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课件
首页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期末复习:第1-10单元共10个单元测试卷汇编(Word版,含答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23

2/123

剩余121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期末复习:第1-10单元共10个单元测试卷汇编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大约四五千年前,中国大陆上出现了许多光彩夺目的早期文化。有一处文化遗存分布在长江下游至钱塘江流域,其中的古城总面积约300万平方米,有着水利系统、宫殿、祭坛以及鲜明的城乡体系。该文化遗存是(  )A.河姆渡文化B.大汶口文化C.良渚文化D.龙山文化2.在仰韶文化洛阳王湾遗址的小陶罐内壁附着有粟的痕迹,在三门峡交口遗址同时发现有水稻籽实与粟。同时,在郑州大河村、淅川下王岗遗址、郑州西山的古城等出现了大型定居村落,还出现了家畜饲养业。这表明此时(  )A.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已经出现B.农业经济活动较为稳定C.南稻北粟的种植格局基本形成D.农作物种植出现了交流3.殷商王朝对于相对偏远的方国和部族,只要他们臣服,就允许其自治管理;而西周实行“封建亲戚,以蕃屏周”。这一变化体现了(  )A.周王对地方统治有所加强B.商内外服制度得到沿袭C.地缘政治向血缘政治演变D.中央集权制度逐步建立4.“佾”通常是指古代乐舞的行列,每行八人,称为一佾,也是乐舞上尊卑关系的象征,不同的品位序列各不相同,如“佾,舞列也;天子八,诸侯六,大夫四,士二。”大约从夏商到西周,这种制度渐趋成熟。这反映了(  )A.乐舞技术的提高B.音乐艺术的完善C.等级制度的发展D.宗法体系的崩溃5.春秋战国时期,一些统治者认识到纯粹依赖“自己家里的人”来统治国家的办法行不通,只有依靠“自己选拔的和忠于自己的人”来统治家族化的国家才是可行的。为此,他们逐渐建立起(  )第123页共123页\nA.宗法制B.分封制C.官僚制D.察举制6.商周时期,士是贵族的最低阶层,有一定数量的“食田”,能文能武,生活无忧;春秋战国之际,士发生分化,或成为传授知识的教师,或变为主持仪式的赞礼人,或发展为新兴地主。士阶层的分化(  )A.成为百家争鸣的根源B.导致土地私有的出现C.有利于推动社会变革D.是宗法制瓦解的产物7.《史记·苏秦列传》中描述战国时期齐国临淄的繁盛,说到“车毂击,人摩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与这一现象相关的因素包括(  )①铁制农具使用与牛耕推广②齐国国家实力强大,人口众多③手工业分工细密,货币广泛流通④齐国扩张势力是诸侯中的霸主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8.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这体现了百家争鸣时期(  )A.尚力、尚贤,主张节俭的墨家思想B.关注民生、注重和谐的儒家思想C.以改革促发展的法家思想D.“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9.老子提出“治大国若烹小鲜”;孟子强调“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墨子则倡导“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司马谈评价诸子虽“言之异路”,但他们“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这表明诸子百家(  )A.代表的阶级利益相同B.提出的思想主张趋同C.关注社会的志向相近D.思想融合的趋势加强10.商鞅变法时,曾做出这样的规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这一规定从根本上源于(  )A.打击贵族的现实需要B.革新中国的家庭结构C.铁犁牛耕的不断推广D.地方行政区划的革新11.钱穆先生在《秦汉史》中说:“秦朝政治措施之重要者,当首推废封建而行郡县。然封建之废,实不始于秦,自春秋以来,西周封建旧制,固已日在崩坏之中,封建制渐崩坏,即郡县制渐推行,二者相因,本属一事,考之《左传》,晋人早有县制”。由此可知(  )第123页共123页\nA.秦代之后分封退出历史舞台B.秦郡县制度推行有其历史基础C.作者意在完全否定分封制度D.秦朝开始在全国实行郡县制度12.秦朝统一六国后,“修驰道、编制户籍、修筑长城、统一度量衡和货币,迁徙六国贵族到关中、巴蜀等地,整顿社会风俗。”这些措施集中体现了(  )A.帝王穷兵黩武B.政治统治腐败C.巩固中央集权D.贵族豪强崛起13.秦朝颁布了名目繁多、分类细密的法律条文。1975年,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竹简1000余支,大部分是秦的法律条文和相关解释。据此可知,秦朝(  )A.重视法制建设B.刑法极其严苛C.社会矛盾尖锐D.实行文化专制14.秦朝建立后,修建了以咸阳为中心的道路交通网,有咸阳至九原的直道,有向东北直达燕齐、向南直达吴楚地区的驰道。这些道路的修建(  )A.促进了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B.标志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C.有利于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D.消除了分裂所造成的地区差异15.汉代政论家仲长统在《理乱篇》中写道:“豪人之室,连栋数百,膏田满野,奴婢千群,徒附万计。船车贾贩,周于四方;废居积贮,满于都城。琦赂宝货,巨室不能容;马牛羊豕,山谷不能受。”在此,仲长统讲述的是东汉(  )A.豪强地主势力的迅猛发展B.商品经济的昌盛繁荣C.国力强盛和社会财富充裕D.社会贫富差别的巨大16.汉武帝时除沿用按军功授官、选郎官等旧制外,还建立察举制、征召制、选博士弟子等新的选官制度。通过这些制度,选拔了一大批有用人才,出现了“汉之得人,于兹为盛”的局面。这些制度(  )A.导致了门阀士族政治的出现B.强化官僚集团对君权的制约C.凸显了人才选拔的公平公正D.扩大了西汉王朝的统治基础17.有学者认为,在东方六国文化和秦国文化尚未完全融合,战国时代的文化布局仍然存在的情况下,刘邦建立汉家帝业一方面必须传承秦朝制度,另一方面又必须尊重东方六国之习俗,特别是楚、齐、赵人之习俗。材料意在说明(  )A.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的深层背景B.战国文化和习俗对秦制影响深刻C.汉初继承秦朝政治经济文化制度D.楚、齐、赵人习俗影响汉朝文化第123页共123页\n18.汉惠帝、吕后先后废除“挟书令”、“妖言令”和夷三族罪等苛法;征发徭役注意期限,尽量在农闲时进行。这反映了汉初(  )A.基本废止秦朝政制B.儒学成为正统思想C.法家思想开始消亡D.与民休息无为而治19.张骞通西域开辟了中西交通道路,中国的丝织品沿着这条道路传向中亚、西亚、欧洲和北非,形成了饮誉中外的丝绸之路。它的开通(  )A.消除了匈奴对汉王朝的威胁B.延缓了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C.造成了西域地区的野蛮落后D.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20.核心与边缘之间的势力消长,是汉代历史的重要课题。强干弱枝,是中央政府的常用策略。以下不属于汉武帝时期强干弱枝措施的是(  )A.在中央设置御史大夫专掌军政B.将察举制确立为新的选官制度C.设刺史对十三州进行巡视监察D.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王的力量二、非选择题(共40分)21.中国古代文明光辉灿烂,既体现在思想领域,也体现在政治建设上。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8分)材料一 四家在争辩中相互吸收、渗透,发展了相互联结的一面。而这主要是由它们是同一族类的文化以及他们学说中都关注现实的社会人生问题所决定的。……政治主张泾渭分明的儒法两家,却在主张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和等级制问题上不谋而合。在人生理想和处事态度方面,儒、墨、法各执一端,却又都主张积极进取,有所作为。——摘自李宗桂著《中国文化导论》材料二 汉高祖刘邦为了巩固统治“汉承秦制,有所损益(减少和增加)”。有人这样评价汉武帝“内强皇权,外服四夷”。(1)材料一体现了战国时期思想文化领域的什么特征?(10分)第123页共123页\n(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承秦制具体指汉朝继承了秦朝的哪些政治制度,并说明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在内政外交上采取的措施。(18分)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秦汉时期材料秦汉时期在中国历史上地位重要、影响很大,一般可以说周秦是一大变。在整个中国历史的长河中,秦汉时期是一个相对独立而又具有连续性的历史时期,故可以把秦汉相连称呼,并作为一个完整的历史时期。把秦汉时期作为完整的历史时期来看,是因为它有一些共同的特点,而且是在整个秦汉时期逐渐形成和完善的。秦汉时期突出的特点是“统一”,所以常常用第一个统一王朝、统一大国等来形容。从中国历史发展来看,秦汉史处于一个突出的地位。秦汉历史与先秦历史相比,已由宗法集耕型家国同构农耕社会进入到专制个体家国同构农耕社会的发展阶段,虽然期间经历过反复,但是这一发展大势并未改变,并对此后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秦汉之所以被称为“专制个体家国同构农耕社会”,主要是从历史发展趋势而言的。与先秦历史相比,秦汉确立了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国家,官僚制取代了世卿世禄制,郡县制取代了分封制,国家通过二十等爵制实现了对个人的支配,以及编户齐民的形成,解构了先秦宗法集耕的社会形态。随着国家意识由法而道,最终独尊儒术。……从此制约、规定着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走向。第123页共123页\n秦汉时期作为一个整体在中国历史上存在并发生影响,但不等于说这400年的历史没有变化。举例来说,作为皇帝主要辅佐的宰相,其名称、地位、执掌、作用都不断地发生变化,但它又万变不离其宗。宰相辅助皇帝主管一切,专制君主仍是主角。……秦汉的这种变化,以后朝代更多,但是变来变去总的精神都是维护君主的绝对专制,这可以说是专制主义长期不变的一个方面。郡县制也是如此,名称乃至两级、三级或者四级,历代的变化很多,然而万变不离其宗的是:加强中央集权。——摘编自曹大为等主编《中国大通史》“秦汉时期在中国历史上地位重要、影响很大”。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对此作出历史解释。(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1.答案:C解析:由“大约四五千年前”可知,该文化遗存是新石器时代的,由“分布在长江下游至钱塘江流域,其中的古城总面积约300万平方米,有着水利系统、宫殿、祭坛以及鲜明的城乡体系”可知,该文化遗存应该是良渚古城遗址,所以属于良渚文化,故选C项;河姆渡文化距今约7000至5000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项;大汶口文化分布在黄河流域的山东地区,而不是长江下游至钱塘江流域,且时间也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龙山文化处于黄河流域的山东地区,与题干中的地理位置不符,排除D项。2.答案:B解析:据材料可知,粟、水稻、大型定居村落及家畜饲养业的出土,表明此时人们从事农业、畜牧业,过着定居生活,即农业经济活动较为稳定,故选B项;春秋时期小农经济才出现,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三门峡交口遗址同时发现有水稻籽实与粟”表明北方同时出土稻、粟,不能得出“南稻北粟的种植格局基本形成”的结论,排除C项;农作物种植出现了交流与“大型定居村落,还出现了家畜饲养业”不符,排除D项。3.答案:A解析:商朝实行内外服制度,对外服控制力是有限的;而西周实行分封制,将亲族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以拱卫王室,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故选A项;西周分封制是对商朝内外服制度的发展,而非沿袭,排除B项;分封制把宗法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紧密结合起来,体现了血缘政治向地缘政治的过渡,排除C项;秦朝确立中央集权制度,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第123页共123页\n4.答案:C解析:题干“天子八,诸侯六,大夫四,士二”,是礼乐制度的具体体现,礼乐制度是一种等级制度,故选C项;题干未提及乐舞动作的改进,排除A项;题干未提音乐要素的改进,排除B项;“崩溃”不合夏商到西周的史实,应为“逐渐建立”,排除D项。5.答案:C解析:纯粹依赖“自己家里的人”来统治国家的办法行不通,说明当时统治者意识到世卿世禄制不利于统治,而依靠“自己选拔的和忠于自己的人”来统治,则是希望建立起官僚制,故选C项;宗法制就是利用血缘关系来统治,属于纯粹依赖“自己家里的人”来统治国家,所以A不符合题目主旨,排除;分封制下统治的制度实质上也是纯粹依赖“自己家里的人”来统治国家,排除B项;察举制产生于西汉武帝时期,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D项。6.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春秋战国之际,士发生分化,或成为传授知识的教师,或变为主持仪式的赞礼人,或发展为新兴地主”和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的士阶层的分化成为社会变革的主要推动力量,C正确;百家争鸣的根源是生产力的发展,A排除;土地私有制的出现是铁犁牛耕出现的产物,B排除;D与材料无关,排除。7.答案:A解析:齐国都城临淄的繁盛与农业发展相关,而农业发展主要得益于铁制农具的使用与牛耕的推广,故①正确;由“车毂击,人摩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可知,齐国人口众多,是都城临淄繁盛的表现,这也是齐国实力强大的体现,故②正确;齐国都城临淄的繁盛很大程度上与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相关,主要表现为当时手工业分工细密,货币广泛流通,故③正确;齐国成为诸侯中的霸主不是在战国时期,而是春秋时期,故④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8.答案:B解析:据“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可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思想体现的是关注民生,追求的是共同富裕。这与百家争鸣时期儒家思想的关注民生、注重和谐发展的理念相吻合,故选B项;“尚力、尚贤,主张节俭的墨家思想”强调的是行为习惯的节俭,与“共同富裕”无关,排除A项;法家思想主要涉及富国强兵、以法治国,与强调惠民的儒家思想无关,排除C项;“无为而治”出自《道德经》,是道家的治国理念,与强调惠民的儒家思想无关,排除D项。9.答案:C第123页共123页\n解析:材料表明道家、儒家和墨家都强调治国思想离不开对社会现实的关注,说明其关注社会的志向相近,故选C项;道家、儒家和墨家等诸子百家代表的是不同的社会阶级、阶层,阶级利益并不同,排除A项;据“言之异路”可知,道家、儒家和墨家等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各不相同,排除B项;春秋后期已出现颇有社会影响的法家、道家、儒家、墨家、阴阳家等不同学派,而至战国中期,许多学派纷呈,众多学说丰富多彩,为中国文化发展奠定了宽广的基础,中国术语上把这一时期称为诸子百家或百家争鸣时期,排除D项。10.答案:C解析:商鞅变法以法律的形式巩固小农经济,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小农经济的产生,而生产力的发展表现在铁犁牛耕的不断推广,故选C项;此项属于政治原因,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排除A项;革新中国的家庭结构是材料的表层意思,不属于原因,排除B项;商鞅变法推行县制加强中央集权,与用法律的形式巩固小农经济无关,排除D项。11.答案:B解析:据材料“封建制渐崩坏……晋人早有县制”可知,钱穆先生认为,郡县制并不是秦朝开始推行的,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存在,随着分封制的崩溃而逐渐推行,即秦郡县制度推行有其历史基础,故选B项;秦以后也有分封,如汉初的郡国并行制,排除A项;作者强调郡县制随着分封制的崩溃而逐渐推行,没有评价分封制的信息,排除C项;“晋人早有县制”表明春秋时期就已出现郡县制,“开始”说法错误,排除D项。12.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可知,秦朝采取了一系列“巩固中央集权”的措施,最早确立皇帝制度,将郡县制在全国推广,还大规模推行巩固统一的措施,如统一车轨、文字、货币和度量衡,修驰道、直道等,故选C项;秦朝统一六国后,战争规模、次数较之前缩减,排除A项;题干未提及秦朝统治者昏庸、腐化、堕落等信息,排除B项;“崛起”不合史实,应为“衰落”,排除D项。13.答案:A解析:据材料“1975年,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竹简1000余支,大部分是秦的法律条文和相关解释”可知,出土竹简大部分是关于法律条文,说明秦朝重视法制,故选A项;材料主旨是出土秦简大部分是关于法律的,但没有涉及具体法律条文内容,不能判断法律是否严苛,排除B项;据所学,法律是规范社会行为的条文,仅以出土众多法律条文的竹简,不能说明社会矛盾尖锐,排除C项;材料竹简的出土与文化专制无关,排除D项。14.答案:C第123页共123页\n解析:以咸阳为中心的道路交通网,有咸阳至九原的直道,有向东北直达燕齐、向南直达吴楚地区的驰道,意味着秦朝咸阳与各地交通比较方便,所以有利于各地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故选C项;上述道路交通网是秦朝建立后修建的,所以修建道路之前国家就已经从分裂走向统一了,排除A项;秦朝建立标志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而不是秦朝建立后修建的道路交通网标志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排除B项;虽然秦朝修建的道路交通网有利于各地交流,但并不意味着各地已经消除了分裂所造成的地区差异,排除D项。15.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东汉末年政论家仲长统讲述了东汉豪强势力的迅猛发展,与题干“豪人之室,连栋数百,膏田满野,奴婢千群,徒附万计”等相合,故选A项;秦汉时期商业总体水平还不高,排除B项;“国力强盛”与“豪人之室,连栋数百”相悖,题干是豪强势力强大,排除C项;题干未提及贫户无立锥之地,贫困潦倒,排除D项。16.答案:D解析:据材料“选拔了一大批有用人才”可知,汉武帝采用多种选官制度选官,选拔了大批实用人才,扩大了西汉王朝的统治基础,故选D项;东汉以来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导致了门阀士族政治的出现,排除A项;官僚集团对君权的制约与“选拔了一大批有用人才”不符,排除B项;察举制易被地方大族名士操纵,不能凸显人才选拔的公平公正,排除C项。17.答案:A解析:据材料“刘邦建立汉家帝业一方面必须传承秦朝制度,另一方面又必须尊重东方六国之习俗”可知,汉初郡县制的实施是基于统一的要求,分封制的实施是考虑到东方六国的文化传统,说明郡国并行制的实行有深层原因,故选A项;材料主旨是汉初郡国并行的原因,而非秦制受战国的影响,排除B项;据材料“一方面必须传承秦朝制度,另一方面又必须尊重东方六国之习俗”可知,汉初制度是双向考虑的结果,而非仅继承的秦朝制度,排除C项;据材料“一方面必须传承秦朝制度,另一方面又必须尊重东方六国之习俗”可知,影响来自于秦朝和战国东方六国,而非仅是楚、齐、赵人的影响,排除D项。18.答案:D解析:汉惠帝、吕后先后废除“挟书令”、“妖言令”和夷三族罪等苛法意味着汉初无为而治,“征发徭役注意期限,尽量在农闲时进行”则意味着汉初与民休息,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故选D项;题干提到的是汉初废除了秦朝时候的苛法,而不是废除了秦朝的政治制度,排除A项;汉武帝时期儒学才成为正统思想,而不是在汉初,排除B项;汉初废除了苛法,并不意味着法家思想消亡,后世法家思想一直被沿用,排除C项。第123页共123页\n19.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中国的丝织品沿着这条道路传向中亚、西亚、欧洲和北非”,可知丝绸之路的开通使中国与中亚、西亚、欧洲和北非之间的贸易往来更加频繁,有利于促进东西方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故选D项;汉武帝派遣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解除了匈奴对汉王朝的威胁,排除A项;丝绸之路的开通有利于促进先进的中原文化在西域地区的传播,有利于促进当地少数民族的封建化,排除B项;丝绸之路的开通有利于西域地区接受中原文化的影响,客观上有利于西域社会的发展,排除C项。20.答案:A解析:御史大夫掌管监察,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汉武帝时期实行察举制为新的选官制度,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属于强干弱枝措施,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汉武帝时期将全国划分为十三个监察区,设刺史巡视监察,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属于强干弱枝措施,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汉武帝时期颁布“推恩令”,将诸侯国越分越小,从而削弱了诸侯王的力量,强化了中央集权,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21.答案:(1)诸子百家争鸣;彼此吸收融合,相互传承发展;呈现多元到统一趋势。(2)继承: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汉武帝在内政上:颁布推恩令,削弱王国势力;设立刺史,加强对地方的监察;任用酷吏治理地方,严厉打击豪强、游侠等社会势力的不法行为。外交上:北击匈奴;设立河西四郡;派遣张骞通西域等。解析:(1)特征:根据材料“四家在争辩中相互吸收、渗透,发展了相互联结的一面”可归纳出诸子百家争鸣和彼此吸收融合,相互传承发展;根据材料“……政治主张泾渭分明的儒法两家,却在主张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和等级制问题上不谋而合”可归纳出呈现多元到统一趋势。(2)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朝继承秦朝的政治制度主要有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在内政上:颁布推恩令,削弱王国势力;设立刺史,加强对地方的监察;任用酷吏治理地方,严厉打击豪强、游侠等社会势力的不法行为。外交上:北击匈奴;设立河西四郡;派遣张骞通西域等。22.答案:观点:秦汉时期在中国历史上地位重要、影响很大解释:秦汉时期是中国秦汉两朝大一统时期的合称。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首次完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统一,秦王政第123页共123页\n改号称皇帝,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秦朝。秦始皇废封建,立郡县,开始实行全面的统一。然而由于缺乏历史经验,秦朝二世而亡。在经过短暂的分裂之后,汉朝继之而起,并基本延续秦的制度,史称“汉承秦制”。秦汉时期的专制中央集权有利于大一统的国家。有利于大的工程,行政体制保证了中国疆域的完整。秦朝文化专制,对文化贡献少,但“统一文字”利于维护文化的传统,维护政令的统一。汉字维护了祖国的统一,方言再多对文字的理解是一致的。有利于领土的完整,意识形态的统一。秦汉时期民族融合,文字的统一,主流的汉文化的向心力凝聚力。秦汉的统一形成了民族统一的意识,中华民族的统一。秦汉郡县制度对于维持大一统国家具有重要作用。综上,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统一时期。也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奠基时期。解析: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言之成理即可。关于“秦汉时期在中国历史上地位重要、影响很大”的观点说明可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构成及影响入手,然后根据秦汉时期巩固国家统一的其他措施等角度进行分析,最后进行归纳总结。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二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十六国时期,匈奴人刘渊建立汉赵政权时以汉朝的继承人自居;匈奴人赫连勃勃建立的夏政权,“自以匈奴夏后氏之苗裔也,国称大夏”;鲜卑人拓跋什翼犍建立代国,自认为是神农氏的后裔。这反映了当时(  )A.多民族政权并立互相争夺B.民族交融推动文化认同第123页共123页\nC.战乱频繁导致了国家分裂D.黄帝是各民族共同祖先2.据史料记载,十六国时期,后赵石勒制定国家律令《辛亥制度》供国人学习;前秦王猛帮助苻坚治理国家“明法峻刑”;后秦之主姚兴在长安建立律学,让郡县散吏来京进修法律。这些做法(  )A.体现了“天下有法”的观念B.提供了胡人完全汉化的证据C.证明了五胡政权的混乱暴虐D.奠定了隋唐盛世的制度基石3.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政权的君主普遍具有很高的汉文化造诣,如前赵的刘渊(匈奴)“《史记》、《汉书》、‘诸子’,无不综览”,前燕的慕容皝(鲜卑)“尚经学,善天文”,前秦的苻坚(氐)“博学多才艺”等。这一现象的出现(  )A.消除了胡汉之间的民族矛盾B.利于推动少数民族政权的封建化C.使儒学的正统地位得以巩固D.加速了少数民族的文化走向衰落4.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记载了当时中原汉人饮食中出现多种“胡物”,如胡饭、胡羹、羌煮等;西安出土的《戎进墓志》记述西域胡人戎氏家族习汉文、崇儒学,并将籍贯由“上源西域人”改为“恒州灵寿(今河北灵寿)人”。上述现象主要反映魏晋时期(  )A.南北方生活习惯趋于一致B.人口流动趋势明显C.南方经济水平已超越北方D.民族交融内涵丰富5.有学者认为: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实践,使他成为我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改革家;但他没有充分认识和考虑本民族的特点,没有对中原封建文化加以区分,既引起了鲜卑贵族的强烈不满和对立,也造成了鲜卑贵族的迅速腐化。由此可知,该学者(  )A.认为北魏灭亡源于孝文帝改革B.反对民族交融力主维护本民族特色C.主张应辩证地看待孝文帝改革D.强调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的交融6.隋朝广设仓库,既包括供应朝廷粮食和物资的仓库,又包括备水旱赈济而遍置于乡间的义仓,积储丰富。据此可知,隋朝(  )A.建立了完善的救济制度B.社会赈济完全由政府主导C.政府重视社会保障救济D.特别关注弱势群体的优抚7.(改编)唐第123页共123页\n朝时,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立特殊的行政单位,保持或基本保持少数民族原有的社会组织形式和管理机构,任用少数民族地方首领为地方官吏,除在政治上隶属于中央王朝,经济上有朝贡义务外,其余一切事务均由少数民族首领自己管理。这反映出唐朝这一政策(  )A.加强对边疆的直接管理B.有利于各民族的交融C.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D.具有因俗而治的特点8.唐太宗李世民吸取隋亡的教训,注重调整统治政策,统治期间国家出现了少有的开明政治局面,史称“贞观之治”。下列史实中属于唐太宗的统治措施的是(  )A.设立中朝并向地方派驻刺史B.把都城从平城迁移到洛阳C.选官以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D.设文渊阁大学士以备顾问9.安西都护府是唐朝和西部少数民族关系的晴雨表之一,历经变迁。下列有关安西都护府判断正确的是(  )A.为配合管理东突厥政权而设置B.唐蕃联合灭西突厥后治所迁到龟兹C.治所迁回龟兹得益于文成公主入藏D.唐蕃会盟发生在其与唐中央政府失联后10.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武则天遗言立无字碑,由后人评价自己的功过。总体来说,大部分史学家对武则天是持肯定的态度,这主要是因为(  )A.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B.在其当权时期社会经济持续发展C.发展科举制,首创武举和殿试D.打击门阀士族,重用有才能的人11.唐朝刘禹锡诗曰:“礼闱新榜动长安,九陌人人走马看。一日声名遍天下,满城桃李属春官。自吟白雪诠词赋,指示青云借羽翰。借问至公谁印可,支郎天眼定中观。”这首诗描写的是(  )A.分封制的等级规定B.科举考试后的盛况C.察举制选才的程序D.长安城的节日气氛12.有学者在评论某税制时说:“它舍弃了按人征税的传统人头税,全面开启了按土地和资产征税的税制新里程,对当时唐朝的统治,以及唐后中国经济重心的分布,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下列选项中对这一税制的内容表述有误的是(  )A.取消了租庸调制度B.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C.按照田亩缴纳地税D.分春季和冬季两次征税13.唐玄宗时,以中书省事务繁多、文书多雍滞,选用一些文人与集贤院第123页共123页\n学士分掌制诏书,后正式改名为“翰林学士”。安史之乱后,“军国多务,深谋密诏,皆从中出”,被称为“内相”。这一做法表明(  )A.权力运行机制遭破坏B.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加强C.三省六部制正式废除D.官僚政治体制基本确立14.史载,唐太宗私自去视察御史府(进士考试的地方),看到许多新录取的进士鱼贯而出,便得意说道:“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在此,唐太宗看重的是科举制有利于(  )A.提高官员素质B.扩大统治基础C.削弱丞相权力D.提高行政效率15.介绍唐朝时人们会想到“三省六部”“科举选才”“玄奘西游”“鉴真东渡”,最能概括这些主题的是(  )A.国家的统一与强盛B.开明开放的对外政策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D.制度创新与文化交流16.某部药典的编著以《本草经集注》为蓝本,同时在全国范围内利用13个道、133个州开展药物普查。它由朝廷颁布,是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这部药典是(  )A.《神农本草经》B.《千金方》C.《唐本草》D.《黄帝内经》17.《佛说父母恩重经》是唐代以来民间最为流行的一部由中国僧人撰述的佛经。它积极提倡孝道,强调报恩的思想,是佛教中国化的重大发展。这说明(  )A.宣扬儒家思想是佛经主要内容B.佛教是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C.佛教迎合中国文化以加强传播D.佛、儒两派思想的逐渐趋同18.东晋画家顾恺之的《女史箴图》以描绘女范事迹为主题,现存9段。其中《冯媛挡熊》为汉代冯媛以身挡熊,保护汉元帝的故事;《班婕妤辞辇》为班婕妤拒绝与汉成帝同辇,以防成帝贪恋女色而贻误朝政的故事。这可以用来说明(  )A.东晋绘画以女性人物为主要题材B.艺术作品兼具审美与教化功能C.汉代和晋代女性的地位空前提高D.佛道观念对艺术创作影响深远19.该作品出现于国力强盛的时代,用笔一丝不苟,清劲腴润,秀美多姿,结体严谨端庄,点画千姿百态中而又中规中矩,融汇了南朝的秀美与北朝的雄健。下列作品中符合这一特点的是(  )第123页共123页\n20.下图是古代登封少林寺的“混元三教九流图碑”临摹图,整体上看为一人,分开看则为三人,从正面整体上看,中间一人,光头盘膝而坐,释迦牟尼是也。单看右侧,一人头载道冠,屈身站立,乃老子,单看左侧,一人头带儒巾,屈身站立,乃孔子。对该图碑的历史解释较为合理的是(  )A.释迦牟尼居中说明佛教在古代处于主流地位B.图碑反映了儒、道产生于佛教的历史C.图碑体现了三教相互融合的理念D.图碑是三教诞生于河南的见证二、非选择题(共40分)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8分)材料一 很多王国即被撤销,余存的不仅面积减缩,而且内部的行政权也被中央政府接收,至汉武帝在位期间达到极点。汉武帝公布了帝制意识形态的立场,将所谓的“儒术”扩展之后又延长。向商人抽资产税,政府专利于盐、酒及铁……使中央集权之趋势有进无退。——摘编自黄仁宇的《中国大历史》材料二 唐代的两大重要政治制度具备了现在“民主”的因素。一个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皇权,折射了现代三权分立和内部民主的影子;另一个和当今的公务员制度相似,为国家选拔了人才,实现了社会的有效流动。尽管受时代的制约,唐代的“民主”制度终没能有效地继续运行,只能称其为“闪落的民主”,可历史见证了古人在追求民主的路上进行过的不懈努力。第123页共123页\n——摘编自杨春莉《封建制度下闪落的民主》(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10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两大“闪落的民主”制度的名称,并分别说明它们被称为“民主”的理由。(18分)第123页共123页\n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示意图提取材料中两项反映该时期历史发展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简要说明。1.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少数民族政权建立者都认为其是华夏祖先的继承人,这反映出在民族交融过程中少数民族对华夏文化的认同,故选B项;材料反映的是少数民族对华夏文化的认同,与多民族政权并立无关,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少数民族政权对于华夏文化的认同,与国家分裂无关,排除C项;“各民族”表述过于绝对,排除D项。2.答案:A解析:据材料“石勒制定国家律令《辛亥制度》供国人学习;前秦王猛帮助苻坚治理国家‘明法峻刑’;后秦之主姚兴在长安建立律学”可知,这些统治者都比较重视法律建设,体现了“天下有法”的观念,故选第123页共123页\nA项;材料主旨是后赵、前秦、后秦都重视法律,汉化主要指少数民族学习汉族文化,法律只是汉族文化的一部分,不能说明完全汉化,排除B项;材料主旨是后赵、前秦、后秦都重视法律,是一种文明的表现,而非政权的混乱暴虐,排除C项;据所学,隋唐盛世的制度基石主要是政治制度的成熟,而非法律制度,排除D项。3.答案:B解析:北方少数民族的君主普遍具有较高的汉文化造诣,会导致他们因为认识到汉文化的先进,而采取学习汉族先进文明和文化的举措,从而推动少数民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加快,故选B项;胡汉之间的民族矛盾会因为少数民族政权封建化而有所缓和,但不会消除,A的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佛教和道教的盛行,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了冲击,并没有得以巩固,C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北方政权的统治者由于具有很高的汉文化造诣,会推动少数民族学习汉文化的进程,但不会因此使少数民族文化走向衰落,二者没有必然关联,排除D项。4.答案:D解析:由“当时中原汉人饮食中出现多种‘胡物’”、“西域胡人戎氏家族习汉文、崇儒学”和改籍贯等信息可以看出,中原汉族和西域胡人在不同程度不同范围内彼此交融,反映了魏晋时期民族交融频繁且内涵丰富,故选D项;题干体现的是中原汉族与西域胡人之间的民族交融,全部发生于北方,所以不能得出南北方生活习惯趋于一致的结论,排除A项;题干提到的是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各方面的交融,但并没有提到人口流动的趋势是否明显,排除B项;题干体现的是中原汉族与西域胡人之间的民族交融,全部发生于北方,没有涉及南方,排除C项。5.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内容可知,该学者一方面认为北魏孝文帝是“我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改革家”,同时也指出其改革的一些缺陷,如“没有充分认识和考虑本民族的特点”“没有对中原封建文化加以区分”据此可知,该学者主张一分为二地来看待孝文帝改革,即采用辩证的观点,故选C项;在题干内容中仅是述及孝文帝改革“引起了鲜卑贵族的强烈不满和对立”“造成了鲜卑贵族的迅速腐化”,但是并没有述及北魏灭亡的原因就是孝文帝改革,排除A项;在题干内容中仅是述及孝文帝改革“没有充分认识和考虑本民族的特点,没有对中原封建文化加以区分。”即对本民族特点和中原文化缺乏正确的认知,这与“反对民族交融”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排除B项;题干内容的着重点在于强调要用辩证的观点来看待孝文帝改革,而不是强调其促进“民族交融”,排除D项。6.答案:C第123页共123页\n解析:隋朝的仓库既有保障朝廷粮食和物资供应的仓库,也有备水旱赈济的乡间义仓,这说明政府重视社会保障与救济,故选C项;题干仅提到了隋朝仓库设置的情况及功能,并没有与其他时期进行比较,也没有提到其他救济方式,所以没法得出隋朝建立了完善的救济制度的结论,排除A项;题干提到的仓库都是由政府主导设立的,但是这并不能证明当时社会赈济完全由政府主导,在当时还存在一些家族内部对本族穷苦族人的赈济行为,这并不是由政府主导的,排除B项;题干中提到隋朝的仓库有不同的类型,但并没有说哪种类型是最主要的,所以不能得出特别关注弱势群体的优抚这样的结论,排除D项。7.答案:D解析:据材料“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立特殊的行政单位,保持或基本保持少数民族原有的社会组织形式和管理机构,任用少数民族地方首领为地方官吏”“其余一切事务均由少数民族首领自己管理”及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在治理边疆时实行羁縻政策,加强管理,体现了因俗而治的特点,故选D项;据材料“保持或基本保持少数民族原有的社会组织形式和管理机构,任用少数民族地方首领为地方官吏”“除在政治上隶属于中央王朝,经济上有朝贡义务外,其余一切事务均由少数民族首领自己管理”及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在少数民族地区由少数民族首领管理,并未体现加强对边疆的直接管理,排除A项;材料讲的是唐朝在治理边疆时实行羁縻政策,加强管理,实行因俗而治的原则,并没有提到民族之间的交融,排除B项;唐朝的羁縻政策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但与材料主旨无关,不能体现材料的中心思想,排除C项。8.答案:C解析:唐太宗时期,科举考试增加了考试科目,明确了科举考试以进士和明经科为主,故选C项;设立中朝并向地方派刺史是汉武帝加强统治采取的措施,不是唐太宗采取的,排除A项;把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是北魏孝文帝改革时期采取的举措,不是唐太宗时期的,排除B项;设文渊阁大学士以备顾问是明成祖朱棣采取的举措,而不是唐太宗时期的,排除D项。9.答案:D解析:由材料“安西都护府是唐朝和西部少数民族关系的晴雨表”可知,公元821年唐朝和吐蕃双方派使节,先在唐京师长安盟誓,次年又在吐蕃逻些重盟,史称唐蕃会盟,发生在安西都护府与唐中央政府失联后,故选D项;安西都护府是唐朝管理西突厥的一个军政机构,与东突厥无关,排除A项;唐太宗派兵征服依附西突厥的高昌,设置安西都护府,排除B项;648年,郭孝恪击败龟兹国,把安西都护府迁至龟兹,排除C项。10.答案:B第123页共123页\n解析:由材料“大部分史学家对武则天是持肯定的态度”结合所学,武则天执政时期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为唐朝全盛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基础,得到史学家的认可和肯定,故选B项;史学家对武则天的肯定源自于她对历史发展的贡献,而非因为她是女皇帝,排除A项;武则天统治时期,扩大科举取士人数,首创武举和殿试,这是武则天的历史功绩之一,不是史学家肯定其历史功绩的主要原因,排除C项;由材料“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可知打击门阀士族,重用有才能的人是她的重要功绩之一,不是主要原因,排除D项。11.答案:B解析:题干诗文出自《宣上人远寄和礼部王侍郎放榜后》,紧扣题干“唐朝”“礼闱新榜”,“春官”为掌管科举制的机构礼部的别称,故选B项;分封制为周朝的地方行政制度,排除A项;察举制为汉朝的官吏选拔制度,排除C项;题干未提及长安春节、中秋等节日,排除D项。12.答案:D解析:据材料“它舍弃了按人征税的传统人头税,全面开启了按土地和资产征税的税制新里程,对当时唐朝的统治,以及唐后中国经济重心的分布,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知为唐代的两税法,即分夏秋两季征收,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因均田制遭到破坏,两税法取代了租庸调制,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两税法依照壮丁和财产的多少定出户等,以此来征税,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两税依户等纳钱,依田亩纳米粟,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13.答案:A解析:据材料“唐玄宗时,以中书省事务繁多、文书多雍滞,选用一些文人与集贤院学士分掌制诏书”以致后来出现“军国多务,深谋密诏,皆从中出”的局面,相较于传统三省六部进行中枢决策相比,改变了三省六部这种权力运行的机制,故选A项;材料反映的是皇权与相权的关系,即专制主义,并非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B项;三省六部并未废除,排除C项;官僚政治体制确立的时间是秦朝,排除D项。14.答案:B解析:据材料“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可知唐太宗认为通过科举制让更多有才能的人通过考试入朝为官,进一步扩大了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故选B项;提高官员素质主要体现在科举制将读书与考试做官相结合,材料未体现,排除A项;材料中并未对科举制与相权的关系进行解释,排除C项;科举制的推行有利于扩充官僚队伍的人数,不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排除D项。15.答案:D第123页共123页\n解析:“三省六部”“科举选才”体现的是制度创新,而“玄奘西游”“鉴真东渡”体现的是中外文化交流,故选D项;题干主要体现的是唐朝的制度创新与文化交流,并没有体现国家的统一与强盛,排除A项;开明开放的对外政策只能反映在“玄奘西游”“鉴真东渡”,而不能体现在“三省六部”“科举选才”上,排除B项;题干主要体现的是唐朝的制度创新与文化交流,与开放相关,而与繁荣没有直接关联,排除C项。16.答案:C解析:据材料“同时在全国范围内利用13个道、133个州开展药物普查。它由朝廷颁布,是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可知唐前期的地方行政机构主要是道,因此该医书主要出自唐朝,故选C项;《神农本草经》成书于汉代,时间不符合,排除A项;《千金方》是唐代医学家孙思邈个人所著的中医学著作,不是国家药典,排除B项;《黄帝内经》成书于战国至西汉间,时间不符,排除D项。17.答案:C解析:中国僧人撰述的佛经,积极提倡孝道,强调报恩的思想,所以才会成为唐代以来最为流行的佛经,这说明佛教迎合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才更容易传播,故选C项;题干中的佛经加入了中国化的成分,但仍然是佛经,所以不能说宣扬儒家思想是其主要内容,排除A项;儒家思想才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而不是佛教,排除B项;题干只是提到了佛教因为吸收了儒家文化而更方便传播,并没有提到佛、儒两派思想逐渐趋同,排除D项。18.答案:B解析:东晋画家顾恺之的《女史箴图》本身是一幅名画,所以具有审美功能,《冯媛挡熊》为汉代冯媛以身挡熊,保护汉元帝的故事;《班婕妤辞辇》为班婕妤拒绝与汉成帝同辇,以防成帝贪恋女色而贻误朝政的故事,这些内容含有忠君和规劝君主勤政的色彩,说明其还具有教化功能,故选B项;题干仅提到《女史箴图》,并未提到其他绘画作品及其题材,不能单凭一幅画就得出东晋绘画以女性人物为主要题材的结论,排除A项;仅以《女史箴图》中两个女性的故事就得出汉代和晋代的女性地位空前提高是不符合史实的,因为艺术作品具有虚构的色彩,只能一定程度上反映现实,排除C项;《女史箴图》隐含的思想属于儒家,而不是佛道观念,排除D项。19.答案:C解析:由材料“国力强盛的时代”“融汇了南朝的秀美与北朝的雄健”并结合所学可知生于大唐盛世时期的颜真卿,其书法风格融汇南朝和北朝的优点,故选C项;王羲之书法体现出南朝的秀美,且所处时代动荡不安,排除A项;北魏时代的作品不符合秀美多姿的特点,排除B项;怀素史称“草圣”,以草书著名,作品不符合中规中矩的特点,排除D项。第123页共123页\n20.答案:C解析:题干提及“混元三教九流图碑”临摹图,整体上看为一人,分开看则为三人:佛教、道教、儒家的创始者,结合所学可知,道教、佛教、儒学相互吸收,又相互融合,图碑正是这一思潮的体现,故选C项;在古代中国,占主流的是儒家思想,排除A项;儒学、道教产生于中国本土,且在佛教传入中国前就已形成,而佛教在两汉之际才传入中国,排除B项;儒学产生于山东,道教产生于江西,佛教产生于印度,排除D项。21.答案:(1)措施:政治上,颁布推恩令,成功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思想上,尊崇儒术,加强思想上大一统;经济上,将盐、酒及铁的经营权收归中央(盐铁官营),向工商者征税。(2)名称: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理由:中央决策机制上,形成了中书省草拟政令、门下省审核、交由皇帝御批、再交由尚书省执行的流程;三省职权分工明确,又彼此制约;三省长官共议国事;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皇权。科举制不分门第,打破了士族门阀特权,使许多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使官员选拔更加公开和公平,推动了社会阶层的流动。解析:(1)据材料一“很多王国即被撤销,余存的不仅面积减缩,而且内部的行政权也被中央政府接收”可知,政治上,颁布推恩令,成功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从材料一“将所谓的‘儒术’扩展之后又延长”可知,思想上,尊崇儒术,加强思想上大一统;由材料一“向商人抽资产税,政府专利于盐、酒及铁”可知,经济上,将盐、酒及铁的经营权收归中央(盐铁官营),向工商者征税。(2)第一小问名称,据材料二“一个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皇权,折射了现代三权分立和内部民主的影子”可知,三省六部制;据材料二“和当今的公务员制度相似,为国家选拔了人才,实现了社会的有效流动”可知,科举制。第二小问理由,据所学三省六部制的内容可知,中央决策机制上,形成了中书省草拟政令、门下省审核、交由皇帝御批、再交由尚书省执行的流程;从所学三省六部制的影响可知,三省职权分工明确,又彼此制约;三省长官共议国事;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皇权;据所学科举制可知,科举制不分门第,打破了士族门阀特权,使许多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使官员选拔更加公开和公平,推动了社会阶层的流动。22.答案:信息1: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信息2:南方相对于北方政权稳定,有利于南方经济发展。信息3:少数民族内迁建立政权,推动社会发展。第123页共123页\n信息4:少数民族内迁、北民南迁,促进民族交融。简要说明,从图片反映历史信息的背景、表现、影响等角度作答,史实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解析:据示意图中关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宏观上政权的相继更迭,到最后的隋朝统一可知,魏晋南北朝在动荡中逐渐趋向统一。具体信息可从军事上的战乱,政治上的西晋、前秦、北魏统一,民族间的文化交流融合,经济上的江南地区开发等内容及其影响进行阐述。据示意图中关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南、北方政权更迭数量和顺序可知,南方政权相对北方较为稳定,有利于这一时期南方的经济发展。具体信息可从北方战乱频繁、民族纷争、北魏孝文帝改革、人口南迁等内容及其影响进行阐述。据示意图的政权建立民族中,可知这一时期有较多的少数民族建立政权,可结合少数民族的内迁、民族交融等进行阐述。阐述时,注意史实准确,史论结合。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三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与唐代服饰的绚烂多彩相比,宋代服饰造型多以写实为主,结构严谨,色彩和图案以自然景色的兰、牡丹、樱桃等几何纹样为主,还有具有民间风趣的图案,如仙鹤、百蝶等,在宋代,串枝花纹也因作为官服固有的服饰纹样成为流行,官职的尊卑是以花朵大小而定,如三品以上花大五寸,六品以上三寸,小官则穿芝麻罗。这一服饰特色反映了宋代(  )A.重文轻武成就儒雅风尚B.主流思想影响审美观念C.经济发展改变社会风气D.等级制度制约物质生活2.关于古礼与现实社会的关系问题,朱熹认为“第123页共123页\n古今异便,风俗不同,虽有崇儒重道之君,知经好学之士,亦不得尽由古礼以复于三代之盛,其因时述作,随事讨论,以为一国一家之制者,固未必皆得先王义起之意”。朱熹的这一论述意在(  )A.改变儒学的社会功能B.确立儒学的正统地位C.推动儒学的顺时更新D.摒弃儒家的礼制传统3.北宋时,南方人在全国统一的科举考试中优势明显,朝廷被迫采取南北分卷制度,各自分配名额,分别录取。对这项制度认识不正确的有(  )A.是科举制发展过程中的改革B.激化了南北地区之间的矛盾C.被后世借鉴并不断发展完善D.体现了地区发展水平的差异4.宋朝科举制度的完善使大批出身平民家庭的士人进入政坛,不少人官居高位,人们的婚姻择偶也不再关心祖先名望。时人将这些变化概括为“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这说明(  )A.商品经济改变了社会结构B.社会流动影响门第观念C.国家对社会控制相对松弛D.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5.宋辽金对峙时期,辽人在自称“中国”的同时,并不反对宋人称“中国”。……金人进入中原后,即援引“中原即中国”“懂礼即中国”等汉儒学说和理论,自称中国,认为金、宋都是“中国”。上述历史现象反映出(  )A.各民族生活习俗日趋一致B.各民族间区域经济交流频繁C.各民族文化认同趋势加强D.中原地区经济文化始终领先6.朱熹盛赞并为之作跋的《程董二先生学则》规定:“读书必专一,写字必楷敬。几案必整齐,堂室必洁净。相呼必以齿,接见必有定。”每条之下均提出具体要求,如“读书必专一”要求:“非圣贤之书勿读,无益之文勿观”;“相呼必以齿”要求:“年长倍者以丈,十年长者以兄,年相若以字,勿以尔汝。书问称谓亦如之。”该学则(  )A.旨在引导学生考取功名B.说明文人社会地位提高C.表明程朱理学正式形成D.重在规范言行提高修养7.阅读《汉唐宋时期南北方人口分布表》,据此可知(  )朝代南方北方人口(户)人口(户)第123页共123页\n占全国户口比例占全国户口比例西汉247068519.8%998578580.2%唐代392041543.2%514852956.8%北宋1122476062.9%662429637.1%A.南北人口交流频繁B.南方商业不断发展C.经济发展民族交融D.经济重心逐渐南移8.元末,从事棉纺织业的民户已达1000多家,元代以后,棉纺织业日渐成为普遍的家庭副业和当时产量最多、销路最广阔的手工业。这种现象的出现得益于(  )A.棉花在大江南北开始种植B.大量农副产品投入市场C.棉纺织技术和工具的革新D.社会各阶层的需求增多9.宋初在东京设厢管理,逐渐形成厢—坊的城市管理制度,据文献记载仅哲宗元符三年(1100年)全国坊场就有三万一千余处,“商税、酒税皆出焉。”据此可推理的是宋代(  )A.商品经济相当发达B.抑商政策逐渐瓦解C.城乡规划趋于一致D.盐铁酒专卖制普及10.有学者指出,中国社会在唐代以前是以宗法礼仪为原则从事各种政治活动的,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了社会混乱,科举制度在这一项上面具有飞跃性发展的意义,这主要是因为科举制度(  )A.确保了中央集权的稳固B.重视社会道德修养和规范C.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D.提供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11.宋朝通过政策倾斜,对偏远地区的士子给予特殊照顾,布衣出身的进士比重大为增加。理宗宝祐四年(1256年)录取的601名进士中,有417人出身布衣。这说明宋朝科举制度(  )A.加速阶层流动扩大统治基础B.扶植布衣士子打击门阀士族C.提升官员素质加强中央集权D.改进选官方式实现公平公正12.下表为宋代苏州、镇江户口数的变化情况,这可用于研究宋代(  )第123页共123页\n时间苏州镇江宋太祖建隆年间27889户-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35196户26547户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66139户33000户宋神宗元丰初年173969户54798户宋徽宗崇宁年间152821户63657户宋孝宗淳熙年间173000户63940户A.地方治理的增强B.国家财政的改革C.江南经济的开发D.经济结构的变化13.钱穆曾评价说:“(它)就是一个行动的中央政府,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如是则地方绝无权,权只在中央”,“……实际上并不是为了行政方便,而是为了军事控制”。文中的“它”是指(  )A.秦朝的郡县B.元朝的行省C.西汉的刺史D.隋唐的三省六部14.元世宗初期,除了四个半固定的行省外,其余行省都是“因事而设,事毕则撤”;其长官多为一至二人兼任,且带有中书省宰执衔。至元世宗末期,固定的行省逐渐增多,并实行了群官负责制,其宰执衔也逐渐被取缔。由此可知,元代行省制度的这一变化(  )A.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的隐患B.反映了中央集权的强化趋势C.体现了政治均势格局的形成D.保障了吏治清明和行政高效15.史载,宋初,“循唐、五代之制,置枢密院,与中书对持文武二柄,号为‘二府’”。正因这一规定,所以当时没有出现宰相兼枢密使的情况。宋初规定权臣不能兼任两职,意在(  )A.抑制朝中武将势力膨胀B.防止大臣权重而威胁皇权C.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D.弥补宰相才干不足的缺陷16.宋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务”的局面,但也出现了“财已匮而枢密院益兵不已,民已困而三司取财不已;中书视民之困,而不知使枢密减兵、三司宽财以救民困,制国用之职,不在中书也”的状况。上述文字意在说明(  )A.分割相权解决了宰相擅权的问题B.行政不统一影响政府的治理效果第123页共123页\nC.建立一省制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D.机构重叠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17.秦始皇确立皇帝制度、设三公九卿,汉武帝设立中朝、任用酷吏,隋文帝确立三省六部制,宋代设三司、实行“三衙”分权。历代帝王此举目的是为了(  )A.政治改革的顺利进行B.预防官员的贪污腐败C.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D.健全和完善制度体系18.南北朝时期,北齐烧制出仰覆莲六系青瓷尊,隋朝李春设计建造了赵州桥,唐末制造出火药武器,北宋用人工磁化的方法制造出指南针。这些成就(  )A.源自于人民的劳动实践B.依赖于北方人民的南迁C.得益于经济重心的南移D.取决于社会环境的安定19.北宋时蹴鞠深受人们的喜爱。当时有人在东京开设了“蹴球茶坊”,甚至有人在自家小院开设蹴鞠场,“以娱游客”。这些现象的出现(  )A.体现了体育运动的丰富多彩B.反映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C.表明了政府抑商政策的废除D.适应了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20.宋初统治者对节度使在内的州长官,一方面采取三年一易之法,经常调动;另一方面充分利用通判一职的监督权,规定各州凡事须通判共同签署始得实行。这一举措(  )A.促使藩镇割据局面不复存在B.分化事权确保中央控制地方C.保证政府机构合理发挥作用D.实施效果符合宋初君臣构想二、非选择题(共40分)21.人才问题关乎国家盛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8分)材料一第123页共123页\n南北方人才比重示意图宋代人才部分地区分布变化简表——肖化忠《宋代人才的地域分布及其规律》材料二 以宋仁宗一朝为例,出类拔萃、彪炳史册的人不下数十人,为历朝历代所罕见。其中,最著名的有晏殊、范仲淹、韩琦、富弼、文彦博、欧阳修、包拯、张方平、司马光、王安石、曾巩、刘攽、刘恕、蔡襄、苏轼、苏辙、苏颂、沈括等。他们当中既有深谋远虑的政治家和改革家,也有才能杰出的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史学家和犯颜直谏、风节凛然的谏臣。——何忠礼《科举改革与宋代人才的辈出》材料三 人才问题历来为政治家和思想家所重视,但衡量人才的标准,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涵。在中国古代出现了“论德而定次,是能而授官”“学行兼优”“治天下以人才为本,求材以教导为先导”“欲木之常茂者,必培其根”“半部论语治天下”等观念,体现了不同的价值取向,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摘编自黄启昌《中国古代人才统计中的价值取向》等(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宋代人才发展的特点及原因。(18分)(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中国古代人才的价值取向。(10分)第123页共123页\n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儒学复兴材料一 随着唐朝经济的发展,庶族地主势力日益占据优势,士族势力迅速衰微,唐代出现了韩愈等人倡导的古文运动。为了宣扬儒学之道,韩愈又对佛道思想和六朝以来盛行的骈体文给予了猛烈的批判,使文章成为传播儒学的新途径。——摘编自朱绍候《中国古代史》材料二 唐宋之际,长期的战乱、分裂、民族杂糅,中原价值观,尤其是儒学价值观被破坏。面对儒学的衰败,宋代儒者接续唐代儒者的理想,继续开展儒学复兴运动,最终形成理学,即儒学的复兴。它越过汉唐诸儒,恢复到先秦儒典,去重读圣贤著作。儒学的复兴,不是单纯的一种回复。宋明理学有时候也被称为“佛老化的儒学”,它确实和先秦时代的儒学有很大不同。因此在学术上,也有人把宋明理学称为“新儒学”。——摘编自彭永捷《漫谈唐宋儒学复兴运动》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唐宋儒学复兴”进行评述。(要求:表述成文、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1.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官职的尊卑……穿芝麻罗”可得出,受到理学的影响,宋代的服饰强调等级,更加严谨,说明主流思想影响审美观念,B项正确;材料与重文轻武的政策无关,材料也没有体现儒雅之风,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并不是社会风气,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等级制度与生活的关系,排除D项。故选B项。第123页共123页\n2.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宋代儒学,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朱熹主张礼制因时变革,不必拘泥于古礼,以此推动儒学的更新,故选C项;维护传统社会秩序是儒学一以贯之的社会功能,并没有发生改变,故排除A项;汉武帝尊崇儒术,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故排除B项;朱熹主张变革古礼,并非完全摒弃礼制传统,故排除D项。3.答案:B解析:据材料“各自分配名额,分别录取”可知,南北分卷制度兼顾了南北士人,能够最大限度笼络全国士子,扩大封建统治基础,有利于缓和南北地区之间的矛盾,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北宋时,南方人……被迫采取南北分卷制度”说明南北分卷制度是科举制发展过程中的改革,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南北分卷制度对后来明、清朝乃至我们的高考制度都有很大的影响,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南北分卷制度是因为南方地区的社会文化水平发展高于北方,出现了江南地区科举考试中优势明显的现象,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4.答案:B解析:据材料“宋朝科举制度的完善使大批出身平民家庭的士人进入政坛,不少人官居高位,人们的婚姻择偶也不再关心祖先名望”可知,宋代由于科举制的完善,门第观念淡化,故选B项;据所学,宋代的社会结构依然是士、农、工、商为主的结构,没有变化,排除A项;材料主旨是门第观念的变化,没有涉及国家对社会的控制,排除C项;据所学,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是指宋代贱民阶层的数量明显减少,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5.答案:C解析:据材料“辽人在自称‘中国’……认为金、宋都是‘中国’”可知,辽、宋、金都认为自己是“中国”,说明各民族的文化认同增强,故选C项;材料主旨是华夏文化认同,而非生活习俗一致,且据所学,辽、宋、金的生活习俗各有特色,排除A项;材料主旨是华夏文化认同,没有涉及经济交流,排除B项;据所学,宋代经济文化重心南移,中原地区经济文化地位衰落,排除D项。6.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内容可知,在《程董二先生学则》中详细地规定了人们在读书、写字、几案、堂室等诸多方面的相关规定,并且在每一条之下都有非常具体的要求,这充分说明该学则通过规范人们的日常行为以达到提高修养的目的,故选第123页共123页\nD项;《程董二先生学则》的相关具体规定旨在规范人们的日常行为,以提高个人的行为修养,并没有引导学生考取功名,排除A项;《程董二先生学则》是关于人们日常行为的相关规定,重在规范行为,并没有涉及文人的“社会地位”问题,排除B项;朱熹盛赞《程董二先生学则》并为之作跋,表明朱熹非常认同该学则的相关规定,这与“程朱理学的正式形成”没有关系,排除C项。7.答案:D解析:据表可以发现,西汉时期,南方人口占全国的19.8%,而到宋朝,南方已经达到62.9%,而北方,西汉时期占80.2%,而到宋朝只占有37.1%,南方户数人口逐渐超过北方,反映了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故选D项;“《汉唐宋时期南北方人口分布表》”仅体现的静态的南北人口的数量,无法反映其交流,排除A项;《汉唐宋时期南北方人口分布表》反应的南北人口的静态分布,在古代实行的重农抑商的政策,因此不能从人口的多少判断其商业发展的程度,排除B项;从《汉唐宋时期南北方人口分布表》中虽然可以看出南北人口所占比例,但不能反映人口中的民族成分,不能体现民族交融,排除C项。8.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元代以后,棉纺织业日渐成为普遍的家庭副业和当时产量最多、销路最广阔的手工业”并结合所学可知,元朝时,民间棉纺能手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棉纺织品产量增多,C项正确;棉花早在宋代即已在大江南北开始种植,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排除A项;大量农副产品投入市场与材料中棉纺织业的普及无关,排除B项;D项并不是元代特有,排除。故选C项。9.答案:A解析:宋代形成了厢—坊的城市管理制度,而坊场数量众多,是商税收入的主要来源地区,这说明宋代商业较为发达,A项正确;抑商政策始终存在,排除B项;通过材料无法看出宋代城乡规划趋于一致,排除C项;D项错在“普及”,排除。故选A项。10.答案:D解析:据材料“中国社会在唐代以前是以宗法礼仪为原则从事各种政治活动的……科举制度在这一项上面具有飞跃性发展的意义”可知,唐以前政治活动的原则是宗法礼仪,而科举制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这一局面,结合所学可知,科举制依据才能选拔官员,为中下层的读书人提供了相对公平的参政机会,对于依赖宗法礼仪从事政治活动来说,是一种飞跃发展,故选D项;据所学,科举制度有利于维护中央集权,但并不能确保中央集权的稳固,排除A项;据所学,科举制度选拔官员的标准是才能,而非道德修养,排除B项;材料主旨是科举制打破了以宗法礼仪为原则的政治活动,侧重点是社会公平,而非提高官员素质,排除C项。11.答案:A第123页共123页\n解析:根据材料“布衣出身的进士比重大为增加”可知,宋代科举制度进一步完善,更加注重公平公正使得更多下层平民得以实现社会阶层的流动,有利于扩大封建国家的统治基础,故选A项;科举制度的完善使大量寒门子弟进入统治阶层,冲击了传统门阀士族的特权是科举制推行的客观影响,并非统治阶层主观意图,排除B项;材料中并未说明科举制的推行对地方势力的影响,无法体现中央集权的加强,排除C项;科举制以考试成绩作为选官的主要标准,有利于促进选官方式的公平公正,但是并不能完全保证公平公正,排除D项。12.答案:C解析:表格中苏州和镇江的户口数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增多,这说明苏州和镇江所在的江南地区农业得到较快发展,能够养活更多人口,所以可用于研究江南经济的开发,故选C项;户口数的增加是人口增加的表现,人口增加是农业发展的结果,而不是地方治理增强就可以实现的,排除A项;国家财政的改革是关于政府财政收支的问题,与户口数的增加没有直接关联,排除B项;户口数的增加反映当地农业发展的速度较快,中国古代的农业本来就在经济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所以农业继续发展不会导致经济结构的变化,排除D项。13.答案:B解析:据材料“(它)就是一个行动的中央政府,宰相府的派出所”并结合所学可知,元代中央的宰相机构是中书省,委派官员代表中书省处理地方事务,逐渐形成常设机构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故选B项;据所学,秦朝的郡县是以郡统县的两级地方行政机构,并非宰相府的派出所,排除A项;据所学,西汉的刺史是地方监察官,而非宰相府的派出所,排除C项;据所学,隋唐的三省六部是中央机构,并非“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排除D项。14.答案:B解析:元世宗由初期的行省多不常设到末期固定行省增多,由初期行省长官多为一至二人兼任,到末期实行群官负责制,这是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由此可知元代行省制度的变化反映了中央集权加强的趋势,故选B项;上述变化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但是并不能做到消除地方分裂割据的隐患,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题干信息反映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而不是中央与地方形成了政治均势的格局,排除C项;上述行省制度的变化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但并不能据此推知保障政治清明和行政高效,排除D项。15.答案:B解析:题干情境描述的是宋初分割相权的措施,其目的主要在于削弱相权,加强皇权,B项符合;A项也是宋初相关措施实施的目的,但材料没有体现,排除;题干情境讲的是君权与相权而不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C项排除;D项在题干情境中也无从体现。故答案为B。第123页共123页\n16.答案:B解析:据材料可知,为分割宰相权力,宋代实行二府三司制,但机构分化互不统属,彼此牵制,影响了中央的行政效率,即行政不统一影响政府的治理效果,故选B项;材料强调分割相权带来了行政效率低下,而不是解决了宰相擅权的问题,排除A项;材料强调二府三司制的弊端,而不是建立一省制,排除C项;材料强调机构分化影响了行政效率,而不是机构重叠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排除D项。17.答案:C解析:据题干信息可知,从秦到宋,历代王朝统治者采取各种措施分割相权,加强君主专制,以稳定社会、巩固统治、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故选C项;“政治改革的顺利进行”只是目的之一,非主要目的,排除A项;“预防官员的贪污腐败”也只是目的之一,排除B项;“健全和完善制度体系”是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的手段之一,排除D项。18.答案:A解析:“仰覆莲六系青瓷尊”是劳动人民长年累月的摸索实践而形成的精品,李春的身份为工匠,赵州桥是其劳动精华的展现,火药源自炼丹家炼丹的副产品,题干中的成就都与人民的劳动实践紧密相关,故选A项;“依赖于”绝对化,且北齐在北方,赵州桥位于河北石家庄赵县,排除B项;仰覆莲六系青瓷尊、赵州桥都在北方,不是南方,排除C项;“取决于”不符合史实,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排除D项。19.答案:D解析:据材料“当时有人在东京开设了‘蹴球茶坊’”可知,商人适应社会需求,把商业活动与蹴鞠结合起来,D项正确;材料仅提及蹴鞠活动,不能体现体育活动的丰富多彩,排除A项;蹴鞠活动是一项体育运动,不能反映民众生活条件的改善,排除B项;材料不能反映出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影响了蹴鞠的发展,且“废除”一说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故选D项。20.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可知,宋初节度使在内的州长官三年一易,并受通判监督,结合所学可知,宋初通过分化事权的措施来确保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项正确;“不复存在”的说法夸大了材料中举措的作用,排除A项;北宋采用的分化事权原则,导致官僚机构膨胀、行政效率低下,排除C项;北宋的制度设计虽使专制集权得到强化,但矫枉过正,使宋朝出现积贫积弱的局面,排除D项。故选B项。21.答案:(第123页共123页\n1)特点:地区发展不平衡,南方人才数量逐渐超过北方(人才中心逐渐南移);人才辈出,领域广泛。原因:从政治军事的角度作答:宋代重文轻武,社会相对稳定。从社会经济的角度作答:经济发展,经济重心逐渐南移。从文化教育的角度作答:完善科举制度,理学兴起,文化教育的发展。(2)评述:重道德操守,重视教育培养,注重人文,轻视科技。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才观,对后世影响深远;重视道德操守,重视教育培养,注重人文等,对当今人才选拔培养仍具有借鉴意义,但轻科技等不利于中国社会发展进步,应该摒弃。解析:(1)第一小问特点,据材料一“南北方人才比重示意图”中“北方人才比重呈逐渐下滑趋势,而南方人才比重呈逐渐上升趋势”可知,南方人才数量逐渐超过北方;据材料一“宋代人才部分地区分布变化简表”中“北方地区(包括关中区、江北区)比例呈现下降趋势,而南方地区(包括四川区、江南区)比例呈现增长趋势”,可知地区发展不平衡;据材料二“以宋仁宗一朝为例,出类拔萃、彪炳史册的人不下数十人,为历朝历代所罕见”“他们当中既有深谋远虑的政治家和改革家,也有才能杰出的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史学家和犯颜直谏、风节凛然的谏臣”可知人才辈出,领域广泛。第二小问原因,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政治方面,其原因是宋代重文轻武,社会相对稳定;在经济方面,其原因是经济发展,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在思想文化方面,其原因是完善科举制度,理学兴起,文化教育的发展。(2)在作答“评述类”题目时,先要“叙述”,然后再“评价”;具体到本题目而言,先要“叙述”出“我国古代人才的价值取向是什么”,然后再对这一具体内容进行“评价”。据材料三“在中国古代出现了‘论德而定次,是能而授官’‘学行兼优’‘治天下以人才为本,求材以教导为先导’‘欲木之常茂者,必培其根’‘半部论语治天下’等观念,体现了不同的价值取向,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知,我国古代人才的价值取向是重视道德操守,重视教育培养,注重人文,轻视科技,它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才观,对后世影响深远;在具体进行“评价”时,我们首先要明确其积极的作用,即重道德操守,重视教育培养,注重人文等对当今人才选拔培养仍具有借鉴意义;同时也应该指出其不足之处,即轻科技等不利于中国社会发展进步,应该摒弃。22.答案:唐宋儒学复兴是唐宋政治、经济发展及阶级关系变动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反映。(涉及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儒学思想的时代性与开放性等观点也酌情给分)第123页共123页\n唐宋之际,由藩镇割据到走向中央集权需要恢复被破坏了的价值体系以维护君主专制中央集权。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庶族地主势力大增,代表士族势力的价值及文学已不适应时代发展,当时儒学又受到佛教、道教的冲击。唐宋儒者为了复兴儒学,采用复古的方式,重视传统经典,又接受外来文化的影响而开创了新的儒学体系——理学。理学的形成实现了思想文化的创新,适应了社会发展需求,对宋代以来的中国产生了深远影响。解析:首先提炼观点,据材料一“随着唐朝经济的发展,庶族地主势力日益占优势,士族势力迅速衰微,唐代出现了韩愈等人倡导的古文运动”、材料二“唐宋之际,长期的战乱、分裂、民族杂糅,中原价值观尤其是儒学价值观被破坏。面对儒学的衰败,宋代儒者接续唐代儒者的理想,继续开展儒学复兴运动,最终形成理学,即儒学的复兴。它越过汉唐诸儒,恢复到先秦儒典,去重读圣贤著作”可以得出观点:唐宋儒学复兴是唐宋政治、经济发展及阶级关系变动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反映。其次评述,紧紧围绕唐宋儒学复兴的背景、内容、影响等方面展开阐述,如唐宋之际,由藩镇割据到走向中央集权需要恢复被破坏了的价值体系。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庶族地主势力大增,代表士族势力的价值及文学已不适应时代发展,当时儒学又受到佛教、道教的冲击。唐宋儒者为了复兴儒学,采用复古的方式,重视传统经典,又接受外来文化的影响而开创了新的儒学体系——理学。理学的形成实现了思想文化的创新,适应了社会发展需求,对宋代以来的中国产生了深远影响。本题属于开放性问题,言之有理即可。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四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下表所示为明朝中后期江南各府的市镇数量统计情况(单位:个)府别镇数市数市镇合计府别镇数市数市镇合计应天府171936杭州府311546镇江府9615绍兴府64450常州府324375宁波府14041苏州府454590金华府46266松江府422062温州府111829嘉兴府301343衢州府21113湖州府18422合计248340588这反映出当时江南地区(  )第123页共123页\n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专业市镇逐渐兴起C.出现资本主义萌芽D.商品经济较为繁荣2.康乾盛世时期,清朝在东南设置台湾府;在东北遏制沙俄,运用外交手段划定边界;在新疆设立伊犁将军,总领军政事务;在北方,平定蒙古噶尔丹叛乱后设乌里雅苏台将军;在西藏,设驻藏大臣与当地达赖、班禅共管。清朝这些做法体现出(  )A.君主专制达到顶峰B.国家治理因地制宜C.国家疆域远超历代D.边疆管理军事为主3.内阁成立后,皇帝把原来宰相拥有的议政权分给内阁,行政权分给六部;地方上设三司,分管司法、军事、行政,直接对六部负责。这反映了明朝(  )A.国家治理机制调整B.地方自主权力得到加强C.宰相制进一步完善D.内阁成为中央决策机构4.乾隆时期,闽浙总督杨庭璋奏称:“近年粤闽贸易,看船甚觉减少,即内地贩洋商船,亦多有停驾不开者。在外番因不能置买丝斤,运来之货日少,而内地所需洋货,价值亦甚见增昂。”这反映出(  )A.官员对“海禁”效果的否定B.国内丝绸价格的上涨C.中外“丝—银”贸易的终结D.中外市场联系的弱化5.史载,康熙年间,皇帝定期在乾清门听取内阁等各部院衙门官员的奏事,或即时载决,或留给相关部门进行商定,这成为中枢决策的主要形式,也就是“御门听政”。据此可知,“御门听政”(  )A.标志君主专制达到顶峰B.使决策方式日趋复杂C.提高了皇权统治的效能D.减轻了君主政务负担6.明代科学家方以智所著的《物理小识》共十二卷,每卷都采纳西方的科学理论,而其中的理论依据大多出自《天学初函》及各种传教士著作。这说明(  )A.传教士客观上促进了文化交流B.西方文化严重冲击传统思想C.中国科技特征发生根本性转变D.明末自然科学主要是物理学7.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了沿袭千年的宰相制度,明成祖朱棣正式建立内阁制度。下列选项中关于明朝内阁的认识正确的是(  )第123页共123页\nA.内阁是国家正式行政机构B.内阁统帅六部百司C.内阁是皇权专制的产物D.内阁官员拥有最高决策权8.李贽在教育他朋友的孩子时不用传统死背“四书五经”的方法,而是让孩子们随意读书游戏,充分发挥孩童天真活泼、自由奔放的天性。这体现出李贽(  )A.主张个性解放和思想的自由B.反对理学的空谈和功利主义C.反对孔子及儒家的教育方式D.崇尚“经世致用”的教育理念9.明嘉靖年间,安徽歙县人江祥,“不惮劳苦,早夜经营,年五十,家业始起。累资二十余万金,田连阡陌,富甲一方”;休宁人程公辅,“商游吴越……遂获奇赢,置田拓址,雄于一乡矣”。这一状况(  )A.反映了江南工商业市镇崛起B.表明安徽社会贫富分化加剧C.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D.说明明代商业环境大为改善10.1689年《尼布楚条约》签订之时,清朝有一些加强东北边防、设立中俄界碑、绘制实测舆图等边界观念。之后,议政王大臣等将中俄平等的划界订约修饰成清朝对俄国的一种恩惠;乾隆要求沙皇对其臣服,对俄政策重回“朝贡礼”路线。这表明(  )A.传统边界因中俄订约划界而动摇B.天下观念的持续稳固与强化C.中国近代国界观念的形成受制约D.清朝疆土频遭割让藩属丧失11.明清时期,商品经济蓬勃发展,弃农经商现象日益增多。下列历史现象与此变化密切相关的是(  )A.程朱理学失去活力B.小说戏曲走向繁荣C.传统科技领先世界D.闭关自守固守传统12.明朝中后期逐渐形成了一般奏疏的处理流程:“朝廷有命令,必传之太监,太监传之管文书官,管文书之官方传至臣等。内阁有陈说,必达之管文书官,管文书官达至太监,太监乃进至御前”。这一运作流程(  )A.一定程度上牵制了内阁权力B.有效防止了中央决策的失误C.标志着中央政治体制的完善D.无形中削弱了司礼监的地位13.史载明太祖“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又“仿宋制置殿阁大学士”,成祖“简翰林官直文渊阁,参与机务”,诸大学士“品位尊崇,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由此表明,明朝内阁(  )第123页共123页\nA.明太祖时因政务繁忙开始设立B.明成祖时开始取得法定的地位C.入阁官员的权势地位逐渐提高D.地居近密,职权范围始终明确14.下表是明清时期外来农作物传入我国的情况,这些农作物的传入(  )农作物名称传入情况玉米原产于美洲的墨西哥、秘鲁,16世纪70年代,从中亚沿丝绸之路引入中国,19世纪以后,玉米种植出现了“遍山漫谷皆苞谷”的景象。甘薯原产于南美洲,主要用作蔬菜、粮食。明万历年间传入我国,到18世纪前期,长江流域许多省都已有甘薯。马铃薯原产于美洲秘鲁和玻利维亚等地。1650年左右传入中国,由于耐寒、耐旱,在我国南北得到广泛种植。A.抑制了土地兼并的现象B.缓解了人地之间的矛盾C.解决了粮食短缺的问题D.推动了经济格局的改变15.明代学者王世懋发现福建建阳、邵武、长汀等地居民的口音与江西口音相似,一经询问,原来这里有大量江西商人的活动与入籍。以盛产武夷茶著称的建宁府为例,茶农茶商几乎都是江西人,每年早春,总有数十万江西人来到这里,筐盈于山,担接于道,据此可知(  )A.资本主义萌芽的普及B.商帮控制国家经济命脉C.区域间长途贸易兴盛D.重农抑商政策已经废除16.郑和下西洋是15世纪末以前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海上探险,然而郑和的航海活动却只应用于朝贡体系的实施,最终中国失去了作为主体书写世界历史的机会。造成这种遗憾的主要原因是(  )A.海禁政策限制B.财税收入减少C.君主专制阻碍D.科学技术停滞17.黄宗羲在《原臣》中说,父子是先天的血缘关系,君臣则是后天的契约关系,是在“为天下”的前提下结成的君臣共同体,君主若不能“为天下”,臣可视君为路人。这说明黄宗羲思想的实质是(  )A.倡导君臣平等的契约关系B.抨击君主专制制度C.否定儒家思想的权威地位D.信守君臣父子的传统观念第123页共123页\n18.清朝时期,西藏用灵童“转世”的办法确定达赖和班禅的继承人,为了避免纷争,清朝乾隆后期作出规定,转世灵童的人选必须通过驻藏大臣主持的金瓶掣签仪式来确认,报朝廷批准,才能成为新一代的达赖和班禅。这表明清中央政府(  )A.明确了驻藏大臣和达赖、班禅的平等地位B.规定驻藏大臣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C.划分了达赖、班禅的管理权限和管理区域D.加强了对达赖、班禅转世的监督和任授权力19.清代史学家赵翼说:“(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军机处由皇帝选派的亲信大臣组成,军国大事全凭皇帝裁决。由此可知,军机处是(  )A.清初皇帝独掌朝政的常设机构B.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C.协办军务颁布诏书的专门机构D.专为皇帝草拟谕旨处理机要事务的机构20.明清时期,丝织业有车工、纱工、缎工、织工。冶炼用人更多,除采矿、烧炭者以外,还有“煽者、看者、上矿者、取钩砂者、炼生者”等几十人。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A.区域分工出现B.行业分工扩大C.市镇经济繁荣D.工艺流程完整二、非选择题(共40分)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8分)材料一 宋朝赋税摊派“当先富后贫,自近及远”。富者多担、贫者少担的赋役征收原则和形式公平有利于社会稳定。宋代制度规定“灾伤二分至五分为小饥,放税在二分至五分之间……为大饥,放税也在七分至十分之间”。北宋还新创多种赋税缓征制度,如展限即在缴纳期限外再给予延迟缴纳的明确时限。这种赋役制度发挥了保障财政供给和调节贫富、维持稳定的双重作用。宋代是中国古代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高峰期,形成了救荒、济贫、扶弱三个方面的社会保障体系,以及仓储备荒、灾伤赈济、日常救助等措施。——摘编自黄纯艳《北宋何以“百年无内乱”》材料二 清代自乾隆朝末期始,在长江下游的杭嘉湖和皖南山区,以棚民为主体的垦殖山土、种植玉米引发的社会环境恶化现象日渐凸显,官方和土著也因此在该域掀起了我国粮作史上首次谴责和禁止外来稳产、高产粮作传播种植的浪潮。社会环境恶化,主要表现为山上玉米生产日渐严重地破坏了山下土著的农业经济,特别是粮食生产、人居环境和社会稳定,本质上是玉米生产者与非生产者之间的利益冲突,因而禁止玉米在山场传种的根本目的是保护土著的社会环境。第123页共123页\n——摘编自张祥稳、戴家翠《现象与本质:清代长江下游山区玉米生产引发的社会环境恶化》(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宋社会“百年无内乱”的相对稳定局面出现的原因。(9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玉米引入中国带来的影响。(9分)(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就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谈谈你的看法。(10分)第123页共123页\n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 王良佐,居临安观桥下。初为细民,负担贩油,后家道小康,起肆于门,称王五郎。——(南宋)洪迈《夷坚志》材料二 “杭州城内外,户口浩繁,州府广阔,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是铺席买卖。盖人家每日不可阙者,柴米油盐酱醋茶。或稍丰厚者,下饭羹汤,尤不可无。虽贫下之人,亦不可免。”——(南宋)吴自牧《梦梁录》材料三 新都(新安),勤俭甲天下,故富亦甲天下。贾人娶妇数月则出外,或数十年,至有父子邂逅而不相认识者。大贾辄数十万,则有副手,而助耳目者数人。其人皆铢两不私,故能以身得幸于大贾而无疑。他日计子母息,大美,副者始分身而自为贾。故大贾非一人一手足之力也。——顾炎武《肇域志·江南十一·徽州府》(1)从材料一和材料二中能够得出哪些历史信息?(4分)(2)王良佐贩油致富的故事是宋代商业繁荣的一个缩影。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良佐贩油致富的有利条件。(4分)第123页共123页\n(3)材料三中,顾炎武认为徽商具有哪些特点?(4分)1.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明代市镇经济,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根据表中数据统计,明代中后期江南地区市镇数量较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商品经济的繁荣,故选D项;明代中后期,虽然商品经济继续发展,但自然经济的主导地位依然稳固,故排除A项;材料没有说明市镇的专业分工,且专业市镇在此之前就已出现,故排除B项;资本主义萌芽与市镇经济没有必然联系,故排除C项。2.答案:B解析:据材料“清朝在东南设置台湾府;在东北遏制沙俄,运用外交手段划定边界;在新疆设立伊犁将军”可知,清朝在边疆地区采用不同的手段稳固统治,说明国家治理因地制宜,故选B项;材料主旨是清朝对疆域的管理,属于地方问题,没有涉及中央的君主专制,排除A项;据所学,元代疆域更为辽阔,排除C项;据材料“设置台湾府……设立伊犁将军……设乌里雅苏台将军……设驻藏大臣”可知,边疆管理以军事打击为辅,行政管理为主,排除D项。3.答案:A解析:据题意可知,明代设立了内阁,将国家权力进行了重新的分配,这说明国家治理机制进行了调整,A项正确;材料主要说明地方权力分配发生变化,并不能说明地方自主权力得到加强,排除B项;内阁的出现是在宰相制度废除以后,排除C项;内阁是皇帝的秘书咨询机构,不是决策机构,排除D项。4.答案:D解析:据材料“近年粤闽贸易,看船甚觉减少,即内地贩洋商船,亦多有停驾不开者”可知,乾隆时期福建、广东地区的外来贸易船只减少,内地进行远洋贸易的船只大多也都不再出海贸易,反映出中外贸易市场联系减少,故选D项;材料仅表述了福第123页共123页\n建、广东地区的对外贸易减少的现象,并没有说明作者对此的态度是支持还是否定,排除A项;据材料“内地所需洋货,价值亦甚见增昂”可知,由于流入内地的洋货减少,导致内地所需洋货价值增高,而非国内丝绸价格上涨,排除B项;1815年,中外“丝—银”贸易终结,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5.答案:C解析:“御门听政”使皇帝直接掌握了国家政治决策,皇帝的亲身参与有利于政治决策效率的提升,从而提高了皇权统治的效能,故选C;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排除A;“御门听政”实际上使决策方式简单化,排除B;“御门听政”使皇帝直接进行政治决策,加重了君主政务负担,排除D。6.答案:A解析:据材料“其中的理论依据大多出自《天学初函》及各种传教士著作”可知,中国科学家吸收了传教士著作中的科学理论,说明传教士客观上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故选A项;材料主旨是科学家方以智的著书中采纳西方的科学理论,不能代表整个思想界,排除B项;据所学,明清时期中国科技特征依然是以实用为主,没有发生根本性转变,排除C项;材料主旨是科学家方以智的著书中采纳西方的科学理论,不能代表整个自然科学的构成,且自然科学涉及面比较广,并非主要是物理学,排除D项。7.答案:C解析:据所学,内阁是皇帝的秘书机构,不是国家的法定一级行政机构,属于皇权专制的产物,故选C项;据所学,内阁是皇帝的秘书机构,不是国家的正式行政机构,排除A项;据所学,内阁是皇帝的秘书机构,不是国家的法定一级行政机构,六部百司由皇帝直接统帅,排除B项;据所学,内阁是皇帝的秘书机构,最高决策权掌握在皇帝手中,排除D项。8.答案:A解析:李贽用随意读书游戏的办法取代传统死记硬背的方法去教育朋友的孩子,是释放孩子天性的做法,本身体现了李贽提倡个性解放和思想自由的主张,故选A项;题干中李贽的做法跟释放孩子的天性有关,而与理学的空谈和功利主义无关,排除B项;孔子主张教育要因材施教,李贽的做法与之是一致的,所以不能体现李贽反对孔子及儒家的教育方式,排除C项;题干体现的是教育方式方法问题,而不是教育理念问题,且题干信息与“经世致用”无关,排除D项。9.答案:C第123页共123页\n解析:由题干中的“累资二十余万金,田连阡陌,富甲一方”“遂获奇赢,置田拓址,雄于一乡”等信息可知,明朝嘉靖年间的工商业者在获得较多利润之后,往往将资金用于买田置地,而不用于扩大再生产和继续投资,这使得工商业发展缺乏足够的资金,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故选C项;题干反映的是工商业者的投资去向问题,而与工商业市镇无必然关联,排除A项;题干仅体现了富裕的工商业者如何对待所赚取的利润问题,而没有体现贫穷人的状况,所以没法体现社会贫富分化是否加剧,排除B项;工商业者将赚来的钱用于买田置地,是重农抑商政策长期实行导致的结果,商业环境改善与上述现象无必然关联,排除D项。10.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将中俄平等的划界订约修饰成清朝对俄国的一种恩惠”“对俄政策重回‘朝贡礼’路线”可知,当时统治阶层主要是从华夷观念的角度看待中俄关系和《尼布楚条约》的签订,不利于近代国界观念的形成,故选C项;《尼布楚条约》的签订使中俄地区的部分疆界逐渐明确化,有利于边界地区的稳定和发展,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国界观念而非天下观念,排除B项;鸦片战争之后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导致了清朝疆土频遭割让藩属丧失,排除D项。11.答案:B解析:明清时期弃农经商的现象日益增多是因为商品经济的发展改变了人们传统的义利观,因此追商逐利的风气较为浓厚,也因此促进了市民文学的发展,文化向世俗化和多样化方向发展,小说和戏曲走向繁荣,故选B项;明清时期程朱理学仍在发展,还出现了新内容,失去活力的说法不准确,排除A项,传统科技领先世界的说法不准确,排除C项;闭关自守使得中国与世界发展脱轨,但是材料的现象是发生在国内,与我们的对外政策关系不大,排除D项。12.答案:A解析:由材料中的表述可知,内阁的主张必须经过文书官、太监等流程方能到达御前,而不是直接内阁和皇权对接,这种流程在事实上起到了牵制内阁权势的作用,故选A项;“防止”决策失误的说法错误,任何的制度都只能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决策的失误,都达不到“防止”的作用,排除B项;中央体制的完善是在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的形成标志中央政治体制的完善,明清时期是中央政治体制的空前强化阶段,排除C项;司礼监主要负责各种流程和仪式,对皇权产生的威胁较小,且材料中的司礼监也只是起上传下达的作用,权力地位并未发生变化,排除D项。13.答案:C第123页共123页\n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明朝内阁在明成祖时设立,A项排除;明内阁始终没有取得法定的地位,B项排除。据材料“成祖‘简翰林官直文渊阁,参与机务’,诸大学士‘品位尊崇,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可见入阁官员的权势地位逐渐提高,C项符合题意。明内阁的职权范围始终不明确,D项排除。14.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遍山漫谷皆苞谷”“长江流域许多省都已有甘薯”“在我国南北得到广泛种植”可知,外来物种因为高产,逐渐在全国范围内普遍种植,有利于提高粮食产量,缓解人地矛盾,故选B项;导致土地兼并的主要原因是封建土地私有制和土地买卖的合法化,与外来物种的推广无关,排除A项;外来物种的传入只是短暂地缓和了粮食短缺的问题,随着人口增长的速度不断加快,粮食短缺的问题会再次激化,排除C项;“在我国南北得到广泛种植”仅能说明明清时期的外来物种并非只在特定的区域种植,无法改变全国范围内的经济格局,排除D项。15.答案:C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由于江西商人的活动与入籍,福建建阳等地居民口音与江西相似,这说明江西商人在福建经商,即区域间长途贸易兴盛,故选C项;资本主义萌芽并未普及,仅出现在部分地区、部分行业,排除A项;“控制国家命脉”过于绝对,排除B项;明清时期重农抑商政策强化,排除D项。16.答案:C解析:郑和的航海活动只应用于朝贡体系的实施,说明是服务于专制皇权的需要,满足统治者炫耀权威,而不是服务于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所以最终难以为继,故选C项;海禁政策是出现在郑和下西洋之后,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项;郑和下西洋难以为继是由于不计经济效益,只满足朝贡体系的实施,使得财政支出难以支撑,所以主要原因不是财政收入减少,排除B项;郑和下西洋时期,我国航海方面的科技是世界领先的,只是由于满足朝贡贸易的目的,财政难以支持,而不是科技停滞的原因,排除D项。17.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臣可视君为路人”,可知黄宗羲强调君主需要胸怀天下百姓,否则臣子可以视君王为普通人,体现了他反对君主专制的民本思想,故选B项;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但是并未完全否定君主专制制度,只是强调君主需要以民为本,排除A项;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制度的目的是希望君主能以民为本,体现了黄宗羲对儒家民本思想的继承,排除C项;“君臣则是后天的契约关系”“臣可视君为路人”说明黄宗羲强调君臣关系是后天形成,与父子先天的血缘关系不同,臣子是可以脱离君主控制的,排除D项。第123页共123页\n18.答案:D解析:题干提及,转世灵童的确认“必须通过驻藏大臣主持的金瓶掣签仪式来确认,报朝廷批准”可知,达赖和班禅转世受政府监督并经由中央政府册封,故选D项;“平等地位”不合史实,达赖、班禅是西藏地方宗教、政治领袖,驻藏大臣是中央驻西藏行政长官,排除A项;达赖、班禅的人选确定后,才能对西藏进行管理,排除B项;题干未提及达赖、班禅在西藏的管理区域划分等信息,排除C项。19.答案:B解析:题干“(军机大臣)……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军国大事全凭皇帝裁决”可知,军机处直接秉承皇帝旨意,处理军国大事,只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而无决策权,故选B项;军机处设立于1729年的雍正朝,是在清朝中期,且“独掌朝政”不合史实,排除A项;“颁布诏书的专门机构”不全面,结合所学:军机处逐渐成为掌管处理全国军政事务的中枢,排除C项;“草拟谕旨”不合史实,结合所学:军机处官员日夜轮流值班,商议军情,起草或处理机要文书,排除D项。20.答案:B解析:据材料“丝织业有车工、纱工、缎工、织工。冶炼用人更多,除采矿、烧炭者以外,还有‘煽者、看者、上矿者、取钩砂者、炼生者’等几十人”可知,明清时期丝织业、冶炼业分工进一步细化,故选B项;材料反映的是同一行业内部分工,而非区域分工,排除A项;材料主旨是纺织业等行业分工的细化,没有涉及市镇经济,排除C项;材料主旨是纺织业等分工细化,无法体现工艺完整,排除D项。21.答案:(1)原因:富者多担、贫者少担的赋役征收原则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赋税缓征制度和灾荒时期赋税减免政策有利于保护小农经济;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给低收入者提供生活保障,缓和社会矛盾。(2)影响:增加粮食产量,养活更多人口;山地大量种植,破坏生态环境;引发社会环境的恶化。(3)经济发展为社会稳定提供物质基础;合理的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应注意生态保护等。解析:(1)由材料一“富者多担、贫者少担的赋役征收原则和形式公平有利于社会稳定”可得,富者多担、贫第123页共123页\n者少担的赋役征收原则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由材料一“展限即在缴纳期限外再给予延迟缴纳的明确时限。这种赋役制度发挥了保障财政供给和调节贫富、维持稳定的双重作用”“灾伤二分至五分为小饥,放税在二分至五分之间……为大饥,放税也在七分至十分之间”等信息可得,赋税缓征制度和灾荒时期赋税减免政策有利于保护小农经济;由材料一“形成了救荒、济贫、扶弱三个方面的社会保障体系,以及仓储备荒、灾伤赈济、日常救助等措施”可得,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给低收入者提供生活保障,缓和社会矛盾。(2)要注意从正反两方面来看待玉米引入中国带来的影响。具体来说,积极影响角度,结合所学可知,由于玉米是高产农作物,适合在各种不同类型的土壤中生长,所以玉米引入中国增加了粮食产量,养活更多人口;消极影响看,由材料二“以棚民为主体的垦殖山土、种植玉米引发的社会环境恶化现象日渐凸显”可得,山地大量种植,破坏生态环境;由材料二“社会环境恶化……禁止玉米在山场传种的根本目的是保护土著的社会环境”可得,引发社会环境的恶化。(3)据材料一、二从经济发展对社会稳定的双向作用出发,去考虑该如何认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关系。具体来说,从积极角度看,由材料一可得,经济发展为社会稳定提供物质基础,而合理的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社会稳定;由材料二中的信息可得,经济发展过程不注重环境保护,结果破坏了自然环境,也带来了社会不稳定因素,所以经济发展应注意生态保护;等等。22.答案:(1)历史信息:史实描述的是南宋都城临安;商业繁荣;商业突破空间(市)的限制。(2)有利条件:南宋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商业和城市的繁荣;临安市场广阔;政府的政策;地理位置优越;个人因素。(3)特点:讲团结;注意互相帮助;重信义;勤劳节俭。解析:(1)据材料一中洪迈的生活朝代(南宋)以及其所描述的“临安”,可得史实描述的是南宋都城临安;据材料二“杭州城内外,户口浩繁,州府广阔,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是铺席买卖”可得商业突破空间(市)的限制;据材料二“盖人家每日不可阙者,柴米油盐酱醋茶。或稍丰厚者,下饭羹汤,尤不可无。虽贫下之人,亦不可免”可得商业繁荣。(2)据材料二“杭州城内外,户口浩繁,州府广阔,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是铺席买卖”可得商业和城市的繁荣,临安市场广阔;据材料一中王良佐贩油的地点,即“临安观桥下”,可知地理位置优越;据材料一“初为细民,负担贩油,后家道小康,起肆于门”可知个人因素;王良佐贩油致富属于南宋商业方面的表现,据此可知,政府政策(如商业活动不再受政府的直接监管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时期的农业、手工业比较发达。(3)据材料三“其人(副手)皆铢两不私,故能以身得幸于大贾而无疑”可知重信义;据材料三“大贾辄数十万,则有副手,而助耳目者数人”可知注意互相帮助;据材料三“故大贾非一人一手足之力也”可知讲团结;据材料三“新都(新安),勤俭甲天下,故富亦甲天下。贾人娶妇数月则出外,或数十年,至有父子邂逅而不相认识者”可知勤劳节俭。第123页共123页\n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五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一文说:上海开埠后,浙、皖、闽、赣的茶叶,杭、嘉、湖地区的生丝与南京及江苏的土布,一改以往流向广州出口的路径而以上海为集中地,外国商品的输入,也以上海为主要口岸然后流转东南各省和其他地区。这表明(  )A.上海成为中国最大的对外通商城市B.《南京条约》的签订改变了中国的外贸格局C.开埠通商使中国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提高D.自然经济使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出超地位第123页共123页\n2.据有关统计,汉口的洋行数1892年为45个,1905年增至114个,进出口额1903年达1200万两,1905年突破3500万两,由此可知(  )A.区位优势决定着经济发展B.外国洋行对华资本输出急剧扩大C.列强的侵略开始深入内地D.中国与世界市场的联系逐步增强3.下表为近代中国部分城市的租界建立的概况时间地点概况1845年上海划定洋泾浜以北、李家场以南、黄浦江以西地段为英租界,占地830亩1860年天津将天津迤南紫竹林至上下园地方划为英租界,占地429亩1861年广州在沙面岛东部建立法租界,占地66亩1861年汉口划夏口镇(即汉口镇)下街尾杨林口上下地区为英租界,占地458亩1863年上海自濠沟起,沿苏州至黄浦江,过杨树浦地段,划为美租界,占地7865亩据此可知(  )A.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B.英国一直是列强侵华的核心力量C.列强开启了瓜分中国的狂潮D.沿海地区是列强主要资本输出地4.1853年,马克思说:“英国用大炮强迫中国输入名叫鸦片的麻醉剂……天朝帝国万世长存的迷信破了产……开始同外界发生联系,这种联系从那时起就在加利福尼亚和澳大利亚的黄金吸引之下迅速地发展起来。”马克思所述现象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鸦片输入引发中国金银外流B.清政府开始全面向西方学习C.中华文化受到美洲民众欢迎D.资本主义冲击传统中华文明5.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白银大量外流,银贵钱贱,商民皆困,出现“道光萧条”;19世纪后期,西方银价下跌,中国茶、丝出口大增,形成白银内流,同时清廷还大发银票、宝钞,铸铁钱等,造成通货膨胀,形成“光绪萧条”。二者共同反映出(  )A.全球化冲击清王朝经济安全B.工业革命提升西方商品竞争力C.条约体系阻碍中国经济转型D.政局动荡影响清王朝金融调整第123页共123页\n6.周英杰在《〈海国图志〉的孤寂与荣光》中指出:当时国内有能力读此书(《海国图志》)者有三百多万人,然而却很少有人认真地阅读和领会书中的深刻内涵。与此同时,许多守旧官吏的骂声扑面而来,更有甚者主张将《海国图志》付之一炬。这些现象的出现反映出(  )A.顽固势力的逐渐分裂B.天朝上国的自大意识C.新思想超越现实需要D.维新思想传播的艰难7.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1800~1985)》一书中提到,19世纪和20世纪的中国人民——他们不仅是文化上而且是政治上的爱国者,有着从看起来优越的地位,一下子坠落到一种卑微地位的经历。这一转变(  )A.源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的变化B.促使列强侵略势力开始深入内地C.主要因罪恶的鸦片贸易而诱发D.体现了中西文明存在着明显差异8.1861年,慈禧发动政变处置政敌时,特别把“不能尽心和议”列为罪状。英国人在华创办的《北华捷报》称:“在这个特别的关头,我们要比我们同中国发生联系的其他任何时期,更有必要去支持帝国的现存政府。”由此可知(  )A.太平天国将面临更严峻的形势B.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C.清廷顽固派势力地位得到加强D.传统的外交体制被抛弃9.太平军在1953年1月12日攻陷武昌后,内部对下一步的打算做了非常激烈的讨论,有入川之议、北进襄阳取中原之议,还有南下取金陵之议,洪秀全授意杨秀清一方面出版《建天京于金陵论》的小册子为定都天京造势,另一方面搬出看家“法宝”——“天父下凡”,假借“天父”之口命令大伙去南京,说那是“小天堂”,是“新耶路撒冷”,为定都天京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从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可知(  )A.太平天国具有浓郁宗教思想B.为天京事变埋下隐患C.太平天国放弃了北上的计划D.洪秀全地位受到挑战10.晚清疆吏“骄蹇”,清流士大夫以义理尊王而与疆吏相敌。结果却是“弹疆臣如撼山,参廷臣如拉朽”。这表明晚清(  )A.地方独立局面的出现B.清流势力受到遏制C.朝廷内部党争严重D.中央集权面临危机11.1876年,英国传教士在上海创办的《格致汇编》设有“互相问答”栏目,其中大多问题是从读者的兴趣、关注点出发的。各类问题所占比例如表所示。第123页共123页\n《格致汇编》“互相问答”栏目各类问题所占比例应用科学、各种技术自然常识基础科学奇异和其他问题42.5%22.8%17.5%17.2%据此可知,当时(  )A.中体西用思想的传播受到了抑制B.中外交汇促进维新思想深入发展C.西学传播适应了兴办实业的需求D.崇尚科学成为了社会的主流思潮12.下列两段言论反映了清廷在不同时期的政治态度:(1)其实天朝德威远被,万国来王……无所不有……然从不贵奇巧,并无更需尔国制办物件。(2)如实有妙策,可以制外国而不为外国所制,臣等自当追随,如别无良策,仅以忠信为甲胄、礼仪为干橹等词,谓可折冲樽俎,足以制敌之命,臣等实未敢信。其变化最能说明(  )A.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终成社会共识B.瓜分危机刺激士人民族救亡决心C.“中体西用”无法挽救国家命运D.“武威德化”逐步让位于抵制侵略13.近日,考古学家在丹东黄海区域探明了一艘甲午海战中的沉船,经初步鉴定确认为北洋水师的“致远舰”。船体破坏严重,甲板以上所剩无几,所有钢材都有火烧过的痕迹。但它的发现对甲午史研究意义重大,很多谜团得以解开。由此可见(  )A.科技进步可以还原历史真相B.历史文献比考古发现有力量C.考古发现定能揭开一切谜团D.考古进步帮助接近历史真相14.下表为甲午战争前后进口商品种类比重统计(%)。由此可知,甲午战后(  )生产资料消费资料年份机器及大工具原料小工具,器材,半制成品合计消费品原料直接消费资料合计1893年0.6—7.88.413.078.691.61910年1.50.116.017.617.065.482.4A.列强对华资本输出量日益减少B.民族资本主义取得一定的发展C.列强放松对华机器出口的限制D.洋务运动抵制了西方经济侵略第123页共123页\n15.梁启超的《古议院考》中称古代中国“虽无议院之名,却有其实。”在《易》、《书》、《孟子》等儒家经典中均有关于议会思想的表述,到了汉代,甚至出现了相似的议会制度,曰“不属署,不直事,其职与西国同。”他旨在(  )A.寻找立宪历史依据推进变法B.托古改制宣传民主共和思想C.宣传传统文化维护君主制度D.鼓吹西学中源减少变法阻力16.1898年,康有为在一次集会上说:“吾中国四万万人,无贵无贱,当今日在覆屋之下,漏舟之中,薪火之上,如笼中之鸟,釜底之鱼,牢中之囚,为奴隶,为牛马,为犬羊,听人驱使,听人割宰,此四千年中二十朝未有之奇变”。这段讲话(  )A.揭露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阴谋B.旨在唤起人们的救亡意识C.总结了历代王朝兴亡的教训D.对晚清国情进行全面分析17.(改编)义和团运动在山东爆发,并迅速发展到直隶,在进入京津地区以后,引起全国范围内的强烈反响。在长城内外、黄河中下游、长江两岸、两广、西北和西南的边远地区,都有反帝活动与义和团相呼应。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A.维新思潮的广泛传播B.中西方之间矛盾十分尖锐C.反帝反封建顺应时代潮流D.中国社会矛盾已趋于汇流18.(改编)某学者写道:“他们站在新旧交替的世纪转折点,对已然逝去的时光作出了深情的回望,不愿意也不屑于看一眼面前金发碧眼的西洋。”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太平天国运动B.百日维新C.义和团运动D.洋务运动19.下表为川沙县部分名人简历表黄彬国学生,干练有才,上海招商局创办时,章程皆其手订。朱纯祖监生,幼时孤苦伶仃,学习米业,中年创设朱丽记花米行。姚光第南邑生员,感于地方贫瘠日甚,就其家设机器轧棉厂。此表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毗邻上海的川沙县部分名人的简历,说明当时国内(  )A.科举取士转向选拔实务人才B.传统社会结构受到冲击C.儒家的义利观念被抛弃第123页共123页\nD.新式工业在经济中居于主导20.自《南京条约》开始,列强每与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几乎都把增设通商口岸作为“必备条款”,中国先后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多达110个。《马关条约》中仍有增设通商口岸的规定,但到《辛丑条约》签订时,这一条却不再提了。这一变化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列强的国内工业水平下降B.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高涨C.清政府极力维护国家主权D.帝国主义侵略方式的改变二、非选择题(共40分)21.在历史发展中,个人际遇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严复(1854~1921)一生的经历和思想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8分)材料一 表为严复早期经历简表表时间主要活动1867年入福州船政学堂学习驾驶1871年在“建成”“扬威”舰实习1877年被选派前往英国学习轮船驾驶1879年任福州船政学堂教习1880年任北洋水师学堂教习1890年任北洋水师学堂总办材料二 第由是而观之,则及今而图自强,非标本并治焉,固不可也。不为其标,则无以救目前之溃败;不为其本,则虽治其标,而不久亦将自废。标者何?收大权,练军实……至于其本,则亦于民智、民力、民德三者加之意而已。果使民智日开、民力日奋、民德日和,则上虽不治其标,而标将自立。——严复《原强》(1895年)(1)据材料一,说明严复早期经历的时代背景。(9分)第123页共123页\n(2)据材料二,指出严复在对“自强”问题的认识上,与洋务派相比有何进步之处。(9分)(3)分析严复的“自强”主张在当时没有实现的客观原因。(10分)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 《南京条约》主要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税率,中国须同英国商定。《马关条约》主要内容: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轮船可沿内河驶入以上各口;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辛丑条约》主要内容: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保护;拆除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吏,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加入反帝性质的组织,对反帝运动镇压不力的官吏,“即行革职,永不叙用”;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以上材料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从上述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中提取两条或者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题目,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明确写出信息,信息之间要有关联,阐述合理,有史实依据。)第123页共123页\n1.答案:B解析:根据“一改以往流向广州出口的路径而以上海为集中地,外国商品的输入,也以上海为主要口岸然后流转东南各省和其他地区”可得出《南京条约》中的五口通商,使贸易中心由广州转移到上海,因此改变了中国的对外贸易格局,B项正确;上海成为中国最大的对外通商城市说法由材料无法得出,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贸易中心的转移,而不是农产品的商品化,排除C项;材料看不出出超,排除D项。故选B项。2.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汉口开始开埠通商,允许外国人开设洋行等,汉口与世界市场建立了联系。从1892年到1905年,汉口的洋行数量不断增多,说明中国与世界市场的联系逐步增强,D项正确;“区位优势决定着经济发展”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洋行的建立属于商品输出范畴,不是资本输出,排除B项;材料只强调汉口的洋行数量增多,未体现“列强的侵略开始深入内地”,排除C项。故选D项。3.答案:A解析:材料提到1845至1863年,在全国多个主要城市都相继出现了外国的租界,这说明中国半殖民地程度逐渐加深,A项正确;材料只涉及了1845至1863年,无法体现近代英国一直是侵华的核心力量,排除B项;列强瓜分中国狂潮开始于19世纪末,排除C项;租界并不是列强资本输出的形式,排除D项。故选A项。4.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1853年”“英国用大炮强迫中国输入名叫鸦片的麻醉剂”“天朝帝国万世长存的迷信破了产……开始同外界发生联系”可知,鸦片战争以后,列强加紧对中国的侵略,中国被迫与外界发生联系,表明资本主义冲击传统中华文明,D项正确;鸦片输入引发中国金银外流只是现象,并不是实质问题,排除A项;仅仅依据材料信息无法得出清政府是否开始全面向西方学习,而且也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材料信息没有涉及美洲民众的表述,排除C项。故选D项。5.答案:A第123页共123页\n解析:不管是“道光萧条”还是“光绪萧条”,都是全球经济发展导致的结果,对于清王朝而言,这是不利的,说明全球化冲击清王朝的经济安全,A项正确;B项与题无关,而且“光绪萧条”是白银内流导致的,排除B项;C项脱离材料主旨,排除C项;材料涉及的是白银的流入流出和经济安全之间的关系,而非政局动荡,排除D项。故选A项。6.答案:B解析:由材料可知,主张“向西方学习”的《海国图志》在当时国内并未引起知识分子的重视,甚至遭到守旧官吏的谩骂和焚毁,这反映出当时国人的天朝上国意识和愚昧无知,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顽固势力的分裂,排除A项;魏源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新思想符合当时社会的现实需要,排除C项;魏源的思想不属于维新思想,排除D项。故选B项。7.答案:A解析:由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和20世纪的中国,从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导致“看起来优越的地位,一下子坠落到一种卑微地位的经历”,A项正确;列强侵略势力开始深入内地之前,中国就已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B项;罪恶的鸦片贸易诱发了鸦片战争,但鸦片贸易不是导致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原因,排除C项;中西文明存在明显差异,古已有之,这不是导致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原因,排除D项。故选A项。8.答案:A解析:1861年,慈禧特别把“不能尽心和议”列为罪状,说明慈禧主张和英法议和;“在这个特别的关头,我们要比我们同中国发生联系的其他任何时期,更有必要去支持帝国的现存政府”说明英国有勾结清政府的意图。由此可知,当时的太平天国将面临中外联合勾结的严峻形势,故A正确;《辛丑条约》签订标志着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故B错误;材料无法得出顽固派地位得到加强,故C错误;材料没有外交体制变化的信息,故D错误。9.答案:A解析:从材料“另一方面搬出看家‘法宝’——‘天父下凡’,假借‘天父’之口命令大伙去南京,说那是‘小天堂’,是‘新耶路撒冷’”可看出太平天国具有浓郁宗教思想,A项正确;材料并未提及太平天国领导人之间的矛盾,无法得出定都天京为天京事变埋下隐患,排除B项;太平天国运动在定都之后进行了北伐,排除C项;材料主旨围绕定都之争,未涉及到洪秀全地位受到挑战,排除D项。故选A项。10.答案:D第123页共123页\n解析:从题中“弹疆臣如撼山,参廷臣如拉朽”可以看出晚清朝廷对疆臣的控制程度明显下降,这与从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和洋务运动中地方实力派的崛起有很大关系,八国联军侵华时干脆出现了像“东南互保”等伪诏抗命之举。都说明了中央集权面临危机,D项正确;疆臣虽然难以控制,但并未脱离清政府而独立;清流势力遭到遏制不能说明疆臣的骄横不法;廷臣和疆臣的地位悬殊不能说明党争严重,故A、B、C项错误。故选D项。11.答案:C解析:从材料的数据可以看出,应用科学和技术所占比重最大,这些应用科学与技术与近代企业的兴办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才会有很多人提问相关的问题,故C项正确;从材料来看西学得到了传播,中体西用思想并没有被抑制,排除A项;从材料中看不出有维新的主张,且此时只是早期维新出现,并没有往深入发展,排除B项;崇尚科学成为主流是新文化运动时期,排除D项。12.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信息,(1)体现了当时清政府的“天朝上国”的观念,主张“武威德化”,但是到了(2)时期,一些大臣认为“仅以忠信为甲胄、礼仪为干橹”,是不足以制敌的,是不可信的,这表明其有了抵制侵略的想法,D项正确;社会共识的表述错误,排除A项;材料是清朝统治阶层一部分人的认知,无法说明瓜分危机刺激士人民族救亡决心,排除B项;“中体西用”无法挽救国家命运,不是题干最能说明的问题,排除C项。故选D项。13.答案:D解析:材料“但它的发现对甲午史研究意义重大,很多谜团得以解开”表明,考古进步帮助接近历史真相,D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科技进步对考古研究的推动作用,与科技进步能否还原历史真相无关,排除A项;历史文献比考古发现有力量的说法错误,排除B项;考古发现定能揭开一切谜团的说法太过绝对,排除C项。故选D项。14.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由材料可知,甲午战争后,中国进口的生产资料在不断增加,而消费资料却在减少,这表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发展,B项正确;甲午战争后,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资本输出额一直在增加,排除A项;中国的进口量增加并不能表明列强放松对华机器出口的限制,排除C项;洋务运动在甲午战后宣告失败,排除D项。故选B项。15.答案:A第123页共123页\n解析:据题意可知,梁启超认为中国古代存在与议会类似的组织,结合梁启超的身份可知他是为了在中国历史中寻找立宪的依据以减少维新变法的阻力,A项正确;梁启超是为了寻找历史依据,并不是托古改制,排除B项;梁启超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并不维护传统的君主制,排除C项;梁启超宣扬的不是西学中源,排除D项。故选A项。16.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中康有为的集会演说信息,可以看出康有为指出中国有四万万人口,但是却在西方帝国主义的压迫和剥削下生存,任人宰割,这是此四千年中二十朝未有之奇变,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康有为通过此举,旨在唤起人们的救亡意识,以挽救民族的危亡,B项正确;材料主旨是唤起人们的救亡意识,不是揭露列强阴谋,排除A项;材料没有总结历代王朝兴亡的教训,排除C项;材料没有全面分析晚清的国情,排除D项。故选B项。17.答案:B解析:义和团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引起强烈反响,说明当时中西方之间的矛盾尖锐,反帝活动遍及全国,B项正确;义和团宣扬的不是维新思想,所以支持义和团并不能说明维新思潮的广泛传播,排除A项;材料主要体现的是反帝,没有体现反封建,排除C项;“矛盾趋于汇流”的说法无从体现,排除D项。故选B项。18.答案:C解析:材料中“世纪转折点”和“不愿意也不屑于看一眼面前金发碧眼的西洋”反映了该运动的时间和对西洋外来事物持排斥态度,结合所学可知是义和团运动,C项正确;太平天国运动是19世纪中叶中国最大的一场大规模反清运动,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A项;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维新变法、维新运动,是晚清时期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与题干主旨相悖,排除B项;洋务运动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以维护清朝统治。与题干时间和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19.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当时川沙县部分名人大多参与了工商业。这说明当时出现了士人经商的现象,冲击了传统强调士农工商分立的社会结构。故答案为B项;部分名人参与工商业是个人行为,不是科举取士选官标准变化的结果,排除A项;C项说法不准确,应该是儒家的义利观念受到冲击,而非被抛弃,排除;近代中国小农经济始终占主导,排除D项。20.答案:D第123页共123页\n解析:从《南京条约》开始,列强就强迫中国开放通商口岸,这是因为它们要打开中国市场,对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而《马关条约》仍存在提增设通商口岸的要求,是因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国家在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它们要求对外进行资本输出和瓜分世界,而《辛丑条约》的签订表明列强对中国由“瓜分”到“以华治华”侵华方式发生了改变,D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末的列强国内工业发展迅速,排除A项;B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鸦片战争时中国国家主权就已遭到破坏,《辛丑条约》则使清政府成为列强在华的代理人,排除C项。故选D项。21.答案:(1)背景: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严重;西学东渐,有识之士开始向西方学习;洋务运动兴起,创建海军,兴办新式教育。(2)进步之处:洋务派主要强调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严复认为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只是治标,提高国民素质才是治本;与洋务派相比,严复的进步之处在于主张标本兼治,重在治本。(3)客观原因:西方列强侵略,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清朝政府的腐朽统治;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薄弱;保守势力强大,封建思想根深蒂固。解析:(1)从材料一可以直接看出严复参与了洋务运动的创建海军和近代教育的实践活动,再联系洋务运动政治和文化背景即可答题。(2)着重理解“不为其本,则虽治其标,而不久亦将自废”“标者何?收大权,练军实……至于其本,则亦于民智、民力、民德三者加之意而已”,这里的“标”是指学习、采用西方先进技术;“本”是指通过教育提高国民素质。严复的主张是技术和教育并重,重在教育。(3)从题中所涉及的时间段(19世纪中后期)范围内中国面临的国际形势,国内政治状况、经济基础、思想状况等角度概括其客观原因。22.答案:示例信息:由出口货物、协商关税到在中国开设工厂、修建铁路。论题:资本主义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为主转为资本输出为主,强化了对中国经济的控制。阐述:①鸦片战争后,资本主义列强通过获得的关税等特权,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逐步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②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帝国主义列强加紧向中国进行资本输出,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进一步掠夺中国的原料和廉价劳动力,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③列强利用第123页共123页\n修筑铁路,直接控制中国交通动脉,以便从军事上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从经济上掠夺中国的财富,还控制铁路沿线的地方,把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强化了对中国政治和经济的控制。总之,伴随着西方列强对华经济侵略方式的转变,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不断加深。解析:本题为开放性试题。三个不平等条约体现了伴随着列强侵华,中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中不断沦陷的历程。学生要对比三个不平等条约的内容,选取两条或者两条以上相关的信息,比如赔款数目、开放通商口岸、出口货物到开设工厂、铁路等。然后拟定一个论题,如列强侵华在经济上,由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强化了对中国经济的控制。最后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阐述的内容根据“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税率,中国须同英国商定”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鸦片战争后,资本主义列强通过获得的关税等特权,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逐步把中国市场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根据“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帝国主义列强加紧向中国进行资本输出,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进一步掠夺中国的原料和廉价劳动力,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据“拆除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列强利用修筑铁路,直接控制中国交通动脉,以便从军事上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从经济上掠夺中国的财富,还控制铁路沿线的地方,把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强化了对中国政治和经济的控制。最后得出伴随着西方列强对华经济侵略方式的转变,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不断加深的结论。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六、七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马勇在《革命》一书中说:“辛亥革命之所以能够从一个武装暴动转化为一场和平的权力交接,不能不说是当时各大政治势力以大局为重,以国家民族的根本利益为重。……各方政治势力不论拥有怎样的力量,他们都没有在这场大危机关头执意诉诸武力,而是坚持谈判,各自让步,从民族大义、国家前途着眼,退一步海阔天空。”下列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与英国的光荣革命有相似之处B.深刻揭示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第123页共123页\nC.辛亥革命是一次各种政治力量相互妥协的革命D.袁世凯当选临时大总统有一定的合理性2.武昌起义后,部分旧官僚选择反正,或独立,或逃亡,部分立宪派开始投向革命,革命派则为建立全国性的共和政权而努力,外国列强则从观望转而寻找新的代理人。这些现象反映(  )A.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B.辛亥革命具有民众基础C.清政府统治的土崩瓦解D.资产阶级掌握地方大权3.1912年,同盟会吸收了四个小党派,组建了由宋教仁有效地领导的国民党,在随后的大选中占据了下议院总席位596席中的269席,上议院274席中的123席,比其他三个支持袁世凯党派票数的总和还多,这表明(  )A.北洋政府切实践行民主制度B.民生主义的实施提高了国民党的支持率C.国民党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D.国民党维护共和的努力得到较大的认同4.从19世纪80年代开始,传统意义上的守旧者已经很难发出声音,到甲午后则基本上可以说失语了。清末出现的革命党人,虽仍以读书人为核心,但他们所言的“革命”,已经是与以前不同的革命了。材料中提到的“革命党人”(  )A.已经有较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目标B.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C.使中国向西方学习方向发生转变D.推动中国政治机构向现代的转型5.辛亥革命10周年之际,梁启超撰文写道:“辛亥革命有什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的事。”这反映出他认为辛亥革命(  )A.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B.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C.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D.扩大了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6.天津历史档案馆现存袁世凯对“二十一条”的朱批原件中,针对日本提出在内蒙古课税、开埠、合办工农业等要求,袁批:“办不到”;他还写道:“各条内多有干涉内政侵犯主权之处,实难同意。”但最终部分接受,签订《中日民四条约》。这反映出(  )A.袁世凯拒绝接受“二十一条”B.日本侵华的野心被遏制C.民国初年外交受制于实力D.北洋政府对日政策强硬第123页共123页\n7.下表是北洋政府财政支出预算中军费增长的情况。据所学知识可知,与这段时期军费不断增长相关的主要背景是(  )年份岁出总数(百万元)军费支出数(百万元)军费占岁出总数的(百分比)军费增长指数(1916年=100)1916471.5159.433.81001919495.8217.243.81361925634.4297.746.9187A.农民起义不断B.参与国际战争C.国内匪患严重D.军阀长期混战8.20世纪初,中国商办银行相继出现,全国有15个省成立了商办铁路公司,纺织、采矿、机器制造、交通运输等行业发展迅速。从社会发展进程看,它们对中国影响最深刻的是(  )A.推动了近代民主革命的转型B.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C.民族经济发展进入繁荣阶段D.改变了中国经济附庸的地位9.《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史料》记载:“华侨爱国心大受鼓舞,国货畅销,仅爪哇一地月销‘飞马’1000箱左右。1912年获利4万余元,1913年获利增至10万元,1914年为16万元。业务蒸蒸日上,发展迅速。”对这一现象最恰当的解释是(  )A.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B.民国政府倡导国货、奖励实业等政策的推动C.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D.南京国民政府推行一系列扶植轻工业的举措10.下表体现了新文化运动的矛头指向,这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主要目的是(  )角度矛头政治层面批判孔子为帝王专制的“护符”思想层面批判孔子为思想专制的权威个人层面批判孔子之礼为伦理专制的先导A.对中国传统文化全面否定B.实现文化觉醒和思想启蒙第123页共123页\nC.剔除儒家思想的糟粕部分D.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行为11.1919年《大公报》载:“李欣淑幼年时,父为其订了亲,未婚夫不幸去世,父母准备叫她‘守望门寡’。李欣淑在女校念过书,不满这种包办婚姻,因而反抗出走,到北京工读。”据此可知,当时中国(  )A.新旧观念并存B.民主科学思想盛行C.传统孝道丧失D.普遍追求婚姻自由12.傅斯年说:“中国人从发现世界以后,这觉悟是一串的:第一层是国力的觉悟,第二层是政治的觉悟,现在是文化的觉悟,将来是社会的觉悟。”其中“社会的觉悟”始于(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五四运动13.“五四事件”以后不久,上海商业区的52条街道的商人和居民组建了52个街道联合会。不久,他们又组建了“上海马路联合会总会”的中心组织,成为了上海最有影响的社会组织之一。后来,它领导了上海居民要求民权的一些运动。这反映了五四运动(  )A.发展了劳工组织B.传播了社会主义C.团结了社会力量D.扩大了民权运动14.歌曲《南湖的船啊,党的摇篮》歌颂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歌词中有一句是“南湖的船啊,党的摇篮,历史将从你这里揭开新篇”,其中“揭开新篇”指的是(  )A.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B.革命有了新政党领导C.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D.人民军队创建的开始15.中共二大发表的宣言说:中国的广大农民有极大的革命积极性,是革命运动中的最大要素;小资产阶级因遭受极大痛苦会加入到革命的队伍里来,工人阶级将会变成推倒在中国的帝国主义的革命领袖军。这表明当时中国共产党(  )A.正确认识了当时中国的国情B.强调农民阶级主力军地位C.主张国民革命实施国共合作D.重视革命武装力量的作用16.如表为民国时期部分省份“中山公园”数量统计表(1925~1949),各省数据的差异表明(  )省份数量省份数量第123页共123页\n广东57云南7广西27山东4福建28河北3浙江22河南2湖北22山西2A.孙中山先生社会影响力巨大B.广东省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摇篮C.近代中国城市建设水平不均D.辛亥革命和国民革命的影响不平衡17.下面漫画为《上任一年多以后的新贵作如是想》。图中文字为:大拉司存在外国银行最靠得住了。其中拉司为上海话,意为钞票、金钱。漫画表明(  )A.北洋军阀鱼肉百姓投降卖国B.南京国民政府政治腐败严重C.中国财政金融被列强所控制D.官僚资本主义日益发展壮大18.《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规定:“军阀、官僚、地主、豪绅、资本家、富农、僧侣及一切剥削人的人和反革命分子,是没有选派代表参加政权和政治自由的权利的。”据此可知,《宪法大纲》(  )A.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迅速发展B.全面贯彻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C.一定程度脱离了中国革命的实际D.消除了俄国对中国革命的影响19.下表反映了1928~1930年工人党员占全体党员比例变化情况,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时间工人所占比例(%)1928年6月10.9%1929年12月7%第123页共123页\n1930年7月5.5%1930年9月1.6%A.党员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B.党的工作重心的转变C.党的执政地位的不断巩固D.党员呈稳步发展态势20.1944年5月,毛泽东说:“当1935年冬季中央苏区红军长征到陕北时,只剩下七千人,成了‘皮包骨’,长征胜利了,它留下的这点力量,不要看轻了它,它的发展前途是很大的。”毛泽东强调的是长征(  )A.保存了革命的有生力量B.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围剿”C.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D.使共产党走上了抗日战场二、非选择题(共40分)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材料 1921年7月,13名代表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他们代表着全国50多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尼克尔斯基出席大会。下表为中共“一大”部分代表基本情况姓名出生年份籍贯备注何叔衡1876湖南秀才,新民学会会员董必武1886湖北秀才,曾加入中国同盟会,曾留学日本李达1890湖南曾留学日本,《共产党》月刊主编李汉俊1890湖北曾留学日本毛泽东1893湖南师范毕业,新民学会组织者,《湘江评论》主编包惠僧1894湖北记者,北京大学肄业,陈独秀指定代表陈潭秋1896湖北师范毕业,武汉共产主义小组发起者之一王尽美1898山东师范毕业,在济南成立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第123页共123页\n邓恩铭1901贵州中学生,在济南成立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刘仁静1902湖北北京大学学生——据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等编制(1)根据材料,归纳中共“一大”代表群体的特点。(12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代表走到一起的时代背景。(12分)22.“她”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发明的女性新代词,中国首份妇女画报《解放画报》于1921年7月第13期以后,启用“她”字指代女性和国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摘编自黄兴涛《“她”字的文化史》结合时代背景,对三幅漫画所蕴含的历史信息加以解读。第123页共123页\n1.答案:B解析:“不能不说是当时各大政治势力以大局为重”,表明各方力量的相互妥协,辛亥革命的主要功绩是推翻清政府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材料没有涉及深刻揭示其历史意义,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辛亥革命之所以能够从一个武装暴动转化为一场和平的权力交接”,表明辛亥革命时期清帝退位,政权实现了和平过渡,在形式上与英国“光荣革命”有相同之处,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不能不说是当时各大政治势力以大局为重,以国家民族的根本利益为重”,表明辛亥革命是一次各种政治力量相互妥协的革命,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各方政治势力不论拥有怎样的力量,他们都没有在这场大危机关头执意诉诸武力,而是坚持谈判,各自让步”,可以看出袁世凯当选临时大总统有一定的合理性,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2.答案:C解析:材料信息说明,武昌起义后国内多种政治力量都脱离了清朝统治,列强也将其抛弃,说明清朝统治已土崩瓦解难以维系,故选C项;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主要是在清朝灭亡之后,与材料时间不符,且材料提到的人群也并非人民大众,“深入人心”从材料中无法看出,排除A项;据所学辛亥革命的知识可知,其并不具有民众基础,且材料提到的是不同政治派别也并非民众,排除B项;据所学辛亥革命的知识可知,武昌起义后各派军阀掌握了地方大权,而非资产阶级,排除D项。3.答案:D解析:由题干中的“比其他三个支持袁世凯党派票数的总和还多”说明在同盟会基础上新组建的国民党维护共和的努力得到了较大认同,故选D项;题干仅提到了国民党获得了国会大选的多数票,国民党是否成为执政党题干并没有提到,所以并不能说明北洋政府切实践行民主制度,排除A项;国民党并没有实施民生主义,排除B项;国民党代表的是民族资产阶级中的革命派,中国近代的民族资产阶级本身是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的,排除C项。4.答案:D第123页共123页\n解析:据材料“他们所言的‘革命’,已经是与以前不同的革命了”,可知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他们发动了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使中国政治机构实现了现代化的转型,故选D项;辛亥革命并没有明确的反帝纲领,排除A项;辛亥革命结束的是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而不是封建制度,排除B项;甲午战争使中国向西方的学习由器物层面转向制度层面,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都是资产阶级追求制度变革的表现,排除C项。5.答案:A解析:材料信息“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的事”“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的事”分别表明中国人已经认识到民族和国家独立自主问题、中国人的自由和民主权利问题,A项正确;材料中未涉及民主共和理念,排除B项;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在材料中无法找到依据,排除C项;扩大了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6.答案:C解析:由“袁批:‘办不到’;他还写道:‘各条内多有干涉内政侵犯主权之处,实难同意。’但最终部分接受,签订《中日民四条约》”可以看出即使最初不愿接受但最终还是部分接受,这主要是由国家的实力决定的,故C项正确;依据“但最终部分接受”可得出“袁世凯拒绝接受‘二十一条’”的表述有误,故A项排除;“二十一条”反映了日本侵华的野心,旨在灭亡中国,故B项排除;北洋政府“部分接受”说明了对日政策的不强硬,故D项排除。7.答案:D解析:通过表格内容可知,在1916~1925年,北洋军阀的军费预算开支在整个财政开支中所占的比例逐年提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主要是因为各个军阀之间相互混战,造成军费开支较大,故选D项;在1916~1925年之间,没有出现农民起义现象,排除A项;参与国际战争是军费开支的一个方面,但不是主要的因素,排除B项;军费预算开支的增长与国内匪患严重没有多大关系,排除C项。8.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样推动了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从而推动了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型,A项正确。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是在19世纪末,与材料时间不符,B项错误;民族经济发展进入繁荣阶段是在一战期间,与材料不符,C项错误;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没有改变中国经济附庸的地位,D项错误。9.答案:B第123页共123页\n解析:材料中“1912年获利4万余元,1913年获利增至10万元,1914年为16万元”说明民国初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获得快速发展,迎来了短暂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获得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受民国政府倡导国货、奖励实业政策的影响,故B项正确;甲午战争是19世纪末,故排除A项;第一次世界大战是1914~1918年,故排除C项;南京国民政府是1927年建立的,故排除D项。10.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中的三个“专制”可知,新文化运动对孔子思想中的封建成分进行批判,这不仅仅是剔除儒家思想的糟粕,更是通过批判传统思想文化的不合理成分,以达到文化的觉醒和思想的启蒙,因此B项正确;A项中的“全面否定”材料无法体现,排除;C项不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目的,排除;D项错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文化的觉醒和思想的启蒙,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行为不是主要目的,排除。故选B。11.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李欣淑在女校念过书,不满这种包办婚姻,因而反抗出走,到北京工读”可知,是在传统思想的束缚之下,女性思想的解放,体现新旧观念并存,A项正确;材料是女性思想解放,与民主科学思想无关,排除B项;材料是反抗包办买卖婚姻,不是传统孝道丧失,排除C项;D项中普遍说法错误,排除。故选A项。12.答案:D解析:根据“第二层是政治的觉悟,现在是文化的觉悟,将来是社会的觉悟”可得出是指五四运动是一次广大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是民众意识的觉醒,D项正确;A、B、C项都不属于社会的觉醒,排除。故选D项。13.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可知,1919年6月3日后,五四运动的中心转移到上海,包括商人和居民在内的街道联合会、上海马路联合会总会等社会组织的成立,反映了五四运动团结了社会力量,获得社会力量的大力支持,故选C;材料没有涉及劳工组织的信息,排除A;材料信息与社会主义无关,排除B;材料无法体现民权运动的扩大,排除D。14.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次会议最后一天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进行。这表明,中国的民主革命将由无产阶级政党来领导,所以,第123页共123页\nB项正确;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在1918年,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是在1926年,人民军队的创建是在1927年,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间不同,故排除ACD。15.答案:A解析:根据“中国的广大农民有极大的革命积极性,是革命运动中的最大要素;小资产阶级因遭受极大痛苦会加入到革命的队伍里来,工人阶级将会变成推倒在中国的帝国主义的革命领袖军”可得出中共二大得出的认识是基于对当时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认清的基础上得出的,A项正确;农民是同盟军,排除B项;C项是三大的内容,排除;D项没有体现,排除。故选A项。16.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了民国时期各地为纪念孙中山的历史功绩而修建中山公园,但南方省份的数量远多于北方省份。结合所学可知,孙中山的早期革命活动及国民大革命的根据地在南方,所以南方民众对孙中山的认同度高于北方,说明辛亥革命和国民革命的影响不平衡,故选D;材料强调的是孙中山社会影响的南北差异,A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故排除;广东省是孙中山革命活动的根据地,孙中山在广东影响力巨大,所以中山公园数量最多,但材料数据无法说明“广东省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摇篮”,故排除B;中山公园的数量差异无法说明城市建设水平情况,故排除C。17.答案:B解析:《上任一年多以后的新贵作如是想》的时间为20世纪20年代末,此时北洋军阀统治已基本被推翻,故A项错误;根据漫画的时空判断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再根据“大拉司存在外国银行最靠得住了”及“上任一年多以后的新贵”可推知漫画映射的是1927年建立的南京国民政府的腐败,故B项正确;南京国民政府的当权者转移财富不能说明中国财政金融被列强所控制,故C项错误;在20世纪20年代末,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初期,官僚资本主义还没有壮大,故D项错误。18.答案:C解析:国民革命运动开始于1924年国共合作,结束于1927年国共合作的破裂,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由1931年中华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通过,时间错位,故A项错误;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其目标是反帝反封建,并不反对资产阶级,而《宪法大纲》中剥夺“资本家、富农”的政治权利,同民主革命纲领是不符的,故B项错误;资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属于进步的革命力量,《宪法大纲》中剥夺“资本家、富农”的政治权利,说明其含有理想化因子,一定程度脱离实际,故C项正确;江西瑞金时期,党的领导人很多还是从莫斯科回国者,因而此时苏联对中国革命影响还较大,故D项错误。故选C。第123页共123页\n19.答案:B解析:“优化”的表述不恰当,排除A项;从图表中工人所占比例的下降及“1928~1930年”时间信息反映了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移到农村的过程,故B项正确;表格信息不能反映出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且与史实不符,故C项错误;表格中没有党员的总数量,无法体现发展态势,故D项错误。20.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它留下的这点力量,不要看轻了它,它的发展前途是很大的”可以推断出题干强调的是长征保存了革命的有生力量,故A正确;虽说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围剿”,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但是题中毛泽东强调的是革命力量的保存,故B、C错误;题中没有涉及抗日,故D错误。故选A。21.答案:(1)代表多来自于南方,特别是两湖地区;都是知识分子,多是青年知识分子;都初步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程度有差别。(2)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中国革命呼唤新的阶级和政党;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无产阶级力量壮大登上历史舞台;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解析:(1)特点:通过阅读表格,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共“一大”代表的“籍贯”可知,他们多来自于南方,特别是两湖地区;根据表格展示的中共一大代表的“出生年份”和“备注”中的履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参加中共一大的代表都是知识分子,且多是青年知识分子;根据表格列举的代表们在党的一大前夕的活动,特别是为建党做的筹备工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参加中共一大的代表都初步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程度有差别。(2)时代背景:根据材料中“1921年7月,13名代表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社会、政治、经济、阶级和思想等方面分析可知,中共一大召开时,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促使中国革命呼唤新的阶级和政党,由于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无产阶级力量壮大并登上了历史舞台,新文化运动特别是五四运动后,人们的思想进一步得到解放,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22.答案:图1揭露封建社会纲常礼教对妇女的压制,主张妇女冲破封建专制、封建礼教,追求男女平等、人权、民主。图2倡导妇女要谋求经济独立、接受教育、走向社会。图3主张妇女应担负起救亡革命、民族解放的历史使命。第123页共123页\n北洋军阀时期,中华民族面临内忧外患,救亡与启蒙成为时代主题。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为妇女解放提供了经济条件。五四新文化运动、新文学革命推动思想解放,女性日益觉醒。总之,《解放画报》将妇女问题与社会进步联系在一起,探讨妇女解放,是时代的产物,反映了时代精神,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解析:图1体现传统男权的压迫;图2体现妇女的经济解放,且有白话文的题词;图3用“她”指代国家,反映妇女解放与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有妇女互助的内容。作答时可以抓住三幅漫画中“职业”“白话文”“四千年束缚”等关键信息,从中分析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经历的大变革,得出时代文化折射社会变迁,从而也推动社会变迁的解读。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八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表面上看,伪满洲国是东北人自己组织的“国家”,伪满洲国的“皇帝操有无上之权威”,但实际上日本关东军可以随心所欲地撤换无法满足他们的愿望或者对他们统治不利的官员。材料反映出伪满洲国(  )A.选官权力完全由日本掌握B.是日本的亲密盟友第123页共123页\nC.皇帝的权力神圣不可侵犯D.实质上是傀儡政权2.2021年12月13日是第八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以下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铭文》节选:“卅万亡灵,饮恨江城。日月惨淡,寰宇震惊。兽行暴虐,旷世未闻。同胞何辜,国难正殷。哀兵奋起,金戈鼍鼓。兄弟同心,共御外侮。捐躯洒血,浩气干云。尽扫狼烟,重振乾坤。……永矢弗谖,祈愿和平。中华圆梦,民族复兴。”这段话反映了中国人的________诉求(  )A.反帝反封,彻底革命B.国共合作,消除宿怨C.反对侵略,珍爱和平D.中日和解,面向未来3.1931年秋,南开大学编印了大、中、女、小四学部通用教材《东北地理教本》,包括地理、行政、交通、富源、工业、商业、辽东半岛日本租借地、中东铁路公司与南满铁路公司、东北与国际之关系等15章。同时将东北研究会工作及计划、国内外研究东北各机构概况作为附录。这一做法(  )A.推动全民族抗战的进程B.揭露日本侵占东北的罪行C.推动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D.适应了民族战争的需要4.1937年7月7日之前,中国拥有了3935家现代工厂,1万余公里铁路,12条民航线路;国民政府收回了盐务主权,已经行使关税主权7年;棉稻麦也基本实现了自给。据此可知(  )A.中国实现了现代化B.国民政府做好了对日战争的准备C.法币改革成效显著D.日本侵华打断了中国现代化进程5.在1935年12月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通过的一项决议指出:“(日前)党的策略路线是发动、团结与组织全中国全民族一切革命力量去反对当前主要的敌人——日本帝国主义与卖国贼头子蒋介石。”这一决议反映出当时的中共中央(  )A.认识到独立领导武装力量的必要性B.已明白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变C.不断巩固和壮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开始筹备确立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6.全面抗战时期,毛泽东提出共产主义与三民主义在现阶段“是基本上没有冲突的”,“现在的任务,是在全国范围内恢复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的革命精神”“本党愿为其彻底实现而奋斗”。毛泽东这一主张(  )A.确定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目标B.奠定了国共合作抗战的基础第123页共123页\nC.有利于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形成D.消除了国共两党的思想分歧7.蒋介石在平型关大捷后发贺电:贵路军一战攻克平型关,毙敌遍野,俘虏甚多。忠勇之气,益寒敌胆。特电驰贺,续候捷音。该材料可印证(  )A.统一战线初步形成B.抗战进入相持阶段C.民族意识开始觉醒D.国共合作团结抗战8.为了制定战胜日本侵略者的纲领、方针和政策,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扩大会议,会议通过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制定了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全面抗战路线。这次会议召开的历史背景不包括(  )A.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C.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D.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9.从1937年9月到1938年10月,在战略防御阶段的一年多时间里,八路军、新四军同日伪军作战1600余次,毙伤俘敌5.4万余人。从1938年到1945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抗击侵华日军的比例从59%上升到69%。这表明(  )A.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B.敌后战场一直是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场C.日军始终以中共军队为主要作战对象D.中国成为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10.1938年爆发的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中双方投入兵力最多、战线最长、时间最久、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有学者认为,虽然最后武汉还是失守了,但是中国军队却在战略层面成为了真正的胜利者。这里的“胜利”体现在(  )A.打破了日本速战速决的狂妄计划B.重创日本军队并赢得了最后胜利C.以空间换时间将日本拖入持久战D.有力配合了中共发动的百团大战11.1942年,中共中央规定:“一切尚未实行减租的地区,其租额照抗战前租额减低百分之二十五”“在游击区及敌占点线附近,可比二五减租还少一点,只减二成、一成五或一成。”这一规定旨在(  )A.打击封建地主经济B.加强各阶层的抗日大联合C.削弱国民党在敌后的势力D.纠正王明“左”倾路线第123页共123页\n12.1940年8月21日,一位侵华日军在其日记中写到:“敌军向石太铁路线发动了大规模袭击。井陉附近铁道被敌人爆破,石门到榆次间的铁道运输被中断。”与此相关的战役(  )A.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B.成为全面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重大胜利C.成为国共两党军队密切配合的典范D.使敌后战场逐渐成为全国抗战的主战场13.如表为1941~1943年陕甘宁边区经济情况统计表(部分)。表中所示状况(  )陕甘宁边区公营工厂八路军359旅农业生产八路军359旅畜牧发展年代厂数工人数年代种植面积(亩)粮食自给率年代项目牛(头)羊(只)鸡(只)194197700019411120079.5%1942饲养11013732839194262350019422680090.3%1943增殖52010602238201943826300194310000100%1943宰杀7517221299A.为抗日民主政府提供了经济基础B.使敌后战场战略物资得到了保障C.源于土地革命调动了农民积极性D.体现了“双减双交”政策的推行14.1946年4月,中共中央制定了《关于工业政策的决定(草案)》,详细阐述了党的保护民族工商业、提倡发展私人资本主义的政策。中国共产党此举的最终政治目的是(  )A.争取国民党中间力量B.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C.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D.逐步扩大自身的统治基础15.1937年12月,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军部连发三份文件,要求在全军范围内整改干部队伍。军长赵尚志提出,要改造抗日阵容,重新树立军人风范;还点名批评了军中放松政治军事工作、随意取用支配战利品、借故支用公款、打骂群众等违纪现象。东北抗联此举旨在(  )A.推动民众抗日救亡运动兴起B.应对复杂的军事战争环境C.促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D.壮大反抗国民政府的力量第123页共123页\n16.1937年,陕甘宁边区组织民主普选,参选率达70%,其中延长等4个县当选县参议员中各阶层所占比例如表所示。表 延长等4县县参议员各阶层所占比例 单位:%工人贫农中农富农商人知识分子地主465251122表反映出当时边区(  )A.新民主主义理论在实践中推广B.抗日民主政权的性质根本改变C.各阶层参加的联合政府的建立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到了落实17.对于毛泽东的重庆之行,民主人士柳亚子赋诗称颂为“弥天大勇”。重庆《大公报》发表社评说:“毛先生能够惠然肯来,其本身就是一件大喜事。”这反映了当时(  )A.国共力量对比出现逆转B.民主党派认同新民主主义革命纲领C.国家重建成为国人共识D.民族矛盾的上升推动国共走向和谈18.1948年2月19日中共中央工委发布《关于收复石家庄的城市工作经验》,2月25日和27日中共中央分别发出《关于注意总结城市工作经验》《关于工商业政策》的指示。要求全党预防将农村中斗争地主富农消灭封建势力的办法错误地应用于城市,要求对城市中地主富农经营的工商业加以保护。该材料说明(  )A.中共的反封建纲领只适用于农村B.中共力图维护城市的传统秩序C.中共探索城市治理方式D.中国革命已进入城市领导农村阶段第123页共123页\n19.如图的竹杖,是珍藏于徐州淮海战役纪念馆的国家一级文物。刻着山东莱阳农民唐和恩长达半年的支前路:1948年10月从山东省莱东县陶障区出发,历经水沟头—平度—临淄—蒙阴—临沂—徐州—萧县—宿县—濉溪口等,竹杖上密密麻麻地刻着山东、江苏、安徽3省88个城镇村庄的地名,行程长达2500余公里。唐和恩的足迹见证了(  )A.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B.解放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C.解放战争已经彻底获胜D.国共合作抗战历史见证20.如图是中国历史上面额最大的纸币,这张纸币在当时值1/100的银元,按照上海的价格可以买到一盒火柴。这反映了(  )A.军阀混战分裂割据B.货币体系十分混乱C.国民经济几近崩溃D.民族企业较快发展二、非选择题(共40分)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材料一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处于抗日前线的东北广大人民和一部分爱国军队,冲破国民政府的禁令,首先展开了英勇的斗争。辽宁沈阳、抚顺等地工人纷纷举行罢工,反抗日本侵略军。广大农民成立大刀会、红枪会等各种组织,手执自制武器进行抗日斗争。9月26日,上海各界市民举行抗日救国大会,通过了对日宣战、武装民众、惩办失职失地官吏等决议案。10月18日,北平各界抗日救国联合会成立,通过了迅速组织义勇军、实行对日不合作及积极募集爱国捐款等决议。1935年华北事变后,中国共产党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领导了一二·九运动,使抗日救亡斗争发展成为全国规模的群众运动。——摘编自王秀鑫、郭德宏《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史》材料二第123页共123页\n 抗日战争对中华民族的复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被称为中国复兴枢纽。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最为彻底的民族解放战争,这场战争对中国取得完整的独立主权有着决定性意义,因为战争的结果之一,是中国不仅成为一个具有独立主权的国家,而且跻身在国际事务中具有充分发言权的大国行列。在不同帝国主义势力支持下,中国各利益集团争权夺利,造成了中国的长期分裂,极大地破坏了民族争取独立所需的凝聚力。抗日战争的爆发,改变了中国内部分裂的状况。在政府与人民之间,在不同阶级阶层之间,在不同党派之间,形成了同仇敌忾、亲密合作的关系。经济发展不平衡性是中国的一个显著特征,这种不平衡性使中国现代工业几乎因日本的侵略而彻底颠覆。1937年川、滇、黔、陕、甘、湘、桂7省工厂之和仅占全国总数的6.03%,资本总数仅占全国的4.04%。而到1943年,后方各省工厂企业已经达到4524家,与战前相比,工厂数增加了18倍,工人数增加了82倍,资本增加了164倍。——摘编自荣维木《抗日战争与中华民族复兴论》(1)根据材料一,概括20世纪30年代抗日救亡运动的特点。(1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抗日战争成为“中国复兴枢纽”的原因。(12分)第123页共123页\n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材料 下表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而发行的四套邮票简介。新中国成立以来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发行的邮票表(节选)纪念周年枚数和内容20周年4枚:毛主席的著作、八路军东渡黄河、人民战争胜利、光荣参军40周年2枚:卢沟桥中国军队奋起抗日、八路军和民兵在长城内外50周年8枚:七七战火、台儿庄大捷、百团大战、敌后游击战、芒友会师(中国远征军、中国驻印军与盟军的会师)、华侨捐献、台湾光复、伟大胜利60周年4枚:全民抗战、中流砥柱、诺曼底登陆、攻克柏林70周年13枚:“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东北烈士纪念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延安革命纪念馆、八路军总部旧址纪念馆、百团大战纪念馆、平型关大捷纪念馆、冉庄地道战纪念馆、新四军纪念馆、滇西抗战纪念馆比较两个周年的纪念邮票,指出其中一处的不同,并提出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1.答案:D解析:由材料“日本关东军可以随心所欲地撤换无法满足他们的愿望或者对他们统治不利的官员”可知,伪满洲国实质上是日本扶植的傀儡政权,D项正确;A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说法错误,日本与伪满洲国并不是盟友关系,排除;C项说法不符合材料主旨,皇帝任命官员须得到日本的认可,排除。故选D项。2.答案:C第123页共123页\n解析:根据材料“兄弟同心,共御外侮。捐躯洒血,浩气干云。尽扫狼烟,重振乾坤。……永矢弗谖,祈愿和平。中华圆梦,民族复兴”可知,材料反映了中国人反对侵略,珍爱和平的诉求,C项正确;材料强调中国人的“反对侵略,珍爱和平”诉求,A、B、D项与题意不符,排除。故选C项。3.答案:D解析:据材料“南开大学编印了大、中、女、小四学部通用教材《东北地理教本》……同时将东北研究会工作及计划、国内外研究东北各机构概况作为附录”并结合所学可知,1931年秋,日本发动了侵略东北的九一八事变,由于蒋介石奉行不抵抗政策,东北三省沦陷,南开大学编印了大、中、女、小四学部通用教材《东北地理教本》,以激发人民的抗日自觉性,适应民族战争的需要,D项正确;1937年七七事变,标志着全民族抗战的开始,排除A项;据材料可知,未涉及揭露日本侵占东北的罪行,排除B项;C项属于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第二次国共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排除。故选D项。4.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7年7月7日即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之前,中国的现代工业、交通已有所发展,收回了盐务和关税主权,棉稻麦基本实现了自给,说明日本侵华迫使中国抗战,打断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D项正确;1930年代前期中国民族经济有所发展,但现代化远未实现,排除A项;只有国民经济的发展,不能说明国民政府在政治、军事等方面做好了对日战争的准备,排除B项;材料并未体现金融领域的变化,不能说明法币改革成效显著,排除C项。故选D项。5.答案:B解析:据题意可知,1935年民族危机日益严重,中共将反对日本帝国主义提上日程,与反对蒋介石并列,说明中共中央认识到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在发生转变,B项正确;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共中央已经认识到独立领导武装力量的必要性,排除A项;1935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还没有形成,排除C项;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是在解放战争即将胜利前夕开始筹备的,排除D项。故选B项。6.答案:B解析:根据“现在的任务,是在全国范围内恢复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的革命精神”“本党愿为其彻底实现而奋斗”可得出在全面抗战时期,主要矛盾是反抗日本帝国主义,毛泽东的这一主张,有利于国共的合作,B项正确;目标在中共二大时已经确立,排除A项;材料强调反抗日本帝国主义,加强国共合作,而不是理论的形成,排除C项;消除的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B项。第123页共123页\n7.答案:D解析:平型关大捷是抗战以来取得的首次胜利,是太原会战中国共合作抗日的一次典范,体现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作用,D项正确;这一时期统一战线已经形成,排除A项;此时属于战略防御阶段,排除B项;甲午战后民族意识真正觉醒,排除C项。故选D项。8.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是在1937年8月在洛川会议上通过的,此时抗日救亡运动的热情已经不断高涨,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全面侵华战争于7月爆发。而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是在9月,因此背景中不包括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D项符合题意,排除A、B、C项。故选D项。9.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在战略防御阶段的一年多时间里,八路军、新四军同日伪军作战1600余次,毙伤俘敌5.4万余人。从1938年到1945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抗击侵华日军的比例从59%上升到69%”可知,整个抗战过程中,中共打击日伪军,而且在战略相持阶段,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抗击侵华日军的比例从59%上升到69%。这说明中共是全民族抗战中的中流砥柱,A项正确;抗战相持阶段,敌后战场是主战场,排除B项;抗战防御阶段,国民党军队是日军主要作战对象,排除C项;D项与题无关,排除。10.答案:C解析:淞沪会战打破了日本速战速决的狂妄计划,A错误;武汉会战的结果是武汉沦陷,B错误;武汉会战后,抗日战争进入到相持阶段,日本被拖入持久战,从长远看有利于中国的抗日战争,C正确;百团大战发生在1940年,D错误。11.答案:B解析:材料中的信息是抗战时期中共在抗日根据地实行的减租减息运动,其目的是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进行抗日,故B正确;A、C、D与材料或史实不符。12.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中“1940年”“井陉附近铁道被敌人爆破,石门到榆次间的铁道运输被中断。”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0年,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了百团大战,这场战役以破坏敌人交通线、摧毁日伪军据点为主要目标,提高了八路军和敌后战场的声威,使敌后战场逐渐成为全国抗战的主战场,第123页共123页\nD项正确;1937年8~11月的淞沪会战,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排除A项;1938年初的台儿庄战役,是全面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重大胜利,排除B项;1937年9月的平型关大捷,成为国共两党军队密切配合的典范,排除C项。13.答案:A解析:据题意可知,表格中反映的是陕甘宁边区的公营经济和军队的经济成就,这些经济成就服务于边区政府,为边区政府提供了经济基础,A项正确;公营工厂和军队必然是保障政府需要,而不是着眼于整个敌后战场的战略物资需要,排除B项;此时是抗日战争期间,没有进行土地革命,排除C项;表格内容不能体现“双减双交”,排除D项。故选A项。14.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抗日战争后,1945年和1946年中共保护民族工商业、提倡发展私人资本主义的政策,其最终政治目的是争取和团结民族资产阶级,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B项正确;国民党是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排除A项;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中共为无产阶级政党,其自身统治基础是无产阶级,排除D项。故选B项。15.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1937年12月……要求在全军范围内整改干部队伍……点名批评了军中放松政治军事工作、随意取用支配战利品、借故支用公款、打骂群众等违纪现象”可知东北抗联此举旨在整编军队,严肃军纪,以适应复杂的军事战争环境,B项正确;九一八运动推动民众抗日救亡运动兴起,排除A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是1937年9月,与材料时间不符合,排除C项;根据材料“要改造抗日阵容”可知是为了抗日,而不是为了壮大反抗国民政府的力量,排除D项。16.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7年七七事变揭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序幕,这一时期显然中日民族矛盾成为整个中国的主要矛盾。因此根据材料关键信息“1937年陕甘宁边区进行民主选举”“工人、贫农、中农、富农、商人及知识分子均占有一定的比例”可知这主要是为抗日战争服务,为了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正确;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提出是在1943年,A排除;B说法不符合史实,陕甘宁边区的民主选举对富农、商人和知识分子的照顾主要是为抗日战争服务,并不影响政权的性质,排除;民族资产阶级显然没有参与其中,因此各阶级参加的说法错误,C排除;故选D。17.答案:C解析:材料表明,抗战胜利后民主人士以及社会舆论高度肯定毛泽东参加重庆谈判,而重庆谈判是国共双方力求战后国家重建的“共商国是”,第123页共123页\nC项正确;材料未反映新民主主义革命纲领,B项排除;国共力量对比逆转出现于人民解放战争进程中,而非重庆谈判期间,A项错误;抗战胜利后,国内阶级矛盾急剧上升,D项错误。18.答案:C19.答案:B解析:根据“刻着山东莱阳农民唐和恩长达半年的支前路”可得出唐和恩的足迹见证了人民群众对解放战争的支持,这是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B项正确;材料与抗战无关,排除A项;当时还没有彻底胜利,排除C项;解放战争是内战,不是合作,排除D项。故选B项。20.答案:C解析:据题意可知,这张纸币面额极大而购买力极低,体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说明当时经济几近崩溃,C项正确;图示内容反映的是通货膨胀,说明国民经济接近崩溃,并不能说明军阀混战、货币体系混乱,排除A、B项;严重的通货膨胀不利于民族企业的快速发展,排除D项。故选C项。21.答案:(1)特点:中国共产党领导;由点到面(从东北扩展到全国);具有广泛性(或各阶层参与);发展迅猛;斗争形式多样。(2)原因:抗日战争是百年来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收回了宝岛台湾,捍卫了中国的领土主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增强了民族凝聚力(或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重要贡献,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改变了原有的工业布局,扩大了现代工业区域;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解析:第(1)题据材料一“冲破国民政府的禁令”“辽宁沈阳、抚顺等地工人纷纷举行罢工”“广大农民成立大刀会、红枪会等各种组织”“上海各界市民举行抗日救国大会”“1935年华北事变后,中国共产党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领导了一二·九运动,使抗日救亡斗争发展成为全国规模的群众运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中国共产党领导,从东北扩展到全国,具有广泛性、发展迅猛、斗争形式多样等特点。第(2)题据材料二“中国不仅成为一个具有独立主权的国家,而且跻身在国际事务中具有充分发言权的大国行列”可知,抗日战争是百年来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收回了宝岛台湾,捍卫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对世第123页共123页\n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重要贡献,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据材料二“形成了同仇敌忾、亲密合作的关系”可知,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增强了民族凝聚力(或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增强了民族凝聚力);据材料二“这种不平衡性使中国现代工业几乎因日本的侵略而彻底颠覆”并结合所学抗日战争的历史意义,可得改变了原有工业布局,扩大了现代工业区域;据材料二“抗日战争对中华民族的复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被称为中国复兴枢纽”可知,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22.答案:示例一:不同:70周年与50周年相比,突出九一八事变。观点:中国抗日战争始于九一八事变,长达十四年。论述: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派出了优秀党员深入东北,开始了抗击日本侵略的斗争。1931年到1945年,中国人民进行了长达十四年的抗战。“十四年抗战”的提法有利于人们全面了解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全过程。侵略东北,是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重要环节。日本从侵略东北到全面侵华,再到发动太平洋战争,日本的对外侵略是逐步推进的。日本是发动法西斯侵略战争的策源地。“十四年抗战”的提法有助于人们理解日本侵华本质和危害。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日本率先在中国挑起九一八事变,点燃了世界法西斯侵略战争的第一把战火。面对日本侵略,中国人民奋起反抗,打响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第一枪,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十四年抗战”的提法有助于人们认识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意义。结论:从九一八事变开始的“十四年抗战”的提法反映的是中国抗日战争的全过程,更全面、更完整地反映历史。示例二:不同:50周年与40周年相比,增加芒友会师。观点: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论述: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开始了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的斗争。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中国进入全民族抗战时期。平型关大捷是华北战场上中国军队主动歼敌的第一场胜仗,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淞沪会战粉碎了日军“三个月亡华”的狂妄企图;台儿庄大捷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武汉会战后抗战进入相持阶段;百团大战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士气。1942年1月,中国加入世界反法西斯联盟,中国远征军赴缅参战。1943年,参加开罗会议,签订《开罗宣言》,与美、苏协调对日作战。中国的抗日战争与美英在太平洋战场的对日作战密切地配合,牵制了大量日本军队,有力支援了世界其他战场的反法西斯战争。第123页共123页\n结论:在国共合作基础上,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中国战场歼灭日军大部分兵力,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第123页共123页\n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九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下列几组词汇,准确反映“过渡时期”这一特殊年代的是(  )A.工业化、三大改造、抗美援朝B.大跃进、人民公社、自然灾害C.大字报、阶级斗争、“左”倾错误D.反台独、经济特区、一国两制2.1950年到1953年,我国平均每年出口粮食31亿斤;食油出口1952年为29万吨,已超过战前,1953年出口又增长至33.7万吨,约占总产量的21.3%。这表明我国(  )A.国民经济结构臻于平衡B.将农业发展放在首要地位C.致力于奠定工业化基础D.对外开放的格局基本形成3.西方政治学者戈斯内尔认为:“一个派别对另一个派别的交替统治,由于党派所产生的天然报复心理而使斗争愈演愈烈。”新中国成立后,针对这个问题采取的措施是(  )A.确立政治协商制度B.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加强基层民主建设D.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4.1949~1952年间,新中国的电影放映队虽有较快发展,但尚未实现在全国的普及。到1957年,全国大部分县都设立了放映队,放映队体系基本建成。放映队员们携带影片进入工矿、农村地区,让电影真正深入到了基层。电影放映队体系的建成(  )A.着眼于电影拍摄技术的提升B.得益于工业化战略的实施C.满足了百姓的精神文化需求D.践行了“二为”方向的要求5.1950年2月,中苏发表《公告》声明:1945年8月14日中苏签订的条约、协定均失去效力;苏联把从日本人手中获得的中国东北财产无偿地移交给中国政府;苏联将过去在北京兵营的全部财产无偿地移交给中国政府。这一声明(  )A.践行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提高了中国的国威和军威第123页共123页\nC.清除了帝国主义在华特权D.维护了中国的独立与主权6.日内瓦会议中的一个重要议题是印度支那问题,周恩来总理非常巧妙地利用了敌方的矛盾,使日内瓦会议实现了印度支那的和平。会议后周恩来总结说:外交要“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该结论(  )A.已成为规范国际外交的重要准则B.实现了印度支那的和平局面C.是具有现实主义的中国外交策略D.包含一定程度理想化的成分7.新中国成立初期,通过外交的不断努力,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不断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最能体现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的是(  )A.“一边倒”方针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一带一路”倡议D.人类命运共同体方案8.20世纪60年代初,大庆工人吃大苦,耐大劳,坚持“三老四严”“四个一样”和“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精神面貌,出色地完成石油会战,摘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这表明当时(  )A.已经初步改变经济落后面貌B.“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蓬勃发展C.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干劲十足D.苏联援助加速我国经济发展9.1958年,大炼钢铁的群众运动迅速在中国城乡兴起(如图)。土高炉在全国各地遍地开花,农村、城市、校园、各级党政机关的大院里,都可以见到土高炉的身影。许多地方的农民放弃耕作,上山采矿,建土炉。这一做法(  )A.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破坏B.贯彻了中共八大的正确方针C.加速了“一五”计划的完成第123页共123页\nD.导致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停滞10.“先抓吃穿用;实现农轻重”,横批“综合平衡”,这是1962年周恩来总理在全国财经工作会议上的即兴对联。与此对联内涵相对应的方针是(  )A.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总路线B.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C.人民公社化和“大跃进”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11.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结论A1956年,召开中共八大新中国民主法治建设进入新阶段B1958年,大跃进、人民公社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上建立起来C1971年,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国外交成熟的标志D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国和美国重新走到了合作的起点12.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二靠袁隆平。“靠袁隆平”是因为他(  )A.改良了小麦品种B.促进国防科技发展C.培育出杂交水稻D.从事社会慈善事业13.1954年,新中国在日内瓦亮相,为印度支那问题的和平解决提出建设性建议;1955年,中国代表团在万隆发出“求同存异”的呼声;2017年,习近平主席在日内瓦发表主旨演讲,提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型国际关系理念。这说明(  )A.中国逐渐成为国际政治舞台的领导者B.综合国力决定外交话语权C.新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D.和平外交符合各国共同利益14.日记作为记录当事人生活经历的一种史料,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下面是一段日记:“今天是选举大会,张健、红旗、林阳都来了,大家围着红旗的新车子,议论纷纷……节日的标语到处张挂着,这是一个大喜日子,人民要选自己的代表。”(1953年11月26日)由此可以看出,这一时期(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B.人民民主原则得到落实C.民主政治建设法治化第123页共123页\nD.政治协商制度覆盖面广15.1952~1960年,国家先后开展了四次扫盲大运动,扫盲标准定为每人认识1500到2000个字。到1965年,全国共扫除文盲10272.3万人,年均扫盲604.3万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80%以上。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扫盲运动(  )A.适应了“双百”方针的要求B.推动了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C.有利于现代中国社会进步D.开启了国家教育体制的改革16.1965年至1975年,西北、西南等三线地区共完成基建投资1269.67亿元,占同期全国基建投资总额的43.5%,全国近1500家大型企业中,三线地区占到40%以上。这(  )A.遵循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B.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管理C.促进国民经济结构趋于合理D.利于改善我国的工业布局17.1949年6月,毛泽东指出:剩下一个民族资产阶级,在现阶段就可以向他们中间的许多人进行适当的教育工作,等到人民手里有强大的国家机器,就不怕民族资产阶级造反。当时,毛泽东的这一主张(  )A.适应了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需要B.旨在维护民族统一战线的领导权C.实现了对民族工商业的和平改造D.推动了民主革命向发展经济转变18.如表是1952~1957年我国主要产业部门在社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单位:%)统计表。据此可知,这一时期我国(  )年份农业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商业195245.434.45.63.511.1195733.543.87.43.711.6A.工业落后局面得到改善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实现C.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D.国民经济比例出现失衡19.1955年,在万隆会议上,中国有意识地采取“不争论”的策略,不仅自己不提出容易引起争论的议题,还对指责和攻击极力避免革命性和意识形态化的回应。此举旨在(  )第123页共123页\nA.维护亚非国家团结合作的大局B.树立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形象C.反对大国推行的意识形态外交D.推进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20.下表为1957~1960年中国国民经济统计表,该表反映出(  )项目年份农业轻工业重工业在总产值中的比例195743.3%31.2%25.5%196021.8%26.1%52.1%增长率1960年—22.8%47%22.3%A.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B.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C.彻底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D.人民公社化运动成效体现二、非选择题(共40分)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8分)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美国制定了严格管制对华贸易的政策。尽管英国也要“防止共产主义的扩张”,但由于香港是东亚的转口贸易中心,英国不愿对除军火外的其他物资实行严格控制。1950年12月,美国对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实行全面禁运。在美国一再施压下,英国同意对战略物资实行有选择的禁运。中美朝鲜战争结束后,包括英国在内的盟国要求放松对华贸易管制,但美国这一政策在艾森豪威尔政府任内一直保持下来。——摘编自陶文钊等《中美关系史》材料二 1955年,对外贸易部部长讲道,五年多来,我们在中央和毛主席正确领导下,贯彻了和继续贯彻着下列基本政策:进口与出口政策必须贯彻发展生产促进国家工业化的原则;稳步发展同苏联和各人民民主国家的贸易,同时根据平等互利的原则采取争取利用与斗争、分化相结合的策略,积极开展对资本主义国家的贸易;加强国营对外贸易企业,实行对私营进出口商的社会主义改造。——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材料三 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计划完成情况 单位:亿元第123页共123页\n19501952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531954195519561957进出口国别总额合计41.5464.6180.9284.72109.80108.65104.50苏联及人民民主国家其中:苏联13.9452.5062.4469.3990.1681.6077.0012.8640.4447.8249.0768.0257.9151.86亚非及西方国家其中:西方国家27.6012.1118.4815.3319.6427.0527.5014.871.597.085.017.429.6911.37——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50年代前期美英对华贸易政策存在异、同的原因。(10分)(2)根据材料三,概括1950~1957年中国进出口贸易的特征。(8分)(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20世纪50年代前期中国的对外贸易政策。(10分)第123页共123页\n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 1949~1957年我国各类高校数量及构成情况(单位:所)年份合计综合大学工业院校农业院校林业院校医药院校师范院校语文院校财经院校政法院校体育院校艺术院校其他院校1949205492818-221211117218271950193502717-16126123218201951206473615-2730819111841952201224325331338123215419531811438263293386441511954188144026328398546141195519414422632842855614119562271548283375585561611957229174428337588556171——数据来源:《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上表能够反映我国高校变化的多种趋势,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形成的历史原因。第123页共123页\n1.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过渡时期”指的是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1953年中共中央制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指导方针;为保卫国家,捍卫主权,1950~1953年中国人民进行了抗美援朝战争。由此可知,工业化、三大改造、抗美援朝能反映“过渡时期”这一特殊年代的历史,A项正确;“大跃进”、人民公社、自然灾害反映的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历史,排除B项;大字报、阶级斗争、“左”倾错误反映的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历史,排除C项;经济特区反映的是对外开放的历史,排除D项。故选A项。2.答案:C解析:1950~1953年,我国出口大量的农产品换取外汇,以满足用于购买国外工业设备和建设器材所需的资金,推进国家的工业化。C项正确;A、D选项均与题干不符,排除A、D项;B项与史实不符,工业才是首位,排除B项。故选C项。3.答案:A解析:题干中主要涉及的是党派关系,体现中国政党制度特点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故选A项,排除B、C、D三项。4.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可知,1957年,新中国大部分县都设立了放映队,放映队体系基本建成,而且还进入工矿、农村地区,让电影真正深入到了基层。结合所学可知,当时处于“一五”计划时期,工业化的起步推动电影放映队体系的建成,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电影拍摄技术的提升,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电影放映队体系的建成对百姓精神文化需求的影响,排除C项;“二为”方向提出是在改革开放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5.答案:D第123页共123页\n解析:终止1945年国民党政府与苏联签订的条约、协定,苏联将东北和北京兵营财产移交给中国政府,说明新中国不同于旧中国,新生政权维护了国家独立和主权,D项正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1953年才提出的,排除A项;仅从材料的公告内容不能得出提高了中国的国威和军威的结论,且提高了中国的国威和军威是抗美援朝的胜利,排除B项;苏联当时是社会主义国家,“清除帝国主义在华特权”说法错误,排除C项。故选D项。6.答案:C解析:日内瓦会议是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周总理在日内瓦会议的重要议题——印度支那问题上,巧妙使用外交策略,用好“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即学会审时度势,很好地解决了印度支那问题,C项正确;“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没有成为规范国际外交的重要准则,排除A项;“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不可能实现了印度支那的和平,排除B项;“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意为做应当做的事,不是理想化,排除D项。故选C项。7.答案:B解析:据“新中国成立初期”可知,1953年周恩来总理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国与国之间处理关系的基本准则,有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故选B项;A、C、D三项与材料不符,均排除。8.答案:C解析:材料描述的是大庆油田建成投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与人民的建设热情和奉献精神密不可分,C项正确;“一五”计划完成标志着我国已经初步改变经济落后面貌,排除A项;“人民公社化”运动给我国经济建设带来破坏,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排除D项。故选C项。9.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全民大炼钢铁运动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极大浪费,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破坏,故选A项;大炼钢铁运动片面追求高速度,是“左”倾错误的体现,排除B项;1957年底“一五”计划提前完成,排除C项;大炼钢铁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同步进行的,排除D项。10.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1962年”“综合平衡”可知,这一对联是对第123页共123页\n1960年提出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的注解,故选D项;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总路线在1953年提出,其核心是“一化三改造”,排除A项;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强调“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显然不符合“综合平衡”的描述,排除B项;人民公社化和“大跃进”片面地追求经济的快速发展,不符合“综合平衡”的描述,排除C项。11.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国和美国重新走到了合作的起点,D项正确;新中国民主法治建设进入新阶段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排除A项;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上建立起来是三大改造,排除B项;中国外交成熟的标志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排除C项。故选D项。12.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袁隆平培育推广籼型杂交水稻,提高粮食产量,解决国人温饱问题,C项正确;改良了小麦品种、从事社会慈善事业,与袁隆平无关,排除A、D项;钱学森等人促进国防科技发展,排除B项。故选C项。13.答案:C解析:中国在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以及习近平主席在日内瓦提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型国际关系理念都体现了我国一直坚持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C正确;A错在“领导者”,排除;万隆会议以及日内瓦会议召开时,我国的综合国力并不强,排除B;和平外交符合我国利益,于世界和平有利,D与题无关,排除。14.答案:B解析:材料“这是一个大喜日子,人民要选自己的代表”可知此事件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故选B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的标志是1954年宪法颁布,排除A项;材料未提及法治相关内容,排除C项;由“人民要选自己的代表”可知材料涉及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而非政治协商制度,排除D项。15.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1952~1960年,国家先后开展了四次扫盲大运动”并结合所学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扫盲运动使广大人民群众打开知识文化的大门,促进了文化知识的普及,实现了自身的解放,有利于现代中国社会进步,故选C项;“双百”方针1956年才提出,而扫盲运动1952年就已开始,排除A项;科教兴国战略1995年才提出,排除B项;改革开放后我国才开启国家教育体制的改革,排除D项。16.答案:D第123页共123页\n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线建设是中国经济史上一次极大规模的工业迁移过程,发生背景是中苏交恶以及美国在中国东南沿海的攻势。三线建设的实施,为增强我国国防实力,改善生产力布局以及中国中西部地区工业化做出了极大贡献。因此D正确;三线建设突出的政治作用,并非是经济规律,A排除;B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情况下,我国的国民经济结构无法趋向合理,C排除。故选D。17.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剩下一个民族资产阶级”,说明在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境内的敌对势力已经消灭,而针对民族资产阶级可以采用教育的方式,争取民族资产阶级,以建立人民民主专政,A项正确;材料的主张是为了建立统一的人民民主政权,B项错误;实现了对民族工商业的和平改造,时间不符,对工商业的合理改造是新中国成立后,C项错误;推动了民主革命向发展经济转变,材料没有体现经济转变,D项错误。18.答案:A解析:表中数据显示,1957年工业部门的社会总产值的比重大幅上升,这说明工业化水平得到提高,工业落后局面得到改善,A项正确;社会主义改造体现为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材料信息不能体现,排除B项;国民经济恢复是在1952年,材料中的变化发生在“一五”工业建设时期,排除C项;虽然表中信息显示此时期工业发展速度超过了农业,但大体上比重是持平的,国民经济比例并不失衡,排除D项。19.答案:A解析:中国采取“不争论”的策略,并避免对相关问题的回应,主要是要防止落入西方国家想破坏会议进程的圈套,以此维护会议的顺利进行,维护亚非国家团结合作的大局,A正确;材料主旨与中国想要树立形象无关,排除B项;参与会议的都是亚非国家,没有大国,排除C项;D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D项。20.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1957年至1960年,我国的重工业增长率明显上升,而农业下降趋势明显,这说明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A正确;国民经济恢复是在1952年完成的,排除B;C表述绝对,排除;人民公社化运动不能直接促进重工业发展,这一时期重工业的成就是“大跃进”造成的,排除D。21.答案:(1)同的原因:冷战的局势,意识形态一致,朝鲜战争的影响。异的原因:美国实力强大,企图称霸世界;英国实力削弱,香港是东亚贸易中心,全面禁运损害英国利益;中国的态度与策略。(2)进出口总额增加较快;以苏联和人民民主国家为第123页共123页\n主,其中以苏联为主体;与西方国家的贸易经历低谷后又逐渐增加,但所占比例较低。(3)体现了党的正确领导;逐步建立了适应国内经济建设需要的对外经贸体制;促进了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有利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符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有利于突破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体现了政策的原则性与灵活性。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建立后的对外贸易政策,考查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第(1)问,第一小问,首先从材料中概括出英、美都在对华贸易方面实行严格管理,然后联系这一时期的国际形势,从冷战、意识形态及朝鲜战争角度分析同的原因;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中“美国制定了严格管制对华贸易的政策”“全面禁运”和“英国不愿对除军火外的其他物资实行严格控制”“有选择的禁运”“要求放松对华贸易管制”等信息可以得出英美对华贸易政策的不同,然后从国家实力、国家利益及中国政策角度分析异的原因。第(2)问,从表格中可以看出,我国这一时期进出口总额总体增长迅速,从占比分析,以苏联及社会主义国家为主,西方国家较低且经历低谷和恢复等加以概括。第(3)问,本问考查评价历史事物的能力,从政治、经济、国际形势及政策灵活性角度进行评价。22.答案:(示例一)趋势:1952年后工科院校总体不断增加。原因:国家的重视;经济建设的开展;工业化建设所需各类工业人才的缺乏;苏联高等教育模式的影响。(示例二)趋势:师范院校数量不断增加。原因:国家重视;各级教育对师资的需求;建国初期高校院系调整的影响。解析:从表中指出一种变化趋势,例如综合大学不断减少、单科高校为主体,工科院校不断得到重视,文科院校日益受到削弱,师范院校数量不断增加等,结合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说明出现上述高校变化趋势的原因。第123页共123页\n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十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某校举办“新中国老物件”活动,阙同学提供了爷爷(当年为江苏盐城人民商场经理)的一个奖品——一本“辞海”。其中扉页上粘着一张小签(图),落款处是1985年1月。结合所学分析,该同学爷爷此次参加全国统考的时代背景,包括(  )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村取得突破性进展 ②上海等14个沿海城市开放 ③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2.“拨改贷”是国家对基本建设投资拨款改为贷款的简称,是固定资产投资管理体制的一项重要改革。1979年,首先在北京、上海、广州三个省市试点,1980年,国家扩大基本建设投资拨款改为贷款的范围,规定凡是实行独立核算、有还贷能力的建设项目,都要进行“拨改贷”改革。1985年起“拨改贷”在全国各行业全面推行。“拨改贷”的实施(  )A.扩大了地方权限B.加强了建设单位的经济责任制C.活跃了市场经济D.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分配关系第123页共123页\n3.1986年10月,深圳市人民政府颁发《深圳经济特区企业股份化试点暂行规定》,企业股份化工作正式开始。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立了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可以说明,深圳特区的探索(  )A.推动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形成B.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基础C.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积累经验D.突破计划和市场关系的认识4.1982年1月1日,温州市首家股份合作企业苍南毛纺厂成立。苍南县钱库区李家车村农民在筹资创办李家车针织厂的基础上,扩大119股,每股出资600元,改名为苍南毛纺厂。这反映了当时(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推行B.国有企业经营机制改革正式启动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出现新动向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5.如表是1978~2010年中国经济发展状况的有关统计。这一时期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主要得益于(  )1978~2010年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年份197819801985199019952000200120052010GDP结构农业占比28.230.128.427.120.516.414.112.510.2工业占比44.143.938.336.741.040.439.742.246.9服务业占比23.721.428.531.330.739.040.540.143.0就业结构农业占比70.568.762.460.152.250.050.044.836.8贸易结构农产品出口占比—26.724.517.29.46.36.13.63.1农产品进口占比—33.812.116.19.35.04.94.35.282.180.676.373.671.063.862.257.050.3第123页共123页\n农村人口比重A.世界政治局势持续稳定B.生产关系变革推动经济持续稳定发展C.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D.改革开放促使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化6.我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按每户家庭的人口数平均分配。在瑞金沙洲坝,土地承包经营后,全村户均耕地面积仅3.9亩,且分布在好几个地方。随着人口不断增加,到1992年国家宣布新增人口不再分地前,沙洲坝人均耕地面积由“分田到户”时的0.7亩下降到0.6亩。据此可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使得人地矛盾突出B.降低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C.致农业生产的下降D.不利于形成规模经济效益7.“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政治文明的独特贡献。对其认识正确的是(  )①首先是为解决台湾问题而提出的②是实现中国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③是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运用和发展④得到了世界的普遍赞誉和高度评价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8.1978年邓小平访日期间,曾经乘坐日本新干线的高速列车。在车上,一名日本记者采访他乘坐此车的感受,邓小平回答说:“感觉到快,有催人跑的意思。”下列论断中与这句话内涵最接近的是(  )A.“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B.“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C.“和资本主义国家的致富不一样,社会主义国家的致富要达到共同富裕”D.“从现在起到下个世纪中叶,将是很要紧的时期,我们肩上的担子重,责任大”9.邓小平作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领导了中国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中国从混乱引向大治,从崩溃的边缘引向繁荣昌盛。下列关键词组合能体现其治国方略的是(  )A.拨乱反正、一国两制、市场经济B.科教兴国、依法治国、“三个代表”C.改革开放、两个凡是、韬光养晦D.三面红旗、实事求是、共同富裕第123页共123页\n10.2021年12月11日,第六届深圳国际跨境电商贸易博览会开幕,展会以“文化跨境+品牌出海”为主题,成为后疫情时代背景下跨境贸易领域的一个里程碑事件。下列对电子商务认识正确的是(  )①打破国界,使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②信息安全存在漏洞,管理机制有待完善③商品销售模式改革,阻碍实体工厂发展④突破时空障碍,实现了多样的贸易方式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11.从“上海五国机制”到多边合作组织——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是新时期中国外交工作的突出成就之一。下列关于“突出成就”的评价,正确的是(  )A.成为军事领域多边合作组织的典范B.丰富了结伴和结盟的新型国家关系C.提供大小国共同倡导新型区域合作模式D.建立了公平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12.201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确立的党的指导思想是(  )A.邓小平理论B.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C.科学发展观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13.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一带”指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一路”指的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截至2019年3月,已经有123个国家、29个国际组织,同中方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这表明“一带一路”倡议(  )A.已被世界各国广泛认同B.是以联合国为中心多边外交的具体体现C.给参加国提供发展机遇D.是解决祖国统一大业提供的方案14.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彰显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获得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通过,之后我国逐渐建立起了以宪法为核心的新时期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两者共同之处是(  )A.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B.推动了社会主义法制新发展C.夯实了以法治国的基础D.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第123页共123页\n15.20世纪80年代,外汇市场存在官方汇价市场和外汇调剂市场,外汇调剂市场中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明显高于官方汇价市场。1994年汇率并轨改革后,人民币兑美元的官方汇价从5.7∶1调整为8.7∶1,同时实行单一浮动汇率制。1994年汇率改革(  )A.有利于构建国际金融新秩序B.加大了中国对外贸易的逆差C.得益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成D.助推了出口导向型经济战略16.习近平在一次重要会议上发表主旨讲话:“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应该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努力把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这个星球建成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该讲话的意义在于(  )A.开辟了社会主义新时期新道路B.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C.促进了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与完善D.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17.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网购,并非中国首创,却被称为中国“新四大发明”,且受全球瞩目。如图“新四大发明”的说法体现出(  )A.互联网对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B.中国承担的国际责任越来越大C.中国是当今世界科技的引领者D.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在不断扩大18.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特点就是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在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同时,还要避免贫富两极分化,力争实现全社会共同富裕。据此可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A.坚持发展的持续性B.放弃经济的计划性C.立足财富的共享性D.具有内在的公平性第123页共123页\n19.1969年5月11日,《人民日报》向全世界报道了一则我国既无内债又无外债的消息。此后我国形成了不向国内外借债的财政政策,直到1979年12月,我国政府同意接受外国政府提供的第一批贷款,这一政策才被打破。这表明我国(  )A.放弃了单边主义外交政策B.深受苏联模式影响C.从相对封闭走向主动开放D.积极向西方阵营靠拢20.1978年前,私有财产保护、契约自由等私法观念被贬入资产阶级的“死牢”。改革开放以来,民法的私法属性,私有财产保护、契约自由获得了重新的评价甚至弘扬。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公民法制观念提高B.西方法律思想影响C.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成D.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二、非选择题(共40分)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6分)材料 中国改革开放的大事年表(部分)时间大事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性进展,安徽凤阳小岗村实行包干到户1980年中央决定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改革的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国家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上海、广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90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1992年中共十四大召开,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对外开放向纵深推进,相继开放重庆、武汉等沿江城市和昆明、乌鲁木齐等内地省会1997年中共十五大召开,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9分)第123页共123页\n(2)依据大事年表,概括中国改革开放历程的特点。(8分)(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9分)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舆论信息统计(局部)时间舆论热词20世纪70年代初两个凡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改革开放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初摸着石头过河、包产到户、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20世纪90年代初到21世纪初“南方谈话”、姓资姓社、下海、三个有利于、市场经济第123页共123页\n21世纪初至今网购、互联网+、全面小康、中国梦、一带一路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现代史知识,对上表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1.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85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村取得突破性进展,①正确;1984年,上海等14个沿海城市开放,②正确,A项正确;1992年召开十四大,③错误,21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④错误,排除B、C、D项。故选A项。2.答案:B解析:题目中,国家将拨款改为贷款,就是不希望企业滥用国家的拨款,而不将其用到实处,改为贷款,可以让企业有一定的压力,需要他们完成适当的业绩,才有能力还贷款,以加强企业的责任心,B项正确;A项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C项在材料中未涉及,排除C项;D项说法过于绝对,且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3.答案:C解析:据材料可知,1986年10月,深圳市人民政府颁发《深圳经济特区企业股份化试点暂行规定》,深圳的企业股份化工作正式开始;在此基础上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立了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说明了1992年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借鉴了深圳的经验,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改革,未涉及开放的具体措施,排除A项;“一五”计划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基础,排除B项;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突破计划和市场关系的认识,排除D项。4.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中“苍南毛纺厂”的地点为李家车村,且是股份制企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农村办乡镇企业,显示农村不仅生产粮食,也进行工业生产,故选C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对农田进行承包,包产到户、包产到组,排除A项;苍南毛纺厂是乡镇企业,不是国有企业,排除B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于21世纪初,排除D项。5.答案:D第123页共123页\n解析:考查现代中国经济。由图表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表内容反映的是中国1978~2010年经济结构的变化。结构的变化包括产业比重、就业结构等,根据图表内容可看出,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从而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也就是使中国现代化进程不断深化,而这一切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改革开放的推动,D项正确;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这一时期中国经济发展除了生产关系变革这一因素外,还有生产力发展这一因素,B项表述片面,排除;C项只是其中一个因素,不符合主要得益于这一限定,排除C项。故选D项。6.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看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得农田分配碎片分散化,不利于农业生产规模化现代化,D项正确;人地矛盾主要受到耕地面积和人口增长等因素的影响,排除A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保了农民对土地的使用权和产品的分配权,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排除B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发展了农村生产力,排除C项。故选D项。7.答案:D解析: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一国两制”首先是为解决台湾问题而提出的,①正确;结合所学知识,“一国两制”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简称,指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国家的主体实行社会主义,香港、澳门和台湾实行资本主义。符合国情,是实现中国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②正确;“一国两制”是为解决台湾和大陆和平统一问题提出的,是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运用和发展,③正确;“一国两制”为世界上仍处于分裂中的民族和国家实现和平统一提供了思路,得到了世界的普遍赞誉和高度评价,④正确。综上,①②③④正确,D项正确。排除A项、B项、C项。故选D项。8.答案:B解析:根据“感觉到快,有催人跑的意思”可得出,邓小平强调要进行改革开放,否则就要落后,因此“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这句话最合适,B项正确;A、C、D项都是1992年南方谈话的内容,排除A、C、D项。故选B项。9.答案:A解析:拨乱反正、一国两制、市场经济等都与邓小平有关,都是他的治国主张,故选A项;“三个代表”是江泽民提出的,不是邓小平的治国主张,排除B项;“两个凡是”是改革开放之前的领导人提出的错误思想,不是邓小平的治国主张,排除C项;“三面红旗”是毛泽东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来的,排除D项。10.答案:B第123页共123页\n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电子商务并没有打破国界,①认识不正确;电子商务依赖于互联网,所以信息安全存在漏洞,管理机制有待完善,②认识正确;电子商务销售的也是实体工厂的产品,因此并不是阻碍实体工厂的发展,③认识不正确;电子商务通过互联网技术,突破了时空障碍,实现了多样的贸易方式,④认识正确。综上所述可知B项正确,排除A、C、D项。故选B项。11.答案:C解析:上海合作组织提供了大小国共同倡导新型区域合作模式,C项正确;上合组织不属于军事合作组织,排除A项;上合组织秉持合作而不结盟,排除B项;上合组织有助于推动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但是现在尚未建立起公平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排除D项。故选C项。12.答案:D解析:201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D项正确;十五大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排除A项;十六大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排除B项;十八大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排除C项。故选D项。13.答案:C解析:根据“截至2019年3月,已经有123个国家、29个国际组织,同中方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可得出一带一路,提供合作共建,给参加国提供发展机遇,C项正确;A项太绝对,排除;一带一路不是以联合国为中心多边外交的具体体现,排除B项;“一带一路”与国家统一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14.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第一届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之前制定的宪法已经不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于是新修订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出了两者都适应了当时时代的发展需要,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两部《宪法》的通过对社会主义法制的发展问题,排除B项;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宪法并没有奠定以法治国的基础,排除C项;材料所述两部宪法都适应了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不是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基础,排除D项。故选A项。15.答案:D第123页共123页\n解析:根据材料中“人民币兑美元的官方汇价从5.7∶1调整为8.7∶1,同时实行单一浮动汇率制”可知,1994年,通过汇率改革,中央统一了人民币兑美元的汇价,并提高了人民币兑换美元汇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汇价的提高有利于推动我国出口,从而助推了出口导向型经济战略,D项正确;“有利于构建国际金融新秩序”夸大了我国汇率改革的作用,排除A项;提高人民币兑换美元的汇价,能推动我国商品出口,缩小对外贸易的逆差,排除B项;我国于21世纪初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排除C项。故选D项。16.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努力把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这个星球建成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并结合所学可知,该讲话是中共十九大后提出来的,表明中国积极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贡献力量,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故选D项;开辟了社会主义新时期新道路是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排除A项;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是在中共十五大,排除B项;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与完善与材料的主旨内容不符,排除C项。17.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网购,并非中国首创,却被称为中国‘新四大发明’,且受全球瞩目”可知,中国“新四大发明”令世界瞩目,说明其给中国带来的影响力正在不断扩散,同时也提升着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故选D项;材料反映的是“新四大发明”受全球瞩目,没有涉及人们生活方式因互联网而改变,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新四大发明”对世界的影响力,中国承担的国际责任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其他国家的科技情况,无法说明中国是当今世界科技的引领者,排除C项。18.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中“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避免贫富两极分化,力争实现全社会共同富裕”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搞两极分化,注重社会公平,体现了其具有内在的公平性,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市场经济发展的持续性,排除A项;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同时,依然坚持“五年规划”,排除B项;共同富裕并不是财富的共享,我国实行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排除C项。故选D项。19.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可知,1978年我国开始改革开放,“1979年12月,我国政府同意接受外国政府提供的第一批贷款”反映了我国从相对封闭走向主动开放,故选C;A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我国根据国情,制定了对外开放的政策,并非受苏联模式影响,排除B;我国在独立自主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D不符合史实,排除。20.答案:D第123页共123页\n解析:材料显示,以1978年改革开放为界,前后两个历史时期,关于私法属性、私有财产保护、契约自由的认识不同,说明我国经济体制在逐渐发生变化,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提供关于公民法律观念的信息,故A项错误;西方法治观念影响应该属于外部原因,而非主要原因,故B项错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逐渐建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此时还没有建成,故C项错误。21.答案:(1)意义:实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2)特点:改革先农村后城市;开放由沿海到内地;改革开放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3)成就:形成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解析:第(1)题,由材料“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结合所学知识作答。第(2)题,由材料“改革的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可得出改革先农村后城市;由材料“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开放大连、天津、上海、广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开放重庆、武汉等沿江城市和昆明、乌鲁木齐等内地省会”可得出开放由沿海到内地等。第(3)题,可以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等几个角度归纳。22.答案:示例一:看法:舆论热词与时代背景息息相关。说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文化大革命”结束,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实现了伟大历史转折,中国开始改革开放,舆论热词呈现出反思“文化大革命”的特征;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初,邓小平领导改革开放,中国经济有较大发展,舆论热词反映出改革从农村到城市逐步展开的历史进程;20世纪90年代初到21世纪初,舆论热词反映出邓小平“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思想,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改革开放深化;21世纪初至今,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科技发展,社会主义建设取得重大成就,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继续努力,舆论热词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综上所述,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的舆论信息反映了中国改革开放后社会的发展变化,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示例二:看法: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舆论热词反映了中国转折关头的历史巨变。第123页共123页\n说明:“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禁锢着人们的思想。在此背景下,思想理论界展开了“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明确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思想基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伟大历史转折,中国开始改革开放,进入历史发展的新时期。该历史时期的舆论热词“两个凡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改革开放”呈现出中国转折关头反思“文化大革命”的历史阶段特征。舆论热词引领舆论导向,解放国人思想。综上所述,舆论热词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解析:舆论反映时代特征,改革开放前,阶级斗争为纲,个人崇拜;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由试点到推广;90年代后,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取得巨大的成果,中共十四大推动经济体制改革;21世纪至今,网络时代,电子购物,中国梦不断实现,发展的中国影响世界,一带一路展现大国力量。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期末综合测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图1、图2是河北省张家口市出土的原始彩陶器,玫瑰花图案的彩陶盆具有典型的黄河中游地区仰韶文化的特征,鳞纹彩陶罐带有明显的辽东、蒙西红山文化的特征。这体现了(  )A.中华文明起源源远流长B.各地区经济文化交流十分频繁C.中原文化发展领先全国D.中华文明起源多元一体的特征第123页共123页\n2.历史上,春秋时期已有县、郡,大多为国君直属或国君别都。战国时期,县的设置已较为广泛,秦国商鞅普遍推行县制,每县设令或丞为一县之长,由国君直接任免。材料表明商鞅这一举措(  )A.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B.率先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C.消除了西周分封制弊端D.完成了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变3.隋平陈以后,将北方的社会管理制度推行到南方,政令严急,导致南方豪强纷纷举事反隋。文帝派大军前往镇压,逐一平定……隋炀帝即位后,为了加强对华北、江南的控制,开始在洛阳营建东都,复以东都为中心开凿大运河。隋朝这些措施(  )A.源于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B.推动了运河沿岸城镇的发展C.旨在镇压南方豪族的叛乱D.适应了国家巩固统一的需要4.如表是对唐玄宗和唐宪宗时期宰相出身的统计,由表可知(  )时间宰相人数出身唐宗室出身士族出身庶族唐玄宗34人3人24人3人唐宪宗25人1人19人2人A.科举制逐渐发展完善B.社会的发展需要进一步打破桎梏C.士族控制了国家政权D.君主专制权力受到世家极大制约5.北宋天圣五年(1027年),朝廷下诏:“江淮、两浙、荆湖、福建、广南州军……自今后客户起移,不须取主人凭由,须每年收田毕日,商量去取,各取稳便,即不得非时衷私起移。如主人非理拦占,许经县论详。”该诏令反映出(  )A.农村人口逐渐转向城市B.农民人身依附关系减弱C.经济结构出现明显变化D.国内长途贩运贸易发达6.南宋绍兴三十一年,金军到江北抢夺民船。宋军伏击,“忽放一霹雳炮,盖以纸为之……自空而下……其声如雷,纸裂而石灰散为烟雾,眯其人马之目,人物不相见”,金军大败。这表明当时(  )A.火药被运用于军事B.火药已经得到普及C.中西文化交流增强D.崇文抑武方针改变7.明太祖朱元璋说:“第123页共123页\n上下相维,大小相制,防耳目之壅蔽,谨威福之下移,则无权臣之患”。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他(  )A.废除宰相,加强皇权B.设置三司,分割相权C.设置内阁,强化相权D.设军机处,加强皇权8.观察下表,拟定一个主题,最恰当的是(  )1684年清朝在台湾设府,隶属于福建省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确定了中俄东段边界1762年清朝在新疆设立伊犁将军,总领军政事务1793年清政府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以法律形式明确与落实了中央对西藏地方的管辖权A.康乾时期的盛世局面B.近代中国疆域的奠定C.清朝统治危机的出现D.内外忧患与救亡图存9.下表反映了明清时期的市镇(  )市镇景德镇汉口镇朱仙镇佛山镇盛泽镇乌泥泾镇合溪镇主要行业制瓷交通交通冶铁丝织棉纺织木炭A.经济结构单一B.呈现专业化的发展趋势C.遍布全国各地D.开始出现资本主义萌芽10.《海国图志》是一部介绍西方国家的科学技术和世界历史地理的综合类图书,被誉为了解外国知识的“百科全书”,下列对此书表述正确的是(  )A.作者是民族英雄林则徐B.宣传了资产阶级维新思想C.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D.是对传统心态的一次挑战11.在清代早期和中期,满洲贵族控制权力中心。而从19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政府的权力从满人逐渐转到了汉人,势力强大的地方督抚时时会摆脱中央政府自行其是。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清政府放松了专制控制B.汉族地主与清廷对抗C.外国侵略削弱清廷实力D.镇压农民起义的需要12.观察如图,这是清朝“光绪十七年”发行的“开平矿务局股份票”第123页共123页\n。对近代中国造成的最直接影响是(  )A.中国最早的股票之一,开风气之先B.中国已经卷入资本主义市场体系中C.清政府洋务运动已经取得较大成功D.反映了中国经济近代化的一种表现13.如图是1901年美国杂志刊登的漫画《难以孵化的巨蛋》。这反映当时西方列强认为(  )A.“中国是一块肥肉,不咽不快”B.“瓜分中国一事,实为下策”C.“中国是沉睡的狮子,不要吵醒”D.“中国是一艘头等战舰,破烂不堪”14.陈天华在《猛回头》中写道:“这中国,哪一点,还有我份?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俺同胞,除非是,死中求活,再无有,好妙计,堪做主张……那怕他,枪如林,炮如雨下;那怕他,将又广,兵又精强。”这反映了作者主张(  )A.暴力革命B.实业救国C.维新改良D.思想启蒙15.1917年,陈独秀主张“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陈独秀意在(  )A.发动新文化运动B.批判封建伦理C.否定传统文化D.推动文学革命16.“中国大地从南到北,处处燃烧着革命的火焰”,使孙中山先生“凡四十年还未能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巨大的成就”是指(  )A.国共两党实现了党外合作B.北洋军阀的统治基本被推翻C.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解体D.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第123页共123页\n17.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中央苏区公营企业中,组织工人开展劳动竞赛,比数量、比质量、比成本,并对先进个人授予“劳模”称号,劳动光荣的观念逐渐树立起来。这一举措有利于(  )A.打破敌人的武装围剿B.国民革命的蓬勃发展C.扭转长征的被动局面D.联合各阶级共同抗日18.1935年12月9日,北平各大中学校的爱国学生涌上街头请愿,喊出了“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五省自治!”“立即停止内战!”口号。该运动的背景是(  )A.中日民族矛盾日益尖锐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C.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D.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19.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与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1955年,万隆会议上中国代表团提出“求同存异”的原则。1964年,中法建交,实现了中国同西方大国关系的突破。材料体现了中国(  )A.外交逐渐突破意识形态的束缚B.赢得外交的主动权C.外交政策赢得国际的普遍认同D.联合欧洲对抗美苏20.1982年,深圳率先开放一切生活必需品价格,第一个取消各类票证,终结了计划经济体制下近四十年的票证制度。1983年,新中国第一张股票“深宝安”发行,深圳第一家股份制企业诞生。这反映了(  )A.“走出去”的开放战略的成功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C.经济特区在改革中探索前行D.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地位变化二、非选择题(共40分)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材料 时间重大事件1840~1842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战后,先后签订中英《南京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等1856~1860英法联军发动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第123页共123页\n1871俄国出兵侵占中国伊犁地区1874日本出兵侵犯中国台湾南部地区1883~1885法国发动侵略越南和中国的中法战争1888~1889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西藏战争1894~1895日本发动侵略朝鲜和中国的甲午中日战争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台湾军民开展反割台斗争19世纪90年代列强加紧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中国出现“瓜分危机”1900~1901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19世纪40~90年代列强侵华的特点。(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8分)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 近代化的含义是什么呢?就英法等西欧国家而言,所谓近代化就是使社会摆脱中世纪的封建形态而资本主义化。这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包括经济、政治、社会和思想等方面的变革。近代化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世界各国近代化的历程却不尽相同。和英法等国近代化历程比较,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近代化道路具有明显的特色。第123页共123页\n——苑书义《中国近代化历程述略》请围绕“近代化”这一主题,结合中国近代史相关史实,阐述中国近代化的转型历程。(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阐述充分,逻辑严密。)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社会发展,赢得了世界瞩目。下表为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的大事记时间主要大事1950年代土地改革;西藏和平解放;抗美援朝;颁布1954年宪法;实施一五计划1960年代原子弹、氢弹爆炸成功;三线建设1970年代……1980年代设立经济特区;“一国两制”;深化农村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1990年代……2000年代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首次成功发射载人宇宙飞船“神舟五号”;成功举办奥运会;十六大、十七大召开2010年代上海世博会;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八大、十九大召开根据如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为1970年代和1990年代的中国补充一件大事并说明理由。第123页共123页\n1.答案:D解析:据材料“玫瑰花图案的彩陶盆具有典型的黄河中游地区仰韶文化的特征,鳞纹彩陶罐带有明显的辽东、蒙西红山文化的特征”,可知同样是彩陶,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特征,说明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故选D项;源远流长强调中华文化的起源时间早,延续性强,而材料强调不同地区彩陶具有不同风格,排除A项;当时处于原始社会时期,交通比较落后,经济文化交流不可能十分频繁,排除B项;材料并没有对比不同地区的文化,无法得知中原文化领先的地位,排除C项。2.答案:A解析:据材料“战国时期,县的设置已较为广泛,秦国商鞅普遍推行县制,每县设令或丞为一县之长,由国君直接任免”可知战国时期出现集权趋势,商鞅变法推行县制,顺应了集权的潮流,故选A项;秦朝才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而商鞅变法还处于战国时期,排除B项;“消除了”一词表述过于绝对,排除C项;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排除D项。3.答案:D解析:据材料“隋平陈以后,将北方的社会管理制度推行到南方……为了加强对华北、江南的控制”可知,这些措施是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管理,适应大一统国家的需要,故选D项;据所学,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是在宋代,而非隋朝,排除A项;推动了运河沿岸城镇的发展只体现了材料的部分信息,不能全面反映材料主旨,排除B项;据材料“文帝派大军前往镇压,逐一平定”可知,南方豪族的叛乱已被隋文帝平定,排除C项。4.答案:B解析:据表格信息,可知唐朝时期宰相出身士族的仍然占很大比重,说明科举制仍然被士族所影响,需要进一步打破这一桎梏,故选B项;士族影响科举制,说明科举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排除A项;士族对国家政治影响仍然很大,但“控制”夸大了其程度,排除C项;材料显示官员选拔受到世家大族制约,而君主专制权力包括多个方面,排除D项。5.答案:B第123页共123页\n解析:据材料“江淮、两浙、荆湖、福建、广南州军……自今后客户起移,不须取主人凭由”,可知北宋时期政府对客户的流动作了明确规定,不允许主户干涉,说明农民人身依附关系减弱,故选B项;宋朝时仍然是农业为主,人口主要还在农村,排除A项;宋朝时经济结构仍然是农业,未发生变化,排除C项;明清时期国内长途贩运贸易发达,排除D项。6.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内容中“霹雳炮”“自空而下”“其声如雷”可知,该武器为火药,再结合题干内容中“南宋”“宋军伏击”“金军大败”表明,当时火药已经被用于军事战争之中,故选A项;题干内容仅是述及火药被用于南宋绍兴三十一年的宋金之战中,不能扩大为“普及”,排除B项;题干内容仅是述及火药被用于宋金之战,并没有涉及“中西方文化交流”的相关内容,排除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朝一直实行“重文轻武”政策,并没有改变,排除D项。7.答案:A解析:为了“无权臣之患”,朱元璋废除了丞相,达到了更高程度的皇权专制,故选A项;设置三司属于地方分权、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不是分割相权,B的说法错误,且与题目主旨不符,排除B项;设置内阁是明成祖朱棣时期采取的措施,且不属于加强相权的措施,而是属于加强皇权的措施,排除C项;设军机处,加强皇权,是在清朝前期雍正皇帝采取的措施,而不是明朝朱元璋时期,排除D项。8.答案:B解析:由表格可以看出,这些措施都是关于边疆地区治理的,这意味着我国辽阔疆域的基本定型,也就等于近代中国疆域的奠定,故选B项;康乾盛世的局面不应只通过边疆治理来体现,属于以偏概全,排除A项;题干体现的是清朝前期对边疆地区管辖的加强以及对我国边疆主权的维护,所以不是统治危机的表现,排除C项;题干中只有1689年一栏属于维护我国主权的举措,其余措施则是清政府对边疆的有效治理,内忧外患和救亡图存的主题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D项。9.答案:B解析:据上表,可知明清时期不同的市镇兴起了不同的行业,说明当时手工业生产呈专业化趋势,故选B项;材料显示不同的市镇行业不一样,说明经济结构并不单一,排除A项;材料中的市镇主要在江南,并不能说明遍布全国各地,排除C项;资本主义萌芽主要体现在雇佣劳动关系上,而材料中主要是市镇的发展行业,排除D项。10.答案:D第123页共123页\n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海国图志》按照世界五大洲介绍各国历史、地理和社会现状以及军事和科技,是近代中国最早介绍外国历史地理的书籍之一,最重要的是,魏源在书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这充分说明它是对传统心态的一次挑战,故选D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海国图志》的作者是魏源,而不是林则徐,排除A项;魏源是地主阶级的代表,不属于“资产阶级”,排除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洋务派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而魏源属于地主阶级,排除C项。11.答案:D解析:据材料“而从19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政府的权力从满人逐渐转到了汉人,势力强大的地方督抚时时会摆脱中央政府自行其是”可知,19世纪五六十年代,为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汉族地主势力上升,故选D项;清政府的专制控制一直都比较强,排除A项;汉族地主为清政府效忠,而不是对抗,排除B项;外国侵略削弱清廷实力属于汉人势力上升的客观原因,主要原因是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排除C项。12.答案:D解析:清朝“光绪十七年”发行的“开平矿务局股份票”,是近代中国金融业发展的表现,所以反映了中国经济近代化的一种表现,故选D项;单凭清朝“光绪十七年”发行的“开平矿务局股份票”,没有与其他发行股票的事件进行比较,不能得出这是中国最早的股票之一的结论,排除A项;清朝“光绪十七年”发行的“开平矿务局股份票”是开平矿务局集资的一种手段,无法说明其资金来自于资本主义市场,也不能说明其是否卷入了资本主义市场体系之中,排除B项;单凭清朝“光绪十七年”发行的“开平矿务局股份票”,只能证明这个企业的存在,不能说明洋务运动已经取得较大成功,排除C项。13.答案:B解析:1901年美国杂志刊登的漫画《难以孵化的巨蛋》中,巨蛋代表的是中国,结合1901年这个时间可知,这反映的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在镇压了义和团运动后,列强得出的共识,即认识到“瓜分中国一事,实为下策”,故选B项;由漫画的名字《难以孵化的巨蛋》可知,“不咽不快”与漫画的主题不符,排除A项;由漫画本身可以看出,列强俯身趴在或者卧在巨蛋上,可知“不要吵醒”不符合漫画的主题,排除C项;“中国是一艘头等战舰,破烂不堪”是鸦片战争时期列强对中国的评价,不符合题干所述时间,排除D项。14.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内容中“那怕他,枪如林,炮如雨下;那怕他,将又广,兵又精强”可知陈天华主张用暴力的手段来推翻“名存实亡”的朝廷,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陈天华属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代表人物,据此可知,题干所述内容反映出陈天华主张暴力革命,故选第123页共123页\nA项;根据所学知识,民族资产阶级主张“实业救国”,而陈天华属于资产阶级革命派,排除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维新改良”,而陈天华属于资产阶级革命派,排除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由资产阶级激进派所发起的新文化运动主张“思想启蒙”,而陈天华属于资产阶级革命派,排除D项。15.答案:D解析:据材料“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可知,陈独秀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即进行文学革命,故选D项;1915年,新文化运动已经开始,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新文化运动猛烈批判以孔子和儒家学说为代表、维护专制制度的旧礼教旧道德,树起了“打倒孔家店”的大旗,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新文化运动在语言文字、家族、孝文化和礼乐文化等方面彻底否定了传统文化,材料更强调文学革命,排除C项。16.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内容中“使孙中山先生‘凡四十年还未能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可知该事件指的是开始于1926年的北伐战争,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伐战争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故选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国共第一次合作采取的是“党内合作”的方式,而不是“党外合作”,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君主专制制度,这与题干所述史实不一致,排除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是从俄国十月革命后开始的,并且其中心是北京与上海,这与题干时间不一致,排除D项。17.答案:A解析:据材料“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中央苏区公营企业中,组织工人开展劳动竞赛,比数量、比质量、比成本,并对先进个人授予‘劳模’称号,劳动光荣的观念逐渐树立起来”可知,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劳动竞赛树立了劳动光荣的观念,提高了中央苏区的生产力,从而打破了敌人的武装围剿,故选A项;土地革命时期国民革命已经失败,排除B项;中央苏区的劳动竞赛是在长征之前开展的,排除C项;土地革命时期结束后才进入全民族抗日时期,排除D项。18.答案:A解析:据材料可知,“华北自治运动”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并吞华北的阴谋,激起了北平学生1935年12月9日大规模游行示威,即一二·九运动,这一运动宣传了中共“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救国主张,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抗日救亡运动掀起高潮,故选A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是在1937年9月,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日本发动第123页共123页\n全面侵华战争是在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1938年10月,武汉、广州陷落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排除D项。19.答案:A解析:据材料“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与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1955年,万隆会议上中国代表团提出‘求同存异’的原则。1964年,中法建交,实现了中国同西方大国关系的突破”可知,新中国不仅与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而且还与资本主义国家建交,故选A项;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一直掌握着外交的主动权,排除B项;“普遍认同”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材料中只有法国与中国建交,而且中国并未联合欧洲对抗美苏,排除D项。20.答案:C解析:据材料“1982年,深圳率先开放一切生活必需品价格,第一个取消各类票证,终结了计划经济体制下近四十年的票证制度。……深圳第一家股份制企业诞生”可知,深圳是我国首批经济特区之一,率先取消了各类票证,诞生了第一家股份制企业,这些都是经济改革的探索,故选C项;材料反映的是国内经济体制改革,而“走出去”强调引进外资,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排除A项;1992年才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排除B项;按劳分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后才形成,排除D项。21.答案:(1)特点:以战争为主要手段;战后强迫签订不平等条约;侵略国家日益增多;侵略区域多在边疆和沿长江地区。(2)地主阶级:洋务运动;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资产阶级:戊戌变法、辛亥革命。解析:(1)表格中的“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出兵侵占”“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西藏战争”“强占“等信息可得,以战争为主要手段;由材料中的“签订中英《南京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等”“签订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日《马关条约》签订”等信息可得,战后强迫签订不平等条约;由“英国”“英法联军”“俄国”“日本”“法国”等信息可得,侵略国家日益增多;由材料中的“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西藏战争”“伊犁地区”“台湾南部地区”等战争发生的地方和各个条约所涉及的通商口岸和割占的地方可得,侵略区域多在边疆和沿长江地区。(第123页共123页\n2)首先要明确19世纪40~90年代,我国登上历史舞台的主要阶级分别是地主阶级、农民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再结合所学去分别列举其各自所做的努力。即地主阶级:发起了洋务运动;农民阶级:掀起了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资产阶级则进行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22.答案:观点:中国近代化经历了从经济到制度再到思想的循序渐进的历程阐述:中国近代化是在鸦片战争后向西方学习过程中逐渐探索和发展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鉴于西方的坚船利炮和内忧外患的社会现实,地主阶级洋务派开展洋务运动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创办新式学堂、兴建新式海军,以巩固清政府统治,开始了中国经济、教育、军事近代化进程。甲午战后,民族危机加深,资产阶级维新派开展戊戌变法运动,希望变革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制,中国政治近代化运动由此开始;20世纪初,革命派掀起旨在推翻清政府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制度徒有虚名,北洋政府对内专制对外卖国,基于对辛亥革命的痛苦反思,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的大旗,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五四运动爆发后,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中国革命揭开了历史的新篇章。综上所述,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中国的近代化运动是先进的中国人不断思考和探索复兴中华的路径,是一个由浅入深、艰难曲折但前途光明的历程。解析:据材料“近代化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世界各国近代化的历程却不尽相同。和英法等国近代化历程比较,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近代化道路具有明显的特色”结合所学知识可拟定观点为:中国近代化经历了从经济到制度再到思想的循序渐进的历程。然后结合中国近代史中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展开论述,如中国近代化是在鸦片战争后向西方学习过程中逐渐探索和发展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鉴于西方的坚船利炮和内忧外患的社会现实,地主阶级洋务派开展洋务运动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创办新式学堂、兴建新式海军,以巩固清政府统治,开始了中国经济、教育、军事近代化进程。甲午战后,民族危机加深,资产阶级维新派开展戊戌变法运动,希望变革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制,中国政治近代化运动由此开始;20世纪初,革命派掀起旨在推翻清政府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制度徒有虚名,北洋政府对内专制对外卖国,基于对辛亥革命的痛苦反思,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的大旗,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五四运动爆发后,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中国革命揭开了历史的新篇章。最后进行总结,综上所述,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中国的近代化运动是先进的中国人不断思考和探索复兴中华的路径,是第123页共123页\n一个由浅入深、艰难曲折但前途光明的历程。23.答案:1970年代: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中日建交。理由:中国在外交上取得重大突破。1990年代:南方谈话;中共十四大。理由: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发展。解析:1970年代:结合所学得出主要大事: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中日建交。理由:结合所学可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1971年,26届联大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1972年,尼克松访华,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1972年9月中日建交,这有利于提高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体现了这时期中国在外交上取得重大的突破。1990年代:结合所学得出主要大事:南方谈话、中共十四大。理由:结合所学可知,1992年春,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市场和计划是发展经济的手段,而不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本质区别,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992年10月,召开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这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发展。第123页共123页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2-09-03 02:15:05 页数:123
价格:¥28.88 大小:1.47 MB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