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课件
首页

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实验中学语文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6课鱼我所欲也同步练习语文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鱼我所欲也》一、基础驿站1.给下列加线字注音所恶()一箪食()一豆羹()蹴()苟得()不屑()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①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②蹴尔而与之③向为身死而不受④是亦不可以已乎⑤故不为苟得也⑥万钟于我何加焉⑦此之谓失其本心3.解释下列句子中相同的字。①而:呼尔而与之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②于:所欲有甚于生者万钟于我何加焉③为: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4.本文的作者是,名     ,字      ,是   时的     家、     家、     家。孟子继承并发扬了     (人名)     的思想,与之并称为“     ”。有之称。其思想核心是、是孔子思想的发展。二、综合园地5.下列句子中加线的“之”的用法不同的项是()A.此之谓失其本心B.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C.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D.退而甘食其土之有6.朗读停顿错误的两项是(   )①所欲有甚于/生者②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③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④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⑤是/亦不可以已乎7.下列标点符号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A.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B.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C.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D.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8.选出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A.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B.故患有所不辟也。C.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D.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9.下列句子中有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一豆羹。B、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C、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D、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10.孟子在几千年前就提出了“鱼和熊掌不可得兼”的问题和应当“舍生取义”的观点,那么在我们现代社会,面对愈来愈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2\n各种考验,我们应当作出怎样的选择呢?11.(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2)课文中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3)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1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13.对于文章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说理充分,富于雄辩。开篇,便以人们要舍鱼而取熊掌的普通事例为喻,将人们引到自己的论题上并顺势提出中心论点:要舍生取义。B、在文章中部作者逐层分析。首先阐明义重于生。在阐述这一层道理时,孟子从反面说明义重于生。既而从正面假设,提出质问。C、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结论:“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D、最后孟子以行道之人、乞讨之人弗受嗟来之食为例,说明生活中人们是常常能做到舍生取义的,说明义是存在于人们的心中的。《鱼我所欲也》1.wùdāngēngcùgǒuxiè2.①可以获得生存的手段②踩踏③从前④停止⑤苟且⑥增加,指带来好处⑦天性,天良3.①修饰连词;转折连词;②比;对;③第一个是介词,为了;第二个是动词,做、接受的意思;4.孟子轲 子舆 战国 思想家 教育家 散文家 孔子 儒家 “孔孟”   “亚圣” “仁””义”5.C句表示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ABD是结构助词“的”。6.①所欲/有甚于生者③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7.D,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8.C解析:A“得”通“德”,B“辟”通“僻”D“乡”为“向”。9.A。一豆羹(豆:古代盛肉或其他食品的器皿,现常为“豆子”类名称。10.答案示例:生死观是我们人生观重要而又集中的体现。我们虽然还不能深深体味文中所包括的丰富内涵,但我们已经明白了人是应该而且能够作出这种高尚选择的,“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革命英雄刘胡兰等英雄人物应该成为永远激励我们的人生榜样!11.(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3)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12.(1)(如果)两者不能同时得到,那么就舍弃生命,选取正义。(2)不仅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这种本性,(只是)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13.B在文章中部作者逐层分析。首先阐明义重于生。在阐述这一层道理时,孟子从正面说明义重于生。既而从反面假设,提出质问。2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8-25 22:01:32 页数:2
价格:¥3 大小:21.83 KB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