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课件
首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2.3 穿井得一人教学课件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0

2/20

3/20

4/20

剩余16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导入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同学们读懂这些话的意思了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对待传言的寓言故事。\n22.穿井得一人\n学习目标12了解寓言的文体特点,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汇。阅读目标重点,涉及积累拓展四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灵活地理解寓言的寓意。3培养发散思维,学习从不同的角度理解一则寓言的寓意。重点,涉及思考探究一、二难点,涉及思考探究三\n学习目标12掌握寓言这种体裁的知识点:特点、结构、寓意与情节的关系。写作目标学习寓言巧妙、合理的想象,体会寓言通过对话刻画人物的方法。难点难点\n品格素养培养谦虚、不以讹传讹的品格,同时了解古人的宇宙观。\n吕不韦(?—前235),战国末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官至秦国丞相。作者简介预习资料速查\n战国末期政治上统一的趋势加强,各家思想也迅速走向融合,在此背景下产生了《吕氏春秋》一书,其写作目的是综合各家学说之长,指导秦国统治阶级兼并六国,建立大一统的封建王朝并实现长治久安。背景资料预习资料速查\n文体知识预习资料速查寓言寓言是文学体裁的一种,是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的短小故事。寓言往往用虚构的手法将动物或其他自然物拟人化,用简单明了的故事揭示意蕴深刻的生活哲理或道理、教训。它的特点是:篇幅短小,结构单一,想象丰富,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寓言的寓意便是其中心所在。\n溉汲()jí文言知识积累重点字·\n文言知识积累一词多义宋之丁氏()国人道之()1.之有闻而传之者()有光耀者()2.者····助词,的代词,这件事……的人……的东西\n1.被动句闻之于宋君()2.倒装句(1)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2)求闻之若此()文言知识积累文言句式“于”表示被动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是“宋君令人于丁氏问之”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是“若此求闻之”\n本课讲述了哪个故事?把它讲给你身边的人听。你从本课中学到了哪些写作技法?主要内容写作技法道理预习思考问题这个故事蕴含了怎样的道理?2导思1导思3关键词:谦虚、真实、忧虑带着问题读课文导思\n课文整体感知简要概括课文主旨。《穿井得一人》通过写一个姓丁的人家挖井节省了一个劳动力被误传为从井里挖出了一个人的故事,告诉我们对于传闻不要轻信,也不要瞎传,一定要详察事实的道理。\n板书设计丁氏说话穿井得一人别人传话国君问话不要听信传闻要详察事实\n课文细读品味1.开头一句话有什么作用?交代故事的背景,是全文的引子,为下文“穿井”引发的内容作铺垫。\n课文细读品味2.“丁氏穿井得一人”这句话在表述上有什么问题?这句话有歧义,丁氏本来表达的意思是“我打了水井省下了一个劳力”,如果这句话在当时的情境当中可能不会出现理解的偏差,但一旦离开情境,传着传着别人就容易理解成“打水井得到一个人”。\n课文细读品味3.如何理解宋国国君的行为?宋国国君不太相信穿井得到一个人的事情,他觉得奇怪,想求证一下。\n1.叙事简练。本文叙事简洁、层次清楚,特别是中间“国人道之”四个字,可让读者想象出整个都城的好事者以讹传讹的情况,可见本文叙事的简练。归纳总结特色总结\n2.运用对话。文章运用对话展开情节,开篇由丁氏告人“吾穿井得一人”引出话题,接着由“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展开话题,再有“国人道之”“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最后由丁氏出面澄清事实“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运用对话描写,便于展现不同人的心态,更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归纳总结\n课后作业完成“基础积累运用”、“语文素专项练”及“微写作巧练”完成“课文核心内容探究”和“课文阅读拓展练”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7-11 11:52:04 页数:20
价格:¥5 大小:9.06 MB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