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课件
首页

2022年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期末测试题及答案(各一套)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0

2/20

剩余18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测试题及答案(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1.(3分)商鞅变法中,把乡、邑、聚合变成县。这一措施是(  )A.实行分封制B.建立县制C.奖励耕战D.统一度量衡2.(3分)史明智同学在刚结束的模拟考试中考砸了。爸爸暴跳如雷,说要“家法伺候”。爷爷慢吞吞地说:“这次考差了不全是坏事,知道差在哪儿,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嘛!”其中爷爷的言论与我国古代哪一学派的主张最为接近(  )A.儒家B.法家C.道家D.墨家3.(3分)战国末期,有位思想家提倡法治,主张改革。秦王嬴政读了他的著作后,赞叹不已,说:“我得见此人,死也甘心了。”被嬴政仰慕的这位思想家是(  )A.孔子B.孟子C.荀子D.韩非4.(3分)反对战争,珍爱和平是人类的共同追求。战国时期,提出“兼爱”“非攻”,反对相互攻伐兼并、残害生命的是(  )A.荀子B.墨子C.庄子D.孙武5.(3分)小明同学在课本剧《百家争鸣》中扮演法家代表人物韩非,下列属于他的台词的是(  )A.为政以德,有教无类B.知彼知己,百战不殆C.顺其自然,以柔克刚D.严刑酷法,中央集权6.(2分)黄帝陵位子队西黄陵县城北,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每年清明时节,都有来自海内外的华人到这里祭拜。这是因为黄帝(  )A.为中华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B.联合炎帝打败了蚩尤C.实行禅让制D.建立了夏朝7.(2分)“青铜文明”是对商周时期人们创造的物质文化的高度概括。在下列出土的青钢工艺成就中,最重的青铜器是(  )\nA.青铜面具B.四羊方尊C.青铜神树D.司母戊鼎8.(2分)林语堂在《如何理解中国人》中说:“中华民族有三座长城,第一座长城是从秦始皇开始修建的防御工事万里长城,第二座长城是指汉字,……”汉字作为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开始出现于(  )A.夏朝B.商朝C.秦朝D.西汉9.(2分)同学们来到殷墟,讲解员指着一段文字残片告诉同学:“这文字记录反映了商王的活动和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的价值。”由此判断,这些文字应该是(  )A.甲骨文B.小篆C.隶书D.行书10.(2分)山东省被誉为“齐鲁大地”的说法最早可追溯到(  )A.商朝甲骨文记载B.西周分封制C.春秋战国诸侯国D.秦朝郡县制11.(3分)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否(  )A.会制造工具B.会使用工具C.会使用天然火D.会人工取火12.(3分)《韩非子》载:“上古之世,民食果蚌蛤,腥臊恶臭,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最早懂得“钻燧取火”的我国远古居民是(  )A.元谋人B.蓝田人C.北京人D.山顶洞人13.(3分)如图,下面图中的骨针和装饰品应属于下列哪一远古人类?(  )\nA.北京人B.元谋人C.大汶口人D.山顶洞人14.(3分)下列图表的内容与中华文明的起源有关,左侧是史实的陈述,下面是对史实的推论或评价。其中史实与推论(评价)正确的是史实推论(评价)A北京人能制造和使用工具,已会人工取火B河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主要粮食作物是粟和水稻C黄帝发明养蚕缫丝和文字“人文始祖”D尧舜禹禹通过禅让成为部落首领,并建立夏初,他从部落联盟首领转变为奴隶制国家国王A.AB.BC.CD.D15.(3分)在我们宁夏灵武水洞沟,发现了距今3万年前的原始人类遗迹,考古人员依据的是(  )①历史教材②考古发掘③网络视频。A.①②B.①③C.②D.③④16.(3分)山顶洞人比北京人进步,其进步表现在(  )①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②掌握了人工取火③会用骨针缝衣服,懂得爱美\n④可以个人单独生活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17.(3分)下列各项在我国古代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使用骨针缝衣②采用天然火③制作黑、白陶④用麻纺成织品A.②①③④B.②③④①C.①②④③D.②①④③18.(3分)原始社会结束的根本原因是(  )A.部落议事集体的决定B.部落联盟成员的谦让C.禹有私心D.社会生产力发展19.(3分)下列内容符合北京人的是(  )①直立行走②制造石器和木棒③使用天然火④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20.(3分)下列内容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使用粗糙石器②使用天然火③种植水稻④制作彩陶。A.②①③④B.①②③④C.④③②①D.②④③①三、材料解析题21.阅读下列材料: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针,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孙中山请完成:(1)文中的“轩辕”指的是谁?(2)为什么说“世界文明,唯有我先”?(3)怎样理解“中华开国五千年”?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n材料二公孙鞅曰: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各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礼、法以时而定。臣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汤、武之王也,不循而兴。殷、夏之灭也,不易礼而亡。材料三“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民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请回答:(1)材料一图片中“立木为信”和“舌战守旧群臣”的人是谁?他生活在什么时期?他主持进行了历史上一次重要的变法,是在哪国进行的?变法的目的是什么?(2)从此人身上我们可以学习到什么精神?(3)变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果你是旧贵族,对变法的那条最不满?(4)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说这场变法有何意义?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解答】题干中关键信息“商鞅变法中,把乡、邑、聚合变成县”。这一材料是商鞅变法建立县制的反映。答案:B。2.【解答】结合所学可知,题干材料“这次考差了不全是坏事,知道差在哪儿,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嘛!”,这是对老子思想的运用,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双方能够互相转化。答案:C。3.【解答】题干中“提倡法治、主张改革”是法家思想,孔子、孟子、荀子都是儒家的代表人物,韩非是法家的代表人物。答案:D。\n4.【解答】墨家创始人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兼爱”就是反对人对人的压迫,主张对待别人就像对待自己一样,尽力帮助别人。“非攻”就是反对不义的掠夺战争。答案:B。5.【解答】战国时期法家的代表人物是韩非,他主张改革,提倡法治,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A是孔子的主张;B是孙武的主张;C是老子的主张。答案:D。6.【解答】黄帝是我国原始社会末期黄河流域的一位伟大的部落联盟首领,相传他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基础。他的妻子养蚕缫丝,其史官仓颉创造了文字,其乐官伶伦制作了乐器。因其卓著的功绩,深受历代人民所敬仰,被尊为“人文初祖”,为中华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答案:A。7.【解答】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著名的青铜器有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其中,司母戊鼎是世界上现存最大最重的青铜器。故世界现存最重的青铜器是司母戊鼎。答案:D。8.【解答】依据材料“中华民族有三座长城,第一座长城是从秦始皇开始修建的防御工事万里长城,第二座长城是指汉字,…”可知与文字的演变有关。商朝人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距今已有3000年的历史。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今天的汉字与它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汉字作为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开始出现于商朝。答案:B。9.【解答】由题干“商王和商朝”可得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因为这个时候有了甲骨文,这是我国发现最早比较成熟的文字,他是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答案:A。10.【解答】分封制是西周的政治制度,分封的目的是为了巩固奴隶主政权,分\n封的对象和做法是把土地和人民分封给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让他们到各地去做诸侯,建立诸侯国,被封诸侯的义务是要服从国王的命令,要向周王贡献财物,要派兵随从周王作战。“齐鲁大地”的齐鲁均是西周分封的诸侯国。答案:B。11.【解答】会不会制造工具这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劳动起了重要作用,劳动创造了人类。答案:B。12.【解答】题干“钻燧取火”即是人工取火。山顶洞人生活在距今约三万年北京周口店附近的山顶洞穴里,他们的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似。他们使用打制石器,但已经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最早懂得人工取火。答案:D。13.【解答】本题考查的是山顶洞人的史实。山顶洞人会制作骨针,会制作装饰品,有审美观念,所以D选项符合题意。答案:D。14.【解答】A北京人生活距今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能制造和使用工具,并会使用天然火,而不是人工火;B河姆渡人是生活在长江流域,主要食物是水稻,粟是北方的黄河流域的半坡人的主要食物;C黄帝虽是“人文初祖”,但传说发明养蚕缫丝是他的妻子,发明文字的是他的下属仓颉,不能直接说是黄帝的发明。ABC的史实与推论都有错误;D选项对史实的推论或评价是正确的。答案:D。15.【解答】据“在我们宁夏灵武水洞沟,发现了距今3万年前的原始人类遗迹”及所学知识可知,考古人员依据的是考古发掘。考古发掘是指为了科学研究,经文物行政部门批准,根据发掘计划,对埋藏文物的地方、对古文化遗址、古墓葬进行调查、勘探和发现、挖掘文物的活动或工作。答案:C。16.【解答】依据课本知识可知,山顶洞人模样同现代人基本一样,使用打制石器,还学会了磨光和钻孔技术,会人工取火,已经懂得审美,并且开始死后埋葬。所以山顶洞人比北京人进步得多。④可以个人单独生活,错误。山顶\n洞人生活的集体是有血缘关系结合起来,这种集体称作氏族。所以①②③选项符合题意。答案:C。17.【解答】①使用骨针缝衣的是距今约三万年前的山顶洞人,②使用天然火的是距今约70﹣20万年前北京人③制作黑、白陶的是距今约四五千年的大汶口原始居民;④用麻纺成织品的是距今约五六千年的半坡人。答案:D。18.【解答】随着社会生产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私有财产更多,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奴隶制王朝)﹣﹣夏朝,定都阳城(今河南登封).禹由部落联盟首领转变为奴隶制国家的国王,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到此结束,奴隶社会开始。原始社会结束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答案:D。19.【解答】①北京人已经直立行走,手脚分工比较明显。②北方人会制造石器和木棒,凭着极原始的工具同大自然进行艰苦的斗争。③北京人会使用天然火,火的使用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④北京人眉骨粗大,前额低平,颧骨高耸,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答案:C。20.【解答】早在距今约170万年前的元谋人就会使用粗糙石器,使用天然火的距今约70万﹣20万年的北京人;种植水稻的是距今约七千年的河姆渡人;制造色彩艳丽的彩陶的是距今约五六千年的半坡人。答案:B。二、材料解析题21.【解答】(1)据材料“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针,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可知,文中的“轩辕”指的是黄帝。(2)因为世界文明发展史上,中国创造的文明最早,最辉煌,因而“世界文明,唯有我先”。(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内容是说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是从中华文明的始祖轩辕(黄帝)算起的,造指南针、平蚩尤都是黄帝的功绩。\n故答案为:(1)黄帝。(2)世界文明发展史上,中国创造的文明最早,最辉煌,故有此说。(3)在中华文明史上,早在四五千年的炎黄时代,即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如建造宫室,发明舟车,发明文字等,它标志着人类历史摆脱了野蛮蒙昧的时代,进入到了文明进步的新时代,故称“中华开国五千年”。22.【解答】(1)根据材料一图片中“立木为信”和“舌战守旧群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反映的人是商鞅;他生活在战国时期;他主持进行了历史上一次重要的变法﹣﹣商鞅变法是在秦国进行的;变法的目的是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此商鞅身上我们可以学习到改革创新的精神。(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是建立县制,废除贵族世袭特权,承认土地私有制,奖励耕战等;如果我是奴隶主旧贵族,我会对“废除贵族世袭特权“最为不满。(4)根据结合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故答案为:(1)商鞅;战国时期;秦国;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2)创新精神。(3)建立县制、废除贵族世袭特权、承认土地私有制、奖励耕战;废除贵族世袭特权。(4)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n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测试题(时间60分钟分值:60分)一、选择题(以下各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计25分)1.(1分)贾谊在《过秦论》一文中写道:“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这是由于下列哪一次军事行动造成的?(  )A.蒙恬率军出击匈奴B.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C.窦宪率军出击匈奴D.窦固率军出击匈奴2.(1分)汉武帝时,为了解决诸侯王的问题,汉武帝采取了谁的建议?(  )A.主父偃B.董仲舒C.孔子D.张骞3.(1分)历史剧《汉武大帝》曾在中央电视台热播。汉武帝是位雄才大略的皇帝,那么,下列哪项措施与他无关呢?(  )A.平定“七国之乱”B.颁布“推恩令”C.统一铸币权D.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4.(1分)秦始皇、汉武帝都是杰出的帝王,为中华民族发展做出过巨人的贡献。但他们在处理以下某一方面问题时态度截然相反,这个问题是(  )A.国家统一问题B.外族入侵问题C.中央集权问题D.儒家思想问题5.(1分)当罗马共和国执政官恺撒身穿丝绸长袍出现在罗马大剧院的时候,全场为之欢呼,丝绸服饰一时成为欧洲上层社会的时尚。欧洲人能穿上中国丝绸制成的衣服最早应在(  )A.秦朝B.汉朝C.唐朝D.明朝6.(1分)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分配教育资源……”当代中国,教育公平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孔子的下列观点中,最能体现报告精神的是(  )A.因材施教B.温故知新C.有教无类D.仁者爱人7.(1分)CCTV12法制频道要招聘《法制空间》栏目主持人,假如时光倒流到两千多年前,\n你认为最合适的是(  )A.孟子B.墨子C.老子D.韩非子8.(1分)对于春秋时期诸侯的争霸战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争霸战争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B.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C.促进了周王朝的巩固和统一D.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9.(1分)河北省有《燕赵都市报》、山东省有《齐鲁晚报》、山西省有《三晋都市报》等,这些报纸中的“燕赵、齐鲁、晋”,与我国古代直接关联的制度是(  )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制D.郡县制10.(1分)秦末农民战争中,以少胜多、歼灭秦军主力的战役是(  )A.长平之战B.巨鹿之战C.牧野之战D.马陵之战11.(1分)“汉祖起丰沛,乘运以跃鳞。手奋三尺剑,西灭无道秦。”这首诗描写的汉祖指的是谁?(  )A.嬴政B.项羽C.刘邦D.刘彻12.(1分)新来的历史老师在自我介绍时说:“我的姓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制国家的名称一样。”请问新来的历史老师姓什么?(  )A.秦B.夏C.商D.周13.(1分)秦始皇时开凿的、连接我国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渠道是(  )A.郑国渠B.都江堰C.白渠D.灵渠14.(1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建立的时间是(  )A.公元前202年B.公元后221年C.公元前221年D.公元前209年15.(1分)假如你生活在秦朝,你如果去逛街,那么你应该带哪种货币才行?(  )A.圆形方孔钱B.蚁鼻钱\nC.铲形币D.刀形币16.(1分)如果你穿越到东汉时期,你不可能看到的是(  )A.一位官员正准备任职西域都护B.街市上可以买到西域的水果蔬菜C.长沙太守张仲景为百姓治病D.前秦军队在淝水之战中大败17.(1分)如图为三国鼎立形势图,据图并结合所学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处政权为曹丕所建B.②处政府派卫温率船队抵达夷洲C.③处政权为刘备所建D.①处海外贸易发达18.(1分)西汉建于公元前202年,东汉亡于公元220年,汉朝存在的历史时期是(  )A.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2世纪B.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3世纪C.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3世纪D.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2世纪19.(1分)人口迁移是一种普遍现象,我国古代人口大量南迁开始于(  )A.秦朝B.西汉末年C.东汉末年D.西晋末年20.(1分)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A.江南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B.北方农民南迁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C.南方战乱少,社会安定D.南方的自然条件优越\n21.(1分)曹魏、西晋、前秦和北魏四个政权的一个重要相似点是(  )A.都曾定都洛阳B.都曾统一过黄河流域C.都处于全国分裂时期D.都因外族入侵而结束22.(1分)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以下战役,正确的是(  )①长平之战②淝水之战③赤壁之战④巨鹿之战。A.①②③④B.①④②③C.①④③②D.①③④②23.(1分)某同学查阅了有关“赤壁之战”、“三国鼎立”、“人口南迁”、“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一些历史资料进行主题探究,他探究的主题是(  )A.统一国家的建立B.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D.民族关系的发展24.(1分)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是世界著名的两大石窟。石窟的雕造吸收了哪一教派的艺术(  )A.伊斯兰教B.儒家思想C.佛教D.道教25.(1分)下列关于我国古代科技成就的搭配,不正确的是(  )A.华佗──麻沸散B.张仲景──《伤寒杂病论》C.蔡伦──改进造纸术D.祖冲之──“五禽戏”二、非选择题(计35分)26.(12分)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步骤一:走进历史上的民族关系(1)举例说明秦汉时期,中原王朝与匈奴存在的关系。(2)南北朝时期为什么会出现民族大融合?步骤二:体验历史上的民族关系(3)请写出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张骞出使西域最终起到了什么作用?(4)穿越时空隧道,你来到了北魏时期,亲历了北魏一位皇帝改革的前后状况,试举两例说明他进行改革前后北魏的变化有哪些。步骤三:感悟历史上的民族关系(5)由史及今,我们应该树立什么样的民族意识?27.(13分)阅读材料,回答下面问题。材料一:“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n﹣﹣《论语》材料二: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至于始皇,遂并天下。﹣﹣《汉书•食货志》材料三:“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衣覆天下。”﹣﹣《宋书》材料四:魏晋以来(东汉末年以来),原居中原的客家先民不堪战乱离苦和灾荒,纷纷从黄河流域向南逃往长江流域,最后定居在闽粤赣交界地区。他们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艺、文化技艺,并与原居的闽越族长期相处,逐渐形成客家人。材料五:(魏主)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资治通鉴》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史上的“管仲改革”,写出这次改革的主要影响。(2)材料二中的“商君”是谁?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变法中与富国强兵有直接关系的两项措施。(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三反映的历史现象。(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与材料四所反映的两个历史现象之间的关系。(5)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五反映的改革名称。材料五的内容是改革中的哪一项措施?这场改革对当时的民族关系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6)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变法或改革的认识。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以下各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计25分)1.【解答】为了解除匈奴对西汉的威胁,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大将卫青和霍去病出击匈奴,获得大胜,经过漠北战役的打击,匈奴再也无力与西汉对抗,\n部分匈奴人开始西迁。“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这是由于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造成的。答案:B。2.【解答】汉武帝统治时期,为了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他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底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推恩令的颁布解决了王国问题。答案:A。3.【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七国之乱是发生在汉景帝时期的一次诸侯国叛乱,被汉朝平定,不属于汉武帝时期的事件,BCD都是汉武帝为了大一统的局面采取的措施,因此A符合题意。答案:A。4.【解答】秦始皇为了加强思想控制,实行“焚书坑儒”;汉武帝在思想上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可见二人在对待儒家思想问题时态度截然相反。答案:D。5.【解答】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沟通了汉朝与西域各国之间的联系,打通了中原通往西域之路。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贯穿东西方的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国与中亚和欧洲之间的经济和文化的交流。欧洲人能穿上中国丝绸制成的衣服最早就是在汉朝丝绸之路开通后。答案:B。6.【解答】据“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分配教育资源…”孔子是大教育家。可知,这体现了孔子的有教无类。孔子主张“有教无类”,认为人人都应该有接受教育的要机会,他创办私学,不问出身贵贱和家境贫富,广收门徒。答案:C。7.【解答】CCTV12法制频道要招聘《法制空间》栏目主持人,假如时光倒流到两千多年前,最合适的是韩非子。法家的代表人物是战国末期的韩非,他主张改革,提倡法治。他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深受秦国国君的赏识。答案:D。8.【解答】春秋争霸与战国兼并战争都给人民带来了灾难,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诸侯国间战争不断瓦解了周王室的统治,“促进了周王室的巩固与统一”说法错误,应是使周王室衰微。\n答案:C。9.【解答】为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把亲属、功臣分封为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诸侯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燕赵”、“齐”、“鲁”、“晋”、这些地名源于西周实行的分封制。答案:C。10.【解答】公元前207年在巨鹿之战中,项羽以少胜多,大败秦军主力,为灭亡秦朝奠定了基础。趁项羽决战之机,刘邦率兵进逼咸阳,秦朝统治者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答案:B。11.【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句话的含义是秦朝末年汉高祖刘邦,在家乡沛郡丰邑斩蛇起义,趁着天命一跃龙门,手拿三尺宝剑,西进关中消灭残暴无道的秦朝,所以汉高祖指的是刘邦。答案:C。12.【解答】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制国家是秦朝,据此可须这位历史老师姓秦。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先后兼并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秦朝,定都咸阳。答案:A。13.【解答】秦始皇派兵统一了东南、岭南等地区,开发那里的经济,兴修了灵渠,沟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为中原与岭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有利条件。答案:D。14.【解答】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陆续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建立的时间是公元前221年。答案:C。15.【解答】秦统一后,把圆形方孔钱作为统一使用的货币。观察图片A符合题意。因而秦统一后,某商人要到广东沿海收购农产品,他应该带圆形方孔钱。答案:A。16.【解答】根据题干的时间是东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域都护是西汉时期建立的,A\n符合题意;丝绸之路是西汉时期开通的,故东汉时期可以买到西域的水果蔬菜,B符合题意;张仲景是东汉著名的医学家,C符合题意;公元383年,前秦向南方东晋发起了淝水之战,结果前秦败给了东晋,国家也因此衰败灭亡,此时东汉已经结束,在东汉时期不能看到前秦的史实。答案:D。17.【解答】观察图片可知,①处政权为蜀,是刘备所建,不是曹丕所建;③处政权是魏,为曹丕所建,不是刘备所建;②处政权为吴,吴国海外贸易发达,不是①处。吴国海外贸易发达,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率船队到达夷洲(今台湾),这是大陆和台湾交流的最早记载,加强了台湾和内地的联系。②处吴国政府派卫温率船队抵达夷洲说法正确。答案:B。18.【解答】世纪与年的换算方法是整百数加1,公元前202年属于公元前3世纪,公元220年属于公元3世纪,因此汉朝存在的历史时期是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3世纪。答案:B。19.【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末年,北方社会动荡不安,南方比较安定,为躲避战乱,北方人口开始南迁。答案:C。20.【解答】东汉末年以来,许多人为躲避战乱,逃往江南地区,西晋后期以来,更多北方人迁到江南。给南方地区带去了劳动力、生产技术和不同的生活方式是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最主要原因。答案:B。21.【解答】东汉末年,北方军阀曹操在官渡之战打败袁绍后,逐渐统一黄河流域,220年曹丕称帝,建立魏;鲜卑族建立的北魏439年统一了黄河流域;280,西晋灭吴,实现了全国统一;西晋灭亡后,氐族人苻坚建立的前秦统一了黄河流域。它们的共同点是都曾统一过黄河流域。答案:B。22.【解答】长平之战发生在公元前260年,淝水之战发生在383年,赤壁之战发生在208年,巨鹿之战发生在公元前207年。答案:C。23.【解答】“赤壁之战”“三国鼎立”“人口南迁”“北魏孝文帝改革”\n这都属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北方战乱不断,江南地区相对安定。为躲避战乱,大量人口南迁。南迁的人给江南地区带去了劳动力,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不同的生活方式,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和民族融合。同时,黄河流域的各族人民在长期生活中,通过日常的接触和频繁的交往,在生产技术和生活习俗上相互影响,出现了民族大融合。因此这一时期的特征是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答案:B。24.【解答】为了宣传佛教,北朝的统治者令人在许多地方劈山削崖,开凿石窟,雕造佛像,为后人留下了精湛而辉煌的石窟艺术。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是著名的两大石窟。答案:C。25.【解答】华佗是东汉著名医学家。精通内、外、妇、儿、针灸各科,尤其擅长外科手术,制成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华佗重视疾病的预防,创造了“五禽戏”,用以锻炼身体。南朝祖冲之利用并发展前人创造的“割圆术”,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数字,也就是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一千年。答案:D。二、非选择题(计35分)26.【解答】(1)解题时抓住“秦汉时期,中原王朝与匈奴存在的关系”,应该分为战与和两个方面归纳,回顾已学知识可知和的方面有呼韩邪单于向汉朝称臣,订立和好盟约,且请求和亲,昭君出塞;而战的方面有蒙恬反击匈奴,卫青、霍去病攻打匈奴等。(2)依据所学可知,黄河流域的统一,各民族的长期接触与交往,少数民族的内迁及其与汉族人民的交流,北魏孝文帝改革等,南北朝时期出现民族大融合。(3)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为了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张骞出使西域,促进了西域与汉朝的经济文化交流,开通了丝绸之路。(4)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北魏建立后,为了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也为了学习和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孝文帝首先迁都洛阳,之后又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改革的内容包括改汉姓、穿汉服、学汉语、通汉婚\n,这些措施的最大作用是促进了民族融合。(5)开放性题目,依据所学可知,树立民族平等、友好交往的意识。故答案为:(1)和:呼韩邪单于归顺汉朝;昭君出塞;等等。战:蒙恬反击匈奴;卫青、霍去病攻打匈奴;等等。(2)黄河流域的统一;各民族的长期接触与交往;少数民族的内迁及其与汉族人民的交流;北魏孝文帝改革;等等。(3)目的: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作用:促进了西域与汉朝的经济文化交流,开通了丝绸之路。(4)改汉姓、穿汉服、学汉语、通汉婚。(5)树立民族平等、友好交往的意识。27.【解答】(1)由材料一“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可知,管仲改革为齐桓公称霸奠定了基础,为人民造福。(2)据材料以及所学可知,材料二中的“商君”是商鞅。商鞅变法奖励生产有利于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承认土地私有确立了封建私有制。有利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达到“强兵”;商鞅变法奖励军功,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有利于提高军队战斗力,达到“强兵”。(3)据材料“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棉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可知东晋南朝时期时江南已得到了充分的开发,不仅农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而且农业发展还带动了手工业的发展。(4)东晋南朝时期促进江南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北方人口大量南迁,给南方补充了大量的劳动力;人口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经验;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南方统治者重视兴修水利,导致了材料三历史现象的出现。(5)根据材料三、“魏主欲变北俗”“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可知,材料三中的“魏主”指的是北魏孝文帝;根据“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可知,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是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增强了北魏的实力。(6)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改革要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n得民心者得天下”;顺应社会发展潮流、紧跟时代发展的改革一定会取得胜利;改革总是曲折的,有时甚至要付出血的代价,要坚定改革目标不动摇。故答案为:(1)为齐桓公称霸奠基,为人民造福。(2)商鞅:奖励生产或承认土地私有、奖励军功。(3)江南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江南成为当时全国最繁荣富庶的地方。(4)南方战乱较少,为南方经济发展提供了较为稳定的环境;淝水之战东晋的胜利,再次阻止游牧民族的南下,使南方经济的发展进程没有被打断;人口南迁为南方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南北劳动人民的共同开发;南方一些统治者实行了一些有利于生产的政策,促进了南方的发展;江南地区自然条件的条件的优越,导致了经济中心南移。(5)北魏孝文帝改革;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促进了民族交融,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增强了北魏的实力。(6)改革要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得民心者得天下”;顺应社会发展潮流、紧跟时代发展的改革一定会取得胜利;改革总是曲折的,有时甚至要付出血的代价,要坚定改革目标不动摇。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2-08-06 12:56:16 页数:20
价格:¥8 大小:224.67 KB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