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课件
首页

2022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测试卷2(粤教沪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0

2/10

剩余8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期中测试卷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带着采集的月壤样品在预定区域成功着陆,实现了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规划的完美收官。上升器在月球上点火起飞,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2.如图所示,骑马是古人最便捷的出行方式。“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当诗人孟郊骑马看到百花纷纷向后退去,是以______________为参照物。(第2题)   (第4题)   (第6题)3.歼-20是中国第五代隐身重型歼击机,其最大飞行速度为2.8马赫,即15℃空气中声速的2.8倍(15℃空气中声速为340m/s)。歼击机以最大飞行速度飞行100s运动的路程为________m。4.“每天锻炼一小时,幸福生活一辈子”是如今人们倡导的健康生活理念。如图所示的是阿吉通过手机软件记录的某次公园内绕圈跑步的数据,则他此次锻炼全程的平均速度约为________km/h。5.当合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一致时,物体做加速运动,当合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时,物体做减速运动。重100N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在20N水平向右的拉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一段时间后改用10N水平向右的拉力,此时物体做________(填“匀速”或“减速”)运动。6.如图所示,物体甲的质量为0.7kg,物体乙恰好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现使物体乙水平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需给乙施加一个F=________N,水平向左的力(不计绳重、绳与滑轮间的摩擦,g取10N/kg)。7.捣臼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人们用它舂米做年糕,如图所示。舂米时,脚踩B端,A端上升;抬起脚,A端下落,石槌撞击蒸熟的米,如此反复,可使年糕变得有韧性。若石槌重为300N,木杆AB长3.6m,A端离支撑点O的距离为0.9m,木杆AB的重力忽略不计。要将石槌缓慢抬起,作用在B端的力最小为________N。10\n(第7题)   (第8题)   (第9题)8.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放置一个重为600N的物体,当用水平向右的力F将物体匀速拉动时,动力F的大小是90N,则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是__________N(不计绳重、滑轮重、轮与轴之间的摩擦)。9.如图甲所示,将两根完全相同的轻质弹簧并接,共同挂上一个G1=12N的重物时,每根弹簧都伸长2cm。如果把它们串接起来并挂上重物G2,如图乙所示,这时它们共伸长6cm,则重物G2=________N。10.汽车上的手动刹车装置在使用时把刹车杆拉起后可以防止熄火后车移动。刹车杆相当于一个绕O点转动的杠杆,其简化示意图如图所示,F2是杠杆受到的阻力。请在图中画出杠杆平衡时的阻力臂L2、作用在A点的最小动力F1及其动力臂L1。(第10题)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4分;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11.下列运动项目涉及的物理知识描述正确的是(  )A.三级跳远——快速助跑是为了增大惯性B.划船比赛——船桨和水之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C.引体向上——人对单杠的拉力和单杠对人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D.百米赛跑——裁判员通过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的方法判断运动的快慢12.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上的物体正在向右运动,物体速度逐渐变大,则物体受到的力有(  )A.重力、传送带的支持力B.重力、对传送带的压力C.重力、传送带的支持力、向右的摩擦力D.重力、传送带的支持力、对传送带的压力10\n(第12题)   (第14题)   (第15题)13.2020年6月1日起,公安部交管局在全国开展“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要求骑摩托车和电动自行车必须戴头盔,开车必须系安全带。戴头盔、系安全带能保护人的生命安全,其原因是在遇到交通事故时(  )A.头盔能防止人头由于惯性撞击头盔B.安全带能防止人体由于惯性飞出车外C.头盔能减小人头的惯性,从而减小撞击力的大小D.安全带能减小人体的惯性,从而减小撞击力的大小14.如图所示,一个木箱放在水平地面上,小明同学用25N的水平推力向右推木箱,但未推动。下列两个力中是一对平衡力的是(  )A.木箱对地面向下的压力和地面对木箱向上的支持力B.地面对木箱向左的摩擦力和人对木箱向右的推力C.人对木箱向右的推力和地面对木箱向上的支持力D.木箱对地面向下的压力和地面对木箱向左的摩擦力15.甲、乙两车同时从P点出发,沿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两车的s-t图像分别如图甲、乙所示。两车先后到达距P点18m的Q处,时间差为Δt,则(  )A.甲比乙先到达Q处,Δt=12sB.甲比乙先到达Q处,Δt=18sC.乙比甲先到达Q处,Δt=12sD.乙比甲先到达Q处,Δt=18s16.如图所示,我国古代《墨经》最早记述了秤的杠杆原理,有关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A.“标”“本”表示力,“权”“重”表示力臂B.图中的B点为杠杆的支点C.“权”小于“重”时,A端一定上扬D.增大“重”时,应把“权”向A端移10\n(第16题)    (第17题)17.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升200N的重物,动滑轮重为10N(不计绳重与摩擦),则拉力F的大小为(  )A.70NB.100NC.105ND.110N三、实验探究题(第18题8分,第19题5分,第20题4分,共17分)18.为了探究滑轮在不同工作情况时的使用特点,某小组同学利用不同的滑轮将重为20N的物体匀速提起,滑轮的工作情况和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实验序号123456789动滑轮定滑轮滑轮重力/N234333222拉力/N1111.51212?13202020(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__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使用定滑轮匀速提升重物时,不能改变力的大小,可以改变用力方向。(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和3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利用动滑轮匀速提升相同的重物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析比较实验序号2、4和6可得初步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依据第(3)小问的结论可推断实验序号5中拉力大小的范围为________N。19.如图所示的是“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小明用到了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木块、一个砝码、一块长木板和一条毛巾。实验过程中长木板始终相对于桌面静止。10\n(第19题)(1)实验中,他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木块,根据____________知识,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小。(2)在图甲实验中,当木块的运动速度变大时,滑动摩擦力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比较________两图可知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有关。(4)小明想进一步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进行了图丙的实验(在长木板上铺毛巾),当弹簧测力计示数达到最大值时仍没拉动木块。为了使用现有实验器材顺利完成此实验探究,你建议小明采取的办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测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再和图________(填“甲”或“乙”)实验进行比较。20.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中,小明采用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第20题)(1)当木块处于静止状态或________________状态时,我们认为它受到的力是相互平衡的。(2)实验时,小明发现当向左盘和右盘同时加入一个相等质量的砝码时,木块处于静止状态。此时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是平衡的。小明再把右盘中的砝码换成一个较重的砝码时,发现木块仍然处于静止状态,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时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力________(填“平衡”或“不平衡”)。要避免这种现象产生,请你对该实验装置提出改进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计算题(第21题6分,第22题6分,第23题7分,共19分;要有必要的公式和过程,只有答案的不得分)21.如图所示的是某高速公路上的一个区间测速的相关标识,某车辆以70km/h的速度进入全长为34km的区间测速路段,行驶了一段距离后又以100km/h的速度行驶了0.210\nh,然后再以70km/h的速度继续行驶直至离开该区间测速路段,请计算:(1)汽车以100km/h的速度行驶的路程。(2)汽车前后以70km/h的速度行驶的总时间。(3)通过计算说明,在该区间测速路段,该车辆的平均速度有没有超出限定速度。(第21题)22.如图所示,有一个足够长的刚性轻板(不易弯曲,且不计本身重量),A端用绳系住,并将绳的另一端固定在地面上,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F绳=1500N,用一支架将轻板支撑在O处,板刚好水平,设OA=0.5m,有一个重为250N的小孩,从O点开始出发,以v=0.5m/s的速度向另一端缓慢行走,求:(1)行走2s后绳的拉力。(2)行走多长时间,刚好绳被拉断。(第22题)10\n23.如图所示,利用滑轮组将200N的重物匀速向上提升到2m高的平台上,求:(1)画出滑轮组的绕线方式。(2)绳子自由端向下移动的距离。(3)若实际拉力为110N,不计绳重及摩擦,则动滑轮重是多少?(第23题)10\n答案一、1.运动状态 2.马(或自己) 3.95200 4.9.23 5.减速6.14 点拨:物体甲通过定滑轮拉着物体乙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乙水平方向上受到水平向右F′=G甲=m甲g=0.7kg×10N/kg=7N的拉力和水平向左的滑动摩擦力作用,这两个力是平衡力,所以滑动摩擦力f=F′=7N;对乙物体施加一个水平向左的拉力F,使物体乙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乙水平方向上受到水平向左的拉力F、水平向右的滑动摩擦力、水平向右的拉力F′,水平向左的拉力F与水平向右的拉力F′、滑动摩擦力三个力平衡,所以F=F′+f=7N+7N=14N。7.100 8.180 9.910.解:如图所示。(第10题)二、11.B 12.C 13.B 14.B15.C 点拨:由图像可知,s甲=3.6m时,t甲=6s;s乙=6.0m时,t乙=6s;则甲车的速度为:v甲===0.6m/s,乙车的速度为:v乙===1m/s。甲车通过18m的路程需要的时间为:t甲′===30s,乙车通过18m的路程需要的时间为:t乙′===18s,乙车先到达Q处,两车到达Q处的时间差为:Δt=t甲′-t乙′=30s-18s=12s。16.D 17.C三、18.(1)7、8、9 (2)滑轮的重力越大,拉力越大 (3)使用动滑轮匀速提升重物时,物体重力和滑轮重力不变,拉力与竖直方向的夹角越大,拉力越大 (4)12~1319.(1)二力平衡 (2)不变 (3)甲、乙 (4)去掉图丙实验中的砝码,再匀速拉动木块;甲10\n点拨:(1)根据二力平衡,沿水平方向拉着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示数大小等于木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2)根据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两个因素(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都不变,在图甲实验中,当木块的运动速度变大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不变。(3)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要控制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只改变压力大小,故比较甲、乙两图可知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有关。(4)为了探究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需使压力大小相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同。由于丙图中弹簧测力计示数达到最大值时仍受拉动木块,根据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减小压力大小,故使图丙中的压力大小与图甲中相同进行探究,所以可以将图丙实验中木块上的砝码取下,测出滑动摩擦力,再和图甲实验进行比较。20.(1)匀速直线运动(2)桌面给木块施加了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平衡;将木块换成小车,减小与桌面之间的摩擦四、21.解:(1)汽车以100km/h的速度行驶,则v1=100km/h,行驶的路程s1=v1t1=100km/h×0.2h=20km;(2)由标志牌知:区间距离为34km,则汽车前后以70km/h的速度行驶的总路程s2=s-s1=34km-20km=14km,汽车前后以70km/h的速度行驶的总时间t2===0.2h;(3)汽车在该区间测速路段行驶的总时间t=t1+t2=0.2h+0.2h=0.4h,则汽车在测速区间的平均速度v===85km/h,由题图可知,限定速度为80km/h,则平均速度v=85km/h>80km/h,所以,该车辆的平均速度超出限定速度。22.解:(1)行走2s后,人行走的距离:L1=s=vt=0.5m/s×2s=1m。F1=G=250N,L2=OA=0.5m。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F1L1=F2L2,250N×1m=F2×0.5m,解得F2=500N。(2)绳刚好被拉断时,绳子A端的拉力为F绳=1500N,因为F1L1′=F绳L2,所以,250N×L1′=1500N×0.5m,解得L1′=3m,所以人行走的时间:t′===6s。23.解:(1)如图所示。(第23题)10\n(2)由图可知,n=2,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2h=2×2m=4m。(3)不计绳重及摩擦,根据F=(G物+G动)得,G动=nF-G物=2×110N-200N=20N。10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物理
发布时间:2022-06-30 10:05:56 页数:10
价格:¥3 大小:177.00 KB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