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课件
首页

1.4.1 有理数的乘法(第2课时)教案(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9

2/9

剩余7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第一章有理数1.4有理数的乘除法1.4.1有理数的乘法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用乘法的三个运算律来进行乘法的简化运算.2.能进行乘法及加减法的混合运算.【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法运算律的过程,发展学生观察、归纳、验证等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并与同伴进行交流的思想,体会运算律对简化运算的作用.2.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与他人沟通、交往能力,使其逐渐热爱数学这门课程.二、课型新授课三、课时第2课时,共2课时。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乘法运算.\n【教学难点】灵活运用运算律进行乘法运算.五、课前准备教师:课件、直尺、加法运算律等。学生:三角尺、铅笔、练习本、圆珠笔或钢笔。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理数的乘法,下面我先回顾几个问题.教师问1:有理数的乘法法则是什么?(出示课件2) 学生回答: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和零相乘,都得0. 教师问2:如何进行多个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学生回答:(1)定号(奇负偶正);(2)算值(积的绝对值). 教师问3:小学时候大家学过乘法的哪些运算律? 学生回答: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二)探索新知1.师生互动,探究乘法的运算律 教师问4:请同学们计算下面的题目.并比较它们的结果:(出示课件4)(1)2×33×2(2)(3×4)×0.253×(4×0.25)(3)2×(3+4)2×3+2×4学生回答:\n(1)6,62×3=3×2;(2)3,3(3×4)×0.25=3×(4×0.25)(3)14,142×(3+4)=2×3+2×4教师问5:由上面计算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回答:对应两个算式的结果相等。教师问6:上面运算分别体现了什么运算律?学生回答: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教师问7:请同学们继续计算下面的题目.并比较它们的结果:(出示课件5)(1)5×(-6)(-6)×5(2)[3×(-4)]×(-5)3×[(-4)×(-5)](3)[5×(3+(-7))]5×3+5×(-7)学生回答:(1)-30,-30即5×(-6)=(-6)×5(2)60,60即[3×(-4)]×(-5)=3×[(-4)×(-5)](3)-20,-20即[5×(3+(-7))]=5×3+5×(-7)教师问8:观察上面的计算结果,跟前一组式子对比一下,你有什么发现?(出示课件6)师生一起总结:1.第一组式子中数的范围是正数;2.第二组式子中数的范围是有理数;3.比较第一组和第二组中的算式,可以发现各运算律在有理数范围内仍然适用。总结点拨:(出示课件7)1.乘法交换律: \n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相等. ab=ba2.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相等. (ab)c=a(bc)注意:用字母表示乘数时,“×”号可以写成“·”或省略,如a×b可以写成a·b或ab. 根据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可以推出:(出示课件8) 三个以上有理数相乘,可以任意交换因数的位置,也可先把其中的几个数相乘.3.乘法分配律: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a(b+c)=ab+ac.根据分配律可以推出:(出示课件9) 一个数同几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几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a(b+c+d)=ab+ac+ad例1:计算:(–85)×(–25)×(–4)(出示课件10)师生共同解答如下:解:原式=(–85)×[(–25)×(–4)] =(–85)×100 =–8500 \n例2:用两种方法计算:(出示课件12)师生共同解答如下:解法1:原式===-1解法2:原式= =3+2-6=-1(三)课堂练习(出示课件15-21)1.已知两个有理数a,b,如果ab<0且a+b>0,那么(  ) A.a>0,b>0B.a<0,b>0 C.a、b同号D.a、b异号,且正数的绝对值较大 2.计算(–2)×(3–),用乘法分配律计算过程正确的是()A.(–2)×3+(–2)×(–)B.(–2)×3–(–2)×(–)C.2×3–(–2)×(–)D.(–2)×3+2×(–)3.如果有三个数的积为正数,那么三个数中负数的个数是() A.1B.0或2C.3D.1或3\n4.有理数a,b,c满足a+b+c>0,且abc<0,则在a,b,c中,正数的个数() A.0B.1C.2D.35.计算:6.利用运算律有时能进行简便运算. 例198×12=(100-2)×12=1200-24=1176 例2(-16)×233+17×233=(-16+17)×233=233 请你参考黑板中老师的讲解,用运算律简便计算: (1)999×(-15); (2). 7.现定义两种运算:“⊕”“⊗”,对于任意两个整数a,b,a⊕b=a+b–1,a⊗b=a×b–1,计算: (1)(6⊕8)⊕(3⊗5); (2)[4⊗(–2)]⊗[(–5)⊕(–3)]. 参考答案:1.D解析:∵ab<0,∴a,b异号,∵a+b>0,∴正数的绝对值较大. 2.A3.B4.C5.解:原式==-9×10\n=-906.分析:(1)将式子变形为(1000-1)×(-15),再根据乘法分配律计算即可求解;(2)根据乘法分配律计算即可求解. 解:(1)999×(-15) =(1000-1)×(-15) =1000×(-15)+15 =-15000+15    =-14985 (2) = =999×100=99900 7.解:(1)原式=(6+8–1)⊕(3×5–1)=13⊕14=13+14–1=26 (2)原式=(–8–1)⊗(–8–1)=(–9)×(–9)–1=80 (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了哪些内容:运算律的运用十分灵活,在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中,各种运算律常常是混合运用的,这就要求我们要有较好的掌握运算律进行计算的能力,在平时的练习中,要观察题目特点,寻找最佳解题方法,这样往往可以减少计算量.(五)课前预习预习下节课(1.4.2)的相关内容。知道有理数的除法法则的内容\n七、课后作业1、教材33页练习.2、计算:-32×+(-11)×(-)-(-21)×.八、板书设计:九、教学反思:本节课设计中,着力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创设以学生为中心,利用学生发挥主体作用的课堂教学环境,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同时使学生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数学、用数学,而且强调动眼观察、动脑思考,注重多种感官参与,多种心理投人,促进独立思考能力、动手能力等素质的整体发展.\n新课引入设计,期望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同化和引出当前要学习的新知识,这样获取的知识,不但易于保持,而且易于迁移到陌生的问题环境中.在探求新知的过程中,给学生充分的思考,讨论和发挥的机会,让他们始终处于主动愉悦的学习状态,对探究新知具有新鲜感和满腔热情,借助于多媒体手段,生动直观地分析向题.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获得感性认识,增进学习的趣味性和可接受性.在对所学知识的应用上,通过题组训练,启发学生积极探索,质疑辨析、及时调整.在教学中,以训练思维为主线,重视概念的提出过程、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解题思路的探索过程,解题方法和规律的概括过程,使学生在这些过程中展开思维,从而发展他们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形成获取、发展新知识,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以及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在教学中,教会学生亲身实践,善于观察,开动脑筋,分析讨论,最后抽象出有价值的理论知识.把握这些知识的本质,学以致用,使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融为一体,真正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数学
发布时间:2022-09-05 09:01:00 页数:9
价格:¥3 大小:119.96 KB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