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课件
首页

《答谢中书书》教研组备课一等奖课件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6

2/26

3/26

4/26

剩余22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答谢中书书答复谢征,作者的朋友。中书,是谢征的官职。信陶弘景\n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字词,背诵并默写课文。2.体味语言的自然美,学习写景的技巧。3.学习《答谢中书书》,感受祖国山川之美。\n解题谢中书即谢征,字元度,曾作中书鸿胪,所以称之为谢中书。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曰”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中国古代的抒情散文即始于书信,书信的实用性和审美性结合得十分完美。\n作者简介陶弘景(452~536),字通明,南朝梁时丹阳秣陵(今江苏省江宁县)人。他曾经担任诸王的侍读,因看透了混浊的人世,后隐居句曲山,可是“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咨询,月中常有数信,时人谓为‘山中宰相’”。陶弘景给谢征的这封回信,称道江南山水之美,笔笼山川,纸纳四时,文辞清丽,为六朝山水小品名作。(全文仅68字)\n正音,正确朗读tuíyù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n答谢中书书陶弘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n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赞叹的啊高峰入云,清流见底。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疏通文意\n两岸石壁,五色交辉。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林翠竹,四时俱备。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长存。\n晓雾将歇,猿鸟乱鸣;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夕阳将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n实是欲界之仙都。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自从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n1、总领全文的一句话是什么?山川之美,古来共谈。2、全文围绕哪个字展开?美合作探究\n1、时间上:四季之景早晚之景2、结构上:总—分—总3、动静结合(形体、声响方面)4、多种视角相结合:仰视俯视平视作者分别从哪些角度对景物进行描写?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感悟与赏析\n5、作者是怎样进行动静结合的景物摹写的?一是形体的动与静:高峰为静,流水为动。二是光色的动与静:林青竹翠为静,五色交辉为动。三是声响的动与静:日出雾歇为静,猿鸟乱鸣为动,日落山暝为静,游鱼跃水为动。6、“高峰入云,清流见底。”这两句描写了哪些景物?是从哪些角度来写的?描写了高山、白云、流水三种景物,突出了山之高,水之净;分别从仰观、俯察两种视角来写。\n感受文章的意境之美请任选一个角度,用“这里有_____之美,你看______”的句式给大家描绘一番。例:这里有山水交映之美,你看“高峰入云,清流见底”,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山的倒影给水铺上异彩,水的动势给山增加了活力。山水相伴相映,情味盎然。\n色彩配合之美这里有色彩配合之美,你看“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两岸石壁壁立千仞,五色交辉;又有青林翠竹,间杂其间,就如五彩锦锻上点缀以碧玉翡翠。\n晨昏变化之美这里有晨昏变化之美,你看“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清晨白雾缭绕,似烟似云,猿啼鸟鸣此起彼伏;傍晚红日西沉,飞鸟归林,猿猴息树,游鱼戏水。这是一幅多么热烈欢快的晨景,又是一幅清静幽寂的暮景。表现了万物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n动静相衬之美这里有动静相衬之美,从形体上描绘:高峰为静,流水为动;从色彩上描绘:林青竹翠为静,五色交辉为动;从声音上描绘:日出雾歇为静,猿鸟乱鸣为动;日落山巅为静,游鱼跃水为动。\n1、请找出表达作者思想情感的句子。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2、想想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自豪之感:尘世中没有人能欣赏这种美景,而作者自己却是一个懂得欣赏山水美景的人而自豪。(2)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惬意之感。探寻主旨\n高峰入云仰视俯视清流见底平视两岸石壁,五色交辉。视线小结\n青林翠竹,四时俱备。四季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早晚时间时间小结\n答谢中书书总引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四季常景日夕变景仰视高峰入云俯视清流见底平视两岸石壁青林翠竹晓雾将歇夕日欲颓抒怀欲界之仙都\n课文理解写作思路:古来共谈山川之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实是欲界之仙都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静景)(动景)美自康乐以来青林翠竹,四时俱备(仰视)(俯视)(平视)总领写景抒怀\n巩固练习一、根据课文内容,填上恰当的词,并解释它的意思.1、两岸石壁,五色()。2、青林翠竹,四时()备。3、晓雾将(),猿鸟乱鸣;4、夕日欲(),()竞跃。5、未复有能()其奇者。俱交辉歇颓沉鳞与交相辉映都消散坠落潜游在水中的鱼指欣赏..二、本文运用了什么结构?运用了什么写法来表现山川之美?总—分—总的结构动静结合的写法三、文中哪句话直接抒发了作者对山水景物的赞叹?实是欲界之仙都。四、课后任务:熟练背诵全文。\n按要求默写1、统领全文的句子:2、运用仰观俯察两种视角,写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风物的对偶句是什么?3、讲究色彩搭配,表现一年之美,呈现出一派绚烂辉煌的气象景象的对偶句是什么?4、将听觉、视觉结合,由静入动,表现一日之美,传达了生命气息的对偶句是什么?5、全文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是什么?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6、表现作者清高自诩的句子:\n重要词句1、两岸石壁,五色交辉2、青林翠竹,四时俱备3、晓雾将歇,猿鸟乱鸣4、夕日欲颓,沉鳞竞跃5、实是欲界之仙都6、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各种色彩交相辉映)(季节)(消散)(颓,坠落)(沉鳞竞跃,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跃)(人间的仙境)(复,再;与,参与,指欣赏)\n7、“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试用形象的语言描绘其画面,并说说这几句描写取得怎样的表达效果 ?猿鸟的呜叫声穿越了清晨即将消散的薄雾,传入耳际;夕阳的余晖中,鱼儿在水中竞相嬉戏。这几句描写,为画面增添了灵动感,传达了生命气息。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9-08 09:00:02 页数:26
价格:¥10 大小:588.50 KB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