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课件
首页

初中历史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教案(2022核心素养课标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8

2/8

剩余6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1课鸦片战争【核心素养目标】[时空观念]知道虎门销烟的时间、地点,鸦片战争的起止时间、经过,《南京条约》签订的时间、内容等初步养成历史时序意识和历史空间感。[史料实证]能够初步阅读和理解相关历史史料分析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和影响。[唯物史观]通过虎门销烟和鸦片战争的学习,认识到中国人民敢于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和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历史解释]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家国情怀]通过学习林则徐禁烟认识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教学重点】鸦片战争前中外形势比较、鸦片战争及《南京条约》危害。【教学难点】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以及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讲授法【教具准备】课件练习题【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引课明标利用国际禁毒日(每年6月25日)的由来导入新课。今天全球人民所面对的毒品危害问题曾在19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肆虐。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然后讲述鸦片输入给中国带来怎样的危害。相距如此之远的中、英两国,为什么会在19世纪中期爆发战争呢?这场战能否避免呢?又给中国造成了怎样的危害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一课鸦片战争,解决这些问题吧!二、导学引领自主学习学生:依据学习资料(教材、综训等)进行自主学习,小组内交流找出每一部分的知识要点,准备随后在全班的展示,鼓励学生采用思维导图等形式展示知识要点;老师:巡回指导了解学情,鼓励学生之间讨论问题及向老师询问问题。三、学友互学合作交流学友之间相互检查配套练习册自主研讨完成情况,学友互学合作交流,学友共同努力也不能完成的请教老师。四、展示评价精讲点拨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1、教师分析鸦片战争前中外形势:中国闭关锁国落后的封建国家,实行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英国已经走上了资本主义时代,成为工业强国,为开辟海外市场向中国贸易。2、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二页正文指岀正当贸易情况下,中国出超,英国入超。白银源源不断流入中国。并引导学生分析原因(教师指岀当时中国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3、在正常中外贸易情况之下,英国为了改变不利环境,为了牟取暴利,向中国走私鸦片。4、利用课本第3页正文和插图引导学生分析讨论鸦片走私给中国带来的危害。5、教师引导:面对鸦片输入给中国带来的危害,中国有志之士在干什么呢?由此引入下一环节学习一一林则徐禁烟,在学生看书基础上指出林则徐禁烟措施。①明察暗访,缉拿烟贩。②设禁烟局,配制戒烟药丸,勒令吸食者限期戒烟。并设问:林则徐禁烟收到什么效果(学生讨论回答)6、林则徐禁烟8\n在学生看书基础上指岀虎门销烟时间、地点,虎门销烟意义。并设问:林则徐处理鸦片直接烧毁吗?不是,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导分析,为什么呢?教师:因为直接烧毁鸦片会产生大量的烟,造成人们被动吸烟,所以才用生石灰与海水化合反应后产生的高温烧毁鸦片,避免环境污染。小结、过渡:林则徐虎门销烟打击了鸦片贩子的嚣张气焰,挫败了英国用鸦片打开中国大门的美梦。他们就悍然发动侵略战争妄图用大炮打开中国大门。英国发动侵略战争1、教师让学生上台,利用课本第五页鸦片战争示意图,引导学生讲述鸦片战争的过程、结果。2、根据情况,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分组讨论鸦片战争的原因,战争会给中国带来什么危害?3、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分析总结,鸦片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鸦片走私受到中国抵制)根本原因(英国迫切对外开辟商品市场和掠夺原料产地蓄谋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及失败的根本原因(中国封建制度的腐败、落后)。从政治角度分析,英国资本主义国家世界强国,中国落后的封建国家。由此得出"落后就要挨打"的深刻历史教训。《南京条约》的签订1、教师指出鸦片战争结束后,中英之间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2、利用课本第五页讲述《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①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②割香港岛给英国。③赔款2100万银元。④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3、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南京条约》内容,逐条分析得出其危害。①割香港岛使中国主权不再完整。②巨额赔款影响了清政府财政,加重了人民负担。③五口通商,协定关税有利于资本主义国家向中国进行商品输入。4、引学生分析,开放通商口岸与现代中国改革开放开放的港口城市有什么区别呢?在学生讨论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指岀①通商口岸通过签订不平等条约而被迫开放的,具有强迫性,侵略性。②改革开放的港口城市是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而开放的,具有主动性,主权性,二者性质完全不同。5、在学生看书的基础上指出,英国不满足《南京条约》的签订,于1843年强迫清政府签订《虎门条约》,从中获得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1844年不费一枪一弹的美国、法国强迫清政府分别签订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通过条约,美国、法国除享受英国在华取得的各种特权外,还扩大了侵略权益。5、鸦片战争的影响①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②中国不再有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区,③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也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五、训练反馈自测自评1.19世纪洋人苦于无法找到改变贸易困境的商品,在他们看来,“中国拥有一切东西,世界上最好的食物:米,最好的饮料:茶,最好的衣物:棉花、丝绸等”。“幸运的是一种新的商品出现了”,“新的商品”是(  )A.棉纺织品B.机器C.鸦片D.枪炮2.矗立在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是为纪念中国近代以来为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而牺牲的人民英雄们而建立的,碑的基座四周镶有十块巨幅汉白玉浮雕,其中第一块的内容就是“虎门销烟”。其主要原因在于虎门销烟(  )A.沉重地打击了英国走私鸦片的奸商B.由民族英雄林则徐领导并有效禁烟C.显示了中华民族反侵略的坚强意志D.英国以此为借口发动了侵华的战争3.近代时期,几乎所有的帝国主义国家都曾侵略过中国。其中,首先打开中国门户的是(  )A.英国B.法国C.日本D.美国4.他在位期间力行节俭,勤于政务,但清王朝在其统治时期却进一步衰落。鸦片战争之后,他因循守旧,没有采取向西方学习、振兴王朝的措施。“他”是(  )A.道光帝B.咸丰帝C.光绪帝D.宣统帝8\n5.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接受英国提出的条款,签订了《南京条约》。其中,破坏中国关税主权的条款是()A.赔款2100万银元B.开放五处通商口岸C.割香港岛D.英国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定6.陈旭麓说:“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因在“这场战争”中战败,清政府被迫签订了(  )A.《尼布楚条约》B.《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7.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最主要原因是()A.英国是资本主义强国B.清政府装备陈旧、军事落后C.清政府统治的腐朽,封建制度的落后D.清政府国库空虚8.“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在外来军事的挑战下开始向近现代社会艰难转型。”理解正确的是(  )A.外来侵略使中华民族空前团结B.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C.鸦片战争促使清政府统治瓦解D.战争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六、课堂小结总结提升师:依据学情总结梳理知识结构体系,反馈问题集中点进行集中讲解;师:在梳理知识体系的基础上,精讲(总结归纳、拓展延伸、重点难点等)引导学生思考【教学后记】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核心素养教学目标】[时空观念]知道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时间、经过,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等初步养成历史时序意识和历史空间感。[史料实证]能够初步阅读和理解相关历史史料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和影响。[唯物史观]通过第二次鸦片战争和俄国侵占中国北方领土的学习,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历史解释]认识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家国情怀]通过学习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激发学生的爱国情绪,为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强大发愤学习。【教学重点】第二次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俄国侵占领土史实;【教学难点】正确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大大加深。【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讲授法【教具准备】课件练习题8\n【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引课明标圆明园是当时全世界最豪华的皇家园林,里面有数不精的珍宝古玩和名家书画,黄金与珠宝不计其数。但在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英法联军在疯狂抢掠之后放火烧毁。这次战争是如何爆发的?中国在这次战争中丧失了哪些领土和主权?今天,我们就共同来学习一下《第二次鸦片战争》二、导学引领自主学习请同学们独立认真阅读教材结合自学思考题,做好圈点勾画,时间8分钟。1、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时间和经过。(培养学生时空观念)2、《天津条约》与《北京条约》签订的时间、国家和主要内容。3、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历史解释)温馨贴士:安静,同时看相关史事、注释、图片三、学友互学合作交流学友之间相互检查配套练习册自主研讨完成情况,学友互学合作交流,学友共同努力也不能完成的请教老师。四、展示评价精讲点拨一、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1.原因及借口: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英、法两国在俄、美两国的支持下,分别以“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为借口,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2.时间:1856年10月~1860年10月。3.开始:1856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挑起战争。次年,英国和法国联合出兵,攻陷广州。4.《天津条约》的签订:1858年,英法联军北上,攻陷大沽炮台,逼近天津。清政府被迫与俄、美、英、法四国分别签订了《天津条约》。通过这些条约,西方列强获得了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随后,清政府在与英、法、美签订的《通商章程善后条约》中,又被迫承认了鸦片贸易的合法化。二、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l.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天津条约》并没有使侵略者满足。1860年,英、法两国借口换约受阻,再次出兵占领天津,进逼北京。咸丰帝让他的弟弟奕䜣担任议和大臣,留守北京,自己逃往承德避暑山庄。2.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1860年10月,英法联军对北京西北郊著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进行了大肆抢劫,之后又放火烧毁。随后,英法联军占领安定门,控制北京城,并扬言要直捣皇宫。列强的侵略暴行能够一再得逞再次向我们揭示了‚落后就要挨打这一真理;我们应当认真学习,练好本领,报效祖国,为民族复兴和祖国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家国情怀)3.《北京条约》的签订(1)《北京条约》的签订:奕䜣被迫与俄、英、法、美交换了《天津条约》批准书,并签订了中英、中法《北京条约》。(2)《北京条约》的内容:清政府除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外,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赔款额也大幅增加。三、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1.侵占中国土地数量: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2.过程图片3.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英国、法国、美国等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沙俄占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8\n4.为什么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继续:(1)根本原因和目的相同:都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变中国为英国等西方国家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2)战争性质相同:都是侵略性的非正义的战争。扩大:(1)第一,从战争进程来看:侵略力量扩大、侵略时间长、订约国和条约增多。(2)第二,从危害和影响来看:开放通商口岸和割地增多、中国主权遭到更多破坏、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历史解释唯物史观)拓展提高(史料实证)1、阅读下列材料,探究相关问题。 据估计,被劫掠和破坏的财产,总值超过六百万镑,在场的每个军人都掠夺了很多。在进入皇宫的宫殿后,谁也不知道该拿什么东西。为了拿金子,而把银子丢了……无价的瓷器和珐琅器,因为太大不能运走,竟被打碎。 (1)上述材料反映的中国被劫掠发生在哪次战争中?被劫掠和破坏的地方是哪里? 第二次鸦片战争。圆明园。 (2)中国遭到如此劫难的主观原因是什么? 因为清政府的腐败和软弱,一再的妥协退让,造成中国局势急转直下。 (3)列强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罪行真是罄竹难书,他们的屡屡得逞,再次验证了什么道理?我们应当吸取什么教训? 列强的侵略暴行能够一再得逞再次向我们揭示了‚落后就要挨打这一真理;我们应当认真学习,练好本领,报效祖国,为民族复兴和祖国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2、阅读下面的材料,探究相关问题。 一个西方学者曾这样说:西方用‘坚船利炮’打开古老帝国闭关锁国的大门,给他们带去了先进的思想和先进的生产力,瓦解了这些古老帝国的腐朽思想和落后的、个体的、小农式的生产方式……因此,没有鸦片战争就没有中国的近代化!你是否赞同上面的说法?鸦片战争导致近代中国落后的同时,有没有促进近代中国的发展? 参考答案:赞同。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给中国造成了巨大灾难,但也给中国人学习西方近代文明创造了某种客观条件,终于使沉醉于天朝上国梦幻中的封建士大夫开始觉醒。他们开始‚开眼看世界‚师夷长技,清政府权力结构发生变化,洋务运动兴起,中国的现代化运动由此蹒跚起步五、训练反馈自测自评1、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但不满足于在华所攫取的种种权益,而且蓄谋扩大,甚至不惜在必要的时刻再次发起战事。据此可知: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    ) A.使鸦片贸易合法化 B.扩大鸦片战争的侵略权益 C.让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D.获得更多的赔款2、我国当代一位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站在京郊的一座废墟上,我们可以解读到的历史是(   ) A.林则徐虎门销烟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D.洋务运动破产 3、有人说,英法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以下各项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 A.获取大量赔款    B.浩劫并焚毁圆明园 C.增加新的通商口岸   D.开辟新的内河航线 4、策划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国家是(   )   A.英、法     B.英、法、俄   C.英、法、美      D.英、法、美、俄 5、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充当“帮凶”,且又单独“作案”的国家是(   )   A.英国       B.俄国          C.法国      D.美国6、有人说:“8\n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不需花费一文一钱,不必动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国家得到更多的好处。”这里“更多的好处”指(   )A.得到巨额赔款         B.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   C.强迫清政府开放数处通商口岸   D.从中国抢走无数珍宝 7、下列历史题材的影片,主要反映第二次鸦片战争相关史实的是(   ) A.《林则徐》           B.《鸦片战争》 C.《火烧圆明园》       D.《 甲午风云》 8、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一伙殖民强盗攻陷北京,抢劫烧毁了这座世界著名的皇家园林。这伙殖民强盗是  (   ) A.英国军队      B.法国军队       C.英法联军      D.八国联军 9、从麻木不仁的清王朝手中.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 A.英国  B.俄国   C.日本  D.葡萄牙10、下列关于两次鸦片战争的说法,正确的是()①都是外国资本主义列强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②都使中国丧失了领土和主权③都强迫中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④两次战争的侵略者都有英国A.①②B.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11、之所以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是因为()A.起因和性质相同B.都是英国发动的C.结果都是清政府战败D.都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六、课堂小结总结提升师:依据学情总结梳理知识结构体系。【教学后记】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核心素养教学目标】[时空观念和唯物史观]学习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通过分析史料了解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和失败的原因。[家国情怀]1通过对《天朝田亩制度》的分析,使学生感受其强烈的反封建精神,从而培养学生符合社会价值和道德行为标准的情感体验。2.通过对失败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领导集团内部的斗争造成太平天国的分裂,使革命力量元气大伤,从而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教学重点】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及其历史影响。【教学难点】平天国运动的失败表明旧式农民战争不可能提供正确的救国之路【教学方法】8\n多媒体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讲授法【教具准备】课件练习题【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引课明标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在中国历史上有好几个朝代就是没有解决好农民问题而发生了农民运动,走向灭亡。现在我们就来根据所学回忆一下有哪些朝代是在农民起义的打击下走下灭亡的:秦等。当历史的车轮进入近代社会之后,这些农民运动呈现了哪些新特点?他们的历史作用又是什么?现在我们就来学习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二、导学引领自主学习结合课文回答下列问题1.太平天国运动的时间地点。2.农民政权主要领袖是谁?定都在哪里?3.打击的目标是什么?(清政府与外国侵略者)4.《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其主要是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那么它是如何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呢?又该如何评价这一种方法?5.天京事变的经过?结果怎么样?6.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标志?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和唯物史三、学友互学合作交流学友之间相互检查自主研讨完成情况,学友互学合作交流,学友共同努力也不能完成的请教老师。四、展示评价精讲点拨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探究一】看看王顺的故事,思考:为什么会爆发这场太平天国运动呢?(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能力)我叫王顺,广西桂平人,皇历翻到了道光29年(1850年),庄稼到了收获的季节,可是这段时间却迎来瓢泼大雨,连续十几天了,看来这庄稼又要绝收了。这两年旱灾、虫灾不断啊!日子越来越难了,老婆以前还能织布贴补家用,但这几年自从洋布出现,手织布也卖不出去了。就一直呆在家里,爷爷留下的9亩地,现在只剩下不到2亩,还租种了张员外家10亩地,一家四口粮食不够吃,都快揭不开锅了,政府最近还一直加税加租,该怎么办呢?这日子过不下去了,我和老婆商量,一起加入洪秀全的“拜上帝会”,教徒们都比较穷,我们相互接济着过日子,我们一直宣扬着要建立一个人间天国。【讲解】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①阶级矛盾的激化(根本原因)②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③自然灾害严重【探究二】《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太平天国是怎样分配土地的?你对《天朝田亩制度》这一纲领性文件是如何认识的?结论: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认识:《天朝田亩制度》集中反映了农民阶级对土地的要求。两千年来,农民阶级的斗争要求就是获得土地,在以往的斗争中,虽然也提出了像“均田免粮”这样的口号,但只有《天朝田亩制度》将农民的愿望变成了系统的、明确的、有力的纲领,它是农民革命斗争的思想结晶,它标志着农民革命达到了最高峰。但是《天朝田亩制度》存在着空想性。它是在维持小农经济的基础上实施绝对平均主义,这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脱节,也不能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是无法实现的。【探究三】结合材料一、二分析太平天国运动覆亡的原因。材料一: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李大钊8\n材料二:“现在说到我朝祸害之源,即洋人助妖之事,自我军两位勇猛王爵英王、翼王死后,我军确受重大损失,但如洋人不助敌军,则吾人断可长久支持。”——引自《洪仁环自述》【提示】主观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史料实证家国情怀)五、训练反馈自测自评1.马克思说,“推动了这次大爆炸(指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 )A.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社会矛盾,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B.太平天国运动反对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卖国行为C.太平天国运动以反对外国侵略为主旨D.鸦片战争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源2.太平天国政权组织初步建立的标志是( C )A.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B.洪秀全称“天王”C.太平天国在永安封王建制D.太平天国定都天京3.李大钊说:“太平天国禁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段话主要是指太平天国( C )A.没有现实的革命目标B.对西方列强侵略缺乏警觉C.缺乏科学理论指导D.没有彻底的革命精神六、课堂小结总结提升【教学后记】8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2-09-09 19:54:03 页数:8
价格:¥4 大小:63.00 KB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