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课件
首页

部编版初一道德与法治下册:探究式教学【教学设计】《公平正义的守护》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5

2/5

剩余3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公平正义的守护》教学设计教学模式分析:探究式教学(Inquiry Teaching),又称发现法、研究法,是指学生在学习概念和原理时,教师只是给他们一些事例和问题,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观察、实验、思考、讨论、听讲等途径去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它的指导思想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觉地、主动地探索,掌握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研究客观事物的属性,发现事物发展的起因和事物内部的联系,从中找出规律,形成自己的概念。通过已有认知问题带入,思维交流观点碰撞,探究形成共识,最后价值认同达到行动自觉。教学思路分析:结合今年的消费维权主题:“品质消费.美好生活”。旨意要求经营者倾听消费者的需求,引导和提供品质消费,做好售前售后服务,为消费者的品质生活贡献美好之力。让学生认清要想实现品质消费.美好生活,需要公平正义的守护(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执法部门、经营者、消费者等多方面努力)。用时政素材导入新课学习,上节课已解决两个w即什么是公平正义(what);社会为什么需要公平正义(why);本节课将解决如何维护公平与正义(how)?让学生借助一些感性材料来深入了解公平正义;利用好教材中的运用你的经验,探究与分享栏目,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体会公平与正义的社会离不开个人的守护和制度的保障。从小到大相信同学们会自己经历过或看到过不公平的事,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描述,并谈当时感受。各小组成员进行交流讨论遇到不公平的情形应该怎样做。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汇报主要观点。教师总结现实生活中,不公平的现象时有发生。遇到不公平的行为时,我们要坚守原则立场,敢于对不公平说“不”采用合理合法手段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同时需要反省自己是否做过待人不公平的事情。让学生懂得,我们希望别人公平对待自己,同时我们也要公平对待别人。利用投影仪或多媒体展示课前准备作业中的典型故事或名言,用来源于学生实际的故事离学生近,最关键的是能引起学生共鸣,也容易进入问题情境。借助多媒体播放视频资料,引发学生情感共鸣:期盼正义、实现正义、维护正义做有正义感的人,情感素材选好是关键。通过案例分享,5 青少年不仅要敢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而且要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守护正义)同违法犯罪作斗争,不能鲁莽行事,要机智灵活,讲究策略。通过教师展示的材料和学生的感受总结:如何坚守公平和守护正义。本节课力图将教材知识进行整合处理,因为坚守公平与守护正义都离不开个人与制度来维护,以一个整体来讲思路更加清晰好把握,同时也便于学生理解。教材分析:课程依据标准: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八课第二框。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心中有法”中的“我与他人和集体”中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2.5知道每个人在人格与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做到平等待人,不凌弱欺生,不以家境、身体、智能、性别等方面的差异而自傲或自卑,不歧视他人,富有正义感”。内容解析:第二框“公平正义的守护”,主要探讨如何实现公平、守护正义。本框内容从个人和法律制度两个层面进行立意和阐述,让学生形成维护公平正义的意识。维护社会公平离不开每个人的积极参与和制度保障,追求正义离不开个人的努力,守护正义更需要司法的捍卫。通过创设情境学生参与活动,学生明确要坚守公平,而坚守公平需要个人的努力和制度的保障。守护正义同样如此,情感素材的引用让学生引起共鸣要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去守护正义。明确司法是捍卫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司法维护正义,国家特别重视,党的十八大以来进行的司法制度改革目的就是: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通过学习,让学生理解并认同法治精神,让法治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本框共安排两目的内容:第一目“坚守公平”。“坚守公平”这一目引导学生如何实现公平的坚守。要实现公平的坚守,就需要个人维护公平,以公平之心待人处事,敢于对不公平说“不”,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和手段谋求公平;同时需要制度保障公平,无论对于立法还是司法,都要公平地对待每个人,切实维护其合法权益。第二目“守护正义”。“守护正义”这一目引导学生如何实现正义的守护。教材通过“阅读感悟”“探究与分享”等活动,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做一个富有正义感的人,以实际行动建构正义的大厦。要实现正义的守护,就需要个人守护正义,要敢于斗争,要讲究策略;就需要司法维护正义,以法律为准绳,确保司法过程和结果合法、公正。教材最后设置了“拓展空间”5 ,引导学生向正义榜样学习,从报纸、杂志、网络等媒体中搜集正义人物的先进事迹,相互交流,感悟正义榜样的高尚情怀。如果有时间则进行深度研讨:培养自己的正义感,有哪些途径和方法?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感受到来自正义的力量,愿做一个坚守公平、充满正义感的人。2.能力目标:能根据一些具体的实例,理解守护正义维护公平的重要,并能够想办法维护公平与正义。3.知识目标:理解坚守公平的原因;能说出如何坚守公平和守护正义。教学重点:公平需要每个人的积极参与和不懈努力;维护正义,做有正义感的人。教学难点:制度保障公平;司法维护正义。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搜集有关维护公平正义的典型事例的视频资料或文本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1)搜集正义人物的先进事迹,写出自己的感受。(2)预习教材,对疑问和困惑做好记录教学过程:一、开门见山进入新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公平正义(what)及公平正义的作用(why)学习了两个W,本节课我们来学习第三个W即如何守护公平正义?(how)二、新课学习【探究一】坚守公平(how)活动一:从小到大相信同学们或多或少的经历过或看到过不公平的事。1.以小组为单位,描述自己经历过或看到过不公平的事,并谈当时感受,2.小组成员进行交流讨论:遇到不公平的情形应该怎样做?3.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汇报主要观点。学生汇报、教师总结:不公平的现象时有发生。遇到不公平的行为时,我们要坚守原则立场,敢于对不公平说“不”采用合理合法手段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坚守公平离不开公民个人的维护。5 展示政策图片:近年来,我国所实施的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法律援助制度、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等等你知道我国还有哪些类似的政策或制度吗?这些制度有什么作用?我国这些相关制度和政策体现了正义,也正是这些正义的制度维护了社会的公平。引出坚守公平需要制度保障,并过渡到如何守护正义。【探究二】守护正义(how)活动二:无手律师白志坚――法律援助显真情围绕以下问题展开分析、讨论:从法律援助律师白志坚的身上你学到了什么?做富有正义感的人,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作为一名残疾人,他用自己的努力为残疾人这个群体树立了榜样;作为一名律师,他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赢得了当事人的信任与尊重;作为一名法律援助人,他用坚定的职业信仰维护着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为他们撑起一片蓝天。白志坚律师是一名具有高度责任感与正义感的人,他在用实际行动建构正义。正义如果没有实际行动就是死的。观看视频:抓贼怕报复外衣罩小偷头致其死亡属见义勇为昆明市民银先生见到学校保安抓偷车贼,上前帮忙合力将小偷制服,并用小偷的外衣罩住其头部。谁知等民警赶到现场时,小偷却被“闷”死了。银先生的这一举动,给自己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公安机关以过失致人死亡罪,向检察院移送起诉,追究其刑事责任。最终,检察机关肯定了银先生的见义勇为行为,今年3月12日,昆明市五华区人民检察院作出了不予起诉的决定。谈谈你的感受?与违法犯罪作斗争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履行的责任和义务,面对非正义行为要敢于斗争,正义必战胜邪恶。为市民银先生和人民检察院点赞。特别指出青少年遇到危险要优先考虑保护自己,但并非漠视非正义行为,要见义智为、见义巧为。介绍常用热线电话:报警、火警、急救、交警和投诉举报电话。特别说明:12岁及以下的未成年人监护人应教育孩子不要以无聊时乱拨打110或119或120戏弄民警、消防员、医务人员取乐,如有别人的孩子用自己孩子的手机或电话戏弄110119120(则罚款100元),应对其或让其家长对其进行教育。活动三:展示从报纸、杂志、网络等媒体中搜集到的正义人物的先进事迹,相互交流、感悟正义榜样的高尚情怀。5 深度研讨:培养自己的正义感,有哪些途径和方法?各小组汇报得出结论,教师总结。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向正义榜样学习,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活动四:播放《为了公平正义》司法体制改革宣传片。引出司法维护正义,司法是捍卫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司法机关如何行使职权捍卫社会公平正义?国家如何实现司法正义?(学生发言,教师总结,点评)拓展我国制定的审判员回避制度:我国司法制度规定,审判人员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权要求他们回避:(1)本案的当事人或者与当事人有直系血亲、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及姻亲关系的;(2)本人或者其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3)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勘验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4)与本案的诉讼代理人、辩护人有夫妻、父母、子女或者同胞兄弟姐妹关系的;(5)本人与本案当事人之间存在其他利害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思考:国家为什么制定审判员回避制度?司法是捍卫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体现司法公正。小结:守护正义离不开个人的守护和司法维护。三、梳理提升:师生共同对本节知识进行梳理总结(表格式)四、作业:做一份关于公平正义的手抄报结束语: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公平正义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贯主张,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核心价值。“法者,天下之公器”,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离不开法治的有力保障。离不开国家、社会和全体公民的共同努力,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建共享公平正义的美好社会。5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3-02 17:44:04 页数:5
价格:¥5 大小:31.00 KB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