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课件
首页

【优化方案】2022届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第16课知能优化演练 粤教必修4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8

2/8

剩余6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优化方案】2022届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6课知能优化演练粤教必修4一、语段阅读阅读文本选段,完成1~4题。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举为一。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兼韩、魏、燕、赵、宋、卫、中山之众。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朋制其兵。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师,仰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已困矣。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强国请服,弱国入朝。施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务耕织,修守战之具 务:务必B.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 蒙:接受C.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师,仰关而攻秦 仰:(向上)攻打D.秦无亡矢遗镞之费 费:耗费解析:选A。务:从事,致力于。2.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秦孝公据崤函之固 ②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③北收要害之郡 ④追亡逐北,伏尸百万A.两个“固”字相同,两个“北”字相同。B.两个“固”字相同,两个“北”字不同。C.两个“固”字不同,两个“北”字相同。D.两个“固”字不同,两个“北”字不同。解析:选D。①名词,险固的地方;②坚决;③名词作状语,向北;④逃亡的士兵。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不相同的一句是(  )例句:席卷天下A.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B.内立法度,务耕织C.东割膏腴之地D.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解析:选D。A、B、C三项加点词均为名词作状语。“囊”,像……袋子一样;“内”,在内部,在国内;“东”,向东。与例句“席”用法相同。D项,“争”为一般性词语,无活用。4.下列是对这两段文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8\nA.第一段用排比句式,极力渲染了秦孝公统一天下的雄心。B.商鞅辅佐秦孝公制定了正确的对内对外的政策,于是秦国日益强大。C.山东诸侯以合纵策略对抗秦国,作者从人才、土地、兵力和财物四个方面突出显示出诸侯力量的雄厚。D.九国最后被秦所败,争相割地,臣服于秦,合纵解体。解析:选C。C项无财物方面,这是无中生有的干扰项,要注意把选项中信息点代入到原文中比较。二、语言运用5.根据内容、句式的要求补写句子。历史是一面镜子。假若当初商纣王能广开言路,察纳忠言,何至于落得个身败名裂、葬身火海的下场?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而,反过来说,如果当初齐威王不采纳邹忌的谏讽,又怎能取得“战胜于朝廷”的结果呢?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综上所述,不难看出: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求:(1)续写的句子要合乎文意,使整段文字衔接顺畅,文意贯通;(2)①②处的句式与前面举例的句式相同,要另举事例;(3)③句要从正反两个方面给整段文字作总结。答案:①假如当初蔡桓公虚心听取扁鹊的意见,何至于病入膏盲而一命呜呼呢?或:假若当初项羽能从谏如流,接纳忠言,何至于落得个无颜见江东父老、自刎乌江的结局呢?②如果当初唐太宗不采纳魏征的劝告,怎么能开创“贞观之治”的局面呢?③善纳人言者,昌;不纳人言者,亡。(或:是否能接纳意见是事业成败的关键。)6.有人针对《过秦论》里面的论点“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写了一副对联,请根据上联补出下联。上联:攻守已变不思变,江山岂能长久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仁义应施却不施,王朝必定短命一、基础考查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黔首(qián)      合从缔交(tì)鞭笞(chī)瓮牖绳枢(yǒu)B.阡陌(qiān)逡巡(qūn)猗顿(yī)赢粮景从(jǐnɡ)C.隳名城(huī)崤函(xiáo)钩戟长铩(shā)锄耰棘矜(qín)D.谪戍(zhé)比权量力(liánɡ)作难(nàn)良将劲弩(nǔ)解析:选C。A项,“缔”读dì;B项,“景”读yǐnɡ;D项,“量”读liànɡ。2.下列短语中都含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①合从缔交 ②流血漂橹 ③制其弊 ④振长策而御宇内 ⑤而崛起阡陌之中 ⑥蹑足行伍之间 ⑦天下云合而响应 ⑧百有余年矣 ⑨序八州而朝同列⑩比权量力A.①③⑧B.①②⑤⑧C.①③④⑨D.⑥⑦⑧⑩解析:选A。①“从”通“纵”;③“弊”通“敝”;⑧“有”通“又”。3.对下列名词作状语的分类、用法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8\n①席卷天下 ②云合而响应 ③船载以入 ④西举巴蜀⑤内立法度 ⑥斗折蛇行 ⑦日积月累 ⑧吾得兄事之 ⑨良庖岁更刀 ⑩相如廷叱之A.①②⑥⑧句表比喻,译为“像……那样”B.④⑤⑩句表处所,译为“在……”C.⑦⑨是时间名词作状语,译为“日日”、“月月”、“每年”D.③表工具,译为“用……”,译为乘船解析:选A。⑧句不是比喻。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之”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百越之君       ②北收要害之郡③有宁越……之属为之谋④齐明……乐毅之徒通其意⑤焚百家之言⑥当是时也,商君佐之⑦而迁徙之徒也A.①②③/⑤⑥⑦/④B.①③④/⑤⑥/②⑦C.①②⑤⑦/③⑥/④D.①②④/③⑦/⑤⑥解析:选C。①②⑤⑦为结构助词,译为“的”;③⑥为人称代词;④为指示代词,译为“这些”。二、阅读理解(一)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震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高,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而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而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崛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合而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5.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振长策而御宇内      御:驱使B.履至尊而制六合履:踏,登上C.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信:忠信D.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并:一同解析:选A。A项,“御”应为“驾驭,统治”之意。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振长策而御宇内    ②赢粮而景从B.①百越之君,俯首系颈②聚之咸阳C.①余威震于殊俗②非尊于齐、楚、燕……D.①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②临不测之渊以为固8\n解析:选A。A项,“而”都是顺承连词。B项,“之”,①助词,的;②代词,指兵器。C项,“于”,①介词,表对象;②介词,表比较。D项,“以”,①连词,用来;②介词,把。7.下列语句不能分别表示“始皇之强”和“陈涉之弱”的一项是(  )A.①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震四海②然而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B.①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②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C.①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高,临不测之渊以为固②蹑足行伍之间,而崛起阡陌之中D.①良将劲弩,而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②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合而响应,赢粮而景从解析:选D。D项,第②句是写陈涉的号召力的,不能表示陈涉之弱。8.下列有关文意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用五句话写出了“威震四海”的局面。接着又以“百越俯首”“北却匈奴”的事例,写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又扩展了版图,巩固了边疆,国力强大之极。B.“废道焚书”“隳城杀杰”,迅速把它的统治置于同人民敌对的地位。秦始皇穷兵黩武,想凭借险要的地势,来实现自己的统治,奠定“子孙帝王万世之业”。C.作者又调转笔头,把整个文章转到反面。先写陈涉出身,次写才能,再写人力,后写物力,接着写由陈涉起义引起的巨大反响。D.这两段文字从内容上看形成强烈的对比,在对比中对秦朝迅速灭亡的原因进行总结,并用来希望汉文帝以秦朝为借鉴,施行仁义,以免蹈秦朝的覆辙。解析:选D。D项“在对比中对秦朝迅速灭亡的原因进行总结”不是这两段文字的内容,文章在此并没有作出总结。(二)类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过秦论(中)贾 谊秦灭周祀,并海内,兼诸侯,南面称帝,以养四海。天下之士,斐然向风,若是,何也?曰:近古之无王者久矣。周室卑微,五霸既灭,令不行于天下,是以诸侯力政,强凌弱,众暴寡,兵革不休,士民罢弊。今秦南面而王天下,是上有天子也。既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虚心而仰上。当此之时,专威定功,安危之本,在于此矣。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而立私爱,焚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夫兼并者高诈力,安危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术也。秦离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也。孤独而有之,故其亡可立而待也。借使秦王论上世之事,并殷、周之迹,以制御其政,后虽有淫骄之主,犹未有倾危之患也。故三王之建天下,名号显美,功业长久。今秦二世立,天下莫不引领而观其政。夫寒者利裋褐,而饥者甘糟糠。天下嚣嚣,新主之资也。此言劳民之易为仁也。向使二世有庸主之行而任忠贤,臣主一心而忧海内之患,缟素而正先帝之过;裂地分民以封功臣之后,建国立君以礼天下;虚囹圄而免刑戮,去收孥污秽之罪,使各返其乡里;发仓廪,散财币,以振孤独穷困之士;轻赋少事,以佐百姓之急;约法省刑,以持其后,使天下之人皆得自新,更节修行,各慎其身;塞万民之望,而以盛德与天下,天下息矣。即四海之内皆欢然各自安乐其处,惟恐有变。虽有狡害之民,无离上之心,则不轨之臣无以饰其智,而暴乱之奸弭矣。二世不行此术,而重以无道:坏宗庙与民8\n,更始作阿房宫;繁刑严诛,吏治刻深;赏罚不当,赋敛无度。天下多事,吏不能纪;百姓困穷,而主不收恤。然后奸伪并起,而上下相遁;蒙罪者众,刑戮相望于道,而天下苦之。自群卿以下至于众庶,人怀自危之心,亲处穷苦之实,咸不安其位,故易动也。是以陈涉不用汤、武之贤,不借公侯之尊,奋臂于大泽,而天下响应者,其民危也。故先王者,见终始不变,知存亡之由。是以牧民之道,务在安之而已矣。下虽有逆行之臣,必无响应之助。故曰安民可与为义而危民易与为非此之谓也贵为天子富有四海身在于戮者正之非也是二世之过也。9.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强凌弱,众暴寡暴:欺凌B.先诈力而后仁义先:原来C.此言劳民之易为仁也易:容易D.百姓困穷,而主不收恤恤:怜悯解析:选B。“先”是意动用法,应解释为“以……为先”。10.下列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既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②故其亡可立而待也B.①以暴虐为天下始②轻赋少事,以佐百姓之急C.①此言取与守不同术也②安民可与为义D.①莫不虚心而仰上②虚囹圄而免刑戮解析:选A。A项,“其”都是代词,他。B项,“以”,①介词,把;②连词,用来。C项,“与”,①连词,和;②副词,一同,共同。D项,“而”,①连词,表修饰关系;②连词,表并列关系。11.下列语句被分成四组,全部能表现“二世之过”的一项是(  )①孤独而有之,故其亡可立而待也②臣主一心而忧海内之患,缟素而正先帝之过③坏宗庙与民,更始作阿房之宫④天下多事,吏不能纪;百姓困穷,而主不收恤⑤蒙罪者众,刑戮相望于道,而天下苦之⑥下虽有逆行之臣,必无响应之助A.①④⑥B.②③⑤C.③④⑤D.①②⑥解析:选C。①是写秦始皇的,②是从假设的角度写秦二世应该怎样做的,⑥是正确做法会出现的结果,排除这三项即可。12.下列有关文章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天下的士人都顺服地慕风向往,这是因为长久没有统一的君主的原因,如果此时秦始皇实行仁政,天下就可以长久安定了。B.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不信任功臣,不亲近士民,抛弃仁政王道,树立个人权威,禁除诗书古籍,实行严刑酷法,沿袭原来的老路,为灭亡埋下了隐患。C.秦二世登上王位后,天下的百姓都期盼着他的政策改变,但秦二世非但没有改变秦始皇的做法,反而更加残暴。可见不知变通是秦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D.陈8\n涉虽然没有商汤、周武王那样的贤能,也没有公侯那样的尊贵,他能在大泽乡振臂一呼而天下响应,其原因就在于人民正处于危难之中。解析:选C。C项“不知变通是秦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表述错误,这不是根本原因。作者认为“非义”是秦灭亡的根本原因。13.断句与翻译。(1)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文字断句。故曰安民可与为义而危民易与为非此之谓也贵为天子富有四海身在于戮者正之非也是二世之过也(2)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①今秦南面而王天下,是上有天子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天下嚣嚣,新主之资也。此言劳民之易为仁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是以牧民之道,务在安之而已矣。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故曰/安民可与为义/而危民易与为非/此之谓也/贵为天子/富有四海/身在于戮者/正之非也/是二世之过也(2)①现在秦皇面南称帝统一了天下,这就是在上有了天子啊。②天下苦苦哀叫的百姓,正是新皇帝执政的凭借。这就是说劳苦人民容易接受仁政。③因此统治人民的方法,就是要专心致力于使他们安定罢了。参考译文:秦消灭周朝,统一天下,吞并诸侯,面南称帝,供养四海。天下的士人顺服地慕风向往,为什么会这样呢?回答是:近古以来没有统一天下的帝王已经很久了。周王室力量微弱,五霸相继死去以后,天子的命令不能通行天下,因此诸侯凭着武力相征伐,强大的侵略弱小的,人多的欺凌人少的,战事不止,军民疲惫。现在秦皇面南称帝统一了天下,这就是在上有了天子啊。这样一来,那些可怜的百姓就都希望能靠他安身活命,没有谁不诚心景仰皇上。在这个时候,应该保住威权,稳定功业,是安定,是危败,关键就在于此了。秦王怀着贪婪卑鄙之心,只想施展他个人的智慧,不信任功臣,不亲近士民,抛弃仁政王道,树立个人权威,禁除诗书古籍,实行严刑酷法,把诡诈权势放在前头,把仁德信义丢在后头,把残暴苛虐作为治理天下的前提。实行兼并,要重视诡诈和实力;安定国家,要重视顺时权变,这就是说夺天下和保天下不能用同样的方法。秦经历了战国到统一天下,它的路线没有改,它的政令没有变,这是它夺天下和保天下所用的方法没有不同。秦王孤身无辅却拥有天下,所以他的灭亡很快就来到了。假使秦王能够考虑古代的情况,顺着商、周的道路,来制定实行自己的政策,那么后代即使出现骄奢淫逸的君主,也不会有倾覆危亡的祸患。所以夏禹、商汤和周武王建立了国家,名号卓著,功业长久。当秦二世登上皇位,普天之下没有人不伸长脖子盼着看一看他的政策。受冻的人穿上粗布短袄就觉得很好,挨饿的人吃上糟糠也觉得香甜。天下苦苦哀叫的百姓,正是新皇帝执政的凭借。这就是说劳苦人民容易接受仁政。如果二世有一般君主的德行,任用忠贞贤能的人,君臣一心,为天下的苦难而忧心,丧服期间就改正先帝的过失;割地分民,封赏功臣的后代,8\n封国立君,对天下的贤士以礼相待;把牢狱里的犯人放出来,免去刑戮,废除没收犯罪者妻子儿女为官家奴婢之类的杂乱刑罚,让被判刑的人各自返回家乡;打开仓库,散发钱财,以赈济孤独穷困的士人;减轻赋税、减少劳役,来帮助百姓解除急困;简化法律,减少刑罚,给犯罪人以把握以后的机会,使天下的人都能自新,改变节操,修养品行,各自谨慎对待自身;满足万民的愿望,以威信仁德对待天下人,天下人就归附了。如果天下到处都欢欢喜喜安居乐业,唯恐发生变乱。那么即使有奸诈不轨的人,而民众没有背叛主上之心,图谋不轨的臣子也就无法掩饰他的奸诈,暴乱的阴谋就可以被阻止了。二世不实行这种办法,却比始皇更加暴虐无道:损害国家和百姓,重新修建阿房宫;刑罚更加繁多,杀戮更加严酷,官吏办事苛刻狠毒;赏罚不得当,赋税搜刮没有限度。国家的事务太多,官吏们都治理不过来;百姓穷困至极,而君主却不加收容救济。于是奸险欺诈之事纷起,上下互相欺骗;蒙受罪罚的人很多,道路上遭到刑戮的人前后相望,连绵不断,天下的人都陷入了苦难。从君卿以下直到平民百姓,人人心中自危,身处穷苦之境,到处都不得安宁,所以容易动乱。因此陈涉不凭商汤、周武王那样的贤能,不借公侯那样的尊贵,在大泽乡振臂一呼而天下响应,其原因就在于人民正处于危难之中。所以古代圣王能洞察开端与结局的变化,知道生存与灭亡的关键。因此统治人民的方法,就是要专心致力于使他们安定罢了。天下即使出现叛逆的臣子,也必然没有人响应,得不到帮助力量了。所谓“处于安定状态的人民可以共同行仁义,处于危难之中的人民容易一起做坏事”,就是说的这种情况。尊贵到做了天子,富足到拥有天下,而自身却不能免于被杀戮,就是由于挽救倾覆局势的方法错了。这就是二世的错误。三、语用创新14.在画线处填上合适的句子,使之前后衔接,顺序合理。我曾长久仰望贾太傅祠那座安放灵魂的建筑,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我想,时间永远神奇,B既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门环和墙面之上,坦露着班驳的痕迹,石阶和地砖的棱角似乎都已磨平。②墙檐上苍苍的青瓦、厚重的大门,用惊奇的眼神静默地与我对视,③将精神打造出来,将灵魂磨出锋利的光芒,④让一切变钝变老,甚至毁灭。A.________ B.________解析:根据由远及近的顺序可知是先看到青瓦和大门才能再看见门环。第二处应遵循人生命的历程这个顺序。答案:A.②① B.③④15.仿照下列句子,以“陈涉”为中心写一段文字,表达自己的看法。秦朝灭亡了,然而我们却不能以成败论英雄,秦始皇统一华夏的丰功伟绩,多少年来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为统一祖国、驱逐列强不懈努力。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陈涉失败了,但我们却不能以此论成败,他揭竿而起的男儿豪情,几千年来鼓舞着无数被压迫者为自身自由、反抗压迫前赴后继。8\n16.中国战国时代末期秦国越来越强大,各诸侯国贵族为了对付秦国的入侵和挽救本国,竭力网罗人才。他们礼贤下士,广招宾客,以扩大自己的势力,因此养“士”(包括学士、策士、方士或术士以及食客)之风盛行。当时,以养“士”著称的有魏国的信陵君、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楚国的春申君。因其四人都是王公贵族(一般是国家君王的后代),时人称之为“战国四公子”。上面一段文字提供了关于“战国四公子”的四点重要信息,请你提炼概括出来。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战国四公子的产生背景(2)战国四公子的作为(3)战国四公子的名字(4)战国四公子的身份8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8-25 22:30:48 页数:8
价格:¥3 大小:59.87 KB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