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课件
首页

冀教版一上数学第5单元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第七课时0的加减法教学设计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6

2/6

剩余4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第七课时0的加减法教学内容教材46~47页理解0表示的实际意义并计算有关0的教学提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0的加减法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经验。教学时充分利用情境图,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动手操作,动嘴描述,理解知识的发展过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在讲童话故事的过程中,学习有关0的加减法。过程与方法:理解0表示的实际意义,会计算有关0的加、减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童话故事,使学生受到做事专心和关心长辈的教育。重点、难点重点:知道0的含义,掌握有关0的加减法。难点:理解0的实际意义准确、快速进行有关0的加减法。教学准备教具准备:主题图、课件。学具准备:算式卡片。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师: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特别喜欢听故事。其实,很多故事不但有趣,而且还蕴含着数学知识和做人的道理。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故事---小猫钓鱼,并在这个故事里我们学习有关0的加减法。(板书:0的加减法)设计意图:“小猫钓鱼”这个童话故事是学生所熟悉和喜爱的故事,容易让学生带着愉悦的心情学习。二、探求新知---小猫钓鱼。(一)0的加法计算。(课件播放《小猫钓鱼》的前半部分)师:我们来比一比刚才谁听故事听得最认真?你知道猫妈妈钓了几条鱼吗?生:3条。师:小猫呢?它又钓了几条鱼?用哪个数字来表示呢?生:小猫一条鱼也没有钓到,用数字0来表示。,师:想一想:小猫为什么一条鱼也没有钓到?(给学生充分交流时间,对于表述不清的及时进行指导)师(小结):因为小猫钓鱼时不专心,一会儿去捉蜻蜓,一会儿去捉蝴蝶,所以一条鱼也没有钓着。我们做事能不能像小猫那样?应该怎样呢?生1:我们做事情不能像小猫那样,应该专心做每一件事情。生2:我们做作业时,应该专心写作业,把作业全部做完,再玩自己想玩的游戏。生3:上课我们要认真听见,按老师的要求专心做事情,下课再去玩自己想玩的游戏。......师:真是一群专心做事的同学们,你们真了不起!兔博士也有问题想问我们,想不想知道是什么问题?(课件出示兔博士的问题:小猫和妈妈一共钓了几条鱼)想一想,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生1:3+0=3.生2:0+3=3.(学生边说,教师边板书)师:你知道算式等号前面数字3、0和等号后面数字3分别表示什么吗?生:算式等号前面数字3表示妈妈钓到3条鱼,0表示小猫钓到0条鱼;等号后面数字3表示妈妈和小猫钓到鱼的总数量。设计意图:体会0的意义,学习0的加法算式。通过讨论小猫为什么一条鱼也没有钓到,使学生受到做事专心的教育。(二)0的减法计算。师:太阳快落山了,小猫和妈妈高高兴兴地回家了。小猫和妈妈回家后,又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们继续看故事。(课件播放后半部分)谁能说一说小猫和妈妈回家后又发生了什么事情?(给学生充分时间交流,只要说法合乎常理均予以表扬)师小结:小猫和妈妈回到家以后,妈妈有事出去了,小猫在家里看着3条鲜美的鱼,在等妈妈回来,等了好长时间,妈妈还是没有来。小猫实在太想吃了,就把3条鱼都吃光了。看到这个故事,你想对小猫说些什么?生1:妈妈辛苦钓到的3条鱼,小猫不可以全部吃掉。,生2:等时间再长,也要等到妈妈回家,小猫才可以和妈妈一起吃美味的鱼。......师:通过同学们的讨论,我知道了同学们你们都是一群懂得关心长辈的好孩子。现在,老师还有一个问题想问问你们:一共有3条鱼,小猫把3条鱼都吃了,还剩几条鱼?你会列式吗?试一试。生:3-3=0.(学生边说,教师边板书)师:从左往右,算式中3、3、0分别表示什么呢?生:从左往右,算式中第一个3表示共有3条鱼,第2个3表示小猫吃掉的3条鱼,0表示还剩的鱼的数量。设计意图:进一步认识0,加深对减法意义的理解。并通过对小猫做法的认识,让学生受到关心长辈的教育。师:通过观察黑板上2个关于0的加法算式,你发现了什么?(3+0=3,0+3=3)(给学生充分时间交流,对于描述不清的及时进行指导)生:是一个数加0或0加一个数,得数还是原来的数。师:观察3-3=0这个减法算式,你又发现了什么?生:两个相同的数相减,得数是0.师(出示算式卡片):利用你们的发现,你能快速得出这些算式的得数吗?......设计意图:深化有关0的加减法的认识,建构数学模型。三、巩固知新。1.试一试。教材第46页。(1)出示示意图,先让学生看图说一说图意。(2)再选择合适的算式列式解决。(3)学生之间交流各自结果,最后请同学读出自己的算式。2.练一练第1题。出示示意图。请学生边讲故事边计算,可能写出不同的算式,只要故事讲得合理,均给予积极的评价。设计意图:猪八戒吃西瓜的故事情景图,让学生根据图列出减法算式并计算,,这不仅是对本节课所学新知的检查与巩固,而且也考查了上节课减法的意义以及5以内的减法计算。四、达标反馈。1.里面的数是几?请把答案写在里面。5-5=3+0=2+3=2+1=0+=1-0=42.我会把下列算式按得数从大到小排一排。()>()>()>()>()>()3.看图列式计算。答案:1.0353142.0+5>5-1>0+3>2+0>4-3>4-4五、课堂小结。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0的加减法。谁能说说如何理解0表示的实际意义以及计算有关0的加减法时需要注意什么?不要求学生描述得特别准确,只要意思对就可以。最后,师生进行概括:1.在实际生活中一个物体也没有一般用数字0来表示。2.0加任何一个数均等于这个数本身,两个相同的数相减等于0。设计意图:一方面帮助学生梳理本节课学习的数学知识点,另一方面激发学生认真听课,积极回答问题的好习惯。六、布置作业。1.按顺序填数。,2.爸爸和咪咪。3.看图回答问题。答案:1.02452.3+0=3或0+3=33.3-3=0板书设计0的加减法0+3=3或3+0=3(任何数加0都等于这个数)3-3=0(两个相同的数相减等于这个数)教学资料包一、教学精彩片段。(一)师:我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东西,想不想知道这个盒子里装的是什么。(打开空盒子)你知道用哪个数字来表示它吗?(生:0)今天我们就来继续学习“0的加减法”(板书:0的加减法)(二)(出示教材47页:数学游戏)师:(拿出准备好的数字卡片)下面我们做一个游戏,游戏规则:把这些数字卡片全部反扣过去,同桌之间两人一组,其中一人取出2张,对方列相应加法以及减法算式并说得数。有的同学反应不及时,说出的算式不太规范,让其表演一个小节目。设计意图:,1.通过数字游戏--抽数字卡片,进行加减计算,加强口算能力。2.通过同学们边说边做,一方面可以预防学生因疲劳走神,另一方面考查了学生的反应能力,加深了对左右的理解。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引起学生继续学习的欲望。二、教学资源。0的加减法1.观察情景图,分别用数字表示图中各部分的数量。2.选择合适的运算方法列式解决。3.任何数加0都等于这个数,两个相同的数相减等于这个数。 三、资料链接(一)数字“0”的来历数字“0”的来历在人类古代文明进程中,数字“0”的发明无疑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有了“0”,不仅使记位数字的表达简洁明了,使得数学运算简便易行,而且从“0”的概念出发,发展出逼近零的无穷小数从而产生导数,进而产生微分和积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0”是数字中最重要和最具有意义的数。没有“0”,便没有现代数学,也就没有在此基础之上建立的现代科学。  数字“0”是印度人发明的。有意思的是,与印度有过同样辉煌灿烂历史的其他文明古国,如古希腊、古埃及、古代中国,以至于古代玛雅文化都与“0”失之交臂。(二)0的故事数字王国里只有0表示什么都没有,大家都有点看不起他,1说:“我表示物体有一个。”5说:“我表示物体有五个。”大家都嘲笑0,你呢?0很伤心,他很难过的离开了数字王国。 第二天,10去外面玩,在路上碰见了数字1、2、3„„9,数字看到10都不由自主的捧腹大笑。10不知大家在笑什么,善良的2告诉他:“10,你怎么变成“1”了呀?!”    10拿起镜子一看,呀!自己真的变成“1”。    10立即想到了伙伴0,于是大家纷纷开始寻找0,可是找了一天一夜,却连0的影子都没找着。    第三天,人类世界可乱了套!学校里许多人考试考了100分,回到家把试卷给爸爸妈妈看,原以为能被表扬一番,但当看到自己试卷上只考了“1”分,已经晚了,爸爸妈妈很生气。卖衣店里,这件衣服原来要50元,可现在却变成了5元,气得老板直跺脚。城里全都乱套了!    数字们决定去把0重新找回来。    它们走啊走啊,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在一间破茅屋里找到了0,1、2、3„„10数字们个个都劝0回到数字王国,大家都说:“我们错了,大家是平等的啊,你和我们一样,也是一个数。我们是一家人,你走了,10就变成了1,100也变成了1,你知不知道,没有了你,这个世界已经全乱套了!”     0看到同伴们认识到了错误,就跟随着数字们回到了数字王国。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小学 | 数学
发布时间:2021-09-01 19:07:52 页数:6
价格:¥2 大小:124.62 KB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