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课件
首页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1-24课各课重要知识点梳理汇编(附6个专项练习题及答案全套)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04

2/104

剩余102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1-24课各课重要知识点梳理汇编第1课《邓稼先》1.文学常识《邓稼先》是一篇传记,作者是杨振宁,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传记,是一种常见的文学形式。主要记述人物的生平事迹。传记一般不虚构,纪实性是传记的基本要求。2.文章思想内容本文将邓稼先这一人物放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中描写、评价,抓住了他忠厚平实、真诚坦白的性格特点,突出了他对民族的贡献,高度赞扬了他深沉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将个人生命奉献给祖国国防事业的崇高情怀。3.重点字词至死不懈xiè:懈,放松。锋芒毕露lù:比喻锐气和才干全都显露出来。多形容人气盛逞强。任人宰zǎi割:比喻任凭侵略、压迫、剥削。可歌可泣qì: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妇孺rú皆知:连妇女儿童都知道,形容知道的人非常多。鲜xiǎn为人知:很少人知道。元勋xūn:立大功的人。鞠jū躬尽瘁cuì: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当之无愧kuì:没有什么可以惭愧的地方。奠diàn基:奠定建筑物的基础。截jié然不同:形容差别很大。截然,形容界限分明,像割断的一样。家喻户晓xiǎo:每家每户都知道。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将士战死于战场。第104页共104页挚zhì友:亲密的朋友。筹chóu划:想办法;定计划;筹措。仰慕:敬仰思慕。彷páng徨huáng:犹豫。殷yān红:带黑的红色。4.重点句子(1)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来写?奥本海默→拔尖人物→锋芒毕露;邓稼先→真诚坦白→从不骄人。通过对比,更能鲜明地突出邓稼先的性格品质和奉献精神。(2)默读第五部分,想一想:这部分开头引用《吊古战场文》,有什么作用?引用《吊古战场文》渲染了古罗布泊荒无人烟、凄凉萧索的环境气氛,从侧面写出了邓稼先工作环境的艰苦,同时也含蓄地将研制“两弹”比作一场鏖战,而科学家工作的地方就是一个不见硝烟的战场。(3)“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这是他的性格与品质。”试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为中华民族的崛起,为广大人民的利益,奉献自己的一生,这是邓稼先的人生。走这样的人生道路,是邓稼先的性格与品质决定的。所以作者说,如果邓稼先再次选择人生,还会这么走。这两句话总写出了邓稼先的伟大之处。(4)作者为什么称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作者称邓稼先是“奠基人”“开拓者”,充分赞扬了邓稼先在我国核武器的基础建设和发展方面作出的巨大贡献,肯定了他在我国核武器事业发展领域的地位。(5)“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是说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讲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和睦相处,讲究为人忠厚、谦虚、真诚、朴实。邓稼先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这些优秀的部分,并变成了自己的气质品格。(6)“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领导、团结广大人民一起前进,就是把这些奉为自己的的行动准则,因此他是理想党员。第104页共104页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1.文学常识《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是选自人民日报,作者臧克家,现代诗人,因代其代表作《老马》广泛流传,被誉为“农民诗人”。2.文章思想内容本文用夹叙夹议的方法记述了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和作为革命家方面的所说所做,表现了闻一多先生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高尚人格,赞扬了他为国家、为民族、为民主献身的精神。3.重点字词诗兴不作:作,起。典籍jí:记载古代法制的图书,泛指古代图书。锲qiè而不舍:不停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迥jiǒng乎不同:很不一样。兀wù兀穷年:用心劳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群蚁排衙yá:指整齐地排列着。深宵xiāo:深夜。独裁cái:指当时蒋介石的专制统治。慷kāng慨kǎi淋漓:形容情绪十分激动;说话、写文章意气昂扬,言辞畅快。气冲斗dǒu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斗、牛,星宿名,借指天空。4.重点句子(1)文章写了闻一多先生的哪几件事?学者方面:闻一多先生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三本书的情况。革命家方面:闻一多先生起稿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加游行示威这三件事。(2)作者在叙述过程中穿插了哪些形象的描写?试分析其作用。第104页共104页肖像描写:炯炯目光,目不窥园。细节描写: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作用:使闻一多令人尊敬的高大形象具体再现,使他的精神、品格、作风可以具体感知。(3)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是比喻的说法,指寻找使我国民族文化繁荣昌盛起来的方法。自20年代末起,闻先生过了十多年“书斋生活”,企图从文化上寻找振兴民族的途径。(4)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仰看起来越高,攀登起来就越起劲;钻研起来越困难,就会钻研地越锲而不舍。整齐的句式,叙议结合,写出了闻一多对“说”与“做”的态度和原则——严谨踏实、勇往直前、坚持不懈。第3课《回忆鲁迅先生(节选)》1.文学常识《回忆鲁迅先生(节选)》选自《萧红全集》,作者萧红,代表作《呼兰河传》、《生死场》。2.文章主题思想这篇回忆性散文,以女性特有的细腻感觉,捕捉鲁迅先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事,在我们眼前展现了一个生活化、真实化的鲁迅,让我们亲临到鲁迅平凡而伟大的精神,先生关心、扶持青年人和热爱祖国、支持革命的崇高形象永远活在我们心中。3.重点字词轻捷:动作轻快敏捷。忧郁:忧伤郁结;忧虑烦闷。深恶痛绝: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揩kāi:擦,抹。阖hé:闭合。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4.重点句子第104页共104页(1)在作者眼中,鲁迅是一个怎么样的人?作者眼中的鲁迅是一个开朗、热诚,关心青年,关爱家人,矢志创作,珍惜时间,热爱生活,博爱苍生的伟大而又平凡的人。第4课《孙权劝学》1.文学常识(1)体裁:编年体通史编年体指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的体例。编年体是以时间为经,以史事为纬,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比较容易反映出同一时期各个历史事件的联系。以编年体记录历史的方式最早起源于中国,代表作有《春秋》《左传》《资治通鉴》等。(2)作者:北宋司马光(3)作品:《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历时十九年完成,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长于描写战争。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2.重点字词当涂:当道,当权。涂,通“途”。掌事:掌管政事。辞:推托。务:事务。治经:研究儒家经典。经,指《易》《书》《诗》《礼》《春秋》等书。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邪:语气词,后写作“耶”。但:只,只是。当:应当。涉猎:粗略地阅读。见:了解。往事:指历史。耳:表示限止语气,可译为“罢了”。若:比得上。以为:认为。益:好处。才略:才干和谋略。非复:不再是。复,再。士别三日:有抱负的人分别几天。三,泛指多天。更:重新。第104页共104页见事:知晓事情。拜:拜访,拜见。3.句子翻译:①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了,不可以不学习!②卿言多务,孰若孤?你说(你)事务繁忙,谁比得上我(的事务多)呢?③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当年吴县的那个阿蒙了!④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⑤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⑥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有抱负的人分别多日,就要重新用新的眼光看待。⑦大兄何见事之晚乎!长兄为什么知晓事情这么晚啊!⑧蒙辞以军中多务。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4.重要问题(1)《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该书是北宋(朝代)司马光(人名)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2)孙权劝学的原因是“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孙权劝学的学习方法是“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孙权劝学劝的语言是“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孙权劝学的成果是“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以上均填课文原句)(3)鲁肃的话表现了他惊讶、敬佩的情感,也从侧面写出了吕蒙学有所获;文末的“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更进一步阐明了这一点。第104页共104页(4)写出出自本文的成语:吴下阿蒙、士别三日、刮目相待、开卷有益。(5)孙权是用什么方法劝吕蒙学习的?先一语破的,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即因其“当涂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学”;继而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使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6)注意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所表示的语气。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邪:通“耶”,表反问语气,相当于“吗”。②但当涉猎,见往事耳。耳:表限止语气,可译为“罢了”。③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乎:表感叹语气,相当于“啊”。(7)“不可不学!”表现了孙权怎样的心理?表现了孙权对吕蒙要求严格,同时严厉中又可见关心、厚望。(8)“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表达了孙权怎样的心态?联系句意,隐隐可见孙权对吕蒙不听劝诫的不悦神情和责备的意味。(9)“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这样说有何作用?孙权现身说法,鼓励吕蒙求学,可谓语重心长,言辞恳切。(10)“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一句可见鲁肃当时怎样的神情和心理?说明了什么?十分惊奇的神态,吕蒙的变化判若两人,使鲁肃既吃惊,又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这句话从侧面反映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长进。(12)“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这句话表现了吕蒙当时怎样的心情?为自己的进步深感自豪,并不是埋怨鲁肃。(13)本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有哪些?①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第104页共104页②我们不要以一成不变的态度看待他人,要以开放的眼光看待事物。③不能因为事情繁忙就放弃学习,坚持读书是有益的。④要善于听取他人的建议或意见。⑤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广泛涉猎总会学有所成。(14)本文虽短,但通过人物的对话描写,刻画了鲜明的人物性格。请概括他们的性格特点。孙权:豁达、大度,待人坦诚、平易,有幽默感的一位明君;关心部下,对部下要求严格,善劝。吕蒙:乐于接受劝告,勤奋好学;机敏精干、虎虎有生气的将才。鲁肃:直爽、敬才、爱才;忠厚的长者。(15)找出鲁肃赞扬吕蒙的语句,并指出这里是什么描写。其作用是什么?“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这里是侧面描写。作用:突出表现吕蒙学有所成。(16)孙权的哪些主张和行动值得我们重视和效仿?孙权认为广泛地学习很有益处,不能因为事务多、时间少就不学习。(17)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文章以“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结尾。鲁肃之所以主动与吕蒙“结友”,是因为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鲁肃敬才、爱才,二人志同道合。这最后的一笔,是鲁肃“与蒙论议”的余韵,进一步从侧面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18)表明吕蒙自己治学的毅力和自信心的语句是哪句?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19)这篇短文省略了一部分内容,你知道是什么吗?结合我们已掌握的写作知识,谈谈这样写的好处。省略的内容:吕蒙的学习过程。好处:这一部分与中心内容无关,可以省略,这样既节省笔墨,又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第104页共104页第5课《黄河颂》1.文学常识《黄河颂》是一首现代诗歌,作者是光未然,现代作家、评论家,939年3月,创作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2.文章思想内容诗人借歌颂黄河歌颂了我们的民族,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祖国。3.重点字词烽fēng火:古时边防报警点的烟火,也用来比喻战火或战争。气魄pō:魄力;气势。澎péng湃pài:形容波浪互相撞击;比喻声势浩大,气势雄伟。掀起:揭起,往上涌起。宛转:文中是“辗转”的意思,指经过了很多地方。也作“婉转”。狂澜lán:巨大的波浪,比喻动荡不定的局势或猛烈的潮流。(谰斓)屏障:像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多指山岭、岛屿等)。哺bǔ育:喂养,培养。九曲连环:曲折,回环,多弯道。发扬滋zī长zhǎng4.重点句子(1)这首诗由朗诵词和歌词两部分组成,从全诗来看,朗诵词起什么作用?朗诵词提纲概括了黄河的性格,引出下面的唱词。(2)歌词部分,在歌颂黄河之前,对黄河作了一番描绘。这些句子表现了黄河的什么特点?描绘黄河的句子是“望黄河滚滚”所统领的四句。表现了黄河一往无前、无坚不摧的特点。第104页共104页(3)诗人从哪些方面赞美黄河的英雄气魄?反复出现的“啊!黄河!”在诗中起什么作用?“啊!黄河!”一句在诗中出现了三次,把歌词主体部分从“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到“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分为三个层次,从三个方面赞颂了黄河的英雄气魄,即黄河哺育了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黄河还将激励着中华民族勇往直前。(4)如何理解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民族的屏障”?把黄河比喻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形象地说明了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化在黄河流域产生、发展、壮大,黄河哺育滋养了世代炎黄子孙。把黄河比喻为“民族的屏障”,则表明黄河天险作为军事屏障对中华民族起着保卫作用,黄河的伟大坚强精神,足以成为民族精神上的城防,这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制胜法宝。(5)如何把握《黄河颂》语言上的特点?语言节奏鲜明,韵律和谐,具有雄浑豪迈的风格。诗歌节奏感强,章节洪亮。以短句为主兼以长句,自由奔放而错落有致。在韵脚上,隔二三句押韵,形成自然的韵律。第6课《最后一课》1.文学常识《最后一课》的作者是19世纪法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都德,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小东西》,短篇小说《最后一课》《柏林之围》。2.文章思想内容这篇小说以小弗朗士在最后一堂法语课上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刻画了小弗朗士和韩麦尔先生两个典型形象,真实的反应了法国沦陷区人民对侵略者的仇恨和对争取祖国解放的坚定信念,集中表现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3.重点字词诧chà异:觉得意外和奇怪。喧闹:喧哗热闹。懊悔:做错了事,说错了话,自悔不该这样。婉转:形容抑扬动听。第104页共104页惨白:(面容)苍白。惩chéng罚:严厉的处罚。踱duó:慢步行走。祈qí祷dǎo:向神默告自己的愿望。钥yào匙shi思量:动词,考虑。哽gěng住4.重点句子(1)谁能介绍一下本文的创作背景?文中哪些内容暗示这一背景?背景:1870-1871年,法国同普鲁士王国之间爆发战争,法国战败,被迫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文中开头写“普鲁士兵正在操练”,写“布告牌”,以及结尾处提到的“普鲁士兵的号声”等,都暗示了这一历史背景。(2)文中主要塑造了哪两个人物?小弗朗士和韩麦尔先生(3)请按照地点、时间的变化理清故事情节。(开端)上学路上(发展)上课(课前、课中)(高潮与结局)宣布下课(4)你认为本文要表现什么主题?法国人民的爱国感情。(5)通读课文,想一想小弗朗士上课前后心情、态度有何变化?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基础原因:小弗朗士本质上并不坏,尽管贪玩,不爱学习,但还能管住自己;本能的反应:对即将失去的美好事物的眷恋;根本原因:最重要的原因:韩麦尔先生充满爱国激情的言行的感染,亡国的惨痛带给他巨大的震撼,激发了小弗朗士心灵深处爱国主义思想的猛醒。(6)“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这一细节描写表现了小弗朗士天真的热爱祖国的深情。(7)屋顶上的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第104页共104页这一联想表现了小弗朗士对敌人强迫法国人学德语的愤慨和讽刺。(8)小弗朗士这一形象在文中除了起到深化主题的作用外,还有哪些作用?充当线索人物贯穿故事情节把不同的场面、众多的人物串联在一起;从小弗朗士的视角来写韩麦尔先生。第7课《土地的誓言》1.文学常识《土地的誓言》作者端木蕻良,20世纪30年代“东北作家群”中的代表作家之一。2.文章主题思想表达了作者热爱故乡、思念故乡的情感,抒发了作者因失去故乡的忧伤、愤怒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愿意为故乡而牺牲的坚定信念。3.重点字词挚zhì痛:诚恳而深切。嗥háo鸣:(野兽)大声嚎叫。斑bān斓lán:灿烂多彩。谰lán语:没有根据的话。怪诞dàn:奇怪,古怪。亘gèn古:远古。默契qì:双方的意思没有明白说出而彼此有一致的了解。镐gǎo头:刨土用的工具。(蒿hāo篙gāo)田垄lǒng:田埂;田地中种植农作物的垄。蚱zhà蜢měng:昆虫,像蝗虫,是害虫。污wū秽huì:肮脏的东西。4.重点问题(1)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法或技巧来表达对故土的深情?第104页共104页答:(1)运用拟人的手法,以“她”相称,隐含将故土比做“母亲”,直接对着故土倾诉自己的感情。(2)大量运用排比造成连贯的、逐渐增强的气势。(3)选择有特征、有意味的景物组成叠印的一个又一个画面,像电影镜头一样闪现,展现东北大地的丰饶美丽。(4)移情于物。如:“她低低地呼唤着我的名字,声音是那样的急切,使我不得不回去。”明写故乡呼唤“我”,实则是“我”思念故乡。(5)巧用第二人称“你”,表达强烈的感情。如:“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第8课《木兰诗》1.文学常识乐府:汉朝的音乐机构,本是汉武帝设立的音乐机构,其职责为训练乐工,制谱度曲,采集民间歌谣等。后人将乐府中收集编录的诗称为“汉乐府诗”,简称汉乐府。六朝时,乐府乃由机关的名称变为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的名称。2.重点字词当:对着。户:门。机杼声:织布机发出的声音。杼,织布的梭子。军帖:军中的文告。可汗:我国古代西北地区民族对最高统治者的称呼。十二:表示多数,不是确指。下文的“十二年”,用法与此相同。市:集市。辔头:驾驭牲口用的嚼子和缰绳。旦:早晨。但:只。戎机:战事。度:越过。朔气:北方的寒气。朔,北方。金柝:古时军中白天用来烧饭、夜里用来打更的器具。策勋:记功。强:有余。欲:想要。红妆:指女子的艳丽装束。霍霍:磨刀的声音。著:穿。裳:古代女子的下裙。云鬓:像云那样的鬓发,形容好看的头发。帖:同“贴”。第104页共104页花黄:古代妇女的一种面部装饰物。火伴:同伍的士兵。扑朔:动弹。迷离:眯着眼。傍地走:贴近地面跑。安:怎么。3.句子翻译:(1)不闻机杼声。(机杼声)不能听到织布机发出的声音。(2)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流水鸣溅溅)只能听到黄河汹涌奔流的哗哗声。(3)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胡骑鸣啾啾)只能听到燕山胡人的战马啾啾的鸣叫声。(4)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远行万里,投身战事。像飞一样地越过一道道关塞山岭。(5)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将士们经过无数次出生入死的战斗,多年之后壮士(得胜)归来。(6)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木兰)记最大的功,被赏赐很多的财物。(7)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希望驰骋千里马,(借助它的脚力)送我回故乡。(8)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父母听说女儿回来了,互相搀扶着到城外(迎接她)。(9)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对着窗子整理漂亮的头发,对着镜子在脸上贴装饰物。(10)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雄兔的两只前脚时时动弹,雌兔的两只眼睛时常眯着。4.重要问题第104页共104页(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四句排比,写出战事紧急,木兰紧张地购买战马和乘马用具。(2)“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这里夸张地表现了木兰行进的神速、军情的紧急以及心情的急切,使人感到紧张的战争氛围。其中写“黄河流水鸣溅溅”“燕山胡骑鸣啾啾”之声,还衬托了木兰的思亲之情。(3)“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概括上文的内容,夸张地描写了木兰身跨战马,万里迢迢,奔往战场,飞越一道道关口、一座座高山的情形。(4)“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描写木兰在边塞军营的艰苦战斗生活的一个画面:在夜晚,凛冽的朔风传送着打更声,寒光映照着身上冰冷的铠甲。(5)“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将士们多年征战,历经一次次残酷的战斗,有的战死,有的归来。而英勇善战的木兰,则是有幸生存、胜利归来的将士中的一个。(6)写“黄河流水鸣溅溅”“燕山胡骑鸣啾啾”声音的目的是什么?衬托了木兰的思亲之情。(7)表明军情紧急和木兰奔赴沙场矫健英姿的句子是什么?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8)描写边塞军营艰苦战斗生活的画面是什么?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9)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句子是什么?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10)侧面表明木兰功劳之大的句子是什么?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11)“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木兰辞官还乡除了因为她眷恋家园生活外,还可能有别的原因吗?第104页共104页还可能因为自己是女儿身,不便向天子明言。(12)表明家人团聚的欢乐气氛的句子是什么?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13)“开我……坐我……脱我……著我……”这一排比句通过木兰一连串的行动表现了木兰的什么心情?对故居的亲切感受,对女儿妆的喜爱,以及情不自禁的喜悦。(14)巧妙解答木兰从军十二年没有被发现的奥秘的句子是什么?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15)全文最后一段有什么特点?这样结束全诗好不好?使用隐喻作结。这样结束全诗,不但十分形象地解释了“火伴”们的惊讶,对读者必然产生的疑问做出了回答,还表明了木兰富有机趣智慧而又充满自豪的神态表情,丰富了木兰的形象;同时使全诗锦上添花。(16)为什么全诗将战斗过程写得格外简略,对其余内容却写得特别详尽?作者要突出的是对木兰孝敬父母、勇担重任的品格的颂扬,所以对残酷的战争一笔带过,而对能反映美好心灵的内容不惜笔墨。也隐含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对战争的冷淡和远离。再者,这样写,女儿情、英雄气汇集于木兰一身,使其形象有血有肉、真实感人,从而丰富了木兰的性格。这样安排突出了人物性格和作者的思想倾向。第9课阿长与《山海经》1.文学常识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1918年5月,他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他的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二心集》《华盖集》《而已集》等。本文选自《朝花夕拾》。2.文章思想内容第104页共104页本文通过回忆长妈妈的一些生活片段,真实地刻画了一个处于社会底层的普通劳动妇女的形象,她身上既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富有爱心、真诚、善良,也有落后的封建文化的影响——粗野、庸俗、愚昧。本文寄托了“我”对长妈妈深切的感激和怀念之情。3.重点词语骇(hài)掳(lǔ)孤孀(shuānɡ)惶急(huánɡ)诘问(jié).....疮疤(chuānɡbā)渴慕(mù)粗拙(zhuō)霹雳(pīlì)......陆玑(jī)惧惮(dàn)憎恶(zēnɡ)懿(yì)辟头(pī)悚(sǒnɡ)......切切察察:现在多写作“嘁嘁喳喳”,形容细碎的说话声音。絮说:絮絮叨叨地说。惶急:惊慌急迫。面如土色:脸色跟土的颜色一样,没有血色。形容极端惊恐。疮疤:疮好了以后留下的疤。深不可测:深得无法测量。形容极深,也比喻不易捉摸。情有可原:从情理上可以原谅。诘问:责问。渴慕:非常思慕、渴望。霹雳:原指云和地面之间发生的一种强烈雷电现象。文中指“我”受到了极大的震撼。震悚:因恐惧而颤动。文中是震惊的意思。4.重点句子(1)“‘哥儿,你牢牢记住!’她极其郑重地说。”一句中“郑重”一词有怎样的表达作用?“郑重”在这儿是神态描写。说明阿长的态度极其认真严肃,把这件事看得很重要,表现了她对美好祝愿的笃信。(2)作者明知道是《山海经》,为什么还要模仿当时阿长的语气写成“三哼经”呢?把“山海经”念成“三哼经”,恰如其分地点明她的身份和社会地位,说明阿长是个“文盲”,却买来了“我”心爱的书,实在出人意料。也暗示了她买此书定是费尽周折,体现了她对“我”的爱。(3)当阿长说:“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我”有什么反应?表现出怎样的心情?第104页共104页当阿长买来《山海经》时,我的反应是“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说明“我”听到以后很震撼,很激动,也因此对她“发生新的敬意了”。(4)“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为什么说“她确有伟大的神力”?因为这件事“别人不肯做”,谁也没有阿长那样知“我”心,谁也没有阿长那样热心;别人也“不能做”,有画的《山海经》很难找,谁能像阿长这么给“我”操心费事,况且阿长不识字,居然买来了。所以说,阿长“确有伟大的神力”。(5)“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为什么这么说?这四本书虽然很粗拙,但却是由一个谁也想不到的人给“我”买来的,当时给了“我”非常大的震惊,让“我”产生感激和“新的敬意”。第10课《老王》1.文学常识杨绛,生于1911年,原名杨季康,江苏无锡人,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员、作家、评论家、翻译家。著有剧本《称心如意》《弄假成真》《风絮》等;小说有《洗澡》;散文集《干校六记》《将饮茶》;译作有《堂吉诃德》《小癞子》等。本文选自《杨绛散文》,2.文章写作思路及主题作者通过写车夫老王的身世、她与老王交往的生活片段及老王死后她的愧怍心理,高度赞扬了老王苦境中的善良品质,表达了“我”一家对老王那样的不幸者给予的关心、同情和尊重,含蓄地提出了关怀不幸者的社会问题。3.重点词语愧怍(kuìzuò)镶(xiāng)嵌(qiàn)滞(zhì)笨荒(huāng)僻(pì)翳(yì)骷(kū)髅(lóu)塌败:塌陷破败。取缔:明令取消或禁止。扶病:带着病(做某件事)。镶嵌:把一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伛:弯(腰)曲(背)。翳:眼角膜病变后留下的疤痕。滞笨:呆滞笨拙。第104页共104页侮辱:使对方人格或名誉受到损害,蒙受耻辱。愧怍:惭愧。4.重点句子(1)“他也许是从小营养不良而瞎了一眼,也许是得了恶病,反正同是不幸,而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一句中两个“也许”和“更深”有何含义?两个“也许”表明是作者的猜测,从中可以看出老王的身世无人知晓,他从不被人重视。“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从侧面再现了老王生活的艰辛,有病没钱治,只能承受眼瞎的痛苦,也表现了“我”善良、宽厚的性格。(2)第⑤段中“他从没看透我们是好欺负的主顾,他大概压根儿没想到这点”一句表明了老王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大概”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这一句是对前面的“老王是其中最老实的”的补充说明,表明老王从来没有想过要占“我们”的便宜或是欺负“我们”,可见老王是一个老实忠厚的人。“大概”一词不能删去,因为“大概”表示一种猜测,它并非是老王的想法,而是“我”根据自己的观察而做出的一种猜测。(3)“有一位老先生愿把自己降格为‘货’”一句中的“货”有什么深刻内涵?“货”加上引号有特殊意义,一方面表明老先生愿意帮助老王,另一方面表明老王生活越来越困难。作者这样写在幽默诙谐的调侃中含有悲哀。(4)“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这句话该如何理解?“愧怍”包含了“律己”和“爱人”两个方面,是由作者的道德观所生发出来的高尚情感。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关注他们的命运,让他们也过上好日子,帮助改善他们的处境。作者回想起来,对老王的关爱还很不够,所以感到“愧怍”。第11课《台阶》1.文学常识李森祥,其小说以农村、军营生活为主要题材,塑造出一系列生动的普通人,尤其是农民的质朴形象。2.文体知识第104页共104页小说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1)人物是小说的第一要素,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2)故事情节通常包括: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几个部分,有时前面还有序幕,后面还有尾声。这几个部分组织在一起,形成完整的故事情节,用以展现人物性格,表达中心思想。(3)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重点是社会环境。3.主题思想课文通过叙述父亲为盖新屋而拼命苦干的一生,表现了那个时代农民艰难困苦的生存况状和他们为改变现状而不懈努力的精神,表达了“我”对父亲的崇敬和怜悯之情。第12课《卖油翁》1.文学常识欧阳修(1007—1072),吉州永丰(今江西永丰)人,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对北宋诗文革新运动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代表作品有《醉翁亭记》《伶官传序》《六一诗话》等。本文选自《归田录》,题目是编者加的。宋英宗诒平四年(1067年),欧阳修再次遭蜚语中伤,自请外任,《归田录》便是作者在出知亳州时所作。2.重点字音字义矜(jīn)圃(pǔ)睨(nì)矢(shǐ)颔(hàn)忿(fan)酌(zhuó)沥(lì)遣(qiǎn)3.重点词义善:擅长,善于。以此:因此。自矜:自夸。矜,夸耀。尝:曾经。释:放下。立:站立。睨:斜着眼睛看,形容不在意的样子。颔:(点,头。)忿然:(气愤的样子。)沥:(下滴。)因:(接着。)汝亦知射乎(动词作名词,“射技”)尔安敢轻吾射(形容词作动词,“轻视”)善射:射箭射:汝亦知射乎:射术吾射不亦精乎:射术第104页共104页以此自矜:凭借以以我酌油知之:凭借以钱覆其口:用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代词,代指陈尧咨之以我酌油知之代词,代指射技精湛的道理徐以杓酌油沥之代词,代指油康肃笑而遣之代词,代指卖油翁4.句子翻译(1)原文: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译文:他曾在自家的园圃里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挑着的担子,站在一旁,斜着眼看他,很久也不离开。(2)原文: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译文:老翁见到他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只是微微地点点头。(3)原文: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译文:陈尧咨问道:“你也懂得射箭吗?难道我射箭的技艺不精湛吗?(4)原文:“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译文:“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于是老翁取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用一枚铜钱盖住葫芦的口,慢慢地用勺子倒油(通过铜钱方孔)注到葫芦里,油从铜钱的孔中注进去,却没有沾湿铜钱。5.重要问题(1)故事中先出现的陈尧咨这个人物有何特点?为什么要先概括他的特点?答:善射;自矜。以此人物特点为后文故事中两人矛盾激化做铺垫,推动故事情节发展。(2)卖油翁是怎么观射的?他观射时的神态说明了什么?答:睨之久而不去,微颔。说明略表赞许的同时又感到美中不足。(3)如何看待课文中“卖油翁酌油”这个情节?答:“卖油翁酌油”这个情节写得曲折有致,人物形象也非常鲜明,究其原因,是因为作者抓住了人物最富有个性的神态、言行来描写。陈尧咨的轻狂自傲,卖油翁的从容稳重就跃然纸上了。(4)在这个故事的两个人物当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第104页共104页示例1:我喜欢卖油翁。他虽然身怀绝技,却心态平和,不骄傲自满。示例2:我喜欢陈尧咨。他不是一个完人,他因射技高超而沾沾自喜,认识到骄傲自满的错误后又能虚心接受卖油翁的批评。示例3:我喜欢卖油翁。他是一位深明世故的老人,对于陈尧咨的责难,他没有分辩,只是用行动说明一切。6.把握文章主旨本文写了怎样一件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答:记述了卖油翁自钱孔沥油这件事,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第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1.文学常识张中行,原名张璇,学名张璿,河北香河人,著名学者、哲学家、散文家,“燕园三老”之一。主要从事语文、古典文学及思想史的研究。曾参加编写《汉语课本》《古代散文选》等。张中行和叶圣陶先生,都是我国著名的语文学家。二人有多年的交往,感情深厚,亦师亦友。1988年叶圣陶先生辞世,三个月后,作者就写下了这篇文章。2.文章思想内容作者通过一些典型事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躬行君子、堪为师表的忠厚长者独具而可贵的精神风貌——宽以待人,严以律己。3.重点词语颠沛流离(diānpèi)商酌(shāngzhuó)累赘(léizhuì)朦胧(ménglóng)拖沓(tuōtà)妥帖(tuǒtiē)譬如(pìrú)修润:修改润色。东四八条:北京东城区胡同名。商酌:商量斟酌。朦胧:不清楚,模糊。文中指一种美学境界。累赘:不必要,麻烦。拖沓:不爽快,不简洁。第104页共104页妥帖:恰当,十分合适。不耻下问: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颠沛流离:因生活困窘而到处奔波流浪。颠沛:遭受挫折或困难。流离:离散、流落。4.重点问题(1)文章通过一系列事件,重点塑造了叶圣陶先生哪两种品行?答:①待人厚。体现叶先生既是躬行君子,又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过人之处。②律己严。通过叶先生有关自己无法当面指摘他人短处的一次发言。表现其“使人自重”的“德的力量”。(2)作者用了一个什么词来表述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这种风格具体讲的是什么?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口,听,悦耳,说像话还不够,就是话。还特别重视“简洁”第13课《最苦与最乐》1.文学常识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学者。戊戌变法领袖之一。曾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本文选自《〈饮冰室合集〉集外文》。2.文体知识议论文:(1)议论文分为立论文和驳论文。立论文的一般结构方式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部分。提出问题就是引出论述中心,提出论点;分析问题就是摆出论据来证明论点;解决问题就是得出结论。论证的常见结构形式有:并列式,段落层次间是平行并列的关系;层进式,各部分之间是层进关系,即层层深入,步步推进;总分式,论证的层次间是总论和分论的关系,或先总后分,或先分后总,或先总后分再总。驳论文的一般结构方式是:摆靶子——摆实质——论危害——作结论(正面论点)。第104页共104页(2)议论文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在驳论中,往往采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批驳方法和先假设对方的论点是正确的,然后引申,引出荒谬的结论,从而驳倒对方论点的“归谬法”。3.重点字音小心翼翼: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第14课《驿路梨花》1.文学常识彭荆风,江西萍乡人,著有小说《绿月亮》《雾茫茫》,传记文学《秦基伟将军》,纪实文学《滇缅铁路祭》《挥戈落日》,散文集《泸沽湖水色》《九月衣裳》,电影文学剧本《边寨烽火》《绿色的网》等。2.文章主题思想通过叙述一群哈尼族小姑娘在解放军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思想影响下,甘当无名英雄,热情帮助有困难过路群众的事迹,显示了社会主义祖国处处有温暖的动人场面,歌颂了各族人民之间互相关心爱护的生动的精神面貌。3.重点字音驿路(yì)陡峭(dǒuqiào)花瓣(bàn)简陋(lòu)撵走(niǎn)麂子(jǐ)恍惚(huǎnghū)修葺(xiūqì)迷茫:广阔而看不分明的意思。简陋:房屋设备简单粗陋,不完备。恍惚:指神志不清,看得不真切。香气四溢:指香气浓郁,向四面飘散。溢,水满外流。折损:因过分尊敬或优待而使人承受不起。陡峭:形容山势直上直下。修葺:修理房屋。葺,用茅草覆盖房顶。如释重负:好像放下了沉重的负担。形容心情紧张后的轻松愉快。第104页共104页无入而不自得:君子无论处在什么境遇都能保持安然自得。悲天悯人:哀叹时世的艰危,同情人民的困苦。多用来表示对社会的混乱腐败和人民的疾苦感到悲愤和不平。达观: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众说纷纭:各种各样的说法层出不穷。心直口快:性情直爽,有话就说,也说心直嘴快。变化莫测:变化多端,难以预测。4.重点句子(1)山,好大的山啊!起伏的青山一座挨一座,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迷茫的暮色中。赏析:好大、起伏、一座挨一座、延伸、消失等几个动词描写山势,由近及远,突出了山的高、大、多,衬托出“我们”的焦急心情,为下面小屋的出现给我们带来的惊喜做铺垫。(2)过路人受到照料,都很感激,也都尽力把用了的柴、米补上,好让后来人方便。赏析:两个“都”字反映了老区人民心灵的美好,社会主义祖国多民族大家庭温暖如春。5.重点问题(1)本文的悬念贯穿全文,这个悬念是什么?答:茅屋的主人是谁?(2)课文有几处描写梨花的语句,这些描写起什么作用?白色梨花开满枝头,多么美丽的一片梨树林啊!一弯新月升起了,我们借助淡淡的月光,在忽明忽暗的梨树林里走着。山间的夜风吹得人脸上凉凉的,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飘落在我们身上。作用:以自然美景烘托不平常的小屋,把读者带进优美的意境之中。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作用:引用诗句,是梨花寓意双关,点明文章的主题。赞扬世代相传的雷锋精神。(3)本篇中的解放军和梨花姑娘并未直接出场,而是通过其他人物的语言写出他们的行动。这运用了什么写人方法?本篇运用这种写人方法收到了什么样的效果?第104页共104页答:本篇对解放军和梨花姑娘,运用了间接描写人物的方法。运用这种写人方法,把作品的现在时间集中在一个夜晚和早晨,插叙过去的事件,大大节省了篇幅,构成了曲折生动、波澜起伏的故事情节,有利于表达作品的主题。(4)本篇标题具有什么特点和作用?答:本篇标题为“驿路梨花”,一语双关,既写小屋外边的自然界的梨花,更写小屋主人梨花姑娘;譬喻恰切,以洁白美丽的梨花喻写出梨花姑娘的鲜明形象、纯美心灵;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以自然界梨花的美化环境象征出梨花姑娘的帮助路人。第15课《短文两篇》《陋室铭》1.文学常识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唐代文学家。和柳宗元交谊甚厚,世称“刘柳”;晚年与白居易唱和,世称“刘白”。白居易称之为“诗豪”。有《刘梦得文集》传世。著名的诗作有《竹枝词》《西塞山怀古》《秋词》《江南春》《浪淘沙》等。2.文体知识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文辞精炼,有韵,读来铿锵有力。座右铭:座右铭的铭文比其他铭文更为简短,有的只是一两句话或格言,置于座位的旁边,用以自警。座右铭的内容是勉励自己,鞭策自己,或约束自己行为的准则。3.主题思想本文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以其立意鲜明、文句精美而脍炙人口,久为传诵。本文是作者用来自述其志的。通过对室居情景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4.重点字音德馨(xīn)鸿儒(hóngrú)苔痕(tái)案牍(dú)5.重点词义笑有鸿儒(古义:大;今义:鸿雁)第104页共104页无案牍之劳形(古义:形体、身体;今义:形状)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名词做动词,出名,著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名词做动词,显出灵异)惟吾德馨(名词做形容词,品德高尚)无丝竹之乱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受到扰乱)无案牍之劳形(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感到劳累)不蔓不枝(名词做动词,长枝蔓;生枝杈)香远益清(形容词做动词,远播,远远地传送出去;显得清芬)亭亭净植(古义:立;今义:栽种)。斯是陋室(判断动词,是)菊,花之君子者也(结构助词,的)陶后鲜有闻(读xiǎn,少)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形容词做状语,从远处)6.特殊句式倒装句:何陋之有(宾语前置,即“有何陋”)7.省略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出”“濯”的后面省略介词“于”)8.句子翻译:(1)原文: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译文: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2)原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译文:这是间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3)原文: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译文: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4)原文:孔子云:何陋之有?第104页共104页译文: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9.重要问题(1)文中哪句话统领全文大意?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作者是怎样引出这一主旨句的?运用比喻(或类比、对比)的手法,将“山、水”来比作“陋室”;将“仙、龙”来比“德”;用“名”和“灵”来比“馨”,从而引出主旨句。(3)在文章最后引用了孔子的话,作用何在?画龙点睛,总结全文,与篇首的“惟吾德馨”相呼应,有力表现甘居陋室,不以为陋的高尚品质。(4)文章借写“陋”室不“陋”,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操?这是什么写法?高尚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这是托物言志的写法。(5)“山不在高”、“水不在深”类比什么?“有仙则名”、“有龙则灵”暗喻什么?前两句类比“陋室”,后两句暗喻自己。(6)“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一句妙在何处?“上”、“入”二字生动传神,以静为动,不仅使景物人格化,活跃而有生气,而且流露了作者对这景色的喜爱之情,我们可以想象出这是一个多么幽静安宁的环境。(7)“往来无白丁”包含什么感情?清高自赏。(含轻视劳动人民的思想,作者的阶级局限性所决定)(8)全文首尾句有何关系?首句用了比兴手法,尾句与首句互相呼应。《爱莲说》1.文学常识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北宋哲学家,是学术界公认的理学派开山鼻祖。他用故乡营道濂溪给自己的书堂命名为“濂溪书堂”,世称“濂溪7.句子翻译:先生”。与李宽、韩愈、张栻、黄干、朱熹、李士真,并称为“石鼓七贤”。著有《周元公集》《太极图说》《通书》等。《爱莲说》选自《周敦颐集》。2.文体知识第104页共104页“说”的文体特点。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性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3.主体思想本文通过对莲可贵品格的赞美,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人生态度: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又不愿像世人那样追逐功名富贵,而是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清白。4.重点音义甚蕃(fán)淤泥(yū)濯(zhuó)清涟(lián)蔓(màn)亵玩(màn)噫(yī)颐(yí)鲜有闻(xiǎn)隐逸(yì)5.重点问题(1)作者喜欢莲花的什么?(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答: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2)这几句话从哪几个方面说莲花的品格?答:生长环境、体态香气、风度气质。(3)作者写这篇文章仅仅是为了写对莲花的喜爱吗?这是一种什么写法?答:作者写莲花是为了写人,用莲花的高洁品质来象征君子高尚的品质。托物言志的写法。(4)作者写莲花,可是文章开头并没有从莲花写起,在写莲花之前,作者写了什么?人们对这些花的态度,分别是怎样的?答: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菊(陶渊明独爱)、牡丹(世人甚爱)。(5)“菊”和“牡丹”分别有什么特征?作者在这里为什么先写它们?答:菊:迎寒斗霜,清高避世,品格高洁,超凡脱俗;牡丹:花色艳丽,雍容华贵,贪慕富贵,追逐名利。用牡丹反衬莲,以菊花正衬,突出莲的高贵品质。(6)作者把“莲”比作君子,而将“菊”和“牡丹”分别比作什么人呢?作者对它们的感情态度又是怎样呢?答:菊——隐逸者——惜;牡丹——富贵者——厌。(7)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第104页共104页答: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又不愿像世人那样追逐功名富贵,他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第17课《紫藤萝瀑布》1.文学常识《紫藤萝瀑布》选自《铁箫人语》,作者是宗璞,原名冯宗璞,当代女作家。2.文章思想内容文章写于1982年5月,当时弟弟身患绝症,作者非常悲痛,徘徊于庭院中,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由花儿自衰到盛,转悲为喜,感悟到人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恒。3.重点词语挑逗(tiǎodòu):撩拨;逗引。枯槐(kūhuái):槐树意思:枯了的槐树。终极(zhōngjí):最后,这里指的是(生命)最后的终点。迸溅(bangjiàn):向外四溅。繁密(fánmì):繁多,密集,繁茂。伫立(zhùlì):长时间地站着。凝望(níngwàng):目不注目远望。伶仃(língdīng):孤独,没有依靠。稀零(xīlíng):稀少,零星,形容稀疏的样子。忍俊不禁(rěnjùnbùjīn):忍不住笑。仙露琼浆(xiānlùqiòngjiāng):神仙所喝的饮料和美酒,多喻美酒。后比喻酒非常鲜美。蜂围蝶阵(fēngwéidiézhèn):指成群的蜜蜂围绕着,蝴蝶就像在列阵一样。盘虬卧龙(pánqiú):形容枝干弯弯曲曲,苍劲有力如龙一般。发端(fāduān):开始,起头。依傍(yībàng):依靠。第104页共104页4.重点句子(1)文章从三个方面写紫藤萝花答:A、色: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B、形: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C、态: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在和阳光互相挑逗,彼此推着挤着。(2)“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淡紫色的,梦幻一般的轻轻笼罩着我。”作者为什么写气味还带着颜色,是梦幻吗?作者将香气写成浅紫色,写成梦幻,是为了突出紫藤萝的茂盛,进而引起人们对往事的追忆与思索。(3)怎样理解“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的眼前,也在我的心上缓缓流过”这句话?作者被眼前的景象深深地感动,紫藤萝花那么繁茂的气势,灿烂的色彩,欢乐的情态,和蓬勃的无限生机,震撼了作者的心灵,所以作者觉得这流动着的花瀑在“我心上缓缓流过”。5.重要问题故事情节脉络梳理(1)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和层次描写的?从哪些角度来描写的?主要用了些什么方法?答:按花瀑--花穗--花朵,从大到小、从整体到部分再到个体的顺序和层次来写的。主要抓住色彩、形象、情态几个方面来写。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拟人。如“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形象、生动、具体地写出紫藤萝生长的繁茂。“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形象、生动地写出紫藤萝色彩上的特点。“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把花的颜色写成人的动作行为,生动形象地写出花的神态。“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把花的颜色写成人的动作行为,生动形象地写出花色的耀眼与生机。“‘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用拟人手法,生动地写出花开之闹,突出花的勃勃生机。(2)作者生动形象地给我们描绘出紫藤萝花的一些什么特点?第104页共104页答:写花瀑,突出其繁盛;写花穗,表现其活泼热闹;写花朵,描绘出它们的美丽娇媚的特征。让人感到这一树紫藤萝花,是那么繁茂,那么热烈,那么欢乐,那么活泼,那么妩媚,那么充满了无限生机。(3)这时作者的心情有什么变化?答:看花前,作者因她的弟弟身患绝症,心上压着“焦虑和悲痛”;看花后,“我沉浸在这繁茂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心情慢慢的愉悦了。(4)过去紫藤萝为什么会遭劫难呢?从哪些词语可以反映出来?答:因为文化大革命遭的劫难。从“十多年前”说明正好是那个年代,从“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思想烙印。(5)怎样理解后两段的一连串比喻句和文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呢?答:“花舱”的比喻引出其中装的是“生命的酒酿”比喻,正是这“生命的酒酿”让花儿张满了帆,航行在这时代的洪流中,个人的不幸又能算得了什么呢?在这儿正用得上我们才学过的两句诗:“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于是作者“加快了脚步”,融入了这永无止境的生命长河之中,去创造更加灿烂的人生。(6)文中表现认识升华和全文主旨的句子是哪一句?答:“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7)本文的第二部分的倒叙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深刻的含义?答:运用比喻、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这些花也正如人,人类社会也正如花一样由每一个个组成,虽然某些花或某个人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人类社会照样向前发展,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8)文中插入一段写十多年前家门外的一大株紫藤萝起什么作用?答:用十多年前紫藤萝花的稀落与现在花开的繁盛形成对比,突出了现在花的生机盎然。用十多年前花的不幸遭遇,与人的不幸遭遇形成对类比,说明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9)读了这篇文章,你认为作者通过描写紫藤萝花的生机勃勃,想告诉人们什么?答:作者借描写紫藤萝花的生机勃勃,赞美生命的顽强美好,表现对生命的永恒的感悟。告诉人们,不能让昨天的不幸把自己压垮,每个人都应该像紫藤萝的花朵一样,以饱满的生命力,投身到生命的长河中去,在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第104页共104页第18课《一颗小桃树》1.文学常识《一颗小桃树》选自贾平凹的《平凹散文》,贾平凹是当代文坛屈指可数的文学奇才,被誉为“鬼才”。2.结构梳理眼前场景:小桃树被风雨摧残。回忆过去:栽种小桃树的经历。现在:赞美小桃树顽强生命力。3.重点词语矜持(jīn)摇撼(hàn)淅淅沥沥(xīlì)恍然(huǎnɡ)忏悔(chàn)猥琐(wěisuǒ)赤裸(luǒ)服侍(shi)伫立:长久地站立。孱头:软弱无能的人。矜持:拘谨,拘束。楚楚:娇弱柔美。垂垂暮老:形容像老人一样没有生气。忏悔:认识了过去的错误或罪过而感觉痛心。恍然:忽然醒悟的样子。猥琐:(容貌、举止)庸俗不大方。含贬义。祸不单行:形容不幸的事接二连三地发生。祸:灾难。4.重点句子(1)它长得很委屈,是弯了头,紧抱着身子的。第二天才舒开身来,瘦瘦的,黄黄的,似乎一碰,便立即会断了去。答:摹形,突出小桃树的瘦小、薄弱,生命力不旺盛。(2)可我的小桃树,一颗“仙桃”的种子,却开得太白了,太淡了,那瓣片儿单薄得似纸做的,没有肉的感觉,没有粉的感觉,像是患了重病的少女,苍白白的脸,又偏苦涩涩地笑着。答: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突出小桃树虽单薄弱小,却顽强地开了花,只是仍显得那么孤单病态。第104页共104页(3)那树的顶端,高高的一枝儿上,竟还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嫩黄的,嫩红的,在风中摇着,抖着满身的雨水,几次要掉下来了,但却没有掉下去,像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闪着时隐时现的嫩黄的光,嫩红的光。答: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传神将花苞比作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表现了小桃树顽强的生命力。5.主旨归纳本文描写了一棵在逆境中诞生并成长的小桃树,虽历经风雨仍顽强生存,赞颂了小桃树顽强同命运抗争的精神,揭示了一个生活的哲理:不屈不挠的奋斗,定会战胜磨难,创造出美好的未来。第19课《外国诗两首》1.文学常识(1)普希金俄罗斯伟大的民族诗人、小说家;史称“俄罗斯文学之父”“俄罗斯诗歌的太阳”“俄国文学的始祖”。他被认为是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建者和新俄罗斯文学的奠基人。(2)弗罗斯特:他是20世纪最受欢迎的美国诗人之一。被称为“美国文学中的桂冠诗人”2.重点字词瞬息(shùn)涉足(sha)荒草萋萋(qī)3.文章主题思想(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用劝慰的口吻告诉人们生活中不可能没有挫折,面对挫折时要正确对待它,要镇静,要坚信未来是美好的、光明的。(2)《未选择的路》借助自然界之路来写人生之路,告诫人们人生只能选择一条路,如果选择了就不能回头,因此必须慎重,不能随波逐流。4.重要问题(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两部分各表现了怎样的内容?答:第一部分:面对困难和挫折,保持镇静和乐观;第二部分,面对未来,需要充满信心和希望。第104页共104页(2)《未选择的路》既然写了自己选择的路,为什么却把诗题和重点定为“未选择的路”?答:A、感叹人生道路的选择带有偶然性、随意性;B、深化主旨——未走的路,才更让人想念,更让人留恋。C、未选择即是选择。(3)这两首诗对人可能产生怎样的影响?答:两首诗都饱含哲理与人情味。《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以其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给人以鼓舞,教人笑面人生;而《未选择的路》则以其深沉的感叹,反映了人们普遍的心理,引起人们感情的共鸣,激发人们对人生选择的思索。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1.文学常识(1)陈子昂,(今属四川射洪)人,唐代文学家,是唐诗革新的前驱者。有诗集《感遇诗》《陈伯玉集》等传世。(2)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代表作有“三吏”“三别”等。(3)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谥号“文”,世称王文公。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4)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代表作有《剑南诗稿》《放翁逸稿》等。(5)龚自珍,清代思想家、史学家、诗人,是近代启蒙思想的先驱。后人辑有《龚自珍全集》。2.重点字音怆然(chuànɡ)涕(tì)岱宗(dài)决眦(zì)凌(línɡ)吟鞭(yín)拄杖(zhǔ)叩门(kóu)箫鼓(xiāo)衣冠(ɡuān)3.重要问题(1)《登幽州台歌》中诗人登上幽州台远眺,产生了怎样的联想?由此表达诗人怎样的情感?第104页共104页答:联想:大地茫茫,空阔寂寥,没有一个知音,内心满怀悲愤。情感:对不被理解、怀才不遇的悲叹。(2)《望岳》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本诗的主旨句,你从中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答:尾联是整首诗的主旨句,化用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名言,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3)《登飞来峰》中“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阐明了怎样的哲理?答:人不能只为眼前的利益,应该放眼大局和长远。(4)《游山西村》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句,妙在何处?答:妙在于描写难状之景以及对仗的工巧,而且出语自然天成,又富于哲理,耐人咀嚼。上句通过“疑”字把徐行山西村而周围山峦重叠、流水萦绕的迷路之感,刻画得形神毕现;下句承上,把移步所见的繁花似锦的春日美景,描绘得宛然在目。这样使感觉的形象与视觉的形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构成一幅优美动人而又奇妙的画面。(5)《己亥杂诗》中“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一句该如何理解?答:落红”喻辞官,“春泥”喻平民百姓,“花”喻朝廷,诗人看到落红想到自己,虽然花儿已谢,但没有终结自己的使命,而是要回到滋养它的泥土中去,化为春泥,为养护来年新开的花朵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在这里,诗人以落花自比,在形象的比喻中表现出一种不甘自弃、昂扬奋进的精神。4.主旨归纳(1)《登幽州台歌》: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正直、多才而遭遇困厄的知识分子遭受压抑的境遇,表达了他们在理想破灭时孤寂郁闷的心情,具有深刻典型的社会意义。(2)《望岳》:描写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表达了诗人积极向上、不怕困难、勇攀高峰的精神和远大抱负。(3)《登飞来峰》:表现了诗人的政治理想、抱负和对前途充满信心的精神境界。最后一句用的是“反问”的表达方式。用以点题,强调主题思想:有的人只关注事情的表面现象,而不深入思考分析其中的道理。(4)《游山西村》:这首诗赞美农村风光和淳朴的民俗,流露出热爱农村生活的情第104页共104页(5)《己亥杂诗》:抒发了诗人辞官离京的复杂感情,表现了诗人不畏挫折,不甘沉沦,始终为国效力的奉献精神。第21课《伟大的悲剧》1.文学常识《伟大的悲剧》选自《人类的群星闪耀时》,作者是奥地利(国名)作家茨威格(人名)。2.文章思想内容通过对英国探险家斯科特这位失败的英雄和他的队员们在归途中悲壮覆没的描写,歌颂他们是英国的英雄,也是全人类的英雄,让所有人仰慕他们,颂扬了一种人类勇于探索的精神、为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精神和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斯科特探险队在争到南极点的竞争中失败了,他们作为失败者却要为胜利者作证,而且全队都在归途中覆没,世人都为他们而悲痛,所以这是悲剧;斯科特和他的队友们在探险途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却是高贵和震撼人心的,所以这出悲剧又是伟大的。3.重点词语拽zhuài:拉。无垠yín:没有边际。癫diān狂:言行举止不庄重、轻佻。凛lǐn冽:刺骨地寒冷。吞噬shì:吞食;并吞。销蚀shí:消损腐蚀。羸léi弱:瘦弱。姗姗(shānshān都是一声)来迟:形容来得很晚。千辛万苦:形容极多的艰辛劳苦。风餐露宿: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也说露宿风餐。闻所未闻:从来没有听到过的。形容事物非常稀罕。夜不成眠:晚上睡不着觉。精疲力竭jié:精神非常疲劳,体力消耗已尽。形容极度疲乏。闷闷不乐mèn:因有不开心的事而心里不快活。毛骨悚然sǒng:形容很害怕的样子。耀武扬威:炫耀武力,显示自己的威风。洋洋得意:形容感到十分满意的样子。第104页共104页怏(yàng)怏不乐:形容不满意或不高兴的神情。忧心忡忡chōng:忧愁的样子。疲惫不堪:形容非常疲乏。畏缩不前:害怕而不敢向前。鲁莽大胆:胆子大,说话做事不经考虑。念念有词:指人不停地自言自语。4.重点句子(1)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作者在这里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你同意这种说法吗?)在这里,作者站在斯科特的角度,表达了角逐失败后的一种极度沮丧、悲哀的心情。但事实上作者本人并不这么认为,理由是,作者为斯科特这个失败者作传,本身就说明作者不同意“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的观点。(2)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国旗怎么会“耀武扬威”“洋洋得意”?这里表现出斯科特内心什么样的复杂感情?)作者在这里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的是斯科特和伙伴沮丧,无奈的心情。此时,在痛苦万分的斯科特眼中,风中飘扬的挪威国旗就是他的对手,胜利者阿蒙森似乎站在那里耀武扬威、洋洋得意。这真是“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3)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完成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斯科特为什么要接受这项为他人业绩作证的任务?他不接受不行吗?)英国人普遍讲求绅士风度,主张诚实、守信,坦然面对成功和失败。这种文化传统熏陶下的斯科特,不能不接受这项为他人的业绩作证的任务。正因为他的这一行为,其人格才显得无比的高尚,赢得了人们的尊敬。(4)但是在这白雪皑皑的荒漠上,只有心中的海市蜃楼,它召来那些由于爱情、忠诚和友谊曾经同他有过联系的各种人的形象,他给所有这些人留下了话。(联系上下文看,“内心中的海市蜃楼”是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要这样比喻?)第104页共104页联系上下文看,“心中的海市蜃楼”是指斯科特在离开世界前心中回忆的美好的往事和他对遥远祖国、亲人和朋友的怀想,它们与现实的严酷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海市蜃楼是美好的,却是根本无法实现的。这样写更加突出了悲剧效果,给人心灵的冲击。(5)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这话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这两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斯科特崇高的赞誉,意思是斯科特在与大自然的搏斗中虽然失败了,他的肉体倒下了,但是他的心灵经受了考验,变得无比的崇高。有价值的、美的毁灭当然是伟大的悲剧。这话在全文中可作为主旨句,起点题的作用。第22课《太空一日》1.文学常识《太空一日》是选自杨利伟的《天地九重》,讲述了作者对于进入太空的所经、所历、所见、所感,杨利伟不遗余力地作了迄今为止最为全面和详尽的描述。这篇课文中我们可以读到,他乘坐太空飞船时奇妙的身体感受,他在太空飞行14圈,经历了地球上14个昼夜看见了怎样的太空奇景,他在太空中遇到了什么样的危险与痛苦,经历了哪些惊心动魄的时刻。2.文章写作思路作者写了杨利伟飞天、在天空、归途的优异表现,主要表现了杨利伟作为一名英雄,有崇高的理想境界,有无坚不摧的毅力,也正是因为这种境界、这种毅力,他才能在飞天的险境中,顺畅地调动意志力。3.重点词语炽热(chì)轮廓(kuò)模拟遨游(áo)严谨(j?n)稠密(chóu)概率(gàilǜ)烧灼(zhuó)五脏六腑(fǔ)千钧重负(jūn)耐人寻味惊心动魄(pò)4.重点句子(1)就这一下,指挥大厅有人大声喊道:“快看啊,他眨眼了,利伟还活着!”所有的人都鼓掌欢呼起来。答:通过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表现了所有人为杨利伟挺过了艰难的共振过程而高兴。第104页共104页(2)我曾俯瞰我们的首都北京,白天它是燕山山脉边的一片灰白色,分辨不清,夜晚则呈现一片红晕,那里有我的战友和亲人。答:通过景色描写,表达了“我”在太空思家、爱国之情。(3)过了几分钟,我隐约听到外面喊叫的声音,手电的光束从舷窗上模糊的透进来。我知道:他们找到飞船了,外面来人了!答:表达了“我”回到地面、想从返回舱出来的急切心情。第23课《带上她的眼睛》1.文学常识(1)作者名片刘慈欣,大陆新生代科幻的主要代表作家。(2)文体知识科幻小说,是小说类别之一。用幻想的形式,表现人类在未来世界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和科学技术远景,其内容交织着科学事实和预见、想象。通常将“科学”“幻想”和“小说”视为其三要素。是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文学样式。2.文章主题思想作者通过写她深陷地心只能通过传感眼镜感性地了解地球的故事,歌颂了乐观、敬业为了科学而不怕献身的精神,也表达了最平凡的事物才更需要我们去珍惜的哲理。第24课《河中石兽》1.文学常识(1)体裁:文言笔记小说(2)作者:纪昀,字晓岚,清代著名学者,生性诙谐风趣,任《四库全书》总纂官,著有《阅微草堂笔记》,本文选自其中。(3)作品:《阅微草堂笔记》:纪昀晚年所作的一部文言笔记小说,全书主要记叙妖怪鬼狐故事,其中也有不少关于考据的文字,另外人事异闻、名物典故等在书中也有记述。第104页共104页《四库全书》:分古今图书为经、史、子、集四档。2.重点字音河干(gān)圮(pǐ)棹(zhào)曳(ya)铁钯(pá)木杮(fai)湮(yān)啮(nia)坎穴(xu?)溯流(sù)臆(yì)断欤(yú)3.重点词义沧州南一寺临河干(临:靠近)山门圮于河(圮:倒塌)二石兽并沉焉(焉:于此)阅十余岁(阅:经过,过了)竟不可得(竟:终于,到底)棹数小舟(棹:船桨,名词用为动词,这里是划船)尔辈不能究物理(尔辈:你们)是非木杮(是:这)岂能为暴涨携之去(岂:怎么;为:被;暴涨:洪水;去:离开)不亦颠乎(颠:颠倒,错乱)众服为确论(为:认为;确论:精当确切的言论)盖石性坚重(盖:因为)啮沙为坎穴(啮:侵蚀、冲刷;为:成为)转转不已(已:停止)求之下流,固颠(固:固然、当然)如是再啮(如是:像这样)然则天下之事(然则:既然这样,那么)但知其一(但:只)可据理臆断欤(臆断:主观地判断;欤句末语气词,吗,呢)暴涨(动词用作名词,洪水)4.重点句式倒装句:当求之于上流(状语后置,状语“于上流”放在动词“求”的后面)被动句: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为……,表被动,可译为“被”)省略句: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得”的后面省略了宾语“之”)5.句子翻译:(1)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第104页共104页译文:过了十多年,和尚募集金钱重修寺庙,在河中寻找两个石兽,竟然没找到,以为它们顺流而下了。(2)“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译文:“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大水带走呢?(3)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译文:石头的性质又硬又重,沙的性质又松又轻,埋在沙里,越沉越深。(4)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译文:沿着河寻找它们,不也荒唐吗?”大家信服地认为(这话)是精当确切的言论。(5)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击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原因是石头的性质又硬又重,沙的性质又松又轻,水冲不走石头,它的反作用力,一定在石头下面迎面冲击石前的沙子形成坑穴。(6)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译文:越冲越深,到一半的地步,石头必定掉在坑穴里。(7)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像这样冲击,石头再翻转。不停地翻转,于是反而逆流而上了。(8)原文: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译文:到下游寻找石头,固然荒唐;在原地寻找它们,不是更荒唐吗?”(9)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译文: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一方面,不知另一方面的例子很多,可以根据(一个方面的)道理就主观臆断吗?6.重要问题(1)在寻找石兽的问题上,寺僧和讲学家犯了什么错误?为什么只有老河兵是正确的?第104页共104页答:寺僧高估了水流的推力,忽视了“石性沉重,沙性松浮”;讲学家只注意了“石性沉重,沙性松浮”,却忽视了水流的运动规律;老河兵经验丰富,将石性、沙性、水流的因素全面综合考虑,所以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前两者都犯了脱离实际、主观臆断的错误。老河兵则从实际经验出发,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因此能提出正确看法。(2)文中写道两次“笑”,你怎么理解其中的意味?答:讲学家的“笑”是嘲笑寺僧无知,只按照常理做事,因而寻石兽而不得,说明讲学家自以为是,认为自己学识渊博和自信的心态。老河兵的“笑”是嘲笑讲学家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主观臆断,认识错误,以及众人轻信讲学家的糊涂。说明老河兵阅历深广,有实践经验。既是对讲学自恃博才的否定,也表现了他的自信与自狂。(3)文章最后一句话有何含义和作用?答:既是对讲学家之类一知半解而又自以为是的人的辛辣嘲讽,又指明了认识事物的方法和途径:不能片面地理解,而要全面深入地调查探究事物的特性;更不能主观臆断,而应当遵循客观事物的规律。同时也诠释了生活学习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不可做空头理论家的哲理。最后一句用的是“反问”的表达方式。用以点题,强调主题思想:有的人只关注事情的表面现象,而不深入思考分析其中的道理。(4)说说本文对你的启示。答: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仅仅根据自己的一知半解就根据常情主观作出判断,要多方面考虑问题。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能得出正确的判断,实践出真知。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6个专项练习题汇编字词|诗文名句默写|文言文知识|文学常识|名著阅读|记叙文阅读第一部分 字词知识点一给加点字注音第104页共104页第一单元1.《邓稼先》可歌可泣(  )鲜为人知(  )宰割(  )至死不懈(  )鞠躬尽瘁(  )开拓(  )元勋(  )锋芒毕露(  )孕育(  )选聘(  )大厦(  )萦带(  )昼夜(  )颤抖(  )殷红(  )诞生(  )挚友(  )彷徨(  )2.《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仰之弥高(  )锲而不舍(  )炯炯目光(  )目不窥园(  )兀兀穷年(  )群蚁排衙(  )硕果(  )赫然(  )潜心贯注(  )迥乎不同(  )迭起(  )气冲斗牛(  )3.《回忆鲁迅先生(节选)》弄堂(  )调羹(  )舀(  )韭菜(  )深恶痛绝(  )揩桌子(  )4.《孙权劝学》卿(  )涉猎(  )第二单元1.《黄河颂》气魄(  )澎湃(  )狂澜(  )浊流(  )九曲连环(  )哺育(  )2.《最后一课》踱来踱去(  )督学(  )气氛(  )诧异(  )郝叟(  )钥匙(  )第104页共104页字帖(  )祈祷(  )哽(  )3.《土地的誓言》挚痛(  )召唤(  )跳跃(  )泛滥(  )嗥鸣(  )亘古(  )默契(  )田垄(  )蚱蜢(  )镐头(  )碾(  )污秽(  )4.《木兰诗》机杼(  )鞍鞯(  )辔头(  )胡骑(  )啾啾(  )朔气(  )金柝(  )策勋十二转(  )霍霍(  )第三单元1.《阿长与〈山海经〉》憎恶(  )絮说(  )福橘(  )菩萨(  )土匪(  )骇(  )胸脯(  )掳(  )疮疤(  )诘问(  )惧惮(  )哀悼(  )和蔼(  )霹雳(  )书斋(  )震悚(  )粗拙(  )孤孀(  )2.《老王》肿胀(  )塌败(  )镶嵌(  )伛(  )翳(  )攥(  )滞笨(  )愧怍(  )3.《台阶》凹凼(  )门槛(  )涎水(  )瓦罐(  )卵石(  )尴尬(  )第104页共104页瞬间(  )膝盖(  )庄稼茬(  )4.《卖油翁》自矜(  )家圃(  )睨(  )忿然(  )第四单元1.《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不朽(  )南腔北调(  )商酌(  )颠沛流离(  )譬如(  )累赘(  )拖沓(  )2.《驿路梨花》驿路(  )陡峭(  )麂子(  )寨子(  )恍惚(  )修葺(  )菌子(  )3.《最苦与最乐》契约(  )循环(  )悲天悯人(  )4.《短文两篇》惟吾德馨(  )鸿儒(  )案牍(  )蕃(  )淤泥(  )濯(  )清涟(  )亵玩(  )隐逸(  )第五单元1.《紫藤萝瀑布》瀑布(  )迸溅(  )沉淀(  )忍俊不禁(  )绽开(  )伫立(  )凝望(  )枯槐(  )遗憾(  )盘虬卧龙(  )酒酿(  )第104页共104页2.《一棵小桃树》忏悔(  )安慰(  )纤纤(  )矜持(  )孱头(  )猥琐(  )渺小(  )摞(  )灼灼(  )苦涩(  )颤抖(  )赤裸(  )3.《外国诗二首》忧郁(  )瞬息(  )怀恋(  )幽寂(  )4.《古代诗歌五首》怆然(  )岱宗(  )决眦入归鸟(  )鸡豚(  )第六单元1.《伟大的悲剧》拽(  )坚持不懈(  )无垠(  )癫狂(  )毛骨悚然(  )怏怏不乐(  )凛冽(  )贮藏(  )毋宁(  )吞噬(  )雪橇(  )销蚀(  )胆怯(  )毡鞋(  )厄运(  )羸弱(  )蹒跚(  )步履(  )拯救(  )白雪皑皑(  )海市蜃楼(  )2.《太空一日》轰鸣(  )炽热(  )紧绷(  )千钧重负(  )舷窗(  )轮廓(  )俯瞰(  )确凿(  )棉絮(  )遨游(  )褐色(  )严谨(  )第104页共104页稠密(  )剥落(  )烧灼(  )无虞(  )3.《带上她的眼睛》短暂(  )点缀(  )一缕(  )闲暇(  )拍摄(  )蔚蓝(  )心有灵犀(  )闷热(  )吟唱(  )4.《河中石兽》圮(  )棹(  )曳铁钯( )( )木杮(  )湮(  )啮(  )溯流(  )知识点二根据拼音写汉字第一单元bào(  )炸shǔ(  )名jié(  )然不同妇rú(  )皆知yáo(  )言lì(  )尽心血轻jié(  )第二单元一xiè(  )万丈懊huǐ(  )lán(  )语丰ráo(  )第三单元竹ɡān(  )huánɡ(  )恐荒pì(  )取dì(  )chóu(  )划shǎnɡ(  )午第四单元kěn(  )切huì(  )人不倦竹miè(  )晶yínɡ(  )第五单元第104页共104页仙露琼jiānɡ(  )察yán(  )观色 jià(  )接chà(  )那shè(  )足荒草qīqī(  )第六单元战lì(  )bǎo(  )垒shānshān(  )来迟疲bèi(  )保yòu(  )告qìnɡ(  )语无lún(  )次bǐnɡ(  )息凝神dù(  )假迟dùn(  )合lǒnɡ(  )天yá(  )海角第二部分 诗文名句知识点一古诗文名句(一)记忆性默写1.万里赴戎机,____________。(《木兰诗》)2.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木兰诗》)3.将军百战死,__________。(《木兰诗》)4.____________,送儿还故乡。(《木兰诗》)5.脱我战时袍,____________。(《木兰诗》)6.当窗理云鬓,__________。(《木兰诗》)7.雄兔脚扑朔,____________;双兔傍地走,____________?(《木兰诗》)8.____________,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9.深林人不知,__________。(王维《竹里馆》)10.______________,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11.______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12.故园东望路漫漫,______________。(岑参《逢入京使》)13.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__。(岑参《逢入京使》)第104页共104页14.______________,百般红紫斗芳菲。(韩愈《晚春》)15.杨花榆荚无才思______________。(韩愈《晚春》)16.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17.岱宗夫如何?________________。(杜甫《望岳》)18.__________________,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19.__________________云,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20.____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21.飞来山上千寻塔,__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22._________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23.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24.__________________,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25.______________,吟鞭东指即天涯。[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26.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27.________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28.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__________。(杜牧《泊秦淮》)29.可怜夜半虚前席,______________。(李商隐《贾生》)30.政入万山围子里,______________。[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31.______________,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约客》)32.有约不来过夜半,__________________。(赵师秀《约客》)(二)理解性默写1.《木兰诗》中用夸张手法表现木兰不远万里,跨越雄关险隘,迅速急迫地奔赴战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木兰诗》中运用对偶描写边塞夜景和军营苦寒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木兰诗》中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第104页共104页4.王维在《竹里馆》中描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5.漫步于古诗苑,你能感受到诗人的恋乡思亲情结。在春夜的洛城,李白听到笛子吹奏《折杨柳》的曲调,不禁感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岑参《逢入京使》中运用夸张手法传达惜别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岑参《逢入京使》一诗中,写诗人由于行色匆匆,只好用捎口信方式表达怀亲之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晚春》中赋予花木以人的情思,表现它们珍惜最后的美好时光,争芳斗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晚春》一诗中表面揶揄“杨花榆荚”无才思,实则是对它们更深层次的赞许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描写空间辽阔,抒发悲哀苦闷心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杜甫的《望岳》中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写出泰山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杜甫《望岳》中点明全诗主旨,表达诗人远大抱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王安石《登飞来峰》中与王之涣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陆游《游山西村》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既表达了诗人看到胜景迭出的喜悦,又给人以逆境中孕育希望的启示。15.龚自珍在《己亥杂诗(其五)》中以落花自比,表达自己不忘报国之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杜牧在《泊秦淮》中讽喻晚唐统治者醉生梦死、荒谬误国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贾生》中借古讽今批评统治者不关心百姓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中表现前进路上会有困难,不要被一时的成功迷惑而失掉长远目标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104页共104页19.五月,梅子黄了,江南的雨季来了,田野的歌声也响起来了,赵师秀将这种美丽诗化成这样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赵师秀的《约客》中含蓄表达诗人寂寞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识点二文言文名句(一)记忆性默写1.山不在高,________。________,有龙则灵。(刘禹锡《陋室铭》)2.斯是陋室,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3.__________,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4.__________,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5.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6.______________,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7.香远益清,亭亭净植,__________。(周敦颐《爱莲说》)8.沧州南一寺临河干,__________,二石兽并沉焉。(纪昀《河中石兽》)9.是非木杮,______________?(纪昀《河中石兽》)10.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__________?(纪昀《河中石兽》)(二)理解性默写1.刘禹锡《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幽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刘禹锡《陋室铭》中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周敦颐《爱莲说》中最能体现君子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格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周敦颐《爱莲说》中表现莲虚心、刚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5.周敦颐《爱莲说》中表现莲声名远播又正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104页共104页6.纪昀在《河中石兽》中告诉人们做任何事情都不能依靠主观想象而妄下定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部分 文言知识(一)孙权劝学知识点一重点词语1.古今异义(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孤: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治: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博士: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2)但当涉猎但:古义: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涉猎:古义: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3)见往事耳见: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往事: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4)及鲁肃过寻阳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5)即更刮目相待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2.一词多义第104页共104页当:卿今当涂掌事________________但当涉猎________________3.其他实词(1)卿今当涂掌事   当涂:____________(2)蒙辞以军中多务辞:________________(3)及鲁肃过寻阳过:________________(4)卿今者才略才略:____________(5)即更刮目相待刮:__________(6)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见事:__________4.虚词意义及用法(1)以:蒙辞以军中多务 __________(2)乃:蒙乃始就学________________(3)与:与蒙论议______________(4)者:卿今者才略______________________(5)乎:大兄何见事之晚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而:结友而别______________知识点二成语探源1.吴下阿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刮目相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识点三特殊句式1.肃遂拜蒙母。(         )2.蒙辞以军中多务。(         )知识点四重点句子翻译1.蒙辞以军中多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104页共104页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但当涉猎,见往事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识点五问题探究1.吕蒙在短时间内才略惊人长进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吕蒙的变化给你什么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识点六文章中心本文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二)卖油翁知识点一重点词语1.通假字(1)但手熟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徐以杓酌油沥之________________2.古今异义(1)睨之久而不去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但手熟尔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尔安敢轻吾射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104页共104页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一词多义(1)射:陈康肃公善射   ______尔安敢轻吾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尔:但手熟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尔安敢轻吾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词类活用(1)但微颔之____________________(2)吾射不亦精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尔安敢轻吾射______________________5.其他实词(1)公亦以此自矜自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有卖油翁释担而立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睨之久而不去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康肃忿然曰忿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徐以杓酌油沥之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康肃笑而遣之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虚词意义及用法(1)以:公亦以此自矜______________以钱覆其口______________(2)而:有卖油翁释担而立______________自钱孔入,而钱不湿______________康肃笑而遣之______________第104页共104页(3)之:睨之久而不去____________________但微颔之____________________以我酌油知之____________徐以杓酌油沥之____________康肃笑而遣之________________(4)其:见其发矢十中八九________________以钱覆其口______________(5)于:尝射于家圃__________(6)乎:汝亦知射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7)乃:乃取一葫芦置于地________________知识点二特殊句式1.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2.尝射于家圃。(         )知识点三重点句子翻译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无他,但手熟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尔安敢轻吾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识点四问题探究1.你从本文中学到了什么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104页共104页2.卖油翁和陈尧咨两人对待自己长处的态度截然不同。请分别谈谈你如何看待自己及别人的长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识点五文章中心本文通过陈尧咨善射、卖油翁酌油入葫芦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三)短文两篇陋室铭知识点一重点词语1.古今异义(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古义: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2)谈笑有鸿儒古义:______今义:______(3)可以调素琴古义:______今义:______2.词类活用(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水不在深,有龙则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苔痕上阶绿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_(5)无案牍之劳形__________3.其他实词第104页共104页(1)斯是陋室斯:____(2)谈笑有鸿儒鸿儒:__________(3)往来无白丁白丁:______________________(4)可以调素琴素琴:______________(5)无丝竹之乱耳丝竹:____________(6)无案牍之劳形案牍:__________形:____________4.虚词意义及用法(1)则:有仙则名__________(2)之: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何陋之有________________知识点二特殊句式何陋之有?()知识点三重点句子翻译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何陋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识点四问题探究1.“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对于作者这种交友方式,你有什么看法?第104页共104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结合全文思考:文章写“诸葛庐、子云亭”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识点五文章中心通过对居室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的节操和______________的情趣。爱莲说知识点一重点词语1.古今异义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古义:______今义:______2.一词多义远:香远益清______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________3.词类活用(1)不蔓不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香远益清______________________4.其他实词(1)可爱者甚蕃蕃:____(2)晋陶渊明独爱菊独:____(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染:______________(4)濯清涟而不妖濯:____第104页共104页涟:______妖:__________(5)香远益清益:______(6)亭亭净植亭亭:____________(7)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亵:______________(8)陶后鲜有闻鲜:____(9)宜乎众矣宜:______5.虚词意义及用法(1)而: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2)焉: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__________________(3)者:牡丹,花之富贵者也________________莲之爱,同予者何人__________(4)之:水陆草木之花______________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识点二特殊句式1.莲,花之君子者也。(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知识点三重点句子翻译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104页共104页4.牡丹之爱,宜乎众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识点四问题探究1.从作者对莲的赞美来看,“君子”应是怎样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怎样理解“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的感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陶渊明“独爱菊”和世人“甚爱牡丹”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识点五文章中心文章通过对莲的______________的描写,歌颂了莲____的品格,从而也表现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河中石兽知识点一重点词语1.古今异义(1)沧州南一寺临河干   古义: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2)二石兽并沉焉古义: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3)尔辈不能究物理古义: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4)是非木杮古义:____第104页共104页今义:____________2.一词多义(1)重:僧募金重修__________________乃石性坚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为:岂能为暴涨携之去______________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________________众服为确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词类活用(1)棹数小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岂能为暴涨携之去____________________4.其他实词(1)山门圮于河圮:______(2)阅十余岁阅:____________(3)求二石兽于水中求:______(4)竟不可得竟:____________(5)曳铁钯曳:____(6)湮于沙上湮:______(7)不亦颠乎颠:____________(8)如是再啮啮:____________(9)转转不已已:______(10)遂反溯流逆上矣溯流:______(11)可据理臆断欤臆断:____________5.虚词意义及用法(1)于:山门圮于河__________(2)乎:不亦颠乎________________第104页共104页(3)其:其反激之力____________(4)之:闻之笑曰______________当求之于上游______________其反激之力______________知识点二特殊句式1.一讲学家设帐寺中。(         )2.求之地中。(         )3.棹数小舟。(         )4.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5.求二石兽于水中。(         )6.当求之于上流。(         )7.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知识点三重点句子翻译1.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识点四问题探究文章中两次写到了“笑”,你怎么理解其中的意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识点五文章中心第104页共104页本文记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中悟出了天下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第四部分 文学常识第一单元1.邓稼先(1924—1986),安徽怀宁人,__________家、__________________专家。1999年获“__________”功勋奖章。2.杨振宁,1922年生于安徽合肥,美籍华裔理论物理学家。与________共获1957年______________奖。3.闻一多(1899—1946),湖北浠水人,______、学者、民主战士。代表作有诗集《__________》《__________》,学术著作《神话与诗》《唐诗杂论》等。4.臧克家(1905—2004),山东诸城人,诗人。代表作有诗集《______》等。5.萧红(1911—1942),原名张迺莹,黑龙江呼兰(今属哈尔滨)人,作家。代表作有小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6.孙权(182—252),字______,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三国时吴国的创建者。7.《孙权劝学》选自《__________》。《资治通鉴》,北宋______主持编纂的一部________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8.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属山西)人,北宋______家、______家。第二单元1.光未然(1913—2002),本名张光年,湖北光化(今老河口西北)人,______、__________家。2.都德(1840—1897),____国小说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小东西》、短篇小说集《星期一故事集》等。3.端木蕻良(1912—1996),原名曹京平,辽宁昌图人,作家。代表作有小说《______________》等。4.《木兰诗》是________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选自______________。第三单元第104页共104页1.杨绛(1911—2016),江苏无锡人,作家、翻译家。代表作有散文______________、译作______________等。2.钱锺书(1910—1998),江苏无锡人,作家、学者。代表作有小说__________,学术著作《谈艺录》《管锥编》等。3.《卖油翁》选自《归田录》,作者________(1007—1072),字永叔,号______,晚号__________,谥号文忠,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______(朝代)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4.王维(约701~761),字______,河东(治所在今山西永济西)人,祖籍太原祁县(今山西祁县),唐代诗人、画家。5.韩愈(768—824),字______,河阳(今河南孟州)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________”,____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第四单元1.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作家、编辑家、教育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____________、童话集《稻草人》等。2.张中行(1909—2006),河北香河河北屯(今属天津)人,学者、散文家。代表作有随笔集______________等。3.吕叔湘(1904—1998),江苏丹阳人,________家、语文教育家。4.梁启超(1873—1929),字______,号任公,别号__________,广东新会人,思想家、学者。著作大多收入《饮冰室合集》。5.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6.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______哲学家。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7.陶渊明(365—427),一名____,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附近)人,______诗人。第五单元1.普希金(1799—1837),____国诗人。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__《致恰达耶夫》《致大海》等。2.弗罗斯特(1874—1963),____国诗人。第104页共104页3.陈子昂(661—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____代文学家。4.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______,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______(朝代)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5.龚自珍(1792—1841),字璱人,号定盦,浙江仁和(今杭州)人,____代思想家、文学家。第六单元1.茨威格(1881—1942),________(国籍)作家。代表作有小说《象棋的故事》、传记《三位大师》等。2.《河中石兽》选自《阅微草堂笔记》,作者纪昀(1724—1805),字晓岚,直隶献县(今属河北)人,____代学者、文学家。3.杜牧(803—852),字______,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______代文学家。4.贾谊(前200—前168),洛阳(今属河南)人,______政论家、文学家。5.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自名书室为“诚斋”,世称“__________”,______(朝代)诗人。6.赵师秀(1170—1219),字紫芝、灵芝,号灵秀、天乐,永嘉(今浙江温州)人,______(朝代)诗人。第五部分 名著知识一、《骆驼祥子》1.祥子是______的长篇代表作《骆驼祥子》中的一个主要人物形象。这部作品描写来自农村的纯朴健壮的祥子,到北平谋生创业,____次买车又____次失去,并最终堕落到生活谷底的故事。与祥子结婚,且有着密切关系的女主人公是______。2.《骆驼祥子》讲述的是一个普通的人力车夫(旧北京人力车夫)的辛酸故事。3.《骆驼祥子》以__________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为背景,以祥子的坎坷悲惨生活遭遇为主要情节。祥子来自农村,他老实、健壮、坚忍、自尊好强、吃苦耐劳,他最大的梦想是拥有一辆自己的车。但是他的希望一次又一次破灭,他与命运的抗争最终以惨败告终。到小说结尾,祥子已经变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行尸走肉。第104页共104页4.《骆驼祥子》还写了其他各色人物,如残忍霸道的车主______,大胆泼辣而有点变态的______,一步步走向毁灭的________,以及大学教授________等。5.《骆驼祥子》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结构简单而缜密,情节安排得错落有致、丝丝入扣。二、《海底两万里》1.凡尔纳是________国的科幻小说家,他是现代科幻小说的重要奠基人。他被誉为“科学时代的预言家”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2.《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的三部曲之二,其余两部:第一部是《__________________》,第三部是《________》。3.凡尔纳的作品形象夸张地反映了19世纪“机器时代”人们征服自然、改造世界的意志和幻想,并成为现代______小说的先河,我国的这类小说大多也受到他作品的启发和影响。4.《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诺第留斯号”(或“________”)潜艇的故事。凡尔纳的小说之所以动人,是因为他的作品构思巧妙、情节惊险以及将科学与幻想巧妙结合。5.《海底两万里》书中人物寥寥,有名有姓的只有四个半。即船长______、生物学家__________、仆人________、捕鲸手__________,“亚伯拉罕·林肯”号驱逐舰舰长________,只在小说开头部分出现,姑且算半个。6.《海底两万里》中诺第留斯号潜艇是尼摩船长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岛上秘密建造的,船身坚固,利用______发电。7.《海底两万里》中人物在印度洋的珠场和______展开过搏斗,捕鲸手尼德·兰手刃了一条凶恶的巨鲨;他们在红海里追捕过一条濒于绝种的______,它的肉当晚就被端上了餐桌。8.《海底两万里》一书,情节跌宕起伏,悬念丛生,具有很强的可读性,而且书中还包含了大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面的知识,使读者在阅读引人入胜的历险故事的同时,还能够轻松地获取科学知识。9.尼德·兰说,世界上的动物有两种,________和__________。后来他又说,世界上的人有两种,________和__________。10.船长的国籍是______,在《________》里有说明。11.潜艇上的人睡的床是用________做的,穿的衣服是用______________做的,用来写字的笔是用__________做的,墨水是用____________________做的,布是用__________做的。第104页共104页12.船长会说____种语言,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第一部分 字 词【知识点一】第一单元1.qì xiǎn zǎi xiè cuì tuò xūn lù yùn pìn shàyínɡ zhòu chàn yān dàn zhì pánɡhuánɡ2.mí qiè jiǒnɡ kuī wù yá shuò hè qián jiǒnɡ diédǒu 3.lònɡ ɡēnɡ yǎo jiǔ wù kāi 4.qīnɡ shè 第二单元1.pò pài lán zhuó qū bǔ 2.duó dū fēn chà hǎosǒu yàoshi tiè qídǎo ɡěnɡ 3.zhì zhào yuè làn háo ɡèn qì lǒnɡ zhàměnɡ ɡǎoniǎn huì 4.zhù ānjiān pèi jì jiū shuò tuò zhuǎn huò 第三单元1.zēnɡ xù jú púsà fěi hài pú lǔ chuānɡ jié dàndào ǎi pīlì zhāi sǒnɡ zhuō shuānɡ2.zhǒnɡzhànɡ tā xiānɡqiàn yǔ yì zuàn zhì zuò 3.dànɡ kǎn xián ɡuàn luǎn ɡānɡà shùn xī chá第104页共104页4.jīn pǔ nì fèn 第四单元1.xiǔ qiānɡ zhuó pèi pì zhuì tà 2.yì qiào jǐ zhài huǎnɡhū qì jùn 3.qì xún mǐn 4.xīn hónɡrú dú fán yū zhuó lián xiè yì 第五单元1.pù bènɡ diàn jīn zhàn zhù nínɡ huái hàn qiú niànɡ 2.chàn wèi xiān jīn càn wěi miǎo luò zhuó sèchàn luǒ 3.yù shùn liàn jì4.chuànɡ dài zì tún 第六单元1.zhuài xiè yín diān sǒnɡ yànɡ lǐn zhù wú shìqiāo shí qiè zhān è léi pánshān lǚ zhěnɡ ái shèn 2.hōnɡ chì bēnɡ jūn xián kuò kàn záo xù áo hèjǐn chóu bō zhuó yú 3.zàn zhuì lǚ xiá shè wèi xī mēn yín4.pǐ zhào yè pá fèi yān niè sù 【知识点二】第一单元爆 署 截 孺 谣 沥 捷第二单元泻 悔 谰 饶 第三单元第104页共104页竿 惶 僻 缔 筹 晌 第四单元恳 诲 篾 莹 第五单元浆 言 嫁 刹 涉 萋萋 第六单元栗 堡 姗姗 惫 佑 罄 伦 屏 度 钝 拢 涯第二部分 诗文名句【知识点一】(一)1.关山度若飞2.朔气传金柝3.壮士十年归4.愿驰千里足5.著我旧时裳6.对镜帖花黄7.雌兔眼迷离 安能辨我是雄雌8.独坐幽篁里9.明月来相照10.谁家玉笛暗飞声11.此夜曲中闻折柳12.双袖龙钟泪不干13.凭君传语报平安14.草树知春不久归15.惟解漫天作雪飞第104页共104页16.独怆然而涕下17.齐鲁青未了18.造化钟神秀19.荡胸生曾云20.会当凌绝顶21.闻说鸡鸣见日升22.不畏浮云遮望眼23.柳暗花明又一村24.箫鼓追随春社近25.浩荡离愁白日斜26.化作春泥更护花27.烟笼寒水月笼沙28.隔江犹唱后庭花29.不问苍生问鬼神30.一山放出一山拦31.黄梅时节家家雨32.闲敲棋子落灯花(二)1.万里赴戎机 关山度若飞2.朔气传金柝 寒光照铁衣3.将军百战死 壮士十年归4.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5.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6.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7.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第104页共104页8.草树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9.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10.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11.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12.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13.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14.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15.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16.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17.可怜夜半虚前席 不问苍生问鬼神18.政入万山围子里 一山放出一山拦19.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20.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知识点二】(一)1.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2.惟吾德馨3.苔痕上阶绿4.谈笑有鸿儒5.无案牍之劳形6.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7.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8.山门圮于河9.岂能为暴涨携之去10.可据理臆断欤第104页共104页(二)1.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2.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3.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4.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5.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6.然则天下之事 但知其一 不知其二者多矣 可据理臆断欤第三部分 文言知识(一)孙权劝学【知识点一】1.(1)古义:古时王侯的自称 今义:单独,孤单古义:研究 今义:治理古义: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今义:学位的最高一级(2)古义:只,只是 今义:但是古义:粗略地阅读 今义:接触,涉及(3)古义:了解 今义:看见古义:历史 今义:过去的事情(4)古义:到,等到 今义:赶上;比得上(5)古义:另,另外 今义:改变;改换2.掌管,主持 应当3.(1)当道,当权 (2)推托 (3)经过 (4)才干和谋略 (5)擦拭 (6)知晓事情4.(1)介词,用 (2)副词,于是、就 (3)介词,跟、和 (4)用在时间词后面,不译 (5)表感叹的语气词,相当于“啊” (6)连词,表顺承【知识点二】1.指三国吴之名将吕蒙,后亦以讥缺少学识、文才者。第104页共104页2.拭目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他。【知识点三】1.省略句,省略介词“于”2.倒装句,状语“以军中多务”后置【知识点四】1.吕蒙用军中事务多(为借口)推辞。2.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而成为博士吗!3.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4.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以前那个吴县的阿蒙了!【知识点五】1.吕蒙认清了学习的重要性;刻苦学习。2.要多读书,开阔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的见识。【知识点六】吕蒙在孙权劝说下开始学习,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长进(二)卖油翁【知识点一】1.(1)同“耳”,相当于“罢了” (2)同“勺”,勺子2.(1)古义:离开 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跟“来”相对)(2)古义:只,只是 今义:但是(3)古义:怎么 今义:安定;安装等(4)古义:接着 今义:因为3.(1)射箭 射箭的本领 (2)同“耳”,相当于“罢了” 你4.(1)名词用作动词,点头 (2)动词用作名词,射箭的本领(3)形容词用作动词,轻视5.(1)自夸 (2)放下 (3)斜着眼看,文中形容不在意的样子第104页共104页(4)气愤的样子 (5)慢慢地 (6)打发6.(1)介词,凭、靠 介词,用,把(2)连词,表顺承 连词,表转折 连词,表修饰(3)代词,指陈尧咨射箭 代词,指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这一情况 代词,指油 代词,指卖油翁(4)代词,指陈尧咨 代词,指葫芦(5)介词,在 (6)表疑问,相当于“吗” (7)副词,于是、就【知识点二】1.省略句,省略主语“油” 2.倒装句,状语“于家圃”后置【知识点三】1.(卖油翁)看到他每十箭能射中八九箭,只是对他微微点头。2.没有别的(奥妙),只是手法技艺熟练罢了。3.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4.把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油杓舀油注入葫芦里。【知识点四】1.我从本文中学到了“熟能生巧”“术业有专攻”“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道理。2.把自己的长处当作一种战胜困难、张扬个性的资源优势,而不是当作进行宣扬的资本;对别人的长处,应善于取长补短,学为己用,不可嫉妒诋毁。【知识点五】熟能生巧(三)短文两篇陋室铭【知识点一】1.(1)古义:德行美好 今义:散布得远的香气(2)古义:大 今义:鸿雁 (3)古义:调弄 今义:调整第104页共104页2.(1)名词用作动词,出名,有名(2)形容词用作动词,显得有神异(3)上:名词用作动词,长到 绿:形容词用作动词,变绿(4)使动用法,使……受到扰乱 (5)使动用法,使……受到劳累3.(1)这 (2)博学的人 (3)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 (4)不加装饰的琴 (5)世俗的乐曲 (6)官府文书 形体、躯体4.(1)连词,就 (2)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宾语前置的标志【知识点二】倒装句,宾语“何”前置【知识点三】1.这是简陋的屋子,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2.到这里谈笑的都是博学的人,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3.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4.有什么简陋的呢?【知识点四】1.示例1:这种交友方式可取。我们就是要与那些有知识有学问的人交往,这样才能不断进步。示例2:这种交友方式不可取。他自命清高,看不起平民百姓。2.采用类比的手法,以历史上两个知名人物的名室和自己的陋室作比,说明陋室不陋的原因是主人品德高尚。【知识点五】高洁傲岸 安贫乐道爱莲说【知识点一】第104页共104页1.古义:竖立 今义:栽种2.远播 从远处3.(1)蔓:名词用作动词,生藤蔓 枝:名词用作动词,生枝茎(2)形容词用作动词,远播4.(1)多 (2)只 (3)沾染(污秽) (4)洗 水波 艳丽 (5)更加(6)耸立的样子 (7)亲近而不庄重 (8)少 (9)应当5.(1)连词,表转折 (2)语气助词,可不译(3)“者也”表判断 ……的人(4)结构助词,的 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知识点二】1.判断句2.省略句,省略介词“于”【知识点三】1.我唯独喜爱莲花从积存的污泥中长出却没有沾染(污秽),经过清水洗涤但不显得的艳丽。2.(莲的柄)内部贯通,外部笔直,不旁生藤蔓,不旁生枝茎,香气传得越远就越清幽,它洁净地挺立在水中。3.(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靠近去玩弄啊。4.对于牡丹的喜爱,人应当很多了。【知识点四】1.具有不慕富贵名利、洁身自好的高尚品德的人。(或君子的美好形象: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不炫耀自己,正直不苟,豁达大度,不慕名利,洁身自好。)2.作者感慨世上像自己一样爱莲的人很少,也感慨生活中像自己一样保持高洁品质的人太少,含蓄地表明了自己的人生态度。第104页共104页3.用陶渊明“独爱菊”和世人“甚爱牡丹”衬托作者的“爱莲”,表现了作者高洁的品质。【知识点五】形象和品质 坚贞 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和豁达的胸襟(四)河中石兽【知识点一】1.(1)古义:水边 今义:牵连,涉及(2)古义:一起 今义:合在一起;并且等(3)古义:事物的道理、规律 今义:物理学(4)古义:这 今义:对,正确(跟“非”相对)2.(1)chónɡ,重新 zhònɡ,分量较大,与“轻”相对(2)介词,被 动词,成为 动词,认为是或是3.(1)名词用作动词,划(船) (2)动词用作名词,洪水4.(1)倒塌 (2)经过,经历 (3)寻找 (4)终了,最后 (5)拖(6)埋没 (7)颠倒,错乱 (8)咬,这里是冲刷的意思 (9)停止(10)逆流 (11)主观地判断5.(1)介词,在 (2)语气词,表反问 (3)代词,指水 (4)代词,这件事 代词,指石兽 结构助词,的【知识点二】1.省略句,省略介词“于” 2.省略句,省略介词“于” 3.省略句,省略主语“僧” 4.省略句,省略宾语“之” 5.倒装句,状语“于水中”后置 6.倒装句,状语“于上流”后置 7.被动句,“为”表被动【知识点三】1.于是划着几只小船,拖着铁钯,(向下游)寻找了十多里,没有找到(石兽的)踪迹。2.你们这些人不能探求事物的道理。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湍急的河水冲走呢?第104页共104页3.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情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太多了,难道可以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吗?【知识点四】讲学家的“笑”,是自以为懂得“物理”,笑别人不具备这方面的知识。老河兵的“笑”,则是因为他富于实际经验,笑讲学家主观臆断。【知识点五】人们寻找石兽的经过及其令人惊讶的结局“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不可“据理臆断”第四部分 文学常识第一单元1.核物理学 核武器科学和技术 两弹一星2.李政道 诺贝尔物理学 3.诗人 红烛 死水 4.烙印5.生死场 呼兰河传 6.仲谋 7.资治通鉴 司马光 编年体8.政治 史学第二单元1.诗人 文学评论 2.法 3.科尔沁旗草原4.南北朝 《乐府诗集》第三单元1.《干校六记》 《堂吉诃德》 2.《围城》3.欧阳修 醉翁 六一居士 北宋 4.摩诘5.退之 韩昌黎 唐第四单元1.《倪焕之》 2.《负暄琐话》 3.语言学 4.卓如 饮冰室主人6.北宋 7.潜 东晋第五单元第104页共104页1.俄 《自由颂》 2.美 3.唐 4.半山 北宋 5.清第六单元1.奥地利 2.清 3.牧之 唐 4.西汉 5.诚斋先生 南宋6.南宋第五部分 名著知识一、1.老舍 三 三 虎妞3.二十年代 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吃喝嫖赌、自暴自弃4.刘四 虎妞 小福子 曹先生5.祥子买车又卖车的三起三落二、1.法 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2.格兰特船长的儿女 神秘岛3.科幻4.鹦鹉螺号5.尼摩 阿龙纳斯 康塞尔 尼德·兰 法拉格特6.海洋7.鲨鱼 儒艮8.地理、历史、生物、物理、地质、气象9.好吃的 不好吃的 倒霉的 不倒霉的10.印度 神秘岛11.大叶藻 贝壳类的足丝 鲸的触须 墨鱼或乌贼的分泌物海洋纤维12.四 法语 德语 英语 拉丁语第104页共104页记叙文阅读专项练习题汇编苦楝树①进单位大门,迎面而来的首先是一棵小桶粗的苦楝树。②春天,苦楝树绿荫蔽日,密密麻麻开满一团团白绿色小花。一阵劲风吹过,会落满一地密密厚厚的苦楝花。我偶尔不小心踩在上面,感到脚下柔柔软软,就有一种怜香惜玉的不忍,不由得绕道而行。③晚秋,苦楝树便开始落叶。每天早起,都可见地上落了很多黄叶,总有学生在树下很费劲地打扫,我总是拦住他们,希望那些黄叶不被打扰。我不知道他们家乡有没有苦楝树,会不会像我一样由这棵苦楝树而想起家乡。④等到深冬,叶子都落光了,只剩下一团团金黄的苦楝子挂在枝头。每每经过树下,我总会举头看看树上的苦楝子,巴望会有一颗苦楝子落下。当然,结果总是叫我很失望。苦楝子恰好在我经过时落下的情况是很少有的。然而,我总是于心不甘,总要把地上细细看一遍。有时还要走近去,把树荫下的花丛细细搜寻一遍,走过了,还要回头看看。如果恰好有一阵风,在我走过去时吹过,我总是会频频回头。⑤对这棵苦楝树,我常常不由得想到老家。⑥老家村西头有一棵苦楝树,当时也只有小桶那么粗,两层瓦房那么高。每年,这棵苦楝树都会挂满很多苦楝子。村里不稀罕各种庄稼花、蔬菜花、果树花和山茶花等各种野花,但我们都不大注意。一个个乡村孩子最关注的,都是高高的苦楝树顶的苦楝花和苦楝子。每年都眼巴巴地看着它开花,看着它结出小小的果,看着它慢慢长大,然后慢慢成熟,变黄,然后慢慢落叶。我们总是盼望它动作快些。但它好像知道我们的心思似的,老跟我们开玩笑,捉迷藏,故意慢慢腾腾的生长。⑦等到冬天,我们每天放学到家后,第一件大事,就是匆匆跑到村西头,去抢拾树上落下的苦楝子。我们拾苦楝子,其实是一举多得呢。⑧可以说,苦楝子是我们童年时的乡村孩子的主要玩具。我们先在地上挖出一个小洞,然后就聚在起打苦楝子玩,输了的就要被别人弹脑嘣,脑门上可能就要被别人弹起一个大包。然而,赢了的人却可以弹别人的脑嘣,自有一份胜利者的欣喜。没有苦楝子玩的孩子,也就无法拥有这一份乐趣。第104页共104页⑨那时乡间人家都很贫穷,洗衣服,买不起肥皂、洗衣粉,一般都是用皂荚或苦楝子洗。现在,已经不记得这两种东西是不是真有很确切的洗衣服效果了。但是那些年,我们全村人确实都是用它们泡水或煮水洗衣服的。⑩那时的乡村孩子,也几乎都没有什么零食吃。到了没有水果吃的晚秋和冬季,我们捡拾到苦楝子,果皮可以剥下来洗衣服,黑黑的苦楝子,可以剥出来玩游戏。有时捡拾到的是不太圆的苦楝子,我们会用石头敲砸开,吃里面的果仁。我至今还记得,苦楝仁也不太难吃。⑪如今,村西头的苦楝树更粗壮高大,结苦楝子也更多了,却早已经很少有孩子去捡拾来玩,也早已经没有孩子会去捡拾来吃了,也根本没有人去捡拾来洗衣服了。秋冬里,金黄的、圆圆的、美丽的苦楝子,白白落满一地,叫我觉得很可惜。⑫三个月以前,我搬到了学校里这棵苦楝树旁边的老教职工宿舍住,我十分高兴。⑬我住的是四楼,站在阳台上,就可以看到脚下的苦楝树。苦楝树恰好只有三楼那么高。我站在阳台上,刚好可以看到树顶的累累苦楝或密密枝叶和花朵。⑭我喜欢捡拾苦楝子,纯粹是因为我从小就喜欢握着苦楝子的那一种感觉。现在,我的阳台上已经积攒了一小盆苦楝子,大概有近百枚了。母亲和妻子嫌占地方,看着太凌乱,想倒进垃圾箩,但是看我如此喜爱,也就作罢。她们有时路过苦楝树下,还会顺便给我捡抬回来几枚。⑮看着饱满金黄的一粒粒苦楝子,我感到很幸福,感到童年和故乡走得还不太遥远。⑯唉!要是我童年时能捡拾到这么多苦楝子就好了。(作者余继聪,基于命题需要,原文有删改)1.读①到④段,说说“我”“怜惜”这棵苦楝树的具体表现,请用简洁的语言分条概括。2.读⑤到⑪段,说说“我们拾苦楝子,其实是一举多得呢”的原因,请分条表述。3.读⑫到⑮段,说说“我”为什么喜欢捡拾苦楝子。4.第⑯段“唉!要是我童年时能捡拾到这么多苦楝子就好了”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勇敢的心①一辆出租车撞在路边护栏上,变形着火了。第104页共104页②兄弟俩出门办事时正好目睹了这一幕,俩人飞跑过去时,火势正从副驾驶座位烧向后排座位,司机被撞得不省人事。③兄弟俩没有片刻犹豫,齐声喊着号子:“一、二……”想使劲儿拉开车门,但车门纹丝未动。两个人又想从车窗里把司机拉出来,被卡住的司机却怎么也拉不出来。④正当他们无计可施以为司机已经没救准备离开时,司机却突然开了腔:“哥们儿,谢谢你们……车子可能马上就会爆炸,你们就别管我了,快走吧!”话刚说完,头就歪向了一边。司机还能说话,兄弟俩怎么可能丢下他不管?⑤俩人一齐安慰道:“大哥,你忍着点,我们一定把你救出来。”火势越来越大,车身发烫,车里烟雾弥漫,随时都有爆炸的可能,也许2分钟、1分钟,甚至20秒、10秒……⑥哥哥感觉情况不妙,要弟弟先走。但弟弟没搭理哥哥,他知道哥哥的脾性:如果司机没救出来,他绝不会半途而废。⑦弟弟本想叫哥哥离开,但时间又不允许他推让。⑧于是,弟弟抢先一步爬到了副驾驶室。弟弟爬进去的那一刻,哥哥非常自责自己没有抢在弟弟之前钻进车里。⑨但现在,他只能在车下一边喊住路人不要靠近,一边配合弟弟。⑩火苗就要接近油箱了……这时,哥俩感觉身边突然又多了一双手。一个年轻人没有听从哥哥的警告,也加入进来了。绝望的哥俩,心里重又泛起了希望,手上也就更有劲儿了。⑪1分钟,2分钟……三个年轻人终于将司机拖出了车厢。⑫他们把司机架到人行道上,三个人还没来得及喘口气,身后就响起了爆炸声。等三人回头看时,身后已是碎屑四起、浓烟滚滚……⑬这时,他们在人行道上还没站够10秒钟!惊心动魄的救人过程只有不到10分钟。而意味深长的是事后人们对他们的追问。⑭有人问后面加入的年轻人:“哥俩叫路人不要靠近,你为什么这么勇敢?”年轻人答:“__________________”⑮有人问哥哥:“火快烧到油箱了,没想过要跑吗?”哥哥答:“司机和我弟弟都在车里头,我能跑吗?”有人问弟弟:“你哥让你走,你为什么不走呢?”⑯弟弟答:“车上一个大活人,我哥也没走,我能迈得动脚吗?”第104页共104页⑰有人问的士司机:“你苏醒过来后,说的不是救救我。你知道自己说了什么吗?”⑱司机说:“知道。感觉到有人在救我时,我很感动,心想着死前一定要向救我的人表达谢意,一定要提醒他们汽车会爆炸,让他们早点远离危险……”⑲现在,你应该听懂了这些勇敢的心跳吧?——在他们每一个人的胸膛里,跳动着的都是一颗为他人着想的心。⑳原来,所谓勇敢,就是在危难时刻满满地全想着他人。5.根据提示填空,把救火的情节补充完整。出租车撞护栏着火→____________→司机叫兄弟俩快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司机被救出,车爆炸。6.文中运用了一些表时间的词语,赏析这些词语有什么表达效果?7.请根据上下文补充年轻人要说的话。8.你能根据例句和自己的体会解释一下“勇敢”的其他含义吗?例句:勇敢,就是在危难时刻满满地全想着他人。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一品斋孙方友①陈州是古城,饭庄自然不少,但最负盛名的,是十字街口处的一品斋。一品斋诞生于民国初年,盛极一时。只可惜,在陈州沦陷那一年,不幸遭日机轰炸而破产。②一品斋的老板姓金,叫金聚泰,原籍河北德州人,十二岁时,父母双亡,被亲朋送入保定一家赫赫有名的高级饭店当学徒。出师后,曾给清末某王爷当厨师,后随厘税局袁世凯的后裔袁文焕辗转来豫。不久,人家告老还乡回了项城,他却携眷流落陈州。在邻人的热情帮助下,请人集资,开设了小小的一品斋饭庄。③不久,金聚泰就发了财。④发了财的金聚泰仍是很简朴,为人敦厚谦逊,而且爱做善事。每日歇业之时,他均要拿厨房里当天的剩余食材再掺些米饭加以调和烩煮,热腾腾、香喷喷地供给数十名乞讨者,让他们也暖暖饥腹。第104页共104页⑤所以,每天夜晚,一品斋的周围经常聚集着一些蓬头垢面的乞丐。这些乞丐也讲义气,喝了金老板的热汤,从不得便宜就走,而是自动轮班为一品斋护夜。⑥话说一品斋为顾客送佳肴上门,有时候也是万般无奈的事情。一般要求送佳肴上门者,多是豪门权贵。这些人吃了喝了,并不当即给钱,而是记账。老账摞新账,时间一长就不是一个小数目。要账是很难堪的事情,越难要累计越多,慢慢就成了恶性循环。金聚泰是外地人,又不敢得罪权贵。这样赊来欠去,本来极红火的买卖,资金周转艰难,慢慢竟有垮台之趋势。万般无奈之下,金老板只得亲自去讨账。⑦这一天,金老板去一家豪门讨账,因主人外出赴宴了,他等了许久才见到主人,回来时天色已晚。没想到还未走进一品斋,一群乞丐却像见到救星一般迎了上去。原来饭店正准备打烊,金老板不回来,店里是不会有人把剩菜残饭给他们烩汤喝的。一个年老的乞丐望着金聚泰,动情地说:“金老板,这大冷的天,若没你施舍,我们怕是连命都难保呀。”⑧金聚泰等了一下午没要到分文,想想给人家讨账时的心情与这些乞丐没有什么两样,禁不住长叹一声,对众乞丐说:“不瞒诸位,饭店外欠账若是要不回来,怕是这碗残羹剩菜汤你们也难以喝到了。”⑨众乞丐一听,都禁不住呆了,因为那位老乞丐刚才已说出了大伙的心里话。时至寒冬,又遇荒年,若每天没晚上这顿热汤垫底,怕是连生命都难以保障!乞丐们说:“金先生,若饭店一倒,我们就没了活路;你平时常救济我们,眼下你有了难处,只要有用得着俺们的地方你就说一声。”金聚泰听了这话,眼睛顿然一亮,对乞丐们说:“诸位若能帮我讨回欠账,这饭店就不会倒闭,就怕你们不愿与我合作。”⑩“哪里话?”众乞丐激动地齐声说道:“你平日待我们恁好,怎能忘恩负义,只要能帮你讨回欠账,就等于俺们各人捡了一条活命,岂有不干之理?”⑪金聚泰一听,禁不住击了一下掌,说:“先吃饱再说。”说完走进店里,把剩菜残饭集在一起,又特意多掺了些米,烩了一大锅,对众乞丐说:“今儿个管大伙吃饱,一锅不够再来一锅。”⑫饥饿的乞丐早就没吃过饱饭,逢此良机,怎能错过。直直吃了个天昏地暗。由于乞丐们长期饥饿,肠子薄如纸,如此暴食,没等天明,竟撑死了两个。一品斋门前挨着停放两具尸体,上面覆盖着破草苫,样子很凄惨。第104页共104页⑬金聚泰一见此状,痛呼苍天,他说原想请乞丐们饱餐一顿帮他讨账,没想到竟发生如此惨状,这真是好心办了坏事。那老乞丐一改面孔,六亲不认,恩将仇报地带领无数名乞丐坐在一品斋门前闹事,要求金老板厚葬死者,包赔大洋多少多少,数目很吓人,如若不给,那就告官,消息很快传遍了陈州城。⑭万般无奈,金聚泰只得求助于债户。听说出了人命,各债户再不好意思赖账,不到一天,一品斋的外欠账就基本还清了。⑮这时候,金聚泰笑了,朝那老乞丐与装死的两个乞儿拱手施礼,感激万分地说:“感谢诸位让一品斋绝处逢生。”⑯街人这时才明白,金聚泰原来是演了一出讨账戏。后来有人也想试一回,没想到乞丐们要价极高,那人不解地问:“金老板只管了你们一顿饱饭,你们为何如此卖力?”乞丐们说:“金老板行善一生,并没什么目的,这是用钱买不到的。”⑰据传金聚泰死于1934年。埋葬金老板时,光送葬的乞丐就有几百人。(选自《小小说精品·老店铺传奇》,有改动)9.请概括金聚泰能与乞丐合作讨回欠账的三条原因。10.阅读全文,分析金聚泰的人物形象。11.请结合画线部分的前后内容,写出金聚泰此刻的心理活动。12.根据你的理解,说说本文的现实意义。寒夜的便利店有故事孙毅①凌晨2点之后,店里就只剩下小宋和老俞两个人。偶尔,会响一声——“您有新的外卖订单”。又是咖啡,四杯,送到附近的小区。10分钟过后,外卖员来了,小宋早就把咖啡包好,“不会还有人在加班吧?”外卖员微微摇头,他更关心这一单能否准点送到。②【A】3点半,夜里补货的货车,第二次到店,这次是送低温商品。上一次,在1点半,送来的是常温商品。③【B】货车一次要送6家店,到庄胜广场这家店,与预定时间分毫不差。两个人一趟一趟把货物卸到店里。小宋开始把新到的饭团,果汁、牛奶,等等,往货架上码放。老俞开始另一项重要工作——准备早餐。玉米,要放进微波炉提前加热。大肉包要放进蒸箱里,缓慢加热。关东煮,要分类放进方格里,慢慢“咕嘟”着。早餐时段最受欢迎的商品,都要在凌晨4点,开始制作。“大概需要一个半小时。”老俞说,第一批需要早饭的顾客,会在5点半到6点之间到店。第104页共104页④【C】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哪种商品放在哪个货架,背后甚至还有大数据支撑。“便利店和超市大卖场不一样,便利第一。放在最显眼地方、最好拿的商品,就是这家店卖得最好的。”小宋一边把酸奶往冰柜里放,一边说起货架的“奥秘”。⑤【D】顾客进店,迎面第一排货架,是应急商品,比如雨伞,数据线、充电宝。这家多点便利店南边不远,有家酒店。所以,洗漱用品、一次性用品,也放在第一排货架。⑥再往里走,方便食品货架。传统的泡面已经渐渐让出江山,自热米饭、火锅、螺蛳粉,地位显著提升。更传统的火腿肠、八宝粥退到最底层的位置。⑦饮料区域,咖啡种类繁多,罐装、杯装、冷的、热的、现磨的……足有几十种。酒水区域,就像小宋所言,葡萄酒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干红、干白,一应俱全。热饮区域的饮料,用的是冷热可调节柜,冬季加热,夏季制冷。⑧从2点到4点,是这个城市熟睡的时间,也是小宋和老俞最忙碌的时间,店里几乎没人光顾。⑨也有例外。比如11月7日那个凌晨,初雪降临。“我们店门前这一片,是一个‘窝’,风打着旋。”按常理,在凌晨,店门是紧闭着的,但在那天,小宋记得,门时不时就要打开,有人看见亮灯的便利店,就进来避风躲雪。店里免费提供热水,即便不购物,进店的人也能抱着热水,暖暖手,喝一口,热热身。⑩有的人说,刚来北京就见到雪,很幸运;有的人说,幸好是周末,不然耽误第二天上班;有的人,不断回着微信语音,说自己没事;还有的人,就坐在那发呆。⑪小宋那天就在一旁站着,每过一会儿,就给大家添点热水。⑫在5点到6点,来便利店的,更多是那些需要早起为他人服务的人。写字楼的早班保安,保洁,会到便利店里来买两个热包子。附近有一个面包房,每天早晨现烤面包,店员没地方吃早饭,就到便利店来买。附近有个学校,学生们在清晨7点多钟来买早饭,但老师们会在6点多钟就先来一步。⑬老俞在早晨7点下夜班,小宋比他晚半小时,他需要跟早班同事,交接一下工作。7点之后,天开始大亮。便利店内,顾客越来越多。店外的街道,开始喧闹起来,整个城市逐渐苏醒。⑭此时的小宋,已经忙了10个小时。他迎着朝阳,步行到宣武门,坐地铁回磁器口的家中。再过十几个小时,又是一个夜班。在北京每一个凌晨的便利店,都有一个小宋、一个老俞,里面有热水、有咖啡、有面包、有酒、也有故事。(摘编自2021年12月02日《北京晚报》)第104页共104页13.下面的句子出自原文,它在文中的位置应该是(     )长时间的工作,两个人早就掌握了经营规律。A.【A】B.【B】C.【C】D.【D】14.文章采用了什么叙述顺序?有什么好处?15.文中画线句子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两个人一趟一趟把货物卸到店里。小宋开始把新到的饭团、果汁、牛奶等等,往货架上码放。老俞开始另一项重要工作——准备早餐。16.从便利店里的小宋和老俞身上,可以发现哪些可贵的精神品质?至少写出三点。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心有一道沟侯晓琪①传说,在雪域高原的某个地方,藏着一个叫莲花沟的殊胜之处。虽然四周环境恶劣、草木不生,沟内却四季如春、百花盛开,还有温泉遍地。②虽说是传说,却让野外旅行爱好者钱兵心痒难熬。经过一番精心准备,他独自驾车,踏上了寻找莲花沟的旅程。③这天,钱兵开车来到多玛雪峰山脚下,此处海拔已近四千米。随身带的氧气瓶已用完,车子也出了问题。这种状况下再贸然乱闯,后果不堪设想。④是退还是进?钱兵正沉思,就听有人敲车窗,一个穿着厚厚藏袍的黑瘦汉子,腰佩藏刀拦在车头,一只手里捏着个随时可能吹响、招来附近同伙的铁哨子,另一只手指着胸口别着的劣质塑料卡片,面无表情地冲钱兵竖起两根手指,用不太流利的汉语说道:“两百!停车费!”⑤看清胸卡上“收费员才让多吉”几个字,钱兵懂了:碰到敲诈的了!这种事他也不是第一次遇见,只是没想到在人迹罕至的雪域高原也会碰到。对方摸出个手机冲他晃了晃,硬邦邦地说:“转账!”⑥钱兵原本就情绪低落,不愿乖乖就范。他缓缓掏着手机,却灵机一动,有了主意。⑦扫了对方的二维码后,钱兵假装被高原反应折磨得有些迟钝,一边连喊头昏,一边在手机上操作了好一会儿,才向对方亮出了转账成功的页面。第104页共104页⑧看多吉盯着一直毫无动静的手机,钱兵忐忑起来。这时,多吉突然挠挠脑门,比画着说:“这地方偏,海拔高,手机信号不太好……你可以走了。不过前面的多玛大阪海拔更高,你还是原路返回更安全。你要是回去,停车费我可以退给你。”⑨本来钱兵倒也打了退堂鼓,但听对方这么一说,他心生狐疑:吃下去的肉他肯再吐出来?这不合情理呀!眼见天快黑了,钱兵越想越心惊,他一边假装顺从,一边趁多吉不注意,一踩油门,疾驰而去。驶出一段距离,钱兵回头看,果然,多吉好像没料到他这手,正呆立原地,望着地面出神。⑩不仅摆脱了“路霸”,刚才出示的转账成功的页面也是假的,钱兵不禁有些得意,忍不住回头再望,却不由得一愣:多吉骑着一匹马,挥手喊着什么,从后面追了上来。⑪肯定是多吉发现上当了!钱兵急忙加速,想甩掉对方,可越往前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而且刚才情绪波动过大,引发了高原反应。雪上加霜的是,车子“哮喘”几声后,也彻底熄了火。⑫天已黑了,空中飘起了雪,寒意袭人。钱兵瘫在车内,大口喘息着……⑬等钱兵强睁开眼时,他看到多吉正背着自己往山上走,难道想借高原反应杀人,然后再顺理成章地夺他的钱财?他立时愤恼交加,用手机拼尽全力向多吉的脑袋砸去,多吉猝不及防惨叫一声,倒在了地上。钱兵也从多吉身上重重地摔了下来,眼前一黑,失去了知觉。⑭不知过了多久,钱兵在一片暖意中醒来,他惊呆了:晨曦的微光中,眼前是一片不大的月牙形峡谷,绿草如茵,温泉汩汩,花香四溢。这是哪里?钱兵刚想坐起身,看到自己的左腿被上了简易“夹板”,外面裹着半只袍袖。⑮钱兵正疑惑着,看到不远处停着一辆牦牛车,多吉半卧在车上,头上缠着厚厚的绷带。钱兵急切地问:“到底怎么回事?”多吉字斟句酌,说道:“这个地方,就是传说中的莲花沟。”⑯莲花沟是大自然的恩赐,沟内气温恒定、氧气充足,构成了一个极其脆弱的封闭的生态环境。如此神奇的清幽圣境若被泄露,必会引来如织的游人,环境也不免遭到破坏。为保住这雪域奇观,此处藏民的祖上留下规矩,代代守护关于莲花沟的秘密。尽管如此,有关莲花沟的传闻还是不胫而走。第104页共104页⑰多吉叹道:“我是看到你停过车的地面上有漏油,怕你有危险,所以追了上去!”当时,多吉发现钱兵情况危急,只得背起钱兵,向多玛大阪主峰爬去:那里有条隐秘的山道,可直接下到海拔两千多米的莲花沟,从而快速缓解高原反应。没想到,多吉却遭到了钱兵的误击……他忍着痛联系了伙伴,才救下他们。⑱“莲花沟是神奇,可生命才是最美的风景。”多吉说着,掏出了两百块钱,“钱还你,但请你不要对任何人提起莲花沟,好吗?”⑲风雪刺骨,钱兵的心头却有阵阵春潮在涌动。他拒绝了多吉递来的钱,流着泪,坚定地点了点头,说:“好,我答应你!”(选自《意林》2020年04期,有删改)17.下列对作品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和第⑭段相呼应,表明莲花沟是真实存在的,突出了莲花沟的清幽美丽。B.多吉骑马追钱兵,是因为他发现自己上当了,钱兵并没有将停车费转账给他。C.为了刻画人物,文章采用了外貌、语言、动作、心理和神态等描写方法。D.文章写了钱兵和多吉的冲突,表达环保和希望消除人与人之间的误解和猜疑的主题。18.文章开头写莲花沟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19.结合语境,从修辞角度赏析第⑪段画线句子。雪上加霜的是,车子“哮喘”几声后,也彻底熄了火。20.钱兵对藏民多吉的误解有哪些?请简要概括。21.文章以“心有一道沟”为标题,有什么含义?请结合全文简要概述。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筒子骨萝卜汤乌有先生①张奶奶心血来潮,想吃大铁锅炖筒子骨萝卜汤,非要女儿带她去下馆子。可是,找遍一条街,偏偏没有哪家餐馆做这道菜。于是,张奶奶嘴里念叨:“人家王阿婆来吃过,热乎乎的萝卜,绵软软的肉,熬出的汤像牛奶一样,养胃,补钙,不塞牙。”②王阿婆不是别人,是她最近认识的“麻友”,家住不远,老伴去世了,儿子不在身边,空巢老人。因为害怕老年痴呆,偶尔出门搓麻将,不好,记不住牌,常常输多赢少,当作交学费,练脑子。第104页共104页③张奶奶跟她不一样。赢了,高兴得睡不着;输了,算白玩一天。失眠,多梦,心慌,常常搅得她血压爆表,是,全身不得劲。女儿说她这是“老年公主病”。④骨牌一聚一散,稀里哗啦。话匣子一张一合,东拉西扯。一说:“儿子上次探亲回家,带我去吃大铁锅炖筒子骨萝卜汤,不腻人。啧啧,那个滋滋味哦……”“你儿子真是孝顺。”张奶奶嘴上奉承,心里在想,等我女儿这个周末回来,一定要她带我去尝尝。⑤可是,母女俩转一大圈,找不着地。女儿说:“妈,单凭一道菜,不好找。你问问王阿婆,她在什么地方吃的?”张奶奶厚着脸皮找王阿婆要地址。王阿婆在电话里支支吾吾说不清楚,只记得那天儿子开车,搀她进店,专门为她点这道菜,热气腾腾,吃得好开心。⑥王阿婆记不清地址,问她儿子嘛。不料,王阿婆一会儿说儿子电话占线,一会儿说儿子在操场训练,一会儿又说儿子在执行任务,总之联系不上。张奶奶听了心里来气。她这是故意在我面前找借口,炫自己儿子呢!⑦女儿揣测,湘菜,川菜,粵菜,客家菜和江浙菜都没见过有这种特色菜。唯有东北人实在,粗犷,喜欢一锅乱炖。筒子骨萝卜汤做法简单,份量大,十有八九是一道东北菜。张奶奶在女儿的搀扶下,上了出租车,去东北餐馆碰运气。隔着车窗往外张望,店门紧闭,四周清冷。女儿轻叹一声:“受疫情影响,大概生意做不下去了。”没办法,天快黑了,母女俩只能打道回府。⑧第二天,女儿起一个大早,到集市上买两根又长又粗的后腿筒子骨,加上新鲜的大萝卜,用炖一大锅筒子骨萝卜汤,冲张奶奶说:“吃吧,管够。”张奶奶尝了尝,没有“滋滋味”,放下筷子,跟女儿商量:“哎,我说,以后生活费你能不能按月寄回来?”⑨“妈,每月2000块,一分不少,我用微信转给你了。怎么,忘了?”⑩“没忘。”⑪“少了?”⑫“不少。”⑬"那还寄什么钱?"⑭“我是说,你别用微信转,从邮局寄,每个月分两次寄,一次1000行不?”⑮“妈,微信转帐,又快捷又省事。现在都什么年代,谁还跑邮局寄钱!”⑯“你用微信转给我,谁知道?从邮局寄钱,人家在门口喊一嗓子,邻居听见了,还不羡慕我好福气?”⑰哈哈哈,原来如此,老要面子!第104页共104页⑱张奶奶再去玩牌的时候,从口袋里慢慢掏出老花镜,有意无意带出一张汇款单,故作惊讶地说:“瞧我这记性,女儿寄钱来,差点忘了取。”说完,用余光瞥视大家的反应。王阿婆连声恭维她:“好好,还是女儿好,贴心的小棉袄。”张奶奶心里美滋滋的,比从牌桌上扳回一局还得意,问:“你呢,儿子对你孝顺,也给你寄钱来吧?”⑲王阿婆怔一下,摇摇头,骨牌紧紧攥在手上,失神地望着一个地方。直到下家催促,她才回过神,打出一张幺鸡,又说:“儿子探亲回家,会帯我去吃大铁锅炖筒子骨萝卜汤。”“知道,知道,又便宜又实在,一点都不腻人,还有滋滋味,对不?”张奶奶马上接话。王阿婆脸色有点尴尬,说:“对对,要是我儿子能回来,一定带大伙去尝尝。”⑳可是,时隔好几天,王阿婆都没来玩麻将。张奶奶忍不住打电话询问,得知她摔一跤,躺在医院动弹不得。张奶奶来到医院,发现王阿婆摔得不轻,髄关节骨折,也就是说,筒子骨摔断了。这大概是人生最后一次骨折,恐怕再也起不来了。㉑张奶奶小心翼翼地问:“你摔成这样,儿子回来了吗?”王阿婆点点头,说:“来了,他们都来过了。”“都来过了?你到底有几个儿子?”㉒王阿婆眼里泪光闪闪,悉悉索索从枕头下面摸出一张消防队员的集体合影,指着其中一个战士说:“你看,这是我儿子,因公牺牲了。他身边这些战友都管我叫妈妈。现在,他们都是我的儿子了。”㉓张奶奶心里猛地颤一下,嘴巴张得老大,用颤抖的声音说:“老姐姐,你、你……”然后,伸手帮王阿婆抹掉眼角的泪滴。㉔“是啊,都怪我没告诉你,大铁锅炖筒子骨萝卜汤,在外面吃不到,只有消防站的食堂才有。我儿子牺牲前,带我去吃过一回。后来,就再没有机会了。”㉕“老姐姐,我知道了。别担心,等你伤好了,我陪你去消防站看儿子,再要他们给咱俩炖一大铁锅筒子骨萝卜汤。”“好啊好啊,就这么说定了。”王阿婆泪渍渍的眼角绽开了花。(选自江山文学网,有删改)22.阅读全文,将下列情节补充完整。(1)____________________——女儿带张奶奶去东北菜馆却吃闭门羹,女儿亲手做汤却被嫌弃没滋味——(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阿婆骨折躺医院,张奶奶探望知真相。23.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张奶奶的形象特点。第104页共104页24.伏笔是文学作品中前文对后文将要出现的内容预先所作的提示或暗示。王阿婆的儿子已经牺牲这一情节在前文有多处伏笔,请找出两处并分析其妙处?25.结合上下文,描写第㉓段划线句中张奶奶此时的心理活动。张奶奶心里猛地颤一下,嘴巴张得老大,用颤抖的声音说:“老姐姐,你、你……”26.下列对文本内容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文中第④段“骨牌一聚一散,稀里哗啦。话匣子一张一合,东拉西扯”句式整齐,将骨牌与话匣子巧妙联系起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人们边打牌边话家常的生活状态。B.文中第⑲段王阿婆“失神地望着一个地方”,表明王阿婆对张奶奶的问题感到震惊,对儿子忙于工作无法寄钱回来的行为感到难过,只能故作镇定。C.文章题目“筒子骨萝卜汤”既串起了王阿婆与张奶奶之间的故事,又承载着王阿婆对儿子深沉的思念。D.文章构思巧妙,因公牺牲的消防员是隐藏人物,作者以独特的视角展现了家人、战友对他的追忆与缅怀。【推荐美文】小吴在阅读有关运河的名家作品中,发现了著名作家叶辛为家乡写的一篇散文,推荐给大家一起来研读。泛舟运河话姑苏叶辛①在丹桂飘香的时节,坐进雕梁画栋的游船。上船之前,一位上海作家给我电话,问我下午在干啥,我回说,在采访运河和苏州的关系。这位年龄与我相仿的老上海,竟然以很不以为然的语气道:“运河与苏州有啥关系啊!我们上海人,只晓得大运河同无锡、同常州有关系,从那里流过江苏,到杭州去。苏州离无锡还有一大段距离呢。”②其实,不怪朋友误解,和土生土长的苏州人相比,上海人对苏州的了解,还是肤浅的。比如我坐的这条船正航行的运河,最早开凿的一段,就是在苏州附近的太伯渎——宽有12丈,长整整有87里,是一条兼用以行舟和灌溉的运河,距今已3000多年了。《江苏水利全书》中的这一段信息,一下子将大运河修建于隋唐的历史,大大地提前了。有了开头,才有起始;有了起始,才有全线贯通的京杭大运河。因为苏州大运河修建得最早,故而这一段成了京杭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第104页共104页③开通了大运河,苏州古城承担了潜运中的十之一二。自唐宋至明清,苏州一直是糟粮的重要产地,被称为“国之粮仓”“国之命脉”。在这“命脉”上运送的还有大量的商品,到过苏州段运河的意大利传教士马可·波罗说:“运河因为有‘吴江塘道’而变得生动。”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则说:“……在这个市场上样样东西都能买到。”虽然说得没什么诗意,但是很实在地道出了被运河水滋养的古城苏州的繁荣昌盛和城市格局的特色。④上游船之前,我徜徉在苏州古城的老街老巷之中,目睹了“水陆平行、河街相邻”的活水水系,城内水系和城外运河沟通之便捷,让人叹为观止。大运河绕城、穿城而过苏州,二者联系之密切、关联度之高,形象地道出苏州城的发展和大运河息息相关。河多桥多,桥多景多,驰名世界的苏州园林的名声,也是和活水、和大运河分不开的。⑤有了这一番真切的认识,坐在游船上观水、望景、看苏州,就有了一番别样的情趣和韵味。陡地感觉到,苏州像是一座水做的城市,苏州的历史,是与水结缘的历史,苏州人的生活,是与水亲密相伴的生活。而这水,因为有了京杭大运河,变得驯服温顺了,变得活泛多姿了,变得有滋有味有情感了。⑥不是吗,看到熟悉的虎丘塔,我恍然觉得,它成了大运河的灯塔。船过宝带桥,我马上想到了唐朝捐出宝带集资助建这座桥的苏州刺史王仲舒。到了盘门古城,苏州人必然要提到伍子胥和苏州建城的关系。过去了多少岁月啊,苏州人仍记得伍子胥的功绩。⑦临近黄昏,太阳落到地平线下去了。运河上的风大了一点,我们的游船停泊在江枫桥堍。上得岸来,迎面看到的,是一尊硕大的石雕,唐朝诗人张继的形象栩栩如生。“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首寄寓着的文人情怀的不朽诗篇,至今仍为人啧啧称道。我和友人探讨,我在山乡待过近10年,霜是凝结在田野上的,天上是看不见霜的,而露宿在客船上的诗人,来到江枫桥畔,也不该会寂寞孤独——江枫桥集贸市场热闹繁华,酒楼商店沿街成市,弦歌不绝,有的是文人雅士喝酒品茗的场所,吟诗作画也好,纵酒阔论也罢,尽可一醉方休。⑧友人客气的问我,“你的理解呢?”⑨我把思考良久的想法讲了出来:“诗人并非因天气寒冷客宿小船而失眠,他所写的‘霜满天’指的是唐朝的安史之乱,搅得人们流离失所、家破人亡,整首诗抒发的是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也正因此,这首诗才会流传千古,张继才为后人称道和纪念。”⑩友人一击掌:“说得好!由此生发出去,大运河之所以能在2014年申遗成功,成为世界遗产,也正是因为自古而今,它都在造福于运河两岸的人民,造福于姑苏城。”⑪我也给友人点了个赞。(摘自《光明日报》,有删改)第104页共104页27.小吴觉得文章主要写作者坐游船寻访运河和苏州的关系,不明白开头作者为什么用很多笔墨写与上海友人的电话通话。请你给他解释一下。28.小吴发现下面一段文字被误删了,你觉得放回文中哪两段之间最恰当(       )泛舟运河话姑苏,会引出无尽的怀古之情,会挑起一个又一个与历史、与人文有关的话题。A.第②③段之间B.第③④段之间C.第④⑤段之间D.第⑥⑦段之间29.文中第③段引用马可·波罗的话“运河因为有‘吴江塘道'而变得生动。”小吴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请你结合链接材料给他解释一下。【链接材料】吴江塘道,即吴江古纤道,始建于唐代,用大块青石铺砌而成,兼具河岸、纤道、驿道功能,是后来许多塘路效仿的典范。纤道就像一座人造的“水中长城”,把运河与太湖分开,消解了风浪冲力,方便了船行。遥想当年的景象,一边是满载着鱼米和丝绸的漕运官船,绵延数里,浩浩荡荡地北上京城,踏过皇城砖道,直达天子脚下;一边是旌旗飘扬的游船画舫,搭载着文人墨客和达官贵人,招摇过市般地南下苏杭。(2020年11月24日苏州日报,王英《吴江运河古纤道曾是“水中长城”》)30.小吴读了本文后,对运河和苏州的关系有了深入的了解。他简要概括,罗列了两条。请再帮他补充三条。苏州太伯渎,是运河最早开凿的一段,后来才有了全线贯通的京杭大运河。苏州大运河漕运发达,粮食和商品往来运输,滋养出苏州的繁荣昌盛。(1)_______(2)_______(3)_______31.小吴在结尾批注了两个问题:第⑩段友人认为作者“说得好”的原因是什么?第⑪段作者给友人“点赞”的原因又是什么?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帮助回答。(1)友人认为作者说得好的原因:_______(2)作者给友人点赞的原因:_______第104页共104页32.小吴读完全文,掩卷深思:作者泛舟运河话姑苏,为什么选择详写张继及对《枫桥夜泊》一诗的解读?除了揭示张继诗歌所抒发的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外,还有什么用意?请你帮助补充理由。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小跑着的父亲郑皓文①火车如一匹不知疲倦的马,奔向中原大地。暗夜中窗外惨淡的风景都隐匿了,罩上一层冰冷的霜。②我昏沉地移开盖在脸上的书,侧头盯着窗户里我模糊而半透明的影子。郑州,还有父亲,困顿中我想他应该在那里等我。我从衣袋中抽出手,在玻璃上一下下地蹭。在露出的黑暗中,父亲的形象慢慢浮起。个头不高,身体胖而结实,一双手短粗有力,圆滑红润。他眼睛小,笑起来笑纹又深,眼睛快消失不见,但这不影响其中放出晶亮有神的光。③然而这是我极小时对父亲的印象,那时,他还没有离开我生活的城市。上次见他时,那光已不复存在,只有积在眼窝里浑浊的泪。④上次见,已经是两年前了吧。他生意失利,几乎一无所有,来到我所在的城市,费尽力气找到我的学校。我看到一个睡眠不好困苦而失意的男人。他一见到我,只匆匆说了几句话,然后望了我好久,就小跑着消失在我的视线中。⑤我的回忆定格在父亲小跑的画面。他好像总是在小跑,小跑着为客户送订单,小跑着去给朋友帮忙,就像有什么力量在推着他前进。父亲似乎曾经说过,他年轻时是市田径队队员,跑短跑的,后来伤了腿就退出了。⑥火车跑累了,滑进亮着白光的车站。父亲站在站台上,蜷在一件黑夹克里瑟缩着。他扫视着车窗,我和他四目相对的一刹那,他的眼睛如火柴般在黑暗中嚓地被点亮了。他小跑着追我挨着的窗户,白气自他不加抑制的上扬的嘴角溢出,双腿像两只飞得笨拙的鸟。我勉强浮出笑容向他打招呼,扶着行李箱的手不住地颤抖。⑦接到我,父亲看似随意地讲了上次去学校找我的原因,“应酬喝酒喝多了,肝脏出了问题。我那时怕再也见不着你了,赶紧连夜去找你,就是想看看你。”那一瞬间,我怔住了,原来并不是毫不在意。之后的很多话我都没有听得真切,只感觉心头那堵墙,摇摇晃晃。⑧这次见,是随父亲看望病情加重的爷爷。时隔10第104页共104页余年,我和爷爷奶奶重逢。记忆里硬朗挺拔的爷爷被光阴掠走记忆的能力,只是安静地望着我笑,而奶奶的泪珠清澈似秋分的月华。我一进门,她便拽过我的手,像丢失的什么东西被重新觅回。她滔滔地与我聊了很长时间,我的手一直被她爱惜宝贝般护在腹前。这几天里,久未见面的大姑二姑带我四处游玩。父亲更是全程小跑着为我们干这干那,似乎在尽力补偿着什么。⑨时间倏忽而过,父亲送我到火车站。我刚和他说了几句话,便传来催促上车的尖锐的哨声。我感到和上次见面同样的匆促和紧张。我心里竟多了几丝难以察觉的凄凉,转身要登车,父亲突然叫住我。我回头,父亲短粗的手掌紧握着伸至我的面前。手指张开,是一个小泥狗,涂着艳丽的红蓝色,点着漆黑上釉的眼珠。父亲似乎还想说什么,嘴唇蠕动了一下,终于没有开口。他抬起粗糙的手,最后只是轻轻地搓捏了一下我的耳朵。火车开始奔跑了。父亲眼中灯塔般闪着光,双腿又迈动起来。他像一个巨人,一个要跑过时间的巨人。我扭过头,泪水不受控制地流下来。⑩我把小泥狗放在车窗边。父亲手上的汗使它晶莹而湿润。我想起来了,奶奶说过,这是父亲童年唯一珍爱的玩具。我突然感到什么在飞速地流逝,却无法挽留一分一毫。我慌乱起来,抓过小泥狗,将它紧紧地攥在手里。我感到什么东西绵软而刚强地稳稳立在心口,灼灼地照耀着如海面的灯塔。我于是心安了。在光晕中沉沉地入了梦乡。小泥狗静静地待在我的指间。它的眼珠漆黑,放出晶亮有神的光,好像永远含着泪水,其中映着父亲小跑的样子。是呀,尽管我们不在一处生活,尽管他错过了我绝大部分的童年,可他无时无刻不在小跑着,追逐在我的后面。⑪火车如一匹不知疲倦的马,奔离中原大地。一堵厚厚的障壁轰然倒塌。33.通读全文,概括本文写了哪几件事。34.结合上下文,按要求完成下题。(1)他扫视着车窗,我和他四目相对的一刹那,他的眼睛如火柴般在黑暗中嚓地被点亮了。(赏析加点词语)(2)我感到什么东西绵软而刚强地稳稳立在心口,灼灼地照耀着如海面的灯塔。(赏析句子)35.请结合语境,分析划线句的含义。(1)只感觉心头那堵墙,揺摇晃晃。(2)一堵厚厚的障壁轰然倒塌。36.“题”者,额头也;“目”者,眼睛也。好的题目往往能让读者眼前一亮。请联系全文,说说本文题目的作用。第104页共104页37.下列对文本内容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文中的父亲总是在“小跑”着,“像有什么力量在推着他前进”。这力量来自对生活的坚守与责任,对子女亲人的歉疚和关爱,对岁月变迁、时间流逝的抗争。B.为了凸显父亲小跑的形象,作者巧妙地将自己与父亲相见、分离的场景设置在了火车站,以奔忙的火车来隐喻不知疲倦忙碌着的父亲。C.第④段运用插叙,写父亲生意失利到学校来看我。这是父亲“小跑”的形象的第一次闪现,引出后文对父亲一直“小跑”着的形象的着力刻画。D.“我”与父亲分离时,他把自己小时候珍视的玩具小泥狗给“我”,那里面承载着童年的“我”与父亲相处的记忆与情感,让“我”格外心安。第104页共104页参考答案1.⑴不忍心踩苦楝花,绕道而行;⑵阻拦学生打扫苦楝树的落叶;⑶希望能够捡到落下的苦楝子。2.⑴苦楝子是我们童年时的乡村孩子的主要玩具。⑵苦楝子可以泡水或煮水洗衣服。⑶把苦楝仁当零食吃。3.⑴因为我从小就喜欢握着苦楝子的那一种感觉。⑵勾起“我”对童年和故乡的幸福记忆。4.⑴表达了作者现在能积攒很多苦楝子的幸福感。⑵为童年时在故乡苦楝子因拾捡的人太多不易得到而遗憾。5.    兄弟俩齐心救司机    兄弟俩争抢救司机    年轻人加入救助中6.这些表时间的词语如“2分钟”“1分钟”“20秒”“10秒”等等,表示时间短促,突出当时的情况紧急,刻不容缓。7.哥俩身处危险中,却叫我们不要靠近,你说我能听他们的,眼瞅着不帮上一把吗?8.示例一:勇敢,就是在国家存亡的关头奋不顾身地献出自己的一切。示例二:勇敢,就是在机遇出现的时候站出来展现自己的才能迎接挑战。第104页共104页9.(1)金聚泰善良,经常施舍乞丐,乞丐心存感激,愿意帮助金老板。(2)如果一品斋倒闭,乞丐也无法生存。(3)欠账者理亏,害怕乞丐与金老板发生官司,牵连自己。(意思对即可,如概括出其他原因,符合文意也可)10.俭朴,为人敦厚谦逊,爱做善事,富有智慧。11.示例:讨账这么艰难,面对债主时,我自己毫无办法,说不定这些穷朋友可以帮我要回欠账。12.示例:社会需要正能量,有能力的人要乐于帮助他人,心怀感恩,人人互助,社会就会更加美好。13.C14.顺叙,文章按照“凌晨⒉点之后”“3点半”“从2点到4点”“在5点到6点”等时间顺序叙述,叙事有头有尾,读起来条理清晰,脉络分明。15.动作描写,“卸”“码放”“开始”“准备”等动词,描写小宋和老俞两个人的劳动,突出了两人的忙碌。16.示例:(1)不辞辛苦,不怕忙碌。(2)细心体贴,热情周到。(3)善于经营,眼光独到。17.B18.环境描写(景物描写)。作用:①开篇写莲花沟的美丽景象,吸引读者,激发读者阅读兴趣;②点明文章主人公钱兵寻找莲花沟的原因;③为故事的发展做铺垫。19.“雪上加霜”运用比喻手法,把高原反应和车子熄火分别比作“雪”和“霜”,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钱兵处境的危急和艰难;“哮喘”一词采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钱兵的车子熄火时的情形。(大意对即可)20.①认为多吉收200元停车费是敲诈;②以为多吉骑马追自己是因为发现上当了;③以为多吉背自己往山上走是想借高原反应杀他夺钱财(杀人谋财)。21.①指藏民世世代代用心守护的雪域奇观——莲花沟;②指钱兵心之向往的地方,也是到达以后决心留在心里不说与他人的地方——莲花沟;③钱兵对藏民多吉的误解、猜疑和伤害,也是人与人之间隔膜的一道鸿沟。第104页共104页22.    “麻友”王阿婆说儿子带她去吃筒子骨萝卜汤,张奶奶心生羡慕    张奶奶让女儿分次汇款并在王阿婆面前炫耀,王阿婆面色尴尬23.(1)好面子/有小小的虚荣心:得知王阿婆的儿子孝顺,不甘自己被比下去,让女儿给自己分次汇款。(2)善良/能体恤人情/关爱他人:发现王阿婆没来打麻将,主动打电话询问,并到医院探望病情;得知王阿婆儿子牺牲,为自己之前的争强好胜心生愧疚。24.答案示例(1):第⑤段“母女俩转一大圈,找不着地”,找王阿婆要地址,王阿婆支支吾吾各种理由不肯说出实情。暗示王阿婆并不是在普通的餐馆里吃到的“筒子骨萝卜汤”,照应后文是在牺牲的消防员儿子的食堂吃到的情节,使文章情节顺理成章,不突兀。答案示例(2):第⑲段当张奶奶询问儿子是否寄钱时,“王阿婆怔一下,摇摇头,骨牌紧紧攥在手上,失神地望着一个地方。暗示王阿婆心里有事。暗示后文儿子已经牺牲,使文章情节顺理成章,不突兀。25.心理包含有:震惊、内疚,同情/心疼等。26.B27.①欲扬先抑,设置疑问,引发读者思考:②自然而然引出作者对苏州和运河关系的寻访,为下文作铺垫:③以这种“肤浅”的认识来衬托作者的寻访中的发现之多,突出运河和苏州的关系密切;④与结尾友人对运河和苏州关系的认识改变照应。28.D29.①突出了“吴江塘道”对于大运河漕运的重要作用,给往来船只带来了便利和安全:②写出了运河因为这份安全和便利,酒运变得繁忙,热闹,富有活力:③吴江酒运的兴旺发达让周边变得繁华昌盛。30.    示例:①“水陆平行、河街相邻”的活水水系,城内水系和城外运河沟通便捷,形成了苏州水城的城市格局    ②大运河绕城、穿城而过苏州,苏州人的生活,苏州城的发展和大运河息息相关。    ③河多桥多,桥多景多,享誉世界的苏州园林的名声,也和大运河分不开的。④有了大运河,苏州的水变得驯服温顺,活泛多委,有滋有味有情感。⑤大运河造福于人民,造福于姑苏城,让苏州更有文化底蕴,更有人文风情第104页共104页31.    ①友人认为作者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诗人所处时代背景,对“霜满天”有独到的见解:②友人非常赞同作者的独到见解,理解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并产生了运河造福于两岸人民和姑苏城的感悟。    ①友人领悟了大运河的申通成功主要的原因在于运河造福于两岸的人民,造福于姑苏城:②可见友人对运河和苏州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不再认为运河与苏州没啥关系。32.(1)突出了泛舟运河,会引出无尽的怀古之情,挑起许多与人文,与历史有关的话题。(2)引发了友人的同感,改变了对运河和苏州关系的认识,也加深了读者对运河与苏州关系的深层认识。(3)突出了运河与苏州最重要的关系,就是勤劳与智慧的苏州人,开挖运河,整修运河,巧用运河,造福于两岸的人民,造福于姑苏城。(4)这首寄寓着文人情怀,家国情怀的不朽诗篇,流传干古,说明这一精神被人们广泛认同,这也是作者泛舟运同话姑苏,传承运河精神与文化的重点所在。(5)作者对“霜满天”的见解独到新颖,增加了文章的文化味,趣味性,更让人乐读。33.(1)父亲肝脏出问题后来学校看“我”;(2)父亲到火车站小跑着接“我”;(3)父亲带“我”去看望爷爷奶奶;(4)父亲送“我”到火车站,送“我”小泥狗。34.(1)拟声词,生动传神地刻画出父亲见到“我”的那一刻眼神瞬间有了神采(眼神亮了),表现父亲的惊喜/激动。(2)比喻/心理描写/化抽象为具体,表现了父爱的柔软、坚定、温暖/厚重/真切,让“我”心安。35.(1)因为“我”从小与父亲分隔两地的隔阂、疏远,开始动摇了。(2)“我”与父亲之间的隔阂、疏远,彻底消失了。36.(1)线索,全文围绕着父亲“小跑”的形象组织材料(2)交代写作对象:父亲。(3)“小跑着”刻画了一个尽力担起生活责任、弥补对家人的缺失的父亲形象。(4)暗示文章主旨:表达了“我”对父亲的理解和赞美。(5)“小跑的父亲”与普遍意义上的父亲形象有差别,吸引读者阅读兴趣。37.D第104页共104页第104页共104页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8-26 03:08:05 页数:104
价格:¥18.88 大小:149.92 KB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