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课件
首页

小学科学新课标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空气》教案(共8课)(2022新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8

2/18

剩余16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第二单元空气1.感受空气【教材简析】本节课是第二单元《空气》单元的第1课。作为起始课,本节课主要起到了解学生前概念、激发学习兴趣的作用。通过借助生活中与空气密切相关的物体来深入研究空气的特征,再重点引导学生关注空气和液体、气体的相同点,为持续研究空气奠定基础。本课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首先从“空气的特征是什么?”“空气的作用有哪些?”两个问题出发,引导学生关注空气,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前概念,再通过两个游戏活动,发现更多空气的特征。通过感受,学生发现空气可以压缩、很轻等特征。通过传递游戏,训练学生的思维,发现空气会流动、不易密封等特征。最后通过游戏后的研讨,让学生对固态、液态和气态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为后续研究做好铺垫。【学情分析】空气是学生生活中非常熟悉的一种物质,但是空气看不见,摸不着,这对于三年级孩子直观观察空气的特征,特别是与石头、水两种物质相同点的认知是具有较大难度的。但是在一年级下册《认识一袋空气》中,学生已经观察到空气具有无色、无味、透明、会流动等特征,初步知道如何运用各种感官去观察空气,这也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感受空气和传递游戏,认识到空气总会充满各处,并具有无色、透明、无味、会流动等特征。[科学思维]在传递游戏中,能归纳空气与液体、气体的相同特征。[探究实践]能借助身边的材料,通过运用多种感官和简单的方法,认识空气的特征,并以文字、图画、图表等多种形式进行交流。[态度责任]了解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需要从自然界获取资源,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感受空气和传递游戏,认识空气总会充满各处,并具有多种特征。[难点]在传递游戏中,能归纳空气与液体、气体的相同特征。【教学准备】[教师]1.教学课件;2.学生实验材料一套。[学生]1.每组提供水、石头、空气、透明杯子、碗、气球、哨子、透明自封口的塑料袋;2.记录单。【教学过程】一、调查前知、揭示课题(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课件,充满空气的透明塑料袋、记录单1.出示透明塑料袋。提问:塑料袋是空的吗?有什么?2.回顾:空气是我们身边一种常见的物质,在一年级也已经观察过空气,请结合你的生活经验,说说空气有什么特征?空气有什么作用?3.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气泡图,并汇报交流,一起回顾关于空气的已有认知。4.揭题:这节课一起感受空气,继续观察空气的特征(板书:感受空气)[设计意图]承接一年级观察空气的经历,回顾和梳理关于空气的已有认知,激发学生继续观察空气的积极性。二、探究空气的特征(预设23分钟)1.感受空气(预设12分钟)材料准备:自封口的塑料袋、哨子、气球、记录单(1)出示材料提问:塑料袋、哨子、气球,你会分别怎么玩?(2)明确方法:学生边示范边交流玩塑料袋、哨子和气球的方法。18\n(3)提问:在玩的过程中,你又会发现空气的哪些特征?(4)学生分组体验玩一玩塑料袋、哨子和气球,记录空气的特征,结束后汇报与交流。教师引导:你用了什么方法玩,观察到空气的什么特征?[设计意图]通过借助身边常见的物品,在玩一玩中发现空气的特征和作用,丰富学生对空气的感性认知。2.传递空气(预设11分钟)材料准备:水、石头、空气、塑料杯子、碗、记录单(1)明确任务:把石头、水和空气分别装入合适的容器,依次传递给每位同学。(2)提问:你会如何完成传递任务?(3)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尝试传递空气、水和石头,结束后汇报交流,说说方法和发现。引导:①我们用什么容器传递来什么(物质),这样做的理由是什么?②空气和水有什么相同特征?空气和石头有什么相同的特征?(预设:①我们用塑料袋来传递空气,因为空气会泄漏,也会流动;②空气和水都会流动,都没有固定的形状。空气和石头都会占据一定的空间。)[设计意图]明确的任务和要求让学生的活动指向性更加明确。通过传递空气、水和石头,帮助学生直观观察到三种物质的共同特征,进而具体感知到空气是一种特殊的物质。三、交流我们的发现(预设10分钟)材料:课件、班级记录单1.你认为空气有哪些特征?你是如何知道的?2.空气与一般物质相比,有哪些相同的特征?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对空气有哪些新问题?[设计意图]通过交流与研讨,让学生及时梳理获得的新知,更加立体、多维地建构空气特征的概念,同时能够激发学生研究空气的兴趣,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四、拓展(预设:5分钟)物体可以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类型。水是液体,石头和沙是固体,空气是气体。人们是怎样区分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呢?回家后我们去找找有关的资料了解吧!【疑难解答】在调查学生关于空气的前概念时,发现出现“错误性知识”,此时应该如何处理。这种情况是十分正常的,因为受生活经验的影响,学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错误的前概念,对于教师而言反倒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要做的也正是要帮助学生修正错误观念,建立正确的科学概念。在本节课碰到这种情况时,教师应当不要急于纠正学生,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式进行处理:一种是等待学生发现,再适时地引导学生针对有争议的地方进行讨论,充分揭示不同学生的前概念;第二种是在本节课中暂时不做处理,而是把学生的前概念设计到接下来课时的教学活动中,帮助学生在之后的学习中实现从此岸到达彼岸,从而建立正确的科学概念。【教学后记】2.空气能占据空间吗【教材简析】《空气能占据空间吗》这一课是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空气”单元第二课,通过对第一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感受到空气的存在,本课通过一系列活动,在学生认识了空气确实存在的基础上,让学生18\n认同空气和其他物质一样,能够占据空间。本课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让学生预测“把纸团粘在杯子底部,然后将杯子竖直倒扣到水里,里面的纸团会湿吗?”并说出理由,引出研究空气能否占据空间的问题。第二部分是探索空气是否占据空间的实验活动,包括压杯入水、打孔观察和打气观察三个主要活动。第三部分是对实验现象进行论证交流和解释。压杯入水实验中纸团为什么不会湿?打孔观察实验中纸团为什么完全浸湿了。打气观察实验中水为什么被挤出去了?第四部分小挑战活动,主要是让学生利用空气把瓶中的水挤出来,这个活动可以课堂上演示,也可以布置学生回家做。本课的重点是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到空气能占据空间,难点是对空气占据空间这一事实作出科学的解释,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深入的充分的论证交流。【学情分析】空气是否也和其他物质一样,占据空间呢?这个问题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会存在一些争议,虽然学生在一年级下册曾经用“占据空间”这个观念去理解物体的不同形状,体验过在一个固定的盒子放入不同的螺母、木块、乒乓球等,理解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物体会占据空间是容易的,但对于空气这种物质也会占据空间,是存在一定难度的。【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探究活动,知道空气能占据一定的空间。[科学思维]通过描述、分析压杯入水、打孔观察、打气观察三个实验的实验现象,能理解并解释“空气占据空间”这一事实。[探究实践]能用纸团、塑料杯等材料分步操作,研究空气是否占据空间;能运用空气占据空间这一知识,使用材料设计小实验。[态度责任]能对空气能否占据空间表现出研究的兴趣;能尊重事实,对实验现象和结果如实进行记录和描述;了解“空气占据空间”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到空气能占据空间。[难点]能对空气占据空间这一事实做出科学的解释。【教学准备】[教师]1.教学课件;2.学生实验材料一套,塑料瓶一个,气球。[学生]1.每组提供水槽、透明胶带、剪刀、透明塑料杯、球针、纸巾、水、打气筒、毛巾;2.学生活动学习单。【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提出问题(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课件,纸巾,塑料杯,水槽,水1.出示一张纸巾和塑料杯提问:如果把纸团粘在杯子底部,将杯子竖直倒扣入水中,水要淹没杯底(PPT出示图片),里面的纸团会湿吗?2.追问理由:你这样预测的理由是什么?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观点。3.引出疑问:杯底的纸团会不会湿呢?我们怎么来证明?[设计意图]通过预测纸巾是否会湿并说明理由,了解学生对空气是否占据空间的前认知,激发学生探究空气是否占据空间的积极性。二、探究空气是否占据空间(预设20分钟)(一)压杯入水材料准备:课件,纸巾,塑料杯,水槽1.实验操作指导:通过实验来研究杯底的纸团会不会湿,把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PPT图文出示实验提示)。(1)揉成纸团,粘在杯底(2)竖直倒扣,没过杯底(3)杯中水面,画线记录(4)拿起杯子,擦干观察18\n(5)大家一起,思考记录“空气能占据空间吗”学习单第组(一)压杯入水▲我会观察:①当把塑料杯压到水槽底部时,杯子里的水面有变化吗?请你在图1和图2的杯子中用线画出水面的位置。②杯底的纸团有没有湿?▲我会思考:想一想,你观察到的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2.学生领取材料,开始实验,教师巡视指导。3.小组汇报交流。(1)当把塑料杯压到水槽底部时,杯子内的水面有没有发生变化?(2)杯子底部的纸团怎么样了呢?(3)纸团没有湿,杯中水面没有变,说明水槽里的水有没有进到杯子里?(4)水为什么进不去呢?(预设:杯子里有空气,空气占据了杯中的空间,水就进不去了)(5)小结:这种现象说明空气可以占据一定的空间。(6)分析纸团湿了的原因:有没有小组杯底的纸团是湿的?为什么你们的纸团会湿呢?(预设:杯子压下去倾斜了,空气泄露了,水进到杯子里,纸团就湿了)(二)扎孔观察材料准备:课件,纸巾,塑料杯,水槽1.引出扎孔:空气占据了杯子的空间,所以水进不去,你有办法让水进到杯子里吗?(预设:杯子底部扎一个小孔)2.为了大家的安全,杯底的小孔已经扎好了,你们只要撕开杯底的胶带纸就可以根据要求进行实验。(1)按住小孔,压杯入水(3)松开手指,观察变化“空气能占据空间吗”学习单(二)扎孔观察▲观察与思考:①当松开手指后杯子中的水面发生了什么变化?请你在图3和图4的杯子中用线画出水面的位置。②还有哪些情况发生了变化?3.学生小组探究,教师巡视指导。4.简单交流:(1)杯子底部扎了小孔以后,杯子中哪些情况发生了变化?(2)水面怎么会变高了呢?(3)水是什么时候跑到被子里面去的?(4)水跑到杯子里后,空气去哪里了?(5)空气被水挤出了杯子,就是说刚才被空气占据的空间现在被谁占据了?(6)水占据了杯子的空间,那么杯底的纸团怎么样了?过渡:请组长把湿了的纸团把它从杯子里拿出来放在盘子里。(三)打气观察材料准备:课件,塑料杯,球针,打气筒,水槽1.提问:水的本领还真大,把空气挤出了杯子,你能想办法让空气再回到杯子中去吗?2.出示气筒:老师这里有更先进的工具,我们就用它把杯子里的水赶出去。3.PPT出示打气观察提醒:(1)按住杯子,球针入孔(2)慢慢打气,观察变化“空气能占据空间吗”学习单(三)打气观察18\n▲观察与思考:当慢慢向杯子打气的时候,杯子里面有什么变化?4.小组反馈:(1)当慢慢向杯子打气时,杯子里发生了什么变化?(2)这说明了什么?[设计意图]细致指导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压杯入水、打孔观察、打气观察三个活动,让学生间接感受空气占据空间,能初步理解空气占据空间。三、研讨交流(预设10分钟)1.提问思考(投影展示学习单)(1)在刚才的三次实验中,你们分别看到了哪些现象?(2)这些现象告诉我们什么?2.提问小结:这就是我们今天所探究的内容(出示课题),现在谁能告诉大家空气能占据空间吗?(预设:能)划去“吗”字[设计意图]引领学生通过论证交流将前面三个活动中出现的实验现象与空气占据空间的事实之间建立起一个逻辑联系,也就是做出基于事实的科学的解释。应用挑战(预设5分钟)1.出示半瓶水、一块橡皮泥和两根吸管。提问:在不倾斜瓶身的情况下,你能利用提供的这些材料把水从瓶中挤出来吗?谁来挑战一下?2.请学生上来挑战如果成功了,大家分析交流是怎样利用空气把水从瓶子里挤出来的;如果没有成功,分析怎么样的情况下才能利用空气把水从瓶子里挤出来,再找出原因加以改进再实验。3.生活中的空气占据空间现象:生活中,很多地方用到了空气占据空间这一原理(PPT出示气垫等图片),课后同学们可以去生活中研究一下这些物品。【疑难解答】学生在把杯子竖直、慢慢往下压的过程中,发现杯子里也进了一小部分的水,并提出这个发现,教师怎么处理?教师首先要对学生在实验中的发现予以肯定,表扬孩子们细心观察的科学态度,其次可以把这个发现作为一个问题记录在班级记录表,留待下一节课解决,同时要把学生的观察重点转移到纸团有没有湿并对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教学后记】3.压缩空气【教材简析】通过前面两节课的研究,学生已经认识到空气和石块、水等一般的物体一样,能占据空间。在此认知基础上,本课以及此后的学习内容要对空气的物质属性进行更深入地研究和理解。学生经历前面课程的学习或根据平时经验可能对空气可以被压缩有一定的认识,但无法说出有力的证据证明空气可以被压缩。因此本课通过推拉注射器活动,比较得出空气可以被压缩和拉伸,而水不能,并且发现压缩的空气有弹性这一特征。在科学的大概念里,宇宙中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很小的微粒构成的,空气当然也不例外。本课重点就是借助注射器让学生分别对空气和水向下压和向上拉进行对比观察,寻找空气是否容易被压缩、压缩的空气具有弹性的证据。再尝试用微粒来解释有关空气压缩和扩张的现象,利于学生构建物质微粒的概念,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最后再通过制作空气枪,解释其中原理,让学生从玩中思,将知识迁移到生活中。18\n【学情分析】学生在前面感受空气一课中,通过抱一抱装有空气的塑料袋或压一压气球,可能已初步感受到空气可以被压缩。但对于“空气占据空间是否有变化”,学生较难解释清楚。因此本课借助有刻度、不易变形的硬质材料——注射器,帮助学生寻找空气可以被压缩的证据。三年级学生对于对比实验的认识还比较模糊,如何公平的进行实验?哪些条件需要相同?这是学生需要思考的,因此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对实验操作进行公平性的设计,让其认识到严谨的实验才具有说服力。最后,本课是学生第一次尝试用微粒解释现象,教师要做好引导,关注学生所画圆圈,哪一种更合理,激发学生之间的矛盾,引起他们思考和辩证。【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注射器压缩空气活动,知道空气占据的空间可被压缩或扩张,认识到压缩的空气是有弹性的。[科学思维]用比较的方法,区分空气和水相同条件下被压缩时的不同特点。[探究实践]通过探究压缩空气和水的活动,能用图画来记录压缩的现象,简述空气很容易被压缩的原理。[态度责任]通过体验空气被压缩,认识到压缩的空气可以制成救援的气垫、玩具气枪等,感悟科技发展对生活的影响。【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对比实验感受空气是可以被压缩或扩张的,并且压缩的空气是有弹性的。[难点]解释空气为什么可以被压缩或扩张。【教学准备】[教师]1.教学课件。[学生]1.每组提供注射器、烧杯、水;2.观察记录单。【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揭示课题(预设2分钟)材料准备:课件1.出示气泡图提问: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空气是一种怎样的气体?(它是看不见、无色、无气味、会流动、可以被压缩)2.讲述:空气和水、石块一样,都能占据空间。空气和水相比,又有什么不同呢?今天我们将继续来研究空气的其他特征。揭示课题:压缩空气(板书)。[设计意图]用气泡图形式帮助学生梳理之前的知识,引导学生发现更多空气的秘密,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空气的兴趣。二、空气能否被压缩(预设20分钟)材料准备:注射器、记录单1.出示注射器。提问:你认识它吗?用手握住的地方叫什么?针筒上面还有什么?这个可以动的部分叫什么?2.提问:注射器可以怎么玩?学生体验使用注射器,提问:借助注射器,你发现空气有哪些特征?(预设:会流动,可以被压缩等。)3.提问:如何公平地比较水和空气是否可以被压缩?引导:水和空气的量要相同(10ml);要用相同的力;堵住注射器,避免水和空气泄漏。4.提问:现在老师如果把活塞往里推,手不放开,你觉得推得动吗?(预设:推得动或者推不动)如果能推得动,能推倒哪里?出示记录单,学生进行预测,指导学习如何记录,提示用力不能太大。5.学生实验:j记下初始刻度,堵住管口,慢慢用力向下压活塞,手不放开,记录水和空气占据空间的变化情况,然后松开手,观察有什么变化。k慢慢用力向上拉活塞,手不放开,再次记录水和空间占据空间的变化情况,然后松开手,观察18\n又有什么变化。6.汇报交流,问题指向:能不能压缩?压缩的程度怎么样?扩张的程度是多少?[设计意图]从玩注射器引入,通过体验压和拉的动作,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注射器内物体空间的变化。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经历对比实验的设计过程,意识到对比实验需要控制其他条件相同才能更有效地进行比较。三、交流发现以及解释原因(预设15分钟)1.学生交流反馈:通过刚才对空气往里推和往外拉的活动,活塞所指的刻度有什么变化?说明空气有什么特征?小结:水不可以被压缩,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的空气有弹性。2.提问:为什么空气容易被压缩呢?3.教师解释:空气是由微粒组成的,我们可以用一个个小○表示空气微粒。思考:当空间变小时,微粒会怎么变化?当空间变大时。微粒又会怎么样?(学生画出自己的猜想)4.交流观点,发现问题。(预设:数量不同,分布不同,大小变化)5.模拟空气微粒的运动,解释原因。6.学生修正观点。[设计意图]将学生预测和实测结果暴露在黑板中,让学生比较发现预测和实测的不同,让学生能够在有力的证据面前,可以修正自己的观点。四、拓展:知识应用(预设3分钟)1.学习了今天的知识,补充单元气泡图2.空气压缩在生活中的应用。3.小游戏:空气压缩枪。【疑难解答】用微粒来解释有关空气压缩和扩张的现象时,如何帮助学生理解微粒大小、数量的不变,只是间距的变化?在黑板上利用固定大小的圆圈表示空气微粒,可以简单地规避学生关注微粒大小的变化引起占据空间大小的变化,而更多地关注微粒的数量、间隙和分布,进而接近更为真实的解释。如果有学生提出微粒大小的变化导致空气占据空间大小的变化,我们应该予以表扬,因为这个基于学生的角度来讲是解释得通的,我们还没有可见的证据证明是微粒之间的间隙发生变化。【教学后记】4.空气有质量吗【教材简析】本课是在感知过空气,认识到空气能占据空间,空气可以被压缩之后对空气是否有质量进行探索和求证的一课。要让学生用“质量”一词替换学生常说的“重量”一词,但不需要向学生解释什么是质量。空气就在我们周围,但学生很少能直接感受到空气的质量。相反,学生根据飘浮在空中的气球,或者可以上升的氢气球,会认为空气没有质量或者无法判断。质量作为物质的重要属性之一,如果要学生认同空气是一种物质,那么,对空气是否有质量这个问题进行研究就势在必行了。【学情分析】18\n学生在一年级下册研究过《认识一袋空气》,但是这堂课更多的是对空气基本特征的观察,而对于空气是不是像木块、水那样有质量呢?学生还是有很大疑惑的,有的孩子说很轻,另外一些孩子直接反驳,那不是空气的质量,感受到的是装空气的袋子的质量(重量),所以,对于研究空气的质量,他们是非常感兴趣的。在一年级下册《谁轻谁重》一课中,学生对天平这种测量工具已经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知道天平的倾斜可以反映出轻重,这是本课主要实验的基础,基于轻重的判断学生才能论证空气究竟有没有质量。【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称量皮球以及称量前后的质量变化,知道空气是有质量的,而且空气的质量是可以被称量的。[科学思维]在测量空气质量的活动中,通过比较皮球前后两次的质量变化,理解空气是有质量的。[科学实践]将称量空气的质量活动贯穿在预测、实验、论证的一系列活动中,掌握用称量的方式来测量空气的质量,建构空气有质量的概念。[态度责任]通过“空气有质量吗”,发展进一步研究物体的兴趣和愿望;意识到应该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态度。【教学重难点】[重点]学生思考提出判断空气是否有质量的方法。[难点]学生通过去判断后加入的空气是否有质量去得出空气有质量的结论。【教学准备】[教师]1.教学课件;2.《空气》气泡图;3.学生实验材料一套。[学生]1.实验材料一套;2.实验记录单;【教学过程】一、聚焦任务(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课件、学生实验套装、《空气》气泡图、活动记录单1.出示气泡图,引入对“空气是否有质量”学习活动;提问:你认为“空气有质量吗”?你这么猜想的理由是什么呢?你会怎么证明自己的想法呢?[设计意图]:出示气泡图,展示学生对空气理解的前概念,帮助学生回忆当时的想法,而在经过前面三课的学习之后,现在的想法是什么样的?引入交流,你会怎么去设计实验呢?让学生在交流中,完善自己的实验设计。二、探究与研讨(预设30分钟)1.出示简易天平,引入测量空质量的学习活动;(1)说说简易天平的使用方法;(2)说明:使用简易天平测质量的方法:①在简易天平的两端,分别放一个皮球和绿豆,出现以下情况,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呢?小结:天平平衡时,左边皮球的重量=右边绿豆的重量②如果在天平的右边再放入几颗绿豆,你预测会出现什么情况?你的理由?小结:天平不平衡时,重的一端会往下沉(2)测量:研究“空气是否有质量”的学习活动①如果往左边皮球打入20筒空气,简易天平会怎么变化呢?在记录单的对应位置,记录自己的猜测;(你觉得天平会出现哪种情况,就在对应的框里打个“√”)②轻轻取下皮球,利用打气筒往皮球里打入20筒空气;③再轻轻地将皮球重新放到左边的天平,观察现象,记录实验结果;(3)平衡:怎么让天平再次平衡?①小组内再让天平平衡的方法——增加绿豆或皮球放气(学生提出);②往右边的右边盘子里添加绿豆:一颗一颗加入绿豆,直到天平平衡18\n③记录你的实验数据:添加的绿豆数量;(4)研讨:交流“空气是否有质量”①组内讨论;我们小组认为“空气有质量”;②组间讨论:统计并展示每个小组的实验结果;展示每个小组的实验结论;对以上的结论,你有什么看法?③小结:空气有质量[设计意图]:将研究的步骤进行细化,更好地帮助学生去理解每一个环节出现的结果,可能代表什么意义,我们可以得到什么结论,大家的实验结果是这样的吗?那我们又可以得到什么结论呢?不一样的原因是什么呢?从预测到实验,从推理到验证,更好地解决“空气有质量”,而在对实验结果的不完全一致性时,让结论趋向于更加完善“空气有质量,可能是很轻的”,留待后面,继续完成。三、拓展(预设5分钟)1.思考:如果将皮球里的空气放出一部分后,再把皮球放回左盘,天平会怎样?并说说理由。(预设:放掉气的皮球放上去后,左盘变轻了。这也能说明空气有质量。)2.教师演示。学生尝试解释现象。(有时间的话学生也可以马上试一试。)3.小结:通过今天的实验,我们知道了空气是有质量的,但是质量很轻。[设计意图]丰富和完善结论,采用逆向、倒推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建构本节课的科学观念。【疑难问题】天平平衡后,再往皮球里注入空气,皮球端并不是都比绿豆端重如何解决?在称量空气的实验时,并不是每个小组都能达成了教材或者老师想要的实验效果,没有一个班级的所有小组,都刚好是左边重。每个班级都有个别小组的实验结果,和预期不一样,这恰恰说明空气有重量的同时,也说明了空气的质量是很小的,很轻的。解决的方法,可以增加注入空气的量,从20筒到40筒,甚至更多。另外,测量用的“天平”灵敏度不够也是造成实验现象不够明显的重要因素。【教学后记】5.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教材简析】本课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学生运用上节课的方法利用豆子、回形针、泡沫块、医用棉花球等足够“轻”的物体测量20筒空气的质量,并类比、转化出一袋(约100筒)空气的质量。第二部分是比较一袋空气和同它质量相当物体,发现质量相同的物体可能体积不同,让学生初步感受到物体密度的不同。本课需要学生应用上节课的方法,来测量一袋空气的质量,感受一定量空气究竟有多重,进一步确认空气是有质量的。同时,本课用多种物体作为参照物去测量20筒空气的质量,希望学生通过对比,观察到相同质量的物体有不同的体积,从而对物体密度有一个直观的感知,为以后学习密度概念积累经验。【学情分析】不少学生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已经知道了大概20筒空气的质量等于3-5颗绿豆的质量(当然打气筒的大小以及绿豆的大小也会导致具体数据发生浮动),已经感受到了空气具有一定的质量。用类比、转化的方法测量一袋(约100筒)空气的质量可能还需要学生在语言上清楚地表达出来。同时,学生脑海中已架构起的是空气质量与绿豆质量之间的数量关系,用其他足够“轻”的物体去衡量空气的质量,这也是这节课需要去体验的。18\n【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利用多种足够“轻”的物体测量20筒空气的质量并类比、转化出一袋(约100筒)空气的质量,知道一定量的空气具有一定的质量。[科学思维]能使用类比、转化的方法,推测出更大体积空气的质量。[探究实践]在使用简单的仪器测量并记录20筒空气的质量,通过类比、转化的方式得出一袋空气的质量。通过对比一袋空气和它同质量的“标准物”,认识到质量相同的物体可能体积不同。[态度责任]在测量一袋空气的质量中,细致操作、仔细观察实验,发展进一步研究物体的兴趣和愿望。【教学重难点】[重点]能用不同的“标准物”测量20筒空气的质量并通过类比、转化的方法测量一袋空气的质量。[难点]在测量20筒空气的质量实验中,细致操作、仔细观察、准确记录。【教学准备】[教师]学生实验材料一套、高精度电子天平、板贴、皮球、打气筒。[学生]简易天平、皮球、打气筒、不漏气的大袋子、绿豆、乒乓球、小泡沫球、回形针、学生活动手册等。【教学过程】一、聚焦任务(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课件,一袋空气、绿豆贴1.教师出示一袋空气,谈话:上节课我们已经用绿豆来衡量20筒空气的质量,那今天你能来预测一下老师手中这一袋空气的质量相当于多少颗绿豆吗?2.学生预测结果,教师板贴绿豆,在后面记录预测数字。3.继续提问:如果是这些物品(乒乓球、回形针、小泡沫球)作为衡量物,结果又会是怎样呢?教师让学生把预测结果记录下来。[设计意图]谈话导入,明确学习任务,激发对探究一袋空气的质量的兴趣。二、探索一袋空气的质量(预设25分钟)材料准备:简易天平、皮球、打气筒、不漏气的大袋子、绿豆、乒乓球、小泡沫球、回形针、学生活动手册1.探讨探究方案:(1)提问:如何测量这一袋空气的质量?(2)追问:把一袋空气全部打入皮球,合适吗?(3)提示:这一袋空气约100筒空气,小组讨论:有什么办法能测量出这一袋空气的质量?(4)学生发言,并小结:先测量20筒空气的质量再换算出一袋空气的质量。2.实验探究活动:(1)如何测量20筒空气的质量?请学生大致描述实验操作步骤。(2)实验操作步骤:①调节天平平衡。②左边放一个没有充足气的瘪皮球,慢慢往右盘中放绿豆,直至天平指针指向中央。③用打气筒往皮球内打入20筒空气,注意尽量不要漏气。④往右盘外慢慢地、一粒一粒地放绿豆,直至天平再次平衡。⑤记录20筒空气的质量。⑥用乒乓球、小泡沫球、回形针等其他物体测量20筒空气的质量⑦换算出一袋空气的质量。⑧比较一袋空气和它同质量的物体,你有什么发现?(3)学生实验,教师巡视,并把各组数据记录在黑板上的大表格内。[设计意图]逐步引导学生使用类比、转化的方法测量一袋空气的质量。即先指导学生利用多种足够“轻”的物体通过实验测量出20筒空气的质量,再通过类比、换算出一袋空气的质量,使学生充分体验到一定的空气具有一定的质量。18\n三、研讨(预设8分钟)1.在打入100筒空气后,这袋空气的质量大约是多少?我们是如何知道这袋空气的质量的?①小组汇报,交流研讨。②各组的数据是否相同,有什么想法?2.比较这袋空气和同它质量相当的物品,你有什么发现?3.小结:一定量的空气具有一定的质量,质量的多少可以用常用的物体作为衡量。质量相同的物体可能体积不同。[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组内、组间的研讨交流中形成共识:一定量的空气具有一定的质量,质量的多少可以用常用的物体作为衡量。质量相同的物体可能体积不同。四、拓展——用电子秤称空气质量(预设2分钟)1.谈话:同学们,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有好些精确的工具可以称量出空气的质量了,我们一起来试一下吧。2.出示篮球、电子秤、打气筒,称量打气前后示数的变化。[设计意图]测量工具上的数据,对学生来说有更好的指代意义,方便学生更好地理解空气的实际质量。【疑难解答】各组实验测得的20筒空气的质量有所不同,推算出的一袋空气的质量与“标准物”有所差距,如何处理?可以让学生观察这些绿豆的大小是否完全相同,引导学生发现这些“标准物”并不是完全标准的,意识到正是这些细小的差别造成了我们测量和推算上的误差。并告诉学生这节课我们只是粗略的测量并推算了一袋空气的质量,想要测量得更准确可以使用更加精确的仪器设备。【教学后记】6.我们来做“热气球”【教材简析】本课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观察热气球以及热气球加热上升的图片,引发学生思考热气球上升的原因并做出初步的解释。第二部分,通过指导吧学生制作和放飞“热气球”,让学生对“热空气会上升”的现象形成感性认识,并通过研讨活动,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有逻辑地进行解释。第三部分,通过出示“孔明灯”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解释其飞行的原理,对所学的知识加以巩固和应用。本课实验现象所指向的物理概念是:空气受热膨胀,密度减小,导致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学生只需要通过简单的热气球模拟实验方法,对空气的这种物理性质有一个感性直观的认知,知道热空气会上升,空气变冷后会下降就可以了,不需要对相关的物理原理进行深入学习。本课还渗透了课程标准中有关“运动”、“热”的内容:“物体的运动可以用位置、快慢和方向来描述”以及“热可以改变物体的状态,以不同方式传递,热是人们常见的一种能量表现形式”。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需要对以上内容给予适当关注。本课的重点是指导学生制作和放飞“热气球”,让学生对“热空气会上升”的现象形成感性认识,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有逻辑地进行解释。【学情分析】通过前面五课学习,学生已经知道空气具有质量、能占据空间,还可以被压缩。本课从热气球的升降现象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而热气球是生活中比较有趣的一个物件,三年级的学生对此很感兴趣,甚至有一些学生有过亲身体验的经历,对热气球具有一定的认识,具备了了解“热气球是需要18\n靠热才能进行升空”的这一前概念,但是对“热气球受热后是怎样飞起来的?”这一问题不能做出具体的解释,这正是本节课的着眼点。【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放飞“热气球”活动,认识空气受热后会变轻上升,变冷后又会下降。[科学思维]能基于放飞“热气球”活动中观察到的现象,合理分析并解释“热气球”的上升和下降的现象,及生活中类似的现象。[探究实践]在放飞“热气球”活动中,能运用画图、书写等形式记录实验现象。[态度责任]通过放飞“热气球”活动,知道在一定条件下,科学实验是可重复的,并发展探索物质世界的兴趣。【教学重难点】[重点]尝试让“热气球”升空并在此过程中了解空气受热后会上升,变冷后又会下降。[难点]用概括性的语言有逻辑地解释“热气球”升空及降落的现象。【教学准备】[教师]1.教学课件;2学生材料一份;3.多个塑料袋备用。[学生]1.为每组准备塑料袋1个,蜡烛1支,塑料筒(或纸筒)1个,点火器1个;2.学习记录单。【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预设3分钟)材料准备:教学课件1.出示热气球的图片,提问:这是什么?在很多旅游景点都有提供游客乘坐热气球的服务,有没有同学乘坐过热气球?你知道人们是怎样让热气球升上去的吗?(预设:热气球是通过加热升上去的。)2.出示人们加热使热气球上升的图片,提问:仔细观察并思考,人们到底是对什么进行加热?(预设:里面的空气。)谈话:其实,人们在加热过程中并没有加热热气球本身,而是加热了里面的空气,那么加热后空气发了哪些变化,热气球又是怎么升上去的,今天我们在课堂上就要来做一个模拟热气球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我们来做热气球)[设计意图]通过热气球图片引发学生思考热气球上升的原因,了解学生前概念。再通过出示热气球升空前的加热照片,使本堂课研究的中心从热气球本身聚焦到热气球里面的空气,引发学生思考:空气加热后的到底产生了什么变化?二、模拟“热气球”升空的活动(预设20分钟)材料准备:教学课件,微视频,塑料袋,蜡烛,塑料筒,点火器,活动记录单。1.讨论注意事项(1)出示塑料袋,提问:这个大塑料袋就是我们今天我们课堂上的“热气球”。当然,只有这个塑料袋没法直接让它飞起来,还需要什么?(预设:加热、蜡烛、火…)教师出示蜡烛,演示用点火器点燃蜡烛,同时简单介绍点火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2)提问:现在可以直接把塑料袋套上去给里面的空气加热了吗?教师可边讲边演示。(预设:不可以,直接套上去塑料袋可能会烧起来,很危险)讲述:直接将塑料袋里套上去加热是很危险的,塑料袋会直接融化甚至烧起来,所以我们需要一个东西将蜡烛与塑料袋隔开一些距离。(3)出示塑料筒,提问:仔细观察这个塑料筒,你觉得这个塑料筒怎样使用吗?小组同学讨论,试着在记录单上画出塑料筒和塑料袋的位置(画设计图)(4)展示学生设计图,讨论优劣及分析需要注意的事项。讨论1:塑料筒有“缺口”的一端朝下,需要进气。讨论2:塑料袋的边缘不能过低,以免把进气孔堵住。讨论3:塑料筒上端温度仍然较高,塑料袋尽量避免直接接触塑料筒上端。……(5)教师简单梳理并板书活动步骤:18\n2.放飞“热气球”,感知变化(1)谈话:接下来我们不仅要让“热气球”升空,更重要的是研究它是怎样升空的。所以在放飞“热气球”的过程中,我们应该要观察和记录哪些内容?(预设:塑料袋膨胀程度的变化;袋子里空气的温度变化……)(2)播放实验微视频,指导学生放飞“热气球”,并出示操作注意事项。(3)学生活动:利用蜡烛、塑料筒让“热气球”升空,并完成活动记录单。[设计意图]通过思考和尝试逐步引出材料,并在此过程中认识到每种材料的作用和使用方法,再通过模拟“热气球”的升空来了解加热后空气的变化。此外“热气球”升空的高度并非本课活动的重点,所以在活动前要强调活动观察和记录的主要内容。三、实验发现及解释(预设12分钟)材料准备:教学课件1.回顾活动,分析成败(1)讨论:刚才的活动中,有些小组的“热气球”飞得很高,过了比较长的时间才落下来,说说看,你们是怎么做的?有什么技巧吗?(2)讨论:也有些小组的“热气球”飞得没那么高,也来说说看,你们是怎么做的?遇到了哪些问题?2.讨论分析,解释原因(1)展示学生活动记录单的记录情况,讨论:从加热“热气球”开始到“热气球”降落你都观察到了哪些现象?(预设:加热后,塑料袋慢慢鼓起来了,手贴在塑料袋外壁,感觉到温度慢慢变热,拎住塑料袋的手,感觉需要的力气越来越小;“热气球”下降时,塑料袋慢慢瘪下去了,用手去摸温度变冷了。)追问:这些现象能说明“热气球”中的空气发生了什么变化?(预设:加热时,“热气球”中的空气受热膨胀了;降落时,“热气球”中的空气在冷却收缩)(2)现在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来尝试解释“热气球”是怎样升空和下降的吗?归纳: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3.空气微粒的变化(机动教学环节)(1)如果用“○”来表示空气的微粒,你觉得加热后的空气微粒会发生什么变化?请尝试画出你的想法。(2)请学生说说想法,不做定论,点出学生的几个矛盾点:①空气微粒大小的变化(变大变小)②空气微粒数量的变化(变多表少)③空气颗粒间隙的变化(变远变近)引导学生课后继续查资料。[设计意图]先通过分析活动的成败,反思活动中做得到位和不足之处。再基于现象,讨论袋子加热后及掉落时的变化,通过袋子的变化分析空气的变化,认识到袋子升空和降落实际是由空气受热膨胀及冷却收缩导致的。对能力水平较高的学生还可以展开机动环节的教学。五、孔明灯飞行原理及危害的认识(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教学课件、视频1.出示孔明灯图片,提问:孔明灯是一种能够长时间自由飞行的飞行灯,我国一些地区有元宵节放飞孔明灯的习俗,你能用今天所学知识来说说孔明灯飞行的原理?(预设:它和热气球的原理一样,利用热空气膨胀会上升带动孔明灯飞行。)追问:为什么孔明灯飞行的时间会更长?(预设:孔明灯的火源与灯一起飞行,可以持续加热。)2.讲述:不过燃放孔明灯也存在一定隐患,我们来看一则新闻。播放视频——燃放孔明灯的危害。提问:现在,你对孔明灯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预设:孔明灯降落的地方可能会引起火灾,所以不能在户外随意放飞孔明灯。)[设计意图]将我们的“热气球”和孔明灯对比,了解孔明灯的飞行原理,并加深学生对“热气18\n球”原理的理解。同时对学生展开安全与环保方面的态度责任教育。【疑难解答】用蜡烛加热“热气球”时,最易出现蜡烛翻倒、热量不够和热量过足烤破塑料袋等现象,教师该如何避免?蜡烛、塑料等材料都是生活中极其常见的材料,但均有各种不同大小。我们在选择时,一定要注意两者之间大小是否合适。①在蜡烛的选择上,建议选择短款细蜡烛加香薰蜡烛结合(如下图),不仅可以避免蜡烛翻到,也可以保证热量充足;②在塑料袋的选择上,建议选大而轻薄的,能保证学生能明显看到袋子的膨胀过程。③在纸筒/塑料筒的选择上,纸筒的裁剪相对方便,但塑料筒能加稳固且耐用。不过,无论纸筒还是塑料筒,直径的大小要足够,避免被蜡烛点燃。④最后在点火器的选择上,建议选择长点火器,学生更有勇气使用。【教学后记】7.风的成因【教材简析】《风的成因》是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空气》单元的第七课,属于物质科学领域。本课探究风的成因是上节课热空气会上升的学习活动的延续。当热空气上升时,空出来的区域将由附近的冷空气来填补,流动的空气就形成了我们感受到的风。本课中学生以热气球这课“空气受热会上升”的知识为基础,通过模拟实验观察到“冷空气会向热空气方向流动从而形成风”这一现象,以此现象作为证据,利用尝试解释自然界中风的成因。教材将本课的内容具体分成三块。第一块聚焦,利用两个问题,唤起学生以往经验,引发学生思考风的成因。第二块探究,学生根据实验流程完成风形成的模拟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第三块为研讨,解释模拟实验现象并根据实验现象解释自然风的成因。【学情分析】有了上节课“热空气会上升”的知识基础,学生解释“风的成因”模拟实验的现象就容易很多。但是,要把模拟实验的原理和自然风的形成原因建立联系,对三年级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本节课只要求学生通过模拟实验能观察到“冷空气会向热空气方向流动从而形成风”这一现象,举出与此相类似的生活现象就可以,不需要给出更深入的解释。【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课堂的模拟实验,知道冷热的空气流动形成风。[科学思维]基于“风的成因”模拟实验的现象观察,合理推测风的形成。[探究实践]在观察热空气上升现象中,用文字、画图的形式记录并解释实验现象。[态度责任]体会认真实验、细致观察的重要性,形成用事实说话的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探究实验,认识风是由冷热不同的空气流动形成的。[难点]在已有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上,对实验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教学准备】[教师]1.教学课件2.风的成因实验装置、小风车、打火枪。[小组]1.风的成因实验装置、打火枪、蜡烛、蚊香2.学习单。【教学过程】一、聚焦主题,链式梳理。(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课件,小风车1.出示小风车,提问:小风车固定不动,你有哪些方法让小风车转起来?18\n(预设:用嘴吹、用扇子扇)2.提问:这些方法为什么能形成风?用嘴吹、用扇子扇时,静止的空气发生了什么变化?板书:空气流动形成风3.讲述:在生活中,风随处可见,比如看到大树摇晃、国旗飘扬、炊烟飘散、风车转动就知道起风了。那么,大自然中是谁让空气流动起来,怎样形成风呢?揭示课题:风的成因(板书)[设计意图]风是一个抽象的概念,由于学生没有科学地观察和分析过自然风,本环节设置了问题链有效聚焦了风的主题。学生借助问题能梳理出观察无形风时需要借助一定物体,风的形成是因为空气流动。同时,激发学生实验兴趣,为实验器材的出示铺垫。二、模拟实验,现象记录。(预设20分钟)材料准备:风的成因实验装置、打火枪、蜡烛、蚊香、学习单1.课件出示上节课热气球实验的图片。提问:上节课的热气球实验中,我们在纸筒中点燃蜡烛,热空气会怎么流动?空气受热上升后,纸筒内就没有空气了吗?(预设:热空气上升,外面的冷空气会从小孔中补充进去)2.提问:同学们都有自己的想法,纸筒内的空气真的如同学们所说的方向流动吗?我们看不见空气有没有进去,可以借助什么间接看到空气的流动?3.出示蚊香,风轮,风的成因实验装置,记录单。演示:不点燃蜡烛,只点燃线香。将线香放在演示盒右侧洞口,指导记录方式。讲述:接下来我们会有一个帮助我们探究的小帮手——风的成因演示盒。蚊香放在入风口,通过烟可以让我们看到空气是否会流进纸筒。风轮放在出风口,显示风的大小。4.明确操作:小组合作观察蜡烛点燃前后风轮和烟的变化。讲述:实验步骤(1)不点蜡烛,观察烟的流动方向;(2)点燃蜡烛,放进盒中,观察烟的流动方向。强调蜡烛、蚊香放置的位置,指导用打火枪点燃蜡烛和蚊香的方法。5.小组实验,并通过画图和文字做好记录。[设计意图]以上节课的热气球模型入手,过渡到本课的实验装置,使无形的风可视化的同时,便于学生把热空气的知识联系到本课,解释实验现象。三、思维统整,分层研讨。(预设10分钟)1.小组为单位,展示小组记录单,全班交流分享实验现象。(1)语言支架:风轮在蜡烛点燃前后有什么变化,这说明了什么?点燃蜡烛前后,蚊香的烟流动方向是怎样的?点燃蜡烛后,烟会横向流向塑料盒中,说明什么?(2)现象汇总:各组间现象补充汇总,出现不同现象(观察不细致或操作错误导致)组间互相分析原因,完成班级现象总记录。(预设:风轮从不动或微动变为快速转动,线香的烟从向外变为向里、向上运动。)2.学生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得出实验结论:空气受热会上升,周围的冷空气会补充进来,形成了风。[设计意图]通过个人、小组记录单和班级汇报使得实验成果从个人到班级的有效反馈,避免了部分学生未参与实验、研讨不充分的情况,实现人人参与真实验的目的。此外,由于该实验中学生观察烟和风轮同时发生变化,较难有逻辑地汇报,设计由浅入深地分析现象,旨在引导学生从简单风轮到烟的走向进行解释,再加上动态动画进一步分解烟的走向,逐步攻克冷热如何使空气流动形成风。四、巧迁活用,兴趣延伸。(预设5分钟)1.提问:大自然中的风和模拟实验中的风形成的原理类似。这个实验因为蜡烛让空气有了冷热18\n温差,所以空气流动形成了风。大自然中也有一根“蜡烛”在提供热量,你觉得是什么?2.播放“风的成因”视频。3.学生结合模拟实验的现象和原理,尝试解释自然风的形成原因。[设计意图]通过思考大自然中风如何形成的问题,将模拟的实验现象与真实的情境联系起来,进一步巩固并利用知识解释生活中风形成的现象。五、作业设计观看视频https://v.qq.com/x/page/o035786u9fc.html?fromvsogou=1A:做一个“走马灯”,将成果拍成视频发到班级群,并向家人解释风车“无风”转动的秘密。B:记录一分钟“走马灯”旋转的次数,尝试改进“走马灯”,让它转得更快。【疑难解答】风的形成原理很抽象,如何将学生观察的现象、零散的思路逻辑化?三年级学生各方面水平还处于发展阶段,该实验现象变化不复杂,但是他们还不具备有逻辑地对多个实验现象同时进行分析的能力。为了理清学生思维脉络,本课通过语言支架将现象进行分层解析。学生先会关注易观察的风轮,了解到加热后有风且很大。顺着支架,学生会深入思考烟的变化。烟为什么向上?烟为什么向里走?这两层支架能让他们根据热空气上升的知识解释纵向烟,再按照现象分析冷空气填补的横向烟。最后思维进阶到冷热的变化导致空气流动形成风。从简单风轮到对冷热空气由浅入深地思考,学生思维逐步打开。风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学生将实验现象分解后对冷热空气流动的清楚认知。由此,学生借助语言支架,梳理思维脉络,使零散的思路逻辑化。【教学后记】8.空气与我们的生活【教材简析】本课是《空气》单元的第8课,是对整个单元内容的总结和深化。本课从空气是一种资源的角度引导学生继续认识空气,学生将开展调查、交流和学习活动,从更多维度、更深入地了解空气与动植物以及人类生产、生活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对单元内容进行总结和梳理,将所学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并且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出来。学生将通过讨论,归纳,总结,提炼空气的基本性质,从而认识空气的资源属性,认识空气与社会环境的关系,意识到空气和我们生活密不可分。【学情分析】在前面七课的学习中,学生通过观察和多种方法的研究,对空气的基本性质有了更深的认识。但是,这些认识是较为碎片化的,不连贯的,因此需要学生较为系统地进行总结和归纳,更加连贯地思考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同时,学生还没有意识到空气与我们的生活,与社会环境的重要关系,需要适当的引导和启发。【教学目标】[科学观念]1.通过阅读教材和观看图片,知道地球被一层厚厚的大气层包围着,而且空中、地下和水中都有空气的踪迹。2.通过调查和研讨,知道空气可以帮助燃烧,其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对生命具有重要意义;知道风具有能量,风能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科学思维]1.通过整理和分类的方法,梳理出空气与生活的关系,使学生意识到空气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是不可或缺的。18\n2.通过制作图表、气泡图或短文写作的方式,整理和归纳整个单元的学习内容。[探究实践]1.能根据生活经验,通过讨论和交流,完成调查记录表。2.能回顾、总结和归纳整个单元所学知识,完成表格、气泡图或短文。[态度责任]通过调查和研讨,能认识到空气对动植物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形成爱护大气、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调查和研讨,能认识到空气对动植物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形成爱护大气、保护环境的意识。[难点]通过调查和研讨,能认识到空气对动植物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形成爱护大气、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学准备】[教师]班级记录表,教学课件。[学生]第一节课画的气泡图等,便签纸,长纸条,记号笔。【教学过程】一、空气在哪里?(预设5分钟)1.提问:同学们,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对空气的基本性质有了一定的认识。那么,在哪些地方有空气的踪迹呢?你的理由是什么?(预设:教室里、天空上,因为我们能呼吸/水里,鱼儿能在水里呼吸)2.追问:土壤里有空气吗?(预设:有,土壤里也有小动物)3.将一块泥土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通过投影展示现象。4.出示大气层图片、水中鱼儿图片和土壤图片并小结:地球被一层厚厚的大气层包围着,水中也能溶解一部分空气,供水生动物呼吸,就连土壤中也有空气的踪迹,可见空气随处可见。5.提问:随处可见的空气与我们的生活有怎样的联系呢?(板书:空气和我们的生活)[设计意图]通过连续的问题,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前概念,为“空气随处可见”结论的得出做铺垫。同时学生对土壤中是否存在空气是没有清晰的认识的,通过小实验可以直观地看到土壤中的空气,加深学生的认识。二、空气与生活(预设18分钟)1.提问:我们利用空气能做哪些事情呢?我们来一起做个小调查吧!调查要求:(1)小组内每个成员要举出人们利用空气的3个例子,分别写在便签纸条上。(2)完成后小组成员将便签纸汇总在一起,将例子进行分类汇总,将相似的放在一起。(3)小组讨论,将大家都认可且认为重要的1-3个例子写在老师提供的长纸条上。(4)各小组将纸条用磁铁固定在黑板上。2.请学生将黑板上张贴的例子进行再次分类和汇总,教师将重复的去除,留下具有代表性的纸条。3.请书写纸条(留下的)的小组派代表介绍他们的想法。4.小结:可见,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空气。5.提问:空气如此重要,人类的的哪些活动会对它造成破坏呢?(预设:烧垃圾,工厂排放废气,汽车尾气)6.追问:我们应该如何保护空气呢?(预设:绿色出行,植树造林,不焚烧秸秆)7.小结:是的,我们要爱护空气(大气),保护环境。[设计意图]通过让每个学生举例的方法可以让全员参与到调查中来,充分挖掘他们的前概念。通过分类汇总和选出具有代表性的例子的方法可以锻炼学生分析和筛选信息、分类汇总的能力,同时减少需要研讨的例子数量,提高教学效率。通过几个问题的提出和研讨,培养学生爱护大气、保护18\n环境的意识。三、单元知识梳理(预设1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知识进行整理,并完善到班级记录表上。2.出示第一节课气泡图,引导:《空气》单元的学习即将结束,我们都做了哪些活动,学到了哪些知识呢?下面一起来梳理一下吧!梳理要求:(1)结合教材和记录本,明确每节课的实验或活动,找出重点知识。(2)将所有知识点进行分类汇总,总结出几个大方面。(3)对照第一节课的气泡图,看看哪些可以补充进去,哪些有问题需要修改。3.请学生代表用不同颜色的笔对气泡图进行补充和修改,其他学生提出建议,对气泡图进行完善。[设计意图]班级记录表是对整个单元学习过程和内容的完整记录,记录表的整理和完善有利于学生对整个学习有更清晰的认识,有利于单元知识梳理。气泡图的修改和完善使学生将现在与之前进行对比,纠正错误认识,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将所学系统化,同时意识到自己对物质的认识在发展、在进步。四、课后再复习(预设2分钟)1.结合教材39页布置课后任务:利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进行再次复习,如用表格对比空气、水和石头的特征,或者用短文介绍空气。2.复习后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对单元内容进行再次梳理。(梳理时不参考任何资料)[设计意图]课堂上的单元知识梳理时间短,容量大,学生很难一次性理解和掌握,因此需要课后进行再次复习和梳理。而检验复习效果,判断学生是否对单元知识有了系统认识的有效方法就是不参考资料,用头脑中的知识和逻辑制作思维导图。【疑难解答】1.学生对大气层破坏以及空气污染的现象感受不深,重视不够,很难形成爱护大气,保护环境的思想和意识。由于很多学生生活的环境远离工业区以及近年来环境治理的结果,学生身边较难看到破坏大气层和空气污染的现象,因此学生的感受并不明显。可以通过播放纪录片和相关视频以及出示一些破坏大气层和污染空气的照片的方式加深学生的理解,丰富学生的认识,从而为环保思想的培养做铺垫。2.单元知识梳理时学生很难将相关知识进行归类,形成较为系统的认识。将碎片化的知识进行归类,形成系统的认识是单元整理和复习的重点,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方法和习惯。教师在组织和引导学生梳理时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一是由总到分,即从单元主题开始,找出与主题相关的几个方面,然后分析知识所属类别,将知识放入对应的方面里。另一个是由分到总,即分析每个知识点所属类别或方面,将同一类的放在一起,用关键词总结出它们的类别,然后补充在单元主题上。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重点引导和帮助学生思考知识属于主题的哪个方面,一边进行梳理和归类。【教学后记】18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小学 | 科学
发布时间:2022-09-10 18:00:02 页数:18
价格:¥5 大小:66.20 KB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