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课件
首页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单元检测三岳麓版必修2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7

2/7

剩余5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单元检测(三)(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22·北京西城区高一下学期期中)“他们过去常说,我在编织一个梦,梦见安宁与繁荣的前途。为什么我得排着长队,为领一份面包苦苦等待?我曾建一条铁路……如今它建成啦,兄弟,你能施舍一角钱吗?”这首歌1932年在美国首演后广泛流传。这首歌主要反映了(  )A.美国经济的快速发展B.工业革命推进美国的铁路建设C.大萧条对民众的打击D.民众对罗斯福新政的极度失望解析 1929~1933年美国爆发了经济大危机,经济严重困难,人们生活贫困,被称为大萧条,故C项正确。答案 C2.(2022·广东广州期末)下图所示为蓝鹰标记,某一时期的美国政府给遵守全国工业复兴署所制定法规的企业和公司颁发蓝鹰徽章。这一时期的美国总统应是(  )A.华盛顿B.罗斯福C.里根D.克林顿解析 1933年,罗斯福实施新政时,为了推行公平竞争法规,政府给接受法规的企业颁发“蓝鹰”标记。答案 B3.(2022·山东青岛一中月考)7下图是1933年刊登在《华盛顿星报》上的一幅漫画,用以宣传当时美国政府的某项措施。位于画面中间的人物代表美国政府,“NRA”是“全国复兴管理局”的缩写。这项措施旨在(  )A.恢复银行信誉B.鼓励建立工会C.加强社会保障D.调整劳资关系解析 从图片中的“NRA”“雇主”“雇工”可知,此措施是为了鼓励企业给劳动者更好的待遇,借以调整劳资关系。其他选项的银行、工会、社会保障均与题意无关。答案 D4.(2022·山西晋中高一下学期期中)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立即以“新政”救治经济危机,并呼吁美国人民支持他的“大胆实验”。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罗斯福新政的是(  )A.恢复银行信用,美元贬值,刺激出口B.恢复工业,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C.调整农业,增加农业产量,稳定农产品价格D.兴办公共工程,减少失业,扩大消费需求解析 调整农业生产,应该降低农业产量(减耕减产),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答案 C5.(2022·贵州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大国之谜,当然还有另外的答案,那就是体制创新。”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所进行的体制创新最突出的特点是(  )A.实行自由放任B.国家干预经济C.单一的公有制D.发展信息技术解析 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所进行的体制创新是罗斯福新政,其最大特点是国家干预经济,故答案为B项。答案 B6.(2022·山西太原高一下学期期中)某西方大国曾采取以下措施处理经济问题:把40%的国有企业出售给私人,削减住房、医疗、失业等各种福利开支,7减少税收,提高利率。这些措施(  )A.在21世纪50年代得到推广B.扩大了政府的行政管理权C.促使经济摆脱“滞胀”走向复苏D.借鉴了斯大林模式的优点解析 根据材料“把40%的国有企业出售给私人,削减住房、医疗、失业等各种福利开支,减少税收,提高利率”可知,是西方国家应对1973年经济“滞胀”的有效措施,故C项正确。答案 C7.(2022·山西太原高一下学期期中)肯尼迪曾说:“如果自由社会不能帮助众多的穷人,也就不能保全少数的富人”。这表明西方国家实行福利政策的实质是(  )A.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B.平等对待普通穷人C.实行自由放任的政策D.加重国家财政负担解析 根据材料“也就不能保全少数的富人”,目的在于维护资本主义私人所有制,故A项正确;根据材料“帮助众多的穷人”是手段,“保全少数的富人”是目的,故B项错误;实行社会福利属于国家对社会财富的再分配,故C项错误;福利政策加重了国家财政负担,属于其影响,故D项错误。答案 A8.(2022·广东佛山高一下学期期中)列宁说:“战时共产主义”是战争和经济迫使我们实行的……。符合这一思想的具体做法是(  )A.允许本国、外国资本家经营中小企业B.一切生活必需品都由国家集中分配C.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D.实行“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解析 A项是新经济政策的内容,不属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故A项错误;战争特殊情况下,有限的资源优先满足前线的需要,因此一切生活必需品都由国家集中分配,故B项正确;C项是斯大林模式的内容,故C项错误;D项是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的内容,故D项错误。答案 B79.(2022·湖南衡阳期末)下面是部分国家社会保险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1971年),材料反映出(  )A.资本主义经济出现“滞胀”B.各国重视发展保险业C.西方国家奉行凯恩斯主义D.意大利社保支出最大解析 材料信息无法体现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情况,故A项错误;B项是材料的表面信息,而题意“反映了”应该是实质信息,故B项错误;西方国家推行“福利国家”制度,说明西方国家奉行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故C项正确;材料仅能反映各国社会保险支出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无法比较社会支出数额的大小,故D项错误。答案 C10.(2022·北京西城区高一下学期期中)下图反映了1913~1925年俄国(苏俄/苏联)经济发展的状况(以1913年为100)。结合所学判断,对其分析正确的是(  )A.十月革命的胜利结束了经济持续下滑的局面B.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得益于新经济政策的实行C.电煤钢产量大幅增长缘于勃列日涅夫的改革D.农业集体化的实行提高了谷物和家畜的产量解析 由图中的数据显示1921年趋势可知,1921年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缓和了社会矛盾,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故B项正确。答案 B11.(2022·广东佛山高一下学期期中)7斯大林认为,个体农民不能生产出更多的粮食,新经济政策时期产生了富农囤积粮食、投机倒把的问题。因此,必须实行农业集体化,改变农村所有制形式。对斯大林时期农业集体化政策的评价,正确的是(  )A.造成苏联农业长期落后B.苏联农业获得了快速增长C.大大提高了农民的收入D.促进了轻工业的长足发展解析 斯大林模式下的农业集体化政策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造成苏联农业长期落后,故A项正确;农业集体化政策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没有带来农业的快速增长,故B项错误;农民没有经营分配自主权,农业集体化政策没有带来农民收入增加,故C项错误;苏联农业发展落后,阻碍了轻工业的发展,故D项错误。答案 A12.(2022·广东佛山高一下学期期中)赫鲁晓夫认为,苏联农业发展不足的原因,首先是“在农业中违反了使工作人员从利益上关心生产发展、关心增加生产收入的原则,这是社会主义经济管理的根本原则之一”。为此,他推行(  )A.新的经济体制B.物质利益原则C.种植玉米运动D.加速发展战略解析 材料中赫鲁晓夫认为苏联农业发展不足的原因是,工作人员生产积极性不高,不能“从利益上关心生产发展、关心增加生产收入”,赫鲁晓夫农业改革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未推行新的经济体制,故A项错误;赫鲁晓夫改革实行物质利益原则,刺激农民提高生产积极性,故B项正确;C项收效甚微,与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无关,故C项错误;戈尔巴乔夫改革实行“加速发展战略”,与赫鲁晓夫改革无关,故D项错误。答案 B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第13题20分,第14题20分,共40分)13.(2022·河北邯郸模拟)(20分)20世纪二三十年代,斯大林和罗斯福开创了两种新的经济运动模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斯大林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体现着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原则……从理论到实践都明显地改变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据叶书宗《关于苏联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问题》材料二 罗斯福新政期间,一些人激烈地抨击罗斯福,说他“背叛了他的阶级”,其举措是“淡红色的社会主义”。——据黄安年《美国社会经济史论》等7材料三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文选》第三卷(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斯大林的经济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相比有哪些“改变”。(6分)(2)据材料二,举例说明反对者抨击罗斯福的依据。(6分)(3)据材料三,谈谈你对斯大林和罗斯福开创的两种经济运行模式的认识。(8分)解析 第(1)问,可从过渡方式、所有制形式和经济体制等多个角度进行对比作答。第(2)问,举例可以不唯一,但所举例子一定要紧扣该措施损害了“资本家的利益”这一特点,因为只有损害了“资本家的利益”,才会让资本家说出“背叛了他的阶级”“淡红色的社会主义”等言论。第(3)问,如果仅仅从宏观上谈谈对两种经济模式的认识难度不大,但学生最容易出现脱离斯大林模式和罗斯福新政产生的影响而空洞地组织答案,不能做到史论结合。答案 (1)改变了新经济政策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路线,实行直接过渡;改变了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所有制形式,实行单一的公有制;改变了计划和市场调节并存的模式,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2)新政采取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如实行《国家工业复兴法》,限制资本家自主生产等;(举一例说明即可)新政中一些维护普通民众权益的措施损害了资本家的利益,如规定最高工时、最低工资和大规模的社会救济等。(举一例说明即可)(3)市场经济不是资本主义所固有的,社会主义也应有市场调节。斯大林实行单一的计划经济,取消市场调节,虽在短期内取得了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但从长期来看,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社会主义建设产生了不利影响。计划经济不是社会主义所特有的,资本主义也可以有计划。罗斯福在没有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采取国家干预的政策,增加经济中的计划成分,缓和了经济危机。14.(2022·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20分)十月革命后,苏俄(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的成就,但也不乏遗憾。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920年9月列宁说,“要使每个农民家庭,连一普特余粮都不剩”,要把全部余粮交给工人国家。1921年3月列宁就农民交完税后再出售粮食一事说:“如果他们单个地换粮食,那有什么大不了的?……不应当加以阻挠。”——摘编自《列宁全集》材料二 苏联工、农业产品(部分)产量对比表7年份钢(万吨)煤炭(万吨)棉织物(亿平方米)谷物(万吨)1928年425.1355118.2173301940年1831.716592.327.159564增幅(%)330.08367.2549.0930.48——据周荣坤等《苏联基本数字手册》材料三 戈尔巴乔夫说:“当时不加快工业化进程是不行的。法西斯的威胁从1933年起就开始迅速增长。”“我国人民用他们在20~30年代建立起来的力量粉碎了法西斯。如果没有工业化,我们就会在法西斯面前处于手无寸铁的境地。”——陆南泉等《苏联真相》材料四 (1945年后)苏联工业的发展已出现停滞现象……其部分原因是,苏联的劳动力和能源日益匮乏。另一同样重要的原因则是官僚主义的计划不切实际,过于重视重工业,不根据消费的喜好和市场需要调整产品结构。——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请回答:(1)据材料一,分别指出列宁两次讲话所体现的经济政策。(4分)(2)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发展经济的方针,(4分)并概括这一方针的积极作用。(4分)(3)据材料四,归纳1945年后苏联工业发展停滞的因素。(4分)综合上述材料,基于经济现代化的视角,说说你对发展工农业生产的认识。(4分)答案 (1)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余粮收集制);新经济政策(粮食税)。(2)方针:优先发展重工业(工业化)。作用:经济迅速增长(成为工业强国);为粉碎法西斯奠定基础。(3)因素:劳动力和能源日益匮乏;计划经济的弊端;国民经济比例不协调(片面发展重工业);忽略市场需求。认识:重视工业化;工农业协调发展。7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2-08-24 17:29:28 页数:7
价格:¥3 大小:810.89 KB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