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课件
首页

小学科学人教鄂教版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共12课)(2022)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9

2/19

剩余17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人教鄂教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设计18\n第一单元走进科学1.科学真有趣【教学目标】1.认识到我们的生活处处有科学,能用实验的方法破解生活的奥秘,科学研究要从事观察、实验、考察、记录等实践活动。能剔除自己的猜想和假设,并通过实验验证猜想和假设;2.让小学生经历科学探究发现的过程,意识到科学并不神秘,小孩子也能做科学。培养合作、细致观察的学习习惯,能体会到科学探究要尊重证据;能举例说明生活中的科学应用。3.让学生认识到科学可以对自然现象作出很好的解释,但科学也不是万能的,一些问题至今仍没有找到答案。4.科学研究、科学发现需要一个过程,许多问题的答案在今天仍没有找到,但不代表以后不会找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教学重点】能用实验的方法认识到科学真有趣。【教学难点】探究实验要求。【教学准备】木条或磁性钓鱼竿若干,写有数字或式题的纸小鱼(上别有回形针)若干,鱼塘背景图一幅、小鱼缸若干、记录用纸和记录用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设置悬念,提出问题同学们看,这儿有两个相同各种形状的鱼,猜猜把它们同时放入水中会怎么样?(学生自由猜测)师演示:大家看到了什么?师提问:哪些小鱼能够被钓起来?(学生大胆猜测)2.揭开谜底,揭示课题谜底:被钓起来的小鱼里面,有一个装有铁钉。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钓鱼游戏真有趣(板书)二、猜测实验,亲历探究1.探究钓鱼现象(1)提出问题:如果把材料盒里的小鱼放入水中,会出现什么现象?请各小组先猜测一下,把你认为钓得上来、钓不上来和不确定的小鱼在桌子上分开,并且要做好记录。(见实验记录表一)(2)学生分组活动。哪个小组想汇报一下你们的猜测结果?(学生汇报)(3)同学们大胆地猜测,但是,怎样证明你的猜测是否科学?生分组做实验,填好实验记录单,师巡回指导。(4)教师总结2.探究取出水中曲别针方法(1)揭示要求在刚才的实验中,我们已经发现,同样为纸小鱼,它们为什么有的能钓起来呢?那么,你打算用什么方法捞取水中曲别针呢?能再做一次大胆的猜测吗?我们怎样能知道曲别针应该怎样钓起来?引导学生想到把手或工具放进水里,体会捞起感觉。学生用手把鱼缸里的水倒出来,体会拿出来的感觉。(学生分组实验,进行感受。)学生交流实验感受,并说明道理。理解实验要求:A、不能把手或工具伸入水中。B、不能把水倒出来。教师总结:要用科学的方法来完成钓鱼游戏实验和取曲别针游戏实验,从而了解到,生活处处有科学。(2)探究讨论,用心设计。小组内讨论一下,设计实验。交流实验方案。(学生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提出注意问题)学生按照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做好实验记录(实验记录表二)汇报交流,得出结论。18\n总结:科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科学真有趣。三、拓展应用,延伸课外走进科学教室,观察、实验、制作、测量,引导学生认识科学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走出科学教室,观察、实验、制作、测量,你又有什么新发现,谁能举例说明科学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教学后记】2.袋子里面有什么【教学内容】本单元一共是三课时内容,第一课《科学真有趣》,第二课《袋子里面有什么》,第三课《相同与不同》。《袋子里面有什么》是人教版科学第一单元《走进科学》中的第二课,是学生们正式开始学习的第一个内容。本课的教学既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承担着严谨的科学方法的学习过程,同时也是学生科学学习习惯的养成过程。观察是科学学习开始最主要的学习内容,要进行观察就离不开人的感觉器官,只有调动多种感觉器官进行认真、有序的观察才能获得更多的有价值的信息。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感觉器官可以帮我们进行观察、辨识物体。【学生情况】一年级的学生,对科学学习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动手,这些浓厚的兴趣是他们学习科学的动力。学生对于感觉器官并不陌生,但是这种熟悉是不系统的、不规范的、模糊的认识,如何将学生已有的认知进行梳理、规范,这也是这节课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教师准备】苹果、核桃、海绵、铃铛、香薰蜡烛,袋子【学生准备】活动手册、铅笔;教学目标(内容框架)1、认识人体有五种感觉器官——眼、耳、鼻、舌、手,使人具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感觉。2、知道观察法是认识周围事物、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是科学课上经常要用到的最基本的方法;知道感觉器官是帮助我们观察的器官。3、具有安全有序地运用感觉器官进行观察的意识。4、能够认真地听取同学的发言,积极参与小组讨论。【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教师出示袋子1.提问:今天老师给大家带了一个神秘的礼物,你们想知道袋子里面有什么吗?(板书:贴袋子图)2.谈话:(动手打开袋子,取出里面的小袋子)既然是神秘的礼物,老师当然希望你们能自己发现其中的奥秘。二、探究活动(一)手鼻耳应用教师手举着小袋子1、提问:老师给你们设置一个难题:不打开袋子,能知道袋子里面有什么吗?你想用什么办法?有什么根据?2.规范学生的汇报,用手摸;用鼻子闻;用耳朵听。18\n(板书:贴耳、手、鼻的图片)追问回答问题的孩子:用鼻闻,能闻出什么?用手的摸,把摸出物体的什么特点?用耳听,能听到什么?3提问:你们的方法是否可行,咱们来试一-试。请同学们把用这个方法猜测出来的物品记在对应的方格里。演示:(拿起袋子)我用手摸,我摸出来弯弯的常常的柱子,我觉得像香蕉,就把香蕉记录在手下面的这个方格里,可以写字、拼音也可以画图。4.提示:学生开始观察活动。想一想,你为什么认为是这个物体?5.汇报:汇报的时候,请你像老师这样来说:我用手去摸,发现物体是弯弯的柱子,摸着有些软,所以我认为是香蕉。(二)眼的应用1.提问:听了你们的汇报,老师觉得都挺有道理的,怎样验证你们的猜测呢?2.请同学打开袋子看看,你都看到了什么?请把你看到的能说出名字的物体记录在活动手册上,不确定的放在一边。(板书:贴眼睛的图片)3.汇报: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物体?看到的这个物体什么样子?4.汇报整理:用眼睛看和用手摸都能来观察物体的形状,大小和表面的光滑和粗糙,你觉得哪种更好?(三)舌的应用1.对于袋子里的物品你:们都能确定它们是什么物体吗?2.提问:袋子里白色的颗粒是什么?通过手摸、鼻子闻、耳听、眼睛看的方法能确定吗?还有什么方法?2.学生通过看、摸、闻、听等方法都无法辨别它们,想到了尝的方式。但是这个物品我们不认识,能随意去尝吗?(板书:贴舌头的图片)3.演示:科学的尝的方法是用小勺取一点点的颗粒,放在舌尖上,进行品尝。谈话:请你用老师教给你的方法来尝一尝,袋子里的颗粒到底是什么?5.谈话:我们已经全部判断出袋子的物品了。想一想,在探索袋子秘密的过程中,你们都用到了哪些小帮手?眼,鼻,耳,手,舌叫做感觉器官。三、巩固和应用1.谈话:同学们看看,瓶子里装的是什么?(一瓶白醋)2.提问:只用眼睛看就做出了判断,这个判断准确吗?还应该怎么做?3.扇闻的方法:把物体放在鼻子前20厘米的位置,用手把物体上散发出的气味扇进鼻腔,这样能保证进入鼻腔的气味不多,不会对鼻腔粘膜造成损伤。4.谈话:通过鼻子闻,同学们说了是一种酸酸的气味,有可能是白醋。老师给大家准备的材料都是可食用的,你想不想尝一尝?怎么尝?5.谈话:用舌头尝,味道是酸酸的,的确是白醋。在观察白醋的过程中我们第一步用到了眼睛看,第二步用到了鼻子闻,第三步用到了舌头尝,这个顺序就是我们科学的观察顺序,也是一个安全观察的顺序。6.小游戏:我们一起来做个小游戏,老师的大袋子里有更多的礼物,请一个同学到前面来,认真观察其中的一个礼物,但是不能说出它们的名称,请用你学习到的观察方法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描述这个物体,请同学们来猜一猜这个礼物到底是什么?。【教学后记】18\n3.相同和不同【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科学第10-12页内容。【教学目标】[科学知识]能用比较丰富,准确的词汇描述物体的一些可观察的特征,如颜色、形状、气味、光滑与粗糙、软硬等,知道可以根据物体的外部特征进行简单分类。[科学探究]能识别和描述物体的颜色、形状、气味、光滑与粗糙、软硬特征,能根据物体的特征进行分类。[科学态度]能积极地参与交流和讨论,能对自然现象保持好奇心和探究热情,乐于参加观察等科学活动。【教学重点】能识别和描述物体的颜色、形状、气味、光滑与粗糙、软硬特征。【教学难点】比较物体的相同和不同。【教学准备】水果,小篮子,铅笔,卡片等。【教学过程】一、游戏激趣,揭示课题师:上课之前,老师想考考大家,谁愿意挑战?生:(举手示意)师:(课件出示图片)仔细地观察这两幅画,把不同的地方找出来。生:左边的有……,右边的没有……师:你们都有一双会观察的眼睛!这两幅画一共有5个地方不同。这节课,我们继续找找物体的“相同和不同”(出示课题)二、自主探究,比较相同和不同1.自主观察一种水果师:看,篮子里装的是什么?生:苹果、香蕉……师小结:我们把这些统称为“水果”师:你们想看一看吗?生:想师:你们想摸一摸吗?生:想师:表现好的小组就可以来老师这儿领取一份水果(组长把果盘放桌子中间)师:每人只能选取一种水果,仔细观察水果的样子,把你观察的结果小声地在小组内说一说。明白吗?(出示活动要求)学生组内交流,教师适时指导,选出学生代表上台在全班汇报,教师作出评价。师:同学们,观察好了吗?生:好了师:请用端正的坐姿告诉老师(有的同学已经用坐姿告诉老师观察好了)哪个小组愿意给大家分享一下你的观察结果呢?生:我观察的是(苹果),它圆圆的,青色的……(句式预设,手举起水果)师:说的真好,你们同意吗?生:同意师:(刚刚这位同学发言的时候,××同学听得最认真,老师非常喜欢他)你真是大家学习的榜样。还有谁想分享……师:同学们的表现棒极了(竖大拇指,可以具体表扬到每组)现在请同学们把水果轻轻地放回果盘里。师小结:刚刚有的同学给我们分享了青青的苹果,红红的西红柿,红红的,青青的,这是水果的“颜色”。太棒了!还有的同学给我们分享了“圆圆”的菠萝,长长的“黄瓜”,圆圆的,长长的,这是水果的“形状”。好极了!也有的同学给我们分享了……18\n(课件出示:颜色,形状,气味)同学们说的精彩极了!2比较水果的相同和不同师:同学们真了不起!刚刚我们知道了水果的颜色、形状、气味等等,你们还想有更多的发现吗?生:想师:(组织教学,视情况而定)听好了,请同学们拿起水果,(预设规定:先后拿同一个水果)同桌两人互相观察,看看它们有哪些相同,又有哪些不同。学生进行观察比较,教师适时指导。学生代表在全班交流汇报,教师及时评价,学生间互评。师:说说你们的发现吧?生:我们俩观察的是苹果和西红柿,它们的形状都是圆圆的,光滑的:但苹果的颜色是青色的,西红柿的颜色是红色的。(句式训练)(提醒学生汇报完将水果放回果盘里)师小结:你发现苹果和西红柿的形状相同,但颜色不同,你真是火眼金睛啊!课件出示韦恩图和比较的概念。3.对水果进行分类同学们的表现棒极了!我们一起发现了水果有不同的地方,也有很多相同的地方,你能按照水果相同点把他们分一分吗?看哪个小组的分类方法多。(可分布引导:1.想一想,你准备怎么分;2摆一摆:其他同学交流方法,指定一人动手操作)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师:哪个小组最先展示一下你们的分法生:我们小组是按水果的“颜色(形状)”来分的,……是红色的,……是青色的(句式训练)生在桌面操作,师借助手机工具将过程在大屏幕上呈现出来,教师及时评价。(技术支持)师小结:有的同学是按颜色来分的,有的同学是按形状的,有的……,你们真是爱动脑筋的好孩子!三、拓展和运用(当做作业在课后完成)这节课我们从颜色、形状、气味等方面比较了水果的相同和不同,你们可真了不起!师: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了,你们看大屏幕,这些是什么?生:积木师:我们一起给这些积木分分类吧!四、课堂小结【教学后记】第二单元家养小动物4.金鱼【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的目标]1.了解鱼的身体分为三个部分:头部、身体、尾部。鱼有鳃、鳍、鳞片等身体结构。2.知道鱼用鳍运动,用鳃呼吸。[科学探究目标]18\n1.会用科学的观察顺序对鱼进行观察;运用讨论、交流向他人表达自己的想法。2.能通过图画、文字(拼音)方式记录自己观察到的鱼的主要特点。[科学态度目标]1.培养研究小动物的兴趣,并做到不打扰、不伤害小动物。2.培养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观察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懂得在观察活动中珍爱生命,学会保护小动物。【教学重点】会观察鱼,能够了解鱼的身体结构,能够将观察到的鱼记录下来。【教学难点】了解鱼的呼吸和活动的方式、能够表达和描述。【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学生活动手册、PPT、金鱼活体【学情分析】在生活中,学生会经常见到鱼,鱼也是学生喜爱的一种动物。本节课,主要在对鱼的观察上,引导学生了解鱼的身体结构,知道鱼在水中的运动方式和呼吸方式。通过观察鱼,让学生掌握正确的科学观察方法和知识,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谈话:在之前,我们和大家在科学课上了解了关于植物的一些科学知识。在这个学期,我们将和大家来学习一些动物的相关知识。你们喜欢小动物吗?2谜语:此物经常见,不会天生飞;不能地上走,最爱水中游。(学生:这种动物是鱼)3教师:今天我们就和大家好好来学习关于鱼的知识。(板书:鱼)环节一:聚焦矛盾,引入观察1谈话:鱼是生活中常见的动物,知道鱼的身体长什么样吗?能说说鱼的身体特征吗?预设:鱼有鱼鳍、鱼鳞、鳃、鱼尾等(板书)。能把你心目中的鱼画下来吗?(指导学生将心目中的鱼画在观察报告)2学生画鱼,教师巡视指导。3交流:找多位学生展示图画,交流“画的鱼是什么样的,有哪些身体特征”。4聚焦矛盾:我们看一下几位同学画的鱼,他们画的都一样吗?(不一样)。引导学生发现不同,比如:体型不同?有几个鱼鳍?鱼鳍长在哪里?鱼鳃长在哪里……环节二:观察鱼——了解鱼的身体结构1启发:鱼的身体到底是什么样的?自然界中的鱼真的如同学们所画的一样?我们该怎么做?预设:观察真实的鱼。2(教师出示金鱼)教师:会观察鱼吗?指导学生边看边画(看的时候按一定的顺序:头——尾;画的时候先画大概的身体,再把鱼鳍、鱼鳞画上);观察的时候想一想,鱼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分别有什么结构特征?鱼是如何在水中运动的,它又是怎么呼吸的?3强调注意点:观察的时候,我们该注意些什么?不打扰鱼,不大声说话……完成后及时告知老师等。4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指导学生关注鱼的细节部位。5学生汇报交流:鱼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分别有什么结构特征?学生展示画的鱼,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掌握鱼的身体结构,分为:头部、身体、尾部;头部:鱼眼、鱼嘴、鱼鳃;身体有鱼鳞、有鱼鳍;尾部:鱼尾。对比前后两次画的鱼的,帮助学生巩固掌握鱼的身体结构。6谈话:鱼的样子——身体结构我们已经掌握了。通过刚刚的观察,你们能告诉大家,鱼在水中是如何运动的?如何呼吸的吗?18\n环节三:探讨鱼的运动和呼吸1引导学生分批讨论、交流鱼在水中的运动和呼吸。2组内讨论:A同学向B同学说一说自己的观点,B同学向A同学说一说自己的观点,尽量达成一致的观点。3注重交流的形式:“请大家安静坐好,仔细听,我们要发言了。”4学生交流关于鱼在水中的运动方式和呼吸方式,教师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小结:鱼利用尾鳍摆动进行运动,身体上的鳍辅助运动;鱼利用鳃呼吸。5谈话: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6拓展:我们今天观察了鱼,了解鱼的特点,你知道鱼在水中吃什么吗?鱼鳍的作用都一样吗?关于鱼还有哪些你想了解的吗?课后可以和爸爸妈妈、同学等再进行讨论研究。【教学后记】5.猫和兔【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5猫和兔【学生情况】低年级小学生普遍喜欢这两种小动物,还有的学生曾经养过或者正在养着猫和兔。他们对猫和兔有了初步的了解,如:猫吃鱼,兔子吃胡萝卜,吃草;猫的耳朵尖,兔子的耳朵长;兔子的眼睛是红色的;猫的牙齿尖尖的,特别锋利,兔子是大板牙;猫白天睡觉,爱打呼噜......通过金鱼的学习,学生能够用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从整体到局部,从上到下,从前到后等,能够用看、摸等观察方法进行观察。【教学方式】观察法【教学手段】图片、文字资料、视频资料【教学目标】1.了解猫和兔有相同的身体结构,它们的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部分。2.在教师的引导下,从多方面进行观察,能够按照从前到后、从上到下、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观察猫和兔的外部形态,用自己喜欢的语言进行描述。意识到根据观察到的事实进行描述,初步养成用事实说话的意识。3.结合生活实际和自己的了解描述猫和兔的一些本领和生活习性,使学生初步意识到每种动物具有一定的特征,它们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并能适应它们的生活环境。4.能通过观察、比较,说出猫和兔的一些相同点和不同点。5.愿意与同学交流,分享信息,愿意倾听同学发言,学会倾听。【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个动物朋友,金鱼,你还想认识哪些动物朋友?2.今天,我们以猫和兔(出示图片)为例,进一步认识动物朋友。二、温故知新1.关于猫和兔,我们知道什么?2.关于猫和兔,你还想知道什么?三、探究学习1.出示18页猫的图片从头到尾观察猫的身体,你有什么发现?出示观察提示:一、猫的身体由哪几部分组成?18\n二、各部分有什么特点?三、推测为什么长成这样?: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把你们的发现填在记录表上。(见附页)看记录表,明确记录方式和方法,可以选择序号,也可以自己画图,或用文字描述。2.小组讨论,总结发言内容3.全班交流汇报思路:头部长着哪些器官,这些器官什么样,为什么长成这样?4.归纳总结:我们一起观察了猫。从整体上观察,猫的身体由头、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部分。全身长毛,有纯色的,也有的有花纹。从局部看,猫的头部有尖尖的耳朵,圆圆的眼睛,猫的眼睛白天眯成一条线,晚上又黑又亮,猫的鼻子尖,胡须长在脸颊两侧,长长的,猫的牙齿尖尖的,有助于吃肉和鱼。躯干是长圆柱形的,四肢长短差不多,爪子上有钩,有爪垫,走路轻轻的,几乎听不到声音,有助于捉老鼠,尾巴长长的。(结合学生的汇报适当调整总结内容)出示兔的图片5.下面,我们用观察猫的方法观察兔,谁给大家一些观察提示?6.下面我们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在记录表中。7.小组讨论,总结发言内容8.全班交流9.归纳总结:我们用观察猫的方法-起观察了兔。从整体上观察,猫的身体由头、头、颈、躯干、2肢和尾五部分。全身长毛,有纯色的,也有的有花纹。从局部看,10.观看记录表,比较猫和兔,它们有什么相同,把他们的相.同点用彩笔圈出来。11.你想继续观察猫和兔哪一部分的样子?例如:牙齿,耳朵,爪子等12.老师给大家提供一些资料,请你从中挑出你最感兴趣的一个内容,仔细阅读,并用你喜欢的方式记录在观察记录表相应的格子里。(书19页20页)13.谁来把你阅读的收获分享给大家?14.杨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一段视频,看看通过这段视频资料,你对猫和兔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用你喜欢的方式记录在记录单的最下面的格子里。(搜集猫和兔奔跑、捕食等活动的视频资料)四、归纳拓展今天,我们以猫和兔为例,学习了观察和记录小动物的方法,你还想了解猫和兔的哪些方面,可以继续通过观察实物、观看视频和搜集资料等方法加深认识,也可以用今天学到的方法了解和认识更多的小动物。【教学后记】6.常见的家养动物【教学目标】[科学知识]学生能够简单的描述出自己的家养动物的外部特征、生活习性等内容,能够和同学一起比较出这些动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18\n[科学探究]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对家养动物的认真观察,在小组讨论交流之后概括出所有动物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科学态度]能够对自己的家养动物进行如实描述,和同学们进行分享。能够和同学们一起合作。[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能够珍爱小动物的生命,善待小动物,不遗弃小动物。【教学重点】能够发现生活中常见加养动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教学难点】能够通过小组合作有序进行图形拼摆,并进行简单的小组记录。【教学过程】一、聚焦话题谁能介绍一下家里都养了什么小动物?二、科学实践(一)找不同1.今天我们又来了四个动物;朋友,看看都是谁?2.你能找到他们有什么不同吗?3.谁能说一说你们小组都找到了哪些不同?(二)找相同1.移动卡片到四个角,露出中间的长方形,找找它们的相同点点,但是我们为什么都把它们叫做动物呢?你能找到他们的相同点吗?2.哪个小汇报一下,你们发现了什么相同点?(三)更多动物的相同点。1.我们刚才比较出了四种动物的相同点。现在老师我们再来看看这些动物大家还认识吗?2.这么多的动物,你认为它和刚才四个动物的哪个动物比较接近,就把它们摆放到一起。3.请你通过刚才观察视频和现在观察动物卡片,你能不能发现这么多的动物有什么相同点吗?4.黑板上刚才同学们说的这些家养动物,有没有这相同点呢?三、拓展活动小结1.今天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的家养动物,森林里的动物们也热闹了起来,原来它们要开运动会,邀请这些家养动物去参加呢。看看谁有资格去?2.刚才我们是按照动物的运动方式对这些动物进行了简单的分组,等同学们到了高年级,还会认识更多的动物分类方法。今天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的动物,大家也可以回家以后继续观察更多的动物是不是也具有这样的共同特征。【教学后记】18\n第三单元家中的物品7.它们是用什么做的【教学目标】1、认识一些常见的材料。2、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和方法认识材料。3、能名对常见材料进行简单分类。【教学准备】学生自备一些玩具。【教学过程】(一)由教室里的物品导入新课:1、谈话:同学们请仔细观察一下教室里有哪些物品?它们是哪些材料制成的?2、学生分组观察、讨论。3、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将学生的汇报适量板书。4、谈话:我们认真观察了教室里许多物品它们的材料多种多样有纸、木头、金属、塑料等材料做成的这些材料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材料。(板书)(二)探究新知:1、给常见材料分类:(1)、讲述:我们在生活中认识了许多材料你们能给它们分个类吗?(2)、学生分组讨论给这些材料分类。(3)、提问:同学们在给这些材料分类时是按什么标准分的?(4)、学生汇报讨论结果。(5)、教师总结:材料的分类方法很多。(6)、学生进行分类。(三)拓展应用我们还知道哪些材料?它们有什么用途?【教学后记】8.不一样的材料【指导思想】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初步培养提问的习惯,学习观察、比较、分类、分析、得出结论等方法。本节课将利用观察“宝物袋”的活动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自主地对宝物袋中的物品进行观察与探究。在此过程中设计不同的活动梯度,层层递进,使学生不自觉地卷入观察、分析材料特征的活动中,并培养学生凭证据讲话、合乎逻辑地证明自己观点的审辩式思维技能。更大限度地引导学生细致、深入地利用各种感官观察不一样的材料。【理论依据】在17版《科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18\n通过小学科学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初步了解与小学生认知水平相适应的一些基本的科学知识(培养提问的习惯,初步学习观察、调查、比较、分类、分析资料、得出结论等方法。能够利用科学方法和科学知识初步理解身边自然现象和解决某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对自然的好奇心,以及批判和创新意识、环境保护意识、合作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为今后的学习、生活以及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初步了解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概括、推理、类比等思维方法,发展学习能力、思维能力、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运用科学语言与他人交流和沟通的能力。【教材内容分析】本课主要了解不同材料有不同的特性,并通过观察和比较不同的材料,使学生能够辨识一些常见材料。材料的特性在低、中、高年级阶段都会涉及,在低年级阶段主要观察、比较材料的一些简单性能。本课的科学实践活动主要分为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运用感觉器官观察不同的材料,发现各种材料有不同的表面特征。第二个环节是进行简单的对比实验,如折一折、敲一敲、磨一磨、划一划,分别比较金属与其他材料的可弯曲性、延展性、光泽、硬度等,以此初步了解金属及其他材料的特性。第三个环节是了解到很多物品由不同材料组成,由于这些物品的不同部位具有不同的功能,因此需要使用具有不同特性的材料。【学情分析】优点:一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一些生活经验可以帮助他们对身边的材料进行一些辨认。经过近三个月的科学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体验到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以及合作学习的乐趣。不足:学生的生活经验是模糊的、零散的、不完整的,甚至是错误的,例如:塑料和橡胶是两种不同的材料等等,同时他们也没有针对不同材料进行过科学观察、比较。学生没有针对不同材料进行过科学观察、比较的经验。基于证据和推理发表自己见解的意识不足。【教学内容分析】基于以上教材分析以及学情分析,我将本节课教学内容重新安排,分为两课时进行。本设计主要体现第一课时。本节课共分为四个环节。【教学方式】实验法为主,讲授法,讨论法辅助。【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师准备】五个材质不同的杯子放在黑袋子中。【教学目标】1.知道身边的物品是用不同的材料制成的。2.能够利用感觉器官从不同角度观察各种材料。3.了解并描述不同材料的特性。4.并能辨别生活中常见的材料。【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身边的物品是用不同的材料制成的;能够利用感觉器官从不同角度观察各种材料。[难点]了解并描述不同材料的特性;并能辨别生活中常见的材料。【教学过程】活动一:不打开袋子,观察袋子里的物品。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宝物袋,你们想不想知道里面藏着什么宝物呐?那可不能那么轻易地就告诉你们。想一想,在不打开袋子的情况下,你有什么办法知道袋子里面装了什么吗?生:可以摸一摸,听一听,闻一闻,看一看。师:看来大家的办法还真多,那一会在我们观察这个袋子的时候一定要记住不能打开袋子,那么能使劲拉扯吗?为什么不能?(袋子会破……而且建议大家尽量不要让袋子离开保护它的盒子)18\n师:我们本着女士优先的原则,一会咱们各组的女生先进行观察,观察完毕男生再进行观察。提前完成任务的小组可以安安静静地先回到自己的位置上,但是如果你回到了位置上就请不要再返回活动区了,我说明白了吗?一会的活动给大家3分钟的时间够不够?生:够!师:请大家一边念着我们的小口诀,一边有秩序地到达自己的活动区。师:通过刚才的观察你有什么发现?注意汇报完整,你用了什么方法,发现了什么?生:我利用手摸的方法发现袋子里有杯子,因为有杯子把手。还发现袋子里有四个杯子,有的很软/硬。我利用耳听的方法发现袋子里有叮叮当当的声音。师:你是根据什么判断出来的呢?活动二:打开袋子进行观察。师:看来你们这小手、小耳朵还真挺灵的,那么现在要想知道你们判断的对不对应该怎么验证啊?生:打开袋子!师:一会咱们每个小组到了活动区都轻轻地把袋子打开,但是你们刚才也说了,万一袋子里有易碎的物品怎么办?所以咱们就在盒子里打开袋子,并且把里面的物品拿出来摆放在桌面上,看看是不是像你们刚才观察到的一样?或者这次你又有什么新发现?这次你们需要多长时间呢?生:三分钟。师:好,三分钟时间咱们先试试,不够再加时。师:大家看这是不是刚才你们观察到的材料呢?它们都是什么啊?那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呢?师:为了方便大家汇报,我还提前标上了序号。谁来说说这次你利用了什么方法,又有什么发现?生:有玻璃杯,塑料杯,金属杯,纸杯。师:还真像你们第一次观察到的一样,有四个杯子,但是他们有什么不同啊?我们把玻璃、塑料、金属、纸称为制作杯子的材料。师:你怎么判断出来1号杯子就是玻璃制成的杯子呢?玻璃杯子长什么样子啊?玻璃:透明,易碎,硬。金属:有金属光泽,会反光,硬。塑料:透明,软,易变性。纸:白色,软,易变性,容易撕坏。师:什么是透明啊?活动三:观察原材料。师:看来你们对材料的了解还真不少呢!接下来难度升级了。师:老师在活动区每一个桌兜里准备了一个材料盒,一会请各组材料员双手将材料盒和记录单拿出来,为了避免一会记录错误,千万不要把材料的序号碰乱。认真观察盒子里面的材料,并且挑选出来几号材料是制作我们刚才观察到的杯子的材料,将序号填写到记录单上!大家看,这个记录单怎么填写。如果我发现3号材料是塑料,也就是制作1号塑料杯子的材料,这里填写什么?其它的格子里就填写制作杯子的相应材料号码就可以了,我说清楚了吗?提醒大家,填之前一定要想好你这样选择的理由是什么?这个活动你们需要多长时间呢?生:5分钟。师:咱们比一比哪个小组观察的又准确,速度又快!师:其他小组和他们的发现一样吗?你们知道4号材料是什么吗?那么对于材料的特点还有补充吗?拓展1.师:其实这两种材料也能制成杯子。那同样是杯子,为什么用这么多不一样的材料去制作呢?(回家思考)2.师:今天老师也让你们带来了自己的杯子,快看看你们的杯子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有我们今天研究过的吗?下课可以分享一下!【教学后记】18\n9.纸制品【教学目标】[科学概念]观察不同的纸,发现它们的性能及用途。[科学探究]1.通过观察,描述不同纸的轻重、薄厚、粗糙程度、形状等特征。2.利用简单的对比实验发现不同纸的性能及用途。[科学态度]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常见物质的外在特征、生活中的科学现象、自然现象表现出探究兴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学习放大镜的使用,了解人们制造工具帮助生产生活。2.描述肉眼观察和简单一起观察的不同,体会生活中的科技产品给人们带来的便利、快捷和舒适。【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描述不同纸的轻重、薄厚、粗糙程度、形状等特征;利用简单的对比实验发现不同纸的性能及用途。【教学难点】描述肉眼观察和简单一起观察的不同,体会生活中的科技产品给人们带来的便利、快捷和舒适。【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聚焦话题谈话:把学生从家中拿来的纸制品收集在一起,创设“纸超市的情境。提问:我们做这些物品用的纸一样吗?可以只用一种纸做“纸超市”里的所有的物品吗?二、实践制作1.提出问题谈话:总结学生交流时流露出的想法,为学生提供研究样本。介绍从“纸超市”里挑选的四种纸样本,用童趣的语言让学生感受到在科学实验室研究的氛围。提问:它们真的不同吗?有哪些不同?2.观察纸的外表特点提问: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观察它们的特点,寻找不同呢?谈话:你还可以和科学小搭档合作,把四张纸放在一起比一比,讨论讨论,看看它们有哪些不同?交流:你们用什么方法发现纸的什么特点了?3.探究纸的内部特点谈话:总结学生发现的纸的不同特点,引导学生用简单的实验方法继续研究纸的特点。实验说明:第一种,揉一揉。请你用手边揉边感受,还可以两只手揉不同的纸,看看感受一样吗?在展开看看揉过的痕迹,有什么特点?第二种,撕一撕。请你轻轻地慢慢地顺着揉过的痕迹撕开一个小口,观察撕痕,再把四张纸的撕痕放在一起比一比,把你惊奇的发现记录下来。交流:用揉和撕的方法,你又有哪些发现?谈话:总结用简单的实验方法进一步发现的纸的内部特点。4.使用工具进步观察纸谈话:交流用实验方法发现的纸的特点时,学生产生了更大的好奇,生生之间产生了一些质疑。于是引导学生使用工具深入研究纸的特点。操作指导:放大镜可以让我们看到肉眼看不到的东西,它分为两部分:圆圆的镜片和长方形的镜柄。很多同学使用过放大镜,那么在科学课上我们要规范的使用放大镜。我为同学们展示正确的操作方法,请你们跟我一起学一学。提问:这两个小朋友也在使用放大镜,他们这样做可以吗?18\n提问:请同学们用放大镜再来仔细看一看四种纸样本,它们的揉痕、撕痕、边角,比一比,看看你发现了哪些肉眼没看到的特点?把你的发现记录下来。交流:你用放大镜发现哪些肉眼没看到的细节?谈话:得出结论,每种纸都有“毛毛”的结构,给出科学词汇——纤维。5.探究纸的吸水性谈话:通过生活中用毛笔写字的实例,让学生发现纸有吸水性。提问:那你们说这四种纸吸水的本领相同吗?谁来预测预测,给他们排排序,说说哪种纸的吸水本领强呢?交流:引出比赛,举出生活中的跑步比赛作为例子,提出公平性。提问:比赛开始后,你们就是小裁判,你们说应该看哪儿?看到什么现象就可以说它的吸水本领强?实验说明:你们都是小裁判,可不能偏向某一张纸,千万不要用手去碰它们,那样比赛就不公平了,结果也不准确了。用最快的速度判断出它们的吸水本领,然后可以把它们的比赛名次用1234记录在记录单上,一会儿我们一起分享。交流:你看到什么现象?比赛名次和你的预测一样吗?三、分享交流谈话:总结本节课使用的观察方法,得出结论:不同的纸在外表、内部和吸水本领上都有所不同。交流:再回到纸超市,想一想我们为什么要用不同的纸制造出各种各样的纸制品呢?【教学后记】第四单元制作小物品10.常见的工具【教学目标】[科学概念]了解常用工具的名称、作用和使用方法。[科学探究]在教师引导下,能够使用常见工具制作动物书,体会工具的使用方法。[科学态度]通过制作动物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人沟通的能力,和小组合作、有序试验的意识。[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培养学生乐于参与集体活动,积极思考问题,认真倾听他人发言,勇敢表达自己的观点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了解常用的工具名称,作用,使用方法【教学难点】选择多样的、适合的工具制作动物书【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明确任务:师:我们之前认识了很多动物,你想将这些动物介绍给别人吗?怎么样能更直接让别人了解你要介绍的动物?.18\n师:如果我们把它们打印出来、画出来,就会有很多页纸,散开的纸在大家传看时容易丢失。有什么方法能把他们固定在一起?师:纸装订起来就变成了什么?师: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做一本动物书好不好?二、实验与探究1.教师谈话:书是什么样子的?有几部分?做书需要什么?师:我们给你们说的剪刀、胶条、胶棒、订书器起个名字叫什么好?为什么用到它们?纸是什么?”2.了解工具的使用和实验步骤教师出示准备好工具箱师:请大家观察工具盒的材料和工具,都有什么?师:这些工具你们都会使用吗?请和你的小伙伴说一-说,你想使用哪些工具,你将会怎样使用?师:我们因该按照什么顺序操作?使用哪些材料和工具?(请学生上前示范如何使用工具,并说出注意事项,撰写板书)师:如何粘?粘好了以后呢?用什么工具排顺序如何装订?需要注意什么?工具使用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工具数量不够怎么办?大家觉得一页是书么?怎样在节课上制作一-本书?工具数量不够怎么办?师:我们有不同的工具和材料,说一说,你准备使用什么?怎样做?3.学生实操,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四人一小组,每组一个工具盒,开始制作动物书。)教师边巡视边进行个别指导,同时对学生进行安全提示。三、分享与交流师:哪一组愿意上台展示你们的作品?没做完的小组也可以上前来展示,说说你们接下来还想做什么里需要改进?四、拓展提高完成后续制作师:你们组使用了哪些材料和工具?你有什么想法?你认为还有哪些要改?师:下课以后大家可以继续完善你们的健作品,感兴趣的同学还可以回家自己搜集动日物资料:以及材料和工具做自己的动物书,下节课拿来给同学们展示.(引导学生收拾桌面)【教学后记】11.制作笔筒【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在教师指导下,了解制作笔筒需要绘制设计方案。2.能搜集废旧材料,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已有材料设计笔筒,并用图示表现出来。3.在教师指导下,能对自己和他人的设计方案提出改进建议。18\n4.会使用剪刀、尺、胶带等工具对废旧材料进行加工,按照设计方案,制作出一个稳定实用、美观的笔筒。[科学探究目标]能在尝试自主设计笔筒的过程,体会创意设计的乐趣。[科学态度目标]愿意倾听、分享他人的信息,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教学重点】会使用剪刀、尺、胶带等工具对废旧材料进行加工,按照设计方案,制作出一个笔筒。【教学难点】制作出一个稳定、实用、美观的笔筒。【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师:自从你上学以来,家里的笔和各种文具是不是越来越多?你的笔袋是不是都装不下了?怎样把文具收拾整齐而且方便使用呢?揭示课题:笔筒二、温故知新师提问:你见过笔筒吗?说说你见过的笔筒是什么样的?播放图片:各种材质各种造型的笔筒。分组讨论:你要做一个什么样的笔筒?三、新课讲解设计制作笔筒需要考虑哪些问题?老师已经在每个小组的桌上放了一个简易的笔筒现在就请同学们观察自己小组的笔筒,可以把铅笔橡皮等文具都放进去试一-试,讨论一下,这个笔筒好用吗?师总结:设计制作笔筒主要材料、结构、功能、外观等方面入手,考虑其材料加工、结构样式、稳定性、适用性、实用性、美观性等问题。谈话: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搜集一些你们认为适合制作笔筒的废旧材料,你们都带来了吗?小组内互相看一看,同学们都带来了哪些材料?它们可以制作笔筒吗?四、实践操作师讲述:接下来我们就利用这些废旧的材料.设计制作出一个笔筒。一、首先我们要画出笔筒的图示:1、根据现有的材料进行设计;2、独立完成设计方案;3、画出设计图示,尽量详细地标注出笔筒各部分及要使用的材料、尺寸等信息。4、师组织学生交流展示设计方案5、修改完善设计方案.学生根据教师和同学们的建议,修改完善自己的设计方案。二、提出制作要求,开始制作老师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一套工具.包括剪刀、直尺、双面胶、胶带等.接下来我们就利用工具和废旧材料制作一个笔筒。1、尽量按照设计方案进行制作,如果发现设计中存在问题,可以进行调整,但必须在设计方案中做标计:2、使用剪刀时注意自己和他人的安全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学生;为学生适当提供、补充-些工具或材料:3.整理工具和材料让学生将工具收进工具筐中;将还可以利用的材料收集在一起;将废弃材料装在垃圾袋中。五、分享交流师:回顾设计与制作过程,观察自己的作品并思考:1.学生互评:小组代表展示:优秀作品,学生互评,你最喜欢哪个作品?为什么?六、效果评价教师点评18\n从学生的情感、态度、作品质量几方面进行总结。七、归纳总结师:制作笔筒用到了哪些材料?这些材料的特点和作用分别是什么?制作笔筒用到了哪些工具?这些工具在制作过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没有工具会怎样?八、拓展提高今天,我们学习了利用生活中的废弃材料来制作笔筒,生活中的废旧物品还有很多很多,我相信.只要我们肯动脑筋.变废为宝.为我们的环保出份力.就定能把我们的生活装扮得更美好。【教学后记】12.展示与改进【教学目标】[科学概念]能使用剪刀、尺、胶带等工具改进并完善自制的笔筒。[科学探究]能在教师指导下,反思设计制作笔简的过程、方法和结果,并对自己和他人的作品提出改进建议。尝试自主设计、制作和改进笔简,体会变废为宝的创新乐趣。[科学态度]愿意倾听、分享他人的信息,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能按要求进行合作学习。【教学重点】能使用剪刀、尺、胶带等工具改进并完善自制的笔筒【教学难点】能使用剪刀、尺、胶带等工具改进并完善自制的笔筒【教学过程】一、展示谈话:前面我们用了两节课时间,利用废旧材料设计制作了笔筒。今天就让我们来一场笔筒展示会。布置展台:请坐在教室中间区域的同学把课桌拼在一-起,作为临时展示台。全班同学都把自己制作的笔筒放到展台上。展示和分享:请3~5位同学向大家介绍自己的设计思路、制作过程和方法。二、评议1.评议示范评议:教师随意取一件作品,引导学生从材料、结构、功能、外观人手评价作品,可以有所侧重,如稳定性、实用性、美观性等。如果全班曾经形成了更细致明确的评价标准,要依据这些标准进行评价。提出改进建议:指出作品不太成功的地方,提出改进建议。2.测试和评价自测自评:学生自己测试作品的稳定性和实用性,并且按照教师的评议示范评价自己的作品。互评:学生以组为单位,对同组每位同学的作品作出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三、改进1.回顾与反思分组讨论,经过前面的展示评议活动,需要改进的地方?你对自己制作的笔筒满意吗?是否觉得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18\n集体交流:在如何改进笔筒方面达成一-些共识。例如:增强稳定性调整高度增加简的数量拓展功能美化装饰2.改进完善作品学生继续改进和完善自己的笔筒。四、单元回顾1.回顾制作笔简的过程谈话:回顾所经历的4节课,我们经过了怎样的学习过程?讲述:我们经历了“明确任务——准备材料和工具——根据材料进行设计——根据设计动手制作——展示与评价——改进”等学习过程。2.反思活动的价值谈话:回想活动之初,我们收集了一些生活中的废旧材料,如果不是要做笔简,这些废旧材料恐怕早就进了垃圾箱!再看看现在我们面前的笔筒,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感想?【教学后记】18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小学 | 科学
发布时间:2022-09-12 20:00:06 页数:19
价格:¥6 大小:157.50 KB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