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课件
首页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4 古代诗歌四首课件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37

2/37

3/37

4/37

剩余33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欢迎来到语文课堂4 古代诗歌四首七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走近作者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其诗多用乐府旧题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诗仙”。王湾,洛阳人,唐代诗人。马致远,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文体知识古代诗歌包括古体诗、乐府诗、律诗、绝句、词、曲等。唐代以前诗体叫古体诗。如《观沧海》。而唐朝新出现的绝句、律诗叫近体诗。如《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和《次北固山下》。律诗,格律要求严格,限制了对仗,八句可分为四联,有五言和七言律诗两种。曲与词相近,盛于元代,句法更为灵活,多用口语。如《天净沙·秋思》。◆主题解说《观沧海》写登山望海的景象,气势雄浑,表达了诗人壮阔的胸襟和豪迈乐观的进取精神。《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人通过对暮春时节特定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同情和关切的思想感情。《次北固山下》借描绘停泊北固山下所见,给人以积极、乐观、奋发的艺术享受,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天净沙·秋思》通过描写秋野萧瑟凄凉的景色,抒发了一个飘零他乡的游子在旅途中思念故乡的寂寞情怀。◆结构图解◆疑难探究师:请自选角度赏析四首诗中的名句。生甲:“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诗人联想日月星辰这些自然界伟大的景象,全离不开大海的怀抱。想象奇特,胸怀开阔,渗透着诗人自己的雄心壮志和昂扬奋发的精神,展现了诗人力挽狂澜、重建天下的雄心,塑造了自我豪气盖世的英雄形象。生乙:“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通过把明月人格化,让明月成为自己的替身,伴随着不幸的友人到偏远荒凉的所在。这不仅表现出诗人和朋友的心灵都如明月般纯洁光明,而且也寓有只要明月还在,两人的友谊就会像皓月一样长存之意。生丙:“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作者从炼意着眼,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并且用“生”字和“入”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道理: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生丁:“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三句全写景,人物未出场,但每一个景物细节都意味着人物的存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是主人公眼中的景物,景紧紧扣着“情”;古道,是作者的行经路;瘦马,是他所骑;而西风,也正吹在他身上,透着一种悲凉。仅仅数十字,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就这样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文字不多,然而思乡之情却绵长。dànguīxiāosè碣涯竦峙2.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秋风/萧瑟,洪波/涌起B.江春/入旧年C.闻道/龙标/过五/溪D.断肠人/在天涯【解析】闻道/龙标/过/五溪。C3.下列文学常识对应有误的一项是()A.《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元代——元曲B.《次北固山下》——王湾——唐朝——律诗C.《观沧海》——曹操——东汉——乐府诗D.《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白居易——唐朝——绝句【解析】作者是李白。D4.默写。(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2)王湾《次北固山下》中有一个对偶句,蕴含着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这两句诗是:。(3)行舟江上,吴均在富春江上感受了“急湍甚箭,猛浪若奔”的汹涌气势,而王湾在北固山下领略了“”的浩渺景象。星汉灿烂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4)明月千里寄相思。“”(《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明月送去了李白对远方朋友的担忧和牵挂。(5)在古代诗歌中,有一类诗句以名词组合而成,展现了情景交融的美妙景象,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枯藤老树昏鸦,”。(6)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面对即将西沉的夕阳,不禁感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小桥流水人家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一)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5.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统领全篇写景的一个字是“”。写景时,先写岛上的,次写海面上的,最后写天空中日月星辰。本诗的情感基调是。观树木、百草秋风、洪波苍凉慷慨,悲壮激昂6.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首诗通过写作者在远征途中登上碣石山俯瞰大海的壮观景象,展现了诗人宽广的胸襟。B.诗歌前四联写诗人登上碣石山看见山岛耸立,树木茂盛,大海波澜壮阔的景象。C.第五、六联通过丰富的想象,写出沧海之大,吞吐日月、含蕴群星的气派。D.最后一句,如一曲雄壮的乐曲,在最激越处戛然而止,悲从中来,发出感慨。【解析】最后两句诗在《步出夏门行》各章末尾都有,应为合乐时所加的套话,与正文内容没有直接关系。D7.“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是本诗的名句,请自选角度进行赏析。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容星汉的壮阔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怀和宏大的抱负。(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8.“杨花”在旧体诗中常常象征,本诗首句通过和_______两个意象,渲染出在_______季节的一种________________气氛。离散、漂泊杨花子规暮春哀伤、惆怅9.“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拟人。明月有了人性,能将“愁心”带给远方的朋友,诗句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以及对友人的关切之情。10.下列对全诗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诗是李白获悉好友王昌龄被贬之后创作的一首诗。“左迁”是贬官的意思,古时以右为尊,所以把贬官称为“左迁”。B.首句写景兼点时令,突出了杨花的美丽和子规啼叫的悦耳,使人赏心悦目。C.三、四句将自己的“愁心”寄与明月,不仅表现出李白、王昌龄的心灵都如明月般纯洁、光明,而且也意寓了只要明月还在,他们二人的友谊就会像皓月一样永远长久。D.通过诗人丰富的想象,诗歌气概超逸,笔势灵动,体现了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B(三)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1.(2017,连云港)请赏析“潮平两岸阔”一句中“阔”字的妙处。描绘了春潮涌来、江水上涨时两岸变得更加开阔的景象,营造了一种恢弘阔大的境界。温馨提示:如何解答诗歌中的炼字题答题时要把该字(或词语)放在句子中分析其在表现描写对象特点、创造意境、抒发感情等方面的作用,具体来说,可运用以下方法:方法一:词性分析法。从词语词性方面入手,要特别注意动词、形容词、叠音词。方法二:修辞分析法。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切入分析,可先点明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然后分析表达效果。方法三:释义法。从词语的意思角度分析,应先理解词语的本义,然后分析语境义。答题要点:①表现了描写对象怎样的特点;②在全诗(词)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③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12.(2017,连云港)结合全诗分析作者是如何表达思乡之情的。首联点出“客路”,表明自己出行在外,暗寓思乡之情;第三联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时光流逝,表达不得回乡的忧愁;尾联欲借“归雁”传递“乡书”,饱含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四)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3.判断下列对曲中句子的品析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1)“小桥流水人家”创设了一种清新淡雅的境界,表现了游子对大自然的喜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2)作者把平淡无奇的客观景物连接成一幅简洁苍凉的水墨画,将无限的愁思自然地寓于画面中,寓情于景,情景交融。()(3)“断肠人在天涯”描绘出天涯游子凄楚、悲怆的内心世界,画龙点睛,直抒胸臆。()×√√14.简要分析“夕阳西下”一句的表达效果。点明了游子思乡的特定时间;渲染了悲凉氛围;同时使全曲情景交融,浑然一体。(五)横塘[宋]范成大南浦①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注释】①南浦:泛指送别朋友的河边。15.诗人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诗人描绘了一幅绿意盎然、恬静幽美、让人流连的春景图。作者选取绿川、石桥、朱塔、垂杨、画船这些典型的景物来构图,春天的南浦披上了绿装,把一条河都染绿了;石桥和朱塔静静地伫立着,河上一只将行的画船停泊在垂杨边,在蒙蒙细雨中显得那么的轻盈和美丽。(意思对即可)16.诗的末句寓情于景,颇具情韵。试分析诗人的情感与景物是怎样巧妙融合的。末句写横塘中的细雨、垂杨、画船,细雨如丝,垂杨似线,画船待发,与离情别绪更直接相连,以景物作结,烘托离别之情。17.(原创题)学校文学社团“花蕾”决定举办一场“读古诗,蕴气质”的活动,作为文学社的一员,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1)请你设计一条体现活动主题的宣传标语(口号)。走近经典,提升素质。(2)请你为此次活动设计几个项目。(至少两个)举办诗歌朗诵会;举办诗词背诵比赛。(3)在活动过程中,有同学提问:如何更好地朗读古诗?请你条理清晰地给同学们介绍一些你熟悉的古诗朗读技巧。要读出古诗的节奏、平仄、韵脚。要注意轻重、快慢和语调,如军情紧急,就要读出情绪激昂、悲壮的语势。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9-04 15:00:12 页数:37
价格:¥7 大小:501.00 KB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