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课件
首页

四川省万源市第四中学2022届高三化学上学期10月检测练习试题含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1

2/11

剩余9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四川省万源市第四中学2022届高三10月检测练习化学试题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1.下列解释实验事实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氯气:Cl2+2OH-ClO-+Cl-+H2OB.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制备二氧化碳:+2H+CO2↑+H2OC.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混合产生沉淀:Ba2++BaSO4↓D.铜片放入稀硝酸中产生气体:Cu+4H++2Cu2++2NO2↑+2H2O【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氯气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NaCl、NaClO和H2O,NaOH、NaCl、NaClO都是可溶性的强电解质,可写成离子形式,A正确;大理石主要成分是CaCO3,是难溶于水的物质,因此不能拆写成离子形式,B错误;.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混合产生沉淀的同时,H+和OH-也反应生成水,C错误;铜片放入稀硝酸中应该产生NO气体,D错误。答案选A。 2.对下列物品标签的分析不正确的是【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保存,浓度的计算,及某些化学用语的使用等知识。饱和氯水中含有溶质HCl显酸性,且具有挥发性,可以腐蚀橡胶塞,A错误。腐蚀品都不能和皮肤直接接触,B正确。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C正确;根据浓度公式c==18.4mol/L,D正确,因此分析不正确的应该选择A项。 -11-3.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33.6L氯气与27g铝充分反应,生成1molAlCl3B.1molSO2与足量O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SO3,共转移2NA个电子C.通常状况下,2.24L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中氮原子和氧原子数比为1:2D.1L1mol/L的Na2CO3溶液中所含阴离子数等于NA个【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了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常温常压下,氯气的物质的量不一定是1.5mol,所以无法计算生成AlCl3的物质的量,故A错;SO2与O2的反应为可逆反应,不能完全反应,所以1molSO2与足量O2反应转移电子数小于2NA,故D错;NO2和N2O4分子中氮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都为1:2,所以通常状况下,2.24L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中氮原子和氧原子数比为1:2,故C正确;由于1个碳酸根离子水解可生成1个碳酸氢根离子和1个氢氧根离子,阴离子数增多,所以1L1mol/L的Na2CO3溶液中所含阴离子数大于NA个,故D错。 4.下列实验不能作为判断依据的是A.钠和钾分别与冷水反应,判断钠和钾的金属性强弱B.Cl2与Br2分别和H2反应,判断氯与溴的非金属性强弱C.碳酸钠溶液显碱性,硫酸钠溶液显中性,判断碳与硫的非金属性强弱D.在MgSO4与Al(NO3)3溶液中分别加入过量的氨水,判断镁与铝的金属性强弱【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了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通过钠和钾分别与冷水反应的剧烈程度可以判断金属的活动性,故A正确,不选。通过Cl2与Br2分别与足量的H2反应的难易程度可以判断非金属性强弱,故B正确,不选。硫酸钠溶液显中性,则硫酸钠对应的酸硫酸为强酸,碳酸钠溶液显碱性,则碳酸钠对应的的酸碳酸为弱酸,其都为最高价含氧酸,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则非金属性越强,硫酸为强酸,碳酸为弱酸,所以硫的非金属性强于碳,故B正确,不选。镁离子与铝离子与氨水反应都会产生沉淀,且沉淀都不溶解,所以不能判断金属的活动性,所以不能判断金属的活动性,故D错,选D。 5.如图是三种稀酸对Fe-Cr合金的腐蚀性随Cr含量变化的实验结果,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11-A.稀硝酸对Fe-Cr合金的腐蚀性比稀硫酸和稀盐酸的弱B.随着Cr含量增加,稀硝酸对Fe-Cr合金的腐蚀性减弱C.Cr含量大于13%时,因为三种酸中硫酸的氢离子浓度最大,所以对Fe-Cr合金的腐蚀性最强D.稀硝酸和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6HNO3(稀)Fe(NO3)3+3NO2↑+3H2O【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了金属与酸的反应。根据图象知,合金中Cr含量越大,硝酸对其腐蚀速率越慢,稀硫酸、稀盐酸对其腐蚀速率越快,Cr含量大于13%时,腐蚀速率大小为:硫酸>盐酸>硝酸,故A错。根据图象知,合金中Cr含量越大,硝酸对其腐蚀速率越慢,曲线呈下降趋势,故B正确。硝酸和盐酸中氢离子浓度相等,但腐蚀Cr速率不等,所以不能解释盐酸硝酸氢离子浓度相等,但硝酸腐蚀速度慢,故C错。铁和少量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反应方程式为Fe+8HNO3(稀)2Fe(NO3)2+2NO↑+4H2O,故D错。 6.下列实验过程中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Y)与加入试剂的量(X)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A.向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且边滴边振荡B.向NaAlO2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过量且边滴边振荡C.向NH4Al(SO4)2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过量D.向NaOH、Ba(OH)2、NaA1O2的混合溶液中逐渐通入二氧化碳至过量【答案】C-11-【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反应与图象的关系。A.向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且边滴边振荡,先产生氢氧化铝沉淀:AlCl3+3NaOHAl(OH)3↓+3NaCl,继续滴加NaOH溶液,Al(OH)3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沉淀溶解:NaOH+Al(OH)3NaAlO2+2H2O,所以沉淀量达到最大消耗NaOH,和沉淀溶解消耗NaOH的比为3:1;故A错误;B.向NaAlO2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开始阶段先产生氢氧化铝沉淀,发生反应:Al+H++H2OAl(OH)3↓,随着盐酸的逐滴加入,则沉淀开始溶解,发生反应:Al(OH)3+3H+Al3++3H2O,所以沉淀量达到最大消耗的盐酸和沉淀完全溶解消耗的盐酸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3,故B错误;C.向NH4Al(SO4)2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开始滴加NaOH发生反应为Al3++3OH-Al(OH)3↓,先产生氢氧化铝沉淀,当Al3+沉淀完全后,然后发生反应+OH-NH3•H2O;此时沉淀氢氧化铝的量不变,最后继续滴加NaOH,发生反应Al(OH)3+OH-Al+2H2O,氢氧化铝沉淀溶解,沉淀量达到最大消耗NaOH、沉淀量不变和沉淀溶解消耗NaOH的比为3:1:1;故C正确;D.向NaOH、Ba(OH)2、NaA1O2的混合溶液中逐渐通入二氧化碳至过量,先发生反应:Ba(OH)2+CO2BaCO3↓+H2O,产生沉淀,然后发生反应:CO2+2NaOHNa2CO3+H2O,此时沉淀的量不变,再发生反应2NaAlO2+CO2+3H2O2Al(OH)3↓+Na2CO3,产生沉淀,又发生反应:+H2O+CO22,BaCO3+H2O+CO2Ba(HCO3)2,Na2CO3+H2O+CO22NaHCO3沉淀量不变,最后发生反应:BaCO3+H2O+CO2Ba(HCO3)2,沉淀部分溶解,故D错误;故选C。 7.X的水溶液中只可能溶有Mg2+、K+、Al3+、、、、、中的若干种离子,某同学对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气体甲一定是纯净物B.K+、和一定存在于溶液X中C.沉淀甲是硅酸和硅酸镁的混合物D.和一定不存在于溶液X中【答案】B-11-【解析】本题考查离子的检验和离子共存。加HCl有气体说明有、中的至少一种离子,生成的气体可以是二氧化碳、或是二氧化硫或是二者的混合物,一定不存在碳酸根离子或是亚硫酸根离子不共存的离子,所以不存在镁离子、铝离子,加盐酸有沉淀,说明一定有硅酸根离子,硅酸是沉淀,加入过量氨水(提供OH-)有沉淀生成,只能是氢氧化铝沉淀,说明此时溶液中存在铝离子,但是原来溶液中的铝离子一定不能存在,所以该铝离子是偏铝酸根离子和盐酸反应生成的,所以,一定存在偏铝酸根离子,要保证溶液电中性,只有K+这一个阳离子,所以一定存在钾离子。A、溶液中一定含有、中的至少一种离子,则一定不含有镁离子,它们和镁离子不共存,所以沉淀甲是硅酸,不可能是硅酸镁,故A错误;B、根据上述推断,溶液中一定含有K+、和,故B正确;C、加HCl有气体说明有、中的至少一种离子,生成的气体可以是二氧化碳、或是二氧化硫或是二者的混合物,故C错误;D、碳酸根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是否存在不能确定,故D错误,故选B。 第II卷(非选择题)二、填空题:8.发生在天津港“8·12”特大火灾爆炸事故,再一次引发了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1)为了减少空气中SO2的排放,常采取的措施是将煤转化为清洁气体燃料。已知:H2(g)+1/2O2(g)H2O(g) ΔH1=-241.8kJ·mol-1C(s)+1/2O2(g)CO(g)  ΔH2=-110.5kJ·mol-1则焦炭与水蒸气反应生成CO的热化学方程为:                        。(2)由于CaC2、金属钠、金属钾等物质能够跟水反应给灾后救援工作带来了很多困难。如果在实验室,你处理金属钠着火的方法是                        。(3)事故发生后,爆炸中心区、爆炸区居民楼周边以及海河等处都受到了严重的氰化物污染。处理NaCN的方法是:用NaClO在碱性条件下跟NaCN反应生成无毒害的物质,试写出该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4)电化学降解法可用于治理水中硝酸盐的污染。-11-电化学降解的原理如图所示,电源正极为    (填“a”或“b”);若总反应为4+4H+5O2↑+2N2↑+2H2O,则阴极反应式为                  。(5)欲降低废水中重金属元素铬的毒性,可将转化为Cr(OH)3沉淀除去。已知在常温下:Ksp[Fe(OH)2]=1×10-15、Ksp[Fe(OH)3]=1×10-38、Ksp[Cr(OH)3]=1×10-23,当离子浓度在1×10-5mol/L以下时认为该离子已经完全沉淀,请回答:①相同温度下Fe(OH)3的溶解度      Cr(OH)3的溶解度(填“>”、“<”或“=”)。②浓度为0.1mol/L的Fe2+与10.0mol/LCr3+同时生成沉淀的pH范围是      。【答案】(1)C(s)+H2O(g)CO(g)+H2(g) ΔH=+131.3kJ·mol-1(2)用沙土扑灭(3)2OH-+2CN-+5ClO-2 +5Cl-+H2O+N2↑(4)a   2 +12H++10e-N2↑+6H2O(5)<    7.0~8.0【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盖斯定律及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电解原理及沉淀溶解平衡等知识。由题意知道:①H2(g)+1/2O2(g)H2O(g) ΔH1=-241.8kJ·mol-1②C(s)+1/2O2(g)CO(g)  ΔH2=-110.5kJ·mol-1,③C(s)+H2O(g)CO(g)+H2(g)  ΔH3,可观察发现:③=②-①,则ΔH3=ΔH2-ΔH1=-110.5kJ·mol-1-(-241.8kJ·mol-1)=+131.3kJ·mol-1,则焦炭与水蒸气反应生成CO的热化学方程为:C(s)+H2O(g)CO(g)+H2(g) ΔH=+131.3kJ·mol-1。(2)金属钠着火不能用水灭火,因为金属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气,会引起爆炸,也不能用CO2灭火,钠的氧化物会与CO2反应生成氧气,因此如果在实验室,处理金属钠着火的方法应该是:用沙土扑灭。(3)NaClO在碱性条件下跟NaCN反应生成无毒害的物质,该无害物质应该是氮气,反应中ClO-应该是氧化剂被还原成氯离子,而CN-为还原剂被氧化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在碱性条件下生成碳酸根离子,因此该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OH-+2CN-+5ClO-2 +5Cl-+H2O+N2↑。(4)根据电化学降解的原理,氧气是氧化产物,应该在阳极极生成,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氮气是还原产物在阴极生成,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结合图像,电源正极为a;阳极反应式为:10H2O-10e-20H++5O2↑,而总反应为:4+4H+5O2↑+2N2↑+2H2O,而阴极反应式为总反应式减去阳极反应式,即阴极反应式为:2 +12H++10e-N2↑+6H2O。(5)因为Ksp[Fe(OH)3]=1×10-38、Ksp[Cr(OH)3]=1×10-23,所以Ksp[Fe(OH)3]<ksp[cr(oh)3],fe(oh)3的溶解度<cr(oh)3的溶解度;ksp[fe(oh)2]=[fe2+]×[oh-]2=1×10-15,浓度为0.1mol l="">Br2,故上述实验现象不是发生化学反应所致,则溶液呈黄色是含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所致。②乙同学认为氧化性:Br2>Fe3+,故上述实验现象是发生化学反应所致,则溶液呈黄色是含____________________所致。(3)设计实验并验证:丙同学为验证乙同学的观点,选用下列某些试剂设计出两种方案进行实验,并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证明了乙同学的观点确实是正确的。供选用的试剂:a.酚酞试液   b.四氯化碳    c.无水酒精   d.硫氰化钾溶液请你在下列表格中写出丙同学选用的试剂及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试剂填序号)选用试剂实验现象方案1方案2(4)应用与拓展:①在足量的稀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1~2滴溴水,溶液呈黄色所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在100mLFeBr2溶液中通入2.24LCl2(标准状况),溶液中有1/3的Br-被氧化成单质Br2,则原FeBr2溶液中FeBr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2)①Br2;   ②Fe3+-11-(3)(4)①2Fe2++Br22Fe3++2Br-   ②1.2mol·L-1【解析】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基础知识。(2)Fe2+的颜色:浅绿色,Fe3+的颜色:棕黄色,溴水的颜色:橙黄色。根据题意在足量的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l-2滴溴水,若Fe3+氧化性强于Br2,则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溶液呈黄色是由加入溴水引起的;如果Br2氧化性强于Fe3+,则发生反应:2Fe2++Br22 Fe3++2Br-,生成了Fe3+,则溶液呈黄色是由Fe3+引起的,因此①中甲同学认为氧化性:Fe3+>Br2,不发生反应,溶液呈黄色是由溴水引起的;②中乙同学认为氧化性:Fe3+<Br2,发生反应生成Fe3+,溶液呈黄色是由Fe3+引起的,故答案为:Br2;Fe3+;(3)乙同学的观点认为氧化性:Fe3+<Br2,则会发生反应:2 Fe2++Br22Fe3++2Br-,由于溴水少量,要全部参与反应,生成物中生成了Fe3+。要证明乙同学的观点确实正确,设计两种方案进行实验。方案一:证明溶液中不存在Br2,根据题意,选择试剂四氯化碳来进行萃取实验,由于四氯化碳呈无色、密度大于水、与水不互溶、易溶解Br2,观察到现象为:出现分层现象,下层为四氯化碳,且呈无色,则证明方案一正确;方案二:证明溶液中存在Fe3+,根据题意,选择试剂硫氰化钾溶液,观察到现象为溶液呈血红色,则证明方案二正确。方案一、方案二都正确即可证明乙同学的观点确实正确,故答案为: 选用试剂(填序号)实验现象方案1b下层(CCl4层)无色方案2d溶液变为血红色(4)①根据结论:氧化性:Fe3+<Br2,在足量的稀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1~2滴溴水时,Br2可以把Fe2+氧化成Fe3+,Br2本身被还原成Br-。确定出反应物和生成物后Fe2++Br2→Fe3++Br-,再根据化合价升降法配平,+2价Fe上升到+3价Fe,化合价上升1价,Br2中0价降低到-1价,一共降低2价,所以Fe2+前计量数为2,Br2前计量数为1,根据原子守恒,Fe3+前计量数为2,Br-前计量数为2,故离子方程式为2 Fe2++Br22Fe3++2Br-,故答案为:2 Fe2++Br22Fe3++2Br-;②FeBr2在溶液中电离出Fe2+、Br-,Cl2通入FeBr2溶液中,既能氧化Fe2+,又能氧化Br-。发生的反应为2Fe2++Cl22Fe3++2Cl-、2Br-+Cl2Br2+2Cl-,根据反应2Fe2++Br22Fe3++2Br-,还原剂是Fe2+,还原产物是Br-,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即得还原性:Fe2+>Br-,因此Cl2先氧化Fe2+,后氧化Br-。根据已知条件,100ml-11-FeBr2溶液中,V(Cl2)═2.24L,n(Cl2)══0.1mol,还原性Fe2+>Br-,氯气先氧化亚铁离子,亚铁离子反应完毕,再氧化溴离子,令原溶液中FeBr2的物质的量为amol,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则:amol×(3-2)+×2×amol×[0-(-1)]=0.1mol×2,解得a=0.12,故原FeBr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1.2mol/L。 五、综合题:11.丙烷在燃烧时能放出大量的热,它也是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作为能源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已知:①2C3H8(g)+7O2(g) 6CO(g)+8H2O(l)△H1=﹣2741.8kJ/mol②2CO(g)+O2(g) 2CO2(g)△H2=﹣566kJ/mol(1)反应C3H8(g)+5O2(g) 3CO2(g)+4H2O(l)的△H=             。(2)现有1molC3H8在不足量的氧气里燃烧,生成1molCO和2molCO2以及气态水,将所有的产物通入一个固定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可逆反应:CO(g)+H2O(g)CO2(g)+H2(g)△H=+41.2kJ/mol①下列事实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的是          。a.体系中的压强不发生变化b.v正(H2)=v逆(CO)c.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发生变化d.CO2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②5min后体系达到平衡,经测定,H2为0.8mol,则v(H2O)=        ,此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为             。③向平衡体系中充入少量CO则平衡常数K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3)依据(1)中的反应可以设计一种新型燃料电池,一极通入空气,另一极通入丙烷气体;燃料电池内部是熔融的掺杂着氧化钇(Y2O3)的氧化锆(ZrO2)晶体,在其内部可以传导O2﹣,电池内部O2﹣由      极移向         极(填“正”或“负”),电池的负极电极反应式为          。(4)用上述燃料电池和惰性电极电解足量Mg(NO3)2和NaCl的混合溶液.电解开始后阴极区的现象为          。【答案】(1)△H=﹣2219.9kJ/mol(2)①b、d   ②v(H2O)=0.16mol/(L.min)     3.5    ③不变(3)正,负;   C3H8+10O2--20e-3CO2+4H2O(4)有无色气体生成,有白色沉淀生成-11-【解析】本题考查了盖斯定律的应用、有关化学平衡的知识及原电池、电解池原理。(1)已知:①2C3H8(g)+7O2(g)6CO(g)+8H2O(l)△H1=-2741.8kJ/mol;②2CO(g)+O2(g)2CO2(g)△H2=-566kJ/mol,根据盖斯定律,①+②×3得2C3H8(g)+10O2(g)=6CO2(g)+8H2O(l)△H3=-2741.8kJ/mol+(-566kJ/mol)×3=-4439.8kJ/mol,即C3H8(g)+5O2(g)3CO2(g)+4H2O(l)△H=-2219.9kJ/mol。(2)①由反应可知,反应前后的压强始终不变,则体系中的压强不发生变化,不能判断平衡,故a错。v正(H2)=v正(CO),只能说明正反应速率的关系,无法确定正逆反应速率的关系,故b错。因体积不变,气体的总质量不变,所以混合气体的密度始终不变,不发生变化,不能判断平衡,故c错。CO2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由平衡的特征“定”可知,则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故d正确。②5min后达到平衡,H2为0.8mol,则v(H2)==0.16mol/(L•min),根据物质的计量数之比等于速率之比可得v(H2O)=v(H2)=0.16mol/(L•min)。根据元素守恒可知,1molC3H8在不足量的氧气里燃烧,生成1molCO和2molCO2,生成水为4mol,根据三段式求解:解得K==3.5。③因平衡常数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3)原电池内部阴离子向由正极向负极移动,所以电池内部O2-由正极移向负极,原电池负极发生氧化反应,丙烷在负极放电,与O2-结合生成二氧化碳与水,电极反应式为C3H8+10O2--20e-3CO2+4H2O。(4)电解池阴极发生还原反应,阳离子在阴极放电,水在阴极放电,电极反应式为2H2O-2e-H2↑+2OH-,同时发生反应Mg2++2OH-Mg(OH)2↓,故电解开始后阴极的现象为:有无色气体生成,有白色沉淀生成。 -11-</ksp[cr(oh)3],fe(oh)3的溶解度<cr(oh)3的溶解度;ksp[fe(oh)2]=[fe2+]×[oh-]2=1×10-15,浓度为0.1mol>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化学
发布时间:2022-08-25 11:28:24 页数:11
价格:¥3 大小:208.28 KB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