育。【解析】46.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解答时要找出文章中与选项对应的区间,将选项转述内容与原文内容逐一分析比对确定答案。分析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含义要准确,所涉及内容的因果、前后关系不能颠倒,同时还要注意叙述角度和表达方式的转换。要注意分辨可能与必然、未然与已然、全称与特称。选项的表述能不夸大不能缩小,也不能无中生有。A项,“是因为它能预言社会发展”于文无据。原文为“科幻作家或者科幻小说并不必然地承担‘预测未来’这一功能,而更多地是通过想象性的叙事,提出种种未来的可能性,而其中许多故事的未来都是带有高度风险与挑战的”。故选A。47.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B项,“会在抵达太阳系边缘时耗尽电力”错误。原文说“飞得最远的飞行器‘旅行者1号’,飞了整整35年,才在2012年抵达太阳系的边缘位置,而且即将在2025年耗尽全部电力,彻底和人类失去联系”,是在2012年抵达太阳系的边缘位置,即将在2025年耗尽全部电力。故选B。48.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A项,“都有高风险性和挑战性”错误。结合“更多地是通过想象性的叙事,提出种种未来的可能性,而其中许多故事的未来都是带有高度风险与挑战的”分析,原文是“许多故事的未来都是带有高度风险与挑战的”。故选A。49.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结合“灾难教育的首要价值在于,它能让少年儿童对人类社会曾经深陷和可能面临的各种灾难有客观的认识。如此,才能在灾难真正袭来时冷静客观地面对”“‘死’的必然在场能够催生出自我的存在感,进而激发出强烈的生命意志,实现精神的觉醒与迸发”“灾难教育的实施,可以通过对灾难的‘预演’,去培养少年儿童的危机意识和认识世界的探索精神,并学会在灾难面前葆有人性的光辉”分析,A项、B项、C项在原文中都有体现。故选D。50.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然后回归文本,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整合后作答。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条作答。结合“正是借由讲故事,我们传播关于科技、人文与美学的观念,引起问题意识,展开思辨讨论,以这种实验来‘摊薄’未来的风险”分析,借助故事,传播关于科技、人文与美学的观念,引起问题意识,展开思辨讨论,以降低未来的风险。结合“对于这次疫情,孩子们最需要借助阅读科幻小说来获得的理解是,人类需要敬畏自然,尊重其他物种与环境,才能让文明可持续发展下去”“而对孩子来说,如果能通过阅读科幻小说的方式,在心智中建立起‘可持续发展’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观念,我们的未来才不会重蹈覆辙”分析,培养孩子敬畏自然的认识,让文明可持续发展。或帮助孩子建立关于“可持续发展”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观念。结合“了解那些虚构的灾难,可以帮助孩子塑造世界观,意识到虽然我们生活在一个温和的环境之中,但稍稍放开眼界,就会发现我们的生存环境其实很脆弱,从而减少因为人类的技术优势而滋长的自大。这也是一种科学普及的良好途径。许多描述灾害的小说或者电影,多少都带有科学的元素,不敢说这就能够让人立志走上科学道路,但至少可以埋下许多种子,这和科幻小说的普遍意义是一致的。孩子们在成长,对灾难的思考无疑有助于帮助他们正确地理解这个世界”分析,科幻文学作品是一种科学普及的良好途径。结合“少年儿童阅读灾难题材科幻作品,其实就是通过阅读的方式进行灾难教育”分析,通过阅读科幻文学的方式可以进行灾难教育。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9-20 12:33:19 页数:45
价格:¥5 大小:104.12 KB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