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课件
首页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综合素质检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1

2/11

剩余9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综合素质检测试卷(总分120分,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曦月(xī)经纶(lún)属引(shǔ)轩邈(miǎo)B.泠泠(líng)沿溯(shù)藻荇(xìng)驱犊(dú)C.燕然(yān)横柯(kē)素湍(tuān)缥碧(piǎo)D.戾天(lì)飞漱(shù)萋萋(qī)千转(zhuǎn)2.下列加点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夕日欲颓(坠落)鸢飞戾天者(叫)B.从流飘荡(跟、随)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C.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和)良多趣味(甚,很)D.四时俱备(都)念无与为乐者(想念)3.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A.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自非亭午夜分B.故渔者歌曰而两狼之并驱如故C.春冬之时实是欲界之仙都D.相与步于中庭重于泰山4.下列各句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2分)A.夕日/欲颓,沉鳞/竞跃。B.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C.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D.每至/晴初霜旦。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A.《水经注》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并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B.令尊、尊君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家君、家父是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家母是对别人称自己的母亲。C.《答谢中书书》中的第二个“书”即书信,古代又叫“尺牍”或“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第11页共11页D.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人称“诗佛”,与孟浩然并称“王孟”。白居易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有“诗魔”和“诗王”之称。6.默写填空。(8分)(1)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记承天寺夜游》)(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猛浪若奔。(吴均《与朱元思书》)(3)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一诗中,化静为动,表现雄浑开阔的意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历代诗人眼中,“树”是诗人描写的对象,同时在描写的过程中融入了诗人的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绩《野望》),给人一种荒凉落寞之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描绘了一幅空明、悠远的画面,为引发诗人的乡愁做了铺垫。7.名著阅读。(4分)在他们面前的那条路程最危险紧张,因为他们所选择的那条路线经过藏族人部落和川康一带好战的游牧的藏族人所居住的荒野地带。红军一进入藏族地带,就第一次遇到了团结起来敌视他们的人民,他们在这一段行军途中所吃到的苦头远远超过以前的一切。他们有钱,但是买不到吃的。他们有枪,但是敌人无影无踪。他们走进浓密的森林和跨过十几条大河的源流时,部族的人就从进军途上后退,坚壁清野,把所有吃的、牲口、家禽都带到高原去,整个地区没有了人烟。(1)选段中的“那条路程”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2)在经过藏族人部落和川康一带时,红军遇到了哪些困难?(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请你参加以“铭记历史,是最好的致敬”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8分)【活动一:写标语】(1)请将这次活动的标语,正确、规范、工整地抄写在田字格里。(1分)山河无恙英雄不朽         第11页共11页【活动二:诵诗歌】(2)同学们一致认为,铭记历史极其重要,以史为鉴,可以为现在和未来指明方向。请你根据自己的积累,写出两句“咏史怀古”的诗歌。(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动三:答谢意】(3)今年九十多岁的老党员张富清曾在解放战争的枪林弹雨中九死一生,两次获得“战斗英雄”的荣誉称号。1955年,他退役转业,主动选择到湖北省最偏远的来凤县工作,为贫困山区奉献一生。60多年来,张富清刻意尘封功绩,连儿女也不知情。直到2018年底,在退役军人信息采集中,张富清的英雄事迹才被人所发现。请你为这位老英雄写一段感谢语。(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动四:谈收获】(4)为展示自己在本次主题活动中的收获,同学们纷纷在班级留言墙上写下自己想说的话,请你试着仿写两句。(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古诗文阅读(17分)(一)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问题。(4分)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第11页共11页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9.“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画线句中的“直”或“圆”字。(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13分)【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选自郦道元(《三峡》)【乙】江水又东迳①西陵峡,《宜都记》曰:“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至峡口百许里,山水纡曲②,而两岸高山重嶂,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绝壁或千许丈,其石彩色,形容③多所像类。林木高茂,略尽冬春。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所谓三峡,此其一也。(节选自郦道元《水经注》)【注释】①迳:经过。②纡曲:迂回曲折。③形容:形状。1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1)略无阙处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沿溯阻绝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乘奔御风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11页共11页(4)绝壁或千许丈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清荣峻茂,良多趣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林木高茂,略尽冬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乙】文中说西陵峡“两岸高山重嶂,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在【甲】文中也有类似描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语句填空)(1分)14.请简要分析【甲】【乙】两文在景物描写和抒发的情感上各有什么相同之处。(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现代文阅读(23分)(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9分)乡居闲情钟梅音①门前一片草坪,人们日间因为太阳高悬,晚上嫌它冷冷清清,除了路过,从来不愿也不屑在那儿流连;唯其如此,这才成了真正是“属于我”的一块儿地方,它在任何时候,静静地等候着我的光临。②站在这草坪上,当晨曦在云端若隐若现之际,可以看见远处银灰色的海面上,泛着渔人的归帆。早风穿过树梢,簌簌地像昨宵枕畔的絮语;几声清亮的鸟叫,荡漾在含着泥土香味的空气之中;只有火车的汽笛,偶然划破这无边的寂静。③骄阳如炙的下午,我常喜欢倚在树荫下,凝望着碧蓝如黛的海水,静听近处人家养的小火鸡的“软语呢喃”。④新雨之后,苍翠如濯的山岗,云气弥漫,仿佛罩着轻纱的少妇,显得那么忧郁、沉默;潮声澎湃犹如万马奔腾,遥望波涛汹涌,好像是无数条白龙起伏追逐于海面群峰之间。第11页共11页⑤我更爱在天边残留着一抹桃色的晚霞,暮霭已经笼罩大地的时候,等着鸭宝宝的归来。差不多像时钟一般准确——当上学的和办公的都陆续回到家之后,你可以看见小溪的那一头,远远地有一个白点出现了,这就是我们唯一的“披着白斗篷的队长”,领着它的队伍正在向归途行进。渐渐地越游越近,一批穿着背上印满黑斑的浅褐制服的小兵,跟着它们的队长,开始登陆,然后一个个吃力地拨动着两片脚掌,摇晃着臃肿的身子,傻头傻脑急急忙忙穿过阡陌。有时一不小心滑落到田里,立刻勇敢地又爬了起来继续往前赶,唯恐会落伍似的。好不容易绕道迂回跑上了草坪,看见有人站在门边,一个个便鬼鬼祟祟偏过头去,商量不定。直到你离开了所站的地方,走得远远的,它们这才认为威胁已经解除,可以安全通过,然后一窝蜂地涌进了大门。⑥柔和似絮、轻匀如绡的浮云,簇拥着盈盈皓月从海面冉冉上升,清辉把周围映成两轮彩色的光晕,由深而浅,若有若无,不像晚霞那么浓艳,因而更显出一种超凡脱俗的素雅之美;没有夕照那么灿烂,只给你一点淡淡的喜悦和一点淡淡的哀愁。会让有心事的人徘徊其中,想着远方的人,远方的家。⑦海水中央,波光潋滟,跟着月亮越升越高,渐渐地转暗,终至于静悄悄地整个隐入夜空。只仗着几处闪烁的渔火,依稀能够辨别它的存在。⑧你可曾看见过月亮从乌云里露出半个脸儿的情景?我仿佛在黄昏的花园里看见过,一朵掩藏在叶底的娇媚的白玫瑰,然而不及月的皎洁;又仿佛在古画里看见过,一个用团扇遮面的含羞的少女,可是不及月的潇洒;那么超然地、悠然地在银河里凌波微步。⑨海风吹拂着,溪流呜咽着,飞萤点点,轻烟缥缈,远山近树,都在幽幽的虫声里朦胧地睡去,等待着另一个黎明的到来。⑩即使天空黑沉沉地压了下来,仿佛画家泼翻了墨汁在宣纸上,骤雨夹着震撼宇宙的雷声以俱来的日子,从令人心悸的闪电里,隔窗开园窥见海水像死去了,一切都在造化的盛怒之下屏住气息。然而我知道,这些都要过去的,代替而至的将是一片更美丽清新的画图。人们都太忙了,从忙着吃奶、长牙,到忙着学走路、学说话、学念书……以至于忙着魂牵梦萦地恋爱,气急败坏地赚钱,因此忘了他们的周遭,还有这么一个可爱的世界。而我,却从一般人以为枯燥贫乏的乡居生活里,认识了它们。15.门前的小草坪是真正“属于我”的一块儿地方,那里能看到哪些吸引作者的景色?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至少答出四点)(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11页共11页16.文章第⑥段中提到皓月“只给你一点淡淡的喜悦和一点淡淡的哀愁”,“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分别指什么?(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描写人物或小动物时,若动词运用得准确、恰当、生动,能极大地增强文章的表现力。请从文中找出一处运用动词描写小动物的句子,进行赏析。(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14分)世间最贵的书崔向珍①五六岁的时候,父亲教我认识了200多个汉字,还把他用过的第一册语文教材送给了我。母亲找出哥哥用旧了的蓝粗布书包,仔细地缝上了两个新补丁,又帮我把语文课本里的粉笔末儿抖干净,装进书包里。②我如获至宝。跟着父亲去学校的时候,他的学生在教室里大声地读书,我坐在门槛上,捧着书小声地读着。跟着母亲下地干活的时候,我背着书包,坐在田埂上,读书给花听。碰到不认识的字了,就飞快地跑到母亲身边求教。哥哥在大槐树下写作业的时候,我也找根小树枝,在平整的地面上歪歪扭扭地写字。在菜园子里忙活的父亲看着我笑,在大槐树下的柴灶边做饭的母亲也看着我笑。③自从有了自己的书,我就知道我不是个笨孩子,在父母不断的表扬里,我简直是不可救药地爱上了读书。我反复地读着父亲送的这本旧书,直到上了小学一年级,老师给我发了新课本,我才把它放进了母亲的大木箱里。④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去县城里培训学习的父亲,用一天的饭钱,给我换回来一本旧书——《在人间》。为了让我能够真正地读懂这本书,父亲给我讲了高尔基的故事。⑤高尔基的童年,可怜又坚强的阿廖沙,都让我心疼不已。许多个安静的夜晚,躺在温暖的土炕上,我常常在心里对自己说:“你有父慈母爱,可以无忧无虑地上学读书,真的很幸福很快乐,你必须努力上学,好好读书!”可是初中二年级第二学期刚开始,因为家里发生变故,一心想着考中专考大学的我无奈辍学了。第11页共11页⑥在玉米拔节抽穗的初夏时节,我背着一个大编织袋,踏上了去城里的路。临行的前一天晚上,母亲连夜为我缝制了一个新书包,父亲把我刚发的语文、数学和英语课本装进书包,又把那本《在人间》也装进了书包。在轰隆隆的火车上,我的耳边一直回响着父亲的话:“兰,想家的时候,就读书吧!”⑦在外打工的日子里,我一直牢记着父亲的话。累了,读书;苦了,读书;想家了,读书。在不断读书的过程中,我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梦想,开始练习写作。16岁那年,我写了两篇文章投了出去。一个多月以后,我收到了编辑老师手写的退稿信。文章虽然被退稿了,我却因为那封退稿信高兴了好长一段时间。我把编辑老师的嘱咐和鼓励牢牢地记在了心里,不再投稿,而是踏踏实实地读书学习。只读书不投稿的日子,我一直坚持了30年。⑧2016年底,我重新拾起了最初的梦想。刚开始投稿的时候,屡次碰壁,但我没有放弃努力,当我的文章一篇篇在报刊上发表时,我开心得像个孩子。⑨当我捧着刚刚收到的,崭新的山东省作协会员证给父亲看的时候,满眶泪水的父亲,在卧室的床头柜里,拿出一本用红绸布包着的旧书,颤抖着双手递给了我。红绸布里包着的,是我只学到了第8页的,初中第四册历史课本。课本的封面上,有我认认真真,一笔一画写下的名字。这本父亲精心保存了36年的旧书,定价虽然只有3角8分钱,可是在我的心里却是世间最贵的书。(选自《思维与智慧》2021年2月下)18.文中的父亲也是一名教师,他不仅要教好自己的学生,还承担着养家糊口、教养子女的责任,文中的父亲有哪些地方让你觉得感动?请结合全文内容分条概括。(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阅读第②段,分析作者是怎样表现自己“读书”的痴迷和快乐的。(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仔细品读第③段中的画线句,说说加点词语有何表达效果。(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结合文章内容,探究作者文末写那本“红绸布包着的旧书”的用意。(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11页共11页四、写作(50分)22.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每个人的生活中都不乏幸福时刻,即使生活充满了曲折和波澜,也会有幸福悄然来到你的身边。只要你肯伸出手去,轻轻捕捉幸福的影子,幸福就会牵引着你走向明媚的未来。请以“捕捉幸福”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提示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文中不要透露你个人的身份信息;(3)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参考答案1.C(A.shǔ—zhǔ;B.shù—sù;D.zhuǎn—zhuàn。)2.B(A.戾:至、到达;C.与:参与,这里有“欣赏”领悟”的意思;D.念:考虑,想到。)3.C(A.介词,从/连词,如果;B.连词,所以/名词,原来;C.均为助词,的;D.介词,在/介词,表示比较,相当于“过”。)4.B(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5.D(白居易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6.(1)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2)急湍甚箭(3)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4)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7.(1)红军进入川藏边界的大草地(2)有钱,买不到吃的;有枪,但敌人无影无踪;进军途上,所有吃的、牲口、家禽都被带到高原,整个地区没有人烟。8.(1)略。(2)示例一: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示例二: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符合“咏史怀古”主题即可)(3)示例:战争时期,您挺身而出,保家卫国;和平年代,您坚守初心,无私奉献,深藏功与名。您用自己朴实纯粹、甘于奉献、淡泊名利的精神品质书写了精彩人生。感谢您的付出与奉献!(4)留言(一):说话儿轻轻、轻轻,别扰乱战士们的心神。留言(二):没有坚定的信念,生命怎能散发光芒。第11页共11页9.诗人以“征蓬”“归雁”自比,表达了自己被排挤出朝廷的孤寂、飘零之感。10.示例一:“直”字写出了孤烟之高,侧面表现了大漠无风的状态,展现出了边塞的雄浑壮阔之美。示例二:“圆”字写出了落日的形态,表现出落日之低、之大,给人以亲切感和苍茫感,形象地描绘出了奇美壮丽的塞外风光。11.(1)同“缺”,空隙、缺口(2)顺流而下(3)这里指飞奔的马(4)表示约数12.(1)水清树荣,山高草盛,有很多趣味。(2)树木高大茂密,到了冬春之交稍显凋零。13.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14.①景物描写上,都描写了三峡山势的高耸、连绵不断,刻画了三峡春冬时的景色。②情感上,都抒发了对三峡景物的喜爱以及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与赞美。【参考译文】江水又向东流去,经过西陵峡,《宜都记》里说:“从黄牛滩向东进入西陵境内,到西陵峡一百里左右,山水迂回曲折,两岸山脉高峻、重重叠叠,不是中午,看不见太阳;不是半夜,看不见月亮。绝壁有的约千丈高,那石头是彩色的,形状大多像一些东西。树木高大茂密,到了冬春之交稍显凋零。猿啼的声音特别凄清,在山谷中回响,清脆的声音一直不消失。”所说的三峡,这就是其中之一。15.(1)凝望海水(2)远望山岗(3)听小火鸡的声音(4)看鸭宝宝的归来(5)欣赏海中的明月(6)感受电闪雷鸣16.淡淡的喜悦:月光不浓艳,有一种淡淡的超凡脱俗的素雅之美。淡淡的哀愁:会让有心事的人徘徊其中,想着远方的人,远方的家。17.举例:渐渐地越游越近,一批穿着背上印满黑斑的浅褐制服的小兵,跟着它们的队长,开始登陆,然后一个个吃力地拨动着两片脚掌,摇晃着臃肿的身子,傻头傻脑急急忙忙穿过阡陌。赏析:“拨动”“摇晃”等动词表现小鸭子们憨态可掬、惹人喜爱的模样,让人忍俊不禁。表现作者对乡居生活的热爱与陶醉,生动形象,引人入胜,极具艺术感染力。18.①父亲对“我”耐心的引导:当“我”五六岁的时候就认识了200多个汉字,还把他自己用的教材送给“我”,让“我”从小就喜欢上了读书;②父亲对“我”的鼓励:他不断地表扬“我”,让“我”不可救药地爱上了书。“我”辍学务工的时候,他鼓励“我”想家的时候就多读书;③父亲对“我”深沉的爱:他去城里学习,省下一天的饭钱为“我”买书。他把“我”当年辍学时的教材用红绸包起来珍藏了36年。(任答出两点即可)第11页共11页19.作者既从正面描写“我”读书的热忱和快乐,如“坐在田埂上,读书给花听”“飞快地跑到母亲身边求教”“在平整的地面上歪歪扭扭地写字”,也借助父亲、母亲看到“我”读书的“笑”从侧面烘托出“我”读书的痴迷与可爱,画面感极强,让人深受感染。20.“反复”“直到……才”强调了“我”对父亲送的那本教材的珍视,凸显出父亲对“我”的影响之大。同时也照应了上文的“如获至宝”和“不可救药地爱上了读书”。21.用这一情节来收束全文,照应了文题,升华了情感,突出父亲对“我”深沉的爱。同时,这本书是过去那段痛苦经历的见证,寄托了“我”心中丢不下的梦想,也是鼓励“我”、滋养“我”的精神力量。当然,父亲珍藏它也包含着一种愧疚和无奈,寄寓了他在等待“我”有机会再拿起课本、好好读书的美好愿望。22.作文示例:略第11页共11页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8-21 18:00:06 页数:11
价格:¥5 大小:84.67 KB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