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课件
首页

12《台阶》教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4

2/4

剩余2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12 台 阶1.结合小说的文体特征,从情节入手,深入细节,欣赏人物形象。2.深入体会文中“台阶”的含义,把握小说的主题。3.感受父亲性格中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培养对待人生的正确态度。一、导入新课播放《农村老父亲》导学视频。同学们,看到画面中那一张张刻有岁月印痕的沧桑面容,那一双双充满期待的眼眸,我们仿佛看到了在困顿中前行的父辈们坚强的身影,今天我们将学习李森祥的《台阶》,它将为我们生动展现父辈们的现实生活画卷和深沉的艰苦创业精神。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自读指导,根据文体特征把握文章内容1.请同学们迅速阅读文本,分析本文与前两篇课文的差异,明确本文文体。明确:本文是一篇小说。前两篇文章都是叙事写人散文,围绕中心事件叙述零散事件,详略得当,表现文本的思想感情。本文乍然一看,以第一人称叙事,语气似散文一样自然亲和,极似叙事性散文,但仔细分析,文中所叙人事皆围绕“台阶”这一主题并有一个发展过程,主题寓于情节之中,因此本文是一篇小说。2.请说说本文围绕什么展开故事情节,并根据小说文体特征,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给课文划分层次,把握文章内容。明确:小说以浙东乡村为背景,围绕“父亲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展开情节。文章结构层次开端(第1—9段)第一层父亲年轻时造了三级青石台阶,青石台阶承载了普通农家的平凡生活。第二层父亲立志造高台阶新屋,含蓄表达父亲的朴实追求。发展(第10—16段)第一层讲述父亲艰辛、漫长、执着的准备工作。第二层描述父亲在酷暑严寒中的辛苦工作,表现其造屋的坚强意志。高潮(第17—24段)第一层描述父亲造新屋的过程。第二层描述父亲在霜冷露重的深秋早晨为修台阶做准备。第三层描述父亲在热烈的鞭炮声中既高兴又尴尬的表现。第四层描述父亲将老屋三块青石板撬来,当作新台阶基石,修成九级台阶。结尾 (第25—32段)第一层讲述搬进新屋后,父亲坐在新台阶最高层,却感觉不自在。第二层描述父亲挑水上台阶闪了腰。第三层讲述父亲失去了往日生机,感慨父亲的衰老。3.请根据已分析的结构内容,用一段简练的文字概述本文内容。明确:父亲总是觉得自家的台阶低,对别人家的高台阶总是羡慕不已。在他家乡有这样一种说法“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因此父亲不甘低人一等,立下宏愿,也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父亲吃苦耐劳,经过漫长的准备,终于造起了有九级台阶的新屋。父亲一辈子的心愿得以实现,喜上心头,但是心愿已了的父亲却觉得坐在新台阶上不自在,挑水又闪了腰,恍然觉得自己年岁已大,多了种莫名的失落感。目标导学二:细读文章,分析人物形象在故事发展的过程中,父亲的形象始终贯穿于各个情节之中,请同学们细读课文,找出文中体现“父亲形象”的语句,并作适当分析。(1)父亲一下子背了三趟,还没觉得花了太大的力气。只是那一来一去的许多山路,磨破了他一双麻筋草鞋,父亲感到太可惜。明确:从背石板的描写中,可看到父亲强健有力的形象,不关心自己的身体,反而可惜磨坏了草鞋,也凸显出了一个勤俭的老实人形象。(2)我想一步跳到门槛上,但摔了一大跤。父亲拍拍我后脑勺说,这样是会吃苦头的!明确:文章描写“我”与父亲关系的语句不多,但就此一句中便能体会到父亲对“我”的爱和教诲,凸显出一位慈父形象。(3)父亲的这双脚是洗不干净的,他一般都去凼里洗,拖着一双湿了的草鞋唿嗒唿嗒地走回来。大概到了过年,父亲才在家里洗一次脚。明确:父亲由于长年从事劳作,脚上积了许多沙泥,表现出父亲的创业艰苦,“唿嗒唿嗒地走回来”不仅是带水草鞋的厚重,也是他脚步的厚重,这里以细节描写刻画出一位踏实的劳动者形象。(4)他今天从地里捡回一块砖,明天可能又捡进一片瓦,再就是往一个黑瓦罐里塞角票。虽然这些都很微不足道,但他做得很认真。明确:虽然一无所有,但是知道积少成多的道理,两个“捡”字与一个“塞”字,是无数个日月重复的动作,父亲是一名坚韧不拔的朴实劳动者。(5)父亲坐在绿荫里,能看见别人家高高的台阶,那里栽着几棵柳树,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明确:父亲专注的目光,表达了他的决心。他有志气,不甘人后,有长远的目标,丝毫不会动摇。(6)许多纸筒落在父亲的头上肩膀上,父亲的两手没处放似的,抄着不是,贴在胯骨上也不是。他仿佛觉得有许多目光在望他,就尽力把胸挺得高些,无奈,他的背是驼惯了的,胸无法挺得高。因而,父亲明明该高兴,却露出些尴尬的笑。明确:这一系列动作描写,看似写出了一个滑稽的形象,实际上是写出了父亲骨子中深藏的朴实与安分,他所追求的“形式地位”得到了,然而骨子中的低调朴实却又让他显得局促不安。分析总结:父亲是一个非常要强的农民。他有志气,不甘人后,他要自立于受人尊重的行列,他有长远的生活目标,他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父亲也是老实厚道的农民。他用辛勤的劳动兴家立业,不怕辛苦,身上有着中国传统农民所特有的谦卑。目标导学三:揭示“台阶”意义,深刻理解主题“台阶”既是本文的题目,也是本文的线索,父亲的一生,也凝聚在小小的台阶上。 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台阶”在文中的含义。1.“三级台阶”意味着什么?请结合文本分析。“三级台阶”是父亲从山上背下的三块青石板,每块三百来斤重,垒成三级青石台阶。父亲为此感到十分自豪。平时,母亲一边坐在门槛上干活,一边看“我”在青石台阶上玩耍,父亲累了,就在青石板上休息,因此,“三级台阶”承载着一家人平静和睦的生活。2.“高高的台阶”对父亲来说意味着什么?“高高的台阶”对父亲来说,是人生的目标,是赢得一定地位的象征。正是如此,他才不惜一砖一瓦地积累材料,呆呆地望着别人的高台阶出神。“高高的台阶”也是血肉之躯的父亲战胜严寒酷暑、疲惫困苦的精神动力,更是父亲终日劳碌、坚忍执着的力量源泉。3.“九级台阶”建成之后,对于父亲有着怎样的意义?一个普通农民,省吃俭用、辛苦劳碌半生,终于建起一栋中意的房屋,这是人生莫大的幸福。“九级台阶”,是父亲的人生杰作,他当天就坐在最高一级上抽烟,这看起来平常的一坐,却是半生渴望的满足。然而“九级台阶”的建成并没有让他真正感到了地位的提升,骨子中的朴实反而让他觉得十分不自在,不止如此,当这最高的愿望达成之后,他便完成了人生目标,很快失落了,这个不服老的人,真的老了。目标导学四:读懂结局,升华情感父亲经过了日积月累的努力,终于筑起了“九级台阶”,倘若文章就此带着父亲的幸福戛然而止,那最好不过,但作者却延续笔力,写出了父亲的失落,更以“怎么了呢,父亲老了”结尾,虽不是悲剧,但却如同有悲剧一般的力量令人哀伤。对于作者如此结尾,请你谈谈自己的理解。参考素材:在中国乡村,一个父亲的使命也就那么多,或造一间屋,或为子女成家立业,然后他就迅速衰老,并且再也不被人关注,“我”只是为他们的最终命运而惋惜,这几乎是乡村农民最为真实的一个结尾。明确:即便是在农村人心中,也同时藏着物质的梦想与精神的梦想,但是物质生活的改善与精神生活的改善并不是同步的,作者也许正是窥见了这一点,才安排如此结局。拓展:在生活中去认识你的父亲,去关怀和爱戴自己的父亲。三、板书设计台阶——父亲——(线索)(劳动人民)执着   吃苦耐劳勤劳   朴实善良   敦厚有志气  有理想谦卑   坚韧不拔写作特色细节描写对比手法详略得当 可取之处本课教学从小说文体特征出发,从情节入手,深入细节、把握人物形象,完整地完成了教学目标。不足之处将把握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深化本文主题集中于一课时中,内容颇多,学生难以完全消化吸收。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3-03 14:46:04 页数:4
价格:¥3 大小:69.00 KB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