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课件
首页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直线、射线、线段2》教案设计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3

2/3

剩余1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直线、射线、线段2》教案设计教案学科数学新授课直线、射线、线段(2)教学目标(1)会用尺规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会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2)理解线段等分点的意义,理解两点间距离的意义,借助现实的情境,了解&ldquo;两点之间,线段最短&rdquo;的线段性质.教学重点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是一个重点,在现实情境中,了解线段的性质&ldquo;两点之间,线段最短&rdquo;是另一个重点.教学难点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的尺规作图方法,正确比较两条线段长短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提出问题:有一根长木棒,如何从它上面截下一段,使截下的木棒等于另一根木棒的长?教师活动:出示长短不同的两根木棒.学生活动:小组讨论,探索方法,总结出问题的解决方法.2.提出数学问题:上面的问题,可以转化为如下一个数学问题:已知线段a,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a.二、新授学生活动:独立思考,动手画图,小组讨论交流,总结出问题的解决方法.教师活动:参与学生小组讨论,指导学生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1.用刻度尺量出已知线段长,在画出的射线(或直线)上量出相同长度的一条线段.2.用尺规截取.(按课本第130页所讲方法)教师活动:打开电脑,演示尺规作图过程.板书: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3.思考课本第130页的问题,从中得出数学问题:如何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4.探索比较两条线段长短的方法:学生活动:小组交流,总结出比较方法.教师活动:评价学生总结出的比较方法,并用教具请一个学生进行演示,板书:比较线段的长短.(1)用刻度尺分别测量出它们的长度进行比较.(2)用把一条线段移到另一条线段上,端点对齐的方法进行比较.5.线段长短的比较结果.学生活动:通过上面的讨论,总结出线段比较结果.教师活动:用教具(三根木棒)演示线段比较方法,评价学生得出的比较结果,再用多媒体演示两条线段的比较方法和比较结果.板书:(1)AB<cd(2)ab>CD(3)AB=CD个人修改,6.线段的等分点.(1)线段的中点:教师活动:用多媒体演示,取线段AB上一点M,移动线段AM到线段MB上,当AM与MB完全重合时,线段AM=MB,此时点M就叫做线段AB的中点.板书:AM=MB=AB(2)线段的等分点:通过类比线段的中点,可得出线段的三等分点、四等分点.板书:AM=MN=ABAM=MN=NP=PB=AB7.探索线段的性质.(1)完成课本第132页思考题.(2)提出问题:由这个思考题,你能得出线段的性质?学生活动:联想以前所学知识及生活常识,经过小组讨论,得出直线的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教师活动:板书:线段的性质,并用几何语言完整归纳出线段性质.(3)举例说明线段的性质在生活中的应用.(4)在直线L上顺次取三点A、B、C,使得AB=4cm,BC=3cm,如果O是线段AC的中点,求线段OB的长度.注:这两个问题先请学生在小组中独立完成后进行交流,教师再作评价.8.两点的距离.教师活动:讲解两点的距离定义.三、课堂小结1.本节课学会了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学会了比较线段的长短.2.本节课学习了线段的性质和两点间距离的定义.3.懂得了知识来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的道理.四、作业布置1.课本第133页至第114页习题4.2第5、6、7、8、9、11题.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_,教后反思:</cd(2)ab>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数学
发布时间:2021-08-25 09:48:49 页数:3
价格:¥2 大小:41.50 KB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