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课件
首页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4.三顾茅庐 第1课时教学课件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1

2/21

3/21

4/21

剩余17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话说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战火纷飞,曹操、董卓、孙权等都拥兵自重,各据一方。为了能够一统中原,他们个个求贤若渴。当时有一位水镜先生,他有三个弟子,相传得其一就能得天下。诸葛亮就是其中最出色的一个。他当时隐居隆重,被人称作卧龙先生。曹操、董卓、孙权他们都请到诸葛亮当自己的谋生,可是这位人才最终却为刘备所用。这是为什么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来到公元前207年,随同刘备、关羽、张飞一同前往隆中,去会会诸葛亮。导入\n24三顾茅庐第一课时\n学习目标12了解作者和《三国演义》等相关文学常识。阅读目标重点理清文章脉络,体会情节的一波三折,分析人物形象。3体味课文精练畅达的语言,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重点重难点\n学习目标12学会将语言描写、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相结合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写作目标掌握人物塑造中烘云托月的艺术手法。\n品格素养学习刘备谦虚谨慎、礼贤下士、尊重人才的品质,做一个谦逊有礼的人。\n罗贯中,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戏曲家,生卒年不详。从他的创作中可以看出,他对黑暗腐败的封建统治很不满,痛恨暴君、暴政,主张施仁政,行王道,向往统一、安定的政治局面。作者简介预习资料速查\n预习资料速查知识链接《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历史演义小说。该书以东汉末年到西晋建立期间的社会历史为背景,着重叙述魏、蜀、吴三国的兴衰过程,反映了东汉末年及三国时期政治腐败、生灵涂炭、农民起义、诸侯割据的社会现实。该书结构宏大,情节曲折,塑造了数以百计的人物形象,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n东汉末年,刘备攻打曹操失败,投奔荆州刘表。为了日后成就大业,他留心访求人才,请荆州名士司马徽推荐。司马徽说:“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刘备得知“伏龙”就是诸葛亮,此人隐居在隆中,住茅庐草堂,躬耕田亩,精研史书,是个杰出人才,于是专程去拜访,便有了“三顾茅庐”的历史故事。本文讲述的是刘备偕同关羽、张飞第三次拜访诸葛亮的故事。背景资料预习资料速查\n1.拜谒():拜见。2.失礼:违背礼节;失敬。3.傲慢:轻视别人,对人没有礼貌。4.疏懒:懒散而不习惯于受拘束。5.愧赧():因羞惭而脸红。6.鄙贱:见识浅薄,地位低下。7.如雷贯耳:像雷声穿过耳朵一样,形容人的名声很大。yè必考字词梳理读读写写字音易错,注意声母。·nǎn字音易错,注意声母、韵母。·\n8.经世奇才:治理天下的杰出才能。经世:治理世事。奇才:杰出的才能。9.思贤如渴:如口渴时思饮那样急于求取贤才,形容访求人才的心情非常迫切。10.箪()食壶浆:用箪盛饭,用壶盛浆。浆,以粮食加水适度发酵而成的饮料。11.顿开茅塞():原来心里好像有茅草堵塞着,现在忽然被打开了。形容忽然理解、领会。dān必考字词梳理字音记清哟!注意韵母。·sè\n注释中的生难字词必考字词梳理1.犹然:仍然。2.冠()玉:原指装饰帽子的美玉,这里形容男子貌美。3.鹤氅():用鸟羽制成的外套。4.纶()巾:古代用青色丝带做的头巾。5.汉室倾颓:汉朝(的统治)衰败。汉室,指汉朝。倾颓,衰败。6.用武之地:用兵之地。指兵家都要争夺的地方。guān字音易错,注意声母和韵母。·chǎngguān中考高频字,要记准。·\n必考字词梳理7.屏()人促席:叫他人回避,将座席靠近(诸葛亮)。屏,使回避。促,靠近。8.殷():富庶。9.存恤():爱惜,体恤。10.总揽:广为延揽。11.避席:古人席地而坐,离席站立,表示敬意。bǐngyīnxù\n()冠军()衣冠guānguàn多音字必考字词梳理冠冠:记少余多法。当表示“帽子、形状像帽子或在顶上的东西、姓氏”时,读“guān”,其余情况读“guàn”。()殷红()殷富yīnyān殷\n形近字必考字词梳理纶()纶巾伦()伦理沦()沦落殆()殆尽殓()入殓殂()崩殂谒()拜谒揭()揭发碣()碣石侥()侥幸绕()围绕饶()饶恕guānlúnlúndàiliàncúyèjiējiéjiǎoràoráo\n词如雷贯耳闻名遐迩同都是形容词,都有“形容人的名声大”的意思。异强调人的名声像雷一样响,对别人影响极大。比“闻名遐迩”语气重,并含有比喻色彩。强调人的名声传播得很广,远近闻名。另外,“闻名遐迩”还可以用来形容建筑、名胜古迹等。例①贝多芬是音乐界如雷贯耳的人物,几乎无人不晓。②雄伟的万里长城是闻名遐迩的名胜古迹。近义词辨析必考字词梳理词义范围不同。\n刘备为见到诸葛亮,经历了哪些考验?刘备和诸葛亮分别是怎样的人?内容理解人物形象表现手法预习思考问题本文主要人物是刘备,为什么作者还多次写到关羽和张飞?2导思1导思3关键词:礼贤下士带着问题读课文导思\n课文初读感知文章脉络第一部分(①):故事的开端,刘备准备第三次去拜访诸葛亮。第二部分(②—④):三顾成功,刘备如愿以偿,与诸葛亮共展宏图。\n课文整体感知1.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这篇文章主要记述了刘备三顾茅庐,诚心诚意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完成统一大业的故事。\n课文整体感知2.作者是围绕什么主题来写的?赞扬了刘备的什么品质?作者是围绕“求贤若渴”这个主题来写的,赞扬了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品质。\n刘备板书设计三顾茅庐离庐半里,下马步行徐步而入,拱立阶下训斥关张,继续等候谦恭拜见,问计天下力邀出山,救民水火仰卧几席,半晌未醒又一时辰,孔明才醒后堂更衣,半晌才出分析形势,隆中定计诸葛感动,奔走驱驰诸葛亮思贤如渴\n完成“基础积累运用”、“语文素专项练”及“微写作巧练”课后作业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7-13 18:22:06 页数:21
价格:¥5 大小:10.29 MB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