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课件
首页

冀教小学科学三下《5自制小乐器》word教案(5)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6

2/6

剩余4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学实录第二单元声自制小乐器教学过程:(一)研究乐器1.探究声音的大小和物体振动之间的关系师:请同学们猜一猜,任老师今天都为大家准备了哪些乐器?(在暗箱内分别演奏)生(专注的倾听,一一辨认):沙槌,碰盅,木鱼,串铃……师:想不想亲自玩一玩?生(热切的):想!师:一会儿老师就把乐器发给大家,你可以自己玩,也可以和小组同学一起玩。不过,等会儿你一定要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大家,好吗?(老师发给每组一套小打击乐器。有的学生自己玩,有的学生和小组内的其他同学一起分工、选曲、排练。大约五分钟之后,老师拍手示意大家停下来。)自评:教师的这一安排可谓“看似无心,实则有意”:在活动前教师提了一个“模糊而又明确”的要求;学生好像是在无目的地玩耍,其实内心都有强烈的发现欲望,要知道“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一组学生积极举手)生:我们组想给大家演奏《快乐的节日》。师:太好了,掌声欢迎!(大家热烈鼓掌,四个人边唱边用自己手中的乐器伴奏)师:真了不起,刚刚组建的小乐队就演奏得这么棒!那么,除了好听的音乐,还有没有什么发现要和大家讲一讲?生:我发现使劲儿摇沙槌时它的声音就特别响,轻轻摇沙槌时它发出的声音就比较小。生:我也是,我发现使劲儿敲木鱼,你们听(演示),它发出的声音就特别大。我轻轻的敲木鱼(演示),它发出的声音就小多了。师(观察全班的表情):你们是不是也有这样的发现?那你们认为声音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系呢?是不是用力的大小?(板书:力量大—?—声音大,力量小—?—声音小)自评:提倡使用多媒体教学不等于就要废弃板书。板书在引导学生思考方面有其独特的优越性,现代教师完全可以根据授课需要重新拾起这一“古老”而又重要的教学手段,因为它可以诱发学生的思维。生:用的力气大,物体振动的厉害,声音就大。我使劲儿敲木鱼的时候,手特别麻;轻轻的敲木鱼,手就感觉不太麻。师:手感觉麻说明什么?,生:咱们研究过“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他感到手麻就是因为敲木鱼的时候木鱼在振动。(老师用期待的目光鼓励他继续讲下去)“手特别麻”就说明木鱼振动的厉害,“手不太麻”说明木鱼振动的不厉害。师:看来声音的大小与物体振动的强弱有关,(板书:力量大—振动强—声音大,力量小—振动弱—声音小)师(看到有位学生把手高高的举起):你同意吗?生:嗯,同意。不过我还有别的发现:敲木鱼不同的地方,它发出的声音不一样。生:我发现沙槌、碰盅、木鱼、串铃……它们发出的声音都不一样(边演示):沙槌发出“沙沙”的声音,碰盅发出的是“叮叮”声,木鱼的声音像小伙子一样有力,串铃的声音像小姑娘似的特别娇弱……师:哦,你是想说:不同的乐器发出的声音都不一样?(询问的看大家,生点头)声音的这个小秘密都被你发现了,好细心啊! 2.探究声音的高低和物体振动之间的关系师:刚才同学们演奏得这么好,老师也想来一段。(生热烈鼓掌,老师用口琴演奏了一段《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师:好听吗?那为什么口琴能演奏一段优美的旋律,而刚才的这些小打击乐器却不能呢?你们听(演示),这些小打击乐器只能表现出节奏的快慢和强弱。自评:教师的这一设计把教学拉开了两个层面。前一个层面主要解决“声音的大小与振动的关系”,后一个层面集中研究“声音的高低与振动的关系”,体现了由简入难的设计思路,符合儿童的思维特点和认知规律,从而突破了难点。生:因为我们的乐器只能发出一种声音。生:不对,我觉得他说得不准确:因为口琴发出的声音有高有低,而这些打击乐器不能。师:它们不能发出大小、强弱不同的声音吗?生:这些乐器只能发出大小不同的声音,不能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比如我使劲儿敲木鱼和轻轻敲木鱼时发出的声音都是一样高的(演示),只不第一次声音大,第二次声音小。师:为什么老师的口琴能发出声音,而且声音的高低都不相同呢?生:可能里面的空气在振动。生:可能是吹进去的空气在振动。生:肯定是因为每个孔里振动的零件都不一样。……师:咱们怎么办?是不是想拆开看个究竟?生(齐声):是!,(老师在实物投影下去掉口琴的外壳——盖板。)生(激动的):哇——自评:“眼见为实”,事实是最有发言权的。教师的这一做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勇于质疑、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不过,我个人认为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发给每个小组一只口琴,让孩子看一看、摸一摸、吹一吹、拆一拆,和科学“零距离接触”。师: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生:口琴上下各有一块铜板。生:铜板上有许多铜片,有的在小格子的外面高出来,有的在小格的里面藏着。生:我发现有的铜片长,有的铜片短!生:还有,它们的粗细也不一样,长的铜片宽,短的铜片细。生:对!我也看见了:长的铜片粗,短的铜片细。师:你们观察的可真仔细。老师再把这些小格挨个儿吹一遍,看看你还会有什么发现?(老师从口琴的一段吹到另一端)自评:其实学生只能大概的听一听,口琴高低音的排列并不是逐渐升高或降低的,只是大致如此。好在“瑕不掩玉”,对学生的研究不会产生较大的错误影响。生:我发现了:那些又长又粗的铜片发出的声音低,又短又细的铜片发出的声音高。师:还有那些乐器可能也具有这样的发音原理呢?生:吉他。生:小提琴。生:古筝和钢琴。师:钢琴也是吗?是猜到的吗?生(肯定的):钢琴也是!教我钢琴的老师拆开钢琴的时候,我就看见里面发出高音的琴弦又细又短,发出低音的琴弦又长又粗。师:你可真是个细心的孩子。(生一起为其鼓掌)自评:大胆的猜测并不等于“瞎蒙”、“乱猜”,它是在学生有了一定的认知、生活经验或观察、感知基础上进行的。有些教师往往把猜测理解为“只猜不测”,没有思维判断和逻辑推断的过程,这种偏激的做法应立即加以纠正。师:可是,同学们有没有想过:长短、粗细不同的琴弦在振动时会有什么不同?(板书:琴弦又短又细—?—声音高,琴弦又长又粗—?—声音低)还记得我们在桌子边上拨钢板尺时,你们有什么发现吗?如果记不清了可以再试试。(学生拿出尺子,不停的实验、体会)生:尺子伸出来的长发出的声音低,伸出来的短发出的声音高。生:伸出来的长,振的利害;伸出来的短,振的不厉害。生:你讲得不清楚,是伸出来的长振动的幅度大,伸出来的短振动的幅度小。,……师:用的力气一样大,哪种情况振得快?生:当然是短的时候。尺子长了就比较重,振动的就比较慢了。自评:振动的快慢不易发觉,教师有必要在关键时刻加以引导。(老师板书:琴弦又短又细—振动的快—声音高,琴弦又长又粗—振动的慢—声音低) (二)做小鼓1.做小鼓之前的准备师:其实根据乐器发生的原理,我们可以利用身边的许多材料自己动手来制作小乐器。就拿这个小鼓来说吧(出示作品),你看它是由几部分组成的?每部分又是用什么样的材料做成的?生(边指边数):一个圆口的玻璃杯子,一根皮筋和一层牛皮纸的鼓面。师:你认为老师是怎么制作这个小鼓的?生:准备好材料后,先把牛皮纸的鼓面蒙在杯子上,再用皮筋把鼓面绷在杯子上。师:制作时应该注意什么?生:要把鼓面用皮筋绷紧,太松了不行。如果皮筋绷不紧,我们可以用细绳把鼓面系紧。师:你想得可真周到。生:还得用一个圆形口的杯子。不光可以用杯子,茶缸、去掉口的易拉罐都行。 2.制作并展示做好的小鼓师:说得都很好。另外,除了牛皮纸,我们还可以选择不同的材料比如塑料薄膜、报纸、气球皮作鼓面。制作时如果遇到了困难可以找老师和同学帮忙。一会儿我们比一比哪一桌做的小鼓最好听,开始吧。(教师分发材料,学生相互协作。看到大多数都完成了制作,老师示意大家停下来。)自评:这一活动通过教师演示,为后面学生独立制作乐器作好了准备。通过动手动脑,一方面使学生掌握制作乐器的简单技能,;另一方面使学生认识到,材料不同,乐器的演奏效果也不同。师:有什么收获?生:一开始我想:肯定是塑料薄膜的鼓面声音好听,可是通过比较我发现还是牛皮纸的鼓面发出的声音好听。师:让大家也听听。(该生演示)生:你们听,牛皮纸的鼓面发出的声音又脆又亮,塑料薄膜的鼓面发出的声音又闷又弱。师:谁还试了试其他材料的鼓面?,生:我试着用报纸作鼓面。师:怎么样?生:不好,我都不敢使劲儿敲,怕把它敲破了。(生笑)不过我也知道了:报纸不如牛皮纸结实。(老师表示肯定)师:一起来回顾一下我们做小鼓的过程,想一想:在制作乐器时需要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师生相互补充,共同总结):确定作什么乐器之后,先想一想它由几部分组成,每部分要用哪种材料,再考虑好怎样把这些“零件”组装在一起。做好后试一试,进行必要的改进。 (三)制作自己的小乐器1.设计并制作小乐器师:除了小鼓你一定还有许多好的想法吧?先和小组其他同学商量商量,然后根据你们小组的计划,用我们准备好的材料制作一件或几件小乐器(板书:自制小乐器)。(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设计,制作,调试。教师出示课件,以便有困难的小组作参考。) 2.“自制小乐器演奏会”师:准备得怎么样了?“自制小乐器演奏会”马上就要开始了!哪组先来?(学生争先恐后)生:我们制作的乐器名字叫“欢喜鼓”。(演奏)师:大家认为怎么样?生:他们演奏用的鼓都差不多。师:嗯,你们看,鼓面都选择了牛皮纸。生(接着说):可是他们有的用木头铅笔敲,有的用塑料尺敲,有的用钢板尺敲……发出的声音就不一样了。师:这个组可真善于动脑筋!生:我们的乐器制作方法都一样,可是它们摇晃时发出的声音都不相同。这个“沙子鼓”里面装的是沙子,这个“什锦音乐瓶”里面有大米、绿豆和红豆。这个叫“叮叮响”,里面是又圆又硬的黄豆!生:我们用吸管作了“歌唱吸管”、“吸管口哨”,你们听(演奏),长的吸管发出的声音低,短的吸管发出的声音高。生:我们的“高低水音符”一共用了七个啤酒瓶,里面装了不一样多的水(演奏),听出来了吗?水少的声音低,水多的声音高。等我们练熟了再给大家演奏曲子听。……生:他们的“皮筋琴”拨每根皮筋时,发出的声音高低都一样。应该让这些皮筋有长有短、有粗有细。,生:他们组的“自制古筝”把皮筋缠在了木板的钉子上,声音太小了。木板是实心的,要是换成空心的盒子声音肯定会更大一些。……自评:这个环节通过设计、制作、演奏乐器、交流、评价活动,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体现了科学与技术、数学、艺术的整合。教师借鉴反馈教学的思想,巩固了前面有关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内容,又一次认识了声音有大小高低之分与振动之间的关系。生:我还想做个“风车铃”:在风车的每一个叶片上面挂一个小铃铛,风车转时铃铛就会发出声音。生:我想课后用环形磁铁做一个乐器:把几个环形磁铁套在一根吸管上,用手上下拨拉就会发出声音,我想管它叫“磁力敲打”。……自评:显然,学生在试着综合运用自己所有的知识来解决问题,这不正是我们所期望的吗?师:这节课同学们不仅又发现了许多有关声音的秘密,还亲自动手作了这么多有趣、好听的乐器。是不是还没有做够呢?生(不甘心的):是——师:愿不愿意课下继续做啊?生(齐呼):愿意!师:那就请你利用课下的时间继续把你的设想变成现实,老师也和你们一起做。等咱们都排练好了,再开一次“自制小乐器演奏会”,好吗?生(激动的):好——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小学 | 科学
发布时间:2021-09-07 15:15:55 页数:6
价格:¥2 大小:29.50 KB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