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课件
首页

小学科学冀人版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共20课)(2022新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47

2/47

剩余45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冀人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设计46\n第一单元观察与测量1.测量长度【教材简析】本课是单元的起始课,与其他四课之间是并列关系,且又是相对独立的。本课以学生的认知过程为主线,设计了3个活动。活动1“学习使用刻度尺”目的是帮助学生认识关于刻度尺的基础知识,学会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方法。活动2“测量身体不同部位的长度”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尺子来测量身高、肩宽、腰围等,认识和使用更多工具测量物体的长度。活动3“用身体的‘尺子’估测长度”目的是让学生利用“拃”“步”等身体上的“尺子”来估测物体的长度和距离的远近。应用与拓展“了解现代测量长度的工具”,主要是引导学生联系日常生活实际需要,了解更多测量工具,认识到科学技术能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便利。【学情分析】学生在二年级上学期的科学课学习中已经对身边的工具有所了解,知道工具可以方便人类的学习和生活,在二年级下学期冀教版数学课程学习中对使用“直尺”等测量工具有了基本认知,并对其使用方法和计量单位都有所了解。但是,学生对于如何更规范地观察和使用刻度尺,以及什么是“零刻度线、最小刻度值、最大量程”等知识并不明确,对选择合适的尺子完成指定测量任务也没有足够规范的认知。【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刻度尺是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科学探究目标]1.能根据物体特点选择合适的工具测量其长度。2.能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科学态度目标]1.能在探究过程中乐于合作分享,协助同学完成测量身体部位的任务。2.能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估测与精准测量,并对其结果敢于质疑和讨论。[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测量仪器技术的进步为人类生活提供了便利。【教学重难点】[重点]刻度尺的正确使用。[难点]正确记录测量结果。【教学准备】[教师]课件、刻度尺。[学生]《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笔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谈话:经过一个暑假,同学们都长高了,肩也宽了……要想准确知道自己长高了多少,肩宽了多少,应该怎么办呢?学生思考,并讨论交流。二、认识刻度尺,学会观测方法1.认识刻度尺。引导:请大家观察手中的刻度尺,找一找零刻度线、最大量程和最小刻度值。(1)学生观察零刻度线、最大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教师提示:①刻度尺对齐测量物体,放正重合,不能歪斜;②如果零刻度线磨损不清,就取另一整刻度线为零刻度线。记数时,切记要减掉代替零刻度线的刻度值;③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尺面垂直;④记录测量结果时要加单位,只有数字而没有单位的记录结果没有意义。2.学会使用刻度尺。46\n(1)学生用刻度尺测量一支笔或一本书的长度,并将观察结果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的第1页中。教师巡视指导全班学生的操作,发现问题及时纠正。(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并相互评价。(学生交流在实际测量中遇到的问题或经验,教师对学生的探究活动进行实时评价。)3.拓展延伸。教师出示皮卷尺、软尺、钢卷尺等,让学生辨别它们的最大量程和最小刻度值,及其适用范围。学生观察后进行交流。三、选择刻度尺,测量身体不同部位的长度1.提问:选用什么尺子来测量身体各部位的长度才合适呢?学生思考交流并回答。2.教师讲解工具选择的方法及注意事项。(1)工具选择:①测量手掌宽度可以选择直尺;②测量腰围可以用软尺,它柔软容易弯曲,可以紧贴身体部位,并且最大量程为150cm,能满足长度需要;③测量身高可以用钢卷尺,它有一定硬度,测量结果更准确;④根据实际情况或便利性,软尺、钢卷尺、皮尺之间可临时替代,如身高不超过150cm时,可用软尺替代钢卷尺测量身高。(2)注意事项:①用直尺测量时,零刻度线与被测物体边缘重合;②用软尺测量时。坚贴身体部位,但不要过于用力抻拉,以免误差较大;③用钢卷尺测量身高时,由于钢尺锋利且回缩速度快,需要佩戴手套,并尽量使卷尺与地面垂直,保证测量数值的准确性;④读数时注意视线要与尺面刻度垂直。3.学生测量记录与交流评价。学生小组合作进行测量,成员间协作完成探究任务,将结果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1页中。教师在探究过程中巡视指导,强调要注意安全,尤其是登高和使用钢卷尺时。学生交流与评价,教师评价小组协作情况。四、学会使用身体自带的“尺子”,估测长度1.提问:在没有刻度尺等测量仪的情况下,怎样测量物体的长度呢?小组讨论交流。2.讲解:利用“拃”和“步”等身体自带的“尺子”可以估测长度。3.小组活动。学生测量自己一拃、一步的长度。用“拃”估测课桌的长度。将观察结果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1页中。(根据课堂时间,该活动可安排在课下作为拓展活动进行。)4.交流评价。对比估测与实际测量结果的差距,分析原因,交流收获。【教学后记】2.测量体积【教材简析】本课以学生的认知过程为主线设计了3个活动。活动1“哪个杯子能装的水多”,目的是引导学生利用感官初度判断体积的大小,进而建构体积的概念。活动2“测量水的体积”是帮助学生认识量筒,并掌握量筒的使用方法和计量单位。活动3“测量胡萝卜的体积”是让学生学会测量不规则固体的体积,并掌握固体体积单位。应用与拓展“自制量杯”,主要是引导学生设计制作简易量杯,并用该量杯完成简单的测量任务。【学情分析】46\n学生在本单元的第一课的学习中,已经对测量物体的长度产生了探究兴趣,本科继续引导学生通过测量活动认识物体的另一个属性——体积。这一年龄阶段学生的认知过程由具体形象性向抽象逻辑性过渡,本课的教学有助于训练学生对于空间的认知。【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说出用量简或量杯测量物体体积的基本方法。2.准确说出测量体积工具的名称、规格和功能。3.举例说出使用工具测量体积精准、便利和快捷。[科学探究目标]1.能使用量简和量杯测量物体的体积。2.能根据被测物体特点选择合适的工具测量其体积。[科学态度目标]1.在探究过程中乐于合作与分享,协助同学完成测量物体体积的任务。2.有根据地对自制工具及测量结果提出质疑和讨论,并愿意改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测量工具的使用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的便利。【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正确测量体积的方法。 [难点]学会用科学的方法比较体积的大小。【教学准备】[教师]水杯、不同规格的量筒、量杯、胡萝卜等。[学生]《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情境导入。引导: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水杯,观察自己的和小组同学的水杯。学生观察并交流。(同学们的水杯多种多样、形状各异。)提问:谁的水杯能装更多的水?学生思考并讨论。2.比较水量。引导:请大家观察这三组水杯,分析判断哪个杯子中装的水多一些。(1)教师出示“粗细相同、高度不同的两个杯子”的实物或图片。(“高”杯子能装的水多一些。)(2)教师出示“高度相同、粗细不同的两个杯子”的实物或图片。(“粗"杯子能装的水多一些。)(3)教师出示“高度和粗细都不同的两个杯子”的实物或图片。(这种情况下难以直接做出判断。)学生进行判断,然后进行汇报交流。3.提出问题。如何准确判断杯中水的多少?二、探究发现,形成新知1.测量水的体积。(1)认识量筒。讲解:像水在杯中会占据空间一样,物体所占据空间的大小被称作物体的体积。量简是常见的测量体积的工具,量筒壁上标有刻度和单位。出示:量筒图片,指导学生认识量简。①量筒的最小刻度值和最大量程;②量筒没有“零刻度线”;③量筒的计量单位是毫升(ml);④按其规格通常分为10mL、25mL、50mL、100mL、250mL、500mL、100mL等多种。46\n(2)选择量筒。根据杯中水量的多少,选择合适规格的量简进行测量。(尽量选择能够一次量取的最小规格的量简,分次量取会出现较大的误差。如量取26mL的液体,应该选择规格为50mL的量筒。)(3)掌握方法。讲解:测量步骤与注意事项。①左手拿住量筒,使量简略倾斜,右手拿被测水杯,杯口紧挨量筒口。②杯中的水沿着量筒筒壁缓缓倒入量筒中。③量筒平稳放置在水平桌面上,静置一会儿,使内壁上的水全部流下来。④读数时,视线、刻度线与量筒内水的凹液面最低处三者保持水平。(4)学生观测,教师巡回指导。(5)学生汇报。指定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做的,观测的结果是什么。要求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对其进行补充和评价。学生记录。将测量杯中水体积的步骤和注意事项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2页中。2.探究不规则物体的体积。(1)提出问题:用量筒能直接测量形状不规则的物体的体积吗?学生思考后进行集体交流。(2)设计方案。引导:你认为应该怎样测量胡萝卜的体积呢?比一比谁想出的方法多。学生分组设计。并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2页中。交流:指定学生进行汇报,其他学生相互补充与评价,形成一致的测量方案。教师出示实验方法:方法一:①量简中加入适量的水(要求水能浸没胡萝卜),记录水的体积。②放入胡萝卜,观察液面变化,记录当前水和胡萝卜共同占据量筒的体积。③求出两次体积差,得出胡萝卜的体积,并换算成立方厘米。方法二:①将胡萝卜放入量简中加入适量的水(要求水能浸没胡萝卜),记录此时水和胡萝卜共同的体积。②用镊子将胡萝卜取出,观察液面变化,记录水的体积。③求出两次体积差,得出胡萝卜的体积,并换算成立方厘米。方法三:①将一个比胡萝卜大的烧杯放在一个金属盘上,向烧杯中加满水(要求水满而不溢出),将胡萝卜加入烧杯中。②用量筒观测金属盘中溢出水的体积,并换算成立方厘米,即为胡萝卜的体积。(3)学生测量。①学生分组观测胡萝卜的体积,并换算成立方厘米。(根据时间让学生可以选择1~3种方法进行观测。)②提问:如果胡萝卜的体积较大,不能直接放入量简中,如何测量它的体积呢?学生分组设计,并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2页中。(4)活动小结。三、实践运用,拓展延伸布置任务:请大家参考拓展活动中的制作方法和步骤,自己制作一个量杯,下节课在班内进行展示,比一比哪位同学制作的量杯测量体积最准确。温馨提示:需要选择透明的杯子,标记刻度和最大量程。学生小组内交流制作方法和步骤,并提出疑问,教师解答疑问,并激励学生自主实践。学生课后进行制作。【教学后记】46\n3.测量质量【教材简析】本课以学生的认知过程为主线设计了两个主要活动。活动1“猜体重”,目的是引导学生利用感官初步判断物体的轻重,进而明确比较物体的轻重就是比较物体的质量。活动2“称量水果的质量”帮助学生认识天平的结构和功能,学会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方法。应用与拓展“称量水的质量”,主要是引导学生设计称量一杯水的质量的方案,并用改方案完成称量任务。【学情分析】学生在二年级的数学学习中已经对台秤的使用方法和质量的计量单位等有了初步认识,但对于实验室常用测量质量工具托盘天平尚不熟悉。在本单元前两课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已经对测量物体的基本属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本课将继续引导学生通过测量活动认识物体的另一个物理属性——质量。三年级学生的思维方式由具体形象性向抽象逻辑性过渡,本课的教学活动将帮助学生初步体会物质的守恒,即物体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和空间位置而改变。【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说出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基本方法。2.准确说出托盘天平各组成部分的名称和功能。3.举例说明使用工具测量质量更精准、便利和快捷。[科学探究目标]1.使用托盘天平和电子秤测量物体质量。2.根据被测物体特点选择合适的工具测量其质量。[科学态度目标]1.在探究过程中乐于合作与分享,协助同学完成测量物体质量的任务。2.有根据地对他人的测量结果提出质疑并进行讨论,愿意改进自己的测量方法。[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测量工具的使用为人类生活提供的便利。【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难点]学会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教学准备】[教师]几种水果、托盘天平、砝码、烧杯、水等。[学生]《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笔、水果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导:妈妈买来的水果有苹果、橘子、香蕉等,请同学们猜猜哪个重。学生观察并猜测。提出问题:怎样比较物体的轻重?二、探究发现,形成新知1.观测比较,判断轻重。引导: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些水果,想一想,用哪些方法可以比较它们的轻重?学生思考交流。(1)比较大小不同,形状、种类相同的水果。学生直接仅靠“看一看”、比较、分析,并不接触物体,就基本判断出“大”苹果重一些。(2)比较大小、形状相同,种类不同的水果。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即“掂一掂”,能够判断出哪种水果重一些,如橘子松弛、柔软,可能轻一些,但是仅凭感官容易存在误差。(3)比较大小、形状、种类都不同,且质量相近的水果。学生综合利用上述方法做出判断。46\n(4)记录结果。将自己的比较方法、判断依据等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3页中。(5)形成问题。两种轻重相差不多的水果,怎样比较它们的轻重?2.使用仪器,测量质量。(1)认识托盘天平。①引导:天平是称量物体质量的工具,请大家观察它们是什么样的。学生观察天平和砝码的外观和结构。集体交流,汇报观察结果。②提问:托盘天平是实验室常用的测量质量的工具,它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它所配备的砝码有什么特点?让我们看一段视频,一起来了解托盘天平吧。播放视频:关于托盘天平、砝码的结构及各部件名称的视频。学生观看后进行思考。③出示图片引导学生回忆托盘天平结构和各部分名称。学生交流,识记天平和砝码的名称。(2)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引导:初步了解了天平的各部分名称和结构后,如何用天平来测量物体的质量呢?讲解: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课件出示:①将托盘天平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并将天平的游码拨至零刻度线处;②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处(可记住调节方法口诀:指针左偏,螺母右旋;指针右偏,螺母左旋);③称量时,待测物体应放在左托盘上,估计待测物体的质量,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加砝码时注意大后小,减砝码时注意先小后大),并调节游码的位置,至指针指向分度盘的中央;④读数时,左盘中待测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对应的刻度值;⑤称量完毕,将物体取下,用镊子将砝码放回砝码盒内,并把游码移回“0”刻度处。学生阅读并识记天平的使用方法。(3)观测物体质量。学生小组合作,称量出几个水果的质量。学生将称量结果和发现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3页中。展示对比结果,交流评价。(4)认识更多的质量测量工具。播放课件:台秤、电子秤、杆秤、磅秤、案秤等图片。三、实践运用,拓展延伸布置任务:请大家设计“称量水的质量”的方案。设计思路:.1.①测量空水杯的质量;②测量加水后水杯和水整体的质量;③计算出水的质量。2.①测量有水的水杯质量;②测量倒出水后空水杯的质量;③计算出水的质量。3.①将空水杯放在天平左盘;②调节天平,使其达到平衡状态,此时杯子的质量设为“0”;③加水,测出水的质量。思考:哪种方法更准确,更便于操作?学生思考交流,并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3页中。教师小结:下节课,利用选出的最佳方案,一起称量一杯水的质量吧。【教学后记】46\n4.测量温度【教材简析】本课按照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过程设计了两个活动。活动1“感知水的冷与热”,让学生通过体验与交流感知什么是冷和热,旨在使学生对冷热现象有初步的认识,并意识到冷和热是相对的。活动2“测量水的温度”是让学生通过实验来认识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并能用恰当的计量单位进行记录,初步培养学生使用仪器测量温度的能力。应用与拓展“测量体温”是通过使用体温枪测量自己一周内的体温,旨在培养学生使用多种测温仪器进行测量的能力,体现了科学与生活的联系。【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对于体感温度有一定的经验,但是对于具体温度的计量没有科学的认识,这就为学习本课奠定了从感性向理性发展的基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科学探究目标]1.利用感觉器官感知物体的冷热。2.根据生活经验对感觉器官感知水的冷和热做出假设。3.运用感觉器官感知水温,能使用温度计测量水温。4.利用表格记录和整理水温数据。5.正确讲述自己的探究结果并形成科学的结论。[科学态度目标]1.在探究过程中乐于合作和分享,完成测量水温的任务。2.能坚持定期测量和记录体温,养成良好的探究习惯。[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温度计为人类生活提供了便利。【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使用温度计的方法。[难点]使孩子对物体变化和热量的传递有一个初步的感知。【教学准备】[教师]玻璃杯、烧杯、冷水、温水、热水、温度计、记录本、课件等。[学生]《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出示:一杯热水(冒着热气)。2.提问:用什么方法知道这杯水的温度是否适合饮用呢?3.引导:看来多数同学是用手摸的方法来感知水的温度。还有其他方法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怎样判断水的温度”。二、探究发现,形成新知1.感知水的冷与热。(1)提出问题,做出假设。提问:手指能准确感知冷和热吗?假设: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进行假设。(预设:学生大多会根据生活经验猜想手感知温度比较准确,但也会有个别学生认为不准确。)(2)讲解实验,掌握方法。引导:看来手指测量温度是否准确,需要通过实验来寻找答案。教师出示课件,讲解实验方法。实验方法:46\n①别向三只贴有标签的烧杯中倒入冷水、温水和热水。②将两个食指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感知水的冷和热。③5秒钟后,将两个手指同时放入温水杯中,体会两个手指对水温的感觉。注意事项:要先用手背触摸一下热水的杯壁,避免烫伤。(3)对比实验,获取事实。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实验。(4)讨论交流,得出结论。讨论:说说你们是怎样做的?手指的感觉是什么样的?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交流:指定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教师小结: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人体对冷热的感知程度不同,常常会产生不同的结果,说明人体对冷热的感觉是不准确的,也说明物体的冷热是相对的。2.测量水的温度。(1)认识温度和温度计。引导: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单位一般用摄氏度来表示,测量温度的工具叫温度计。请大家观察温度计,看看它的外观是什么样的?它上面的每一个刻度表示多少摄氏度?它的最大和最小量程是多少?如果用手捂住下端的玻璃泡,你能发现什么?①学生观察温度计,并将观察的结果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4页中。②汇报观察结果。(2)使用温度计测量水温。①提问:我们如何用温度计来准确测量一杯水的温度呢?②教师讲解使用温度计的方法。A.测量前,温度计要静置在空气中3分钟左右,待液柱稳定后再进行测量。B.测量时,要把玻璃泡完全浸入烧杯内的水中,不要碰到烧杯底或壁。C.等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才能读数。读数时温度计玻璃泡要留在水中,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D.记数时要有数值和单位。(3)学生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将观测结果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4页中。教师巡视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4)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并相互评价。(学生交流在测量水温中遇到的问题或经验。教师对学生的探究行为进行实时评价。)三、实践运用,拓展延伸1.提出问题:测量水温用的是酒精温度计,测量人体的温度用什么温度计呢?2.掌握方法:播放体温温度计、体温枪的视频,让学生观看。(获取水银温度计和体温枪的特点和使用方法。)3.观测记录:测量自己一周内每天早晨、中午和晚上的体温,并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4页中。4.汇报交流:学生交流一周的测量结果,教师采用图表对比的方式,引导学生分析变化规律,交流收获。【教学后记】46\n5.计量时间【教材简析】本课是在学习了测量物体长度、体积、质量、温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另一个基本物理量——时间。活动1“学习使用停表”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记录来认识停表的结构、使用方法及时间的计量单位,初步培养学生正确使用停表测量时间的能力,形成科学测量要精确到秒的意识。活动2“做个小水钟”目的是指导学生利用生活中的材料设计、制作小水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让学生树立从不同的视角,采用新方法、新材料完成设计与制作的科学精神,应用与拓展“1分钟能做多少事情”是通过体验的方法感知时间与做事的关系,旨在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学情分析】学生在一、二年级的数学课中已经学习了时间的相关知识,如能够准确认识时间,了解时、分、秒三种时间单位及它们之间的进位关系,还能通过钟表计算以时、分为单位的时间差。但在小学科学课的学习中,时间的计量单位一般要精确到秒,这就需要认识一种新的计量工具一停表。新工具的使用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今后科学实验的时间计量打好基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停表的计量单位是时、分、秒。[科学探究目标]1.能根据生活情境提出探究问题。2.能制订观察停表和制作水钟的计划。3.能用停表测量跳绳50次所用的时间,能根据材料和方法制作水钟。4.能利用记录表格记录和整理信息。5.能正确讲述自己的探究结果并形成科学的结论。6.能对自己和他人的作品做出评价,并提出修改建议。[科学态度目标]能在探究过程中乐于合作分享,完成测量、制作任务。[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科学的计时方法会给人类生产、生活提供便利。【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制作小水钟的方法。[难点]理解小水钟变慢的原因,掌握小水钟的改良方法。【教学准备】[教师]停表、钟表、跳绳、水钟模型、针、黄豆、记录表、课件等。[学生]《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笔、塑料水瓶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播放:体育课上跳绳比赛的视频。2.提问:在跳绳比赛中是如何计量时间的?3.引导:比赛中用来计量时间的工具叫停表,它与钟表有什么不同?它是怎样计量时间的?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吧!二、探究发现,形成新知1.学习使用停表。(1)观察停表,认识结构。提问:停表的外形由几部分组成?各有什么功能呢?让我们先来观察一下停表吧。学生在小组内观察停表后,集体交流停表的外形特点。教师小结:停表的大小正好能握在手里,上面有一块显示屏,显示的是分、秒,最小值是0.01秒。有两个按键,一个是复位键,另一个是开始/停止键。46\n(2)掌握方法,尝试使用。引导:同学们了解了停表的结构,那我们如何使用它呢?请大家看一段视频介绍,在观看时要尝试记住它的使用方法。播放视频(视频讲述停表的使用方法)。学生回忆使用方法,并进行复述、记忆。(3)实践运用,测量数据。引导:同学们已经掌握了停表的使用方法,那么接下来我们到操场进行一场比赛吧!比赛规则:①两人为一小组,先由一名同学当计时员,另外一人跳绳。②计时员说“开始后,跳绳的同学边跳绳边报数。③跳绳的同学数到50时,计时员要停止计时,把时间报给跳绳的同学,并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5页中记录下来。④两人交换角色,重复①~③。教师组织学生到操场上,开始此活动。(如果条件不允许,建议更换活动形式,如以数豆子的形式开展此活动,规则可参考上面的案例。)(4)集体交流,反思评价。引导:同学们都测量完了,谁来说-说你觉得在测量过程中,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学生交流和评价。2.做个小水钟。(1)明确任务。引导:电子停表是一种计时比较精确的工具,一般都是由厂家生产后我们买来使用的,其实我们也可以自己制作一个计时的工具——小水钟。(2)掌握方法。提问:制作小水钟需要哪些材料,怎么样制作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3页的内容,在小组内交流其中的问题。小组交流:学生阅读教材,小组内交流所需材料和制作方法后,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5页中。集体交流:学生讲述制作方法,其他同学补充修正。教师出示注意事项:①合理分工,团结合作。②作时注意安全,不要被工具弄伤。③标线时,要尝试2~3次,比较每次1分钟的标线位置是否相同。比一比,看哪个小组完成的小水钟能准确计量1分钟、2分钟、3分钟、4分钟的时间。(3)制作水钟。学生制作水钟,教师巡视指导。(4)作品展示。引导:同学们的作品都已经完成了,接下来进行展示与评价。你们小组也可以选择其他组的作品,并针对计时准确性、外形等进行评价。小组活动,按照要求评价其他组的作品。(5)交流评价。引导:同学们都已经观看了其他小组的作品,谁来说说哪个小组的作品比较好,或者还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学生交流与反思其他小组或自己小组作品的优点与不足。教师小结:同学们要学会接纳其他人的合理建议,再进-步完善自己小组的作品,完善之后可以给作品拍照,贴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5页中。三、拓展认知,延伸活动1.认识不同时期的计时工具。46\n引导:大家认识了停表这种计时工具,那你们了解计时工具的发展过程吗?下面让我们看一段视频来了解它们吧。播放计量工具的视频。.视频内容:刻漏(水钟)、沙漏、机械钟、摆钟、石英钟、腕表、电子表。学生交流学习计时工具的发展史的感受。2.调查生活中1分钟能做多少事情。引导:同学们,1分钟的时间很短暂,但1分钟能做多少事情呢?比如在学习时,1分钟能朗读多少字;在体育锻炼时,1分钟能做多少仰卧起坐等。同学们在课下,针对这些事情做-一个小调查,并把调查后的感受用一句话总结出来,相关数据和感受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5页中。学生课后调查。【教学后记】第二单元材料6.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教材简析】本课是在低年级学生认识常见的材料之后,为进一步引领学生区分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而设计的。活动1“区分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目的是帮助学生认识、区分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并能用简单语言描述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之间的关系。活动2“体验陶瓷材料的加工过程”是通过某些人造材料的加工过程,了解从天然材料到人造材料的变化过程,体会技术的重要性。应用与拓展“了解高科技材料”目的是引领学生认识新材料的性能和用途,以及人们利用科学技术发明制作的新材料对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体现了科学与技术、社会的联系。【学情分析】玻璃是学生常见的材料,但绝大多数学生对玻璃的制造过程并不了解。因此,学生对玻璃的制造过程会产生兴趣,这样可以更好地让学生区别人造材料和天然材料,说明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之间的关系。【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可以从大自然中直接获取的材料被称为天然材料。不是从大自然中直接得到的,而是由人们用自然界中的一些物质,经过加工或合成得到的材料叫人造材料。[科学探究目标]1.能够从材料来源的角度提出探究性问题。2.能运用比较、分类、归纳等方法分析结果,得出结论。3.能对探究过程和结果做出评价。[科学态度目标]1.能对人造材料的加工过程表现出探究兴趣。2.能正确讲述自己的探究过程和结论,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并与之交流。3.能对自己的探究过程、方法和结果进行反思,做出自我评价与调整。[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46\n【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的关系。[难点]区分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教学准备】[教师]金属玩具、塑料杯、易拉罐、玻璃瓶、报纸、棉布衣服、木制积木、手电筒、铅笔、陶土及相关设备等。[学生]《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出示:塑料盆、玻璃杯、石子、木板和沙土等实物,让学生先用感官进行观察,并提问:这些物体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2.学生观察后回答。3.引导:这些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它们是用各种不同的材料制成的,你能按来源区分身边的材料吗?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二、观察比较,形成知识1.认识天然材料。(1)提问:课本中的塑料杯、书、棉布衣服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这些材料又是从哪里来的?(2)观察:学生仔细观察图片,回忆生活经验,思考上述问题。(以上三种物品分别由塑料、纸、棉布制成,学生经过分析判断,得知塑料是以石油为原料经过人工合成的方法得到的;纸是由木材等加工制成的,棉布是由棉花加工而来的。进而分析得出石油、木材和棉花都是来源于自然界。)(3)汇报:指定学生回答上述问题,并引导学生相互补充与评价。(4)引导:生活中还有哪些将天然材料加工后制成人造材料的例子?将你知道的写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7页中。(5)结论: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天然材料的概念,像木头、棉花、沙土、石油等可以从大自然中直接获取的材料叫天然材料。2.认识人造材料。(1)观察:出示玻璃加工过程的图片或玻璃加工过程的视频让学生进行观察。(视频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进行观察,同时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提问:玻璃是利用什么材料,怎样加工制成的?(玻璃是用石英砂等天然材料为主要原料经过煅烧制成的。)(3)结论:像玻璃、塑料、金属、尼龙等用天然材料加工而成的材料叫人造材料。三、拓展延伸,实践应用引导:我们身边还有哪些天然材料制成人造材料的例子,跟大家来分享一下。交流: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知道的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要求学生在知道的常见材料中,区分哪些是天然材料,哪些是人造材料,并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7页中。第二课时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出示:陶瓷实物作品——陶瓷花瓶、陶瓷碗、陶瓷壶。2.引导:生活中常用的碗、花瓶、瓷砖等物品,很多都是用陶瓷材料制成的。3.提问:陶瓷材料是怎样加工成的呢?下面我们就来亲自动手制作一件陶瓷作品。二、掌握方法,设计作品1.讲解制作方法。(1)和泥。把士块砸碎,加入适量的水进行调和,用手搅拌,揉和均匀。(2)练泥。取一块泥,用手掌揉,然后将泥块举起一定高度用力向下摔掷,逐渐摔成圆柱形。把练好的泥放入盆中,盖上湿布。46\n(3)揉泥。用两掌稍稍压住掌心中的泥块慢慢转动,使泥块随着转动而反复翻转,最后被揉成圆形或椭圆形。(4)捏泥。用大拇指、食指和中指将泥捻成所需形状。(5)粘接。把坯体各部分粘接在一起,成为一个完整的坯体。(6)干燥。把完成的坯放在通风的地方进行干燥。(7)烧窑。按照素烧的升温曲线进行气烧操作,达到烧成温度时止火。(8)冷却。按照素烧的温度进行冷窑,以防素胎惊裂。(9)上釉。采用刷釉、浸釉等方法上釉,使素胎内外皆有釉。(以上方法步骤(7)(8)(9)在实际教学中难以实现,可以通过讲解或视频让学生知道每个步骤的目的,便于学生对人造材料加工过程的学习。)2.作品设计。(1)讲解设计思路。①设计造型。如长圆柱形、喇叭形、阔身圆形、大肚形等。②设计装饰。画出样品外表图案,如花朵、线条、动物等。③呈现形式。可以采用课件、图片等形式呈现出来。(2)学生分组设计。(3)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评价。三、分工合作,制作作品1.小组制作。(1)温馨提示:①使用雕刻刀时注意安全。②小组成员分工要明确。③小组成员要团结合作。(2)学生分组制作,教师巡回指导。2.展示评价(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讲解评价标准:(1)作品造型美观。(2)作品工艺精致。(3)作品有创意。学生交流,并进行相互评价。(教师引领学生选择出造型美观、有创意的陶瓷作品,并对设计独特的小组进行表扬。)讲解:在用陶土做陶泥瓶的过程中,陶泥的形状发生了变化。但是,构成它的物质没有发生改变。陶泥花瓶经过高温烧制变成了陶瓷瓶。陶土是天然材料,陶瓷是一种人造材料。四、拓展延伸,实践应用引导:为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发明家不断研究出新的材料。学生汇报搜集新材料的信息,从四个方面进行汇报:(1)材料的名称和来源。(2)简单的制造过程。(3)新材料的特点。(4)新材料的用途。交流:把搜集、整理好的资料先在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在交流各自信息的基础上,让学生谈谈认识新材料的感受。讲解:以树脂为材料制作的眼镜,重量轻,佩戴舒适度高;采用多种新材料制成的航天服,具有隔热、阻挡宇宙射线等作用。你想设计什么样的新材料?【教学后记】46\n7.塑料【教材简析】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之后,进一步探究塑料的基本性质及广泛应用。活动1“比较塑料尺子和木头尺子”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比较塑料尺子和木头尺子的不同,认识到塑料具有轻便、透明、防水、耐磨等优点。活动2“比较塑料手套和棉线手套”通过实验让学生认识到棉线具有较好的透气性。活动3“塑料瓶遇热水会怎样”通过实验观察、分析比较,认识到塑料遇热后会变软,因为它具有可塑性。应用与拓展“了解塑料的新性能”,引领学生了解随着科技发展,科技人员为了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研制出了具有高强度、阻燃性、可降解等新性能的塑料。【学情分析】学生在前面已经认识了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这为学生进一步认识塑料的性能提供了知识基础。学生对身边用塑料制作的物品,如塑料杯、塑料凳和塑料箱等的性能比较熟悉,这为学生建构塑料的防水性、透气性等性能知识提供了基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塑料具有防水性、透气性、热塑性等性能。[科学探究目标]1.能根据生活现象提出要探究的问题。2.能对探究的问题进行假设。3.能按照实验方法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4.能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科学态度目标]1.能对探究塑料性能产生浓厚兴趣。2.能与同学合作完成活动任务,并能大胆发言,准确阐述自己的观点,听取他人的意见。[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人们利用科技改进塑料的性能,对人类生活和生产产生了影响。【教学重难点】[重点]塑料的优缺点的掌握。[难点]能够运用比较方法认识塑料的优点。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争当爱护环境小标兵。【教学准备】[教师]木尺、塑料尺、塑料瓶、热水、冷水、课件、记录表等。[学生]塑料手套、棉线手套、《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出示:矿泉水瓶、塑料凳、大型塑料玩具(滑梯)图片。2.提问:这些物品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塑料有哪些用途?3.引导:塑料可以用来做杯子、椅子、储存箱、购物袋等。塑料的这些用途与它的性质有关,你知道塑料有哪些性质吗?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二、探究发现,形成知识1.比较塑料尺子和木头尺子。(1)观察实物,提出问题。提问:塑料尺子和木头尺子谁更轻便、透明、防水、耐磨?(2)观察比较,记录现象。学生以小组形式根据表格内的信息提示进行操作、观察,并将现象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8页中。(3)分析现象,得出结论。①汇报:说一说观察到的现象。46\n②讨论:两种材料的尺子各有哪些优点和不足?③交流:指定小组代表汇报自己的讨论结果,提示其他学生要注意倾听,然后进行补充和评价。④总结:塑料尺子具有轻便、透明、防水、耐磨等性质。2.比较塑料手套和棉线手套。(1)提问:戴塑料手套和棉线手套会有什么感觉?(2)实验:把塑料手套戴在一只手上,把棉线手套戴在另一只手上,把两只手放在强光下照射3分钟左右,体会手的感觉。将实验结果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8页中。(提示:不要用毛线手套。)(3)总结:塑料手套透气性差,棉线手套透气性好。(4)思考:根据塑料透气性差的特点,推想它在保温和防水方面有什么作用。3.塑料瓶遇热水会怎样。(1)提出问题:塑料瓶遇热水会怎样?(2)猜想预测:学生进行预测。(3)实验观察:①掌握方法:向一个瓶中倒入冷水,向另一个瓶中倒入热水。盖上瓶盖,静置2分钟左右,用手捏一下两个瓶子看看有什么不同。②实验记录:学生进行实验,将实验现象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8页中。注意事项:向塑料瓶中倒入热水时要注意安全,防止烫伤。(4)得出结论:①汇报:说一说小组观察到的实验现象。②思考:塑料瓶遇热水会变形,说明塑料具有什么性能?(热塑性)引导:想一想,是不是所有塑料都有这种现象?身边还有哪些塑料制品?分别利用了塑料的哪些性能?交流:学生先小组进行交流,然后在全班范围内进行分享。三、联系生活,拓展应用1.提问:随着科技的发展,科技人员发明了哪些新性能塑料?2.阅读资料:阅读教材资料或个人准备的资料,并将搜集的资料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总结。(要求简练清楚)3.交流:指定学生汇报自己搜集到的资料。4.教师进行课堂总结与评价。【教学后记】8.服装材料【教材简析】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人造材料以及塑料的性能后,进一步探究不同服装材料的性能。活动1“认识服装材料”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一定的方法来识别服装材料。活动2“比较棉布衫和橡胶雨衣的渗水性”意在让学生通过实验认识不同的服装材料其渗水性不同。活动3“比较羊毛衫和棉布衫的保温性”旨在通过实验认识不同服装材料的保温性不同。应用与拓展“了解不同功能材料的服装”主要是引导学生联系日常生活,了解人们不断利用新材料和新技术制作出不同功能的服装,认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学情分析】46\n学生在前面已经认识了身边常见的一些材料,具备了区分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及研究不同材料的性质的探究能力。同时,学生对常见的服装材料比较熟悉,这为学生进一步认识服装材料提供了知识和能力基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能说出常见服装材料的名称。2.能描述某些服装材料的渗水、保温等性能,说出它们的主要用途。[科学探究目标]1.能从不同服装材料的渗水性、保温性等性质,提出探究性的问题。2.能通过观察、实验、阅读等获取服装材料性能等科学事实。3.能用科学语言、记录表等记录整理信息,表述结果。4.能用分析、比较等方法得出实验结论。5.能对探究活动过程和结果做出评价。[科学态度目标]1.能在好奇心驱使下,对服装材料的性能表现出探究的兴趣。2.能在探究过程中实事求是,准确记录数据,尊重观察结果。3.能与他人合作,愿意沟通交流;能综合考虑小组各成员意见,形成集体的观点。[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能说出服装材料对生活的重要性,体会到不同服装材料有不同的用途。【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一些服装材料的性质差异。[难点]如何正确比较服装材料的吸水性。【教学准备】[教师]棉布、橡胶雨衣布、羊毛衫、温度计、烧杯、胶头滴管等。[学生]每人准备1~2件不同材料的衣服、《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引导: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参加不同的活动、在不同的场合会穿不同类型的衣服,比如,运动时穿运动服、出席宴会时穿礼服、下雨天穿雨衣等。我们穿的服装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服装材料吧!2.提问:你认识哪些服装材料?不同的服装材料有什么性能?3.出示观察方法:(1)查看衣服标签。(2)观察纤维的孔隙。(3)触摸衣服的表面来识别服装材料。4.交流:与其他同学分享自己的发现。二、观察现象,获取事实1.比较棉布和橡胶雨衣的渗水性。(1)提问:棉布和橡胶雨衣的渗水性哪个好?(2)掌握实验方法。①出示实验方法。A.准备大小相同的棉布衫和橡胶雨衣材料各一份。B.用滴管分别在它们表面滴相同滴数的水。②出示注意事项。A.每次滴水的位置保证在同一个地方。B.用胶头滴管滴水时,要与桌面保持45度夹角。(3)学生分组实验,并将实验现象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9页中。教师巡回指导,提示学生注意安全。(4)得出实验结论。46\n①组织学生交流实验结果。②教师小结:棉布渗水性强,橡胶渗水性弱。2.比较羊毛衫和棉布衫的保温性。(1)提出问题。羊毛衫和棉布衫哪个保温性好呢?(2)猜想假设。学生进行猜想后,交流猜想结果。(3)掌握方法。①实验方法。A.向两个杯子中加入温度、体积相同的水。B.一个水杯用羊毛衫,另一个杯子用棉布衫分别包裹起来。(注意:羊毛衫和棉布衫的厚度要相同。)C.每隔2分钟用温度计测量杯中水的温度。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A.在测量之前要先估计被测液体的温度。B.根据估计的温度选用量程合适的温度计。C.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没在待测液体中,但不要碰到容器底和壁。D.玻璃泡全部浸没在待测液体中要稍候一会儿,等它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E.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量液体中。F.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正确记录测量结果,要有数字和单位。(4)实验观察。学生分组实验,将实验现象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9页中。教师巡回指导,提示学生注意安全。(5)得出结论。①汇报:说一说你们组的实验数据。②讨论:这些数据说明了什么?③总结:羊毛衫比棉布衫的保温性强。引导:生活中还有很多服装材料的保温性很好,说说你都知道哪些。三、联系生活,实践运用1.引导: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不断利用新材料和新技术制作功能的服装,你还知道哪些多种功能的服装?2.阅读:学生阅读资料,了解不同功能材料的服装。3.交流:将整理的资料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总结并与同学交流。(要求从服装名称、用到的材料、具有的功能三个方面进行概括总结。)4.教师总结与评价。【教学后记】第三单元物质的状态9.固体、液体和气体【教材简析】本课是本单元的起始课。教材按照物体的不同状态设计了三个活动。活动1“46\n研究固体的主要性能”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固体的性质,建构固体的概念。活动2“研究液体的主要性质”意在引领学生通过实验认识液体的性质,进而建构液体的概念。活动3“研究空气的主要性质”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建构气体的概念。应用与拓展“比较固体、液体和气体的性质”引导学会对物质的三种形态进行比较,从而对物质三种形态产生更加理性的认识。【学情分析】在生活中,由于学生已经接触了多种多样的物体,积累了一些与物质状态有关的感性知识,对固体、液体和气体这些词汇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学生在一年级下册教材的学习中已经认识了水是没有颜色的。没有气味、没有固定形状的液体;空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固定形状的气体;在本册第一单元已经学会使用简单的测量工具来测量物体,这些都为学生研究固体、液体和气体的性质奠定了基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能说出固体有确定的形状、体积和质量;液体有确定的体积和质量,液体表面在静止时一般会保持水平。2.能说出空气没有确定的形状和体积,但有质量并占有一定的空间,空气总会充满各处。[科学探究目标]1.能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提出可以探究的问题。2.能对空气是否有质量进行假设。3.能设计空气是否有质量的实验方案。4.能按照实验方法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5.能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综合得出实验结论。[科学态度目标]愿意与同学合作完成对多种物体共同性质的探究。[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能分别举例说出固体、液体和气体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用途。【教学重难点】[重点]固体和液体的主要性质。[难点]固体、液体与气体之间的性质比较。【教学准备】[教师]积木、尺子、电子秤、水、牛奶、酱油、量简、透明玻璃杯、水盆、气球、篮球、与本课有关的图片和视频等。学会准备:《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引导:我们身边的物体多种多样,它们形态各异,但彼此又有很多共同之处。看,这些物体你都认识吗?2.教师出示课件,组织学生观看,也可以组织学生观看教材上的图片。3.提问:这些物体有哪些共同性质呢?二、探究发现,形成知识1.研究固体的性质。(1)提出问题:同学们,积木、尺子和凳子有什么性质呢?让我们用观察的方法来研究它们吧!(2)掌握方法:教师讲解观察的方法。①用眼睛看一看它们是什么形状和颜色的。②用手压一压,观察它们的软硬。③用尺子或其他方法量一量,并计算出它们的体积。④用电子秤或托盘天平称一称它们的质量。46\n(3)观察记录:学生观察,并将观察到的结果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11页中。教师巡回指导,适当给予帮助。(4)分析比较:组织学生汇报观察结果。比较积木、尺子和凳子的相同点。(5)归纳总结:像积木和尺子一样,具有一定质量、体积和形状的物体被称为固体。2.研究液体的主要性质。(1)提出问题:同学们,现在我们知道了固体的主要性质。那么,牛奶、水和酱油又有什么性质呢?(2)掌握方法:教师讲解观察的方法。①将液体倒入量简中,观察它的体积。②用手将水槽中的水搅一搅,观察有什么现象。③用电子秤称有称液体的质量是多少克。④将水倒进不同形状的杯子里,观察是什么形状的。⑤将水倒入玻璃碗中,静止后观察水面,将碗底的一边垫上一块橡皮,静止后再观察水面,发现了什么?(3)观察记录:学生观察,教师巡回指导,提示学生将观察结果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11页中。(4)分析比较:组织学生分析观察结果,比较有什么相同点。(5)归纳结论:像水和牛奶一样,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没有确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的物体称为液体。液体在静止的时候液面保持水平。三、实践应用、拓展延伸举例说出生活中的固体和液体。第二课时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引导:上节课,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固体和液体的主要性质,那么气体有哪些性质呢?2.提问:我们已经知道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空气还有哪些性质?3.记录:引导学生把想知道的问题列举出来,并记录在“我的问题卡”上。二、探究发现,形成知识1.探究空气是否占据空间。(1)掌握实验方法。教师播放课件,学生观看并识记。实验方法:①将纸团紧紧地塞到杯子的底部,压实。②将杯子倒立竖直压入水中,水面要漫过杯底。③将杯子竖直提起,离开水面,用抹布将烧杯的内壁、外壁轻轻地擦干。④从杯子底部取出纸团,用手摸一摸,观察湿了没有。⑤将杯底塞有纸团的杯子,再次压入水中,然后将杯子倾斜,观察有什么现象。⑥将杯子竖直提起,离开水面,用抹布将杯子的内壁。外壁擦干。⑦从杯子底部取出纸团,用手摸一摸,观察湿了没有。(教师画出关键词,让学生利用关键词记忆。)注意事项:①小组同学分工合作(包括观察、记录、收拾等)。②实验过程中要安静有序。(2)实验观察。学生分组实验,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3)分析现象。讨论:第一次实验中纸团没有湿说明了什么?第二次实验中纸团湿了又说明了什么?教师组织学生讨论,然后汇报讨论结果。46\n(4)得出结论。空气占据空间,将得出的结论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11页中。2.探究空气的其他性质。(1)掌握实验方法。①挤压气球不同的部位,观察4气球的形状会怎样。②将充满气的气球冲着脸部吹气,有什么感受。③先称量充满空气的篮球或气球的质量,然后给篮球或气球放掉气再称量,并记录示数。(2)学生分组观察,教师巡回指导。(3)组织学生汇报观察结果,并引领学生得出实验结论,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11页中。(4)演示:在烧杯底部点燃一炷香,把泡沫板盖压进烧杯三分之一处,让烟雾充满泡沫下面的空间,然后向上拉泡沫板至杯口处,观察烟雾的变化。提问: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总结:空气会充满各处。三、综合概括,得出结论通过以上活动,综合得出活动结论:空气具有一定的质量、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会流动、能占据一定的空间、会充满各处等主要性质。四、实践运用,拓展延伸1.引导:通过本课学习,我们知道了固体、液体和气体的主要性质。下面让我们通过实验,比较固体、液体和气体的性质有哪些相同与不同。2.教师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相同与不同。【教学后记】10.水和水蒸气【教材简析】本课以水的三态变化为主线设计了“给水加热”“减少的水去哪里了”两个活动,帮助学生理解水可以在一定条件下从液态转变为气态,从气态变为液态。应用与拓展“观察醋的沸腾”旨在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液体都有沸腾现象。【学情分析】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水,水对学生来说是非常熟悉的物质。在对一年级下册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知道了水是没有颜色的、没有气味、没有固定形状的液体。但是由于受到思维水平的限制,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对于水蒸气这个名词是知道的,对其性质特征和状态转化的过程并不了解,这就是学习本课知识的起点。【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1.能说出一般情况下当温度升高到100℃时,水会由液态变为气态水蒸气。2.能说出水蒸气遇冷会变成水。3.能比较出水、水蒸气在形状和体积等方面的区别。4.能说出使用酒精灯的方法和注意事项。[科学探究目标]1.能从水和水蒸气之间的变化中提出探究性问题。2.能按照实验方法进行实验,观察记录实验现象。46\n3.能利用记录表和图示符号记录、整理实验现象4.能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并归纳出实验结论。[科学态度目标]1.能对水和水蒸气的变化产生浓厚兴趣。2.能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探究和观察任务。3.能认真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实事求是地总结和描述实验结果。[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能科学地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物态转化现象。【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水和水蒸气是同一物质的不同状态。[难点]认识水和水蒸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教学准备】[教师]酒精灯、铁架台、陶土网、烧杯、玻璃片、温度计、冷水、细绳、火柴、记录表、课件等。[学生]计时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笔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出示:生活中妈妈做饭的情景图或小视频。引导:妈妈做饭的时候,小明发现锅里的水变少了,水变少的原因是什么呢?(给水加热)提问:减少的水到哪里去了呢?二、实验操作,观察现象1.给水加热。(1)认识实验材料。出示实验材料:铁架台、陶土网、酒精灯、温度计、100mL的烧杯等。(2)掌握实验方法。①播放实验方法视频或课件,提示观看要点:实验仪器的组装顺序是怎样的?实验中怎样用酒精灯加热?②学生观看后,指定学生回答。③出示实验装置图,教师讲解:实验模型要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组装;酒精灯点燃、加热、熄灭的方法及注意事项。④出示实验方法:A.将铁架台、陶土网、酒精灯、温度计等器材按照实验装置图自下而上进行组装。B.取一只100mL的烧杯,加入50mL的水,放在陶土网上。C.将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入水中(注意不要碰到烧杯的底或壁)。D.点燃酒精灯,观察并记录加热时烧杯内出现的现象。(教师画出关键词,让学生利用关键词进行记忆。)(3)出示注意事项。①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包括观察、记录、收拾等);②小组成员轮流观察;③实验过程中要安静有序。(4)学生进行实验并观察。学生分组实验观察,将实验现象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12页中。(实验中水的沸点可能达不到100℃,建议加一个轻重合适的泡沫板杯盖,适当增大杯中的气压,以保证水的沸点为100℃。)(5)得出实验结论。①汇报:说一说你们组记录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②思考:这些数据有什么相同点?说明了什么。③总结:水在加热时温度升高,当温度上升到100℃时水开始沸腾。水沸腾时烧杯内有大量气泡产生,烧杯中的水在减少。2.减少的水去哪里了。46\n(1)提出问题。引导:刚才的实验中,我们发现烧杯中的水减少了,减少的水去哪里了?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2)掌握方法。①将活动1实验装置中的温度计取下,将烧杯中的水加热至沸腾。②用一块比烧杯口稍大的玻璃片盖在烧杯口(注意不要盖得太严)。③10秒钟后,拿开玻璃片(注意不要用手直接接触玻璃片,以免烫伤,可用试管夹将玻璃片夹起),观察玻璃片上出现的现象。(3)实验观察。分组实验,观察现象。将具体的实验操作步骤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12页中。(4)得出结论。汇报:简要叙述小组内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思考:通过各组实验的现象,我们能够得出什么结论?结论:玻璃片上出现了很多水珠,原因是水蒸气遇到玻璃片后又变成了水。三、综合概括,得出结论提问:综合以上两次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学生思考后试着进行回答。教师小结:液态的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气态的水蒸气,水蒸气在一定条件下又能变成水,水和水蒸气是同一物质。四、实践运用,拓展延伸引导: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水沸腾时会产生大量的气泡,并有一部分水变成了水蒸气。醋沸腾时会有哪些现象呢?课后我们可以仿照给水加热的过程,给醋加热,观察醋会发生什么变化。【教学后记】11.冰和水【教材简析】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物质的状态及其主要性质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到通过加热和冷却可以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活动1“观察水结冰现象”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验认识到当温度降到0℃时水会结冰。活动2“观察冰的融化”目的是认识到冰受热后可以变成水。应用与拓展“做创意冰品”让学生动手利用模具制作各种形状的冰品,旨在进一步认识冰水之间的转化。【学情分析】学生前面已经认识了物质的三态,并学习了水和水蒸气之间的转化,这为学生进一步认识冰和水提供了基础。学生对冰与水之间的状态的转化习以为常,这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提供了认知的基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能说出冰、水虽然状态不同,但都是同一种物质。2.能说出一般情况下,当温度降低到0℃时,水会结冰,当温度升高到0℃时,冰会融化成水。[科学探究目标]1.能根据实验方法进行水结冰、冰融化成水的实验。2.能用表格进行实验记录。3.能分析数据,归纳出实验结论。46\n[科学态度目标]1.能对冰和水互相转化的实验产生浓厚兴趣。2.和同学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身边物体的存在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教学重难点】[重点]1.观察冰的特点和水结冰过程中的温度变化。2.观察冰融化成水的过程中温度的变化。[难点]1.水为什么会结冰。2.冰融化成水的实验设计。【教学准备】[教师]铁架台、试管、温度计、记号笔、纯净水、碎冰、食盐、烧杯、记录表、课件等。[学生]计时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笔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引导:寒冬来临时,经常看到水结冰的现象。(出示冰的图片)2.提问:水在什么温度下能结冰?二、实验操作,观察记录1.研究水结冰的现象。(1)掌握方法。①播放课件,提示学生注意实验的过程和方法。指定学生汇报,然后出示实验方法。A.将铁架台、试管、纯净水、碎冰等器材,按照实验装置图自下而上安装。B.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纯净水(不要过多),用记号笔在管壁上标记好水面高度。C.将温度计吊起,插入试管里的水中。D.在烧杯中装满碎冰,把试管放入碎冰中。E.当温度变化缓慢或者不变时在碎冰里加些食盐,继续观察温度计数值的变化。(该实验向碎冰中加入适量的食盐,会加快水结冰,缩短实验时间,提高实验效果。)(教师画出关键词,让学生利用关键词进行记忆。)②学生回忆实验方法,并进行复述、记忆。③出示注意事项。A.小组同学分工合作(包括观察、记录、收拾等)。B.小组成员轮流观察。C.实验过程中要安静有序。(2)实验并观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将实验现象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13页中,教师巡回指导,提示学生注意安全。(要求学生认真、准确、实事求是地进行实验记录,以此来帮助学生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3)描述现象。汇报实验结果。(教师引导学生可以按照“我是怎么做的?观察到什么现象?”的方式进行汇报,要求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对其进行补充、修改和评价。)(4)分析并得出结论。提问:水在什么温度时开始结冰,水结冰后体积会怎样?总结:在0℃时水会结成冰,水在结冰的过程中体积会变大。2.观察冰的融化。46\n(1)提出问题。提问:当水温降到0℃时水会结成冰,冰受热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引导:你有哪些方法能够加快冰的融化?(2)掌握方法。①播放实验方法课件,提示学生关注实验过程中的主要方法。之后提出问题并指定学生回答。②出示实验方法:A.从冰箱中取出一些碎冰,放入烧杯。B.用温度计测量碎冰的温度。C.每隔一分钟记录温度计的示数和冰的状态。(教师引导学生勾画关键词,并进行复述、记忆。)③出示注意事项。小组同学分工合作,实验过程中要安静、有序。(3)实验并观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将实验现象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13页中。教师巡回指导,提示学生注意安全。(实验中为了加快冰的融化,可以使用酒精灯给烧杯中的冰加热。)(4)得出结论。提问:冰在什么温度下会融化成水?冰融化成水时质量有什么变化吗?总结:冰在0℃时可以融化成水,质量不变。三、综合概括,得出结论思考:通过以上两个实验的结果,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学生思考后进行交流。小结:水在0℃时可以结成冰,冰在0℃时可以融化成水。水和冰是同一物质的不同状态,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四、实践运用,拓展延伸1.引导: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水没有固定的形状,人们利用水的流动性可以制作各种形状的创意冰品。学生观看制作冰品的课件图片。2.引导:请同学们课后设计并制作模具,用来制作漂亮的冰品。比一比,谁制作的冰品造型独特,色泽鲜艳。学生课后设计制作创意冰品,选择适当时机进行展示评价。【教学后记】12.热胀冷缩【教材简析】本课围绕物体受冷和受热的变化设计了三个活动“让瘪的乒乓球鼓起来”“液体也会热胀冷缩吗”“观察铜球体积受冷受热时的变化”,通过实验探究气体、液体和固体受冷或受热后体积会发生什么变化,归纳得出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应用与拓展“热胀冷缩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运用物体热胀冷缩的性质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从中感受到科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情分析】46\n热胀冷缩是一种普通的物体现象,几乎到处可见,生活中热胀冷缩的现象会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对于生活中的一些热胀冷缩的现象有了初步的感知,但还不能用科学准确的语言去解释这些现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能归纳出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科学探究目标]1.能从生活现象中提出可探究的问题。2.能对探究的问题进行假设。3.能设计出体现气体受热后体积发生变化的实验。4.能通过在实验中进行观察等获取实验的信息。5.能运用分析、归纳等方法分析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科学态度目标]1.能对物体受冷受热后的体积变化产生兴趣。2.乐于尝试运用多种材料、多种思路、多种方法设计证明气体受冷受热后体积变化的实验。3.能采纳他人的建议改进自己的方案,能与同学分工合作完成探究任务。[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能运用物体热胀冷缩的性质解释生活现象。【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得出气体、液体、固体都有热胀冷缩的现象。[难点]按要求完成指定的实验。【教学准备】[教师]乒乓球、烧杯2个、冷水、热水、气球、锥形瓶、胶塞2个、细玻璃管2个、红色墨水、酒精、柴油、铜球、铁环、酒精灯、课件等。[学生]《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导:(出示超市货架上的瓶装饮料、醋、酱油等图片。)同学们,来观察一下这些瓶子里面的液体有什么相同点。学生思考后进行回答。提问:商店出售的瓶装液体商品一般情况下为什么不装满?二、探究发现,形成新知1.探究液体受冷受热后体积的变化。(1)掌握方法。①播放:液体热胀冷缩的实验方法的视频和课件。提示学生关注实验分为几步,要注意什么事项。学生观看后回答问题。②出示实验方法:A.向三个锥形瓶中分别倒入滴有红墨水的冷水、柴油和酒精。B.在瓶口盖上带有细吸管的塞子。C.将三个锥形瓶依次放入热水中,观察各个液面的变化。再放入冷水中,观察各个液面的变化。(教师画出关键词,让学生利用关键词进行记忆。)③出示注意事项:A.实验中注意安全,玻璃仪器要轻拿轻放,小心被热水烫伤!B.小组要明确分工,认真观察和记录。(2)实验观察。46\n根据实验方法,小组合作进行实验,将实验现象记录到《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14页中。教师要巡视指导。(3)分析现象。汇报实验结果。(教师引导学生可以按照“我是怎么做的?观察到什么现象?”的方式进行汇报,要求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对其进行补充、修改和评价。)(4)得出结论。提问: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总结:液体受热体积膨胀,受冷体积收缩。2.探究固体受冷受热后体积的变化。(1)提出问题。液体受热体积变大,受冷体积缩小。固体有没有这样的性质呢?(2)掌握方法。①播放:关于体现固体热胀冷缩性质的实验方法的视频或课件。②出示实验方法:A.准备一个铜球和一个铁环,铜球刚好能从铁环中穿过。用酒精灯加热铜球,使其均匀受热。B.将加热一定时间后的铜球放在铁环上面,观察现象。C.把铜球放入冷水中,一段时间后,再用铜球去穿铁环,观察现象。③出示注意事项: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安全。B.小组实验要分工合作,做好实验记录。(3)实验并观察。根据实验方案,结合实验步骤,小组合作进行实验,将实验现象记录到《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14页中。教师在学生实验过程中巡视指导。(4)得出结论。交流:指定小组汇报实验结果。提问: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结论:通过分析可以得出,铜球受热时,体积膨胀;铜球遇冷时,体积收缩。铜球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三、实践运用,解释现象出示:瓶装饮料和铁轨接缝的图片。引导:请你用固体、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来解释生活中观察到的现象。学生交流,解释现象。第二课时一、提出问题引导:老师这有一个瘪的乒乓球,你能想办法让它鼓起来吗?(放在热水中。)提问:瘪乒乓球放在热水中为什么会鼓起来呢?二、做出假设假设:引导学生进行猜想。(可能有两种情况,一种认为瘪乒乓球鼓起来是乒乓球壳受热膨胀的结果,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建议用扎孔的乒乓球进行反证;另一种是认为乒乓球里面的气体受热膨胀引起的,出现这种情况时就进入下一个设计实验的环节。)三、设计实验(1)提问:你还有什么方法能够观察到气体受热或受冷后的体积变化吗?(2)讲解设计思路。引导:空气不同于固体和液体,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能否借助证明液体热胀冷缩性质的实验模型来探究空气是否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呢?比较两个实验有什么不同。课件出示体现液体热胀冷缩的实验装置和一个没有液体的该实验装置图。46\n(引导学生比较出两个实验的不同点:一个容器中是液体,另一个容器中是空气,液体体积的变化可以直接观察到,而空气体积的变化不能直接观察到。)你有几种方法能够观察到气体体积受热或受冷后的变化呢?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设计,并记录下来。(3)交流评价。指定小组汇报方案。(提示其他学生注意倾听,根据小组汇报的实验方案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和补充,学生补充不到位的,教师进行补充。)(4)教师小结,形成统一的实验方案。①把气球套在烧瓶口上。②把套有气球的烧瓶放在热水中,观察气球有什么变化。再把烧瓶放入冷水中,观察气球有什么变化。(5)出示注意事项。①实验中要注意安全,玻璃仪器要轻拿轻放。②小组实验时要分工合作,做好实验记录。四、实验观察根据实验方案,结合实验步骤,小组合作进行实验,将实验现象记录到《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14页中。教师在学生实验过程中巡视指导。五、得出结论(1)组织学生汇报自己的实验现象并全班交流。(2)归纳出实验结论:气体变热后体积变大,气体变冷时体积缩小。气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3)归纳总结:通过实验知道液体、固体、气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液体、固体、气体都属于物体,由此我们可以归纳出:物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六、运用知识引导:让我们利用所学知识解释下列现象。课件出示:夏天轮胎充气、温度计、建筑物和路面留有伸缩缝的图片。指定学生回答,其他学生给予补充与评价。(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温度计里面有一根细管,底端是一个玻璃泡,在管和玻璃泡中有适量的水银或彩色酒精。当玻璃泡受冷或受热时,里面的液体会发生热胀冷缩,管内的液柱高度就会随之改变,从液面指示的刻度就能读出温度示数。)引导:通过两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固体、液体、气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课下同学们开动脑筋,利用物体热胀冷缩的性质进行一项小发明,比一比谁的发明最有创意。【教学后记】第四单元溶解与分离13.溶解的快慢【教材简析】本课以科学探究为主线,设计了“猜想加快冰糖溶解的方法”“研究搅拌是否能加快冰糖的溶解”两个探究活动。通过两个探究活动,引导学生猜想能加快冰糖溶解的因素,并根据猜想结果设计实验方案,依据实验方案进行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最后得出搅拌和温度能影响物质在水中溶解快慢的结论。应用与拓展“溶解的快慢在生活中的应用”旨在开阔学生视野,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学情分析】46\n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知道糖、食盐等物质放入水中会溶解,还发现生活中存在很多溶解现象,这就使学生从这些现象中获得了更多的启发,猜想出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为进一步学习溶解的快慢提供了认知基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能说出搅拌和温度是影响物质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常见因素。[科学探究目标]1.能根据一定的生活经验对探究问题做出合理的假设。2.能设计出影响物质溶解快慢的实验。3.能用记录表等记录和整理实验现象。4.能用分析、比较等方法得出实验结论。5.能对探究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做出评价。[科学态度目标]1.能对加快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实验表现出探究兴趣。2.乐于尝试运用多种方法完成加快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实验。3.能分工协作,进行多人合作的探究学习。[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溶解快慢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与应用。【教学重难点】[重点]使学生知道影响溶解快慢的主要因素。[难点]初步学会对比实验的方法。【教学准备】[教师]天平、烧杯、冰糖、食盐、小苏打、玻璃棒、秒表、温度计、温度不同的冷热水等。[学生]《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导:小红上学之前,妈妈给她带了一杯冰糖水,到了学校后,小红发现冰糖还没有溶解完。为什么有时候冰糖能够溶解完,有时候不能溶解完呢?提问:冰糖溶解的快慢可能与什么有关?二、猜想假设,设计方案1.猜想假设。讨论:想一想有哪些可以加快冰糖溶解的方法。交流:指定学生说说自己想到的加快溶解的方法,其他同学进行补充。小结:①用搅拌的方法可能会加快溶解。②把冰糖放进温度较高的水中,可能会加快溶解。记录:根据小组的讨论,把猜想的结果及理由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16页中。2.设计方案。(1)讲解:该实验是一个对比实验。设计对比实验时,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实验条件,其他条件都相同。在研究搅拌对溶解快慢的影响的实验中,改变的条件是搅拌和不搅拌,要保证水的体积、温度、冰糖的质量和体积不能改变;在研究温度对溶解快慢的影响的实验中,改变的条件是水的温度,水的体积、冰糖的质量和体积、是否搅拌不能改变;在研究冰糖体积对溶解快慢的影响实验中,改变的条件是冰糖体积的大小,水的体积和温度、冰糖的质量、是否搅拌不能改变。(2)设计记录:设计加快冰糖溶解的实验方案并记录下来。(3)交流评价:指定小组汇报方案,组织全班学生进行交流,并提示学生注意倾听;根据小组汇报的实验方案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和补充,可以从实验材料、实验方法、注意事项等角度进行评价;学生补充不到位的,教师进行补充。三、实验验证,得出结论1.实验观察,获取事实。46\n学生根据实验方案,结合教材中的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小组合作完成搅拌加快溶解的实验,并将实验步骤、实验结果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16页中。教师在学生探究过程中巡视指导,强调注意事项:搅拌时,玻璃棒不要碰烧杯底和烧杯壁。2.分析现象,得出结论。(1)组织学生交流实验结果。教师引导学生可以按照“我是怎么做的?观察到什么现象?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由此得出什么结论?”的方式进行汇报。(2)教师总结:搅拌能加快冰糖的溶解。第二课时一、提出问题引导:上节课我们通过实验发现用搅拌的方法可以加快溶解。提高水的温度,把冰糖研细的方法是否能加快溶解呢?接下来用实验的方法验证我们的猜想。二、实验验证学生根据上节课的实验方案,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实验,教师引导学生将实验过程、实验现象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16页中。教师巡视指导,提示学生注意安全。三、得出结论1.组织学生交流实验结果。教师引导学生可以按照“我是怎么做的?观察到什么现象?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由此得出什么结论?”的方式进行汇报。2.教师小结:搅拌、升高温度、冰糖研细等方法能加快冰糖的溶解。四、应用拓展1.引导:在生活中,人们根据实际需要,经常会控制物质溶解的速度。比如将食盐、纯碱等物质加工成细小的颗粒来加快溶解;制作相对较大颗粒的各种形状的糖块,可以降低溶解速度;制作食物的时候,使用搅拌机来加快溶解等等。2.任务:课下,同学们可以通过网络调查、请教家长、参观工厂等方式,了解控制溶解速度在人们生活中的更多应用的实例。【教学后记】14.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教材简析】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影响物质在水中溶解快慢因素的基础上,进一步对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进行探究。该课通过“比较食盐、白砂糖、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的活动,引导学生制订实验计划,依据实验计划进行实验观察啊,并通过分析实验现象,认识到食盐、白砂糖、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实验观察、分析现象、得出结论等科学探究能力;帮助学生树立能与他人合作完成探究任务和以事实为依据如实描述自己发现的科学态度。应用与拓展“了解温度对溶解能力的影响”,让学生认识到某些物质的溶解能力受温度的影响,达到开阔学生视野的目的。【学情分析】46\n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知道糖、食盐等物质在水中会溶解;通过实验发现搅拌、升高水的温度等方法能够加快物质在水中溶解的速度,这为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知识基础。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在生活中发现过很多溶解现象,但他们缺乏对物质的溶解能力进行有目的观察和研究,不能够描述不同物质在一定量水中的溶解情况。【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能描述一定量的食盐、白砂糖、小苏打在一定量水中的溶解情况。2.能说出一定量的不同物质在一定量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科学探究目标]1.能设计出比较食盐、白砂糖、小苏打在水中溶解能力的实验。2.能根据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观察物质的溶解现象。3.能用统计图等记录整理实验现象。4.能用分析、比较等方法得出实验结论。5.能对探究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做出评价。[科学态度目标]1.能对比较食盐、白砂糖、小苏打在水中溶解能力的实验表现出探究兴趣。2.能在科学探究中以事实为依据描述自己的发现。3.能分工协作,进行多人合作的探究学习。[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能说出人们根据物质的溶解能力的不同进行的生产活动。【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到一定量的不同物质在一定量的水中溶解能力是不同的。[难点]认识到一定量的不同物质在一定量的水中溶解能力是不同的。【教学准备】[教师]天平、药匙、烧杯、白砂糖、食盐、小苏打、玻璃棒、水、纸等。[学生]《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导: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知道食盐、白砂糖、小苏打三种物质都能在水中溶解。如果在体积不变的水中我们把这三种物质分别一直不断地加入,它们还能继续溶解下去吗?它们的溶解能力一样吗?学生思考,并试着回答。提问:怎样比较三种物质的溶解能力?二、讨论交流,设计方案1.讨论:怎样设计实验才能比较它们的溶解能力?(1)讲解:该实验是对比实验,对比实验每次只能改变一个条件,其他条件不能改变。这个实验改变的是三种物质的质量,其他条件不能改变。(2)思考:出现什么样的现象就说明不能再溶解了?通过比较什么来判断三种物质的溶解能力?实验中需要保证什么条件是相同的?怎么放三种物质比较合理?(3)学生设计实验方案。2.交流:指定小组汇报实验方案,组织全班学生进行交流,并提示学生注意倾听;根据小组汇报的实验方案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和补充,可以从实验材料、实验方法、注意事项等角度进行评价;学生补充不到位的,教师进行补充。3.讲解:要用三个烧杯,把三种物质分别放在不同烧杯的水中;要保证水的温度和体积都相同;每次加入少量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轻轻搅拌,完全溶解后再次加入,直到发现怎么搅拌水中都会有固体物质,说明就不能溶解了;通过比较加入物质的质量来判断它们的溶解能力,加入的质量大,说明在水中溶解能力强,加入的质量小,说明在水中溶解能力弱。三、动手操作,实验观察1.掌握实验方法。(1)分别称取质量为5g的食盐、白砂糖和小苏打若干份。46\n(2)在三个烧杯中分别加入100mL相同温度的水。(3)分别向三个烧杯中逐份加入食盐、白砂糖和小苏打,用玻璃棒轻轻搅拌,完全溶解后再加入,直到不能溶解为止。(4)把实验步骤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17页中。2.实验并观察。学生根据实验方案,结合教材中的实验步骤,小组合作完成实验,并将实验数据和实验结论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17页中。教师在学生探究过程中要巡视指导,并引导学生完成统计图并绘制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17页中。要向学生强调“搅拌时玻璃棒不要碰烧杯底和壁”等注意事项。3.得出结论。(1)汇报实验结果。教师引导学生可以按照“我是怎么做的?观察到什么现象”的方式进行汇报。(2)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你能得出什么结论”。(3)归纳实验结论。教师小结: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白砂糖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最强,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四、实践运用,拓展延伸1.引导:通过实验,我们发现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实际上,同一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也是可以改变的。当外界温度发生变化时,物质的溶解能力也会发生变化。2.阅读:我国山西运城的盐湖中含有丰富的硝……3.任务:课下,同学们可以通过网络了解更多与物质的溶解能力有关的现象。4.引导学生进行本课学习的自评和总评。【教学后记】15.分离盐和沙【教材简析】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搅拌、温度等因素影响溶解快慢及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不同之后,为进一步探究物质分离的方法设计的。活动1“比较盐和沙的特点”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比较盐和沙的特点,找到分离盐和沙的方法,为后面探究活动奠定基础。活动2“分离盐和沙”目的是让学生利用过滤和蒸发的方法分离盐和沙。应用与拓展“了解更多分离混合物的方法”引导学生先分析生活实例,认识混合物分离的基本原理,在通过调查活动了解更多分离混合物的方法。【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前面知识的积累,已经知道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不同,食盐溶解于水,沙子不溶于水,并且知道食盐溶解的多少与水的质量关系,这为学生进一步了解混合物的分离——“分离盐和沙”提供了知识基础。通过亲自操作得到较纯净的食盐,能够获得足够的成就感;把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助于知识的建构。【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能说出食盐和沙的特点。2.能说出分离食盐和沙的方法。[科学探究目标]46\n1.能根据食盐和沙的特点设计分离方案。2.能按照实验方法进行分离食盐和沙的实验。3.能用记录表记录实验现象4.能通过比较、分析得出实验结论。[科学态度目标]1.能对探究分离食盐和沙的实验感兴趣。2.能与同学分工合作完成实验任务。3.乐于尝试运用多种方法完成物质分离的实验。[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混合物分离在人们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盐和沙特点。[难点]认识盐和沙特点及其分离方法。【教学准备】[教师]食盐、沙、铁架台、烧杯、漏斗、滤纸、玻璃棒、铁圈、蒸发皿、三脚架、分离食盐和沙的课件或视频及其他混合物分离的图片等。[学生]《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笔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出示:晒盐的图片。学生仔细观察并思考:海水晒出的食盐与我们食用的食盐有什么不同呢?引导:海水晒出的食盐比食用盐颜色发黄,里面混有一些泥沙。怎样将食盐中的沙子除去呢?要除去食盐中的沙子需要先将它们分离,那么怎样才能将食盐和沙分开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二、探究发现,形成知识1.比较盐和沙有什么特点。引导:在生产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盐和沙这两种物质,你了解盐和沙的特点吗?下面我们从颜色、颗粒大小、是否溶于水等方面对它们进行比较。将比较的结果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18页中。学生分组比较,教师巡回指导,提示学生用准确的词语记录它们的特点。交流:盐和沙有什么不同?我们可以依据哪些特点分离盐和沙呢?教师小结:我们可以依据盐溶解于水而沙不溶解于水的特点来分离盐和沙。2.分离盐和沙。(1)掌握方法。播放:实验方法课件或视频。(教师提示学生关注:实验分几步?应注意什么?怎样加热盐水得到纯净的盐?)指定学生复述实验过程与方法。出示实验方法,并引领学生找出中心词:搅拌、过滤、蒸发。(指导学生利用中心词记住实验方法并将实验步骤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18页中。)(2)温馨提示。①溶解:搅拌时玻璃棒不要接触烧杯的底和壁。②过滤:滤纸的边缘略低于漏斗口,水位低于滤纸边缘;漏斗颈下口直面靠在烧杯内壁上,把玻璃棒-端放在三层滤纸那一侧上,将浑浊的液体沿倾斜的玻璃棒缓缓倒入漏斗。(3)实验观察。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3.蒸发盐水。(1)掌握实验方法。播放:加热盐水实验方法的视频或课件。(46\n提示学生关注加热过程中注意什么,什么时间停止加热。)出示图片和文字,引导学生回忆实验要点。出示实验方法:把盐水倒入蒸发皿,把蒸发皿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上,用酒精灯加热,同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滤液,以防液滴飞溅。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使滤液蒸干。)(提示:除了用上述方法加热盐水外,还可以采用微型电热炉加热的方法。实验中,先把盐溶液倒入一个金属容器中,然后将其放在电热炉上加热,很快盐就会结晶析出。)(2)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提示学生实验中注意安全。4.得出结论。交流:说说自己是怎样做实验的,观察到什么现象。讨论:从盐与沙的混合物中将食盐与沙分开,主要经过了几个步骤?小结:将盐与沙的混合物分离主要经历了溶解——过滤——结晶几个过程,我们称这种方法为过滤法。思考:利用过滤法,还可以分离哪些混合物?三、实践运用,拓展延伸引导:生活中有很多混合物是由两种不溶解的物质构成的,如籽粒饱满与籽粒不饱满的谷子;籽粒较大的玉米与颗粒较小的沙子等,这些混合物又该怎样分开呢?阅读:学生通过网络、图书等查阅有关资料,并记录下来。交流:指定学生汇报自己的记录结果,要求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对其进行评价和补充。总结:人们在生产、生活中需要分离的混合物有很多,比如,利用风力或浮力将粮食籽粒饱满的与瘪的分开,利用筛子将颗粒大小不同的物体分开等等。【教学后记】第五单元常见的力16.弹力【教材简析】本课按照知识的逻辑关系设计了三个活动。活动1“感受弹力”用生活中常见的可形变物体引导学生亲身感受弹力,目的是通过观察体验,建构弹力的概念。活动2“研究弹簧弹力的大小”目的是引导学生经历一个比较完整的探究过程,认识弹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活动3“认识弹簧测力计”目的是让学生认识测力计的结构和使用方法。应用与拓展“了解弹力在生活中的应用”目的是体现科学与生活的联系。【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对弹性现象以及人们利用弹力原理生产的各类物品并不陌生,但他们缺乏对这些现象及物品进行有目的的观察和研究,不清楚弹力的特点。在二年级时,学生已经经历了利用感觉器官和简单工具对生活中常见的推力、拉力的观察和实验,了解了物体受到外力后形状会发生变化,有的形状发生变化后,还会恢复原来的形状。这些都为学生进一步建构弹力概念奠定了基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能说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弹力是直接施加在物体上的力。2.能说出弹簧弹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46\n[科学探究目标]1.能在使用圆珠笔的过程中,提出探究性的问题。2.能利用身体和恰当的工具感受弹力。3.能按照实验方法进行弹力实验,并利用图表等方法记录整理实验现象。4.能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归纳出弹力及弹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科学态度目标]1.能对探究弹力产生兴趣。2.能实事求是,对实验中的现象进行客观分析。3.乐于探究,积极思考,分享彼此的想法。[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能说出弹力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什么是弹力。[难点]知道弹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教学准备】[教师]铁架台、弹簧、钩码、刻度尺、弹簧测力计、记录表、课件等。[学生]圆珠笔、尺子、海绵、皮筋、小皮球、《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笔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演示:用手按圆珠笔顶部,笔尖伸出;松开后,笔尖会自动弹回去。2.提问:为什么圆珠笔的笔尖能自动弹回去?二、观察体验,获取事实1.猜想:圆珠笔中可能有怎样的装置、零件,可以实现自动弹回?(可能有一种使它恢复原来形状的弹簧。)2.观察:拆开圆珠笔,看看笔芯上部有什么?(弹簧)用手拉、压弹簧,观察弹簧长度有什么变化?你的手有什么感觉?3.实验:拿出课前准备的具有弹性的物品:钢尺、海绵、篮球、橡皮筋,手使它们产生形变。你的手有什么感觉?手放松,体会这些物品在恢复原状时,你的手有什么感觉?将实验结果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20页中。三、汇报交流,形成结论1.思考:这些物体受力后有什么变化,手有什么感觉?2.引导:我们用手推、压这些物品时,它们发生了形变,对手产生一个力,这个力就是弹力。弹力是直接施加在物体上的力。四、小组合作,研究弹力1.提出问题,形成假设。(1)提问:弹簧在我们的生活中是比较常见的,你知道弹簧弹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吗?(2)学生讨论,做出假设。(3)引导: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弹簧弹力大小的秘密。2.理解记忆,掌握方法。(1)教师出示实验材料(弹簧、铁架台、刻度尺、钩码)。提问:怎样才能观察到弹簧弹力的大小?你准备怎样进行研究?(2)学生思考,小组交流,完善实验方法。(3)教师出示实验方法:实验1:拉伸弹簧。①将一根弹簧挂在铁架台横梁上。②垂直向下拉伸弹簧稍短的距离,恢复原状后,再垂直向下拉伸弹簧稍长的距离,体会哪个弹更大?46\n实验2: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弹力大小的关系。①弹簧挂在横杆.上,用刻度尺测量它的长度并记录。②在弹簧下端挂1~3个钩码,分别测量弹簧的长度。③推测弹簧伸长的长度与钩码重量的关系。实验3:弹簧弹力大小还与什么因素有关。(根据教学时间自行安排)①换用不同的弹簧,挂上同样重量的钩码。②分别测量长度,并记录。③分析弹簧弹力大小还和什么因素有关。3.小组实验,记录现象。学生实验并将实验结果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20页中,教师巡回指导。4.交流结果,形成结论。汇报:请各小组汇报自己的实验情况,你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讨论:这些现象说明什么?总结:弹簧伸长的长度越长,对手产生的弹力越大。钩码越多,即拉力越大;弹簧伸长长度越长,即弹力越大。第二课时一、提出问题,初步观察1.引导:力是有大小的,那怎样测量力的大小呢?今天我们来认识实验室常用的一种测力仪器一弹簧测力计。2.出示:弹簧测力计图片。3.提问:你知道弹簧测力计是由什么组成的吗?怎样使用弹簧测力计观测力的大小?二、观察结构,掌握方法1.观察测力计。(1)学生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组成。(2)讲解弹簧测力计各部分名称。弹簧测力计的主要构造包括提环、弹簧、挂钩、指针和刻度盘。2.掌握使用方法。(1)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确认被测物不会超过弹簧测力计的最大量程。(2)进行“校零”。竖直提起弹簧测力计,观察指针是否在零刻度。当指针没在零刻度时,先轻轻来回拉动几次挂钩,看指针能否归零,归零后才可使用,如果还没有归零,可上下拉动刻度盘,使刻度盘零刻度与指针对齐后,才可使用。(3)把被测量物体挂在挂钩上,等弹簧测力计的指针示数稳定之后再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线相垂直。(4)记录测量结果,由测量数值和测量单位两部分组成,比如所测得拉力为2牛,可以记作2N。注意事项:要测的力不可超过测力计标定的最大数值,否则容易损坏测力计。读数的时候视线要与指针相垂直,俯视和仰视都会使结果出现误差。3.体验力的大小。分组将一个弹簧测力计挂在铁架台上,向下拉,感受力的大小,并读数。三、测量物体,形成技能1.每组分发3个钩码,分别测量1个钩码、2个钩码、3个钩码的力,读数并记录。2.测量身边的物品,如橡皮、钢笔等。(测量前先进行估测,一是避免超过测力计量程,二是可以训练学生估测的能力。)学生进行测量,并将测量结果记录下来。四、展示结果,交流评价各小组介绍本组测量情况并展示记录表。五、实践应用,拓展延伸46\n提问:说说图片中是什么物品?讨论:拉弓射箭、汽车减震是怎样产生弹力的?有什么作用?交流: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利用弹力的实例。总结:弹力在生活中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希望同学们注意观察,能发现更多弹力应用的实例。【教学后记】17.浮力【教材简析】本课按照学生的认识过程,由易到难安排了三个活动。活动1“感受浮力”目的是通过亲身体验和观察建构浮力概念。活动2“石块在水中受浮力吗”是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认识下沉的物体在水中也可以受到水的浮力。活动3“让土豆浮起来”是通过改变土豆在水中的沉浮,进一步认识物体沉浮和物体轻重、体积大小之间的关系。应用与拓展“浮力的应用”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学情分析】在《弹力》一课,学生认识了弹簧测力计,掌握了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加之学生在日程生活中经常接触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这都对学生建构浮力的概念、认识物体的沉浮现象打下了基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能说出水中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科学探究目标]1.能从日常的生活现象中提出探究性问题。2.能对问题进行假设,并能根据假设设计实验方案。3.能根据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观察记录实验现象。4.能利用分析、归纳的方法分析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科学态度目标]1.能对探究浮力大小产生兴趣。2.能尝试采用多种思路和方法让沉在水中的土豆浮上来。[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能说出浮力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浮力的存在,通过实验测量不同物体在水中都受到了浮力。[难点]理解下沉的物体在水中也受到浮力,物体的浮力与物体的形状有关。【教学准备】[教师]水槽、较深的水桶、泡沫板、细绳、弹簧测力计、曲别针、记录表、课件等。[学生]土豆、曲别针、乒乓球、木块、泡沫块、小石块、《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笔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演示:将石子、木条、泡沫塑料块、铁钉等物体放入水槽中。(有的沉,有的浮。)46\n2.提问:为什么这些物体(木条、泡沫塑料块)能浮在水面上?它们浮在水面上可能与什么有关呢?二、探究发现,形成知识1.体验浮力。(1)提出问题。提问:我们将手或物体放在水面上时会有什么现象呢?(2)掌握方法。讲述:五指并拢,掌心朝下,将手平放在水面上,慢慢向下移动,体会手的感觉。将泡沫塑料板放在水面上,用手将泡沫板慢慢压入水中,体会手的感觉。(3)实验观察。学生分组实验观察,将实验结果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21页中,教师巡回指导。(4)形成结论。①交流:两次实验时你的手有什么感觉?你的手感觉到的力是朝向什么方向的?②总结:当物体放入水中时,它就受到了水对它向上托起的力,这就是浮力。由于浮力的作用,有些物体可以漂浮在水面上。2.探究石块在水中是否受到浮力。(1)发现问题,提出假设。①提问:浮在水面上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作用,那么,沉入水中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作用吗?②假设:沉入水中的物体能受到水的浮力。(教师可以出示一个系有细绳的石块,让学生用手指捏着细绳把石块浸入水中,体验一下石块是否受到了水的浮力。)(2)掌握方法,实验观察。①引导:手的感觉是不准确的,我们能否用实验来验证自己的假设呢?②出示实验方法:A.用细绳将石块系在弹簧测力计的下端,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B.手提弹簧测力计,将石块慢慢浸入水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C.手托石块,让弹簧测力计示数与石块浸入水中时的示数相同。D.思考:手托石块的力与测力计示数有关系吗?③学生实验操作。要求: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将实验现象填写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21页中。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3)分析现象,形成结论。①提问:在水中下沉的石子是否受到了水的浮力?请各小组结合自己的实验情况,进行说明。②小组交流评价。③教师总结:在水中下沉的物体也受到了水的浮力。三、实践运用,拓展延伸1.播放石块从空中落下,入水后下落速度变慢的视频。2.提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3.学生回答,其他学生进行补充。(石块落入水中后受到水的浮力作用,所以下落速度变慢了。)第二课时一、提出问题1.演示:将土豆放入水中,土豆下沉。2.提问:用什么办法可以使土豆在水中浮起来?二、设计实验1.思路引导。思考:(出示小船、王莲等图片。)观察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有什么特点。2.学生设计。46\n(1)出示设计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设计,想一想需要用到什么工具,怎么操作。(2)小组讨论,设计方案,并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21页中。3.交流评价。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实验方案,比一比看哪个组设计的方法多,而且独特。(预设方案:①借助漂浮物:选择能在水面上漂浮的泡沫板放在水中,将土豆放在泡沫板上。②改变重量:用小刀将土豆切成细小的薄片,轻轻放入水中。③改变形状:用小刀切去土豆中间部分,做成小船的样子,轻轻放入水中。)三、实验观察小组分工合作,进行实验。四、得出结论1.交流:说说你采用了什么方法使土豆浮在水面上?2.讨论:分析采用的方法改变了什么条件,使土豆浮在水面上的。3.结论:改变土豆形状(切成薄片),让土豆变轻(挖空),施加一个外力都能使土豆浮在水面上。五、运用知识1.小组竞赛。①引导:同学们掌握了让土豆浮起来的方法,下面咱们进行比赛,不借助其他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比一比谁的土豆能承载更多的曲别针。先设计实验方案,再进行制作与比赛。②小组竞赛,教师巡回指导。③展示:展示小组比赛的优胜者的作品,并分析获胜的原因。2.浮力的应用。①引导:观察图片中是什么物品?它们有什么用途?②讨论:是怎样利用浮力原理的?③交流: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其他学生进行补充与评价。④小结: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要善于观察,发现更多浮力的应用。⑤课后作业:在家里找两个同样大小的透明玻璃杯,倒入同样多的自来水,其中一杯加入5勺食盐,搅拌至溶解。把鸡蛋先后放在两个杯子里,观察实验现象。【教学后记】18.摩擦力【教材简析】本课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了三个活动。活动1“感受摩擦力”目的是通过具体摩擦现象,认识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建构摩擦力的概念。活动2“研究摩擦力的大小”目的是通过对问题的猜想,引发学生对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应用与拓展“了解摩擦力的应用”目的是了解生活中人们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方法,使学生体会摩擦力的利与弊。【学情分析】46\n三年级的学生对摩擦力并不陌生,他们有着丰富的感性体验,本单元前两课学生已经认识了弹力、浮力,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这些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都为本课内容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能归纳出摩擦力是直接施加在物体上的力。2.能说出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方法。[科学探究目标]1.能从活动中提出可探究的问题。2.能通过实验感受、体验摩擦力。3.能运用分析、归纳、推理的方法,分析实验结果并得出实验结论。[科学态度目标]1.能从活动中提出可探究的问题。2.能通过实验感受、体验摩擦力。3.能运用分析、归纳、推理的方法,分析实验结果并得出实验结论。[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能举例说出利用摩擦力的知识解决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2.能从正反两方面找出摩擦力的利与弊。【教学重难点】[重点]设计对比实验研究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重量的关系。[难点]掌握对比实验的关键与要注意的问题。【教学准备】[教师]弹簧测力计、砂纸、木板、记录表、课件等。[学生]《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游戏:“小华”两脚着地,“小明”拉动“小华”向前走。(“小明”谈谈自己的感受。)2.提问:为什么“小明”要用很大的力气才能拖动“小华”?阻碍“小华”向前滑动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呢?二、探究发现,形成知识1.感受摩擦力。(1)引导:我们通过实验来研究上面的问题。(2)掌握方法。出示图片,讲述实验方法:①将手掌贴在桌面上往前推,手有什么感觉?②沿水平方向向前推动桌子,有什么感觉?③用弹簧测力计水平缓缓拖动笔袋,观察测力计的示数。(3)实验观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教师巡回指导。(4)汇报交流。①讨论:A.实验中,手、桌子、笔袋在运动时和什么物体发生了接触?B.你的手有什么感觉?你的手感觉到的力是朝向什么方向的?测力计的示数为什么会发生变化?②交流:指定同学汇报讨论结果,引导学生进行补充和评价。(5)形成结论。教师小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按触面发生摩擦,会产生一种阻碍物体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摩擦力是直接施加在物体上的力。摩擦力除了可以感觉,也可以测量。实验中我们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笔袋,当笔袋运动时,测得的力的大小就等于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摩擦力和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测力计的读数就是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2.研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46\n(1)提出问题,猜想假设。①提问:物体沿接触面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与什么有关呢?②猜测: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提示:A.“拉人”的游戏中,如果将小华换成一个成年人,小明要想拉动成年人,他用的力会怎样?B.如果将游戏的地点由操场地面改为玻璃地面,小明拉动小华,用的力气会怎样?)③交流:指定学生汇报自己的猜想。(摩擦力大小可能与物体重量有关,物体越重,摩擦力可能越大。摩擦力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越粗糙,摩擦力可能越大。)(2)掌握方法,实验观察。出示实验方法。实验1:验证摩擦力大小与物体重量有关。A.将一块木板放在桌面上,在木板上放一本书,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缓缓拖动木板,拖动过程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B.将木板放回原处,在木板上放两本书,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缓缓拖动木板,拖动过程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C.木板上放三本书,重复以上步骤。实验2:验证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A.在木板的一面粘上砂纸。B.将木板光滑的一面与桌面接触,在木板上放一本书,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缓缓拖动木板,拖动过程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C.将木板粘有砂纸的一面与桌面接触,在木板上放一本书,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缓缓拖动木板,拖动过程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学生实验操作。要求:选择1~2个实验,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并将实验现象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22页中。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3)分析现象,形成结论。①引导:请各小组代表说一说实验是怎样做的,观测到什么数据,说明了什么。②汇报:小组代表汇报,教师提示其他学生注意倾听,然后进行补充与评价。③总结:摩擦力大小与物体的重量有关,重量越大,受到的摩擦力越大;摩擦力大小与物体接触面有关,接触面越粗糙,受到的摩擦力越大。三、实践应用,拓展延伸1.提问:(出示图片)说一说这四幅图片各是什么物品,为什么要这样做,它们是在增大摩擦力,还是减小摩擦力。学生回答,并相互补充与评价。2.交流:举出生活中更多的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例子,并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22页中。3.总结:在生产、生活中,我们需要增大有益的摩擦力,减小有害的摩擦力。请大家继续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摩擦力,这种摩擦力是有益的还是无益的,人们是怎样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教学后记】46\n第六单元科学擂台19.制作水火箭(一)【教材简析】本课以工程实践为主线设计了五个环节。“任务”的目的是通过创设情境,明确具体的制作任务。“了解火箭发射历史”是让学生通过调查、阅读等方式了解人类对火箭发射的探索过程,认识火箭升空的原理。“设计”是引领学生根据火箭升空的原理,分析、构思、绘制出水火箭的设计方案。“制作”是按照设计方案准备材料,使用工具制作一个水火箭。“测试”的目的是检验制作的水火箭能否发射成功,观察记录水火箭发射和飞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学情分析】学生在一、二年级学习过简单的STEAM课程,对该课程的活动过程和探究方法有一定的了解,这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该课程提供了基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能说出关于火箭发射的历史探究事件和火箭升空的原理。2.能说出设计和制作水火箭的方法。3.能说出发射和测试水火箭的方法。[科学探究目标]1.能有目的地通过查阅资料、调查等获取相关的信息。2.能根据模型探究水火箭升空的原理。3.能根据要解决的问题设计制作方案。4.能根据方案进行制作。[科学态度目标]1.能对设计、制作水火箭产生兴趣。2.乐于用多种方法设计制作水火箭。3.能与小组同学分工合作完成任务。[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能意识到人类对火箭的不断改进以适应自身不断增长的需求。【教学重难点】[重点]设计和制作水火箭。[难点]设计和制作水火箭。【教学准备】[教师]气球、塑料管、细绳、塑料瓶、胶塞、硬纸板、尺子、剪刀、笔、胶带、教学课件、水火箭等。[学生]《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绘图工具、笔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明确任务播放:“天宫二号”发射视频。引导:同学们,你们熟悉这些画面吗?“天宫二号”的成功发射使得我们中国的探月工程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天宫二号”飞船是靠什么运载工具被送到太空中去的?(“长征二号”F火箭)火箭的外形是什么样的?它是怎样发射升空的?任务:今天,我们就像工程师和发明家一样做个水火箭模型,怎么样?二、获取信息,明确原理引导:我们要制作水火箭,首先要了解它的由来,认识火箭的结构和飞行原理。从古到今都有哪些科学家为火箭的研制做出了贡献?这些火箭分别是以什么作为动力的?它们的外形又是怎样的呢?46\n播放:明朝时期万户陶成道试验火箭和“中国火箭之父”——钱学森的视频或课件。讨论:火箭发明家和工程师是怎样发现和解决问题的,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现代火箭与古代火箭有哪些相同之处呢?将讨论的结果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24页中。学生汇报,教师总结:(1)火箭发明家和工程师勤于观察和思考,勇于创新,坚强的毅力和持续的努力值得我们学习;(2)现代火箭与古代火箭都是喷气后开始运动的,喷气的方向与运动的方向相反,都是从内部向外喷气的。引导:火箭向后喷射气体时它能向前运行吗?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寻找答案。1.掌握实验方法。教师出示图片讲解实验方法:(1)两个学生拉紧细绳,在线绳上套有一个粘了双面胶的吸管,将充足气的气球的中间部位粘到吸管的双面胶上,把气球拉向绳子的一端,松开堵住气口的手,观察有什么现象。(2)在纸杯杯壁底部,用针扎3个小孔,各插入1根细塑料管,注意细管要朝一个方向倾斜,用细绳将纸杯悬挂起来,向纸杯中加水,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温馨提示:实验中要分工合作,将实验现象记录下来。2.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3.汇报实验结果。4.讨论。(1)以上两个实验有什么相同点?(2)根据两个实验,你得出什么结论?总结:当水、空气从一个物体中向某个方向快速喷出时,这个物体会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起来,这种现象叫做反冲。火箭是运用反冲原理制成的。三、发散思维,设计方案1.形成主要问题。引导:(出示水火箭简图)这是一个水火箭,它分为箭头、箭体、尾翼、喷气口几部分。向火箭体中装入适量的水,充气后水向后喷,火箭就会向前运行,这就是水火箭的原理。我们了解了水火箭的结构和原理,就可以自己设计水火箭了。要设计水火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呢?(1)外形(箭头、箭体、尾翼、喷气口)是什么样的?(2)用什么材料制作?2.设计方案。(1)要求:園绕上面两个问题,进行小组设计。先画出水火箭的外形,再设计各部分的材料,将设计结果用概念图记录下来。(2)学生分组设计,教师巡回指导。箭头:纸、塑料箭体:大塑料瓶、中型塑料瓶、小塑料瓶水火箭尾翼:硬纸板、塑料板喷气口:胶塞喷气口、专用喷气口3.构建水火箭模型。(1)讲解:我们从箭头、箭体、尾翼、喷气口的各种材料中分别选择一种材料就可以建构一个水火箭的模型,如选择纸、大塑料瓶、硬纸板、专用喷气,就可以构思出一个模型。这种方法叫组合法。试一试你用组合法能设计出多少个水火箭模型。(2)学生构思。将设计的方案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24页中。(3)汇报交流。四、综合评价,课堂总结1.综合评价。出示评价表,选出最优秀的小组并指定组长谈--谈获胜的体会。46\n2.学生自评。教师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填写自评表。3.教师小结。总结最为突出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指出努力的方向。第二课时一、创设情境,明确任务播放:水火箭模型发射视频。(让学生感知水火箭外形及发射~飞行情景,激发学生制作欲望。)引导:制作并发射水火箭是非常有趣的科技活动,它既可以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又可以发展我们的科学思维。今天就按照我们设计的方案,选择合适的材料,用我们的双手来制作水火箭,比一比谁制作的水火箭原理科学、造型美观、飞行距离远。二、掌握方法,动手制作1.选择材料。(1)提问:根据自己设计的制作水火箭方案,说一说应该选择什么材料和工具。(2)选材:①明确材料的类型和规格。选择材料时要根据自己的方案,确定材料和工具的种类、规格和数量。②选择材料和工具。尽量选择质优价廉、无污染的废弃物品作为制作材料。2.掌握方法。(1)播放:制作水火箭方法视频。(提示学生关注:制作分几步完成?每步的制作关键是什么?)(2)汇报:指定学生回答,其他学生补充。(3)出示:制作各部件的方法。①制作水火箭头。A.用圆规在硬纸板上画一个扇形,用剪刀剪下,用双面胶粘接成圆锥体。B.用胶带将圆锥体粘在水瓶的底部。②制作水火箭尾翼。A.在硬纸板上画出尾翼图形,用剪刀剪下。B.在尾翼的平行边(与瓶子粘接边)画一条0.5cm的平行线,并沿线将纸板折成直角。C.直角向外,将两个纸片粘接在一起。D.用双面胶将3个尾翼粘在塑料瓶上。③制作橡胶塞喷气口。A.在胶塞上打一个比自行车内胎气门嘴略细的孔。B.将自行车内胎气门嘴穿过胶塞孔,拧紧螺丝。C.使用时将胶塞喷口压在瓶口即可。(4)帮助学生记录制作方法。3.制作水火箭。(1)出示注意事项:①小组要分工合作,不同学生制作不同内容。②使用工具要注意安全,要保持安静。(2)学生分工制作,将制作的水火箭照片贴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25页中。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困难。4.展示交流。(1)出示评价标准:结构合理、连接结实、造型美观。(2)小组展示,学生评价。三、放飞火箭,测试效果1.引导:水火箭制作完成后,需要放飞。通过放飞检验水火箭的飞行效果,发现水火箭发射和飞行中存在的问题,为改进水火箭提供依据。2.掌握方法。(1)播放放飞视频,提示学生关注放飞的步骤和方法。46\n(2)出示放飞方法:①注水:向水火箭体内注入约相当于瓶子容积三分之一的水,拧紧喷气口。②放入发射架:把水火箭垂直插入发射架。③充气:用打气简(一般的自行车打气简)给水火箭充气。(充到里面的水冒泡,拉、压打气简的手柄时感觉有一定分量为止。)④发射:用手按动发射开关,水火箭飞向空中。(水火箭脱离发射架腾空而去,最高的可以发射到100多米的高空,下落时自动打开降落伞,飘飘悠悠地下降到地面,这个情景真是美极了。)(3)出示注意事项:①发射水火箭时要特别注意安全,水火箭只能一枚一枚地发射,不能多个水火箭一起发射。②观看的学生必须站在距离发射地点直径100m以外的地方。观看时必须站着,不能坐着或者蹲着,以免火箭飞来时逃避不及而发生意外。③观察记录水火箭的发射和飞行情况。将发射中遇到的问题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25页中。3.发射水火箭。(建议选择操场上人少的时候进行。)分组发射水火箭,学生观察记录。【教学后记】20.制作水火箭(二)【教材简析】本课以工程实践为主线设计了三个活动。“改进”的目的是通过实验让学生认识到水火箭飞行的时间与箭头轻重、箭头形状、箭体内装水多少有关,并根据实验结果改进自己的水火箭;“展示”是引领学生交流改进后的水火箭及放飞效果,并对其飞行结果进行记录和评价。“分享”是引领学生反思自己在制作水火箭过程中的收获和有待努力的地方,并用某种方式与同学进行交流,达到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学情分析】学生在前一课已经设计、制作、测试了水火箭,通过测试发现了自己制作的水火箭存在着诸如偏离轨道、旋转、射程短等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怎样改进自己的水火箭,成为他们继续探究的动机。【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能说出影响水火箭飞行远近的因素。2.能对自己和他人制作的水火箭提出改进的建议或方法。[科学探究目标]1.能按照实验方法进行探究与水火箭飞行时间有关因素的实验。2.能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3.能对自己或他人的水火箭提出改进建议,并吸取他人的优点改进自己的水火箭。4.能对自己制作水火箭的方法和发射结果进行反思,做出自我评价。[科学态度目标]1.能对探究影响水火箭飞行的因素感兴趣。2.能与小组同学分工合作完成改进水火箭的任务。[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能意识到人类对火箭的不断改进以适应自身不断增长的需求。【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分析水火箭发射过程中的各种问题。46\n[难点]学会研究改进水火箭发射的方案并掌握影响水火箭飞行高度的原因。【教学准备】[教师]塑料小瓶(50g-100g)3个、气门、胶塞、尺子、圆规、剪刀、笔、胶带、报纸、硬卡纸、厚纸板、发射架、三脚架、打气筒、尺子等。[学生]《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绘图工具、笔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明确任务引导: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完成了水火箭的设计和制作,并通过放飞水火箭,观测到了各自水火箭的飞行情况。我们制作的水火箭飞行得怎样?在发射、飞行过程中存在着哪些问题?下面我们观看上节课“放飞水火箭”的视频。播放:放飞水火箭视频。(学生观看,思考存在的问题。)任务:今天,我们针对水火箭放飞和飞行中的问题,提出改进的建议,并对自己的水火箭进行改进,制作一个飞得高的水火箭。二、分析交流,列举问题讨论:水火箭在发射、飞行过程中存在着哪些问题?将讨论的结果,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26页中。学生汇报,教师总结水火箭存在的问题。谈话: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查阅资料、实验观察等方法,寻找问题的答案。教师出示图片,讲解影响水火箭飞行时间的主要因素。(1)箭头的轻重。(2)箭头尖端的形状。(3)箭体内水量的多少。三、实验观察,寻找答案1.引导:我们通过三个对比实验,来研究上面的几个问题。2.掌握实验方法。(1)播放:测试一、测试二、测试三的实验方法视频。提示学生关注每个实验中可变的条件是什么?不变的条件是什么?(2)学生观看思考后回答上述问题。(3)出示实验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记忆。测试一:①照上节课的方法,用100mL~200mL的塑料瓶为箭体,选用合适的胶塞制作喷气口,制作两套这样的箭体和喷气口。②用报纸和硬卡纸分别制作比瓶底周长略大一点的箭头。③将箭头分别粘在箭体上,往瓶中加入1/3的水,压紧喷气口。④将水火箭先后放到发射架上,用打气简打气至可发射状态,发射后观测飞行的时间。测试二:①用质量相同的报纸、硬卡纸分别做两个大小不一的箭头,用厚纸板剪个与瓶底大小一样的圆片(质量与箭头相同)。②将箭头、圆片分别粘在瓶底上,往瓶中各加入1/3的水,压紧喷气口。③将水火箭分别放到发射架上,用打气筒打气至可发射状态,发射后观测飞行的时间。测试三:①向三个瓶中分别加入1/5、1/3、1/2的水,盖上喷气口。②放到发射架上,用气简打气,垂直发射,观测飞行的时间。(教师勾画出中心词“剪”“粘”“打”“测”,帮助学生记忆。)3.学生分组实验,将实验结果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26页中。教师现场指导,提示学生发射时要到指定的地方进行,一定要注意安全。4.汇报:你是怎样做的?实验的结果是什么?46\n【教学后记】46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小学 | 科学
发布时间:2022-08-07 09:00:02 页数:47
价格:¥8 大小:175.00 KB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