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课件
首页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综合检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5

2/15

剩余13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综合检测试卷一、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默写。(10分)(1)风声一何盛,________________!(2)相顾无相识,________________。(3)山随平野尽,________________。(4)晓雾将歇,________________;夕日欲颓,沉鳞竞跃。(5)《三峡》中描写夏季江水暴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陶渊明的《饮酒》中,表现怡然自得,恬淡闲适,热爱自然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借用典故抒发至死不悔的报国之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小题。(10分)苏州,我从遥远的庐州赶来,只为邂逅你温婉的面容。烟雨朦胧、眼也蒙蒙、心也蒙蒙,小雨xī沥,落在青砖黛瓦:声起!叮咚叮咚!落在荷塘亭阁:忆起!涌动涌动!落在假山池沼:流年!匆匆匆匆!问过每一株百年的蜡梅,聊过每一块苍颜的青石,寻觅着你的影踪,他们说啊:你藏在亭台轩谢的花纹里、你躲在绣娘的针线中、你散步在花瀑流转的海洋里、你静思在街巷的yāo喝声中,我不再寻觅,闭上眼睛,随着那悠悠的琴音,任由你走入我的心……(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温婉(  )    朦(  )胧xī(  )沥吆(  )喝(2)文段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其正确写法是“________”。(2分)第15页共15页(3)“吆喝”在文段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4)文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2分)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下面的题目。(6分)(1)从《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我们读到了这样一群人,他们不屈不挠,艰苦奋斗:书生出身的“造反者”__________(人名),是大官僚地主的儿子,先后就读于南开中学、南开大学,曾组织上海罢工,是党的创建人之一;一家被灭口66人,让斯诺懂得“阶级斗争”的红色窑工__________(人名)……(2分)(2)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预言“红色革命必将胜利”,请结合下面三则材料,分析斯诺提出这个预言的依据。(4分)材料一 他(朱德)的生活和穿着都跟普通士兵一样……在长征途中,他把马让给走累了的同志骑,自己却大部分步行。材料二 “红军对我们很好,我们从来没有挨过打,”“老表”说,“这里大家打仗是为了帮助穷人,救中国。红军打地主和白匪,红军是抗日的。这样的军队怎么会有人不喜欢呢?”材料三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毛泽东《七律·长征》)4.为宣传中国传统文化,加深学生们对中国棋文化的了解,学校将开展主题为“走进中国棋文化”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9分)(1)中国象棋里有个举足轻重的棋子——“象”。按照汉字演变的先后顺序,下列的“象”排列正确的是(  )(2分)第15页共15页A.①②③④B.③①②④C.③①④②D.①③④②(2)关于象棋,有很多有趣的对联。下面两副对联已被打乱,请你按照正确顺序重新组合。(只填序号)(3分)①一盘弈局,巧计可全赢②棋如世事,觉悟者几人③半壁江山,善谋能一统第一副:上联:世事如棋,胜败局无数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副: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面是小明为本次活动写的发言稿,其中有几处错误,请你帮他修改。(4分)在中国的棋林之中,影响最为深远的当属围棋和象棋。俗语有云:“棋局小世界,世界大棋局。”【A】作为典型的中国文化载体,二者以棋盘和棋子辐射出中国传统社会的缩影。围棋的存在表明中华文化体系中存在着民主的精神、平等的理念;【B】象棋的存在所表现出来的便可视为先人为保江山社稷而不惜一切代价的群体理念和视死如归、杀身成仁。这两种精神和理念相辅相成,共同支撑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厦。①【A】句中词语搭配不当,应将“______”改为“________”。(2分)②【B】句中成分残缺,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二、阅读(55分)第15页共15页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一](19分)材料一 父爱就像那场雪黑王辉①父亲发来短信说,看天气预报,你那边要下雪了,及时加件衣服。不行给你寄些钱过去,再买几件羽绒服。②对于名落孙山、只好回家务农的父亲来说,我是他最后的希望。我一出生,他就表现出对我十二分的关怀和疼爱。“阴天下雨打孩子”是我们那儿的一句老话。别的父亲打孩子像家常便饭,而我的父亲,纵使我再调皮,他也从来不肯打我。我小时候十分怕冷,天稍微冷一点就不肯起床上学。父亲会好言劝我,还把我的棉裤棉袄放在煤火上烤热才让我穿。有几次煤火灭了,生不着,父亲便把冰冷的棉裤棉袄放在他身上暖热。母亲看不惯父亲这般溺爱我,屡屡劝他不要惯坏我。父亲摇摇头,说他要让我快乐地成长。③上小学的时候,我都是跟着别的大孩子一起去。可一到下雪天,对冷的恐惧让我不觉放慢了出门的脚步。父亲害怕我受罪,就送我上学。放学时,父亲绝对是要守在学校门口的。天寒地冻,银装素裹一片,父亲不住地跺脚走动,以驱散身上的严寒。在上学、放学的路上,他用买来的军大衣紧紧地把我裹在怀里,给我讲故事。父亲看过很多书,他讲《三国演义》,讲《水浒传》,讲岳飞,比书上写得还精彩。外面是飘飞的雪,我在父亲的怀里,暖暖和和地听父亲讲述一个个热血沸腾的故事,那是我童年最幸福的事情。上高中时,老师屡屡对我作文中奇异的想象力和流畅的语言表示赞赏。她不知道,这全是父亲的功劳。正是在父亲的怀抱里,我完成了古典文学的启蒙。④高二那年冬天,天空中飘落起鹅毛般的大雪。我正在课堂上百无聊赖之时,教务处通知我,校门外有人找。我去看时,原来是父亲。由于学校是封闭式管理,不让闲人进去,父亲只能在门外等。茫茫大雪不住地落在父亲身上,父亲成了一个“雪人”第15页共15页。我的眼圈一红,随即就和门卫吵起来,说他们不近人情,这么冷的天,让一个人站在冰天雪地里,那是什么滋味?!父亲朝我摆摆手,说:“算了算了,人家也有人家的难处。”⑤父亲把我带到县城里,给我买了几件棉衣。说上高中了,不能让同学笑话,要穿些像样的衣服。转眼之间到了中午,他领我去街边的饭馆吃饭,点的全是肉菜。他说上学辛苦,不住地往我碗里夹菜。父亲告诉我,他要去外面打工了,由于离年底太近,过年可能就不回来了。学费年前会邮回来,不会耽误我上学。我哽咽了,要不是因为我,父亲也不会这般操劳。父亲笑了,说:“傻孩子,你好好学习,考上大学,就是我最大的欣慰。”⑥在雾气氤氲的车站,父亲摆摆手,说:“不用陪我了,赶快回去上课吧!功课要紧。”我点点头,忙不迭地往回赶。路过车站的窗户边,我往里看了一眼,却发现父亲正趴在窗户边望我。泪水不争气地流了下来。有父亲的激励,我发奋努力,终于考上了大学,实现了父亲的愿望。只不过,毕业后,一个人在城市过得艰难,还要父亲操心,这成了我心中的隐痛。⑦不论我长多么大,有多么老,父亲给我的关怀,永远像雪覆盖麦苗一样使我免受饥寒。【甲】我很感动,给父亲回短信道:我有钱,不用你们操心了。衣服够穿,你和妈也要注意保暖。父亲回短信说:我和你妈都很好,在外面我们照顾不了你,要好好地照顾自己。看了父亲的短信,我的眼泪流下来了。(有删改)材料二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乙】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节选自朱自清《背影》)5.读完材料一,你觉得“雪”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第15页共15页6.阅读材料一,填写下面表格。(3分)时间“我”的表现父亲的行为小时候①________________父亲好言相劝,并想方设法帮“我”暖棉袄棉裤上小学下雪天怕冷害怕出门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二那年冬天百无聊赖地上课父亲带“我”去买棉衣、吃肉菜车站送别忙不迭地往回赶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请简要概括材料二的内容。(3分)8.从动作描写的角度赏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6分)(1)在雾气氤氲的车站,父亲摆摆手,说:“不用陪我了,赶快回去上课吧!功课要紧。”(3分)(2)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3分)9.【甲】【乙】两处画波浪线的句子都写到了“流泪”,说说两段文字表达的感情有何相同之处。(3分)第15页共15页[二](19分)梅花不急许冬林①梅花开得迟。梅花不急。②出门回家,我路过一棵蜡梅,正开花的蜡梅。梅树的叶子几乎凋尽,只余一树的蜡梅花(  )地开在嶙峋的枝干上,开得漫不经心。迎着那冷香,我走近折了一枝。回家后,我将梅枝插进淡绿色的细颈瓷瓶里。一下午,梅枝在书房里,幽幽地吐着香。③冬天,在这(  )的梅香里,就此算是真正地开场了。④记得少年时,外婆家的后院也有一棵蜡梅树。蜡梅树是大舅栽种的,他爱养花,蔷薇、大丽菊、美人蕉、君子兰……实在是多。那时的我一去外婆家,就爱去那些花边草边转悠。但对于蜡梅,我心里哂笑大舅的审美。蜡梅树看起来实在是貌不惊人,完全不像能演绎一段传奇的角色。⑤外婆家的后院,春天里,桃花、杏花闹哄哄地开着,气场(  ),狗都安静得不嚷了,而蜡梅树呢,只是在长叶子,叶子也俗常得很,惹不起人的兴致。夏天,篱笆旁的木槿枝上眨巴眨巴地开起紫红色的花来。蜡梅呢,叶子倒是和木槿的叶子长得一样厚,可依旧寒门模样,片花不着。秋天,桂树终于开花了,桂花的香充盈得一个村子都清甜起来,很有些五谷丰登的意味。我闻着空气里满溢的桂香,心想:蜡梅啊蜡梅,你怎么办呢!就这样什么都不交代吗?⑥第15页共15页蜡梅树依旧缄默着,静静地立在后院,人家长叶子,它也长叶子,人家落叶子,它也落叶子。它如何知道,一个小女孩已经在逼视它,逼视它生长的意义,怀疑它存在的价值。⑦可是,蜡梅不急。它依旧安然走着自己的时令。⑧不记得是在哪一阵冷风里,我忽然闻到了花香。好奇地寻到外婆家的后院,我看见落光叶子的蜡梅树上,有黄色的花朵打开,三朵、两朵、三朵,像是各开各的,又像是呼应着开。更多的是花蕾,一粒粒的,像攥紧的小拳头。梅花到底还是开了!⑨我站在蜡梅树下,闻着冷香,觉得这香味沉实。若能把花香拿到秤盘上称称,梅花的香一定比桃花、杏花的香要重。⑩实在,梅花担得起这传说!梅花的传说,是一段用低声部在民间吟唱的传说,初听平淡,细思感怀。⑪有些人的人生,其实就是一段梅花的传说。⑫它在成长的过程中,一定遭遇过漠视,遭到过嘲笑,遭受过排挤。就像我对待外婆家后院的那棵蜡梅,我无视过它的存在,哂笑它不会开花,我甚至建议舅舅砍掉它,好让芍药、海棠们喧哗地开。⑬但是,梅花没有抱怨,它依旧静静地生长,笃定地伸展枝干。它只有一个信念:我要生长,生长,生长——长高,长粗,长得根脉深深扎进宽广的土地,长得枝叶可以涨满一座院子……⑭直到长得所有的花都开过了,长得所有的叶都凋尽了,它才长舒一口气,开了。顶风冒雪,寂静盛开。一朵花一盏雪,一树花一树雪,即使开得肝胆欲裂,也是寂静盛开。⑮苦难太深长了,所以,当最后一展芳华独自绽放的那一刻,它是静穆的。苦难太深长了,所以,已经习惯低调,已经懂得从容,已经能稳稳地沉住气。最后,当天地将一年的光阴交给它来压轴收梢时,它已无意哗众取宠,无意显摆炫耀。⑯楼下的梅花,依旧在漫不经心地盛开,第15页共15页漫不经心地零落。进出小区,我常常会路过它,我默然走过,觉得自己心上也开着一枝冷梅。我心上的这枝梅,也没有委屈,没有抱怨……只有不急。(有删改)10.把下面词语依次还原到文中括号里,恰当的一项是(  )(2分)A.冷冷淡淡 盛气逼人 不紧不烈B.冷冷淡淡 不紧不烈 盛气逼人C.盛气逼人 不紧不烈 冷冷淡淡D.不紧不烈 冷冷淡淡 盛气逼人11.阅读文章,补充表格内容。(3分)蜡梅树给“我”的印象或生长变化“我”的情感变化貌不惊人②__________①__________逼视怀疑初绽芳香③__________一展芳华理解赞美12.比较下面两个句子的表达效果,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5分)原句:出门回家,我路过一棵蜡梅,正开花的蜡梅。改句:出门回家,我路过一棵正开花的蜡梅。13.本文主要描写梅花,第⑤段却不惜笔墨去写桃花、杏花、木槿花、桂花,有什么作用?(3分)第15页共15页14.读完本文,说说你从梅花身上得到了哪些启示。(6分)[三](17分)【甲】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选自《孟子·滕文公下》)【乙】孟子谓宋勾践①曰:“子好游②乎?吾语子游。人知之,亦嚣嚣③;人不知,亦嚣嚣。”曰:“何如斯可以嚣嚣矣?”曰:“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第15页共15页(选自《孟子·尽心上》)【注释】①宋勾践:人名,其事不详。②游:游说。③嚣嚣:自得无欲的样子。1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1)岂不诚大丈夫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往之女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孟子谓宋勾践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人不知,亦嚣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2)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17.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2分)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18.《孟子》以睿智雄辩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乙】文中“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一句与【甲】文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意思是一样的,表达了儒者入世与出世的政治选择和人生态度。(4分)19.《孟子》文章以雄辩著称,大量使用对偶句式,对仗工整,气势非凡,选文也不例外。请结合【乙】文具体分析。(3分)第15页共15页三、写作(55分)20.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作文。人生就像是一条路,漫长而曲折。走过平坦的大道,能感受到一路顺风的畅快;走过崎岖的小路,能感受到跋山涉水的艰难。虽有苦有甜,但我们毕竟走过。请以《我毕竟走过》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3)不少于600字;(4)不得套作,不得抄袭。答案第15页共15页一、1.(1)松枝一何劲(2)长歌怀采薇(3)江入大荒流(4)猿鸟乱鸣(5)至于夏水襄陵 沿溯阻绝(6)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7)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2.(1)wǎn méng 淅 yāo(2)轩谢 轩榭(3)大声喊叫(4)排比、拟人3.(1)周恩来 徐海东(2)示例:①红军领导与普通士兵同甘共苦,深受爱戴。②红军帮穷人,救中国,得到广大人民的拥护。③红军战士不畏艰险,勇往直前,具有革命乐观主义精神。4.(1)D(2)第一副:② 第二副:③ ①(3)①辐射 折射 ②在“杀身成仁”后加“的牺牲精神”二、[一]5.“雪”是文章的线索,衬托了父亲的形象,反衬父爱的温暖;“雪”是父爱的象征,父亲对“我”的爱就像雪覆盖麦苗一样使“我”免受饥寒。6.①怕冷不肯起床上学②父亲亲自送“我”上学,等“我”放学,路上给“我”讲故事③父亲趴在窗户边望“我”第15页共15页7.望父买橘。(或:写了父亲过铁道给“我”买橘子)8.(1)“摆摆手”表示父亲怕影响“我”的学习,示意“我”不要送他了,这一动作和后面的语言共同体现了他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2)“攀”“缩”“微倾”这一连串的动作,刻画出了父亲买橘的艰难,表现了父亲对“我”深沉的爱,也表达了“我”对父亲的关心。9.都是被父爱感动而“流泪”。【甲】处写父亲对“我”的关爱,让“我”感动。【乙】处写“我”看见父亲爬月台艰难的样子,被深深地感动了。[二]10.B11.①依旧缄默 ②哂笑轻视 ③好奇惊喜12.原句更好。原句突出强调蜡梅开花了,表达了“我”惊喜的感受;改句是一般的陈述句,语言较为简洁,表达效果一般。13.桃花、杏花开在春季,木槿花开在夏季,桂花开在秋季,作者写这三个季节的花与蜡梅树春、夏、秋三季不开花形成对比,表达了“我”急切的心情,突出了蜡梅低调、从容,“能稳稳地沉住气”的特点。14.①要经得起苦难的磨炼,从而让自己更加强大。②要有坚定的信念,不断发展壮大自己,取得最后的辉煌。③取得成绩也不应该炫耀,做人要低调从容、沉得住气。[三]15.(1)真正,确实(2)同“汝”,你(3)对……说(4)也16.(1)(大丈夫应该)住进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走着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义。(2)所以,士人穷困时不失去仁义,显达时不背离道德。17.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第15页共15页18.得志 与民由之 不得志 独行其道19.示例:“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使用对偶句式,强调了“得志”与“不得志”时,“士”的处世态度,增强了说服力。【乙参考译文】孟子对宋勾践说:“你喜欢游说吗?我和你说说游说的事。人家了解你的用意,你要自得其乐;人家不了解你的用意,你也要自得其乐。”宋勾践问道:“怎样就能做到自得其乐呢?”孟子说:“崇尚德,爱好义,就能悠然自得无所求。所以,士人穷困时不失去仁义,显达时不背离道德。穷困时不失去仁义,所以士人能自得其乐;显达时不背离道德,所以不会使百姓失望。古时的人,得志时,施给百姓恩泽;不得志时,修养品德立身在世。穷困时独自保持自己的善性,得志时还要使天下的人保持善性。”三、20.思路:①审清题意。这道题目旨在通过让学生写自身的经历和体验,学会感恩,学会做人。从作文题目可以看出,本文要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毕竟”是对“走过”的强调,表明自己对所回顾的这段往事的情感态度,即从那些过往的经历中汲取营养,向那些有益于自己成长的点滴表达感激之情。②构思选材。写作前首先要确定文体,然后根据文体选材。如果写记叙文,可选取某段对自己成长有帮助的经历或某件往事,这段经历或这件往事伴随着“我”的一段心路历程,促使“我”对生命有了新的认识和感悟,当然这种认识和感悟是积极向上的。比如经历某次挫折之后认识到人生需要勇于接受挑战,勇于克服困难;不经历风雨,就看不到彩虹;困难和挫折是人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等。 例文略。第15页共15页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8-21 17:46:07 页数:15
价格:¥5 大小:71.68 KB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