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课件
首页

统编版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1《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期末知识点复习提纲(全面!)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72

2/72

剩余70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统编版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1《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期末知识点复习提纲第一单元各具特色的国家第二单元世界多极化第三单元经济全球化第四单元国际组织~~~~~~~~~~~~~~~~~~~~~~~~~~~~~~~~~~~~~~~~~~~~~~~~~~~~~~~~~~~~~~~~~~~~第一单元各具特色的国家第一课国体与政体第一框国家是什么第二框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第三框政党和利益集团第二课国家的结构形式第一框主权统一与政权分层第二框单一制和复合制综合探究国家安全与核心利益本单元关键句:我们生活的地球上有近两百个国家,它们的自然环境和文化传统各不相同,人口数量、发展程度也大不相同,我们找不到两个完全相同的国家。我们要进一步树立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明确由于国家的历史传统、现实国情等不同,其发展道路也必然各具特色。~~~~~~~~~~~~~~~~~~~~~~~~~~~~~~~~~~~~~~~~~~~~~~~~~~~~~~~~~~~~~~~~~~~~第一框国家是什么第一课国体与政体第二框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第三框政党和利益集团第72页共72页本课关键句:国家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国家有一些共同的特征,但不同国家之间的差异是非常大的。一个国家的国体和政体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是相对稳定的,但不是一成不变的。一个国家采取什么样的政权组织形式和国家结构形式,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国家是什么一、国家的本质1、马克思主义的国家理论2、国家的基本要素3、国家的性质4、民主与专政5、国家的职能6、主要存在两类性质根本不同的国家二、认识国体和政体1、国体与政体的含义2、国体与政体的关系3、代议制~~~~~~~~~~~~~~~~~~~~~~~~~~~~~~~~~~~~~~~~~~~~~~~~~~~~~~~~~~~~~~~~~~~~本框重点和难点:国家的职能;民主的本质属性;民主与专政的关系;国体与政体的关系。~~~~~~~~~~~~~~~~~~~~~~~~~~~~~~~~~~~~~~~~~~~~~~~~~~~~~~~~~~~~~~~~~~~~一、国家的本质1、马克思主义的国家理论(1)地位:马克思主义的国家理论是迄今最全面、最科学的关于国家的认识与解释。(2)内容:马克思主义的国家理论透过形形色色的国家现象,揭示了国家的本质,具体内容如下:第72页共72页a.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一种历史现象,不是从来就有的;b.国家是在原始社会瓦解、私有制出现、阶级形成以后产生的;c.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注意:阶级不可避免地要消失,正如它们从前不可避免地产生一样。随着阶级的消失,国家也不可避免地要消失。2、国家的基本要素(1)内容:一般认为,国家的基本要素包括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它们是国家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缺一不可。其中政权是指政治上实行统治的权力,也指体现这种权力的政权机关。(2)国家最重要的要素:主权。主权是指一个国家按照自己的意志决定对内对外政策、处理国内国际一切事务的权力;领土是指处于国家主权支配下的地球表面的特定部分,包括地下及上空。领土是国家行使主权的范围和空间。一国的领土一般由领陆、领水、领空组成。3、国家的性质:国家的性质,就是国家的阶级本质。它表明国家政权掌握在什么阶级手中,什么阶级是统治阶级,什么阶级是被统治阶级。统治阶级的性质决定着国家的性质。4、民主与专政:从国家的本质看,所有国家都是一定阶级对其他阶级的专政。(1)民主的实质与属性a.民主的实质(概念):作为国家制度的民主,其实质是在统治阶级范围内,按照多数人的意志,实现国家职能。b.民主的属性: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是服务于统治阶级的。(2)专政的概念:专政就是统治阶级凭借国家权力,强制被统治阶级服从统治阶级的意志。(3)民主与专政的关系:民主与专政相互依存,凡实行民主制度的国家,必然包括一定阶级的民主,同时也包括对其他阶级的专政。5、国家的职能(两个方面)(1)国家的根本职能是政治统治职能: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是国家行使政治统治职能必不可少的工具。第72页共72页(2)国家还具有社会管理职能:国家的社会管理职能包括管理经济、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维护公共秩序,兴建和维护公共设施,保护自然环境,等等。6、主要存在两类性质根本不同的国家(1)社会主义国家: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与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国家相比,享有民主的主体不同、专政的对象也不同。绝大多数人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表明社会主义国家不同于一切剥削阶级国家;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表明社会主义民主优于资本主义民主。新型的民主与新型的专政,体现着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特征。(2)资本主义国家:从民主的本质看,资本主义民主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民主的主体是资产阶级,专政的对象是广大人民,代表少数人的利益。(3)共性: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类性质不同的国家都实行现代民主制度,在统治阶级内部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按多数人的意志,实现国家职能,都与专制相对。注意: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家性质我们可以称为“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或“资本主义国家”。二、认识国体与政体1、国体与政体的含义:国体,即国家性质,反映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政体,即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也就是国家管理形式。2、国体与政体的关系(1)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体现国体,一定的政体服务于一定的国体,二者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2)政体的变化:一个国家的政体不是一成不变的,这种变化既包括随着国体的变化而发生的根本变化,也包括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等条件的变迁,在内容和形式上的不断变化。(3)政体的相对独立性(影响政体的因素):世界上没有任何两个国家的政体是完全一样的,除了国体对政体的决定作用外,地理环境、历史渊源、文化传统、社会习惯、发展程度、外来势力等,都是影响政体的因素。注意:所谓国家制度,包括国体与政体,即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注意: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世界上从来没有抽象的、超阶级的民主。国体相同的国家,政体很有可能不同,可见虽然国体决定政体,但是政体还受到多种因素。第72页共72页注意:“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和“国家管理形式”是同一个概念,都属于政体范畴;国家管理形式与国家结构形式不一样,国家结构形式体现了权力的纵向划分,不属于政体的范畴。3、代议制(1)含义:代议制,就是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关来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2)意义:一方面,只有公民广泛参与,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政体;另一方面,不可能全体公民都经常性地直接管理所有国家事务。因此,代议制是公民和国家之间的政治纽带,这是现代民主政体的共同特征。注意:资本主义民主政体和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组织形式都属于代议制,代议制属于政体的范畴。~~~~~~~~~~~~~~~~~~~~~~~~~~~~~~~~~~~~~~~~~~~~~~~~~~~~~~~~~~~~~~~~~~~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属于政体)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必要性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地位及优越性二、民主共和制和君主立宪制1、民主共和制和君主立宪制划分的依据2、理解民主共和制3、理解君主立宪制三、议会制和总统制1、议会制和总统制的划分依据2、议会制和议会制的运行模式3、总统制~~~~~~~~~~~~~~~~~~~~~~~~~~~~~~~~~~~~~~~~~~~~~~~~~~~~~~~~~~~~~~~~~~~~第72页共72页本框重点和难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和作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的必然性;比较民主共和制和君主立宪制、议会制和总统制;当代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必要性(1)伟大的创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是中国人民在人类政治制度史上的伟大创造。(2)必然的选择: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采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必然。注意:衡量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是不是民主和优越,不能只看表面上全民直选等热热闹闹的民主形式,而要从本质上看人民的意志是否得到充分体现,人民根本利益是否得到充分保障。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我国宪法规定的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可靠制度保障。在这样的根本政治制度下,我国人民既在选举时有民主投票的权利,也在日常国家政治生活中有持续参与的权利,享有广泛的选举民主、参与民主、协商民主。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地位及优越性(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作为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决定着国家的其他具体制度。(2)它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我们要继续坚持和完善这一根本政治制度。注意:世界上不存在完全相同的政治制度,也不存在适用于一切国家的政治制度模式。各国国情不同,每个国家的政治制度都是独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过去和现在一直生长在中国的社会土壤之中,未来要继续茁壮成长,也必须深深扎根于中国的社会土壤。二、民主共和制和君主立宪制第72页共72页1、民主共和制和君主立宪制划分的依据:从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的产生方式及其职权范围看,现代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大致有两种,即民主共和制和君主立宪制。2、理解民主共和制(1)含义:民主共和制是遵循民主基本原则建立起来的一种政体。(2)主要表现:在民王共和制国家中,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一般经由选举产生。(3)实质: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资产阶级运用金钱的力量,以民主的形式掩盖国家的阶级性质;民主共和制是资产阶级对国家进行控制和管理的有效工具,也是他们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最好的政治外壳。(4)发展中国家不宜照搬:一些发展中国家照搬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民主共和制的模式,但这种模式不符合本国的国情,既不能保障本国人民的经济权利和政治权利,也难以保障国家职能的有效行使,致使政权更迭频繁,社会动荡不已。3、理解君主立宪制(1)主要表现:在君主立宪制国家,国家元首由世袭的君主担任,但在宪法框架内,君主的权力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2)存在的原因:一般来说,君主立宪制是资产阶级革命不彻底或对君主制进行改良的产物,它保留了君主制的外壳甚至某些实质性内容。注意:此处也体现了君主立宪制的某种局限性。(3)实行的国家:在英国、日本、西班牙等实行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国家,国家政权的实际运行与民主共和制国家大体相同。三、议会制和总统制1、议会制和总统制的划分依据(1)从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的关系看,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主要分为议会制国家、总统制国家、半总统制国家。大多数国家实行议会制或总统制。(2)理解半总统制:在法国等少数国家,总统由选举产生,是国家元首,拥有一定的行政权力,但不是政府首脑,政府首脑另由内阁总理担任,向议会而不是向总统负责。这种政体既有总统制的特征,又有议会制的特征,一般被称为半总统制。2、议会制和议会制的运行模式第72页共72页(1)议会制又称内阁制、议会内阁制、责任内阁制。(2)典型国家:英国、日本、意大利、德国(3)国家行政权力:政府总揽国家的行政权力,向议会负责。(4)议会制条件下的政府产生a.政府以议会为基础产生,政府首脑一般由在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的领袖担任;b.政府首脑往往从政见基本相同的议员中挑选阁员人选,提请国家元首任命;c.政府接受议会的监督,定期向议会报告工作。当议会对政府表示不信任时,政府必须集体辞职,由国家元首指定人员重新组织政府;或由政府首脑提请国家元首解散议会,重新进行议会选举,根据新的议会选举结果,成立新的政府。注意:议会制国家,政府首脑行使最高行政权力。补充:当前西方议会制度分为两院制和一院制。两院制是某些资本主义国家两院并立,分担议会职能的制度。这些国家的两院名称不尽相同。例如,英国称为上院和下院,日本叫参议院和众议院,荷兰叫一院和二院,等等。两院制最早产生于英国。英国议会下院素有“至尊议会”之称,拥有极大的权力,包括立法权、财政权和监督权,是行政权力的最高来源。上院在议会体系中只起辅助作用,表现在监督下院工作、协助下院立法、通过行使“延搁权”修改和否决议案等方面。一院制是议会只设一个院的制度。丹麦、新加坡、新西兰等国家均采用这种制度。3、总统制(1)总统的地位和权力:在总统制国家,总统既是国家元首也是政府首脑。总统不仅是国家的象征和代表,而且直接行使国家最高行政权力。(2)总统产生:总统独立于议会之外,由选民直接选举或间接选举产生,一般有任期限制。(3)总统和议会的关系:总统只对选民负责,不对议会负责,但在某些重大事务上可能会受到议会的制约。(4)典型国家:美国~~~~~~~~~~~~~~~~~~~~~~~~~~~~~~~~~~~~~~~~~~~~~~~~~~~~~~~~~~~~~~~~~~~~第72页共72页政党和利益集团一、政党1、全面认识政党2、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3、我国的政党制度二、利益集团1、利益集团的含义2、利益集团的地位3、利益集团与政党的区别4、利益集团影响政府决策的途径5、利益集团的分类6、利益集团的作用~~~~~~~~~~~~~~~~~~~~~~~~~~~~~~~~~~~~~~~~~~~~~~~~~~~~~~~~~~~~~~~~~~~~本框重点和难点: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的基本观点;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及其本质;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利益集团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政党的含义;资本主义国家政党制度的本质。~~~~~~~~~~~~~~~~~~~~~~~~~~~~~~~~~~~~~~~~~~~~~~~~~~~~~~~~~~~~~~~~~~~~一、政党1、全面认识政党(1)政党的产生:马克思主义认为,政党是在阶级的基础上产生的,是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政党是阶级的领导者。(2)目标:掌握政权、统治国家(在现代国家的政治体系中,以掌握政权、统治国家为目的的政党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第72页共72页(3)两类政党:a.政党是有组织的政治团体,通常以执政为主要目标;b.有一些政党不谋求执政,但积极致力于推广某种政治思想、维护某种政治利益。(4)争取执政的主要手段:在代议制政体下,政党争取执政的主要手段是参加选举。(5)政党的特点:政党通常有特定的政治目标和意识形态,对国家大政方针和社会议题有明确的态度和主张,这些往往体现在其政纲或党章中。2、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1)类型: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的类型有一党制、两党制和多党制。(2)实质: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政治,无论采取什么样的形式,都无法改变其维护资产阶级利益、欺骗人民大众的根本性质。3、我国的政党制度(1)政党制度的名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2)重要性: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伟大创造,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3)政党关系: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二、利益集团1.利益集团的含义:所谓利益集团,是指具有共同利益,向政府或社会提出诉求,或以合法手段施加压力,借以影响公共政策,以争取其团体利益及其成员利益的社会团体。2.利益集团的地位:利益集团又称压力团体或倡议团体,是现代政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西方各国蓬勃兴起。3.利益集团与政党的区别:利益集团不同于政党,它们不以取得政权或改变政权为目标,而是在既有政治体制内进行完全合法的活动。4.利益集团影响政府决策的途径:利益集团影响政府决策的途径包括游说、宣传、助选、集会游行、司法诉讼等第72页共72页5.利益集团的分类:根据其诉求性质的不同,利益集团可分为自利型利益集团和公益型利益集团。6.利益集团的作用:资本主义国家的利益集团,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会起到缓和社会矛盾的作用,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不同阶级之间的矛盾。~~~~~~~~~~~~~~~~~~~~~~~~~~~~~~~~~~~~~~~~~~~~~~~~~~~~~~~~~~~~~~~~~~~~第一框主权统一与政权分层第二课国家结构第二框单一制和复合制本课关键句:一个国家采取什么样的国家结构形式,主要基于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的统一与完整、保障国家管理的有效与便利等方面的考虑。国家的结构形式,决定着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独立自主地决定国家的结构形式,是国家主权的重要体现,也是国家主权的有机组成部分。~~~~~~~~~~~~~~~~~~~~~~~~~~~~~~~~~~~~~~~~~~~~~主权统一与政权分层一、国家主权1、国家主权的含义2、国家主权的重要性3、国家主权的表现4、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二、中央与地方1、国家行政区划2、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划分~~~~~~~~~~~~~~~~~~~~~~~~~~~~~~~~~~~~~~~~~~~~~本框重点与难点:国家主权的含义、地位、表现;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中央和地方权力划分;我国中央与地方的职权划分。第72页共72页~~~~~~~~~~~~~~~~~~~~~~~~~~~~~~~~~~~~~~~~~~~~~一、国家主权1、国家主权的含义:国家主权是现代国家得以存在的法理依据,它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是一个国家对其管辖区域所拥有的至高无上的、排他性的政治权力。2、国家主权的重要性:国家主权是一种自主自决的最高权威,没有任何其他权力主体可以对其加以否决或驳回。国家主权是国家最重要的构成要素,国家主权的丧失意味着国家的解体或灭亡。3、国家主权的表现:独立自主的对外交往是国家主权的重要体现。国家主权通常以法律形式在宪法中加以规定(对内),对外则表现为国家之间的相互承认。4、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在当代国际社会,主权国家依据国际法享有独立权、管辖权、平等权、自卫权等基本权利。补充:A.独立权——主权国家拥有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内政、外交事务而不受他国控制和干涉的权利(表现:一国可以自由修改宪法、变更政体、确定经济体制、缔结条约、用经济手段反制美国、进行自卫战争等)B.平等权——国家不论大小、强弱,也不论政治、经济、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有何差异,在国际法上的地位一律平等。(表现:各国法律地位平等,不得强迫他国接受自己意志,在外交文件上有权使用自己文字等)C.自卫权——主权国家拥有保卫自己的生存和独立的权利。(表现:划设防空识别区、进行国防建设,建立军队、建设要塞,进行军事演习、抵御侵略,进行自卫等,警告驱赶入侵者首先是自卫权,然后才是管辖权)D.管辖权——主权国家对其领域内的一切人和物具有管辖的权利。(表现:对处于国内或国外的本国公民、财物进行保护和管理,管理在本国范围内的外国人也是管辖权;如巡航东海南海、打击领土领海内的违法犯罪、修缮国内建筑或在国外的本国建筑、驻外使馆)注意:国家主权原则是当代国际法的基石。注意:对于国家主权是否成立以及如何成立,通常有两种看法,一种是“宣示说”,即一国政府宣布其国家主权之时,其国家主权就已自然形成。另一种是“承认说”,即一国主权之存在,离不开其他国家的承认。第72页共72页二、中央与地方注意:国家结构形式不属于政体,国家管理形式或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属于政体。1、国家行政区划(1)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上的特点:一个统一的国家只能有一个中央政府。至于中央与地方、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各国的情况不尽一致。(2)一个国家行政区划考虑的因素:国家之内的行政区划,通常是为了管理上的便利和效率而产生的。行政区划的界限和分层,往往需要考虑民族、宗教历史、地理、文化、经济、军事等诸多因素。(3)我国行政区域的类型:一般行政地方,民族自治地方、特别行政区。其中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行使自治权。2、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划分(1)两者如何划分权限(世界共性):中央政府和地方各级政府各自行使自身在法定范围内的权力。中央政府与地方各级政府的权力划分,往往通过国家宪法加以规定。一般而言,中央政府主要负责国家秩序与整体发展、军事、外交等国家级事务,地方各级政府主要负责各自区域内的经济发展、社会治安等地方性事务。(2)我国如何划分两者的权限:在我国,中央和地方各级国家机构按民主集中制原则划分职权。一方面,地方利益是国家整体利益的一部分,地方必须服从中央;另一方面,在保证中央统一领导的同时,必须考虑地方特殊利益,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注意:党员个人服从党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单一制和复合制一、单一制1、单一制的组成单位第72页共72页2、单一制国家的权力分配3、单一制的类型二、复合制1、联邦制国家的组成单位2、联邦制国家的权力分配3、理解邦联4、影响国家结构形式的因素~~~~~~~~~~~~~~~~~~~~~~~~~~~~~~~~~~~~~~~~~~~~~本框重点与难点:单一制国家的权力分配特点;联邦制国家的权力分配特点;影响国家结构形式的因素。~~~~~~~~~~~~~~~~~~~~~~~~~~~~~~~~~~~~~~~~~~~~~一、单一制1、单一制的组成单位:单一制的组成单位是按地域划分的普通行政区域或自治区域。2、单一制国家的权力分配(单一制国家的特点):在单一制国家中,中央享有最高权力;地方政权被置于中央政权的统一领导下,只能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内行使职权(如中国就可以这样回答)。3、单一制的类型(1)中央集权型单一制国家(<典型如中国、法国>)和地方分权型单一制国家(<典型如英国>)(2)中央集权型单一制国家,地方政权在中央政权的严格控制下行使职权,由中央委派官员,或由地方选出的官员代表中央管理地方行政事务。地方没有自治权,即使设有自治机关,也要受到中央政权的严格控制。(3)地方分权型单一制国家,地方居民依法自主组织地方公共机关,在中央监督下依法自主处理本地事务,中央不干涉地方具体事务。注意:单一制国家全国只有一个中央政权、一部宪法、一种法律体系。二、复合制注意:复合制包含联邦制和邦联制1、联邦制国家的组成单位:联邦制国家的组成单位是享有相对主权的完整政治实体。第72页共72页2、联邦制国家的权力分配(联邦制国家的特点):在联邦制国家中,国家整体与其组成部分的权限范围由联邦宪法规定,都在各自的权限范围内享有最高权力并直接行使于人民,相互间不得任意干涉。联邦各组成单位的权力并非由联邦整体所授予,而是它自身作为政治实体所固有的。3、理解邦联:邦联是主权国家为某种共同利益而组成的国家联盟。邦联虽然也有类似国名的称呼,但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国家,不具有完整的国际法主体资格。4、影响国家结构形式的因素:一个国家采取何种国家结构形式,是阶级、民族、历史、文化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无论采取什么样的国家结构形式,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始终是国家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选择国家结构形式时必须面对的基本问题。注意:联邦和各组成部分都有自己的政权、宪法、法律体系。~~~~~~~~~~~~~~~~~~~~~~~~~~~~~~~~~~~~~~~~~~~~~综合探究国家安全与核心利益一、认识总体国家安全观(1)含义:国家安全是指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2)核心:国家主权是国家安全的核心,它不是一个抽象的、孤立的概念,而是体现在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军事、外交等诸多方面,抽离任何一方面的内容,都是对国家主权的侵害,也是对国家安全的威胁。二、为什么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1、重要性:国家安全利益是国家的最高利益,事关国家和民族的生存和发展。2、紧迫性:当前国家安全的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三、如何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1、总的思路:我们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维护各领域国家安全。第72页共72页2、突出政治安全:我们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要以政治安全为根本。政治安全决定和影响着经济安全、社会安全、文化安全等其他各个领域的安全,直接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民族的兴衰存亡。四、“一国两制”1、基本内容: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享有高度自治。2、“一国”与“两制”的关系:“一国两制”是一个完整的概念。“一国”是实行“两制”的前提和基础,“两制”从属和派生于“一国”,并统一于“一国”之内。3、高度自治权(1)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高度自主权不是固有的,其唯一来源是中央授权。(2)高度自治不是完全自治,中央对高度自治权的行使具有监督的权力,绝不允许以“高度自治”为名对抗中央权力。补充内容:评价一个国家政治制度是不是民主的、有效的,主要看全体人民能否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人民群众能否畅通表达利益要求,社会各方面能否有效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国家决策能否实现科学化、民主化,各方面人才能否通过公平竞争进入国家领导和管理体系,执政党能否依照宪法法律规定实现对国家事务的领导,权力运用能否得到有效制约和监督。注意:国泰民安是人民群众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保证人民安居乐业,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第二单元世界多极化第三课多极化趋势第一框世界多极化的发展第二框国际关系第四课和平与发展第72页共72页第一框时代的主题第二框挑战与应对第五课中国的外交第一框中国外交政策的形成与发展第二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综合探究贡献中国智慧本单元关键句: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不断发展,国家间相互依赖更加紧密。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是也面临着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等的挑战。中国坚持和完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习近平外交思想指引中国外交进入新阶段,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第一框世界多极化的发展第三课多极化趋势第二框国际关系本课关键句:国家与国家之间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随着主权国家之间综合国力对比的变化,世界多极化成为当代国际政治发展的趋势。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承担越来越多的国际责任,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第72页共72页世界多极化的发展一、世界多极化的形成与发展1.战后国际格局的演变2.世界向多极化发展的意义3.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过程4.世界多极化发展的趋势二、世界主要力量1.当今世界的主要力量中心2.中国在当代世界格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3.广大发展中国家的重要作用~~~~~~~~~~~~~~~~~~~~~~~~~~~~~~~~~~~~~~~~~~~~~本框难点与重点:世界多极化成为当代国际政治发展的趋势;世界多极化的构成及其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影响;中国在世界多极化格局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世界多极化的成因;广大发展中国家在世界多极化中的重要地位。~~~~~~~~~~~~~~~~~~~~~~~~~~~~~~~~~~~~~~~~~~~~~一、世界多极化的形成与发展1.战后国际格局的演变(1)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挑起了旨在遏制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冷战,在冷战中逐步形成了以美苏对峙为标志的世界两极格局。第72页共72页(2)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以美苏对峙为标志的世界两极格局被打破。世界各种力量在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中出现新的分化和组合,大国之间的关系经历重大而又深刻的调整,国际格局向多极化发展。(3)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是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2.世界向多极化发展的意义:世界向多极化发展,是建立在多种力量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基础上的,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也推动国际关系朝着民主化方向发展。3.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过程(1)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将是一个漫长曲折的充满复杂斗争的演变过程。(2)单极与多极的矛盾,将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存在。4.世界多极化发展的趋势:在世界多极化加速推进过程中,传统国际体系正在发生深刻变革与调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大国力量逐渐增强,国际政治中的权力关系正在经历变化,国际关系朝着民主化方向发展。注意:国际格局是指国际舞台上主要力量之间形成的一种结构或状态,是主要行为体在一定历史时期内所形成的一种力量对比的态势或结构。“极”往往指世界格局中起主导作用的大国或国家集团。注意:单极格局——某一个主要的大国(霸权国)或国家集团在国际政治中占据主导地位,在其周围存在着一系列其他国家,但并不能成为与之持衡的政治力量,该霸权国或国家集团在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实力远远超过其他国家,能强行推行其意志,并在一定时期内得以实现。多极格局——几个或众多大国或国家集团在国际政治中占据主导地位,大国之间、国家集团之间、大国与国家集团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推动国际进程。注意:进入21世纪以来,发展中国家对世界经济增量的贡献在总额和比例上都超过了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金砖国家经济力量的提升,促进了世界多极化的形成与发展。二、世界主要力量1.当今世界的主要力量中心第72页共72页冷战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拥有最强大的经济、军事力量,并且极力维护其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地位。中国、欧盟、俄罗斯和日本成为多极化国际格局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进入21世纪以来,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国家不断壮大,推动国际格局向多极化发展。2.中国在当代世界格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原因:中国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综合国力不断增强。(2)作用的表现: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发起创办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进一步提高,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3.广大发展中国家的重要作用(1)原因:发展中国家在人口、经济、贸易等方面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反对世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2)作用表现:广大发展中国家积极开展南南合作,推进南北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实现联合自强,成为推动健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力军。注意:对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国际社会没有统一的界定,通常使用经济标准来作区分,其中最重要的指标就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较高的国家将被描述为发达国家。其他指标如工业化水平、预期寿命、居民受教育水平等也经常作为区分标准。联合国现行分类将整个欧洲和北关地区以及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列为“发达地区”,其余地区均为“发展中地区”。由于发展中国家多数位于发达国家的南方,因此人们习惯把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间的合作被称为南北合作,发展中国家间的合作被称为南南合作。注意:美国在军事、经济、科技、教育等方面居世界领先地位且远超其他国家,为了维护其在全球的利益,美国利用军事和经济手段,不断干涉他国内政,输出美国价值观,造成了一系列地区和局部的冲突;俄罗斯具有强大的军事实力,巨大的经济、科技发展潜力;欧盟是欧洲地区规模最大的区域性国际组织,是国际格局中一支重要战略性力量。欧盟的集团优势地位,使其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力;印度是南亚最大的国家,拥有巨大的人口总量,经济发展潜力巨大,军事实力不断增强。~~~~~~~~~~~~~~~~~~~~~~~~~~~~~~~~~~~~~~~~~~~~~国际关系第72页共72页一、认识国际关系1.国际关系的含义2.研究聚焦3.国际关系的内容和基本形式4.国际交往的主要方式5.国际交往的调整规则6.国际竞争的实质二、影响国际关系的主要因素1.诸多因素影响国际关系2.决定性因素3.理解国家利益4.中国维护国家利益的正当性5.国家实力的重要性~~~~~~~~~~~~~~~~~~~~~~~~~~~~~~~~~~~~~~~~~~~~~本框重点与难点: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中国坚定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维护本国国家利益和尊重他国利益的关系。~~~~~~~~~~~~~~~~~~~~~~~~~~~~~~~~~~~~~~~~~~~~~一、认识国际关系1.国际关系的含义:国际关系是指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以及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其中最主要的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2.研究聚焦:对国际关系领域的研究,主要聚焦于主权国家之间的战争与和平、冲突与合作等问题,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第72页共72页3.国际关系的内容和基本形式:国际关系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关系等;国际关系的形式是复杂多样的,竞争、合作与冲突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4.国际交往的主要方式:国家间交往的主要方式包括国家间的贸易往来,文化、科技、教育、医疗等方面的交流,外交磋商,领导人互访,缔结条约或协定等。5.国际交往的调整规则(1)国际法:在国际交往中,各国逐渐以条约和习惯做法为基础,发展出一些被普遍遵守的行为规则,被称作国际法。(2)国际法的价值:国际法规范着国际交往的各个方面和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对维护国际关系稳定、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世界各国的联系越来越密切,日益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遵守国际法符合各国的共同利益。6.国际竞争的实质: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军事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面对急剧变化的世界,许多国家都在调整目标,力图为自己确立有利态势,形成了国家间既合作又竞争的局面。二、影响国际关系的主要因素1.诸多因素影响国际关系:各国的国家性质不同,利益追求、对外政策也不同,这使得国际关系复杂多变。国家之间出现分离聚合、亲疏冷热的复杂关系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包括国家利益、国家实力、宗教、文化和历史等。2.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和国家实力是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3.理解国家利益(1)阶级性:国家利益不是抽象的,归根到底是该国统治阶级意志和利益的体现。(2)各国间存在着复杂的利益关系,既存在某些共同的利益,也存在利益的差别乃至对立。(3)国家利益如何决定国际关系: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的对立则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4)合理维护国家利益:任何国家都不应以维护本国国家利益为由,侵犯别国的主权和安全、干涉别国的内政。侵犯别国主权、干涉别国内政的行为,是非主义的、错误的,应当受到谴责和反对。第72页共72页4.中国维护国家利益的正当性:中国坚定地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就是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我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注意:中国的核心利益包括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中国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注意: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制定和实施对外政策的基本依据。5.国家实力的重要性:维护国家利益的有力保障是强大的国家实力。国家实力通常用一国的综合国力来衡量。国家实力衰弱不利于国家利益的实现。因此,我国应该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提升竞争力,提升国家实力。注意:国家实力包含一国军事力量、经济力量和科技力量等,也包含一国文化、价值观念、社会制度等文化软实力。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一国文化、价值观念、社会制度对他国产生的影响越来越突出,文化软实力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日益强烈的多元文化冲击,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自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力量。注意:国家之间可以有共同的利益,但是根本利益不可能一致。~~~~~~~~~~~~~~~~~~~~~~~~~~~~~~~~~~~~~~~~~~~~~第一框时代的主题第四课和平与发展第二框挑战与应对本课关键句: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和平的基础。但是和平与发展依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各国共同发展。~~~~~~~~~~~~~~~~~~~~~~~~~~~~~~~~~~~~~~~~~~~~~时代的主题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第72页共72页1.和平问题与发展问题的含义2.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性3.和平与发展的关系二、促进和平发展的因素1.经济全球化2.力量之间的制衡3.谈判与对话~~~~~~~~~~~~~~~~~~~~~~~~~~~~~~~~~~~~~~~~~~~~~本框重点与难点: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与发展之间的关系;促进和平与发展的因素;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影响。~~~~~~~~~~~~~~~~~~~~~~~~~~~~~~~~~~~~~~~~~~~~~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1.和平问题与发展问题的含义(1)和平问题是指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注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形势总体稳定,和平因素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因素的增长,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的国际环境具有了现实的可能性。(2)发展问题是指世界经济的发展问题,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问题。注意: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在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中,世界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发展的规模和速度超越了以往任何时期。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一个基本经济特征,世界经济发展更加注重提高质量,知识经济方兴未艾,经济可持续发展日益受到关注。注意:国际上有两大问题非常突出,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南北问题,还有其他许多问题,但都不像这两个问题关系全局,带有全球性、战略性的意义。第72页共72页2.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性:世界和平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维护世界和平可以给各国经济发展和其他全球性问题的解决创造必要的前提。3.和平与发展的关系(1)和平是发展的前提。人类社会的共同发展,需要国际社会保持持久和平的环境,为各国正常发展和政治经济的往来提供保障。世界经济的发展得益于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战乱和冲突是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各国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争端,是世界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2)发展是和平的基础。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只有释放各国发展潜力,实现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才能为国际社会持久和平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经济的发展有助于消除贫困,减少地区冲突的产生,消除不稳定的因素,为维系持久和平提供动力。注意:“发展是维护和平的有力保障、发展经济为维护和平提供物质保障”这个话都是对的,但是一般不说“发展是和平的保障”。二、促进和平发展的因素1.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发展使各国相互依赖。国家间日益增强的贸易往来,增进了彼此间的交流,各国相互依赖程度不断加深,经济上的共同利益不断扩大,共同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意愿不断增强。2.力量之间的制衡:不同力量中心之间相互制衡。发展中国家力量不断增强,新兴经济体实力提升,壮大了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力量。科学技术的进步,极大地改变了国际关系和战争面貌。3.谈判与对话:谈判与对话成为解决冲突的主要手段,随着国际协调机制不断完善和多边主义的深入发展,国家间交流与合作的机制日趋成熟,越来越倾向于选择和平的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冲突。~~~~~~~~~~~~~~~~~~~~~~~~~~~~~~~~~~~~~~~~~~~~~挑战与应对一、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1.当今世界仍很不安宁的一个重要原因2.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本质3.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的原因第72页共72页4.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建立国际新秩序二、国际关系民主化1.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2.全面把握国际关系民主化~~~~~~~~~~~~~~~~~~~~~~~~~~~~~~~~~~~~~~~~~~~~~~~~~~~~~~~~~~~~~~~~~~~~本框重点与难点:理解推动和平与发展的主要措施;理解国际关系民主化的意义和要求;理解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阐明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危害。~~~~~~~~~~~~~~~~~~~~~~~~~~~~~~~~~~~~~~~~~~~~~一、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注意:主要障碍一般是指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1.当今世界仍很不安宁的一个重要原因: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所上升,个别大国常常打着“自由”“民主”“人权”的幌子,侵犯别国主权,干涉别国内政。2.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本质: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本质上是将本国利益凌驾于其他国家的合理利益之上,凭借本国经济、军事等方面的优势,或利用国际旧秩序不合理的制度设计,对其他国家进行控制、干涉或者侵略,在损害他国利益的同时,造成世界的动荡不安。3.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的原因: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还在损害着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发展中国家比较普遍地存在贫穷和饥饿现象。落后、贫困、危机等挥之不去的阴影仍然与人类相伴随。全球发展的最突出问题是南北发展不平衡。4.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建立国际新秩序(如何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1)世界各国应该共同维护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核心的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2)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补充:发展中国家同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称为南北关系,或称南北问题。因为殖民时期的特殊历史因素,广大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关系严重不平等,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世界贫富分化严重。1974年4月,邓小平在联合国大会讲话时对南北问题表示关注,并提出了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主张。第72页共72页注意:世界和平问题的挑战包括局部动荡频繁发生,粮食安全、能源资源安全、网络安全、贸易摩擦、恐怖主义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注意:冷战结束后,国际社会出现许多新的安全威胁,即非传统安全威胁因素,包括经济动荡、金融风险、生态环境恶化、网络攻击、资源危机、恐怖主义、武器扩散、疾病蔓延、跨国犯罪、走私贩毒、非法移民、海盗、洗钱等,其中最突出和最严重的威胁来自国际恐怖主义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作为传统安全威胁依然存在并呈现出新的特点。二、国际关系民主化1.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1)面对影响和平与发展的诸多挑战,中国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世界的命运必须由各国人民共同掌握,世界上的事情应该由各国政府和人民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共同商量着办。(2)国际社会应该旗帜鲜明地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共同推动建立适应国际力量对比新变化的全球治理体系,更好保障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益,更好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正当利益,共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2.全面把握国际关系民主化(1)含义:国际关系民主化的本质是追求公平正义,要求各国主权平等,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2)为什么要全面把握国际关系民主化a.时代本质要求:当前,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方向发展,国际关系民主化已经成为我们所处时代的本质要求之一。b.尊重国际社会多样化的要求:只有实现国际关系民主化,才能尊重国际社会多样化的事实,保护和尊重各国在文化传统、生活方式、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上的差异性。c.时代潮流:国际关系民主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d.世界和平的重要保证:国际关系民主化是世界和平的重要保证。国家不分大小贫富,都是国际社会的平等一员。各国的事应由本国政府和人民决定,国际上的事应由各国政府和人民平等协商。e.垄断已经过时:垄断国际事务的想法是落后于时代的,垄断国际事务的行动也肯定是不能成功的。第72页共72页补充:维护和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意味着在事关世界和地区和平的重大问题上,应该按照《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以及公认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坚持通过协商谈判和平解决争端。补充:全球治理是指在没有世界政府的情况下,国家(也包括非国家行为体)通过谈判协商,权衡各自利益,为解决各种全球性问题而建立的自我实施性质的国际规则或机制的总和。补充:人类面临着许多共同挑战,具体表现为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和发展赤字。所谓“治理赤字”是指全球热点问题此起彼伏、持续不断,气候变化、网络安全、难民危机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全球治理体系和多边机制受到冲击;所谓“信任赤字”是指国际竞争摩擦呈上升之势,地缘博弈色彩明显加重,国际社会信任和合作受到侵蚀;所谓“和平赤字”是指人类今天所处的安全环境仍然堪忧,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持续不断,恐怖主义仍然猖獗,不少国家民众特别是儿童饱受战火摧残;所谓“发展赤字”是指逆全球化思潮正在发酵,保护主义的负面效应日益显现,收入分配不平等、发展空间不平衡已成为全球经济治理面临的最突出问题。~~~~~~~~~~~~~~~~~~~~~~~~~~~~~~~~~~~~~~~~~~~~~~~~~~~~~~~~~~~~~~~~~~~~第一框中国外交政策的形成与发展第五课中国的外交第二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本课关键句: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面对深刻变化的国际形势,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开创性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为人类应对共同贡献了中国智慧,为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中国外交政策的形成与发展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背景2.我国制定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依据3.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第72页共72页1.习近平外交思想的形成背景2.理解习近平外交思想~~~~~~~~~~~~~~~~~~~~~~~~~~~~~~~~~~~~~~~~~~~~~本框难点与重点: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我国外交政策的内容宗旨、基本目标和基石;习近平外交思想及核心理念;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外交政策的内容。~~~~~~~~~~~~~~~~~~~~~~~~~~~~~~~~~~~~~~~~~~~~~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背景(1)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消除了我国百年来屈服于外国侵略、奴役的社会根源。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长期稳定、和平的国际环境。(2)我们绝不允许别国侵犯我国的国家利益、主权和领土完整,我们也绝不侵犯别国的国家利益、主权和领土完整。2.我国制定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依据: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注意:在做题中,往往把“依据”归到“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中。3.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1)基本立场: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独立自主就是在国际事务中坚决捍卫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对国际问题自主地决定自己的态度和对策。(2)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符合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是时代的要求,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3)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我国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绝不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坚定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反对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反对干涉别国内政、反对以强凌弱。(4)基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石,也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包括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第72页共72页补充:外交政策是指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目标及所采取的策略、方式和手段。我国在对外活动中坚持独立自主的表现如下:(1)捍卫我国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在涉及民族尊严和国家利益问题上,绝不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2)我国处理一切对内对外事务的独立自主权利神圣不可侵犯,绝不允许别国以任何借口侵犯我国主权、干涉我国内政。(3)不依附于任何大国,不同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不搞军事集团,不联合一个国家反对另一个国家。(4)处理国际问题,根据其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态度和政策。(5)尊重各国人民选择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生活方式。(6)主张一国的事情由本国人民做主,国际上的事情由各国平等协商。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1.习近平外交思想的形成背景(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党中央对我国外交战略进行重大调整,使其服务于现代化建设。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更加成熟和完善,我国对外活动进入了更为活跃的时期。(2)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深刻变化的国际形势,党中央深刻把握新时代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在对外工作中进行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形成了习近平外交思想。注意:如果主观题,一般写(2)即可,如果分数多,再写(1)的内容。2.理解习近平外交思想综述:习近平外交思想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以“十个坚持”明确了新时代中国外交的使命宗旨、根本原则、主要任务和独特风格。(1)作用:习近平外交思想为进入新时代的中国外交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同时也为探索解决当今世界各种复杂问题指明了方向。(2)目标使命: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不仅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已任,而且将为人类社会共同进步展现更大担当。第72页共72页(3)核心要义:“十个坚持”,具体表现为:坚持以维护党中央权威为统领加强党对对外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使命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坚持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宗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根本增强战略自信;坚持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坚持以相互尊重、合作共赢为基础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以深化外交布局为依托打造全球伙伴关系;坚持以公平正义为理念引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坚持以国家核心利益为底线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持以对外工作优良传统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为方向塑造中国外交独特风范。(4)核心理念a.内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理念。b.优越性:这一理念弘扬了中华民族世界大同、四海一家的传统精神,顺应了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时代潮流,成为新时代中国外交的一面鲜明旗帜;这一理念超越社会制度和发展阶段的不同,站在全人类整体利益的高度审视国与国关系,展现了世界情怀和全球视野,是新时代中国外交追求的崇高目标。3.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国外交政策实践充分证明,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话语权进一步增强,发挥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外交正谱写着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新篇章。补充: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坚持和完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行了部署,提出要健全党对外事工作领导体制机制,完善全方位外交布局,推进合作共赢的开放体系建设,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注意:外事工作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制度保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做好外事工作的根本制度保证。注意:关于中国如何推进全球治理,大家可以从以几个方面分析,具体内容要按照材料信息:(1)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积极行使主权国家权利,主动承担国际义务,为完善全球治理提供新思路新方案。(2)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独立自主的立场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促进世界合作与发展。第72页共72页(3)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顺应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维护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核心的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4)中国通过推进自贸区建设扩围提质等做法,倡导“一带一路”,打造国际合作平台,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其他国家的合理关切,扩大与其他国家的利益交汇点,促进中国与世界合作共赢、携手发展。(5)中国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世界的命运必须由各国人民共同掌握,世界上的事情应该由各国政府和人民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共同商量着办。(6)中国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7)中国努力推进世界多极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1.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国际背景2.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在要求3.如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4.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意义二、中国智慧的生动实践1.人类命运共同体对世界的贡献2.中国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实践~~~~~~~~~~~~~~~~~~~~~~~~~~~~~~~~~~~~~~~~~~~~~本框的重点与难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要求;理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智慧的生动实践。~~~~~~~~~~~~~~~~~~~~~~~~~~~~~~~~~~~~~~~~~~~~~第72页共72页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1.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国际背景:当今世界,全球治理体系与国际秩序变革正加速推进,世界各国相互联系与依存程度也日益加深。同时,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与不确定性非常突出,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当今世界,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单独应对自身面临的各种挑战,各国人民应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在要求(理想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1)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2)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3)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4)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5)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3.如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综述:我们要从政治、安全、经济、文化、生态等五个方面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1)政治上,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2)安全上,要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3)经济上,要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4)文化上,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5)生态上,要坚持环境友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4.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意义第72页共72页(1)对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继承和发展了新中国不同时期重大外交思想和主张,反映了中外优秀文化和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适应了新时代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化。(2)对世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指明了世界发展和人类未来的前进方向。补充: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战略思想,是着眼于人类发展和世界前途提出的中国理念、中国方案,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和热烈响应,已被写入联合国文件,产生日益广泛而深远的国际影响。二、中国智慧的生动实践1.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对世界的贡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国际和平事业、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构建全球公平正义的新秩序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2.中国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实践(1)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关键在行动。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2)支持多边贸易体制,促进自由贸易区建设,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的新动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补充:我国积极开展公共外交,注重塑造我国的国家形象,重点展示中国历史底蕴深厚、各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多样和谐的文明大国形象,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团结、山河秀美的东方大国形象,坚持和平发展、促进共同发展、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为人类作出贡献的负责任大国形象,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充满希望、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补充:我国积极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安全观,这是中国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提出的重要理念。共同,就是要尊重和保障每一个国家的安全。综合,就是要统筹维护传统领域和非传统领域安全。合作,就是要通过对话合作,促进各国和本地区安全。可持续,就是要发展和安全并重以实现持久安全。注意:我国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综合探究:贡献中国智慧第72页共72页1、2013年3月,中国首次提出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这一理念已为各国普遍认同和接受;中国在处理国际关系时坚持合作共赢为核心的理念,认同合作共赢是最大公约数。在合作共赢理念的指导下,我们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2、我国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的实践(合作共赢理念的体现)(1)政治方面,在主要大国中率先把建立伙伴关系确定为国家间交往的指导原则;(2)经济方面,发起成立丝路基金;(3)安全方面,倡导处理南海问题“双轨思路”;(4)文化方面,召开亚洲文明对话。3、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合理性:我国坚持以相互尊重、合作共赢为基础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自信和自觉,来源于中华文明的深厚渊源,来源于对实现中国发展目标条件的认知,来源于对世界发展大势的把握。4、正确认识共建“一带一路”(1)共建“一带一路”是中国主动引领全球治理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体现。共建“一带一路”是一项系统工程,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主要内容。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既是中国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的需要,也是加强与亚欧非及世界各国互利合作的需要,是中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承担更多责任,为人类和平发展作出重大贡献。(2)共建“一带一路”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推动各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文明交流互鉴应该是对等的、平等的,应该是多元的、多向的。我们应该以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打破文化交往的壁垒、以兼收并蓄的态度汲取其他文明的养分。(3)中国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的核心就是与沿线国家发展战略对接,实现共同发展。共建“一带一路”秉持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为推动解决发展失衡、治理困境、数字鸿沟等全球性问题,引导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开辟了新路径。5、如何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就是要坚持合作共赢相处之道,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和发展战略,把合作共赢理念体现在对外合作的方方面面。在此基础上,我们要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由各国共同制定国际规则,共同参与全球事务,共同享受发展成果,倡导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第72页共72页6、中国提出了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2017年,第71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关于“联合国与全球经济治理”决议,将中国提出的“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纳入其中。7、中国方案能够得到广泛认可,是因为它切中了时代脉搏,契合了时代需求。补充:“一带一路”,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关键在于行动的的生动阐释。~~~~~~~~~~~~~~~~~~~~~~~~~~~~~~~~~~~~~~~~~~~~~~~~~~~~~~~~~~~~~~~~~~~~第三单元经济全球化第六课走进经济全球化第一框认识经济全球化第二框日益开放的世界经济第七课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第一框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第二框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综合探究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完善全球治理本单元关键句: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大势。经济全球化有利有弊,应适应和引导经济全球化以使其更好地惠及每个国家、每个民族、每个人。面对经济全球化新形势,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中国应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第一框认识经济全球化第72页共72页第六课走进经济全球化第二框日益开放的世界经济本课关键句:经济全球化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它给我们提供了一系列难得的机遇,但是也会给我们带来一系列不得不应对的挑战。~~~~~~~~~~~~~~~~~~~~~~~~~~~~~~~~~~~~~~~~~~~~~认识经济全球化一、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1.经济全球化的含义2.经济全球化的特征3.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二、影响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1.新的科技革命2.根本动因3.体制基础三、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1.跨国公司的含义2.跨国公司应具备的三个要素3.跨国公司的经营4.跨国公司的双重影响~~~~~~~~~~~~~~~~~~~~~~~~~~~~~~~~~~~~~~~~~~~~~本框重点与难点:经济全球化的含义、显著特征、主要表现;影响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生产和贸易全球化的深层次原因。~~~~~~~~~~~~~~~~~~~~~~~~~~~~~~~~~~~~~~~~~~~~~第72页共72页一、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1.经济全球化的含义:当今世界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商品、服务及技术、资金、劳务等要素,通过日益频繁的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流动和广泛配置,世界经济出现了高度融合的局面,这就是经济全球化。注意:“经济全球化”体现了20世纪后半叶以来世界经济的显著特征,也可以认为是当代世界经济的显著特征。2.经济全球化的特征:作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新阶段,经济全球化与以往的历史阶段相比,其最主要、最鲜明的特征就是各国经济高度对外开放、深度相互依赖、全面相互融合。3.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1)生产全球化a.原因: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领域的国际分工与协作不断深化、加强。b.表现:世界各国的生产相互联系、相互协作,各国的生产活动成为世界生产链条中的一个环节。c.意义:生产由许多国家共同协作完成,可以充分发挥各国的比较优势。(2)贸易全球化a.原因: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和国际分工的深化。b.表现:世界各国都被卷入国际市场交换之中,对国际贸易的依赖度不断提高。国际贸易的规模迅速扩大,参与交换的商品种类越来越多,除了商品,服务、资本、技术、劳务也进入了交易范围并迅速发展。补充:比较成本学说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提出来的。如果一国生产某产品的机会成本低于另一个国家,我们就可以说相对于另一个国家,该国生产某产品存在比较优势。比较优势不仅存在于国家之间,也存在于地区之间、个人之间。比较优势的存在是形成分工的重要基础。补充:贸易一旦跨越关境,就成为国际贸易,主要包括出口贸易、进口贸易、转口贸易、过境贸易。(3)金融全球化a.原因:随着生产和贸易全球化,国际金融市场快速扩张。第72页共72页b.表现:形成了以国际金融中心为依托,通过信息网络运行的、全球统一的、不受时空限制的、国内外金融市场相互贯通的、无国界的全球性金融市场。补充:在金融全球化的驱动下,各类金融机构把自己的触角伸向全球各地,到处设立分支机构、合资机构或代理机构,从事借贷、证券买卖等金融业务。跨国投资的规模变得非常巨大,其增长速度大大超过世界生产和贸易的增长速度。二、影响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1.新的科技革命: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新的科技革命,一方面使得发达国家的物质生产能力达到新的高度、生产力不断扩大与国内市场相对狭小的矛盾更加突出,扩张国外市场的要求更加迫切;另一方面,运输和通信手段发生革命性变化,形成了全球性的低成本的交通运输网络和信息网络,使得全球经济活动越来越便捷,为经济全球化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2.根本动因: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根本动因是世界各国对本国、本民族利益的追求,对利益的不断追求,驱使资本不断突破疆域的限制,在全球到处落户,到处投资,到处开发,使得商品、服务、技术、资金、劳务等在全球范围自由流动。3.体制基础:市场经济体制为经济全球化奠定了体制基础。没有市场经济的全球化也就没有真正的经济全球化。正是市场竞争打破了经济运行的国家和地区限制,把世界经济联结成一个整体的全球经济,形成了统一的世界市场。补充:世界市场是国际分工的产物,是市场交换关系突破国家和地区界限而扩展到整个世界的结果。狭义上的世界市场是世界各国相互间进行交换的场所或领域。广义上的世界市场是指国际流通领域包括商品、服务、资本、技术、劳务等各种交换关系与交换机制的总和。补充: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大势,它不是哪些人、哪些国家人为造出来的,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多种动机共同驱动的结果,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三、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1.跨国公司的含义:跨国公司是指以母国为基地,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设立分支机构或子公司,从事国际化生产、销售和其他经营活动的国际大型企业。补充:跨国公司的大规模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有力的载体,其影响已经遍及全球生产、流通和消费等各个领域。第72页共72页2.跨国公司应具备的三个要素(1)跨国公司是指一家企业,其组成实体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经营业务;(2)跨国公司有一个集中的全球决策体系,各分支机构和子公司服从内部共同的管理政策和统一的战略目标。(3)跨国公司的各组成实体共同分享资源和信息并分担责任。补充:除了跨国公司,国家、国际组织也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力量。3.跨国公司的经营(1)经营目的:实现自己的最大利益。(2)跨国公司从事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跨国公司从事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多种多样。例如,追求规模经济收益,降低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扩大原有市场、开拓新市场和克服贸易壁垒,从国外获取稳定廉价的生产资源,享有东道国的比较优势和优惠政策,充分利用本企业的垄断优势,等等。(3)投资方式:为了实现最大利益,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从事对外直接投资。它们单独或与其他企业共同出资,在其他国家创立新企业,或并购现有企业,或扩张原有企业,利用世界各地优势组织生产经营。补充:当前,跨国公司推动的对外直接投资出现了新趋势,一些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正在崛起,成为对外直接投资的新成员。补充:对外直接投资又称为国际直接投资,一般把投资来源国称为母国,接受国称为东道国。4.跨国公司的双重影响(1)积极影响: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到处奔走,推动着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与国际分工的深化,把国际分工发展为跨国公司的内部分工,把国际贸易发展为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形成了以公司内部分工和贸易为基础的国际经济体系,促进了全球资源配置的优化和全球的科技合作与进步。(2)消极影响:跨国公司的发展也会给世界经济带来负面影响,如不考虑母国或东道国的国家利益,实行跨国行业垄断、破坏国际市场的公平竞争,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落后产能和环境污染等。各国必须制定相应政策,尽可能减少跨国公司的负面影响。~~~~~~~~~~~~~~~~~~~~~~~~~~~~~~~~~~~~~~~~~~~~~日益开放的世界经济第72页共72页一、经济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1.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2.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3.对经济全球化的态度二、让经济全球化更有活力1.引导走向2.四大建设3.完善全球治理~~~~~~~~~~~~~~~~~~~~~~~~~~~~~~~~~~~~~~~~~~~~~本框重点与难点: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让经济全球化更有活力;建设创新型世界经济、开放型世界经济、联动型世界经济以及包容型世界经济。~~~~~~~~~~~~~~~~~~~~~~~~~~~~~~~~~~~~~~~~~~~~~一、经济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1.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1)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共性):总体而言,经济全球化符合经济规律,符合各方利益,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又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全球化促进商品、服务和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促进国际分工水平提高和国际贸易迅速发展,从而推动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提高、科技进步、产业转移与结构升级,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强劲动力。(2)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机遇:发展中国家参与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推动自身经济发展。注意:分工水平的提高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因为提高分工水平有利于通过专业化提高工作效率,促进技术进步,减少在不同工作之间转换的成本。分工水平的提高需要以一定的市场规模为基础,因此,世界统一市场的形成能够为提高分工水平提供市场基础;同时,分工水平的提高又会促进市场交易规模扩大。第72页共72页2.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总起句:经济全球化在给世界各国带来机遇的同时,也给世界经济发展带来挑战。(1)不平衡问题: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着不平衡问题。我们必须高度关注贫困和饥饿问题,同时要正视和妥善处理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给不同产业、不同群体带来的冲击。(2)不确定性和风险加剧: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加剧。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不同国家和地区结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没有哪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一国的经济波动可能殃及他国,甚至影响全世界,酿成国际性的经济危机或金融危机。注意:随着经济全球化潮流,一些产品的设计、生产、组装、营销、售后服务等一系列环节,形成了一条紧密相连的跨国性的价值创造和分配链条,一般而言,开发、设计环节和销售、品牌、服务等环节处于获利高位,组装制造环节处于获利低位。发达国家处于价值链条的高端,获取了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绝大部分收益;发展中国家处于价值链条的低端,只能获取较少收益。注意:在现代社会,随着人类对社会生活和自然界干预范围的扩大和程度的加深,人类自身的决策失误和行为失当成为风险的主要来源,人为风险已经超过自然风险。现代社会,借助各种治理机制和手段,人类应对风险的能力大大提高,同时又面临着治理失灵带来的新风险。人为风险、治理失灵带来的风险是现代社会面临的两种主要的风险类型。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它们可能变成全球化风险,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严重威胁。3.对经济全球化的态度:面对经济全球化,我们既要抓住机遇,积极参与,又要勇敢迎接挑战,同舟共济,实现合作共赢。二、让经济全球化更有活力1.引导走向:为了让经济全球化更有活力,要适应经济全球化,引导好经济全球化走向,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让不同国家、不同阶层、不同人群共享经济全球化的好处。2.四大建设:为了让经济全球化更有活力,要建设创新型世界经济,开辟增长源泉,让经济全球化更可持续;要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拓展发展空间;要建设联动型世界经济,凝聚互动合力;要建设包容型世界经济,夯实共赢基础。第72页共72页3.完善全球治理:为了让经济全球化更有活力,要完善全球治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各国交往的日益增多,跨国问题越来越多,对各国影响越来越大。国际社会逐渐意识到,有效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各国共同协商、加强合作。传统的全球治理机制越来越难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因此要对传统的全球治理机制加以变革和完善,从而为各国发展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补充:现阶段的全球治理机制主要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发达国家主导建立起来的。这些机制在应对全球性问题上发挥了积极作用,维持了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但是,由于自身存在不足、易受霸权主义影响以及缺乏相应的调整和变革,传统的全球治理机制越来越难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需要加以变革和完善,从而为各国发展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注意:世界经济增长缺乏新的动能,传统引擎的拉动作用在减弱,世界经济增长依然未能开辟出一条新路。注意:只有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才能让经济全球化的正面效应更多释放出来,更好地化解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注意:创新是打开世界经济增长之锁的钥匙。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蓬勃兴起,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技术日新月异。注意: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要继续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帮助发展中国家深入参与国际分工,推动全球经济进一步交流与融合。我们要在世界经济的共振中实现联动发展。要让经济全球化的好处能够惠及所有国家、所有阶层、所有人群,特别是欠发达国家和弱势群体,使经济全球化更具包容性。注意:完善全球治理机制需要遵循一系列原则,如平等、开放、合作、共享等。“增加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确保各国在国际经济合作中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体现的是平等;“充分听取各方建议和诉求,鼓励各方积极参与和融入,不搞排他性安排,防止治理机制封闭化和规则碎片化”是开放;“要求各国加强沟通和协商,照顾彼此利益关切,共商规则,共建机制,共迎挑战”属于合作;“提倡所有人参与,所有人受益,不搞一家独大或者赢者通吃,要实现共赢”属于共享。~~~~~~~~~~~~~~~~~~~~~~~~~~~~~~~~~~~~~~~~~~~~~~第一框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第七课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第二框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第72页共72页本课关键句: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推动我国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的对外开放只会更加扩大。中国的发展是世界发展的机遇。作为负责的大国,中国是世界发展的积极贡献者和有力推动者。~~~~~~~~~~~~~~~~~~~~~~~~~~~~~~~~~~~~~~~~~~~~~~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一、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1.我国对外开放的发展历程2.理解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3.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二、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1.实行对外开放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2.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也要实行对外开放~~~~~~~~~~~~~~~~~~~~~~~~~~~~~~~~~~~~~~~~~~~~~~~~~~~~~~~~~~~~~~~~~~~~本框重点与难点:我国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的举措;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则的做法和必要性;我国全面开放新格局的形成;坚持改革开放与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则的关系。~~~~~~~~~~~~~~~~~~~~~~~~~~~~~~~~~~~~~~~~~~~~~~~~~~~~~~~~~~~~~~~~~~~~一、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1.我国对外开放的发展历程: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对外开放的重大决策。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和开放型经济体系逐步形成,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逐步健全。2.理解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1)全方位,就是无论对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实行对外开放;不但在经济建设方面坚持对外开放,而且在文化建设等方面也坚持对外开放。第72页共72页(2)多层次,就是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和特点,通过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以及沿边、沿江和内陆中心城市、自贸区等不同开放程度的各种形式,实行全国范围内的对外开放(3)宽领域,就是立足国情,对国际商品、资本、技术、劳务等市场开放,把对外开放拓宽到能源、交通以及金融、保险、房地产等广泛领域。补充:世界贸易组织是基于多边贸易体制的国际组织,是众多贸易协定的管理者、各成员贸易立法的监督者、贸易问题谈判和争端解决的场所,被称为“经济联合国”。它与世界银行集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并称为当代最重要的三大国际经济组织。2001年,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补充:世界银行集团是一个独特的全球性合作伙伴。它协同各国政府、私营部门、民间组织、地区开发银行、智库以及其他国际机构,应对气候变化、冲突、粮食安全、教育、农业、金融和贸易等各种问题,致力于消除极端贫困和促进共享繁荣。补充: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致力于国际货币合作和国际货币问题磋商,稳定国际汇率,在成员国之间保持有秩序的汇率安排,协助成员建立多边支付制度,向成员提供资金促进国际收支平衡。3.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1)总思路:在新时代,我国继续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打开国门搞建设,更加主动地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促进国际合作,实现互利共赢。(2)举措一:适应新形势,我们要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要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拓展对外贸易,推进贸易强国建设。(3)举措二:适应新形势,我们要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要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促进国际产能合作,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注意: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的举措,再加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在立足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积极利用世贸组织规则和争端解决机制”;“实施外贸出口多元化战略,鼓励企业走出去’’等,可以用来应对贸易保护主义等逆全球化行为的冲击。第72页共72页注意: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根据材料,还可以补充“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时,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支持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开展国际化经营,加快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优化对外贸易结构,提高出口竞争力”。补充:负面清单管理是指政府规定哪些经济领域不开放,除了清单上的禁区,其他行业、领域和经济活动都许可。它相当于投资领域的“黑名单”,列明了企业不能投资的领域和行业。对负面清单之外的领域,按照内外资一致的原则,将外商投资项目由核准制改为备案制。这有助于构建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补充:在继承、发展比较优势理论的基础上,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着重探讨企业或行业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优势地位的各种条件。它给我们的启示是:在开放型经济背景下,竞争优势并非简单地取决于一国的自然资源、劳动力、利率、汇率等,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国产业创新和升级的能力。由于当代国际竞争更多地依赖于知识的创新和吸收,竞争优势的形成和发展已经日益超出单个企业或行业的范围,是一个经济体内部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二、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1.实行对外开放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1)必要性:中国是人口众多的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任何时候都不能依赖别人搞建设,必须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的出发点,这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2)要求:我们尤其要矢志不移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对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也要实行对外开放(1)原因a.对外开放和自力更生好比两条强有力的“腿”,支撑我国经济迈入现代化。b.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不是闭关自守,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在立足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2)要求a.立足我国国情,放眼世界,在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我国既注重对外开放、合作共赢,又强调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第72页共72页b.未来中国经济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在更加开放的条件下进行。我们将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补充:新一代通信、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领域在全球迅速发展,正在重塑世界经济发展格局,引发新一轮产业革命和经济繁荣。在这些前沿领域,我国与发达国家仍然存在很大差距,主要体现在核心技术依然受制于人,对外依存度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还不足以支撑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一、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者1.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2.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贡献者二、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1.促进共同发展2.奉行多边体制3.发展更加包容4.“一带一路”是重大举措~~~~~~~~~~~~~~~~~~~~~~~~~~~~~~~~~~~~~~~~~~~~~~~~~~~~~~~~~~~~~~~~~~~~本框重点与难点: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贡献者;中国如何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第72页共72页一、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者1.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1)赢得良好的国际环境:我国紧紧抓住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冲击和挑战,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赢得了良好的国际环境。(2)获得国内的发展成就: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健全,推动了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提高,带动了国内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收入和生活水平。2.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贡献者(1)中国自身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成功脱贫,这本身就是对世界发展的巨大贡献,也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有益启示。(2)中国的发展为世界各国的发展提供了机遇a.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为世界各国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更充足的资本、更丰富的产品、更宝贵的合作机会,为全球经济的稳定和增长提供了持续强大的推动力。b.中国同一大批国家的联动发展,使全球经济发展更加平衡,中国改革开放持续推进,为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动力。补充: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始终敞开胸襟、拥抱世界,积极作出中国贡献。注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我国经济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现。注意:我国降低进口关税;持续放宽市场准入;精简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提升投资自由化水平、稳步扩大金融业开放和服务业开放、深化农业、采矿业、制造业开放;扩大电信、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开放进程;这些就是扩大深化对外开放的表现。注意:中国的发展,关键在于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这是一条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的道路,是一条改革创新的道路,是一条在开放中谋求共同发展的道路。在发展过程中,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断提升发展的内外联动性,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更多惠及其他国家和人民。二、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第72页共72页1.促进共同发展:中国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始终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促进世界共同发展、持续发展,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2.奉行多边体制:作为世界主要经济体和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奉行多边贸易体制,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规则制定,按照共同制定的规则办事,通过协商为应对共同的挑战找到共赢的解决方案。3.发展更加包容:中国坚持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大方向,为世界经济增长发掘新动力,使世界经济增长更加包容。4.“一带一路”是重大举措:我国以建设“一带一路”为重点,推动中国与沿线国家共同繁荣。共建“一带一路”不仅着眼于促进我国自身发展,而且以我国发展为契机,让更多国家搭上我国发展快车,同沿线各国共同分享中国的发展机遇,帮助其实现发展目标。补充:今天的中国,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同世界深度互动,向世界深度开放。注意:国际产能合作是指两个经济体之间进行产能供求跨国或者跨地区配置的联合行动。开展跨国产能合作的中国产业,既有以轻工、家电为主的传统优势产业,以钢铁、平板玻璃为主的富余产能优势产业,又有以通信设备、轨道交通为主的装备制造优势产业。注意: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商品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是国际贸易发展史上一大创举。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中国着眼于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中国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大举措,是中国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支持经济全球化的实际行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由中国主办,世界贸易组织等多个国际组织和众多国家共同参与,不是中国“独唱”,而是多方大合唱。注意:多边贸易,是指三个或三个以上国家或地区,为了相互间的收支能够在整体上获得平衡,通过协议在多边结算基础上所进行的贸易。世界贸易组织所管理的体制就是多边贸易体制。贸易保护主义,是指在对外贸易中通过关税或非关税壁垒限制进口,以减轻本国产品在国内市场遭受的外国产品竞争,并向本国产品提供各种补贴或优惠,以增强其国际竞争力的主张和政策。~~~~~~~~~~~~~~~~~~~~~~~~~~~~~~~~~~~~~~~~~~~~~~~~~~~~~~~~~~~~~~~~~~~~综合探究: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完善全球治理第72页共72页1、我国出口产品主要受到关税壁垒、非关税壁垒(绿色壁垒、技术壁垒)等贸易壁垒的影响。针对绿色壁垒、技术壁垒,我国应该积极培育国际经济竞争的新优势。注意:绿色壁垒,是指以保护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为名,通过制定一系列复杂苛刻的环保标准,对来自其他国家的产品和服务设置障碍,以保护本国产业。技术壁垒,即科学技术上的关卡,它通过设立认证制度、卫生检验检疫制度、检验程序以及质量、包装、规格和标签标准等,提高对进口产品的技术要求,增加进口难度。2、我国企业应对绿色壁垒和技术壁垒的措施(1)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开发技术,积极培育国际经济竞争的新优势;(2)努力提高产品质量,以质取胜,实施品牌战略;(3)积极推行农产品标准化工作,开展国际认证,与国际标准接轨;(4)建立绿色壁垒预警和防范机制,提高农产品抗风险能力。3、针对跨国购物存在的问题,请从政府、企业、市场、消费者等方面谈谈如何保护消费者权益。(1)政府方面:加快跨境电商消费者权益保护立法,加强监管,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完善跨境电商消费者线上纠纷解决机制;加强国际合作,加快国际统一立法。(2)企业方面:要守法、诚信经营,自觉承担社会责任,注重社会效益,建立争议解决机制,自觉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3)消费者方面:要理性选择购物平台,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维护个人身份信息,注意交易和支付安全,保存购物凭证等。4、国家经济安全是指一国的国民经济运行、发展和经济实力处于不受根本威胁的状态。一国的经济安全包括信息安全、金融风险防范和处置问题、贸易摩擦与纠纷问题、引进外资和保护民族工业的矛盾、粮食供应保障、淡水资源保障等。其中,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维护金融安全,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全局的一件带有战略性、根本性的大事。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5、防范国际金融风险,政府、企业、个人三个方面可以采取的措施(1)政府角度第72页共72页☉处理好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的关系。在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必须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尤其要矢志不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关键技术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集中力量动好自己的事,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充分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强宏观调控,实施科学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完善金融市场监管;☉其他:完善金融领域立法;审慎扩大金融服务业对外开放;加强外汇储备管理;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合作,完善国际经济协调机制,加强风险的共同应对与防范等。(2)企业方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开发产品核心技术,实施品牌战略,增强核心竞争力加;☉尝试多元化经营,开拓更广阔的市场;☉创新经营方式和策略,充分利用数字经济和新媒体优势,如电商直播、跨境电子商务;☉保持合理的企业资本杠杆率,及时处置不良资产和债务等。(3)个人方面☉熟悉金融风险相关常识,提高识别金融风险的能力;☉学会理性思考,树立风险意识,自觉遵守金融行业法律法规,做好家庭和个人投资理财,防范和抵制非法集资、金融诈骗等犯罪行为;☉关注国内和国际金融市场资讯,了解金融市场利率、股市等动态等。6、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非歧视原则(最惠国待遇原则、国民待遇原则)、透明度原则、自由贸易原则、公平竞争原则,这些基本原则构成了多边贸易体制的基础。注意:透明度原则是指各成员应公布所制定和实施的贸易措施及其变化情况,并通知世界贸易组织,不公布的不得实施。各成员参加的有关影响国际贸易政策的国际协议也在公布和通知之列;自由贸易原则是指通过多边贸易谈判,实质性减关税,减少其他贸易壁全,扩大成员之间的货物和服务贸易;公平竞争原则是指各成员应避免采取扭曲市场竞争的措施,纠正不公平贸易行为,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领域,创造和维护公开公平、公正的环境。第72页共72页注意:最惠国待遇是见者有份,国民待遇指的是在民事权利和本国公民享有同等待遇,两者不能混淆。注意:反倾销本身不等于贸易保护,当然很多国家以反倾销的名义进行贸易保护,贸易保护主义,如征收不合理关税违反了非歧视原则、自由贸易和公平竞争的原则;倾销属于违反公平竞争原则。注意:自由贸易原则一般需要跨境,如果一国政府对于本国的外资企业采取措施,不适用自由贸易原则。注意:对本国产业进行不合理的补贴违反了公平竞争的原则。7、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1)原因: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建立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这是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的必然要求。(2)内涵: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是全方位立体开放的经济,是深度加入国际分工体系、与世界经济深度融合的经济。(3)要求: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不仅输出高质量的商品、服务和要素,而且输入高质量的商品、服务和要素;不仅要更大规模地“引进来”,而且要更加积极地“走出去”;不仅要海陆内外联动,而且要东西双向互济。8、防范国际金融风险,维护国家经济安全(1)客观现状一以及应对要求: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局。对广大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而言,这个世界既充满机遇,也存在挑战,各种国际金融风险是我们前进道路上不得不应对的挑战。对此,我们要有防范经济风险的意识和能力,掌握应对风险的本领。(2)客观现状二以及应对要求:当前的全球治理机制还难以有效化解国际金融市场频繁动荡、资产泡沫积聚等问题。为此,我们要与国际社会协作,完善国际经济协调机制,加强风险的共同应对与防范。(3)客观现状三以及应对要求:面对国际贸易中出现的贸易摩擦。对此,我国政府和企业要共同携手,运用我们的智慧,充分利用国际组织赋予的权利,客观公平公正地解决分歧,为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9、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第72页共72页(1)存在的问题:当前,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紧迫性越来越突出。国际经济力量对比已经发生深刻变化,而全球治理体系未能反映新格局,代表性和包容性很不够;贸易和投资规则未能跟上新形势,机制封闭化、规则碎片化问题十分突出。(2)新的治理体系要求:在新的治理体系下,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都是国际社会平等成员,平等参与决策、享受权利、履行义务;新的治理体系要赋予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更多代表性和发言权,要坚持多边主义,维护多边体制的权威性和有效性;建立新的治理体系,并非要求将原有治理体系推倒重来。现行国际秩序并不完美,但只要它以规则为基础,以公平为导向,以共赢为目标,就不能随意被舍弃。10、坚持正确义利观(1)要求:正确义利观要求我们在国际交往中,特别是在同发展中国家的交往与合作中,坚决摒弃过时的零和思维,坚持义利相兼、先义后利,与各国人民共享机遇,共迎挑战,共同繁荣。(2)进步性:正确义利观是对国家主权原则的尊重、维护和有益补充,也是对狭隘国家利益观的超越,更是对见利忘义、损人利己的霸权行为的反对和鞭挞。坚持正确义利观对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第四单元国际组织第八课主要的国际组织第一框日益重要的国际组织第二框联合国第三框区域性国际组织第九课中国与国际组织第一框中国与联合国第二框中国与新兴国际组织第72页共72页本单元关键句:在国际社会中,国际组织特别是政府间国际组织充当着日益重要的角色。中国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理解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坚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重大意义。~~~~~~~~~~~~~~~~~~~~~~~~~~~~~~~~~~~~~~~~~~~~~第一框日益重要的国际组织第八课主要的国际组织第二框联合国第三框区域性国际组织本课关键句:国际组织在处理各种国际性问题上发挥重要作用,是当今国际社会日益重要的行为体、全球治理的重要载体、多边外交的重要舞台。有一些国际组织格外重要,不仅影响着各国的政策,而且影响着各国民众的日常生活。~~~~~~~~~~~~~~~~~~~~~~~~~~~~~~~~~~~~~~~~~~~~~日益重要的国际组织一、国际组织的分类与机构1.国际组织的分类标准2.国际组织的机构设置二、国际组织的产生及作用1.国际组织产生的原因2.辩证看待国际组织的作用3.国际组织的主要特征~~~~~~~~~~~~~~~~~~~~~~~~~~~~~~~~~~~~~~~~~~~~~本框难点与重点:国际组织的分类;国际组织的作用;国际组织的产生。~~~~~~~~~~~~~~~~~~~~~~~~~~~~~~~~~~~~~~~~~~~~~一、国际组织的分类与机构第72页共72页1.国际组织的分类标准(1)按照成员的性质划分:政府间国际组织,成员是主权国家或地区的政府;非政府间国际组织,成员主要是团体或个人。(2)按照地理范围划分:世界性国际组织,向全世界开放,任何国家都可以申请加入;区域性国际组织,成员限于某一特定的地域范围。(3)按照职能范围划分:一般性国际组织,其职能范围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专门性国际组织,其具有专业职能,主要开展科技、文化、教育、卫生等方面的专门技术性活动。2.国际组织的机构设置(1)议事和决策机构:一般来说,全体成员参加的大会是议事和决策机构,享有广泛的权力,包括制定和修改章程、接纳新成员、选举执行机构成员和最高行政官员、审核财政预算和决算、审议各机构年度报告等。(2)执行机构:大会休会期间,部分成员组成执行机构,执行相关的决议,履行各项职能。秘书处负责处理日常事务,为其他机构提供服务。(3)司法机构:有些国际组织还设有司法机构,解决成员间的矛盾、纠纷。补充:活动在国际舞台上的,既有主权国家,又有国际组织。国际组织指的是若干国家的政府或民间团体经协商联合建立的经常性组织。主权国家是国际社会的基石,国际组织是国际社会的重要成员。补充:非政府间国际组织主要由多国的团体或个人组成,其特征表现为非官方性、公益性以及一定程度的志愿性。非政府间国际组织在维护世界和平、保护环境、防治疾病、提供人道主义援助、开展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也有一些非政府间国际组织为个别大国服务,成为个别大国向其他国家渗透的工具。补充:联合国成为当代国际组织体系的核心。二、国际组织的产生及作用1.国际组织产生的原因(必要性):(1)国际组织是国际关系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其形成和发展反映了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要求,也表明人类交往的日益频繁和面临的问题日益复杂。第72页共72页(2)国际组织的出现,适应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的新情况和新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组织迅速发展,适应了新科技革命带来的经济全球化的需要,适应了当代世界多极化趋势,体现了对全人类面临的共同课题的关注。2.辩证看待国际组织的作用(1)积极作用:国际组织可以促进国际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开展交流、协调、合作,调停和解决国际政治冲突和经济纠纷,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2)局限性:国际组织参与国际事务受诸多因素制约,有其局限性。个别大国倚仗实力,力图控制国际组织,使之成为其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工具。3.国际组织的主要特征(1)国际性:国际组织是国家、地区之间的组织,两个以上国家、地区的政府、团体或个人才能建立国际组织。(2)目的性:国际组织有特定的宗旨,宗旨是国际组织开展活动的指导原则,也是其在国际社会存在的意义所在。(3)组织性:国际组织设有多层次的机构来开展活动,以实现其宗旨。其常设性机构处理日常事务。(4)自主性:国际组织代表各成员的共同利益而不是某个特定成员的单方利益。在一定程度上,国际组织自主开展活动,独立运作,其决议也有某种强制力。注意:国际组织的活动包罗万象,国际组织也是多样性的,但是多样性不属于国际组织的主要特征。~~~~~~~~~~~~~~~~~~~~~~~~~~~~~~~~~~~~~~~~~~~~~联合国一、《联合国宪章》倡导的国际关系基本原则1.联合国性质2.崇高精神与美好理想3.成立意义4.《联合国宪章》倡导的国际关系基本原则第72页共72页二、联合国的主要机构1.大会2.安全理事会3.经济及社会理事会4.托管理事会5.国际法院6.秘书处三、联合国的作用1.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2.促进经济、社会发展3.全面推进联合国改革~~~~~~~~~~~~~~~~~~~~~~~~~~~~~~~~~~~~~~~~~~~~~本框重点与难点:联合国的性质和主要组织机构;正确把握联合国大会与联合国安理会的区别;理解联合国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的积极作用;理解联合国宪章倡导的国际关系基本原则。~~~~~~~~~~~~~~~~~~~~~~~~~~~~~~~~~~~~~~~~~~~~~一、《联合国宪章》倡导的国际关系基本原则1.联合国性质:联合国是当今世界最具普遍性、代表性和权威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2.崇高精神与美好理想:联合国体现了世界各国人民“欲免后世再遭今代人类两度身历惨不堪言之战祸”“彼此以善邻之道,和睦相处”的崇高精神;承载着国际社会共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美好理想。3.成立意义:联合国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胜利的产物,是人类为和平与发展长期努力的结果。联合国的成立是人类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是人类和平进步事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4.联合国宪章倡导的国际关系基本原则(1)各会员国主权平等;第72页共72页(2)各会员国应履行宪章规定的义务;(3)各会员国应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4)各会员国必须避免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不侵害别国的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5)各会员国对于联合国依宪章规定而采取的行动,应尽力予以协助;(6)联合国不得干涉在本质上属于任何国家内政的事务。补充: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注意:联合国是政府间的国际组织,不是超国家组织,更不是世界政府,联合国的权力是会员国授予的。联合国的成立并不是为了削弱和取代会员国的国家主权,而是为了维护和尊重会员国的国家主权。二、联合国的主要机构总起句:联合国设有6个主要机构,包括大会、安全理事会、经济及社会理事会、托管理事会、国际法院和秘书处。除国际法院位于海牙外,其他5个机构设在纽约联合国总部。联合国在日内瓦、维也纳和内罗毕设有办事处。1.大会(1)性质:联合国主要审议机构,拥有广泛职权。(2)表决:大会由全体会员国的代表组成,每一个会员国都有一个投票权。大会关于重要问题的决定,如关于和平与安全、接纳新会员国与预算事项的决定,必须由三分之二多数表决通过,其他问题则以简单多数通过决定,注意:联合国大会拥有决定重要问题的权力,有权对国际政治问题进行讨论并作出决议,但是大会通过的决议没有强制约束力。2.安全理事会(1)职责:负有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主要责任。(2)组成:由中、美、俄、英、法5个常任理事国和10个由大会选出,任期两年的非常任理事国组成。每一个理事国均有一个投票权。第72页共72页(3)表决:安理会关于(或者写“事关国际和平和安全的”)实质性问题的决定,需要15个理事国中至少9票通过,并且不得有任何一个常任理事国投反对票(弃权不属于反对票),这体现了“大国一致”的原则。常任理事国的这种权力被称为“否决权”。安理会关于程序性问题的决定以15个理事国中至少9个理事国的同意票通过,对于程序性问题,大国无否决权。注意:安理会通过的决议对于全体会员国都有普遍和强制约束力。3.经济及社会理事会,由大会选出的54个理事国组成,主要关注国际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卫生等问题。4.托管理事会,负责监督托管领土,目前已完成历史使命,停止运作。5.国际法院,是为和平解决国际争端而设立的主要司法机构,由15名法院组成。6.秘书处,由秘书长及办事人员组成,从事各种日常工作。秘书长是联合国的行政首长(非最高首长),由大会根据安理会推荐任命。注意:秘书长任期5年,连选连任,理论上无届数限制,按惯例是不突破两届。注意:联合国还设有多个专门机构,如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国际民用航空组织、国际农业发展基金、国际劳工组织、国际海事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电信联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万国邮政联盟、世界银行集团、世界卫生组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世界旅游组织等。这些组织在经济及社会方面开展广泛活动,发挥重要作用。三、联合国的作用总起句:联合国成立以来,经历了种种考验,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特别是冷战结束以来,广大会员国共同努力,推动联合国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使其在维护世界和平、推动共同发展、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巨大成就。1.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1)联合国作为集体安全机制的核心,在保障全球安全的国际合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安理会在解决事关世界和平与安全的重大全球和地区问题上具有重要作用。(3)联合国在实践中建立和发展了维和行动,为缓和国际紧张局势和解决地区冲突作出了独特贡献。第72页共72页(4)联合国召开裁军问题特别大会,通过设在日内瓦的裁军谈判会议积极推动多边谈判,促成一系列国际条约的签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补充:联合国积极推动军备控制与裁减军备,促进世界和平与安全。联合国推动达成的部分多边军备限制和裁军协定有《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禁止在海洋洋底及其底土安置核武器和其他大规模毁灭性武器条约》《禁止细菌(生物)及毒素武器的发展生产及储存以及销毁这类武器的公约》《关于禁止发展、生产、储存和使用化学武器及销毁此种武器的公约》《全面禁止核武器条约》等。但是协定的达成及落实艰难曲折,军备限制和裁军工作任重道远。2.促进经济、社会发展(1)发展与和平、人权并列为联合国工作三大支柱。(2)联合国发展系统主持召开联合国发展领域重大国际会议,从战略高度协调国际社会的经济及社会发展活动。(3)联合国发展系统长期从事开发活动,向有关国家提供发展所需的资金、技术,并帮助制定合适的发展战略和政策,为世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及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3.全面推进联合国改革(1)为什么:联合国是实践多边主义的最佳场所,是集体应对各种威胁和挑战的有效平台,应该继续成为维护和平的使者、推动发展的先驱。联合国的作用只能加强,不能削弱。通过改革加强联合国的作用,符合人类的共同利益。(2)是什么:联合国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安理会改革,具体包括新增安理会成员类别、否决权、安理会规模以及工作方法。(3)怎么做:联合国的改革应发扬民主,广泛协商,积极稳妥,循序渐进。~~~~~~~~~~~~~~~~~~~~~~~~~~~~~~~~~~~~~~~~~~~~~区域性国际组织一、欧洲联盟:区域一体化组织的典型1.欧洲一体化的进程2.欧盟的性质和规模第72页共72页3.欧盟的特征和宗旨4.欧盟的主要机构及其职能5.欧盟的作用6.中国与欧盟的关系二、亚太经合组织1.性质2.宗旨及合作方式3.我国在亚太经合组织中的重要作用三、东南亚国家联盟1.发展历程2.东盟的地位3.东盟的成员4.东盟的运行机制5.中国与东盟的关系四、非洲联盟1.发展历程2.非盟的地位3.非盟的作用4.中国与非盟的关系~~~~~~~~~~~~~~~~~~~~~~~~~~~~~~~~~~~~~~~~~~~~~本框重点与难点:理解欧盟的宗旨;理解亚太经合组织的宗旨;欧盟是当今世界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性国际组织;独特的亚太经合组织方式;中国与其他国际组织的关系。~~~~~~~~~~~~~~~~~~~~~~~~~~~~~~~~~~~~~~~~~~~~~第72页共72页一、欧洲联盟:区域一体化组织的典型1.欧洲一体化的进程1952年,西欧六国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正式启动欧洲一体化进程;1967年7月,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统称欧洲共同体;1969年经济与货币联盟建立;目的是实现欧洲货币制度的稳定和统一1991年12月欧共体首脑会议通过《欧洲联盟条约》,并于1993年1月1日生效,欧共体演化为欧盟。此后,欧盟成员国领导人又陆续签署《阿姆斯特丹条约》《尼斯条约》《里斯本条约》,使欧盟一体化不断深化。冷战结束后,大批中东欧国家加入欧盟。注意:1950年5月9日,法国外长舒曼发表声明,建议法国和德国建立煤钢共同体,史称“舒曼计划”,这开启了欧洲一体化进程。2.欧盟的性质和规模(1)欧盟是当今世界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性国际组织,成为世界格局中的重要力量。(2)规模:目前有27个成员国。2020年1月31日英国正式脱欧。3.欧盟的特征和宗旨(1)特征:欧盟的发展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欧洲历史上有关统一、联合或一体化的各种主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一体化进程奠定了思想和理论基础;第二次世界大战给欧洲带来巨大损失,联合起来求和平、谋发展是启动欧洲一体化进程的直接动力;欧盟是由成员国组成的具有超国家性质的区域性组织,成员国向欧盟让渡了大量主权,成员国政治、经济、安全等利益已经紧密联系在一起。(2)宗旨:欧盟的宗旨是实现各成员国的共同目标:促进和平,追求公民富裕生活,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确保基本价值标准,加强国际合作。4.欧盟的主要机构及其职能①欧洲理事会(欧盟首脑会议):欧盟最高决策机构。②欧盟理事会(部长理事会):负责日常决策,拥有欧盟立法权。③欧盟委员会:欧盟常设执行机构。第72页共72页④欧洲议会:监督、咨询机构,也有部分立法权。⑤欧洲法院:欧盟的最高法院。5.欧盟的作用(1)欧盟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并力争在重大国际问题和地区热点问题上有所作为。(2)近年来,欧盟经受了主权债务危机、乌克兰危机、恐怖袭击、难民危机和英国“脱欧”等多重冲击,暴露了一些深层次问题。6.中国与欧盟的关系(1)1975年5月,中国与欧洲经济共同体建立正式关系。(2)中欧各具经济优势,互补性强。四十多年来,中欧关系发展迅速,欧盟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3)2003年,中欧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双方政治互信不断深化,经贸联系日益密切,人员交流持续频密。二、亚太经合组织(APEC)1.性质:冷战结束后,亚太地区逐渐发展成为全球最具经济活力的地区。亚太经合组织是亚太地区层级最高、领域最广、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合作机制。2.宗旨及合作方式(1)宗旨:支持亚太区域经济可持续增长和繁荣,建设活力和谐的亚太大家庭,捍卫自由开放的贸易和投资,加速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鼓励经济技术合作,保障人民安全,促进建设良好和可持续的商业环境。(2)合作方式:亚太经合组织通过独特的方式推进成员间的合作。所谓亚太经合组织方式,承认多样性,强调灵活性、渐进性和开放性;遵循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协商一致、自愿自主的原则;单边行动与集体行动相结合。补充:亚太经合组织众多成员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客观上要求创造出一种全新的合作方式。亚太经合组织方式强调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进程的灵活性,根据成员不同的发展水平和承受能力确定不同的时间表。各成员可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逐步推进,不承担强制性的条约义务。亚太经合组织成员特别是发展中成员,有比较充分的时间逐步地、渐进地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进程。亚太经合组织奉行开放的地区主义,坚持非歧视原则,不存在共同的对外关系壁垒,不是封闭的贸易集团。第72页共72页补充:亚太经合组织的组织结构为“领导人非正式会议”——“部长级会议”——“高官会议”——“秘书处”,最底层是“贸易和投资委员会、预算和管理委员会、经济委员会、经济技术合作高官指导委员会”。3.我国在亚太经合组织中的重要作用:中国在亚太地区举足轻重,是亚太经合组织的重要成员。自1991年加入亚太经合组织以来,中国参加了历届部长级会议和历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积极参与各层次各领域合作,为促进亚太经合组织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三、东南亚国家联盟1.发展历程:东南亚国家联盟是东南亚地区最早着手一体化进程的区域性国际组织。冷战时期,东盟是一个较为松散的国际组织,随着冷战的结束,东盟加速推进一体化。1992年,东盟提出建立自由贸易区。亚洲金融危机后,东盟国家普遍认识到,只有通过更紧密的联合才能应对外部挑战。2015年,东盟共同体宣告成立,这也是亚洲地区建成的首个区域共同体。东盟十国虽然山水相连、互为邻邦,但内部发展差异较大。因此,东盟从成立之日起就一直遵循协商一致、循序渐进的原则,坚持互不干涉内政,坚持以非正式的调节、协商解决成员之间的分歧和争端。2.东盟的地位: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英语缩写为“ASEAN”)是亚洲最令人瞩目的区域性国际组织。3.东盟的成员:东盟于1967年成立,有10个成员国:文莱、柬埔寨、印尼、老挝、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新加坡、越南、泰国。4.东盟的运行机制:东盟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10+1”、“10+3”、东盟地区论坛、东盟防长扩大会和东亚峰会等机制,成为推进区域合作和一体化建设的重要平台。5.中国与东盟的关系(1)在“10+1”和“10+3”合作、东亚峰会、东盟地区论坛等区域机制框架下,中国与东盟保持了良好的沟通和合作。(2)2003年,中国与东盟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2010年,中国-东盟自贸区全面建成,中国现已成为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3)2013年10月,中国倡议与东盟携手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四、非洲联盟第72页共72页1.发展历程:非洲是当今世界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洲,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非洲众多国家纷纷赢得独立,并走上联合自强的道路,成为国际社会中一支举足轻重的政治力量。非洲联盟的前身是成立于1963年的非洲统一组织。1999年,非洲统一组织第四届特别首脑会议通过《锡尔特宣言》,决定成立非盟。2002年,非盟正式取代非洲统一组织。目前,非盟有55个成员国,最重要的决策由首脑会议作出。补充:首脑会议是非洲联盟最高权力机构。2.非盟的地位:非洲联盟(AU)是非洲最重要的区域性合作组织。3.非盟的作用:非盟成立后,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与日俱增,成为引领非洲国家联合自强、共谋发展的一面旗帜,其领导权威得到非洲国家和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补充:非盟在推动非洲经济发展和非洲一体化进程方面发挥重大作用。在促进非洲安全方面也发挥重大作用。4.中国与非盟的关系(1)中国重视发展与非盟的关系。中国与非盟在气候变化、“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等重大国际问题以及非洲热点问题上保持沟通协调。中国向非盟机构能力建设、有关维和行动和非盟总部会议中心、非洲疾控中心等项目建设提供援助。(2)非盟在涉及中国核心和重大利益问题上积极支持中国。~~~~~~~~~~~~~~~~~~~~~~~~~~~~~~~~~~~~~~~~~~~~~第一框中国与联合国第九课中国与国际组织第二框中国与新兴国际组织本课关键句:国际组织的重要性日益增强,中国日益走向开放,国际组织越来越成为中国外交的重要舞台。中国不但加强与主要国际组织的联系,而且积极推进新兴国际组织的发展,并倡议建立了一些重要的国际组织。中国在走向世界、融入世界的同时,也积极影响世界,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中国与联合国第72页共72页一、中国与联合国关系的历史演变1.中国参与了联合国的创建2.新中国参加联合国工作受阻3.中国恢复合法席位二、中国在联合国的地位和作用1.中国在联合国的地位2.中国在联合国发挥的积极作用~~~~~~~~~~~~~~~~~~~~~~~~~~~~~~~~~~~~~~~~~~~~~本框难点和重点:中国与联合国关系的历史演变;中国在联合国的地位和作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是负责任的大国;联合国改革的中国主张。~~~~~~~~~~~~~~~~~~~~~~~~~~~~~~~~~~~~~~~~~~~~~一、中国与联合国关系的历史演变1.中国参与了联合国的创建: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主要成员国,参与了酝酿、筹建联合国的过程。中国是旧金山制宪会议发起国,是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2.新中国参加联合国工作受阻: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推翻了国民党政权,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政府要求取代已经根本不能代表中国的旧政府,参加联合国工作。但是,美国采用各种手段,对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设置重重障碍。补充:联合国有不少会员国因革命或政变而更迭政权、改变国名,但是新政府顺利继承旧政府的国际法主体资格,在联合国地位并未受到影响。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按照国际惯例和公认的国际法则,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应由新中国取代,本不应该产生任何问题,美国的无理阻挠致使新中国进入联合国的进程被拖延22年之久,这是一种极不正常的现象,暴露了联合国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局限性。3.中国恢复合法席位:经过长期斗争,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著名的第2758号决议。决议决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从政治上、法律上和组织上彻底解决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问题。这是中国与广大坚持原则、主持正义的国家的重大胜利。从此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出现在联合国舞台上,与联合国的关系步入正轨,双方在各个领域的合作不断加强。第72页共72页二、中国在联合国的地位和作用1.中国在联合国的地位:中国是国际社会的重要成员,是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在事关世界和平与安全的重大事务上享有否决权,是联合国中有重要影响的国家之一。2.中国在联合国发挥的积极作用(1)中国本着自身肩负的重大国际责任,尊重联合国的权威地位,维护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积极参加各项工作,在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中发挥着建设性作用。(2)中国坚持以多边主义实现共同安全。通过与联合国广大会员国特别是安理会成员的共同努力,中国积极推动多起地区冲突走向政治解决。中国是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坚定支持者和积极参与者。在国际军控、裁军与防扩散领域,中国努力维护现有多边条约的权威性和有效性,支持发挥联合国在防扩散领域的核心作用。(3)中国坚持以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中国连续担任经社理事会理事国,积极参与经社系统的重要国际会议和其他活动。中国积极推动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敦促发达国家为实现全球普遍、协调、均衡发展承担更多责任;中国加入多项国际人权公约并认真履行公约义务,与联合国在人权事务上保持良好合作,与多国展开人权对话。注意:这一点也是中国坚持多边主义的体现。(4)中国是联合国改革的最早倡导者和有力支持者之一。中国主张改革应有利于坚持《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更好地发挥联合国的作用,维护会员国的共同利益;应增强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权和发言权,切实维护其利益。(5)总结:中国推动联合国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使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推动共同发展、促进人类文明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取得巨大成就。注意:如果材料出现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中的作为,并且问中国在联合国中的作用,请大家补充写上“中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事关和平与安全的重大事务上享有否决权,是联合国拥有重要影响的国家之一。”注意:回答中国在联合国的作用,一般会要求写出“中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与新兴国际组织一、二十国集团1.二十国集团产生的原因第72页共72页2.二十国集团的特点3.二十国集团的任务4.中国与二十国集团的关系二、金砖国家1.金砖国家的产生2.金砖国家的作用3.中国与金砖国家的关系三、上海合作组织1.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2.上海合作组织的特点3.上海合作组织的作用四、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1.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成立2.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作用3.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特点~~~~~~~~~~~~~~~~~~~~~~~~~~~~~~~~~~~~~~~~~~~~~本框重点和难点:中国与二十国集团的关系;金砖国家、亚投行的作用;二十国集团的作用;亚投行和其他全球和区域多边开发银行的关系。~~~~~~~~~~~~~~~~~~~~~~~~~~~~~~~~~~~~~~~~~~~~~一、二十国集团1.二十国集团产生的原因: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社会深感有必要对全球经济进行监管和治理,然而,西方国家主导的旧的国际机制已难以胜任此任务,二十国集团因此成为新的全球经济治理平台。第72页共72页2.二十国集团的特点:二十国集团成员涵盖面广、代表性强,其构成兼顾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以及不同地域的利益。3.二十国集团的任务:二十国集团主要讨论全球重大经济金融热点问题。4.中国与二十国集团的关系(1)中国是二十国集团的创始国,也是二十国集团中最大的发展中国家。(2)二十国集团已成为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重要平台。(3)中国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的历次二十国集团会议上都发出自己的声音,提出共同构建创新、开放、联动和包容型世界经济的中国主张,倡导平等、开放、合作、共享的全球经济治理观,为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完善全球经济治理贡献中国智慧。二、金砖国家1.产生:金砖国家的诞生和发展,是世界经济变迁和国际格局演变的产物。2.作用(1)金砖五国秉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金砖精神,推动各领域务实合作不断深入,深化了团结互信,增进了五国人民福祉,拉紧了利益和情感纽带,为世界经济企稳复苏并重回增长之路作出了突出贡献。(2)金砖国家不是封闭的俱乐部。从2013年开始,历次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均由主席国邀请一些非金砖国家进行对话交流。金砖国家已成为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合作、维护共同利益的重要平台。3.中国与金砖国家的关系(1)在金砖国家中,中国的经济体量最大,作用相对突出。中国一直努力推动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形成和不断发展,顺应历史大势,把握发展机遇,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挥建设性作用。(2)2017年,中国作为金砖国家轮值主席国,在总结金砖合作成功经验基础上,提出了以对话合作、共谋发展为宗旨的“金砖+”合作理念,并在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期间举办新兴市场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话会。补充:金砖国家是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间合作机制,成员包括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南非。中国是新开发银行和金砖国家应急储备安排的重要推动力量。2015年7月,新开发银行在上海正式开业。新开发银行的成立,是金砖国家合作进程中具有重要和深远意义的成果,有助于提高金砖国家在国际金融事务中的话语权。第72页共72页三、上海合作组织1.成立:1996年,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五国元首在上海举行首次会晤,建立“上海五国”会晤机制。2001年,乌兹别克斯坦加入,六国元首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 宣布上海合作组织成立。2.特点:上海合作组织(简称“上合组织”,英语缩写为”SCO" )是第一个在中国境内宣布成立、第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上合组织工作语言为汉语和俄语,秘书处设在北京。3.作用(1)在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指引下,上合组织开创了自冷战结束以来区域合作的新模式,成为当今世界区域合作的典范。(2)上合组织自成立之初就将打击“三股势力”(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势力)维护地区安全稳定视为重要的合作领域。上合组织地区反恐怖机构执行委员会作为上合组织的常设机构,在国际反恐领域的影响力与日俱增。4.中国和上海经合组织的关系(1)中国大力推动上合组织的经济合作。(2)中国大力推进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的金融合作。补充:上海合作组织是世界上幅员最广、人口最多的综合性区域合作组织。如何通过适宜的发展战略指引扩员后的上海合作组织处理地区事务、参与全球治理,成为关乎上海合作组织发展前景的重要课题。上合组织的宗旨——加强各成员国之间的相互信任与睦邻友好,鼓励成员国在政治、经贸、科技、文化、教育、能源、交通、旅游、环保及其他领域的有效合作,共同致力于维护和保障地区的和平、安全与稳定,推动建立民主、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上合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是上合组织最高机构,每年举行一次例会,就组织内所有重大问题作出决定和指示。上合组织有两个常设机构,分别是设在北京的上合组织秘书处和设在塔什干的上合组织地区反恐机构执行委员会。中国大力推动上合组织的经济合作和金融合作。四、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1.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简称“亚投行”,英语编写为“AIIB”)是中国倡议成立的多边金融合作机构。亚投行于2016年1年月正式运营,总部设在北京,工作语言为英语。第72页共72页2.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作用(1)亚投行致力于亚洲地区的基础设施投资,为能源、电力、交通、通信、农业基建、供水、环卫、城建和物流等工程项目提供资金支持。(2)运作原则是公开、透明、独立、问责。(3)目标是精简,廉洁、绿色。3.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特点(1)亚投行充分借鉴现有多边金融机构长期积累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制定和实施严格的规章制度,提高透明度和包容性。(2)亚投行在现行国际经济金融秩序下运行,同其他全球和区域多边开发银行的关系是相互补充而非相互替代。补充: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是一个国际性的金融机构,其运作遵循国际惯例。中国在亚投行占据重要地位,是第一大股东和投票权占比最高的国家,首任行长是中国人。~~~~~~~~~~~~~~~~~~~~~~~~~~~~~~~~~~~~~~~~~~~~~综合探究国际视野及国际人才新中国与国际组织的关系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1971年之前,新中国被排斥在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之外,为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进行不懈的斗争。从1971年到改革开放,新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并与大批国际组织恢复,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恢复了在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合法席位,加入亚太经合组织等。进入21世纪,特别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与国际组织的关系又进入了新的阶段,中国成为多边外交、全球治理积极参与者,日益成为全球多边舞台的重要引领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与国际组织的关系更加密切,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全球治理,并与一些国际组织合作共建“一带一路”,这既是世界政治经济发展形势使然,也是中国自身实力提升后主动融入世界的必然选择。改革开放40第72页共72页多年,中国的综合国力发生了巨大变化,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中国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承担负责任大国的应有责任,主动开展主场外交,与国际社会一起共同维护全球气候安全,对待全球治理的态度、政策和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着全球治理的未来,同时也影响中国发展的国际环境。中国需要加深对国际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在结合中国发展经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提出符合人类发展需求的全球治理理念和政策。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级化不断发展,中国要与国际组织的关系必将日益深化。全球青年有理想、有担当,人类就有希望,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我们要用欣赏、互鉴、共享的观点看待世界,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和谐共生,积极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添砖加瓦。~~~~~~~~~~~~~~~~~~~~~~~~~~~~~~~~~~~~~~~~~~~~~第72页共72页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政治
发布时间:2022-09-08 20:22:03 页数:72
价格:¥15.88 大小:121.94 KB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