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课件
首页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一章 多彩的物质世界《多彩的物质世界》单元总结拓展提高2 新人教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5

2/5

剩余3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多彩的物质世界单元总结拓展提高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一、我来选1.依据卢瑟福的原子行星模型理论,在原子中绕核高速旋转的是()A.核子B.电子C.质子D.中子2.下列物体的尺度由小到大排列的是()A.夸克、原子核、质子、原子B.质子、原子核、原子、夸克C.夸克、质子、原子核、原子D.原子、原子核、质子、夸克3.宇航员从月球上采集一块矿石,带回地球后,这块矿石一定不变的是()A.位置B.重力C.温度D.质量4.下列物体中,质量为0.05kg的可能是()A.一头大象B.一只苹果C.一台电视机D.一只蚂蚁5.一只能够容纳1kg水的瓶子,一定能够容纳得下1kg的()A.白酒B.食用油C.盐水D.煤油6.托盘天平横梁上都有标尺和游码,测量物体质量时,向右移动游码的作用是()A.相当于向左调节平衡螺母B.可代替指针用来指示平衡C.相当于在右盘中加小砝码D.移动游码,使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7.下列有关密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一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它们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B.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密度大的质量也大C.不同物体质量大的,密度也大D.一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质量不等但密度相等8.有一瓶食用油用掉一半,则剩下的半瓶油()A.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B.质量变为原来的一半C.质量不变D.质量、密度都变为原来的一半9.体积为450cm3的水结成冰(ρ冰=0.9×103kg/m3),则冰的体积为()A.400cm3B.450cm3C.550cm3D.500cm3105.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里装有同样多的水,把质量相等的铝块、铜块和铅块分别放入这三个杯子里,水不溢出,水面最低的是(ρ铝<ρ铜<ρ铅)()A.放入铝块的杯子B.放入铜块的杯子C.放入铅块的杯子D.无法判断二、我来填11.物质是由_________组成,分子又由_________组成的,原子又由_______和________组成。12.原子的结构:原子的中心是_______________,周围有一定数目的_______________在绕核运动,原子核由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组成。13.水的密度是_______________,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14.在调节托盘天平时,如果发现指针偏向右边,说明天平横梁的______________侧下沉,应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移动。(填“左”或“右”)15.某液体的质量是110g,体积是100cm3,它的密度是______g/cm3_______kg/m3。16.用实验法测正方体金属块的密度时,应该用_______________测出其边长a,按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计算体积,用_______________测出其_______________,再按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计算它的密度。17.在“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的实验中,小明对A、B两种物质进行了探究,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如图所示的图象。(1)从所得的图象来看,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具有_______关系。(2)A、B两种物质中,_________________物质的密度较大。18.市场上出售的一种“金龙鱼”牌食用调和油,瓶上标有“5L”字样,已知该瓶内调和油的密度为0.92×103kg/m3,则该瓶油的质量是__________kg(已知1L=1×10-3m3)19.容器的质量是35.6g,将24mL的某种液体倒入容器后,称得总质量是63.2g,则该液体的密度是________________kg/m3。20.需要100g酒精,不用天平,只用量筒应量出酒精的体积是_________cm3。(ρ酒5=800kg/m3)三、我探究21.用已调节好托盘天平称某物体质量。指针位于分度盘中央时,右盘内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则物体的质量是_________。22.下表为小红在“测定液体密度”的实验中记录的数据,根据表中数据可得液体密度是________________。容器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次数1234液体体积/cm35.87.916.735.1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g10.712.821.640.023.在“测定小石块密度”的实验中供选器材:天平(含砝码)、弹簧测力计、量筒、溢水杯、烧杯、小石块、细线和水。实验步骤:(1)用_________直接称出小石块的质量m;(2)测量小石块的体积。(根据供选器材设计两种方法)方法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小石块密度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小石块密度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我来算24.学校安装电路需要用铜线,现手头有一卷铜线,已知其质量是178kg,横截面积是2.5mm2,这卷铜线的长度是多少米?(ρ铜=8.9×103kg/m3)25.有一铝球的质量是24kg,体积是12dm3,请问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ρ铝=2.7×103kg/m3)5五、大家谈26.在地球上提起一台50kg的仪器,会感到很费劲,但是把它带到月球上,宇航员却能不太费劲地把它提起来。有人说,这是因为仪器到了月球上质量变小了,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六、阅读材料27.铝为什么被誉为“会飞的金属”人们常把飞机比做银燕,其实,飞机是用铝和铝合金做的。纯铝很软,人们在纯铝中加入4%的铜与少量的镁、锰、硅、铁等,制出了硬铝。由于硬铝既保持了铝密度小的特性,又克服了纯铝软的缺点,因此硬铝很快就成了最重要的一种合金。一架普通的飞机,差不多要用50万个硬铝做的铆钉,另外,飞机的外壳、机翼、机尾、螺旋桨、引擎的许多部件也是用硬铝做的。在金属的家庭中,由于铝的密度小,使它得天独厚地能随飞机一起腾云驾雾,翱游高空。因此被誉为“会飞的金属”。以前,这个“会飞的金属”,还只能飞翔在地球附近的高空,可是从1975年起,随着人造卫星与宇宙火箭一个个接连上天,铝就成了“飞天”的原材料,前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密封外壳与第二颗人造卫星的动物舱,以及球形容器都是铝合金做的。本来,铝已经够轻的了,可是1958年以来又研制出了更轻的铝——泡沫铝,在泡沫铝的“肚子里”尽是氢气泡,放在水里,它会像木头一样浮起来,1m3泡沫铝,只有178kg,而1m3的水有1000kg,另外泡沫铝能保温、隔音、不易锈蚀。目前用泡沫铝来做飞机与火箭是最理想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铝为什么被誉为“会飞的金属”?(2)纯铝中加入4%的铜与少量的镁、锰、硅、铁等制成了硬铝,硬铝有哪些优点?(3)泡沫铝的密度为多少?有哪些优点?5第九章多彩的物质世界一.我来选12345678910BCDBCCCBDC二.我来填11.分子;原子;原子核;电子12.原子核;电子;质子;中子13.1×103kg/m3;1m3水的质量是1×103kg14.右;左15.1.1;1.1×10316.刻度尺;V=a3;天平;质量m;ρ=m/a317.(1)成正比;(2)A18.4.619.1.15×10320.125三.我探究21.78.2g22.1g/cm3;4.9g23.(1)天平(2)方法一:用量筒装一定量的水,记下体积为V1,用细线捆好石块并沉入量筒内的水中,记下总体积V2,则石块的体积V=V1-V2;ρ=m/(V2-V1)方法二:用烧杯装一定量的水,用细线捆好石块挂在弹簧秤下,测出石块在空气中的重量G,把石块浸没在水中,记下弹簧秤的示数F。ρ=ρ水mg/(G-F)四.我来算24.这卷铜线的体积:v=2×10-2m3;这卷铜线的长度:L=8×103m25.空心五.大家谈26.答:这种说法不正确。质量不随物体所处位置的变化而变化,质量没变,只不过该物体所受的引力减小了。六.阅读材料27.(1)因为铝的密度小;(2)既保持铝的密度小的优点,又克服了纯铝软的缺点。(3)0.178×103kg/m3;能保温、隔音,不易锈蚀。5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物理
发布时间:2022-08-25 13:17:53 页数:5
价格:¥3 大小:39.35 KB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