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课件
首页

15苏武传课时检测(附解析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7

2/7

剩余5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苏武传一、语言基础专练1.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B.武能网纺缴,檠弓弩C.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D.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解析:选B A项,“旃”同“毡”。C项,“去”同“弆”。D项,“衿”同“襟”;“决”同“诀”。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   论:判罪B.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当:应当C.扶辇下除,触柱折辕除:门与屏(今所谓照壁)之间的通道D.律前负汉归匈奴负:背叛解析:选B B项,“当”,判处,判决。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汉天子我丈人行也B.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C.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D.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解析:选B A项,“丈人”,古义,对长辈的尊称;今义,指岳父。C项,“明年”,古义,第二年;今义,今年的下一年。D项,“成就”,古义,提拔;今义,业绩。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例句中的“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欲因此时降武A.檠弓弩    B.反欲斗两主C.单于壮其节D.杖汉节牧羊解析:选B B项和例句都是动词的使动用法。A项,名词用作动词,译为“用檠矫正(弓弩)”;C项,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译为“以……为壮”;D项,名词用作动词,译为“执、拄”。7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B.C.D.解析:选D D项,均为连词,即使。A项,第一个“以”,介词,意为“凭借”;第二个“以”,介词,意为“把”。B项,第一个“乃”,连词,意为“于是”;第二个“乃”,副词,意为“才”。C项,第一个“之”为音节助词,无实义;第二个“之”,代词,“他们”。6.下列各句的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何以汝为见B.信义安所见乎C.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D.子卿尚复谁为乎解析:选C C项为定语后置,其他三项均为宾语前置。7.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书》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通史,它记载了从汉高祖刘邦元年(前206)到王莽地皇四年(23)之间229年的历史。B.迁,在古代可指变动官职,通常指晋升或调动;某些时候也指贬谪、放逐,如“迁客骚人”“迁谪”。C.古代纪年法主要有四种,干支纪年法、帝王年号纪年法、王公年次纪年法、年号和干支兼用纪年法。皇帝即位,一般都要改元,称元年。自汉武帝起有年号,后多用年号纪年。D.单于,匈奴的最高首领。斥候,侦察兵。阏氏,匈奴单于配偶的称号,如同王后。解析:选A A项,“我国第一部国别体通史”错,应是纪传体断代史。8.下面是介绍《苏武传》的一段文字,但有些句子在语法、用词、标点方面存在问题,请找出并加以修改。7 ①《苏武传》是“汉书”中最出色的名篇之一,②它记述了苏武出使匈奴,面对威逼利诱坚守节操,历尽艰辛而不辱使命,③生动地刻画了一个“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爱国志士的光辉形象,④作者采用经常写人物传记运用的纵式结构来组织文章,以顺叙为主,适当运用插叙的方法,依时间的先后进行叙述,脉络清晰,故事完整。答:                                                                                                            解析:解答本题要认真阅读文段,反复推敲,找出文中语法、用词、标点这三方面的不妥之处。参考答案:①“汉书”应用书名号;②“它记述了……不辱使命”,缺少宾语,可以在后面加上“的事迹”;④语序不当,“经常”应放在“运用的”前面。9.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另写出两个句子。大气者的人生,淡泊名利,威武不屈。面对锦衣玉食,苏武不改其志;________;________。答:                                                                        解析:首先选准人物形象,然后按照该人物的具体表现,用“面对……,……不……”的句式组织答案。参考答案:面对荣华富贵,文天祥不变其节 面对封官拜爵,关羽不为所动二、阅读理解专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苏武传(节选)武来归明年,上官桀子安与桑弘羊及燕王、盖主谋反。武子男元与安有谋,坐死。初桀安与大将军霍光争权数疏光过失予燕王令上书告之又言苏武使匈奴二十年不降还乃为典属国大将军长史无功劳为搜粟都尉光颛权自恣。及燕王等反诛,穷治党与,武素与桀、弘羊有旧①,数为燕王所讼,子又在谋中,廷尉奏请逮捕武。霍光寝其奏,免武官。数年,昭帝崩,武以故二千石与计谋立宣帝,赐爵关内侯,食邑三百户。久之,卫将军张安世荐武明习故事,奉使不辱命,先帝以为遗言。宣帝即时召武待诏宦者署,数进见,复为右曹典属国。以武著节老臣,令朝朔望,号称祭酒,甚优宠之。武所得赏赐,尽以施予昆弟故人,家不余财。皇后父平恩侯、帝舅平昌侯、乐昌侯、车骑将军韩增、丞相魏相、御史大夫丙吉皆敬重武。武年老,子前坐事死,上闵之,问左右7 :“武在匈奴久,岂有子乎?”武因平恩侯自白:“前发匈奴时,胡妇适产子通国,有声问来,愿因使者致金帛赎之。”上许焉。后通国随使者至,上以为郎。又以武弟子为右曹。武年八十余,神爵二年病卒。甘露三年,单于始入朝。上思股肱之美,乃图画其人于麒麟阁,法②其形貌,署其官爵姓名。唯霍光不名,曰大司马大将军博陆侯姓霍氏,次曰卫将军富平侯张安世,次曰车骑将军龙额侯韩增,次曰后将军营平侯赵充国,次曰丞相高平侯魏相,次曰丞相博阳侯丙吉,次曰御史大夫建平侯杜延年,次曰宗正阳城侯刘德,次曰少府梁丘贺,次曰太子太傅萧望之,次曰典属国苏武。皆有功德,知名当世,是以表而扬之。(选自《汉书》)[注] ①旧:形容词用作名词,交情。②法:动词,仿效。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初桀/安与大将军霍光争权/数疏光过失/予燕王令/上书告之/又言苏武使匈奴二十年/不降/还乃为典属国/大将军长史无功劳为搜粟都尉/光颛权自恣B.初桀/安与大将军霍光争权/数疏光过失予燕王/令上书告之/又言苏武使匈奴二十年不降/还乃为典属国/大将军长史无功劳/为搜粟都尉/光颛权自恣C.初桀安与大将军霍光争权/数疏光过失/予燕王令/上书告之/又言苏武使匈奴二十年/不降/还乃为典属国/大将军长史无功劳为搜粟都尉/光颛权自恣D.初桀安与大将军霍光争权/数疏光过失予燕王令上书告之/又言苏武使匈奴二十年不降/还乃为典属国/大将军长史无功劳为搜粟都尉/光颛权自恣解析:选B 解答本题,先根据断句的着眼点,作初步判断,“桀”“安”“权”“燕王”“之”“典属国”“大将军”“功劳”“都尉”“光”等词为名词或代词,可作主语或宾语,其前或后应该断开。“光过失”作“疏”的宾语,结构完整,其后应断开。故选B。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崩:古代把天子的死看得很重,常用山塌下来比喻,由此从周代开始帝王的死称“崩”。B.朔望:古代对农历一个月中某些特殊的日子有特定的名称。农历每月第一日叫“朔”,十五日为“望”,十六日为“既望”,最后一天为“晦”。C.祭酒:本为古代飨宴时酹酒祭神的长者。后亦以泛称年长或位尊者。后成为学官名,较为有名的有博士祭酒、国子祭酒等。文中指祭祀。7 D.左右:古代指在旁侍候的人,近侍。或者在书信中称对方,不直称其人,仅称他的左右以示尊敬。解析:选C “文中指祭祀”错,应该是指“苏武的尊号”。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武回国后,虽然他受燕王谋反事件的牵连而被捕,是霍光把廷尉的奏章搁置起来,只免去了苏武的官职。B.因为苏武是节操显著的老臣,所以宣帝只令他每月的初一和十五两日入朝,尊称他为德高望重的“祭酒”,非常优容、尊宠他。C.因为卫将军张安世说苏武通达熟悉过去的典章制度,出使时不辱君命,昭帝遗言也曾讲到苏武的这两点长处,所以宣帝又让苏武做了右曹典属国。D.皇帝很思念那些辅佐得力的臣子,就让人仿照他们的相貌画像,并题写了他们的官爵、姓名,苏武就是其中的一位。解析:选A A项,文中只说“廷尉奏请逮捕武”,并没有说苏武被捕。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奉使不辱命,先帝以为遗言。译文:                                                                        (2)武所得赏赐,尽以施予昆弟故人,家不余财。译文:                                                                        参考答案:(1)(苏武)奉命出使不辱使命,昭帝生前常常提到这些。(2)苏武所得的赏赐,全部赠送给兄弟和老朋友,家里不蓄积财产。14.汉宣帝的哪些做法体现了他对苏武这位节操显著的老臣的优待、关心与尊敬?答:                                                                                                            7                                     解析:从“复为右曹典属国。以武著节老臣,令朝朔望,号称祭酒”“后通国随使者至,上以为郎。又以武弟子为右曹”“上思股肱之美,乃图画其人于麒麟阁……次曰典属国苏武……是以表而扬之”等语句中总结归纳即可。参考答案:①在张安世的推荐下,重新起用被免官的苏武,让他担任右曹典属国的官职,并让他只在每月的初一和十五两日入朝,尊称他为德高望重的“祭酒”;②宣帝关心苏武有无子嗣,在知道苏武有一子留在匈奴后,想办法让苏武的这个儿子随汉使者回到了汉朝,并让他做了郎官;③宣帝令人将苏武像画在麒麟阁上,将苏武与那些辅佐自己、有美德的大臣一样看待,来表彰他的卓著功勋和高尚品德。参考译文:苏武回来的第二年,上官桀的儿子上官安与桑弘羊及燕王、盖主谋反。苏武的儿子苏元与上官安有密谋,犯罪被杀。起初,上官桀、上官安父子与大将军霍光争权,多次逐条记录霍光的过失,送给燕王,让燕王上书昭帝,告发霍光。又扬言说苏武只因出使匈奴二十年不投降,回来才授予典属国之职,大将军霍光的长史没有功劳,却任搜粟都尉,霍光专权,肆意妄为。等到燕王等因谋反被杀,穷究与他们同谋的人,苏武平素与上官桀、桑弘羊有交情,燕王也曾就苏武为国立功之事多次向皇帝申诉过,苏武的儿子又参与谋反,因此廷尉上奏请求逮捕苏武。霍光把这个奏章压下,只免除了苏武的官职。几年以后,昭帝去世,苏武因曾以原来的二千石的身份参与朝臣迎立宣帝的计谋,被赐给关内侯的爵位和三百户的食邑。过了很长时间,卫将军张安世(向皇上)推荐苏武,说他熟悉过去的典章制度,奉命出使不辱使命,昭帝生前常常提到这些。宣帝立即征召苏武在宦者署听候命令,苏武多次进见宣帝,又任右曹典属国。因为苏武是以有节操著称的老臣,宣帝命令他每逢初一、十五入朝,给予祭酒的尊号,非常优容、尊宠他。苏武所得的赏赐,全部赠送给兄弟和老朋友,家里不蓄积财产。皇后的父亲平恩侯、宣帝的舅舅平昌侯、乐昌侯、车骑将军韩增、丞相魏相、御史大夫丙吉都很敬重苏武。苏武年事已高,儿子苏元又犯罪被杀,宣帝很同情他,就询问左右大臣:“苏武在匈奴那么长时间,难道没有生子吗?”苏武通过平恩侯向宣帝陈述:“当初从匈奴动身回来时,我的匈奴妻子正好生下一个儿子,叫苏通国,刚好有音信传来,希望能通过使者用财物把他赎回来。”宣帝同意了。后来苏通国随使者回来,宣帝任命他为郎。又任用苏武的侄子为右曹。苏武八十多岁,在神爵二年病死。7 甘露三年,单于开始朝拜汉朝皇帝。宣帝思念那些辅佐自己的大臣的美德,于是令人在麒麟阁上画上那些人,仿照他们的形体相貌,并注明他们各自的官职、爵位和姓名。只有霍光不注名字(以示尊崇),称为大司马大将军博陆侯霍氏,以下依次为:卫将军富平侯张安世,车骑将军龙额侯韩增,后将军营平侯赵充国,丞相高平侯魏相,丞相博阳侯丙吉,御史大夫建平侯杜延年,宗正阳城侯刘德,少府梁丘贺,太子太傅萧望之,典属国苏武。这些人都功勋卓著品德高尚,为当世人所熟知,因此画名臣图来表彰他们。7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1-11 12:00:02 页数:7
价格:¥3 大小:37.00 KB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