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课件
首页

2021部编九上语文第五单元口语交际讨论课件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4

2/24

3/24

4/24

剩余20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讨论犹如砺石,思想好比锋刃,两相砥砺将使思想更加锋利。——培根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互相交换,各自得到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互相交换,各自得到两种思想。——萧伯纳 九年级语文上册口语交际讨论 1.明确讨论与一般意义上的交谈不同;(重点)2.明确讨论的原则和注意事项,遵守讨论的规则,能积极与他人进行讨论;(重点、难点)3.养成讨论问题的好习惯,锻炼口语表达能力。(素养)学习目标 一、什么是“讨论”?“讨论”指就某一问题交换意见或进行辩论。在生活或学习中,我们经常会就某些问题与他人进行讨论,寻求共识或解决问题的方法。知识备查 紧扣议题,言无不尽,包容合作。1.围绕议题,有的放矢,突出重点;2.每个参与者都要积极发言;3.合作“避短”,共同“扬长”。二、讨论的原则三、讨论的注意事项知识备查 【1】预先公布相关要求;【2】主持人要保持中立;【3】参与者发言机会均等;【4】发言观点要明确;【5】发言时间与次数受限;【6】不同问题依次讨论;【7】就事论事,文明表达;【8】尊重发言的完整性。四、讨论的规则知识备查 交际示例请以小组为单位对下列问题进行讨论,讨论结束后,整理出讨论报告,在全班展示。合作探究 活动一:某中学准备调换走廊里的挂图,向同学们征求意见。下面是几位同学讨论是的记录。你觉得他们各自的表现怎么样?如果你与你的同学讨论这一问题。你们会说些什么?不妨找几位同学试一下。甲:我觉得走廊里什么都不用挂。走廊不就是过道嘛!不挂图反而显得干净整洁。合作探究 乙:你的眼里就只有简单、整齐。一点儿审美意识都没有!照你这么说,你就该把你的书包洗干净。再把书包上的小挂件摘了。这样就整洁了……合作探究 丙:其实还是要挂一些图的。咱们学校的建筑本来就老旧,更应该讲究细节的美。校园应该是美的。丁:我也觉得应该挂一些图。不过现在走廊里的挂图太单调了。都是些名人名言。确实应该换一换了。合作探究 讨论的主题:怎样才算是“有教养”?如何做一个“有教养”的人?讨论的地点:×××班教室参与讨论者:×××班全体学生讨论的时间:×××年×××月×××日过程记录:主持人:×××同学记录人:×××同学活动二:合作探究 主持人:同学们,大家好!之前,我们学习过利哈乔夫的《论教养》,文中列举了很多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有教养”与“无教养”的言行举止。今天,我们来展开讨论。讨论的话题是:怎样才算是“有教养”?如何做一个“有教养”的人?我们先来讨论第一个问题:怎样才算是“有教养”?请大家畅所欲言。合作探究 甲:有教养的人从不迟到。他懂得,即使是无意识的迟到,对准时到达的人来说也是不尊重的表现。乙:有教养的人从不打断别人的讲话。他首先要听完对方的发言,然后再去反驳或者补充对方的意见。合作探究 丙:有教养的人在同别人谈话的时候,总是看着对方的眼睛,而不是翻阅文件,来回挪动什么东西,或者摆弄铅笔、钢笔等,因为这些动作只会反映出不耐烦的情绪,使讲话者发窘,以至于打断人家的思路,占去谈话双方更多的时间。丁:有教养的人在与人交往时,无论是工作还是休息,从不强调自己的职位,从不表现出自己的优越感。合作探究 戊:有教养的人遵守诺言,即使遇到困难也从不食言。对他来说,自己说出来的话,就是应当遵守的法规。己:有教养的人在别人遇到不幸时绝不袖手旁观,而是尽自己的力量和可能给予帮助。合作探究 示例一:不应该。我的理由有几下几点:①会对学习造成严重影响。一些学生在午休、晚上睡前甚至课堂上发信息几乎达到痴迷状态,不但严重影响了自己正常的学习和休息,也影响到其他同学。②长期盯着手机看,会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视力。③容易形成不良的消费习惯。很多中学生把带手机到学校作为一种炫耀和装饰,易于引发攀比心理,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造成较大的思想负担和影响。④泛滥的垃圾信息不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活动三:中学生上学应不应该带手机?为什么?合作探究 示例二:我认为中学生不应该带手机。现在智能手机普及程度高,手机功能也很多,大部分中学生的自制力就不高。一旦允许带手机,学生晚上就可能玩手机玩得很晚,从而影响睡眠质量和第二天上课的精神状态,还可能在上课期间因为接收消息和翻看消息,而打断听课的思路,影响上课的质量,并还会对身边的同学造成影响。同时,禁止中学生带手机,也是很多国家都明令禁止的。如韩国,制定法案规定小学生不能携带手机入校;准许初中生与高中生携带手机,但到校后须将手机交给学校集中保管,放学后还给学生。日本则禁止学生携带手机上学。一些私立学校则规定,统一由学校购置学生的手机,该手机可携带到学校,上课时统一关机,学生与学生或师生通话免费,可通过GPS掌握学生发生紧急情况时的位置。英国的教育部也曾致函各学校校长,明确表示除了紧急情况,16岁以下的学生不准使用手机。合作探究 示例三:我认为中学生可以带手机。手机之所以出现,就是为了人们通讯和联系的方便和快捷。放学或放假,孩子还没回家,家长心急如焚,孩子有个手机就会很方便联系。在孩子有事情或者是有情绪的时候,也可以及时联系家长进行倾诉。关于害怕允许带手机会影响孩子学习的问题,学生玩手机不是手机本身的问题,而是学生自制力的问题。所以,我们不应该想着禁止学生带手机,而是应该想如何提高学生自制力,以及引导学生合理利用手机。合作探究 讨论的原则紧扣议题言无不尽包容合作板书设计 【中考·威海】随着微博、微信等社交软件的迅速发展,人们可以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随时随地获取海量的碎片化信息。毫无疑问,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碎片化阅读时代,似乎一切信息、知识唾手可得,阅读显得如此轻松、容易。针对这一现状,某班级准备就碎片化阅读的利弊分正方反方展开辩论,请你选择一方,在辩论会上陈述观点。拓展探究中考链接 示例二:(反方)大家好!我支持反方观点,认为碎片化阅读存在极大的弊端,理由如下:一是降低阅读效果;二是缺乏深度和思考;三是阅读者获得的信息是零星的,不系统、不严谨。示例一:(正方)大家好!我支持正方观点,认为碎片化阅读优势明显:能够随时随地及时获取大量信息;有效提高零散时间的利用率。拓展探究 【中考·陕西节选】围绕“是否赞成加父母为微信好友”这个话题,朋友圈里展开了辩论。请你发表看法并阐述理由。(50字左右)拓展探究 示例二:我不赞成加父母为微信好友。我们长大了,需要个人空间。如果加父母为好友,会时刻受父母的关注,对我们个性发展并不利。示例一:我赞成加父母为微信好友。加父母为好友,就会多一种渠道,让父母及时了解我们的想法和需求,能使我们与父母关系更融洽。拓展探究 本次“口语交际”的主题是“讨论”。重点是要明确“讨论”的原则、注意事项、规则等。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积极讨论问题的好习惯,从而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课堂小结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1-09-27 06:33:03 页数:24
价格:¥3 大小:13.25 MB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