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课件
首页

广东省深圳市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版附答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7

2/7

剩余5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2年深圳市普通高中高二年级调研考试历史本试卷共6页,19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留存试卷,交回答题卡。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先秦诸子虽“百家异说”,但其思想旨趣却有相通之处。以下论述体现了()著作相关论述《孟子》问日: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韩非子》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吕氏春秋》乱莫大于无天子,无天子则强者胜弱……不得休息。A.官僚政治的确立B.诸子思想的统一C.社会转型的诉求D.集权制度的完善【答案】C2.东汉顺帝年间,尚书令左雄建议改革察举制,规定孝廉被推举到中央后,必须通过考试才能获得官职,“儒者试经学,文吏试章奏(行政文书)”这一建议()A.扩大了官员选拔范围B.体现了经世致用思潮C.杜绝了察举制度流弊D.影响了后世选官变迁【答案】D3.唐德宗建中元年,朝廷税制从“有田则有租,有家则有调,有身则有庸”转变为“户无主\n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这一举措()A.抑制了王地兼并B.减轻了人身束缚C.发展了庄园经济D.提高了商人地位【答案】B4.王安石变法后近800年间,学界对王安石变法多持否定态度。直到20世纪前半叶,学界逐步肯定了王安石变法,梁启超盛赞王安石“适应于时代之要求而救其弊”。这反映了()A.历史认识的时代性B.历史真相的不确定性C.历史评价的阶级性D.历史解释的客观性【答案】A5.下图是清代前期太湖地区经济发展示意图。这反映出该地()A.雇佣关系普遍B.农业多种经营兴盛C.商帮实力雄厚D.自然经济完全解体【答案】B6.福州船政学堂创立于1866年,课程包括轮船制造、机械设计、船舶驾驶等。学生除理论学习外,还需参加教学实习和专业实践,毕业生广泛任职于海军、开矿、造船、水雷、翻译等领域。这体现了船政学堂()A.中西并重的教学理念B.变法图存的指导方针C.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D.实业救国的价值取向【答案】C7.1913年,为“启发民众教育,推进民主革命”,民国政府成立了京师通俗图书馆。到1916年,分布在全国21个省的通俗图书馆己有237所,最多的湖北省已达44所。这反映了()A.近代图书馆服务公众的职能B.湖北成为民主革命的中心C.民主共和观念己经深入人心D.图书馆主导开展国民教育【答案】A\n8.下图为1916-1922年中国纱厂数量统计折线图,据此可知()A.北洋政府加强经济管控B.中国棉纺织技术领先于世界C.民族工业结构渐趋合理D.国际局势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答案】D9.在晋察翼敌后根据地,基层党组织指导成立了青年救国团、农村俱乐部、战地动员会等文艺团体,时常以关公戏、地方剧、古装戏、民歌、墙画等乡村艺术形式开展宣传工作,获得民众好评。上述做法()A.着眼于传播传统文化B.实现了基层的全面动员C.丰富了对敌斗争策略D.推动了解放战争的胜利【答案】C10.1954年7月,毛泽东指出:“缓和国际紧张局势,不同制度之间可以和平共处。”10月,他与尼赫鲁谈话时讲到:“国与国之间不应该互相警戒,尤其在友好的国家间。像我国同美国这样互相警着是不好的。”这表明当时我国()A.实践了“求同存异”方针B.根据多极化趋势调整外交政策C.与资本主义阵营达成和解D.外交活动服务于国家核心利益【答案】D11.下表是《十二铜表法》的部分条文,由此可以推知,该法典()所属条目内容第3表第1条如债权人有数人时,得分割债务人肢体进行分配,纵未按债额比例切块,亦不以为罪。\n第4表第2条家属终身在家长权的支配下。家长得监察之、殴打之、使作苦役,甚至出卖之或杀死之。纵使子孙担任了国家高级公职的亦同。第8表第2条凡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能取得调解时,则伤人者也应受到同样伤害。A.重视对司法证据的应用B.注重保护公民私有财产C.保证了社会的公平正义D.带有野蛮的习惯法传统【答案】D12.《天方夜谭》吸收了古代西亚和埃及等地的民间传说。它传入欧洲后,其中的一些故事题材被《十日谈》引用,如《妻子的计谋》《真假戒指的故事》《法官与海盗的故事》等。这表明阿拉伯文化()A.成为文化交流的桥梁B.是西欧人文精神的起源C.保存了希腊罗马文化D.融合了东西方文化遗产【答案】A13.革命前夕,法国度量衡纷繁复杂,例如巴黎古尺曾被称为“国王的脚”。1791年,国家议会和法国科学院依据敦刻尔克-巴塞罗那子午线的相关测量数据,确立了标准长度单位“米”。这一转变体现了()A.社会契约理论B.自然理性原则C.民族民主意识D.开明专制思想【答案】B14.20世纪初,比利时将刚果变为殖民地后,在当地开展有组织的可可种植,刚果成为欧洲重要的巧克力原料产地。同一时期,欧洲人掌握了生产固体巧克力的技术,巧克力逐渐走进千家万户。这说明()A.比利时主导非洲殖民霸权B.工业资本影响国际分工C.全球贸易网络的初步形成D.英国的贸易断被打破【答案】B15.1945年12月,法国将阿尔及利亚的抗法英雄阿卜杜·卡德尔的住所列为历史遗址,后来遗址范围又扩大到他生活和居住过的清真寺等。这一做法旨在()A.释放和解信号维持殖民统治B.修复国际关系促进和平发展\nC.将民族自决确立为公认准则D.融合两国文化助推非洲发展【答案】A16.20世纪五六十年代,苏联采用预制模块、快速搭建的技术建设了一批住宅楼,圆了很多人的住房梦。一位美国宫员对此表示:“苏联人想发明世界上唯一的大规模廉价住宅建设模式,他们所做的一切让人吃惊。”这表明当时苏联()A.放弃军备竞赛专注发展民生B.工业规模位居世界首位C.改善人民生活应对国际竞争D.经济体制改革有所突破【答案】C二、非选择题:共52分,考生根据要求作答。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古代的金石学或古器物学,主要是搜集铜器和石刻,为其著录,考辨文字,考订历史。20世纪初,英、德、法、俄、日等国家纷纷派遣探险队到新疆和甘肃地区,他们采用考古学和地质学的一些方法,侧重于发掘、掠夺古物,甚至通过调查勘探觊觎我国领土。这一时期,“打倒孔家店”的口号震动了中国思想界,学者在怀疑、批判和驳斥“三皇五帝”古史体系真伪的同时,也痛感科学资料的极端贫乏。20世纪二十年代,以仰韶、般墟为代表的田野发掘工作随之展开,逐渐形成了中国考古学。——摘编自夏《五四运动和中国近代考古学的兴起》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考古界提出“让考古成为人民的事业”。1958年,中国第一座史前考古遗址博物馆—半坡博物馆对外开放。1976年,国家开放秦始皇陵兵马通博物馆。除了著述论文、考古报告,苏秉琦的科普文章《华人·龙的传人·中国人》引起重大反响,被选入1988年高考语文试题。贾兰坡在“大科学家讲的小故事”丛书中讲述了他求学科研和周口店发掘的故事。进入新世纪,考古学界与公众的互动更积极直接。2002年,媒体从老山汉墓发掘之初就全方位追踪报道,“考古不是挖宝”的概念更加深入人心。现在,人们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观看考古纪录片或高校公开课,与考古领队对话,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投票。——摘编自费博宇《中国考古学大众化历程研究》(1)根据材料一,简要说明中国考古学对金石学的继承和发展,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推动中国考古学形成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考古学走向大众的条件。\n【答案】(1)继承:通过古物研究历史。发展:注重田野发掘,获取新材料。原因:金石学和古器物学的传统:20世纪初,帝国主义瓜分中国,民族危机加深;西方考古学和地质学传入中国;新文化运动后,中国上古史体系遭到质疑,历史学研究需要新材料;仰韶、殷墟等田野考古的实践。(2)条件:新中国成立后,考古成果丰富,博物馆事业发展;考古学家的使命感与社会责任感;社会各界热心公众考古事业;随着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逐渐增强;书籍报刊、影视媒体、网络等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世纪时,宗教医学是人们疗治病痛的主要途径。16至17世纪,瘟疫频发,英国人口大量死亡,社会经济受到严重冲击,基督教会束手无策,神职人员纷纷死亡,民众对教会的权威性和神圣性产生怀疑。这时期医学界对疾病的认识已经向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病理观转变,建议当局注意城市公共卫生,民众重视卫生保健,并以放血、催吐等疗法取代祈祷、观瞻圣物。政府则以医学隔离、清扫街道等手段进行防控,严禁举行相关祭祀活动。在地方政府和议会推动下,伊丽莎白女王授权枢密院编纂《政令大全》,加强对地方防疫的管理。——摘编自陈凯鹏《论近代早期英国防疫对策特点》材料二为应对西班牙流感等全球医疗和社会危机,1921年国联卫生组织成立。二战后,国际社会仍面临严峻的公共卫生问题,如霍乱、鼠疫、黄热病等,亚非拉国家普遍缺乏基础医疗设施,无法有效应对,死亡率居高不下。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在日内瓦成立,标志着全球卫生与流行疾病控制的新时代,国际合作共识加深。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推广疫苗接种,处理贫穷与卫生问题,保障世界不同区域的基础医疗建设,传染病防治取得重大进展,死亡率逐步下降,之前曾威胁世界60%人口的天花基本被根除。——摘编自[英]普拉提克·查克拉巴提《医疗与帝国》(1)根据材料一,概括近代早期英国防疫策略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变化产生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世界卫生组织成立的背景及其意义。【答案】(1)变化:宗教色彩减弱,科学性增强。原因:现实情况动摇人们的宗教信仰: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封建王权强化、民族国家逐步建立。\n(2)背景:具有国际合作的经验;二战后世界殖民体系瓦解,第三世界国家面临医疗卫生困境;传染病等公共卫生问题突出;科技和医疗条件的进步;全球化;建立健全世界卫生体系的需要。意义:协调各国之间的医疗卫生工作;推动世界卫生工作的体系化、制度化;提高发展中国家医疗卫生水平,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提高全人类医疗水平,促进健康状况的改善;强化了人类的公共卫生观念。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历史是色盲的,任何肤色都可以发展成一种文明。文明乃合作的产物,几乎每个人对它都作有贡献,中国学者会提醒我们:从公元前2000年直到现代,他们出现了无数的政治家、发明家、艺术家、诗人,科学家、哲学家、圣贤。墨西哥的学者可能指向哥伦布发现美洲前的玛雅、阿兹特克与印加文化之堂皇建造物。印度学者想起的可能仍是印南的黑达罗毗茶民族曾产生了他们自己的伟大建筑家与诗人。各地区独特的文明在交流互鉴中不断传播,发展出灿烂多样的世界文明。人类文明在差异中共享,在交流中进步。——摘编自[美]威尔·杜兰特《世界文明史》依据材料,围绕“人类文明的交流与发展",自拟一个论题,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逻辑严密,表述清楚。)【答案】围绕“人类文明的交流与发展",结合各文明之间相互交流的相关史实进行论述,言之有理即可。例如:论题:人类文明在在交流中进步。论述: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中,创造和发展了多姿多彩的文明。不同文明相互借鉴,推动了人类文明进步。在中国汉代,丝绸之路开辟后,中国的丝绸传到罗马,影响了罗马的社会生活,同时向西域传播了中原文化,也引进了葡萄、石榴、胡麻、芝麻等西域文化成果,丰富了中国与其他地区的物质文化。北宋发明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事业,南宋时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对欧洲人开辟新航路,发现美洲大陆提供了重要条件;哥伦布等航海家利用着中国文明的指南针发现了美洲文明,将每周的玉米、土豆带到了欧洲大陆,也将欧亚文明传播到了美洲,自此,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总之,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2-09-02 22:37:14 页数:7
价格:¥3 大小:217.00 KB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