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课件
首页

部编版初一道德与法治下册:探究式教学【教学设计】《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6

2/6

剩余4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教学设计教学模式分析:探究式教学,又称发现法、研究法,是指学生在学习概念和原理时,教师给他们一些事例和问题,让学生通过阅读、观察、实验、思考、讨论、听讲等途径去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它的指导思想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觉地、主动地探索,掌握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研究客观事物的属性,发现事物发展的起因和事物内部的联系,从中找出规律,形成自己的概念。教学思路分析:自读阶段学生对教材进行反复研读,第一遍浏览式阅读,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汇与语句;第二遍详读教材,教师给出重点问题引领,学生通过仔细阅读教材和小组合作,找出相关问题答案,组内分享自读学习成果。这一阶段让学生通过知识交流,让学生体会为什么说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结合教材,让学生以小组合作探究的研习方式形成对本课知识框架的基础性认知。探究与释疑阶段。新教材的内容整体上来看理论性较强,个别知识点超出学生已有认知水平,所以仅仅依靠“自读研习”学生很难全面理解教材。这样,教师启发下的探究以及教师的难点释疑讲解就变得至关重要,所以这个部分也是课堂上的核心部分。教师结合视频、案例、问题导向等方式进行讲解。通过探究与分享,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生活实际案例出发,探讨“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使学生自身产生共鸣,关注政治生活。知识总结与应用阶段。知识点总结以教师整理的课程思维导图的形式落实本课重点,“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及其具体表现、内容、措施。教材分析:课程依据标准: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一课第一站。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法律与秩序”。“法律与秩序”中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是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的根本活动的准则,增强宪法意识。内容解析:6 本站从宪法对国家权力和公民权利两个方面的作用来引导学生理解我国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感悟宪法的原则和精神。本站共安排两目的内容:第一目“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引导学生认识“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一宪法基本原则。本目主要从四个方面阐述了这一宪法基本原则的表现。其一,从我国的国家性质来看,宪法确认我国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其二,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看,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其三,从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看,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其四,从公民基本权利角度看,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教材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在不同领域的表现,通过具体事例让学生理解这一抽象概念。第二目“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人权是指“人,因其为人而应享有的权利”,在当今的国际社会,维护和保障人权是一项基本道义原则。是否合乎保障人权的要求已成为评判一个集体优劣的重要标准。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具有深远意义。本目主要从“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人权的主体及内容”“国家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三个方面进行介绍,强调了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增强对宪法基本内容的认识,热爱宪法。2)认识人权、珍惜和热爱自己的人权。3)对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具体做法产生敬意。2.能力目标1)知道很多国家机关名称里有“人民”二字的原因。2)对宪法基本内容的认识和了解。3)学会通过不同途径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社会事务等,提高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能力。4)提高对人权内涵的认识,自觉维护个人的人权。3.知识目标1)知道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其实就是规定我国的国家性质。2)知道宪法内容,对宪法规定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及公民基本权利内容有初步了解,这些内容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或保证人民当家作主。6 3)知道我国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国家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教学过程:自读阶段导入新课:活动导入。展示图片“宪法”、“12月4日国家宪法日”你了解宪法吗?你印象里的宪法是什么样的?(学生回答)我们每个人对于宪法会有自己不同的理解,毛泽东曾指出:“一个团体要有一个章程,一个国家也要有一个章程,宪法就是一个总章程。”列宁也曾说过:“宪法是一张写满人民权利的纸”,所以宪法是保障我们权利的章程,是我们“公民权利的保障书”。环节一:“自读时间”,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2-10页内容,划出你不理解的词汇和语句。环节二:出示“自读提示”。老师给出了6个问题,请你与小组成员合作寻找归纳出答案。探究与释疑阶段下面我们一起来进行问题探究与问题释疑,通过下面的学习,我们来验证一下,你们小组归纳的问题是否正确。活动一:运用你的经验“你了解国徽吗?”在日常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场所悬挂国徽?给出图片天安门城楼、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人民大会堂。出示国徽图片。国徽的图案,内容为国旗、天安门、齿轮和麦稻穗。其意是用天安门图案作民族精神的象征;用齿轮、麦稻穗象征工人阶级与农民阶级;用国旗上的五星,代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大团结。法律链接:根据我国《国徽法》第五条的规定,下列场所应当悬挂国徽:①北京天安门城楼,人民大会堂;②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会议厅;③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的审判庭;④出境入境口岸的适当场所。在这些悬挂国徽的国家机关中,我们发现很多国家机关名称里都有“人民”6 二字?为什么很多国家机关的名称里有“人民”二字?引出第一目:国家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活动二:“探究与分享”问题探究“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具体表现有哪些?”对这一内容的教学,建议教师分两步进行:第一环节:请学生回答“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具体表现有哪些?”这一问题。第二环节: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老师可以播放提前准备的幻灯片,具体顺序如下:1.宪法确认我国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给出宪法规定的国家性质。2.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难点释疑:结合图片介绍什么是经济制度?经济制度是指为建立、维护有利于社会发展的经济秩序,而确认或创设的各种有关经济问题的规则和措施的总称。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3.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结合教材第四页“探究与分享”,带领学生归纳广大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贯彻于国家生活的各个领域和方面。通过知识拓展“人大代表”选举方式,加强学生理解。4.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结合教材第五页相关链接,向学生出示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知识小结:宪法从国家性质、经济、政治、权利等角度保障了我们公民的权利。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归根结底就是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我们要依法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担当起国家主人应尽的责任。6 给出6张国家保障人权的事例图片。这些图片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教师归纳:以上图片说明我们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引出第二目“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名词解释“人权”,人权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每个人按其本质和尊严而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播放视频《中国人权法治化保障的新进展》白皮书出炉第一环节:结合视频与教材内容,请你在教材找出以下问题答案。(学生回答)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在我国,人权的主体和内容十分广泛。国家层面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第二环节:教师依次给出PPT,进行讲解。知识总结与应用阶段(包含板书)小结:国家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下面我们共同来绘制本站的思维导图。教师板书本课知识简图,引导学生绘制本课思维导图。习题练习:1.我国宪法第一条第一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规定的是(D)6 A.我国的经济制度B.我国的根本制度C.我国的政治制度D.我国的国家性质2.广大人民通过________行使国家权力,管理国家事务。(A)A.人民代表大会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人民政府D.人民法院3.“锦绣河山收拾好,万民尽作主人翁。”朱德元帅的这句话说明了(B)A.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公民B.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C.工人和农民才是国家的主人D.人民能直接行使国家权力4.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尊重和保障人权。下列属于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做法的是(B)①立法机关在立法过程中依据宪法,规范立法权的行使,丰富公众参与立法的形式 ②司法机关(法院、检察院)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 ③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④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6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3-02 17:44:04 页数:6
价格:¥5 大小:195.77 KB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