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课件
首页

北大附中河南分校高二化学上学期抽考试题含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0

2/20

剩余18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2-2022学年北大附中河南分校高二(上)抽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54)1.下列反应中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的是(  )A.二氧化碳与碳生成一氧化碳B.碳与水蒸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C.碳酸钙受热分解D.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 2.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溴水中有下列平衡:Br2+H2O⇌HBr+HBrO当加入AgNO3(s)后溶液颜色变浅B.2NO2(g)⇌N2O4(g)(正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可使体系颜色加深C.反应CO+NO2⇌CO2+NO(正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可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合成氨反应N2+3H2⇌2NH3(正反应放热)中使用催化剂 3.对可逆反应2A(s)+3B(g)⇌C(g)+2D(g)△H<0,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增加A的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②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v(正)减小③压强增大一倍,平衡不移动,v(正)、v(逆)不变④增大B的浓度,v(正)>v(逆)⑤加入催化剂,B的转化率提高.A.①②B.④C.③D.④⑤ 4.下列有关中和热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H+(l)+OH﹣(l)═H2O(l)△H=﹣57.3kJ/molB.准确测量中和热的实验过程中,至少需测定温度4次C.环形玻璃搅拌棒材料若用铜代替,则测量出的中和热数值偏小D.若稀酸溶液中H+与稀碱溶液中OH﹣的物质的量相等,则所测中和热数值更准确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池充电时其正极应与外电源的负极相连而成为阴极B.氢氧燃料电池(碱性介质)的正极反应式:O2+4e﹣→2O2﹣C.粗铜精炼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是纯铜D.铁件上镀铜时,将铁件与电源的负极相连 6.向甲乙两个容积均为1L的恒容容器中,分别充入2molA、4molB和1molA、2molB.相同条件下,发生下列反应:A(g)+2B(g)xC(g)△H<0.测得两容器c(A)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0A.x可能等于3B.向平衡后的乙容器中充入氦气可使A的转化率降低C.将乙容器单独升温,c(A)可达到0.78mol/LD.若向甲容器中再充入2molA、4molB,平衡时甲容器中c(A)大于1.56mol/L 7.合成氨反应:N2(g)+3H2(g)⇌2NH3(g)△H=﹣92.4kJ•mol﹣1,在反应过程中,正反应速率的变化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升高了温度B.t2时使用了催化剂C.t3时增大了压强D.t4时降低了温度 8.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H1>△H2的是(  )①C(s)+O2(g)═CO2(g)△H1C(s)+O2(g)═CO(g)△H2②S(s)+O2(g)═SO2(g)△H1S(g)+O2(g)═SO2(g)△H2③H2(g)+O2(g)═H2O(l)△H12H2(g)+O2(g)═2H2O(l)△H2④CaCO3(s)═CaO(s)+CO2(g)△H1CaO(s)+H2O(l)═Ca(OH)2(s)△H2.A.①B.④C.②③④D.①②③ 9.有甲、乙、丙、丁四种金属.将甲、乙用导线相连放入稀H2SO4中可以看到乙慢慢地溶解,而甲的表面有气体逸出.把丁放到乙的硝酸盐溶液中后,丁的表面覆盖一层乙的单质.用石墨电极电解含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甲和丙两种金属的盐溶液,丙的单质先析出.将甲放入稀盐酸中有H2析出.已知四种金属中有一种是铜.根据以上实验判断铜是(  )A.甲B.乙C.丙D.丁 10.将1L含0.4molCu(NO3)2和0.4molKCl的水溶液用惰性电极电解一段时间后,在一个电极上析出0.3mol铜,此时在另一个电极上放出的气体的体积为(  )A.5.6LB.6.72LC.2.8LD.13.44L 2011.已知蓄电池在充电时作电解池,放电时作原电池.铅蓄电池上有两个接线柱,一个接线柱旁标有“+”,另一个接线柱旁标有“﹣”.关于标有“+”的接线柱,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充电时作阳极,放电时作正极B.充电时作阳极,放电时作负极C.充电时作阴极,放电时作负极D.充电时作阴极,放电时放正极 12.温度一定时,于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mA(气)+nB(气)pC(气),达到平衡后,若将混合气体的体积压缩到原来的,当再次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为原平衡时C的浓度的1.9倍,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C气体的体积分数增大C.气体A的转化率升高D.m+n>p 13.在如图装置中,若通电一段时间后乙装置左侧电极质量增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当甲装置中共产生标准状况下4.48L气体时,Cu电极上质量增加43.2gB.电解过程中装置丙的pH无变化C.丙中硝酸银溶液的浓度不变D.乙中左侧电极反应式:Cu2++2e﹣=Cu 14.将固体NH4I置于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发生下列反应:①NH4I(s)⇌NH3(g)+HI(g);②2HI(g)⇌H2(g)+I2(g).达到平衡时,c(H2)=0.5mol/L,c(HI)=4mol/L,则此温度下反应①的平衡常数为(  )A.9B.16C.20D.25 15.已知2H2(g)+O2(g)=2H2O(l)△H=﹣571.6kJ/mol,2CO(g)+O2(g)=CO2(g)△H=﹣282.9kJ/mol某H2和CO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时放出113.74kJ的热量,同时生成3.6g液态水,则原混合气体中H2和C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2:1B.1:2C.1:1D.2:3 16.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A.等物质的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热量多B.由H+(aq)+OH﹣(aq)=H2O(l)△H=﹣57.3kJ•mol﹣1可知,若将含5molH2SO4的浓硫酸与含1molNaOH的稀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kJ.C.由C(石墨)=C(金刚石)△H=+1.90kJ•mol﹣1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20D.在101kPa时,2g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则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H2(g)+O2(g)=2H2O(l)△H=﹣285.8kJ•mol﹣1 17.蓄电池放电时是起原电池的作用,在充电时起电解池的作用.下式是爱迪生蓄电池分别在充电、放电时的反应:Fe+NiO2+2H2OFe(OH)2+Ni(OH)2下列各种推断中正确的是(  )A.充电时铁做负极,NiO2做正极B.放电时阴极上的电极反应为:Fe(OH)2+2e﹣=Fe+2OH﹣C.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的阴离子是向正极方向移动D.蓄电池的两个电极必须浸入在碱性溶液中 18.有一种新燃料的电池,一极通入空气,另一极通入丁烷气体;电解质是掺杂氧化钇(Y2O3)的氧化锆(ZrO2)晶体,在熔融状态下能传导O2﹣.下列对该燃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熔融电解质中,O2﹣由负极移向正极B.电池的总反应是2C4H10+13O2→8CO2+10H2OC.通入空气的一极是正极,电极反应为O2+4e﹣→2O2﹣D.通入丁烷的一极是负极,电极反应为C4H10+13O2﹣→4CO2+5H2O+26e﹣  二、填空题19.在稀溶液中1molH2SO4与足量NaOH反应放热114.6kJ,表示该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20.在101kPa时,H2在1molO2中完全燃烧生成2mol液态水,放出571.6kJ的热量,H2的燃烧热为      ,表示H2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21.(10分)(2022秋•河南校级月考)美国阿波罗宇宙飞船上使用的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新型的化学电池.其构造如图1所示:两个电极均由多孔性碳制成,通入的气体由孔隙中进入,并在电极表面放电.(1)a是      极(填正或负),b是      极(填正或负),电极反应式分别为:a      ,b      .(2)如图2是一个化学过程的示意图.已知甲池的总反应式为:2CH3OH+3O2+4KOH=2K2CO3+6H2O①请回答:甲池是      装置,B(石墨)电极的名称是      .20②写出下列电极反应式:通入CH3OH的电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A(Fe)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③乙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④当乙池中A(Fe)极的质量增加5.40g时,甲池中理论上转移电子      mol. 22.(14分)(2022秋•河南校级月考)进入秋冬季节后,郑州市频现雾霾天气,给人们的出行带来极大的不便和危害,人们“谈霾色变”.目前郑州市汽车保有量达230万量,汽车尾气的污染是引起雾霾的主要因素之一,NO和CO是汽车尾气的主要污染物.(1)一定条件下,NO2与SO2反应生成SO3和NO两种气体:NO2(g)+SO2(g)⇌SO3(g)+NO(g)将体积比为1:2的NO2、SO2气体置于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下列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体系压强保持不变b.混合气体颜色保持不变c.SO3和NO的体积比保持不变d.每消耗1molSO2的同时生成1molNO(2)某科研机构设计传感器检测CO的含量,其工作原理示意图如图,Pt电极上发生的是      反应(填“氧化”或“还原”);写出NiO电极的电极反应式      (3)在汽车尾气系统中安装催化转化器可减少CO和NO的污染,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理:      . 23.(12分)(2022秋•南昌校级期中)研究氮氧化物与悬浮在大气中海盐粒子的相互作用时,涉及如下反应:2NO2(g)+NaCl(s)⇌NaNO3(s)+ClNO(g)K1△H1<0(Ⅰ)2NO(g)+Cl2(g)⇌2ClNO(g)K2△H2<0(Ⅱ)(1)4NO2(g)+2NaCl(s)⇌2NaNO3(s)+2NO(g)+Cl2(g)的平衡常数K=      (用K1、K2表示).(2)为研究不同条件对反应(Ⅱ)的影响,在恒温条件下,向2L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0.2molNO和0.1molCl2,10min时反应(Ⅱ)达到平衡.测得10min内v(ClNO)=7.5×10﹣3mol•L﹣1•min﹣1,则平衡后n(Cl2)=      mol,NO的转化率а1=      .其它条件保持不变,反应(Ⅱ)在恒压条件下进行,平衡时NO的转化率а2      а1(填“>”“<”或“=”),平衡常数K2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若要使K2减小,可采用的措施是      .  2022-2022学年北大附中河南分校高二(上)抽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54)1.下列反应中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的是(  )20A.二氧化碳与碳生成一氧化碳B.碳与水蒸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C.碳酸钙受热分解D.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考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反应中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说明该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根据常见的放热反应知识来回答.【解答】解:常见的放热反应有:所有的物质燃烧、所有金属与酸、所有中和反应;绝大多数化合反应、置换反应;少数分解、复分解反应.A.二氧化碳与碳生成一氧化碳,是一个吸热反应,故A错误;B.碳与水蒸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是一个吸热过程,故B错误;C.石灰石高温煅烧是一个吸热过程,故C错误;D.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中和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的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题目难度不大. 2.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溴水中有下列平衡:Br2+H2O⇌HBr+HBrO当加入AgNO3(s)后溶液颜色变浅B.2NO2(g)⇌N2O4(g)(正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可使体系颜色加深C.反应CO+NO2⇌CO2+NO(正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可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合成氨反应N2+3H2⇌2NH3(正反应放热)中使用催化剂【考点】化学平衡移动原理.【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勒夏特利原理是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或温度等),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勒夏特利原理适用的对象应存在可逆过程,如与可逆过程的平衡移动无关,则不能用勒夏特利原理解释.【解答】解:A.溴水中有下列平衡:Br2+H2O⇌HBr+HBrO,当加入AgNO3(s)后,硝酸银与溴离子反应生成溴化银沉淀,平衡正向移动,溶液颜色变浅,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A不选;B.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二氧化氮浓度增大,体系颜色加深,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B不选;C.反应CO+NO2⇌CO2+NO(正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C不选;D.合成氨反应N2+3H2⇌2NH3(正反应放热),使用催化剂,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对化学平衡不产生影响,故不能用勒夏特里原理解释,故D选,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勒夏特列原理的使用条件,难度不大,注意使用勒夏特列原理的前提必须是可逆反应,催化剂对化学平衡不产生影响. 3.对可逆反应2A(s)+3B(g)⇌C(g)+2D(g)△H<0,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增加A的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20②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v(正)减小③压强增大一倍,平衡不移动,v(正)、v(逆)不变④增大B的浓度,v(正)>v(逆)⑤加入催化剂,B的转化率提高.A.①②B.④C.③D.④⑤【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①A是固体,其量的变化对平衡无影响;②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③压强增大平衡不移动,但v(正)、v(逆)都增大;④增大B的浓度,平衡向正反应移动;⑤催化剂不能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解答】解:①A是固体,增大A的量对平衡无影响,故①错误;②升高温度,v(正)、v(逆)均应增大,但v(逆)增大的程度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②错误;③压强增大平衡不移动,但v(正)、v(逆)都增大,故③错误;④增大B的浓度,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v(正)>v(逆),故④正确;⑤使用催化剂同等程度增大正、逆反应速率,化学平衡不发生移动,B的转化率不变,故⑤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比较基础,注意化学平衡发生移动的本质是改变条件引起正、逆速率不相等. 4.下列有关中和热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H+(l)+OH﹣(l)═H2O(l)△H=﹣57.3kJ/molB.准确测量中和热的实验过程中,至少需测定温度4次C.环形玻璃搅拌棒材料若用铜代替,则测量出的中和热数值偏小D.若稀酸溶液中H+与稀碱溶液中OH﹣的物质的量相等,则所测中和热数值更准确【考点】中和热.【分析】A.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状态为“aq”;B.准确测量中和热的实验过程,一般要测三次温度;C.铜导热性能强于玻璃;D.为了使反应充分进行,应使一方过量,而不是使二者物质的量相等.【解答】解:A.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aq)+OH﹣(aq)=H2O(l)△H=﹣57.3kJ/mol,故A错误;B.准确测量中和热的实验过程,一般要测三次温度,故B错误;C.中和热测定实验成败的关键是保温工作,金属铜的导热效果好于环形玻璃搅拌棒,所以测量出的中和热数值偏小,故C正确;D.中和反应热的测定应使盐酸充分反应,需加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减少盐酸的挥发,减少误差,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中和热的定义和中和热的测定实验,注意测定中和热的关键是保温,题目难度不大. 20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池充电时其正极应与外电源的负极相连而成为阴极B.氢氧燃料电池(碱性介质)的正极反应式:O2+4e﹣→2O2﹣C.粗铜精炼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是纯铜D.铁件上镀铜时,将铁件与电源的负极相连【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分析】A.电池充电时,电池的正极上要作阳极;B.正极上氧气得到电子;C.铜的精炼时,粗铜为阳极,纯铜为阴极;D.电镀时,镀层金属为阳极,镀件金属为阴极.【解答】解:A.电池充电时,电池的正极上要作阳极,所以应该把电池的正极与外电源正极相连,故A错误;B.氢氧燃料电池碱性介质中正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故B错误;C.粗铜精炼时,粗铜为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纯铜为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故C错误;D.铁表面镀铜时,铜应为阳极,铁为阴极,则铜与电源的正极相连,铁与电源的负极相连,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较为综合,涉及电镀、燃料电池电极反应、粗铜精炼原理等问题,为高考常见题型,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难度不大,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 6.向甲乙两个容积均为1L的恒容容器中,分别充入2molA、4molB和1molA、2molB.相同条件下,发生下列反应:A(g)+2B(g)xC(g)△H<0.测得两容器c(A)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可能等于3B.向平衡后的乙容器中充入氦气可使A的转化率降低C.将乙容器单独升温,c(A)可达到0.78mol/LD.若向甲容器中再充入2molA、4molB,平衡时甲容器中c(A)大于1.56mol/L【考点】等效平衡.【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A、D选项利用等效平衡分析,B、C选项利用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分析.【解答】解:A:甲容器所到达的平衡状态可以等效为乙容器压强增大一倍(体积缩小为原来的),当乙容器体积缩小为原来的时,这一瞬间,c(A)乙=1mol/L,大于0.78mol/L,说明容器内平衡受压强影响而移动,向着消耗A的方向移动,即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压强增大向着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故:1+2>X.故A错.20B:向平衡后的乙容器中充入氦气,容器内压强虽然增大,但反应混合物各组分的浓度不变,平衡不移动,转化率不变(压强影响平衡移动的本质是改变体积进而影响反应混合物各组分的浓度).故B错.C: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将乙容器单独升温,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即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A)增大,c(A)可达到0.78mol/L,故C对.D:向甲容器中再充入2molA、4molB,可以等效为原平衡状态下压强增大一倍,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转化率增大,所以平衡时甲容器中c(A)小于2倍原平衡中的c(A),所以平衡时甲容器中0.78mol/L<c(A)<1.56mol/L,故D错.故选C.【点评】本题考察的是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巧妙利用等效平衡是解A、D选项的关键. 7.合成氨反应:N2(g)+3H2(g)⇌2NH3(g)△H=﹣92.4kJ•mol﹣1,在反应过程中,正反应速率的变化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升高了温度B.t2时使用了催化剂C.t3时增大了压强D.t4时降低了温度【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分析】由图象可知,t1时正反应速率增大,t2时正逆反应速率同等程度增大,t3时正反应速率减小,t4时反应速率瞬间不变,然后减小,结合影响因素来解答.【解答】解:A.t1时正反应速率增大,且大于逆反应速率,则应为增大压强,故A错误;B.t2时正逆反应速率同等程度增大,则为使用了催化剂,故B正确;C.t3时正反应速率减小,且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则为减小压强,故C错误;D.t4时反应速率瞬间不变,然后减小,应为减小生成物浓度,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注意把握浓度、催化剂、温度、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即可解答,侧重反应速率图象的分析,明确速率变化程度为解答的关键,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8.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H1>△H2的是(  )①C(s)+O2(g)═CO2(g)△H1C(s)+O2(g)═CO(g)△H2②S(s)+O2(g)═SO2(g)△H1S(g)+O2(g)═SO2(g)△H2③H2(g)+O2(g)═H2O(l)△H12H2(g)+O2(g)═2H2O(l)△H2④CaCO3(s)═CaO(s)+CO2(g)△H1CaO(s)+H2O(l)═Ca(OH)2(s)△H2.A.①B.④C.②③④D.①②③【考点】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20【分析】①碳不完全燃烧放热少,焓变包含负号比较大小;②固体硫变为气态硫需要吸收热量;③反应热的数值与物质的物质的量成正比;④碳酸钙分解吸热焓变为正值,氧化钙和水反应是化合反应放热,焓变是负值.【解答】解:①碳不完全燃烧放热少,焓变包含负号比较大小,所以△H2>△H1,故①错误;②S的燃烧是放热反应,所以△H<0,固体硫变为气态硫需要吸收热量,所以△H1>△H2,故②正确;③H2的燃烧是放热反应,所以△H<0,反应热与物质的物质的量成正比,即2△H1=△H2,所以△H1>△H2,故③正确;④碳酸钙分解吸热焓变为正值,氧化钙和水反应是化合反应放热,焓变是负值,所以△H1>△H2,故④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反应能量变化分析判断,主要是盖斯定律的应用,物质量不同、状态不同、产物不同,反应的能量变化本题,题目较简单. 9.有甲、乙、丙、丁四种金属.将甲、乙用导线相连放入稀H2SO4中可以看到乙慢慢地溶解,而甲的表面有气体逸出.把丁放到乙的硝酸盐溶液中后,丁的表面覆盖一层乙的单质.用石墨电极电解含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甲和丙两种金属的盐溶液,丙的单质先析出.将甲放入稀盐酸中有H2析出.已知四种金属中有一种是铜.根据以上实验判断铜是(  )A.甲B.乙C.丙D.丁【考点】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专题】几种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分析】将甲、乙用导线相连放入稀H2SO4中可以看到乙慢慢地溶解,而甲的表面有气体逸出,则活泼性乙>甲;把丁放到乙的硝酸盐溶液中后,丁的表面覆盖一层乙的单质,则金属的活泼性丁>乙;用石墨电极电解含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甲和丙两种金属的盐溶液,丙的单质先析出,则金属的活泼性甲>丙;将甲放入稀盐酸中有H2析出,则甲位于氢之前,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将甲、乙用导线相连放入稀H2SO4中可以看到乙慢慢地溶解,而甲的表面有气体逸出,则活泼性乙>甲;把丁放到乙的硝酸盐溶液中后,丁的表面覆盖一层乙的单质,则金属的活泼性丁>乙;用石墨电极电解含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甲和丙两种金属的盐溶液,丙的单质先析出,则金属的活泼性甲>丙;将甲放入稀盐酸中有H2析出,则甲位于氢之前,所以金属活动性强弱顺序是丁>乙>甲>H>丙,所以丙是铜,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金属活泼性强弱判断,明确金属活泼性强弱与原电池正负极、金属之间的置换反应、离子放电顺序之间的关系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不大,金属性强弱、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方法是考查重点. 10.将1L含0.4molCu(NO3)2和0.4molKCl的水溶液用惰性电极电解一段时间后,在一个电极上析出0.3mol铜,此时在另一个电极上放出的气体的体积为(  )A.5.6LB.6.72LC.2.8LD.13.44L【考点】电解原理.20【专题】电化学专题.【分析】电解混合溶液时,阴极发生Cu2++2e﹣=Cu,可知阴极得到0.6mol电子,阳极发生:2Cl﹣﹣2e﹣=Cl2↑、4OH﹣﹣4e﹣=O2↑+2H2O,结合两极转移电子数目相等和电极方程式计算.【解答】解:阴极发生Cu2++2e﹣=Cu,可知阴极得到0.6mol电子,阳极发生:2Cl﹣﹣2e﹣=Cl2↑、4OH﹣﹣4e﹣=O2↑+2H2O,氯离子完全析出时,生成n(Cl2)=0.2mol,转移电子0.4mol,则生成氧气转移电子0.2mol,生成氧气0.05mol,所以阳极共生成(0.2+0.05)mol=0.25mol气体,气体体积=0.25mol×22.4L/mol=5.6L,故选A.【点评】本题以电解原理为载体考查了物质的量的有关计算,明确阳极上析出气体的成分再结合转移电子相等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中等. 11.已知蓄电池在充电时作电解池,放电时作原电池.铅蓄电池上有两个接线柱,一个接线柱旁标有“+”,另一个接线柱旁标有“﹣”.关于标有“+”的接线柱,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充电时作阳极,放电时作正极B.充电时作阳极,放电时作负极C.充电时作阴极,放电时作负极D.充电时作阴极,放电时放正极【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专题】电化学专题.【分析】标有“+”的接线柱,放电时为原电池的正极,充电时为电解池的阳极,以此来解答.【解答】解:铅蓄电池为二次电池,标有“+”的接线柱,放电时为原电池的正极,充电时为电解池的阳极,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二次电池和电极的判断,注意原电池的正极对应电解池的阳极时解答的关键,题目较简单. 12.温度一定时,于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mA(气)+nB(气)pC(气),达到平衡后,若将混合气体的体积压缩到原来的,当再次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为原平衡时C的浓度的1.9倍,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C气体的体积分数增大C.气体A的转化率升高D.m+n>p【考点】化学平衡的计算;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若将混合气体的体积压缩到原来的,如平衡不移动,C的浓度为原平衡时C的浓度的2倍,而当再次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为原平衡时C的浓度的1.9倍,说明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应有m+n<p,结合平衡移动特点解答该题.20【解答】解:A.将混合气体的体积压缩到原来的,如平衡不移动,C的浓度为原平衡时C的浓度的2倍,而当再次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为原平衡时C的浓度的1.9倍,说明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A正确;B.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气体的体积分数减小,故B错误;C.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气体A的转化率减小,故C错误;D.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应有m+n<p,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移动的判断,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把握缩小体积气体浓度的变化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此为解答该题的关键. 13.在如图装置中,若通电一段时间后乙装置左侧电极质量增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当甲装置中共产生标准状况下4.48L气体时,Cu电极上质量增加43.2gB.电解过程中装置丙的pH无变化C.丙中硝酸银溶液的浓度不变D.乙中左侧电极反应式:Cu2++2e﹣=Cu【考点】电解原理.【分析】若通电一段时间后铜电极质量增加,应为电解池的阴极,则X为负极,Y为正极,Ag为阳极,电解时阴极发生还原反应,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结合电解质溶液以及离子的放电顺序解答该题.【解答】解:若通电一段时间后铜电极质量增加,应为电解池的阴极,则Ag为阳极,X为负极,Y为正极,A.甲中发生2KCl+2H2O2KOH+Cl2↑+H2↑,当甲装置中共产生标准状况下4.48L气体时,则氯气为2.24L即0.1mol,转移电子为0.2mol,所以Cu电极上析出0.2mol银,其质量增加21.6g,故A错误;B.丙为电镀装置,溶液浓度不变,则pH不变,故B正确;C.丙装置是电镀装置,硝酸银的浓度在电解前后不变化,故C正确;D.乙中右侧电极连接电源的正极,做电解池的阳极,左侧阴极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Cu2++2e﹣=Cu,故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综合考查电解原理,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根据铜电极的质量变化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为解答该题的关键,答题时要把握离子的放电顺序. 2014.将固体NH4I置于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发生下列反应:①NH4I(s)⇌NH3(g)+HI(g);②2HI(g)⇌H2(g)+I2(g).达到平衡时,c(H2)=0.5mol/L,c(HI)=4mol/L,则此温度下反应①的平衡常数为(  )A.9B.16C.20D.25【考点】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分析】反应①的平衡常数k=c(NH3)•c(HI),NH4I分解生成的HI为平衡时HI与分解的HI之和,即为NH4I分解生成的NH3,由反应②可知分解的c(HI)为平衡时c(H2)的2倍,求出为NH4I分解生成的NH3,代入反应①的平衡常数k=c(NH3)•c(HI)计算.【解答】解:平衡时c(HI)=4mol•L﹣1,HI分解生成的H2的浓度为0.5mol•L﹣1.NH4I分解生成的HI的浓度为4mol•L﹣1+2×0.5mol•L﹣1=5mol•L﹣1,所以NH4I分解生成的NH3的浓度为5mol•L﹣1,所以反应①的平衡常数k=c(NH3)•c(HI)=5mol•L﹣1×4mol•L﹣1=20mol2•L﹣2.故选C.【点评】本题的解题关键在于平衡时HI为NH4I分解生成的HI与分解的HI之差,难度较大. 15.已知2H2(g)+O2(g)=2H2O(l)△H=﹣571.6kJ/mol,2CO(g)+O2(g)=CO2(g)△H=﹣282.9kJ/mol某H2和CO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时放出113.74kJ的热量,同时生成3.6g液态水,则原混合气体中H2和C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2:1B.1:2C.1:1D.2:3【考点】有关反应热的计算.【分析】先根据生成水的质量,利用2H2+O2═2H2O(l)可计算氢气的物质的量,利用混合气体燃烧放出的热量与氢气燃烧放出的热量来计算CO燃烧放出的热量,再利用热化学反应方程式来计算CO的物质的量,最后求出物质的量之比.【解答】解:水的物质的量为=0.2mol,由2H2+O2═2H2O可知,n(H2)=n(H2O)=0.2mol,由2H2(g)+O2(g)═2H2O(l)△H=﹣571.6kJ•mol﹣1可知0.2molH2燃烧放出的热量为57.16KJ,则CO燃烧放出的热量为113.74KJ﹣57.16KJ=56.58KJ,设混合气体中CO的物质的量为x,则CO(g)+O2(g)=CO2(g)△H=﹣283kJ•mol﹣11283KJx56.58KJ=,解得x=0.2mol,即n(CO)=0.20mol,原混合气体中H2和CO的物质的量均为0.2mol,H2和C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有关反应热的计算,明确物质的量与热量的正比例关系是解答的关键,难度不大,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 16.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A.等物质的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热量多20B.由H+(aq)+OH﹣(aq)=H2O(l)△H=﹣57.3kJ•mol﹣1可知,若将含5molH2SO4的浓硫酸与含1molNaOH的稀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kJ.C.由C(石墨)=C(金刚石)△H=+1.90kJ•mol﹣1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D.在101kPa时,2g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则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H2(g)+O2(g)=2H2O(l)△H=﹣285.8kJ•mol﹣1【考点】反应热和焓变.【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A、依据能量守恒,结合固体硫转化为气态硫需要吸热;B、浓硫酸溶解过程放热;C、物质能量越高越活泼;D、物质的量不同反应的焓变不同,热化学方程式书写不同;【解答】解:A、固体硫转化为气态硫需要吸热,等物质的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前者放出热量多,故A错误;B、若将含5molH2SO4的浓硫酸与含1molNaOH的稀溶液混合,浓硫酸溶解过程放热,所以反应放出的热量大于57.3kJ.故B正确;C、由C(石墨)=C(金刚石)△H=+1.90kJ•mol﹣1可知,反应是吸热反应,金刚石能量高于石墨,金刚石比石墨活泼,故C错误;D、在101kPa时,2gH2物质的量为1mol,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则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H2(g)+O2(g)=H2O(l)△H=﹣285.8kJ•mol﹣1;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计算应用,物质能量越高越活泼,注意浓硫酸溶解过程放热,题目较简单. 17.蓄电池放电时是起原电池的作用,在充电时起电解池的作用.下式是爱迪生蓄电池分别在充电、放电时的反应:Fe+NiO2+2H2OFe(OH)2+Ni(OH)2下列各种推断中正确的是(  )A.充电时铁做负极,NiO2做正极B.放电时阴极上的电极反应为:Fe(OH)2+2e﹣=Fe+2OH﹣C.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的阴离子是向正极方向移动D.蓄电池的两个电极必须浸入在碱性溶液中【考点】化学电源新型电池.【专题】电化学专题.【分析】根据原电池在放电时,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再根据元素化合价变化,可判断该电池负极发生反应的物质为Fe,正极为NiO2,此电池为碱性电池,在书写电极反应和总电池反应方程式时不能出现H+,故放电时的电极反应是:负极:Fe﹣2e﹣+2OH﹣=Fe(OH)2,正极:NiO2+2e﹣+2H2O=Ni(OH)2+2OH﹣.原电池充电时,发生电解反应,此时阴极反应为原电池负极反应的逆反应,阳极反应为原电池正极反应的逆反应.【解答】解:A、放电时铁做负极,NiO2做正极,充电时,电池正极和电源的正极相连,电池的负极和电源的正极相连,所以充电时铁做阴极,NiO2做阳极,故A错误;B、充电是电解池,由方程式可知此电池为碱性电池,反应方程式时不能出现H+,所以充电时阴极反应式为:Fe(OH)2+2e﹣=Fe+2OH﹣,故B错误;20C、放电时是原电池,负极:Fe﹣2e﹣+2OH﹣=Fe(OH)2,正极:NiO2+2e﹣+2H2O=Ni(OH)2+2OH﹣.电解质溶液中的阴离子向负极方向移动,故C错误;D、由方程式可知此电池为碱性电池,FE能够与酸反应,所以蓄电池的电极浸在碱性电解质溶液中,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原电池和电解池知识,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把握电极方程式的书写,为解答该题的关键,也是易错点,做题时注意体会. 18.有一种新燃料的电池,一极通入空气,另一极通入丁烷气体;电解质是掺杂氧化钇(Y2O3)的氧化锆(ZrO2)晶体,在熔融状态下能传导O2﹣.下列对该燃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熔融电解质中,O2﹣由负极移向正极B.电池的总反应是2C4H10+13O2→8CO2+10H2OC.通入空气的一极是正极,电极反应为O2+4e﹣→2O2﹣D.通入丁烷的一极是负极,电极反应为C4H10+13O2﹣→4CO2+5H2O+26e﹣【考点】化学电源新型电池.【专题】电化学专题.【分析】在燃料电池中,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C4H10﹣26e﹣+13O2﹣=4CO2+5H2O,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O2+4e﹣=2O2﹣,总反应式为2C4H10+13O2═8CO2+10H2O,在原电池中,阴离子向负极移动,阳离子向正极移动.【解答】解:A、在原电池中,阴离子向负极移动,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故A错误;B、燃料电池的总反应与燃料燃烧的化学方程式相同,为2C4H10+13O2═8CO2+10H2O,故B正确;C、通入空气的一极是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为:O2+4e﹣=2O2﹣,故C正确;D、丁烷具有还原性,在丁烷燃料电池中,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C4H10﹣26e﹣+13O2﹣=4CO2+5H2O,故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化学电源新型电池,侧重于电极反应方程式的考查,题目难度中等,注意从正负极发生的变化结合电解质的特点书写电极反应式. 二、填空题19.在稀溶液中1molH2SO4与足量NaOH反应放热114.6kJ,表示该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H2SO4(aq)+NaOH(aq)═Na2SO4(aq)+H2O(l)△H=﹣57.3kJ/mol .【考点】热化学方程式;中和热.【分析】根据中和热的概念:稀的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所放出的热量求出中和热以及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解答】解:稀溶液中1molH2SO4与足量NaOH反应放热114.6kJ,即生成2mol水放出114.6kJ的热量,反应的反应热为﹣11.46kJ/mol,中和热为﹣57.3kJ/mol,则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H2SO4(aq)+NaOH(aq)═Na2SO4(aq)+H2O(l)△H=﹣57.3kJ/mol,故答案为:H2SO4(aq)+NaOH(aq)═Na2SO4(aq)+H2O(l)△H=﹣57.3kJ/mol;【点评】本题考查中和热以及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问题,本题难度中等,注意准确理解中和热的概念.20 20.在101kPa时,H2在1molO2中完全燃烧生成2mol液态水,放出571.6kJ的热量,H2的燃烧热为 285.8kJ/mol ,表示H2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H2(g)+O2(g)═H2O(l);△H=﹣285.8kJ•mol﹣1 .【考点】热化学方程式;燃烧热.【分析】燃烧热是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放出的热量,计算1molH2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结合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写出热化学方程式.【解答】解:H2在1molO2中完全燃烧生成2mol液态水,放出571.6kJ的热量,根据H2(g)+O2(g)═H2O(l);可知H2的物质的量为2mol,则1molH2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571.6kJ=285.8kJ,因此H2的燃烧热为285.8kJ/mol;H2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g)+O2(g)═H2O(l);△H=﹣285.8kJ•mol﹣1故答案为:285.8kJ/mol,H2(g)+O2(g)═H2O(l);△H=﹣285.8kJ•mol﹣1【点评】本题考查了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和方法应用,燃烧热概念的分析判断,热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应用,题目较简单. 21.(10分)(2022秋•河南校级月考)美国阿波罗宇宙飞船上使用的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新型的化学电池.其构造如图1所示:两个电极均由多孔性碳制成,通入的气体由孔隙中进入,并在电极表面放电.(1)a是 负 极(填正或负),b是 正 极(填正或负),电极反应式分别为:a 2H2﹣4e﹣+4OH﹣=4H2O(或H2﹣2e﹣+2OH﹣=2H2O) ,b O2+2H2O+4e﹣=4OH﹣ .(2)如图2是一个化学过程的示意图.已知甲池的总反应式为:2CH3OH+3O2+4KOH=2K2CO3+6H2O①请回答:甲池是 原电池 装置,B(石墨)电极的名称是 阳极 .②写出下列电极反应式:通入CH3OH的电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CH3OH﹣6e﹣+8OH﹣=6H2O+CO32﹣ ,A(Fe)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Ag++e﹣=Ag .③乙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AgNO3+2H2O4Ag+O2↑+4HNO3 .④当乙池中A(Fe)极的质量增加5.40g时,甲池中理论上转移电子 0.05 mol.【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专题】电化学专题.20【分析】(1)氢氧燃料电池中,原电池工作时,氢氧燃料电池的总反应为2H2+O2=2H2O;通入氢气的一极a为电源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通入氧气的一极b为原电池的正极,发生还原反应;(2)①燃料电池中通氧气的是正极,通燃料的是负极,和正极相连的是阳极,和负极相连的是阴极;②燃料电池中燃料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甲醇失电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碳酸根离子和水;B电极与原电池负极相连,为阴极,银离子在B上得电子;③乙为电解池,电解质溶液为AgNO3,根据电解池的工作原理来回答;④根据电极方程式计算.【解答】解:(1)氢氧燃料电池中,通入氢气的一极为电源的负极,通入氧气的一极为原电池的正极,由于电解质溶液呈碱性,则负极电极反应式为:2H2﹣4e﹣+4OH﹣=4H2O(或H2﹣2e﹣+2OH﹣=2H2O),正极电极反应式为:O2+4e﹣+2H2O=4OH﹣,故答案为:负;正;2H2﹣4e﹣+4OH﹣=4H2O(或H2﹣2e﹣+2OH﹣=2H2O);O2+4e﹣+2H2O=4OH﹣;(2)①甲装置是燃料电池,属于原电池,其中通氧气的是正极,通燃料的是负极,和正极相连的是阳极,和负极相连的是阴极,所以石墨电极的名称是阳极,故答案为:原电池;阳极;②燃料电池中燃料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甲醇失电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碳酸根离子和水,其电极的电极反应式是CH3OH﹣6e﹣+8OH﹣═6H2O+CO32﹣;B电极与原电池负极相连,为阴极,银离子在B上得电子,其电极方程式为:Ag++e﹣=Ag;故答案为:CH3OH﹣6e﹣+8OH﹣═6H2O+CO32﹣;Ag++e﹣=Ag;③乙为电解池,电解质溶液为AgNO3,则乙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AgNO3+2H2O4Ag+O2↑+4HNO3,故答案为:4AgNO3+2H2O4Ag+O2↑+4HNO3;③乙池中A(Ag)极上银离子得电子生成Ag,其电极反应为Ag++e﹣=Ag,已知A(Ag)极的质量增加5.40g时,n(Ag)=0.05mol,则转移电子为0.05mol,故答案为:0.05.【点评】本题考查了原电池和电解池原理,明确离子放电顺序是解本题关键,难点是电极反应式的书写,题目难度中等. 22.(14分)(2022秋•河南校级月考)进入秋冬季节后,郑州市频现雾霾天气,给人们的出行带来极大的不便和危害,人们“谈霾色变”.目前郑州市汽车保有量达230万量,汽车尾气的污染是引起雾霾的主要因素之一,NO和CO是汽车尾气的主要污染物.(1)一定条件下,NO2与SO2反应生成SO3和NO两种气体:NO2(g)+SO2(g)⇌SO3(g)+NO(g)将体积比为1:2的NO2、SO2气体置于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下列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b a.体系压强保持不变b.混合气体颜色保持不变c.SO3和NO的体积比保持不变d.每消耗1molSO2的同时生成1molNO(2)某科研机构设计传感器检测CO的含量,其工作原理示意图如图,Pt电极上发生的是 还原 反应(填“氧化”或“还原”);写出NiO电极的电极反应式 CO﹣2e﹣+O2﹣=CO2 (3)在汽车尾气系统中安装催化转化器可减少CO和NO的污染,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理: 2NO+2CON2+CO2 .20【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专题】化学平衡专题;电化学专题.【分析】(1)根据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解答,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浓度、百分含量不变,以及由此衍生的一些量也不发生变化,解题时要注意,选择判断的物理量,随着反应的进行发生变化,当该物理量由变化到定值时,说明可逆反应到达平衡状态;(2)得电子的物质发生还原反应;NiO电极上NO失电子和氧离子反应生成二氧化氮;(3)在汽车尾气系统中安装催化转化器可将CO和NO转化为氮气和二氧化碳.【解答】解:(1)a.反应前后系数和相等,无论是否达到平衡,体系压强都保持不变,不能用于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故错误;b.混合气体颜色保持不变,说明各组分浓度不变,能说明达到平衡状态,故正确;c.SO3和NO的体积比会始终保持不变,不能说明达到平衡状态,故错误;d.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则每消耗1molSO3的同时生成1molNO2,不能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故D错误;故选b;(2)铂电极上氧气得电子生成氧离子而被还原,NiO电极上CO失电子和氧离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所以电极反应式为CO+O2﹣﹣2e﹣=CO2,故答案为:还原;CO﹣2e﹣+O2﹣=CO2;(3)汽车尾气系统中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NO2CO2+N2,故答案为:2NO+2CON2+CO2.【点评】该题综合考查化学反应原理的基础知识,涉及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电池原理等,题目难度中等,注意相关知识的积累. 23.(12分)(2022秋•南昌校级期中)研究氮氧化物与悬浮在大气中海盐粒子的相互作用时,涉及如下反应:2NO2(g)+NaCl(s)⇌NaNO3(s)+ClNO(g)K1△H1<0(Ⅰ)2NO(g)+Cl2(g)⇌2ClNO(g)K2△H2<0(Ⅱ)(1)4NO2(g)+2NaCl(s)⇌2NaNO3(s)+2NO(g)+Cl2(g)的平衡常数K=  (用K1、K2表示).(2)为研究不同条件对反应(Ⅱ)的影响,在恒温条件下,向2L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0.2molNO和0.1molCl2,10min时反应(Ⅱ)达到平衡.测得10min内v(ClNO)=7.5×10﹣3mol•L﹣1•min﹣1,则平衡后n(Cl2)= 0.025 mol,NO的转化率а1= 75% .其它条件保持不变,反应(Ⅱ)在恒压条件下进行,平衡时NO的转化率а2 > а120(填“>”“<”或“=”),平衡常数K2 不变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若要使K2减小,可采用的措施是 升高温度 .【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1)依据化学平衡常数概念,结合反应化学方程式书写平衡常数,结合平衡常数表达式计算得到平衡常数关系;(2)依据平衡三段式列式计算,依据反应速率概念计算V=、转化率概念的计算,转化率=×100%,反应(Ⅱ)在恒压条件下进行,随反应进行,气体体积减小,为保持恒压所以容器体积减小,压强比恒容容器大,平衡正向进行,平衡时NO的转化率α2增大;平衡常数随温度变化,不随浓度、压强变化,若要使K2减小,平衡逆向进行,反应是放热反应,依据平衡移动原理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进行,平衡常数随温度变化.【解答】解:(1)①2NO2(g)+NaCl(s)⇌NaNO3(s)+ClNO(g),△H1<0(Ⅰ),平衡常数K1=,②2NO(g)+Cl2(g)⇌2ClNO(g),△H2<0(Ⅱ),平衡常数K2=,(1)③4NO2(g)+2NaCl(s)⇌2NaNO3(s)+2NO(g)+Cl2(g)的平衡常数K=,计算得到K=,故答案为:;(2)在恒温条件下,向2L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0.2molNO和0.1molCl2,10min时反应(Ⅱ)达到平衡,测得10min内v(ClNO)=7.5×10﹣3mol•L﹣1•min﹣1,物质的量为7.5×10﹣3mol•L﹣1•min﹣1×10min×2L=0.15mol,2NO(g)+Cl2(g)⇌2ClNO(g),起始量(mol)0.20.10变化量(mol)0.150.0750.15平衡量(mol)0.050.0250.15则平衡后n(Cl2)=0.025mol,NO的转化率α1=×100%=75%;其他条件保持不变,反应(Ⅱ)在恒压条件下进行,随反应进行,气体体积减小,为保持恒压所以容器体积减小,压强比恒容容器大,平衡正向进行,平衡时NO的转化率α2增大;平衡常数随温度变化,不随浓度、压强变化,若要使K2减小,平衡逆向进行,反应是放热反应,依据平衡移动原理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进行;故答案为:0.025;75%;>;不变;升高温度.20【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分析应用判断,掌握基础是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20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化学
发布时间:2022-08-25 11:30:10 页数:20
价格:¥3 大小:183.76 KB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