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课件
首页

2022.01历下区八年级历史试题B卷(附答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7

2/7

剩余5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XXXX学校八年级期末检测历史试题(2022.1)选择题部分共50分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要求的。1.了解历史事件需要知道事件的诸要素。以下笔记内容反映的事件是A.虎门销烟B.鸦片战争C.太平天国运动D.第二次鸦片战争2.陈旭麓指出:“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该论述中的“这场战争”应是A.鸦片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C.抗日战争D.人民解放战争3.2020年5月,圆明园遗址公园发文悼念港澳爱国人士何鸿燊,他曾两度重金购回流失海外的圆明园文物并转赠给国家。圆明园文物大量流失海外始于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4.下图是近代两次列强侵华战争后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示意图,其变化反映了A.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总数不断减少B.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列强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深入到中国腹地D.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5.近代中国是一部屈辱史,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分别是A.《南京条约》和《天津条约》B.《北京条约》和《辛丑条约》第7页共7页C.《南京条约》和《辛丑条约》D.《尼布楚条约》和《辛丑条约》6.它坚持斗争14年,转战大半个中国,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农民战争。“它”指的是A.陈胜吴广起义B.李自成起义C.太平天国运动D.义和团运动7.江南制造局从美国购置了“制器之器”,设备完整,机械化程度较高。到19世纪90年代,该局已发展成为中国乃至东亚机器设备最齐全、工艺制造技术最先进的兵工企业。材料可以印证洋务运动A.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B.巩固了清政府统治C.抵制了外国资本入侵D.实现了中国富强8.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常用方法。下图空白处应填写的内容是A.太平天国运动B.洋务运动C.义和团运动D.五四运动9.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了一系列变法诏令。其中有关教育方面的内容是A.开办新式学堂B.开放言论C.改革财政D.裁撤冗官10.一位俄国记者记述了1900年6月2日发生在天津火车站的一幕:月光照耀着这些莽汉,照耀着他们的大刀和旗帜。一排子弹射过去,大旗倒下了,又举了起来,接着又倒了下去。这描写的是A.三元里民众抗英斗争B.太平军抗击洋枪队C.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D.国民革命军的北伐11.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之一,陈独秀曾被人们称为“中国思想界的清道夫”。他把“启蒙之水”酒向那“孔孟弥漫的大道上”。这里的“启蒙之水”是指A.自强求富B.救亡图存C.民主科学D.实业救国12.“它”是近代中国政治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并且推动了近代新文化运动更加深入地健康发展,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它”指的是A.五四运动B.中国共产党成立C.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D.中国工农红军长征13.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经过五四运动,越来越多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关注马克思主义。1919年发表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的是A.孙中山B.蔡元培C.陈独秀D.李大钊14.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的会议是A.八七会议B.古田会议C.遵义会议D.中共七大15.某电影中出现以下故事情节: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兵谏”,活捉第7页共7页了蒋介石……这部电影的名称应该是A.《九一八事变》B.《西安事变》C.《卢沟桥事变》D.《华北事变》16.日本人在长春留下了很多建筑,伪满首都警察厅办公楼(今长春市公安局)就是其中之一。这是研究伪满洲国历史的A.实物史料B.文献史料C.口述史料D.音像史料17.英雄是民族的脊梁。在抗日战争中,无数中华儿女以气吞山河的英雄气概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下列图片所示民族英雄,在枣宜会战中壮烈殉国的是A.杨靖宇B.赵登禹C.张自忠D.左权18.下列表格中的内容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这表明中国共产党时期土地政策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打土豪,分土地全民族抗战时期地主减租减息解放战争时期没收地主土地,实行耕者有其田A.不断扩大农村革命根据地B.逐步壮大解放区军事实力C.重视发挥农民的革命作用D.巩固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权19.1940年9月6日《大公报》社评:“自上月20日以来,我军在北方发动了大规模的运动战。……铁路到处被破坏,冀晋豫三省同时报捷。斩获颇多,并攻克了重要据点……该社评中“大规模的运动战”是A.平型关大捷B.台儿庄战役C.百团大战D.武汉会战20.罗斯福谈到中国抗战时说:“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日本有多少师团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打下澳洲,打下印度……罗斯福的谈话表明A.中国抗战经历了艰难曲折的斗争过程B.中国抗战取得了抗击外敌人侵的完全胜利C.中国抗战得到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的支持D.中国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21.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是A.抗日战争是反侵略的正义战争B.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民族团结、民族抗争C.世界上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的支持D.中国共产党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第7页共7页22.1945年毛泽东到重庆与蒋介石面商国家大计。两人这次会谈取得的重要成果是A.国共实现第一次合作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D.达成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23.观察右图,可以看出中国人民解放军采取的军事行动是A.挺进大别山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解放南京24.“救国为目前之急。……譬之树然,教育犹花,海陆军犹果也,而其根本则在实业。”提出这一观点的民族企业家是A.詹天佑B.张謇C.侯德榜D.张之洞25.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后来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音乐作品是A.《黄河大合唱》B.《英雄交响曲》C.《义勇军进行曲》D.《毕业歌》非选择题部分共50分26.(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种残之,外邦遇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孙中山全集》(1)依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认为能解中国“千年专制之毒”的解药是什么?(3分)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推翻中国“千年专制”的历史事件。(3分)图一孙中山与临时参议院议员合影图二军警为行人剪辫子图三某文件部分条文材料二(2)材料二中的图片分别反映的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哪些重要成果?(6分)第7页共7页材料三1919年10月10日,在纪念武昌起义8周年之际,面对国内军阀割据的现实,孙中山不无哀痛地说:“革命军起矣,民国由之立矣,但革命之事业尚未成功也,革命之目的尚未达也。”……——摘编自张晨怡《教科书里没有的民国史》(3)依据材料三,说明孙中山是如何评价这场革命的。(2分)综合材料二、三,谈谈应该如何正确评价历史事件。(2分)27.(1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事件①②③④意义这艘红船见证了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成为中国革命源头的象征。该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该会议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1)请将材料一的表格补充完整。(8分)材料二秋收起义受挫时,毛泽东依据实际情况,改变了中共中央和中共湖南省委原定进攻中心城市长沙的方针。他率领起义队伍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寻求适合中国特点的革命道路,终于获得成功。——刘学礼《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依据材料二,指出革命重心发生了怎样的转变?(2分)结合所学说明“适合中国特点的革命道路”指什么?(2分)第7页共7页材料三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指引中国革命走向胜利,……首先,制定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都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探寻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客观规律。……再次,坚持理论创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摘编自刘爱武《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3)依据材料三概括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成功经验。(4分)指出材料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什么?(2分)28.(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在材料一时间轴上找出国共两党两次合作的时间段(以字母序号作答,4分)。并分别写出两次国共合作的巨大成果。(4分)材料二(2)观察材料二的地图,指出当时国共关系如何?(2分)写出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地点。(2分)材料三回顾历史,是为了启迪今天、昭示明天。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这是70载两岸关系发展历程的历史定论,也是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3)结合近代史的学习谈谈今天台湾问题的由来。(2分)依据材料三,指出习总书记所说“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是什么?(不得照抄原文,2分)第7页共7页八年级历史答案2022.1B卷1-5:AABCC;6-10:CABAC;11-15:CADBB;16-20:ACCCD;21-25:DDABC26、(1)解药:三民主义(3分)事件:辛亥革命(3分)(2)成果:建立中华民国;革除社会陋俗;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6分)(3)原因:辛亥革命并未完全成功。(2分)评价历史事件:全面的,客观的,一分为二的评价历史事件。(2分)27、(1)事件:①中共一大(或中共共产党诞生)②南昌起义③遵义会议④中共七大(8分)(2)重心转变:由城市到农村(2分)道路:井冈山道路(或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2分)(3)经验:从中国国情出发;坚持理论创新。(4分)理论:毛泽东思想(2分)28、(1)A和C(4分);成果:北伐取得初步胜利和抗日战争取得胜利。(4分)(2)关系:破裂;(意思相近的词语即可)(2分)地点:会宁(2分)(3)由来:解放战争后期,国民党败退台湾。(2分)要求:必须实现祖国统一。(2分)第7页共7页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2-08-11 21:36:04 页数:7
价格:¥3 大小:1.15 MB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