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课件
首页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期末综合测试卷 2套(含答案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7

2/17

剩余15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期末综合测试卷1(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们突破了西周“以天为宗”的观念,无论是孔子的“复礼”还是韩非的“法治”,都把视线从天上转到了人世。这反映出当时(  )A.政治构想都具有创新的性质B.神学迷信观念已经被基本扫除C.完成了新的社会秩序的建构D.政治意识由重天命转向重人事2.有学者认为,甲骨卜辞的记载反映了早期人类身处的社会历史状况和思维特征。这种自然崇拜反映的自然与人的关系以及人对社会的认识,影响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天人思想的发端与雏形。甲骨卜辞(  )A.反映了我国早期社会的真实状况B.促进了自然与人的和谐C.影响了秦汉以后政治文明的走向D.推动了中华文化的发展3.史诗《吉尔伽美什》将城邦首领吉尔伽美什描绘成半人半神的英雄。他进行残暴统治,致使民怨四起,人们便向神灵哭诉,于是神灵创造出巨人恩奇都去惩罚他,但两人在决斗中成为好朋友,此后吉尔伽美什弃恶从善,为民除害,立下许多功绩。上述材料可以用来反映(  )A.尼罗河流域文学发达B.两河流域的文明程度C.亚述帝国的王权崇拜D.伊斯兰教的重要影响4.古罗马修建的格罗塞姆竞技场运用希腊古典柱式的实践,使人们领悟到层层柱式建筑立面的妙处:建筑经分割而显得秀巧,可使人在庞然大物的建筑面前感到亲切而悠然自得。材料中的古罗马建筑(  )A.反映了罗马帝国的广阔和等级森严B.彰显了古罗马的人文精神C.体现了古罗马对古希腊穹顶风格的继承D.反映了罗马奴隶制国家的残暴统治5.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的作者,传说是毗耶娑,书名的意思是“伟大的婆罗多族的故事”。该史诗大约定型于2—4世纪,是漫长的历史积累的产物,是许多人不断加工扩充的结果,其内容多为神话传说。据此可知该书(  )第17页共17页A.荒诞离奇完全没有史料价值B.写作年代久远可以看作历史C.侧面反映古代印度社会风貌D.是文学瑰宝,但与真实历史无关6.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非洲诸文化是非洲与外界相互影响的结果,这种相互影响就其程度而言,远远大于南北美洲或澳大利亚与外界所可能有的相互影响。这说明(  )A.非洲文明是多种文明交融的结果B.南北美洲和澳大利亚文明较落后C.非洲文明对世界影响范围更广D.非洲积极吸收借鉴世界先进文明7.古罗马地理博物学家普林尼说:“遥远的东方丝国在森林中收获丝制品,经过浸泡等程序的加工,出口到罗马,使得罗马开始崇尚丝制衣服”“保守估计,印度、中国和阿拉伯半岛每年可以通过贸易从罗马帝国赚取一亿银币的利润,这便是我们罗马帝国的妇女每年用作购买奢侈品的花费”。上述材料主要说明(  )A.中国与欧洲各国交往密切B.丝绸之路将欧亚大陆联系起来C.两汉时期经济发展,丝织业发达D.罗马对丝绸的需求旺盛8.16世纪以后,“马尼拉大帆船”满载中国商品,从马尼拉(位于菲律宾)横渡太平洋,前往美洲。这种贸易持续了两百多年,形成了跨越太平洋的“丝—银”对流。这反映出(  )A.菲律宾成为世界贸易的主角B.中国沦为西方列强的商品销售市场C.西方列强开始了殖民扩张和掠夺D.新航路开辟密切了世界商业联系9.19世纪末的经济发展,再加上海洋运输和铁路上的交通革命,培植出一种真正的世界经济。到1900年时,欧洲人从世界各地进口牛肉、羊毛、咖啡、硝酸盐等物资;欧洲资本同样投向了海外,以建设铁路、矿山、电厂和银行。这说明(  )A.工业革命推动世界市场开始形成B.世界逐步建立起合理的经济秩序C.欧洲在世界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D.全球资源通过世界市场流向欧洲10.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征服了地中海地区以及其他地区。之后的几个世纪里,罗马人开始借用希腊词汇,他们借用了字母“Y”和“Z”,并将它们放在自己的字母表的末位,因为只有在书写希腊词汇的时候才会用到这些字母。这表明(  )第17页共17页A.腓尼基字母的创制深受阿拉马字母的影响B.希腊字母是欧洲所有字母的唯一源头C.武力征服对文明交流具有一定影响D.拉丁字母形成后进一步演化出希腊字母11.亚历山大去世后,在希腊马其顿地区,君主政治代替了城邦政治,而埃及、两河流域等地区的政治体制则增添了一些希腊的因素;同时富于理性的西方哲学与埃及、西亚丰富的数学、天文学结合,从而诞生了阿基米德等伟大的科学家。这段话旨在说明(  )A.亚历山大远征沟通了东西方文化B.亚历山大远征给被征服地区带来了灾难C.亚历山大征服了埃及、西亚等地区D.战争是促进东西方文明交流的唯一方式12.有学者指出,西属拉美人民经过近16年的浴血战斗,取得了巨大的胜利,如果从世界全局来考察,它不仅打击和冲垮了西班牙的封建殖民体系,而且对欧洲、美洲的封建制度也是猛烈的冲击。这表明西属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A.与世界各地革命运动相互配合B.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崩溃C.有利于世界近代社会的转型D.标志资产阶级革命任务彻底完成13.19世纪,英国将军纳皮尔说,法国在(欧洲)大陆上进行的长期流血斗争,不是想在许多野心强国之中争得杰出的地位,也不是为了争夺领土,或获得暂时的政治优势,而是一场贵族制度还是民主制度占支配地位、平等还是特权作为欧洲文明原则的殊死斗争。上述材料反映出拿破仑战争(  )A.是为了抢占殖民地B.冲击了欧洲的封建制度C.是为了争当世界霸主D.促进了西欧城市的兴起14.京师大学堂最初计划设道学、政学、农学、工学、商学等10科。戊戌维新运动失败后,京师大学堂被保留下来,实际只办了诗、书、易、礼四堂及春秋二堂,“兢兢以圣经理学诏学者,日悬《近思录》《朱子小学》二书以为的”。这反映出(  )A.京师大学堂仍以理学为宗旨B.“中体西用”成为社会思潮C.顽固势力竭力阻挠教育改革D.京师大学堂的教学内容未发生实质性变化15.下图所示的亚历山大博物馆设在埃及亚历山大的古代经典学术中心。其前身的建立者是(  )第17页共17页A.托勒密·索托  B.伊本·白图泰C.列班·扫马D.亚历山大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6题12分,第17题14分,第18题14分,第19题15分,共55分)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尽管在不同的种族、语言、宗教和文化之间甚至内部存在矛盾与冲突,但是,大势所趋,人类试图跨越种种分界线,追求相互接触和交流的努力从未停止。事实上,正是这种不同伦理和价值系统的相遇相通给人类的文化、思想注入了生命力。文明对话以人类文明的多元性为前提,它承认平等与差别。如果没有平等,就没有共同的基点;如果没有差别,就没有沟通的必要。当平等成为对话的基础时,差别将使这种为对话付出的共同努力具有令人向往、必要和富有意义的成果。——摘编自[美]杜维明《文明对话的语境:全球化与多样性》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论题并进行阐述。(注意:论题明确、具体,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12分)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据《尚书·禹贡》记载,禹分天下为冀、兖等九州,并且“相地宜所有以贡”,规定其他八州经各条水陆通道向王都冀州入贡,夏王朝又以冀州物产加以赏赐。可以认为,贡路是中国商路的早期形态。商贸往来通道涉及疆土内外,这些通道,有用商品特征命名的丝路、茶路、皮货路、药材路等,有用线路地理特征命名的草原路、沙漠路、海洋路等,还有以交通工具命名的骆驼之路、马队之路、船队之路等。商路上,中央政府与周边民族和域外各国以进贡和回赐为特征的以物易物的朝贡贸易、唐宋明各朝各代的茶马互市、延续古今的盐业专卖政策、大运河河运等长途贩运史实,构成了中华民族独有的商贸历史文化遗产,使中国商路的历史价值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摘编自王茹芹《中国商路》材料二 1500年以前,阿拉伯和意大利商人就已在欧亚大陆之间贩运商品,主要是奢侈品——香料、丝绸、香精等。到18世纪末,新的、大批生活必需品交易规模扩大。大西洋贸易的规模尤为巨大,第17页共17页因为美洲大陆种植园生产了大量烟草和蔗糖、咖啡、棉花及其他商品在欧洲销售,他们还必须输入劳动力,从而导致了繁荣一时的三角贸易。这一时期全球性贸易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东、西欧之间的商品交换。西欧得到了种种原料,尤其是谷物。波兰、匈牙利和俄国等国得到了纺织品、武器、金属制品以及殖民地商品。欧洲与亚洲的贸易比不上与美洲和东欧的贸易,其主要原因是欧洲的纺织行业反对从亚洲各国进口棉纺织品,他们担心支付外国棉纺织品而造成的金银流失会危及国家安全。第二个原因是,欧洲难以找到能在亚洲市场上出售的商品。欧洲直到18世纪末发展起动力机器时才解决与亚洲贸易中的这一问题。——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商路的特点,并分析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8世纪相对于1500年以前世界贸易呈现的新变化,并从国际视角分析其影响。(6分)18.全球人口的流动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欧洲移民表目的地时间范围人数美国1821—1932年3420万俄国亚洲地区1800—1939年1200万阿根廷1856—1932年640万加拿大1821—1932年520万材料二 美国外来移民潮与技术发明统计年份移民增长数(万)年份专利证书增长数1851—1854年37.9—42.81851—1856年757—23151863—1866年17.6—31.91863—1867年3781—123011879—1882年17.8—78.91880—1883年12926—211961898—1903年22.9—85.71898—1903年20404—31046——摘编自梁茂信《1860—1920年外来移民对美国城市化的影响》(1)根据材料一,说明欧洲移民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8分)第17页共17页(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外来移民的不断增加对美国社会产生的影响。(6分)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徐光启出生在上海一个小商人兼小地主的家庭。青年时期的徐光启,曾在家乡与广东、广西等地教书谋生。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考中举人。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徐光启在南京结识了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等人,开始接触西方的科学。他以对先进科学技术特有的敏感与热忱,注重学习和介绍西方的科学技术,成为当时中国学习、介绍、引进西方科学技术的第一人。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徐光启考中进士,从此踏入仕途,先后在翰林院、詹事府、礼部任职。崇祯五年(1632年)成为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不久成为文渊阁大学士。《农政全书》是徐光启日积月累所成之书,全书共60卷,约50多万字,包括农本、田制、农事、水利、农器、蚕桑等有关农事的各个方面内容,是我国古代农学的集大成著作,在我国农学史上有着极高的地位与价值。——摘编自周瀚光、王贻梁《发明的国度——中国科技史》结合中国古代史相关知识,从上述材料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古代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15分)第17页共17页参考答案1.D 根据题干材料“都把视线从天上转到了人世”,可知当时思想家的政治意识更加注重人事,故D项正确。2.D 根据题干材料“影响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天人思想的发端与雏形”,可知甲骨卜辞推动了中华文化的发展,故D项正确;甲骨卜辞能够反映我国早期社会的一些状况,但未必真实,故A项错误;甲骨卜辞反映了“自然与人的关系”,但体现不出自然与人的和谐,故B项错误;秦汉以后政治文明的走向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C项不符合题干材料,故错误。3.B 根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史诗《吉尔伽美什》是两河流域的文学瑰宝,生动反映了两河流域居民对生活和生命的态度,可以反映两河流域的文明程度,B项正确;史诗《吉尔伽美什》是古代两河流域居民创作的文学作品,并不是尼罗河流域的文学作品,A项排除;史诗《吉尔伽美什》叙述了苏美尔地区乌鲁克国王吉尔伽美什的活动,并非亚述帝国,C项排除;7世纪初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因此史诗《吉尔伽美什》的创作不可能受到伊斯兰教的影响,D项排除。4.B 根据题干材料“可使人在庞然大物的建筑面前感到亲切而悠然自得”,可知古罗马建筑注重人的感受,彰显人文精神,故B项正确;题干材料没有体现罗马帝国的等级森严,排除A项;穹顶风格是古罗马在建筑上的创新,排除C项;题干材料没有体现罗马奴隶制国家的统治,排除D项。5.C 根据题干材料,可知《摩诃婆罗多》是经过古印度人长期积累加工而成的,虽然其内容以神话传说为主,但是从侧面反映了当时印度的风土人情和生活习惯等社会风貌,C项正确;《摩诃婆罗多》内容多为神话传说,但也反映了当时的历史内容,不能绝对否定或者肯定,要客观看待其史料价值,排除A项;写作年代是否久远并不能决定其史料价值的高低,排除B项;文学作品也有一定的史料价值,也可以反映历史的部分内容,排除D项。6.A 根据题干材料“非洲诸文化是非洲与外界相互影响的结果”,可知非洲文明是多种文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的结果,故A项正确;B、C、D三项与题干材料无关,故排除。7.B 题干材料反映了中国丝绸远销到罗马,没有反映欧洲各国,A项排除;题干材料没有反映丝织业发展水平,C项排除;D项没有全面反映题干材料,排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丝绸之路经由中国西北和中亚,连通欧亚大陆,故选B项。8.D “马尼拉大帆船”加强了亚洲和美洲之间的经济联系,这说明新航路的开辟密切了世界商业联系,故选D项;题干材料中的“马尼拉大帆船”贸易并不是由菲律宾主导,A项排除;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西方列强的商品销售市场,排除B项;题干材料没有体现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和掠夺,排除C项。9.C 根据题干材料“欧洲人从世界各地进口牛肉、羊毛、咖啡、硝酸盐等物资”“欧洲资本同样投向了海外,以建设铁路、矿山、电厂和银行”,可知欧洲在世界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故C项正确;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开始,A项不符合题干时间,故排除;当时的经济秩序并不合理,B项排除;D项没有全面反映题干材料,故排除。第17页共17页10.C 根据题干材料“罗马人……借用了字母‘Y’和‘Z’,并将它们放在自己的字母表的末位”“在书写希腊词汇的时候才会用到这些字母”,可知武力征服客观上加强了不同地区和民族的文化交流和联系,对文明交流具有一定影响,故C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字母文字起源于西亚地区的腓尼基,它在东方演化为阿拉马字母,故A项错误;希腊字母和拉丁字母成为今天欧洲几乎所有字母文字的源头,故B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腓尼基字母向西传入希腊,形成希腊字母,再演化出拉丁字母,故D项错误。11.A 根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亚历山大远征沟通了东西方文化,开启了历史上的“希腊化时代”,被征服地区的本土文化与希腊文化碰撞与交流,促进了文学、科学等诸多领域的发展,故A项符合题意。12.C 根据题干材料,可知西属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胜利,冲击了殖民主义,动摇了欧洲、美洲的封建制度,有利于世界近代社会的转型,从而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程,故选C项;题干材料体现了西属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影响,没有体现其与世界各地革命运动相互配合,排除A项;B项没有全面反映题干材料,排除;西属拉丁美洲独立后资产阶级革命任务并未彻底完成,政治上、经济上还面临很多社会问题,排除D项。13.B 根据题干材料“不是想在许多野心强国之中争得杰出的地位,也不是为了争夺领土,或获得暂时的政治优势”,可知拿破仑战争不是为了抢占殖民地,也不是为了争当世界霸主,排除A、C两项;根据题干材料“一场贵族制度还是民主制度占支配地位、平等还是特权作为欧洲文明原则的殊死斗争”,可知拿破仑战争传播了民主、独立、自由、法治等思想,冲击了欧洲封建制度,故选B项;10—11世纪,西欧城市兴起,排除D项。14.D 根据题干材料“实际只办了诗、书、易、礼四堂及春秋二堂”“日悬《近思录》《朱子小学》二书以为的”,可知京师大学堂仍以传统儒学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并未发生实质性变化,故D项正确;京师大学堂最初计划所设10科中包括道学、政学、农学、工学、商学等,不能由此得出其以理学为宗旨,故A项错误;从题干材料中无法得出B项,排除;题干材料未体现顽固派竭力阻挠教育改革,故C项错误。15.A 公元前290年前后,托勒密·索托在埃及亚历山大城创建了亚历山大博学园,其中有专门收藏文化珍品的缪斯宫,缪斯宫后来被称为“亚历山大博物馆”。16.参考答案:示例一论题:中华文明在与不同文明的交流中不断进步和发展。阐述:古代中原地区与周边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共同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古代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文明交流联系的纽带,促进了中国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佛教文化的传入,丰富了中华文化,儒家学者援佛入儒,对理学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从而影响了中华传统伦理道德;近现代中国的转型和崛起都得益于中国打破了封闭、吸收了西方工业文明和世界其他优秀文明成果。总之,中华文明是在与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中丰富发展的。示例二第17页共17页论题:平等的文明对话是解决当前全球化问题的关键。阐述:全球化背景下出现一系列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诸如文化冲突、环境问题、安全问题等;国际社会通过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亚太经合组织等,相互合作、平等协商,以应对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美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必然造成世界经济和政治局势的混乱。总之,各国应保持开放心态,以平等对话的方式来解决各文明发展中产生的问题,为世界文明共同繁荣作出努力,以平等交流与对话推动人类文明进步。(还可以从“殖民主义、霸权主义给世界文明带来巨大伤害”“美国推行的霸权主义对全球化构成严重挑战”等角度设计论题并进行阐述。)17.参考答案:(1)特点:商路种类多,区域广;商路形成时间早,并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在商路发展过程中朝贡色彩突出;商路发展与文化的交流推广相互交织。原因:政治方面,早期国家形成较早,后来随着中央集权国家的发展,国力雄厚。经济方面,中国古代农耕文明发达,手工业技术先进,商品具有独特性和稀缺性。文化方面,中国文明先进,同时域外文明、物产等对中国有一定的吸引力。(2)新变化:商品种类增多;贸易路线转移,由地域性贸易发展为全球贸易;呈现出不平衡趋势,以欧洲为中心(三角贸易发展迅速);重商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思想兴起;从和平手段向以殖民侵略为主转变。影响: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加快国际分工大规模完成;促进了国际社会的交流(文化、物种交流)。18.参考答案:(1)特点:地域上主要移入美洲,其中移入美国最多;时间上主要集中在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原因:工业革命开展,美国经济发展迅速;美国资产阶级政体的确立以及南北战争的结束,促进了美国的政治稳定;新式交通和通信工具的发展;工业革命促进了欧洲剩余劳动力向海外迁徙。(2)影响:促进了美国技术发明的不断涌现,使美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取得更显著的成效。移民加强了美国与世界的经济联系,促进了世界经济的一体化。19.参考答案:示例情节:徐光启结识传教士利玛窦等人,接触西方的科学,注重学习和介绍西方的科学技术。历史现象:这一情节反映出明清时期的西学东渐。概述和评价:明朝末年,以利玛窦为代表的西方传教士来华传教,同时带来了西方的天文、地理、数学等方面的新知识。西学东渐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为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传教士带来的西方科学知识,在中国的土地上并没有生根发芽,对中国传统的科学技术体系整体上没有什么触动。(“示例”只作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第17页共17页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期末综合测试卷2(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中华文化主张和而不同。西周末年史伯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认为不同事物之间彼此配合才能达到平衡。孔子和孟子则提出了“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等思想。这反映了()A.传统文化突出共性,否定个性B.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C.求同存异是中华文化的根本D.传统的道德准则形成于西周2.《论语》中,孔子门徒在社会问题和哲学问题上多有分歧;孔子死后,“儒分为八”。这反映出当时儒学的特征是()A.思想内涵的丰富性B.核心理念的多样性C.治国措施的深刻性D.传播阶层的广泛性3..中世纪的西方文化,比起同时代的阿拉伯、印度和中国都要落后,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遗产在那里几乎灭尽,赖有阿拉伯文版本将其保存,并在中世纪的后期译成拉丁语等西方语言重新回到欧洲。阿拉伯文化的西传,促进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到来。这表明阿拉伯文化()A.决定了西方思想解放运动的发展B.直接促成了欧洲近代社会的转型C.在保存和传播西方文化上影响深远D.对沟通东西方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4.古希腊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讲述的是,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火种而遭到主神宙斯严厉惩罚的故事,剧中借普罗米修斯之口说:“说句老实话,我憎恨所有的神。”该剧深受雅典人的喜爱。这反映出当时雅典人()A.宗教意识淡薄B.反对神灵崇拜C.注重物质生活D.强调人的价值5.“日本民族未与中国文化接触以前是一锅豆浆,中国文化就像碱水一样,日本民族和中国文化一接触就成了豆腐。”这句话喻指()A.日本文化由豆浆变豆腐B.中国文化点化日本民族C.日本全盘接受中国文化D.儒家文化辐射东亚地区6.“民族大迁徙不是简单的民族驻地的变化,而是日耳曼人各部落集团对奴隶制罗马帝国的武力征服。在这种征服的基础上使罗马与日耳曼两种文明、两种制度和两大民族结合起来,逐渐形成了西欧的封建制度。”这段材料旨在说明()第17页共17页A.罗马帝国灭亡标志着西欧进入封建社会时期B.中古时期确立了日耳曼人在欧洲的统治C.西欧封建制度既有罗马帝国特征又有日耳曼人传统D.封建社会时期的西欧保留了农奴制7.据晋朝的史料记载,一些内迁的少数民族主动认同中原地区的历史和文化,如鲜卑族说自己是黄帝的后裔,匈奴的铁弗部自称是大禹的后代。这种现象说明()A.汉族人已全部被赶出中原B.晋朝对内迁各族实行了仁政C.内迁民族全部实行封建化D.民族交融的趋势进一步加强8.在中国境内发现东罗马帝国金币及仿制品有50多枚。这些金币的生产年代跨越两个多世纪,其中新疆出土11枚、宁夏10枚、青海2枚、内蒙古2枚、甘肃3枚、陕西11枚。这说明当时()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具有一定优势B.政治动乱并未完全阻隔陆路贸易C.黄金已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货币D.西北地区是中国对外贸易的中心9.二战后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例如印度的统治精英既接受西方基本的价值观,又注重发扬传统文化,崇尚甘地思想;新加坡、韩国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既注意发扬儒家文化的精华,又注重吸收东西方文化的精华,这促使了()A.战后新兴民族国家文化的发展B.促进了本国民族民主运动的兴起C.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瓦解D.中国儒家文化的发扬10一位学者评价说:“当时知识分子不但没有全盘反传统,而且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传统重现光芒。例如,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小说,成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作为传统文化的民间文学,第一次真正进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这一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A.反对旧道德崇尚现代文化B.混淆了先进与落后的界限C.充分肯定了文言文的价值D.存在对旧文化的传承与创新11在大萧条来临前夕,每20个成年人中大约有19个人是报纸的读者。1933年,美国图书馆协会估计,自1929年以来,新增的借书人数在200万到300万之间,总的图书流通增长了将近50%。这一现象反映出美国当时()A.民众精神世界渴望慰藉B.文化产业拉动了经济增长C.国民素质得到大幅提升D.科技革命推动出版业发展12“如何让我们的遗产有生命地鲜活地传下去,而不是仅仅是标本和遗迹?”面对这一问题的追问,相应的措施是()A.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第17页共17页B.反对对遗产本身及其周围的环境作任何的改动C.将丧失价值的世界遗产取消其世界遗产的资格D.把增加资金投入作为解决该问题的根本手段13.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设计了一套理想的教育课程,除了体育和音乐这两门初等课程之外,学生还必须学习算术、平面几何、立体几何、天文学和谐音学等5门课程,按照这个次序将灵魂从可见世界逐步引向哲学,最终目的是培养国家统治人才,促成他们的灵魂的转向。这体现了柏拉图()A.重视统治者综合素质的培养B.对雅典当时课程设置的不满C.具有当时最先进的教育思想D.对城邦公民素质低下的担忧14.西方新航路开辟与中国开通的“海上丝绸之路”两者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刺激了资本主义的发展B.促进了区域文明的交流C.改变了世界贸易的格局D.加速了殖民扩张的进程151500-1800年,人类进入了一段世界各地相互影响的关系中,商业贸易、生物学以及文化交流影响了世界各地的社会发展。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动植物品种的交流促使生物多元化B.商业贸易使世界各地差距缩小C.新航路开辟促使垄断组织出现D.文化交流促使各地价值观趋同16.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1763年以前)在西非,土著酋长们基本上把欧洲商人限制在沿海贸易站。在中东、印度和中国古老的文明中心,各土著民族正如人们预料的那样,对欧洲入侵者的文化根本没有印象。”由此可以看出()A.早期欧洲殖民扩张对亚非土著文化影响较小B.早期欧洲殖民扩张对亚非土著文化没有影响C.18世纪以前世界其他地区无视欧洲文化存在D.18世纪以前欧洲文化已经融入亚非各国文化二.材料解析题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材料一大化改新后的一段时期,在日本文化史上称为“唐风时代”日本文人以读唐诗做汉诗为荣,书法和绘画也多取法唐代。国学中讲授的课程以儒家经典为主。第17页共17页材料二日本在7—8世纪利用汉字创造了本国的字母假名。材料三大化改新大量吸取了唐代的文化制度,但是日本没有建立宦官制度,也没有吸收中国传统的“易姓革命”的思想。(1)材料一中所提到的大化改新后的一段时期为什么称为“唐风时代”?4分(2)上述三则材料反映了当时文化落后的日本对吸收先进的中国文化抱什么态度和方法?5(3)材料反映了日本民族怎样的特点?这一特点对当时日本历史发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6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下表为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表。时间1500—1850年1850—1945年1945—2000年主要迁出地欧洲、非洲欧洲、亚洲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主要迁入地美洲美洲西欧、北美洲、大洋洲人口迁移数量至1850年,黑奴约为1500万,为白人移民的4—5倍1846—1924年欧洲移出4800万,1834—1941年亚洲移出1200万—3700万1960年迁移人口为325万,1974年为947.5万,19851990年年增长率为2.59%——据邬沧萍《世界人口》等编制材料二中国向海外移民历史悠久,1567—1840年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期,移民数量有所增加,1801—1850年中国向海外移民人数达32万。近代中国总共向海外移民约1500万人,其中90%移往东南亚。移民与祖国保持着密切联系,1862——1949年,华侨投资国内企业有25510家,投资总额约63271万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陆地区很少向外移民。20世纪70年代以后,出现了一个新的移民潮,到2008年,移民人数达1000,主要集中于发达国家。——摘编自曹树基《中国移民史》等第17页共17页(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的基本趋势。(4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世纪以来中国向海外移民的特点分及其形成的主要原因,并说明华侨华人在中国近代史上的贡献。(10分)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1分)材料一为了报复地中海东岸中部城市提尔的坚决抵抗,马其顿人屠杀八千提尔人,被俘当奴隶的共约三万人。公元前336年亚历山大将底比斯夷为平地,并将所有幸存的底比斯人沦为奴隶,底比斯从此灭亡。亚历山大远征在客观上使希腊文明与埃及、巴比伦和印度的文明得以接触、交流、融会,扩大了各民族已知世界的范围,加快了人类历史由分散走向整体的进程,在一个世界性的帝国内,世界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出现是必然的。材料二拿破仑执政后所发动的一系列战争促进了革命原则在整个欧洲的传播……随着拿破仑的征服行动,革命精神如同另一支铁骑冲击着大多数国家封建主义的最后壁垒,促使它们直接或间接进行体制变革……对被占领国家的掠夺和压迫使欧洲人民很快放弃了对拿破仑的幻想,民族主义以一种反对法国霸权和帝国主义侵略的形式在拿破仑所占领的欧洲兴起。——摘编自张旭鹏《西方文明简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亚历山大远征给东方人民带来了什么?2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拿破仑战争给当时被占领的欧洲各国带来哪些影响?4分(3)综上所述,谈谈你对文明交流与传播的认识。5分20.材料英国饮茶习俗的变迁表(12分)1630年中国的茶叶被荷兰商人带到英国,但在很长的时间里,茶对于英国人而言是一种极为罕见的陌生饮品。1662年葡萄牙公主凯瑟琳嫁给英王查理二世,为英国宫廷带来饮茶风尚。17世纪末欧洲上流社会刮起“饮茶风”,当时,每磅茶叶1英镑,相当于一个体力劳动者6周的收入。1750年喝下午茶成为英国中产阶级的生活习惯。有诗为证:当时钟响四下时,世界上的一切瞬间为茶而停止。第17页共17页18世纪中期有人批判:饮茶破坏了清教徒简朴勤勉的品质,让英国人崇洋媚外。18世纪中后期在英国,即使是贫困百姓家,也能一天喝两次茶。那些指责茶饮有害的观点渐渐消失,茶成为英国的国饮;在恶劣的天气和艰苦的条件下,唯有茶能让农工们咽下干面包,茶是它们不可或缺的饮料。上表反映了17至18世纪英国饮茶风俗的变迁。从表中提取相关信息,自拟论题,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第17页共17页历史答案1---5BACDB6---10CDBAD11--15AAABA16A17答案(1)这一阶段日本大量吸收唐朝文化,如唐诗、书法、绘画、儒家学说等。(2)不是简单地复制唐朝文化,而是始终遵循着一条原则,即维护日本的传统习惯和文化,在此基础上,对吸收来的唐朝文化进行适合自己国情的改造和创造。(3)特点:日本是一个善于模仿、积极学习其他民族长处的民族。作用:把中国的先进制度和文化带回日本,促进了日本的变革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日本经过大化改新,完备了国家体制,确立了天皇国家最高统治者的地位,跳跃式地实现了历史的一次重大改变。18答案:(1)基本趋势:数量不断增加;范围不断扩大;自愿移民从主要由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迁移逐渐转变为主要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被强迫进行的移民基本停止。(2)特点:中国大规模向海外移民出现在鸦片战争之后,晚于当时的国际移民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段时间内基本停止;20世纪70年代以后形成新的移民潮。主要原因: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较晚;冷战期间西方国家的封锁;中国的改革开放。贡献:引入技术和资金,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兴起与发展;支持了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支援和投身于全民族抗战。19答案(1)给东方人民带来了灾难和奴役。(2)影响:冲击了欧洲封建势力,推动各地社会变革;引起欧洲人民反抗,促进民族主义兴起。(3)文明的交流形式有暴力冲突和和平交往两种方式;文明的交流有利于促进世界文化的进步,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等。(言之成理即可)20答案:示例一:论题:英国饮茶风俗日益平民化大众化。论述: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经济贸易联系更加密切,中国的茶叶传到了西方。16世纪到17世纪末,饮茶主要是在宫廷以及上层社会中流行,由于茶叶价格昂贵,使得饮茶是一种奢侈消费行为。18世纪以来,随着世界市场的进一步拓展,中国的茶叶大量出口,增加了英国社会的茶叶供求,又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饮茶日益平民化和大众化,饮茶日益平民化和大众化,饮茶已经成为英国民众重要的日常饮食习惯,流行于社会各阶层。综上所述,随着经济的发展,英国饮茶风俗日益平民化、大众化。示例二:论题:英国饮茶风俗的变迁折射出部同地区文明的碰撞与交融。第17页共17页论述: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间的经济贸易往来更为密切,中国的茶叶传到了西方,饮茶习惯在英国社会的逐渐普及引发了部分人饮茶习惯的非议。有人认为女性喜欢饮茶是嗜茶,容易使人散漫,而且茶叶价格昂贵,与清教的简朴勤勉不相符,是崇洋媚外的表现,这也反映出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与碰撞。18世纪中后期以来,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和启蒙思想的传播,那些职责茶饮有害的观点渐渐消失,饮茶在英国社会各阶层不断普及,体现出部同地区文化的交融。综上所述:英国社会饮茶风俗的变迁,由不太认同饮茶到饮茶的大众化,折射出不同地区文化的碰撞与交融。示例三:论题:英国饮茶风俗的变迁受不同时代社会环境的影响。示例四:论题:18世纪中后期英国饮茶风俗适应工业化的需要。解析:本题具有开放性。解题时,首先按照题目要求,从英国饮茶风俗的变迁表里提取关键信息,理解英国饮茶风俗变迁所反映的趋势,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或影响,归纳出一个论题,比如英国饮茶风俗日益平民化、大众化,英国饮茶风俗变迁折射出不同地区文明的碰撞与交流或者英国饮茶方式变迁受不同时代社会环境影响等。拟定论题以后,结合所学知识,利用两三个史实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思想等方面对该论题逐步展开论证,最后对论题和论证过程总结升华。整个论述过程中要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第17页共17页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2-09-14 23:11:02 页数:17
价格:¥5.55 大小:179.38 KB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