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课件
首页

统编版(2019)高中政治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点复习提纲(含练习题及答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63

2/63

剩余61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统编版(2019)高中政治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点复习提纲一、生产方式概述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含义(1)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含义内容地位生产力是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包括劳动者、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三个基本要素。其中劳动者在生产中起决定作用。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总是处在不断进步的变化中,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关系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包括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以及产品的分配关系三个方面其中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是全部生产关系的核心和基础,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其他两个方面。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要求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生产力发展了,生产关系就要相应地发生变化。(2)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状况相适应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则阻碍生产力的发展。(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状况是人类社会变化发展的的二条基本规律,在此规律支配下,人类已经历了5种社会形态。第一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第一框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一:原始社会1、地位: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也是最低阶段。第63页共63页\n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状况(1)生产力:社会生产力非常低下,分为两个时期。旧石器时代特点主要以采集天然食物为生新石器时代特点原始畜牧业和农业开始出现,人们从食物的采集者变为生产者作用得益于畜牧农耕使人类实现了定居的地方,大都成为人类文明的摇篮(2)生产关系特点:原因原始社会低下的生产力、人们不得不共同劳动特点所有制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关系在生产中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分配平均分配劳动产品(3)生活单位:氏族基本单位氏族按照血缘关系结成的氏族是原始人共同生活的基本单位管理方式在氏族制度下氏族内部没有人压迫人的现象人们通过氏族议事会管理集体事务,一切大事都在议事会上由全氏族成年人共同讨论决定氏族议事会是氏族全体成年人行使平等表决权的民主集会氏族长和军事首领是由氏族议事会选举产生的。他们同大家一起劳动,没有特权氏族长负责处理氏族日常内部事务,他没有强制手段,全靠风俗习惯和自己的威望解决氏族内部的问题军事首领负责对外作战变化发展到了原始社会末期,一些近亲的氏族构成部落,有的部落联合起来组成部落联盟3. 原始社会的解体(私有制与阶级的产生)生产工具→生产力水平提高→个体劳动盛行→生产资料私有制→贫富分化→阶级第63页共63页\n根本原因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工具的改进大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具体原因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个体劳动逐渐盛行起来。原来以氏族为单位的共同劳动,逐渐被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劳动代替解体过程所有制生产资料相应地由氏族公有转归家庭私有。土地变成私有财产,标志着私有制的确立分配贫富分化的加剧关系使氏族成员的地位越来越不平等结果漫长的原始社会逐渐解体了二:奴隶社会1.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状况生产力特点:金属工具的广泛使用、城市的出现、文字的发明和应用、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大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特点:所有制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关系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在奴隶主的强制下劳动分配奴隶劳动的全部产品都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奴隶主只给奴隶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2. 社会主要矛盾: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之间的矛盾。3. 国家的起源、本质: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是阶级统治的工具。4.迈入文明时代的门槛①历史进步性(标志):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后、金属工具的广泛使用、城市的出现、文字的发明和应用、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等,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摆脱蒙昧野蛮的状态,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这是是历史的进步。②历史局限性:存在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5. 判断社会形态进步的标准:生产关系能否适应生产力大的发展要求。第63页共63页\n三:封建社会1.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状况(1)生产力:生产力发展到新的水平,表现在:农业铁制农具得到广泛使用和推广,耕作技术有了显著进步水利水利事业有了较大发展工业手工业有了进一步发展,冶铁业成为最重要的手工业部门三产商业和城市逐渐发展起来(2)生产关系特点①地主占有绝大部分土地;农民有自己的劳动工具甚至少量土地。②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但不得不依附于地主,屈从于地主的奴役。③地主通过收取地租等方式,占有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此外,地主阶级还利用高利贷、强迫农民缴纳苛捐杂税、从事各种徭役来剥削农民;农民除交纳地租外,能留下一部分归自己支配。注: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收取地租是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3)认识封建制生产关系的进步性进步所有制有自己的劳动工具甚至少量土地分配劳动成果除缴纳地租外,还能留下一部分归自己支配关系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农民能够比较自主地劳动,有了生产积极性作用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原因当奴隶制日渐成为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障碍时,就被封建制所代替,这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2.社会主要矛盾: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3.封建国家的显著特征:君主专制、等级森严。4、阶级第63页共63页\n基本阶级在封建社会,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是两个基本阶级主要矛盾这两个阶级之间的矛盾是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阶级斗争面对地主阶级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农民阶级的反抗斗争从来没有停止过。这种斗争,常常由分散的小规模的抗租抗税运动,发展成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或农民战争5、消亡:封建社会后期,随着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封建社会内部萌生出来。四:资本主义社会1.生产力:生产力进一步发展2、生产关系特点及建立的条件①特点所有制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者关系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受雇于资本家,成为雇佣工人分配资本家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②建立的两个基本条件:内容一是要有大批失去生产资料、有人身自由、能够自由出卖劳动力的人;二是要有开办资本主义企业所必需的大量货币当作资本形成西方资产阶级依靠暴力、通过掠夺促使两个条件形成3、资产阶级革命①原因: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使新兴资产阶级在经济上显示出很大的优势。但是,封建制度的存在使新兴资产阶级的优势难以充分发挥,只有推翻封建政权,才能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障碍。②过程:新兴资产阶级和他们的思想家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等口号,利用劳动人民的力量,发动了向封建地主阶级夺取政权的革命。第63页共63页\n③意义: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标志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开始,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④领导阶级:工人阶级在当时还非常年轻,没有形成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不可能领导这场革命。农民阶级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也不能担当起领导革命的历史任务。于是,代表新的生产关系的资产阶级,在反封建斗争中发挥了领导作用。4、资本主义社会的建立①进步: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工业革命的产生和完成,带来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促进了人类思想上的极大解放,使科学、教育、文化的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②局限: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发生经济危机。5.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基本特征生产过剩。实质是相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而不是商品的绝对过剩发展趋势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痼疾主要表现大量商品卖不出去,大量生产资料被闲置,大批生产企业、银行破产,大批工人失业,生产迅速下降,信用关系被破坏,整个社会生活陷入混乱直接原因①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以及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②当矛盾尖锐化时,社会生产结构会严重失调,一方面社会生产大规模增长,另一方面工人阶级因资本家的剥削日益贫困化,从而造成社会生产严重过剩根本原因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就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6、资本主义基本矛盾①内容: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②表现:第一:经济关系上的表现:第63页共63页\n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上);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生产上)。------生产社会化的客观要求生产资料由劳动者共同所有,生产过程按照社会需要进行管理、调节和控制,产品占有由劳动者共同占有,用于满足社会需要,第二;阶级关系上的表现: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对立原因资本家拥有生产资料并雇佣工人进行生产,不断加大对工人的剥削;广大工人没有生产资料,在经济上受剥削、政治上受压迫,成为受苦最深的阶级缓和矛盾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产阶级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采取了一些缓和阶级矛盾的措施,但这没有也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及其剥削关系④性质: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体现。⑤地位: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贯穿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始终,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命运。⑥趋势:矛盾尖锐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越高,资本、生产资料、劳动产品就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里,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越不可避免社会更替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第二框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一: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1. 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来源之一)(1)历史进步性: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资本主义进行揭露和批判,同时表达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诉求,设计了未来理想社会的美好蓝图: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第63页共63页\n(3)阶级局限性:空想社会主义者仅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设计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他们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没有找到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和建立新社会的强大力量,也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2. 工人运动兴起(阶级条件)(1)三大工人运动: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先后爆发了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2)意义:以三大工人运动的发生为标志,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开始联合起来反抗资产阶级的统治,将斗争的矛头指向整个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制度。(3)斗争的三种基本形式:经济斗争,政治斗争和思想理论斗争。其中政治斗争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最重要的最有决定性作用的斗争形式。二: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1. 创立条件:经济条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阶级条件:工人运动兴起,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思想来源:空想社会主义、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基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2.创立者:马克思、恩格斯3.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学说(理论基石)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形成通过研究社会历史,批判地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合理成分,彻底摆脱了唯心主义思想的影响,创立了唯物史观通过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批判继承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思想成果,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内容第63页共63页\n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揭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从经济学角度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来源,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占有工人剩余价值的秘密,揭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重要性把人们对美好社会的追求建立在科学认识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找到了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坚定力量,为无产阶级的斗争指明了方向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4.创立标志: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5.《共产党宣言》主要内容和意义(1)主要内容:第一、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第二、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共产党宣言》宣告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第三、总结了工人运动的经验和教训,第一次系统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任务和策略原则,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性质:共产党是代表无产阶级的政党是无产阶级中最有觉悟、最有战斗力的先进部队、是无产阶级先锋队A特点:共产党除了代表整个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意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B任务: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继续阿占社会生产力、是全体社会成员全面发展、未建立共产主义新社会创造必要条件C策略原则:无产阶级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有组织地进行斗争、团结绝大多数人D: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激励着人们不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2)意义:《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从此,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时期,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开展起来,成为国际无产阶级无比锐利的思想武器,7、马克思主义的特征和意义构成(1)特征: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和开放性(2)意义: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第63页共63页\n①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②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③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④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3)构成:科学社会主义(落脚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运用证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基础)(4)马克思三部书的意义:《资本论》的发表完成了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转变《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问世;《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完成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三: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1. 巴黎公社(1)时间:1871年3月28日,巴黎公社宣告成立。(2)措施:巴黎公社摧毁了资产阶级的国家机构,废除了资产阶级议会制,采取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限制公职人员年薪等方式,防止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3)意义: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高度评价了巴黎公社的意义:“工人的巴黎及其公社将永远作为新社会的光辉先驱而为人所称颂。”2. 十月革命(1)时间:1917年11月7日。(2)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特点: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建立起互助合作的关系;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3)意义(对俄国和世界)①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确立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第63页共63页\n②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变为现实,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性飞跃,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③为国际无产阶级树立了斗争的榜样,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提供思想武器和实践指导经验。3.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社会主义运动终将走向光明)(1)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大发展,实现了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2)曲折: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出现严重曲折。(3)认识:①理论角度: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看,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是不可逆转的;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看,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的信念是不可动摇的。②实践角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在21世纪焕发出强大生命力。第二课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第一框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一:悲怆的历程——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第63页共63页\n1.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1)社会性质: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论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陷人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2)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决定主要矛盾,主要矛盾决定主要任务。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而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2. 中华民族复兴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1)一是必须改变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2)二是必须改变中国经济技术的落后面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前者为后者创设前提开辟道路)3.资本主义道路行不通的原因。是由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帝国主义帝国主义决不允许中国通过资本主义道路强大起来,成为自己的竞争对手封建势力中国的封建势力同帝国主义相勾结,严重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十分弱小,并且与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的特点,不能承担起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使命外部:帝国主义入侵中国的目的,是要把中国变成它们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维护其在华特权,它们决不允许中国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强大起来,成为自己的竞争对手。总之,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为了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了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必须另辟新路。二:胜利的征程——新民主主义革命1. 新民主主义革命(1)开始的标志:五四运动的爆发,标志着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第63页共63页\n五四运动的特点和意义特点以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各族各界群众积极参与的广泛性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是中国旧民族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2)性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3)中共诞生的历史意义:(主心骨、道路、四阶段、三法宝)①1921年,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从此,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②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逐步探索出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最后夺取全国胜利。)③经过28年浴血奋战和顽强奋斗,经历了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这四个阶段后,终于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④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4)中国革命两步走①这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的。②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中国社会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社会主义的社会。③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关系: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只有完成前一个革命才能完成后一个革命,这两个革命阶段必须互相衔接。(5)特点(新):第63页共63页\n第一、就领导权来说,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第二是就革命前途来说,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并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第三是就所属世界革命范畴来说,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6)理论成果和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地位: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中国与世界)新旧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中外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方向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道路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基础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了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世界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第二框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一: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1. 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总路线(1)过渡时期的划定: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2)总路线和总任务: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一内容概括说来,就是“一化三改”。(3)过渡的历史必然性第63页共63页\n国营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迅速发展,逐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国家国家积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营工商业的经验,不同程度地开始了对它们初步的社会主义改造个体个体农业经济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迫切需要组织起来国际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的转变2.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1)标志:1956年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2)三大改造完成的意义,①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②及大地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③社会生产力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社会秩序更加稳定政权跟家巩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基础④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二:在艰辛探索中前进1. 新的历史课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是崭新的历史课题,没有现成的答案可以遵循。2. 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中共八大最重要的贡献:对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作出了规定,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1)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2)主要任务: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3. 对社会主义进行探索和建设的历史意义:第63页共63页\n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②我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③我国在社会主义的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第三课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一:改革开放1.开启(1)事件: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⑵依据:我们党作出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是基于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深刻把握,是基于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的深刻总结,是基于对时代潮流的深刻洞察,是基于对人民群众期盼和需要的深刻体悟。(3)意义:实现了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2.发展历程第一阶段: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第63页共63页\n改革农村改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以推行,乡镇企业迅速发展企业改革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企业改革迈出重要步伐开放关键步伐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设立,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迈出关键步伐格局形成1984年,开放了包括大连、青岛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8年,设立海南省,并把海南开辟为经济特区。1990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至此,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第二阶段:改革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标志——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2)1993年召开的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就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部署。(3)2001年,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达到新的水平。(4)2003年召开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围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了部署。第三阶段:改革开放进入新时代(1)2013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部署,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2)2013年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3)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形成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3.改革开放的成就⑴两发展:1978年以来,中国改革全面推进,对外开放向纵深发展。(2)四面貌:极大改变了中国、中华民族、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的面貌。(3)三飞跃: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4)一姿态: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第63页共63页\n(5)一法宝,二一招: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启示:①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②改革开放永无止境,停顿和退步没有出路。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二: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四大理论,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1.邓小平理论⑴主题: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开幕式上,邓小平明确提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鲜明主题。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时代课题,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2)主要内容重心转移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揭示本质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制定战略制定了到21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3)地位: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主题: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内容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意义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要求贯彻的关键是坚持与时俱进,核心是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是坚持执政为民(4)地位: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第63页共63页\n3、科学发展观(1)主题: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2)内容: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3)地位: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1)形成: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审视国际国内新的形势,通过总结实践、展望未来,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主题: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3)内容:坚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对党和国家各方面工作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4)地位: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四个自信)1.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文化的内容(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什么怎样)领导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基础立足基本国情任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第63页共63页\n(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目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内容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设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又坚持改革开放既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又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意义是一条既符合中国国情,又适合时代发展要求并取得巨大成功的唯一正确道路。只有这条道路而没有别的道路,能够引领中国进步、增进人民福祉、实现民族复兴(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①内容: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②评价: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是立足时代前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生动而具体地坚持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鲜活力量,写出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新版本(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①作用:A、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我国国家治理一切工作和活动都依此展开,B、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制度稳则国家稳C第63页共63页\n、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是能够持续推动拥有十四亿多人口大国进步和发展、确保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而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和治理体系。D、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多方面的显著优势,是我们坚定四个自信的基本依据②总体目标: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是:到我们党成立一百年时,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取得明显成效;到二〇三五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①形成: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②要求: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具体: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关系(1)地位作用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是立足时代前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第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沉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2)四者的联系第63页共63页\n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第四课 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新时代的科学内涵1.新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人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2.科学内涵(历史眿络、奋斗目标、国际地位)道路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国家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人民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民族是全体中华儿女戮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世界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3、意义(历史、政治、世界、党)民族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理论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换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第63页共63页\n途径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世界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自信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们党在科学把握世情国情党情深刻变化的基础上,作出的一项关系全局的重大战略考量,进一步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与时代共同进步的先进性本色,体现了把握历史规律和历史趋势的高度自觉和高度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人新时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也具有重大意义。二: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1.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主要矛盾变化的原因)(1)取得的成就:①人民需求: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广泛,②社会生产角度: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2)存在的问题: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2.进入新时代的标志: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3如何应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解决矛盾①坚持路线②③)第一:坚持一个着力点: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第63页共63页\n第二:把握两个没变;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第三;做到三个牢牢;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4.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路线主体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内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目标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三: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1.要一以贯之的原因(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草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党和人民取得的根本成就,是我们必须推进的伟大事业。(2)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和继续。(3)党要在新的历史方位上实现新的历史使命,最根本的就是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如何在一以贯之地坚持和发展?(1)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要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伟大社会革命进行好,在实践中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2)加强党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领导(3)新时代属于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第63页共63页\n,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以贯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一以贯之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开新局于伟大的社会革命,强体魄于伟大的自我革命,在广袤国土上继续书写近十四亿中国人民伟大奋斗的历史新篇章。四:中国梦1.内容: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2.本质和基本内涵:⑴国家富强:就是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在此基础上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⑵民族振兴:就是要使中华民族更加坚强有力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⑶人民幸福: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4.特点⑴人民梦: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人民是中国梦的主体,是中国梦的创造者和享有者。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中国梦的深厚源泉和根本归宿在于人民,只有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成功。(2)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梦。中国梦就是要让每个人获得发展自我和贡献社会的机会,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只要每个人都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之中,把小我融入大我,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就会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3)世界梦:中国梦同世界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推动实现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梦,是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共同的福祉。实现中国梦给世界带来的是机遇、进步合作共赢。五: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新使命)1.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第63页共63页\n(1)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①原因:中国共产党要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②做法:要充分认识这场伟大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不断夺取伟大斗争新胜利。具体要求制度更加自觉地坚持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坚决反对一切削弱、歪曲、否定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言行人民更加自觉地维护人民利益,坚决反对一切损害人民利益、脱离群众的行为改革更加自觉地投身改革创新时代潮流,坚决破除一切顽瘴固疾国家更加自觉地维护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决反对一切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稳定的行为风险更加自觉地防范各种风险,坚决战胜一切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和自然界出现的困难和挑战(2)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①原因: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民族复兴必然是空想。②做法:党要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始终成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身必须始终过硬。党要不断增强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以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3)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①原因: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②做法: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实干兴邦,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四个伟大的内在联系及要求第63页共63页\n①关系:四个方面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②要求:推进伟大工程,要结合伟大斗争、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实践来进行,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六:分两步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1、实现中国梦的国家战略(建成强国的两阶段)阶 段时  间目 标第一个阶段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2.实现九个领域的要求经济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政治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社会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生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国防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统一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外交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党建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3、抓住机遇①原因:机遇千载难逢,机遇稍纵即逝,要抓住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只有紧紧抓住这个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锐意进取、埋头苦干、善于创新、永不懈怠,才能不负时代的要求、历史的期待。第63页共63页\n②特点:新时代历史机遇期民族是中华民族强起来、实现伟大复兴的机遇四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更加成熟、更具引领力感召力的机遇人民是中国人民创造美好生活、走向共同富裕的机遇党是中国共产党从建党百年迈向执政百年、进而铸就千秋伟业的机遇⑶实现中国梦青年责任①原因横向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纵向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②要求: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回答时代之问的科学理论1.产生时代背景(5个方面)行为主体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顺应时代发展核心内容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球视野正是在把握世界发展大势、应对全球共同挑战、维护人类共同利益过程中创立并不断丰富发展的立足国情正是在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创立并不断丰富发展的第63页共63页\n植根党建正是在不断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实现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过程中创立并不断丰富发展的普特结合正是在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深邃思考、深刻总结,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懈探索,砥砺前行中创立并不断丰富发展的2.作用(两点)⑴国际:世界需要中国智慧、中国理念、中国方案,中国也正在发挥着世界和平建设者、全球发展者、国际秩序维护者的重要作用。⑵国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二)、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战略1.金钥匙: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是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金钥匙。2.灵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活的灵魂。3.内容:涵盖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领域、各个方面,构成了一个系统完整、逻辑严密、相互贯通的思想理论体系。核心内容是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⑴思想层面的“八个明确”①内容任务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矛盾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第63页共63页\n布局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改革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法治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强军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外交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党建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②评价从理论内部看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为核心关键的组成部分,是支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四梁八柱”理论与时代看每一个“明确”都是具有原创性的新思想新观点,集中反映着我们党对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今时代的理论思考和理论贡献(2)实践层面的十四个坚持——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①内容三党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全面从严治党1、11、14三全面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全面深化改革6、14、3两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当家作主2、5两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总体国家安全观7、10两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发展理念4、9第63页共63页\n两一一体双构建“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12、13、民生得保障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8一: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讲的是领导力量问题)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讲的是政治立场问题)三:坚持全面深化改革(讲的是发展动力问题)四:坚持新发展理念(讲的是发展导向问题)五:坚持人民当家作主(讲的是依靠力量问题)六:坚持全面依法治国(讲的是法治保障问题)七: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讲的是精神力量问题)八: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讲的是发展目的问题)九: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讲的是人与自然问题)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讲的是国家安全问题)十一: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讲的是国防和军队建设问题)十二: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讲的是国家统一问题)十三: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讲的是中国和世界关系问题)十四: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讲的是党的自身建设问题)②评价广泛性涵盖坚持党的领导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涵盖国防和军队建设、维护国家安全、对外战略指导性是对党的治国理政重大方针、原则的最高概括,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和“方法论”(3)“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的关系:第63页共63页\n有机融合、有机统一,凝结着我们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宝贵经验,反映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性认识的深化、拓展、升华,体现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认识论与方法论相统一的鲜明特色。(三)、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1.原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下简称习思想)⑴开辟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习思想贯通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贯通历史、现实和未来,贯通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领域,既坚持了老祖宗,又讲了很多新话,使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贡献。(2)习思想的历史地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对马列、毛、邓“三”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行动指南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开辟了新境界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国理政、管党治党的新境界⑶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习思想,就是真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是真正坚持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2.要求:必须高举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动摇,必须坚持习思想指导地位不动摇!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产生植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特点坚持理论指导和实践探索相统一作用在指导实践、推动实践中展现出强大真理力量和独特思维魅力第63页共63页\n发展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在指导新时代伟大社会革命和伟大自我革命的历史进军中,必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入推进而持续发展、不断丰富、更加完善综合探究一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1.经济基础: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了社会的经济基础。2.上层建筑: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哲学、艺术、宗教以及与之相应的政治法律机构、制度等,构成了社会的上层建筑。3.基本矛盾⑴内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了社会基本矛盾。⑵作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状况,这一规律决定着社会形态的依次形成和更替,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4.评判标准⑴根本标准::一种社会形态代替另一种社会形态,究竟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判断的主要标准,是看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否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⑵其他因素:受到地理环境、文化传统、外部影响等因素的影响,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发展道路有着不同的表现,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进程是由各国、各地区、各民族历史的多样性反映出来的。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第63页共63页\n40在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实践中得来的70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近70年的持续探索中得来的97在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97年的实践中得来的170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由衰到盛170多年的历史过程中得来的5000对中华文明5000多年的传承发展中得来的10000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的宝贵成果综合探究二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1.精神力量⑴信仰、信念、信心,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小到一个人、一个集体,大到一个政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要有信仰、信念、信心,就会愈挫愈勇、愈战愈勇,否则就会不战自败、不打自垮。⑵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都是指引和支撑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强大精神力量。2.能量力量: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在历史进程中积累的强大能量已经充分爆发出来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势不可挡的磅礴力量。3.群众力量: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接力跑,我们要一棒接着一棒跑下去,每一代人都要为下一代人跑出一个好成绩。第63页共63页\n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期末复习试卷1满分45分考试时间50分钟三、选择题(共25题,每题1分,共计25分,每题有且只有一个正确选项)33.达尔文在环球考察中记述了这样一件事:一个欧洲人来到美洲的火地岛,送给岛上的居民一条被子。不料接受赠物的居民把被子撕成一块块的布片,分给了当地的每一个人。好端端的被子顷刻间变成了用处不大的碎片,这使来访的欧洲人大惑不解。其实,这样的举动反映了当地居民仍然保持着平均分配的原始习俗。这些原始习俗的形成,从根本上说是由于①氏族长的强制手段②当时人们的觉悟高,因此平均分配劳动产品③生产力水平低下④人们不得不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34.原始社会末期,伴随着木石犁等先进的农业生产工具的使用,农业生产效率提高,产品不断丰富。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原始社会也慢慢解体。原始社会解体过程①是个体劳动取代共同劳动的过程②是生产发展基础上贫富差距缩小的过程③是私有制基础上阶级分化的过程④是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适应的过程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第63页共63页\n35.人类社会发展是有一定内在规律的。以下排序中符合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是①文字的出现②国家的产生③生产力的发展④阶级的产生⑤城市的出现⑥私有制的产生A.③②①⑤B.③⑥④②C.⑥⑤④①D.⑥③②④36.根据现有的考古成果判定,约公元前2900年,生活在西亚两河流域的古代苏美尔人,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奴隶制国家。恩格斯认为:“在新的设防城市的周围屹立着高峻的城墙并非无故:它们的壕沟成了氏族制度的墓穴,而它们的城楼已经高耸入文明时代了。”这说明①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②收取地租是奴隶主剥削奴隶的主要方式③奴隶主在生产过程中无偿占有奴隶创造的剩余价值④奴隶制国家是奴隶主阶级统治奴隶阶级的工具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37.马克思说:“一切现实的危机的最终原因始终是,群众贫穷和群众的消费受到限制,而与此对立,资本主义生产却竭力发展生产力,好像只有社会的绝对的消费能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这段论述表明①生产的绝对过剩是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②经济危机发生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③生产结构严重失衡是爆发经济危机的重要原因④经济危机的发生与群众的消费意识落后有关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38.姓氏是一个人的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和符号。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章明德。依据材料信息,下列对五帝时期社会现象的猜想合理的是①人们按血缘关系结成共同生活的基本单位②五帝没有任何特权,与普通人一起共同劳动③金属工具得到广泛应用,社会分工基本完成④出现了军队、监狱等暴力机关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第63页共63页\n39.2019年7月,我国良渚古城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在良渚古城遗址发现的较大规模的古城、大型水利工程,证明良渚早在5000年前就是“一个组织度极高的国家形态”,这实证了中华文明始于5000多年前。这表明①该遗址佐证了我国迈入文明时代②奴隶制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③城市被看作是国家产生的重要象征④社会分工是古城建成的重要原因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40.右图是关于《民间传说——牛郎织女》的特种邮票,下列对图片信息中所反映的生产关系特点解读准确的是①人们能够获取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②被统治阶级的大部分劳动成果交给统治阶级③人们有一定的人身自由,共同占有生产资料④统治阶级主要通过收取地租的方式来剥削被统治阶级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41.英国著名作家狄更斯在他的名著《双城记》的开篇写道:“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年代,这是愚蠢的年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有着各样事物,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这段睿智的话表明A.资本主义的调整不能解决其基本矛盾B.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C.资本主义发展具有不平衡性,两极分化严重D.资本主义制度已经没有生命力42.在资本主义形成和发展时期,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狄更斯的《雾都孤儿》和《大卫∙科波菲尔》等作品,都无情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贪婪、凶残,描写了下层民众的悲惨处境,反映了劳苦大众的抗争。这表明①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带来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②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决不是一个田园诗般的过程③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使新兴资产阶级在经济上显示出很大的优势④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在阶级关系上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第63页共63页\n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43.下面是某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时期,一个矿工家庭中的母子间的对话:“天这样冷,我们为什么不生火炉呢?”“因为我们没有煤。你父亲失业了,没钱买煤。”“父亲为什么失业呢?”“因为煤太多了。”这段对话说明①资本主义国家工人购买力相对缩小,日益贫困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生产绝对过剩的危机③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④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总是处于无政府状态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44.莫尔的《乌托邦》用文学的语言批判资本主义的罪恶,摩莱里在《自然法典》中从法律角度批判资本主义私有制,欧文进行“新和谐公社”的共产主义新村实验。不同发展时期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潮的共同点在于①都揭露了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②都看到了广大人民的力量③仅从理性和正义等原则出发④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5.关于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早期资本主义社会各种矛盾和弊端的发展②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③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④德国古典哲学是其产生的一大历史前提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46.恩格斯晚年在总结马克思的伟大功绩时说,马克思的两大发现具有重大意义,一个是发现唯物史观,一个是发现剩余价值学说。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这“两大发现”①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②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③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④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性飞跃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第63页共63页\n47.2019年1月28日,纪念马克思的动画《领风者》播出,热播期间,《领风者》荣获某视频网站首播在线观看排名第一名。《人民网》《人民日报》等数十家权威媒体点赞转发,《领风者》话题阅读量超过1000万。《领风者》还得到了国外媒体的竞相报道,更是成为长期热门话题。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经久不衰,是因为①主张阶级调和与阶级斗争相结合②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③对未来社会进行了细致描述④是为人类求解放的人民的理论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8.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这一革命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赢得了世界历史性的意义,是因为它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相反却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这主要表现在它①全面吸收了空想社会主义对未来社会的设想②批判继承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思想成果③批判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合理成分④从经济学角度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来源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9.1894年1月3日,意大利人卡内帕给恩格斯写信,请求他为即将出版的《新纪元》周刊的创刊号题词,而且要求尽量用简短的字句来表述未来的社会主义纪元的基本思想,以区别于伟大诗人但丁对旧纪元所作的“一些人统治,另一些人受苦难”的界定。恩格斯回答说,除了从《共产党宣言》中摘出下面一段话外,再也找不到合适的了。这段话脍炙人口:“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段话表明,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是A.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B.实现人类永恒不变的普世价值C.建立一个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大同世界D.建立一个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性王国50.十月革命建第63页共63页\n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使以前乌托邦似的社会主义有了全新的实践。这说明十月革命①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变为现实②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性飞跃③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④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首次尝试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1.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确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国家。社会主义相对于资本主义,其优越性是①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②阶级对立在社会中消失③生产力发展水平空前提高④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52.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认为,尽管工人对资本家的愤怒是有理由的,但把“人间地狱”变成地上天堂,不能靠愤怒,不能靠阶级斗争,而只能靠宣传、示范,从而争取舆论。由此可见,空想社会主义者①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没有贡献②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③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掩饰资本主义的弊端④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3.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论述了共产党人的性质与特点。他们认为,共产党人同其他无产阶级政党不同的地方在于①共产党人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②共产党人根据自身的利益开展无产阶级运动③共产党人强调和坚持整个无产阶级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④在同资产阶级的斗争所经历的各个发展阶段上,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第63页共63页\n54.《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它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出了共产主义运动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一百多年来,《共产党宣言》通过200多种文字传遍全球,改变世界。《共产党宣言》发表的伟大意义在于①科学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规律②为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③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性飞跃④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建立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55.习近平总书记在强调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性时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围绕科学社会主义思想,某班同学搜集了以下资料,你认为表述准确的是①创立的理论基石是唯物史观和空想社会主义②产生的历史前提是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③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④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消灭资本主义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56.“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同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这表明①科学社会主义必须与本国具体实际相结合②科学社会主义在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模式③科学社会主义对社会发展具有永恒的价值④世界各国要主动打破科学社会主义的制约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57.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密不可分。这充分表明①社会主义社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第63页共63页\n②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保证③社会主义社会的力量在世界范围内已经超过资本主义④社会主义社会模式多种多样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四、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计20分)58.(5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古代埃及建造法老胡夫陵墓金字塔时,由10万人组成一班,每班服役3个月,共花费了20年才建成。显然,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只有通过奴隶制,集中众多的人力,才能实现大规模的简单协作,完成原始社会氏族所不能完成的工作。材料二在奴隶社会,专门从事管理国家事务、组织生产、进行科学文化工作等脑力劳动的,主要是贵族和奴隶主;另一部分人则只能从事体力劳动,他们主要是奴隶。结合上述材料,说明文明时代伴随奴隶社会而来的原因。59.(7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有一定的规律性的。自1825年英国第一次爆发经济危机以后,在整个19世纪,大约每隔10年周期地爆发一次经济危机;进入20世纪以后,经济危机缩短到大约每隔7~8年爆发一次。材料二下表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经济危机的统计。(1)表格中二战后发生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主要特点是什么?(2分)第63页共63页\n时间国家40年代50年代60年代70年代80年代美国1次2次2次1次1次日本-2次2次2次1次联邦德国-2次2次2次1次法国-2次1次1次1次英国-2次2次2次2次(1)(2)请你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5分)60.(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空想社会主义的开山之作,英国人莫尔发表的《乌托邦》一书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过程中的悲惨景象,同时描绘了一个没有剥削、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包括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在内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批判资本主义制度,论证未来社会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对未来社会提出了一些积极主张和有价值的猜测。但是,他们都没有找到实现理想社会的正确道路和社会力量。1883年3月,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发表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1)根据材料,阐述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贡献和局限性。(5分)(2)根据材料,说明马克思的两大发现为什么能够使社会主义实现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3分)参考答案详解33.D当地居民平均分配的原始习俗,说明当地低下的生产力使人们不得不共同劳动,第63页共63页\n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平均分配劳动产品,③④符合题意,②错误;在氏族制度下,氏族长负责处理氏族日常内部事务,他没有强制手段,①错误。故本题选D。34.B本题考查私有制的确立与原始社会的解体过程。原始社会的解体过程,是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劳动取代以氏族为单位的共同劳动的过程,①正确;原始社会的解体过程是一个阶级分化的过程,③正确;伴随着贫富分化,原始社会才逐步解体,排除②;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排除④。选B。35.B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发展,个体劳动代替氏族的共同劳动,生产资料由氏族公有转归家庭私有,私有制得以确立,占有生产资料的不均导致了氏族成员贫富分化,原始社会逐渐解体,社会分裂为两大地位不同的集团——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奴隶主阶级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建立了阶级统治的工具——国家。由此,正确的顺序是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产生→阶级的产生→国家的产生。故本题选B。36.B当时已建立带有城墙、城楼的设防城市,佐证了当时奴隶主阶级已经设立暴力机关,象征着建立了奴隶制国家,而奴隶制国家本质上是奴隶主阶级对奴隶阶级进行统治的工具;城市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之一,因此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①④符合题意。收取地租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②错误;奴隶劳动的全部产品都归奴隶主所有,③错误。故本题选B。37.D马克思的这段论述表明资本主义生产存在无限扩大的趋势,而劳动人民因资本家的剥削日益贫困化,两者相矛盾,这一矛盾根源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所以经济危机发生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②符合题意;在高度社会化的资本再生产中,社会总产品的各个部分必须是合乎比例的,但是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对立,必然造成社会生产结构失衡,导致经济危机的爆发,③符合题意;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是生产过剩,这种过剩是相对过剩,而不是绝对过剩,①错误;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剩余价值,造成劳动人民贫困化,使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生产相对过剩,与群众的消费意识无关,④错误。故本题选D。第63页共63页\n38.A材料指明五帝时期,同姓间有家族血缘关系,五帝之间同姓,可能存在血缘关系,对此可以猜想这一时期是我国的原始社会时期,人们按血缘关系结成共同生活的基本单位——氏族,五帝作为氏族长没有任何特权,与部落成员一起劳动,①②符合题意。金属工具得到广泛应用,社会分工基本完成,以及暴力机关的产生,均出现在奴隶社会,③④排除。故本题选A。39.A良渚古城遗址的发现,证明当时已经出现城市,且古城建设成就较高,古城和水利工程的发现表明当时已经出现早期国家形态,证明我国在当时或之前已经进入文明时代,①③符合题意;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奴隶制国家是维护奴隶主阶级统治的工具,②错误;材料未体现社会分工,④排除。故本题选A。40.D牛郎织女的民间传说反映的是我国封建社会男耕女织的生活,在封建社会,地主占有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收取地租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②④符合题意;在奴隶制生产关系下,奴隶主只给奴隶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①错误;封建制生产关系下实行封建土地所有制,不是共同占有生产资料,③错误。故本题选D。41.A表述错误,在阶级社会,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发展的直接动力;B不合题意,这段话描述了资本主义两极分化的现象,没有表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C符合题意,材料中“最好的”“最坏的”“智慧的”“愚蠢的”等内容体现了资本主义发展具有不平衡性,两极分化严重;D表述错误,资本主义制度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故选C。42.D材料所涉及的文学作品无情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与压迫,下层民众生活悲惨,这表明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决不是一个田园诗般的过程,也表明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尖锐对立,这种对立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阶级关系上的表现,②④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资本主义制度在生产力发展方面的贡献和新兴资产阶级的经济优势,①③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误区警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其在阶级关系上表现为资本主义第63页共63页\n社会的两大阶级——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不能简单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二者不能等同。43.B这段对话表明,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期间,一方面存在大量商品过剩的情况,另一方面却是广大工人因失业而失去收入来源,生活异常窘迫。可见,经济危机期间的生产过剩并不是绝对意义上的过剩,而是相对过剩,①③正确,②错误;④说法过于绝对,排除。故选B。44.D空想社会主义未能从根本上揭露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也没有看到广大人民的力量,①②错误;空想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空想,就在于其仅仅从理性和正义等原则出发,寄希望于资本家发慈善,反对阶级斗争,没有找到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③④正确且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45.D空想社会主义为科学社会主义提供思想来源,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②③正确;在科学社会主义创立之前,空想社会主义已经看到早期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和弊端,纷纷对其进行揭露和批判,①不符合题意;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不是德国古典哲学,④错误。故本题选D。46.A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这“两大发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①②符合题意;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进行了系统、全面的研究,提出了经济危机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③不符合题意;实现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性飞跃的是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47.C材料主旨是当今世界掀起“马克思主义热”,马克思主义之所以从诞生以来就受人类欢迎,是因为它是科学理论,是为人类求解放的人民的理论,它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②④符合题意;马克思主义主张阶级斗争,反对阶级调和,①错误;马克思曾经设想过未来社会的基本原则,但从来未设计过具体方案,没有对未来社会进行细致的描述,③错误。故本题选C。48.C马克思主义吸收和改造了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有价值的东西,表现在批判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合理成分和批判继承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思想成果,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②③符合第63页共63页\n题意;科学社会主义批判继承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合理成分,①中“全面吸收”说法错误,排除;剩余价值学说从经济学角度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来源,未体现吸收和改造人类思想文化,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49.A恩格斯用《共产党宣言》中的这段话作为未来的社会主义纪元的基本思想,界定社会主义新纪元,再次确认和描绘了共产主义社会的样貌和理想目标,即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A符合题意;“永恒不变的普世价值”说法错误,排除B;“大同世界”出自《礼记·礼运》中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四海之内皆兄弟”出自《论语·颜渊》,二者都是中国古代儒家对美好社会的设想,C不符合题意;“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性王国”是18世纪启蒙思想家在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启蒙运动中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设想,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50.A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变为现实,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性飞跃,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①②符合题意;科学社会主义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指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大发展,③不符合题意;巴黎公社是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首次尝试,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51.C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国确立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它与以往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相比,优越性是: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①④符合题意。确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无产阶级成为统治阶级,与敌对势力的阶级对立仍然存在,②表述错误;社会主义国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有可能低于资本主义国家,排除③。故本题选C。52.C材料中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的观点否认了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的意义,认为靠宣传、示范、舆论支持的和平方式就能建立新社会,表明空想社会主义者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②④符合题意;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具有重要贡献,①错误;欧文认为资本主义是“人间地狱”,对资本主义进行了尖锐的揭露和批判,③错误。故本题选C。第63页共63页\n53.D《共产党宣言》第一次系统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任务和策略原则。在无产者不同的民族的斗争中,共产党人强调和坚持整个无产阶级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在同资产阶级的斗争所经历的各个发展阶段上,共产党人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③④符合题意;共产党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①错误;共产党除了代表整个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以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②错误。故本题选D。54.A《共产党宣言》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它科学揭示了资本主义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论证了资本主义灭亡的历史必然性,①符合题意;《共产党宣言》阐述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②符合题意;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性飞跃,③不符合题意;《共产党宣言》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④错误。故本题选A。55.B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基石是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①错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是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②正确;科学社会主义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科学论证了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③正确;科学社会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实现人的自由发展,④错误。故本题选B。56.A材料强调马克思主义要与本国国情相结合,说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应与本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适合本国国情、适合本国特色的模式,①②符合题意;科学社会主义是不断丰富发展的,“永恒的价值”表述错误,③排除;科学社会主义是开放的理论、发展的理论,要求各国结合本国实际不断探索,并不存在对各国的“制约”,④错误。故本题选A。特别提醒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并不等于将科学社会主义教条化。社会主义并没有定于一尊、一成不变的套路,只有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本国具体实际、历史文化传统、时代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才能把蓝图变为美好现实。57.A本题考查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前途。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表明社会主义有强大的生命力,故①正确;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第63页共63页\n可见无产阶级政党的作用,故②正确;当前社会主义力量还没有超过资本主义,排除③;④与题意无关,排除。选A。二、非选择题58.①根本原因是奴隶制生产关系与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2分)在奴隶制国家,奴隶主阶级能够集中大量的生产资料和奴隶,组织规模较大的生产协作,完成巨大工程(1分)。②直接原因是奴隶劳动能够提供较多的剩余产品,使一部分人可以摆脱体力劳动,专门从事脑力劳动(1分)。奴隶社会出现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为科学文化的发展创造了前提条件(1分),反映了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59.(1)特点:危机频繁(1分)、周期缩短(1分)。(2)①直接原因: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2分),以及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1分)。②根本原因: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2分)。60.(1)历史贡献:空想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揭露和批判(1分),同时表达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诉求(1分),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1分)。局限性:空想社会主义者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没有找到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和建立新社会的强大力量(1分),也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1分)。(2)马克思的两大发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1分),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1分),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1分)。第63页共63页\n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期末复习试卷2注意:试卷共34题,满分100分,答题时间90分钟,所有答案均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第63页共63页\n一、选择题(共30题,每题1.5分,总计45分)1、在山东宁阳堡头遗址发掘的132座墓中,8座没有随葬品,125座墓用一般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随葬,这其中的45座墓还用猪头、猪下颌骨随葬,少的一两个,多的达十四个。少数墓中还用玉器、象牙器和骨雕制品等贵重物品一起随葬。对此解读合理的是①牲畜和生产工具变成私有财产标志着私有制的确立②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个体劳动逐渐盛行起来③贫富分化的加剧使氏族成员的地位越来越不平等④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是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在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高—某同学对阶级社会中《剥削的秘密》很感兴趣,在搜集整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得出了以下结论,其中最确切的是①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这是奴隶被剥削的直接原因②资本家提高工人工资待遇——逐渐消除雇佣工人的从属关系和对他们的剥削③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这是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④封建土地所有制使农民依附于地主,完全失去人身自由——这是地主剥削农民的基础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3、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发生以生产过剩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危机。马克思指出:“一切现实的危机的最终原因始终是:群众贫穷和群众的消费受到限制,而与此相对立,资本主义生产却竭力发展生产力。好像只有社会的绝对的消费能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对这一论断理解正确的是①生产过剩是社会生产与劳动人民的实际需求相比的绝对过剩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③资本主义可以通过调整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来避免经济危机的发生④生产无限扩大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之间的矛盾是导致危机的直接原因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1920年8月,陈望道翻译的首个中文全译本《共产党宣言》在上海出版。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从此,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指导思想,100年来,闪耀着真理光辉的《共产党宣言》一直在照亮我们的奋斗之路,一直支撑着我们不懈奋斗。由此可见,《共产党宣言》对中国的影响是①为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②第一次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变为现实第63页共63页\n③实现了社会主义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④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指明了中国革命的方向和道路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5、1840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用坚船利炮轰开了古老中国的大门。随后,西方列强接踵而至,先后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一系列战争,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陷入了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这决定了近代中国的历史任务是①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②推翻帝国主义的奴役。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③改变近代中国落后状况,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④彻底推翻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6、在历史长河中,总有一些标志性事件凝结着人类的光荣与梦想、昭示着历史前进的方向,成为一个民族发展、人类社会进步的里程碑。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诞生,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意味着①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②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逐步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③工人阶级成为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④中国人民在斗争中有了主心骨,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和希望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7、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不忘什么初心?就是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继续向哪里前进?就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下列关于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说法正确的是①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找到符合中国特点的正确道路②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亿万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所作出的决定性选择③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正式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④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发展的偶然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8、1990年,党中央作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重大决策,掀开了我国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的崭新篇章。30年来,浦东不负重托,用“浦东速度”书写发展传奇,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提供了最鲜活的现实明证,为第63页共63页\n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最生动的实践写照。关于中国的改革开放,以下描述正确的是①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标志着我国形成了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必须要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③改革开放是一次伟大觉醒,开辟了探索中国自己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④改革开放是一次伟大革命,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伟大飞跃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9、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深刻变革,置身这一历史巨变之中的中国人更有资格、更有能力揭示这其中所蕴含的历史经验和发展规律,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中国的原创性贡献。”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②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第一要义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场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④中国共产党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成功开创并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0、现阶段,我国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顺应农民保留土地承包权、流转土地经营权的意愿,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分为承包权和经营权,实行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并行,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改革又一重大制度创新。对“三权分置”改革理解正确的是①调整上层建筑从而适应经济基础状况②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③“三权分置”符合人民利益与经济发展规律④“三权分置”使农村土地所有权发生了改变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1、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习近平指出,“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一场社会革命要取得最终胜利,往往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只有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弄清楚我们从哪儿来、往哪儿去,很多问题才能看得深、把得准。”这告诉我们①回看走过的路,各国都要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本国实际相结合②比较别人的路,我们必须立足他国发展模式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③远眺前行的路,要牢记党的初心和使命,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第63页共63页\n④中国事情要按照中国特点和实际来办,这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正确之道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2、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不断破除一切妨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推动建立起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我国通过改革实践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这是因为①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激励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从根本上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3、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深入推进脱贫攻坚,取得了重大决定性成就。六年来,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从2012年底的9899万减少到2018年底的1660万,累计减少贫困人口8239万人。我国扶贫攻坚取得的巨大成就主要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①是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②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③是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走出低潮开始走向复兴与兴盛提供成功经验的时代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全面走向现代化的时代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4、2020年8月24日,习近平主持召开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对这一论断认识正确的是①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但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②再奋斗十五年,我国将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③新发展阶段更需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深化改革、激发新发展活力④随着社会基本矛盾变化的新要求,我国作出将进入新发展阶段的重大判断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5、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在新的历史时代条件下,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我国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63页共63页\n的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由此可见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今时代精神的精华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概括和总结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顶峰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16、在改革开放40多年不断推进的理论与实践创新中,确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无疑是一项重大成就。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①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④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7、基本经济制度看似离我们很远,实则与我们密切相关。以我们每天最常见的刷牙洗脸、出行上学为例①为洗漱提供清洁用水的自来水公司通常是国有企业②牙膏牙刷这些日用品的生产是由集体经济提供③政府办的公立高中肯定属于集体资产④城市路桥的建设等重要公共产品的提供主要靠国有经济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18、“八宝饭”是以糯米为主要原料,加入莲子、核桃、桂圆、砂糖等材料做成的粥品,有良好的营养价值,而且还有甜蜜、团圆、吉利等象征意义。若用“八宝饭”中糯米与莲子、核桃等成分的关系形象地说明我国各种经济成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在混合所有制经济中优势互补②在所有制结构中所处地位平等③在国民经济中此消彼长、互为补充④在市场经济中平等竞争、相互促进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19、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国有企业改革的突破口,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国企改革红利逐渐释放,成效日趋明显。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①有利于增强国企竞争力和活力,增强国有资本控制力②有利于促进国企强强联合,提高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③有利于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增强国有经济的整体功能和效率第63页共63页\n④有利于完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巩固公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20、要改善民企发展环境,打破市场准入的“弹簧门”“玻璃门”“旋转门”,进一步放宽非公有制经济的市场准入。这体现①我国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地参与市场场竞争②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③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④我国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平等的A.②④B.②③C.①④D.①③21、截至2019年8月31日,沪深两市共有3680家上市公司,其中,重庆有50家,占比1.36%。重庆上市公司市值排名第一的是智飞生物,市值达765亿元,该公司的特点是A.权力机构是股东会B.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C.公司股东按出资比例行使表决权D.公司财务不必向社会公开22、地铁作为流动的博物馆,被称为城市“最有价值的隐藏”。城市地铁建设耗资巨大,某市政府在利用财政投资地铁的同时,通过市场化手段引入民间资本,破解了地铁建设资金难题。政府此举主要说明①非公有制经济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②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发展③市场经济是财政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④激发市场活力,能增加社会供给,优化资源配置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3、由于送餐员一天工作任务相对集中,工作时间较短,各种补贴、奖励丰厚,性价比较高,好多“快递小哥”转行做了送餐的“外卖骑手”,快递企业出现了人手短缺的现象。对这-一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劳动力市场供给不足是快递小哥跳槽的重要原因B.快递小哥跳槽是市场优化配置劳动力资源的结果C.快递业和外卖业在劳动力市场中存在互补关系,竞争比较激烈D.如果快递企业薄利多销降低成本,会增加对劳动者的吸引力24、在国产手机厂商的推动下,目前5G手机产业链正在急速扩张,由于国产5G手机性价比太高,三大运营商将会取消对5G手机的直接购机补贴。预计2020年第四季度,将会有不到第63页共63页\n2000的5G手机推出,5G手机的换机潮将在那个时候拉开序幕。依据上述材料,下列推断正确的有①在利益杠杆的推动下,手机厂商加大了对5G手机的生产②手机厂商竞争的加剧,是5G手机性价比提升的根本原因③三大运营商如对5G手机进行购机补贴,易引发恶性竞争④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与盲目性等弊端,需加强宏观调控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5、肉类加工企业主要通过运用猪肉作为原料生产饲料。受多重因素影响,特别是非洲猪瘟疫情,使得本轮生猪肉价格持续上涨,同时肉类加王产品销量下机降,这对肉类加工企业的影响可能是①增加猪肉原料的投入②减少火腿肠等肉类加工品产量③减少猪肉原料的投入④增加腿肠等肉类加工品产量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26、羊群效应一般出现在一个竞争非常激烈的行业上,这个行业上有一个领先者(领头羊)占据了主要的注意力,那么整个羊群就会不断模仿这个领头羊的一举一动,领头羊到哪里吃草,其他羊也去哪里淘金。黄“羊群效应”反应了单纯的市场调节的缺陷是A.盲目性B.自发性C.滞后性D.法制性27、由于存在“门票贵”“商业气息严重”、“扩建人工景点充数”等问题,2019年7月31日,山西乔家大院5A景区被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摘牌”,由此可见①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的弊端②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的弊端③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④市场的有效运行需要建设良好的市场秩序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28、从“两弹一星”到“嫦娥”探月,从三峡工程到青藏铁路,从北京奥运会到上海世博会,从工业化骨架全面搭建到高铁大动脉不断延伸,从党的十八大以来连续六年减贫1300多万人到织就世界最大社会保障网这充分说明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②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③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能充分发挥市场作用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第63页共63页\n29、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从2019年12月1日起,在全国自贸试验区开展“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对中央层面设定的全部523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全部纳人清单管理,分别采取取消、承诺、备案、优化准入服务等方式,使企业更便捷拿到营业执照并尽快正常运营。“证照分离”改革有利于①放宽市场准入,释放企业创新创业活力②打造良好营商环境,破解“准入不准营”③创新市场运作模式,降低企业经营成本④完善宏观调控机制,更多依靠”看得见的手”配置资源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0、2019年,我国GDP发展的预期目标是6%-6.5%,增速较去年放缓,经济运行下行压力加大,经济发展受需求不足制约。对此,政府要采取相应政策加以应对,下列符合这一要求的政策有①积极推进税收制度改革,增加国家财政收入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促进信贷规模稳定增长③扩大国债发行规模,加大基础设施建设④下调银行的存贷款利率,减轻企业融资成本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二、非选择题(共4题,总计55分)31、(9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回望历史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经过社会主义革命,于1956年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党的八大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方向,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展开。细看今朝1978年,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乡镇企业迅速发展。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立经济特区,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迈出关键步伐。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标志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展望未来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第63页共63页\n大会明确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提出到2035年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关知识,分析上述史料分别体现了什么理论观点?32、(9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17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我国改革开始于农村,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是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发源地。我国农村改革始终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材料一1978年冬,小冈村的18户村民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在一纸大包干的“秘密契约”上按下鲜红的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改革如同释放了魔力,次年,小岗村迎来大丰收,粮食总产达13.3万斤,一举结束20余年吃国家救济粮的历史,并首次归还国家贷款800元。进入新时代,小岗村大力推进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成立集体资产股份合作社并颁发股权证,实现了村民从“户户包田”到“人人持股”的转变,2017年,小岗村集体收入突破82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比2012年增长70%以上。材料二为发展农村生产力,满足广大农民摆脱贫困、过上富裕生活的期盼,党中央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农业改革发展的文件,如1982年发布《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明确肯定“包干到户”等形式的责任制的社会主义性质;1991年颁发《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把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主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确立为我国农村的一项基本经营制度;2016年制定《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推进“三权分置”改革;2018年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导农村改革发展不断深入。小岗村的改革发展实践证明,唯改革才有出路,改革要常讲常新,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加以说明。33、(24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18年10月16日21时,华为在英国伦敦正式向全球宣布:华为年度最强手机Mate20系列正式来袭!华为年度最强手机全部采用的是麒麟980芯片!具备六项世界第一的能力,是目前市面上最顶级的手机芯片!材料一华为坚持精品战略,高度重视品牌建设,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第63页共63页\n积极倾听客户需求,精心构建产品质量,真诚提供满意服务,坚持以诚信赢得客户,努力把自己打造成一个充满活力的高端产品。华为投入巨资在中国、德国、瑞典、俄罗斯及印度等地设立16个研究所,把各地技术优势的创新资源有机结合起来,构建全球的创新能力,过去十年中技术创新投入将近4000亿人民币。华为把节能减排作为公司创新最重要的要素之一,贯彻到规划、设计、研发和制造中,实现“绿色华为,绿色通信,绿色世界”的目标。华为加强内部治理,100%由员工持股,有效激发工作热情,降低生产成本。华为实施全球化经营的战略,服务全球用户,国际市场已成为其销售的主要来源。材料二2018年世界500强企业公布,华为排名72,2017年华为的全球销售收入6036亿元,位居中国民营企业第一;华为2017年全年纳税达1100亿元,是纳税大户;华为目前全球员工18万人,其中有7万多名研发人员,1万多名博士,14名公司级院士,2000多名各领域的专家;华为十分重视投入研发,过去十年中技术创新投入将近4000亿人民币,截止2017年,其累计获得专利授权74307件,是国内首屈一指的专利大户。(1)结合材料一,运用“企业经营与发展”的知识,说说华为有哪些成功经验值得其他企业学习借鉴?(15分)(2)结合材料二,运用“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重视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原因。(9分)34、(13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回顾40多年改革开放历程,在党的方针政策指引下,中国民营经济一路披荆斩棘、发展壮大,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做出了诸多贡献。2018年11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并指出:我国经济发展能够创造中国奇迹,民营经济功不可没!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成果,是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推进供给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主体。不断为民营经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帮助民营经济解决发展中的困难:一是减轻企业税费负担,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成行动的各项工作;二是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扩大金融市场准入,拓宽民营企业融资途径;三是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在市场准入、审批许可、经营运行、招投标等方面,为民营企业创设统一市场环境;四是针对存在一些法律制度对不同所有制产权保护不够同等,需要完第63页共63页\n善政策执行方式,推动各政策落地落实落细,让民营企业从政策中增强获得感。S省地处西部内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民间投资活力不够,存在民间资本不能投、不愿投、不敢投、无处投、无力投等问题。省委高度重视,推动“全域开放”的发展战略,精心谋划重大项目储备;省政府积极拓展民间投资领域、不断改善政务服务,切实帮助企业排忧解难;省发改委会同涉及民间投资工作的主要部门和省工商联、省民营办、省政协,共同建立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协商机制;各部门联合发力,抓创新创业激励机制,抓信息服务和产权保护,优化营商环境;建立协商机制,激活民间投资,促进民间投资持续增长。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就各地政府应如何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谈谈你的观点。政治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CACBACADBCDBABA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CCCBDBDBABACCAD二、非选择题31、【答案】①观点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有了主心骨,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才能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关键词: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3分)②观点2: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关键词:改革开放;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3分)③观点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词:新时代;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3分)32、【答案】第63页共63页\n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适合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不适合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3分)②在社会主义社会,改革是解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解放生产力的基本方式,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3分)③小岗村进行“大包干”改革、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和土地流转,发展集体股份经济,不断破除阻碍农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和经营机制弊端,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经济发展。(3分)33、(1)【答案】①企业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华为坚持精品战略,打造高端产品,以有效供给对接需求升级。(3分)②企业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华为坚持科技创新,健全分配制度,重视品牌建设,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3分)③企业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华为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积极倾听客户需求,真诚提供满意服务,坚持以诚信赢得客户。(3分)④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华为实施全球化战略,服务全球用户,国际市场已成为其销售的主要来源。(3分)⑤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华为把节能减排作为公司创新最重要的要素之一,贯彻到规划、设计、研发和制造中,实现“绿色华为,绿色通信,绿色世界”的目标。(3分)33、(2)【答案】①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3分)②非公有制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公有制经济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3分)③非公有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支撑我国经济增长;促进科技创新;扩大就业;增加国家税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3分)34、【答案】①科学宏观调控,完善税费改革,降低民营企业税费负担,推进供给侧改革;(2分)②充分发挥财政和金融的作用,优化融资供给,加强融资支持,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激发民营经济活力;(3分)③完善所有制结构,鼓励和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严格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相关政策第63页共63页\n措施,为民营企业打造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3分)④完善产权保护,保护民间投资的合法权益,激发民间投资活力;(2分)⑤扩大市场开放程度,放宽行业的市场准人,建立统一开放的现代市场体系,促使民间资本平等参与市场竞争。(3分)第63页共63页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政治
发布时间:2022-09-08 20:21:03 页数:63
价格:¥15.88 大小:748.67 KB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