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课件
首页

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教学教案-背影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4

2/4

剩余2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13 背 影知识与技能1.品味文章质朴的语言。2.学习在特定的环境下表现人物情感的方法。3.学习抓住人物特征进行细致描写的方法。4.理清线索,把握中心。过程与方法  反复朗读;师生讨论;小组合作;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主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会文章所表现的父子之间的亲情,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第1课时1.朗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重点)2.重点探究,明确行文线索。(重难点)[来源:学*科*网Z*X*X*K]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不经意的细节,会引发我们内心的感动。春天树尖上长出了第一片嫩芽,秋日里远处传来的一首怀旧的老歌,周六回到家,父母早已为我们准备了一桌热气腾腾的饭菜……这样的事,也许还有很多很多。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一篇令人感动的文章《背影》。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朗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提问1:听读课文并思考: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明确:本文写了父亲为“我”送行并爬月台为“我”买橘子这件让“我”终生难忘的事情,表现了父亲对“我”的疼爱,抒发了“我”对父亲的感念之情。提问2:自读课文,画出文中最令你感动的句子,分小组朗读、交流这些句子,说说使你感动的原因。目标导学二:重点探究,明确行文线索提问3:本文的题目是《背影》,文中一共写了几次“背影”?这几次“背影”各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提问4:本文是通过写“我”与父亲在车站离别,表现父亲的爱子之情的,可为什么又要写与此似无多大关系的第二、三自然段?[来源:学#科#网]明确:这两自然段写父子离别时的家庭境况,为写“背影”渲染悲凉的气氛,为突出父亲的爱子之情做铺垫。当时,祖母去世,父亲失业,祸不单行。父亲还账缺钱,只好变卖典质;办丧事要用钱,只好再去借钱。家中境况可想而知。丧事一毕,父子又要离家分手,各奔前程,真是人亡家破。父亲背着沉重的精神负担,还细致入微地关照儿子就更为感人。提问5:本文有明暗两条线索,试试看,你能发现吗?明确:①“背影”在文中共出现了四次:文章开头,回忆(惦记)背影;父亲买橘,细看(刻画)背影;父子分手,远望(惜别)背影;文章结尾,再现背影。“背影”是文章的明线。②文章开始引出回忆;而后渲染浓重的悲凉氛围;接下来的送别,更是直接表现父子情深;结尾思念,催人泪下。“父子情深”是文章的暗线。三、板书设计第2课时1.揣摩描写,把握人物形象。(重点)2.品味语言,感悟父子情深。(难点)3.分析写法,领悟文章特点。(重点)4.联系生活,拓展写作空间。(难点)一、复习回顾,引入新课通过回顾上节课内容,从而顺利转入本课学习。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揣摩描写,把握人物形象提问1:体会加点动词的精妙。语句“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中:①加点的词都是什么词性的词?运用了什么描写?有何作用?②为何用“攀”不用“抓”?③用“缩”字有什么好处?④“倾”字妙在哪里?明确:①动词。动作描写。强调了父亲买橘子的艰难,表现了父亲深沉的爱子之情。②因为无物可“抓”,只能用手按住,然后用力支撑身体向上“攀”,这需要力量,而一个上了年纪的父亲,这一“攀”字多么令人揪心啊!③“缩”字说明无处可蹬,脚是悬空的,这样全身的力量全在手上了,如果手掌支撑不住,那就有摔下去的危险,这时的儿子心情该多么紧张啊!④“倾”字用得十分巧妙。父亲的身体微胖,自然不像小伙子那样灵便,这个“倾”字表明父亲要爬上月台虽然十分艰难,但又十分努力的样子。这是一个艰难努力的背影。目标导学二:品味语言,感悟父子情深提问2:学生朗读课文,画出文中父亲所说的几句话,体会话语中包含的感情。(1)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明确:这是父亲对儿子的劝解和安慰,也表现了父亲的坚强。(2)不要紧,他们去不好!明确:“不要紧”是对儿子的宽慰,“他们去不好”是说叫别人去不放心,体现了对儿子的深切关怀。[来源:Z+xx+k.Com](3)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明确:细心关照之后,又想起儿子路上口渴的问题,担心橘子买来之后找不到儿子,又怕行李丢失,于是又叮嘱儿子不要走动,可见为儿子想得周到。(4)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明确:惦记儿子一路是否安全,叮嘱儿子来信以使他放心。(5)进去吧,里边没人。明确:不让儿子送他,催促儿子回车厢去照看行李,事事为儿子着想。提问3:文章除了写父亲外,还写了自己的感受,其中写了自己四次流泪。在课文中找出来,并说说表现了自己什么样的感情。明确:①悲哀之泪(见父亲,睹家境,想祖母);②感动之泪(望父买橘);③不舍之泪(父子离别);④伤心之泪(再现背影,泪光莹莹)。提问4:作者为什么以《背影》为题?在咀嚼“背影”这一意象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与之相伴而生的泪水。请细读课文,说说“背影”与泪水之间的关系?明确:“背影”是文章的线索,“背影”体现了父亲的爱子情深,“背影”的表现角度新颖独特,所以本文以《背影》为题。文中的“背影”与泪水互为表里,相互引导,共同贯穿于全文的结构之中。作者抓住了自己难以忘怀的瞬间感受,选取“背影”作为刻画重心,角度独特而感情真挚。而这种难以忘怀的瞬间感受,正是作者以充盈泪水的双眸在追寻审视父亲的“背影”的结果。在这里,“背影”与泪水所代表的父子情感的双向流动,组成了这篇文章独特的艺术构思方式,也构成了这篇文章特有的情感结构空间。目标导学三:分析写法,领悟文章特点提问5:小组讨论:本文有何写作特点?明确:①朴实无华的语言;②客观写实的白描;③细致入微的细节;④事件的真实;⑤观察的仔细;⑥情感的真挚。目标导学四:联系生活,拓展写作空间提问6:《背影》以新颖独到的视角,截取人物状态中最鲜明、最动人的瞬间——背影,来构建文章。请运用这种方法,以《我的爸爸》或《我的妈妈》为题,写一个片段。[来源:学。科。网]示例:上学后,父亲的手是一双安慰我的手,我被人欺负了,或是受了委屈,父亲就常常用那双好大好温暖的手轻抚着我毛茸茸的小脑袋,说着安慰我的话,我顿时笑逐颜开,那不正是因为我喜爱父亲的手吗?三、板书设计[来源:学&科&网]可取之处1.紧扣本文的重难点,凸显对文本的深入理解,重视在具体语境下的品词评句。2.小组合作运用较成功。小组成员人人有事做,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不足之处  任务安排还不够合理,第1课时任务较轻,第2课时的任务较重。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7-23 09:00:15 页数:4
价格:¥3 大小:192.50 KB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