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课件
首页

2022九年级化学下册第8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达标测试卷1(新人教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0

2/10

剩余8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第八单元达标测试卷九年级化学·下(R版)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Mg:24 Al:27 Fe:56 Cu:64 Zn:65 Ag:108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1~10小题每题2分,11~15小题每题3分,共35分)1.铁是目前人类使用最广泛的金属。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铁丝织网B.矿石炼铁C.钢铁生锈D.湿法炼铜2.如图为某文化衫图案,“你的美(Mg)偷走我的心(Zn)”能发生,是由于镁的(  )A.延展性好B.导电性好C.导热性好D.金属活动性比锌强3.下列四种金属中,能与稀H2SO4反应放出H2的是(  )A.CuB.AgC.ZnD.Hg4.金属是一类重要的材料。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不锈钢是绝对不会生锈的铁合金B.武德合金的熔点比其成分金属高C.日常生活中,钢铁表面刷油漆可以防止生锈D.“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原理是用铜置换出铁5.下列有关金属及合金的说法错误的是(  )A.金属在常温下大多数都是固体B.铝合金的硬度比铝的硬度小C.铁制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D.钢铁是目前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6.金属镍(Ni)与物质X的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i+X===Cu+NiSO4,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Ni的化合价由0价变为+2价B.X的化学式为CuSO410C.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没有发生改变D.Cu的金属活动性比Ni强7.甲、乙、丙、丁四种金属,只有丙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单质形式存在,用甲制的容器不能盛放丁的化合物溶液,用乙制的容器却可以盛放丁的化合物溶液。由此推断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丙>乙>甲>丁B.甲>丁>乙>丙C.丁>甲>乙>丙D.甲>乙>丁>丙8.下列关于金属材料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铁的含碳量比钢低B.合金属于合成材料C.铁生锈需要铁和空气中二氧化碳、水共同作用D.焦炭在炼铁过程中所起的两个主要作用是燃烧放热和产生还原剂CO9.铁、铝、铜都具有的性质是(  )①有银白色的光泽 ②良好的导热性 ③能与稀硫酸反应 ④能与氧气反应 ⑤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A.②④⑤B.①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⑤10.下列有关模拟工业炼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炼铁用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3O4B.用燃着的酒精灯可防止CO污染空气C.硬质玻璃管中红色固体变为黑色D.实验过程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11.在试管中放入一根镁条(已除去氧化膜),往其中加入硝酸银溶液至浸没镁条,观察到如下现象:①镁条表面迅速覆盖一层疏松的固体物质,经检验发现生成的固体物质中有单质银;10②镁条表面有明显的气泡现象,经检验发现气泡中有氢气。对上述实验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  )A.镁能从硝酸银溶液中置换出银B.镁跟硝酸银溶液反应会生成氢气C.镁投入硝酸银溶液中只发生2AgNO3+Mg===Mg(NO3)2+2AgD.根据该实验可判断镁比银金属活动性强12.某电镀厂排放的废液中含有CuSO4、FeSO4和ZnSO4三种金属化合物,为减少水污染并节约成本,回收硫酸锌、金属铁和铜,设计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流程中四步操作都是过滤B.实验方案中X是Zn,Y是CuSO4溶液C.滤液b中加适量X有气体产生D.最终所得硫酸锌的质量等于原废液中金属化合物的质量13.已知金属R和Fe、H活动性强弱关系为R>Fe>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足量金属铁放入AgNO3溶液中,溶液变为黄色B.金属R和稀盐酸能反应,生成物是RCl2和H2C.将金属铁放入CuSO4溶液中,一段时间后溶液质量变小D.将金属R放入Cu(NO3)2和AgNO3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若滤液为蓝色,则滤渣中一定有Cu和Ag14.将相同状态的铁和镁分别与相同浓度、足量的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铁和镁的质量相同B.甲是铁,乙是镁C.铁和镁完全反应所消耗的稀盐酸质量相同D.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均减少10(第14题)   (第15题)15.在5.6g铁粉中,先逐滴加入一定量的Cu(NO3)2溶液,充分反应后再逐滴加入AgNO3溶液,剩余固体质量与所加溶液总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加溶液质量为M1g时,生成Cu的质量为m1gB.bc段发生的是Cu和AgNO3溶液的反应C.m3的值为21.6D.e点溶液中不含Cu(NO3)2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37分)16.(5分)我国首艘国产航母已经开始海试,制造航母使用了大量的金属材料。(1)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以及它们的________。(2)航母的航电系统使用铜作导线,利用了铜的延展性和________性。(3)制造航母使用锰钢而不用纯铁,是因为锰钢比纯铁______________________。(4)航母外壳用涂料覆盖是为了防止其与______________接触而锈蚀。(5)为了探究航母材料中锌、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除Fe和ZnSO4溶液外,还需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17.(8分)金属材料的使用作为一个时代的标志,见证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1)铜和金是人类使用较早的金属。2021年3月,三星堆遗址又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和金器,其中部分青铜器和金器上还有被人为敲击的痕迹。通过敲打可将青铜等金属材料打制成不同的形状,是利用了金属的________性。(2)我国的青铜文化历史悠久。西汉时期的湿法炼铜工艺就是利用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制取铜,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铁器时代大约在公元前500年,至今铁仍是年产量最高的金属,但每年因腐蚀造成了巨大损失,写出一条防止铁生锈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10(4)铝的利用距今100多年,现在铝的年产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铝虽然较活泼,但抗腐蚀性能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12分)近年来,我国高铁飞速发展,已成为世界上唯一高铁成网运行的国家。请回答下列问题。(1)制造高铁列车使用了多种材料。下列高铁列车的部件中,其主要材料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A.玻璃车窗B.镁铝合金车体C.塑料小桌板D.涤纶座套(2)高铁电路多用铜质导线,这是利用了铜的延展性和________性。(3)高铁刹车片由合金锻钢制作,时速300公里以上的列车紧急制动时,轮毂盘面和刹车片的温度瞬间达到700℃以上,合金锻钢应该具备耐磨和________等特性。(4)建造高铁需要消耗大量的铝、铁等金属。工业炼铁的主要原理是氧化铁(Fe2O3)和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车身表面烤漆不仅美观,还能起到防锈的作用。其防锈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目前世界上已有50%以上的铁得到了回收利用。回收利用废旧金属的社会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19.(12分)金属用途广泛,其结构和性质等是化学的重要研究内容。(1)向AgNO3、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并充分反应,过滤得滤渣和滤液。①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后,一定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往滤渣中加盐酸,发现有气泡产生,则反应后的滤渣中一定有________________,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金属化合物是________,一定不含有的金属化合物是________________。(3)如图所示是工业炼铁示意图。其中,焦炭的作用是燃烧提供能量和__________________;有铁生成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2分)20.(10分)某同学发现自己眼镜框中铜制部分表面有绿色的铜锈,他联想到探究铁生锈条件的实验,决定采用控制变量法探究铜生锈的原因,请你一起探究。【提出问题】铜生锈的原因是什么?【查阅资料】铜锈的主要成分是Cu2(OH)2CO3,俗称铜绿。【猜想与假设】根据查阅的资料猜测:铜生锈是铜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和二氧化碳共同作用的结果,理由是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设计与实验】他仿照探究铁生锈条件的实验,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四个实验(说明:实验中用到的蒸馏水均已煮沸过且铜片已打磨干净)。实验编号一二三四实验装置实验现象铜片不生锈铜片不生锈铜片不生锈铜片生锈在上述实验三中,控制的因素是________,铜生成铜绿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论】他的猜想正确。【反思与提高】(1)生活中你会发现厨房中的铁锅与水接触的部分最容易生锈,切开的苹果不久后变成咖啡色,好像生了“锈”。这些物质“生锈”除了与水有关外,都与________(填物质名称)有关。(2)请你提出一条延长食品保质期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21.(12分)M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MSO4溶液是无色液体,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探究M与铜、铝的活动性顺序,请你和他们一起进行以下探究活动。【提出问题】M、铜、铝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怎样的?【猜想与假设】小敏的猜想是Al>Cu>M;小强的猜想是Al>M>Cu;你的猜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设计与实验一】小莉取M丝、铜丝、铝丝和编号为①、②、③的3支试管,进行如表所示的实验(试管中均盛有体积相同、浓度也相同的稀盐酸)。实验操作M丝插入试管①中铜丝插入试管②中铝丝插入试管③中实验结论刚开始的现象有少量气泡产生无气泡无气泡活动性:M>Cu;______几分钟后的现象有少量气泡产生无气泡有大量气泡产生活动性:____________10【交流与表达】同学们对同一实验得出两种不同结论的现象进行了讨论,明白了实验刚开始时试管③中无气泡产生的原因,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与实验二】为了进一步探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同学们取粗细相同、打磨干净的M丝、铝丝及相关溶液,又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1)试管乙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试管丙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交流与表达】同学们经讨论后认为该实验可以优化,去掉试管________(填试管编号)中的实验,也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解释与结论】通过以上实验,同学们得出了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评价与反思】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对实验过程进行了如下反思:(1)影响金属与酸反应速率快慢的因素,除了相互反应的金属和酸的性质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种)。(2)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时,除了上述实验中已经用到的两种方法外,还可以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种)进行判断。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6分)22.(6分)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2O3,可用于冶炼铁。某地出产一种赤铁矿,其中Fe2O3的质量分数为64%,试计算:(1)Fe2O3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2)用100t该赤铁矿经过充分冶炼,最多可以生产出含铁96%的生铁多少吨?(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10答案一、1.A 2.D 3.C4.C 点拨:不锈钢并不是绝对不会生锈的铁合金,而是比较难生锈的铁合金,A不正确;武德合金的熔点比其成分金属低,B不正确;日常生活中,钢铁表面刷油漆,可以防止铁与氧气和水接触,防止铁生锈,C正确;“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原理是用铁置换出铜,D不正确。5.B 6.D 7.B 8.D 9.A10.A 点拨: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2O3,故A选项错误;一氧化碳有毒,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污染环境,故B选项正确;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硬质玻璃管中红色固体变为黑色,故C选项正确;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有二氧化碳生成,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D选项正确。11.C 点拨:镁条和硝酸银溶液反应后,镁条表面迅速生成单质银,镁条表面也会生成氢气,所以C错误。12.C 点拨:污水中加入过量的X,经过操作①可以得到固体a和滤液c,滤液c经过操作④可以得到硫酸锌,所以滤液c中的金属化合物是硫酸锌,X是锌,操作①是过滤;固体a中含有锌、铁、铜,加入稀硫酸,可以得到铜和硫酸锌、硫酸亚铁,所以b中含有硫酸锌、硫酸亚铁、硫酸,再加入适量的锌可以得到硫酸锌和铁。操作④是蒸发,故A错误;通过推导可知,实验方案中X是Zn,Y是稀H2SO4,故B错误;滤液b中加适量X,发生的反应是锌和硫酸亚铁、H2SO4反应,有气体产生,故C正确;最终所得硫酸锌的质量大于原废液中金属化合物的质量,故D错误。13.C 点拨:铁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硝酸亚铁溶液和银,足量金属铁放入AgNO3溶液中,溶液变为浅绿色,故A选项错误;金属R和稀盐酸反应,生成物不一定是RCl2,故B选项错误;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每56份质量的铁可置换出64份质量的铜,溶液的质量会减少,故C选项正确;将金属R放入Cu(NO3)2和AgNO3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若滤液为蓝色,则滤液中含有硝酸铜,滤渣中一定有Ag,可能有Cu,故D选项错误。1410.C 点拨:通过图像可以看出,生成的氢气质量相同,所以参加反应的铁和镁质量不同,故A错误;镁比铁活泼,所以镁与酸反应的速率快,故B错误;通过图像可以看出,生成的氢气质量相同,所以铁和镁完全反应所消耗的稀盐酸质量相同,故C正确;24份质量的镁和酸反应,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溶液质量增大,56份质量的铁和酸反应,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溶液质量增大,故D错误。15.C 点拨:根据图像分析可知,b点铁有剩余,b点固体为铁和铜,溶液中的金属化合物为硝酸亚铁。充分反应后再逐滴加入AgNO3溶液,铁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铁完全反应后,铜再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铜,所以bc段是铁与硝酸银反应,cd段是铜与硝酸银反应。二、16.(1)合金 (2)导电 (3)硬度大 (4)水和氧气(5)硫酸铜溶液(合理即可)17.(1)延展 (2)Fe+CuSO4===Cu+FeSO4 (3)刷漆(合理即可) (4)铝和氧气反应,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阻止内部的铝进一步被腐蚀18.(1)B (2)导电 (3)熔点高(4)Fe2O3+3CO2Fe+3CO2(5)隔绝氧气和水 (6)减少环境污染(合理即可)19.(1)①Zn+2AgNO3===2Ag+Zn(NO3)2②锌、银和铜;硝酸锌;硝酸铜和硝酸银(2)产生还原剂CO;Fe2O3+3CO2Fe+3CO2三、20.【猜想与假设】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铜锈的主要成分是Cu2(OH)2CO3,含有铜元素、碳元素、氧元素和氢元素,因此铜生锈可能是铜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和二氧化碳共同作用的结果【设计与实验】二氧化碳;2Cu+O2+CO2+H2O===Cu2(OH)2CO3【反思与提高】(1)氧气 (2)与氧气隔绝(或充入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如氮气)21.【猜想与假设】M>Al>Cu【设计与实验一】M>Al;Al>M>Cu【交流与表达】铝表面有一层氧化膜【设计与实验二】(1)M表面出现一层红色物质,溶液颜色逐渐褪去 (2)2Al+3CuSO4===Al2(SO4)3+3Cu【交流与表达】丙【评价与反思】(1)反应物的接触面积(或温度等)(2)是否与氧气反应及与氧气反应的剧烈程度四、22.解:(1)70%10(2)设最多可以炼出含铁96%的生铁质量为x。160112100t×64%x×96%= x≈46.67t答:最多可以炼出含铁96%的生铁46.67t。10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化学
发布时间:2022-06-25 13:00:04 页数:10
价格:¥3 大小:306.00 KB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