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课件
首页

小学科学青岛版六三制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共24课)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51

2/51

剩余49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设50,计第一单元动物王国1.蚂蚁【教材分析】《蚂蚁》是青岛版(六·三学制)四年级上册《动物王国》单元的第一课时。蚂蚁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动物,因此教科书选择蚂蚁作为探究对象,建构学生对昆虫类动物的认识。通过探究,进一步培养学生用简单工具进行细致观察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的情感,感受蚂蚁种类的多样性。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明确学生思考的方向并提前准备研究材料,便于课堂探究活动的开展。第二部分活动过程,观察不同种类的蚂蚁,让学生发现蚂蚁的身体分几部分,每部分长着什么,引发学生对蚂蚁身体结构的思考;通过观察更多动物,寻找能与蚂蚁归为一类的,总结昆虫的共同特征;通过制作昆虫模型,加深学生对昆虫特征的认识。第三部分拓展活动,利用昆虫的特征,到校园中识别昆虫。本课通过活动层层推进,先是观察一只蚂蚁的特征,再观察不同种类蚂蚁的特征,最后寻找与蚂蚁归为一类的动物的特征,由少到多,由点到面,让学生知道像蚂蚁、蝴蝶、蝗虫这样的动物属于昆虫;昆虫的共同特征是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学生分析】四年级学生对昆虫有一定了解,但局限于见过,不知道到底哪些动物属于昆虫。很多学生也没有认真观察过蚂蚁或其他昆虫,对昆虫的认识还处于拟人化阶段。【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知道像蚂蚁、蝴蝶、蝗虫这样的动物属于昆虫。2.知道昆虫的共同特征是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科学探究目标]1.在教师引导下,能描述昆虫的共同特征。2.能根据昆虫的特征制作昆虫模型。[情感态度价值观]1.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昆虫的共同特征表现出探究兴趣。2.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尊重他人的情感和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树立保护动物的意识。【教学重难点】50,通过观察,总结昆虫的共同特征。【器材准备】[学生]橡皮泥、牙签、蚂蚁[教师]课件【教学过程】一、活动准备1.[PPT1出示]课题:《蚂蚁》2.[PPT2出示]关于蚂蚁的谜语:身体虽不大,力气可不小,有时搬粮食,有时挖地道,团结又互助,勇敢又勤劳。教师引出课题:看来同学们对蚂蚁并不陌生,这个谜语主要说了蚂蚁的生活习性,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第1课《蚂蚁》。(板书课题:1.蚂蚁)二、活动过程活动一:学生汇报搜集的有关蚂蚁的资料1.[PPT3出示]我搜集的资料教师提出问题:谁来向大家汇报搜集的有关蚂蚁的资料?2.[PPT4出示]学生汇报自己搜集到的有关蚂蚁的知识。教师适时评价。活动二:蚂蚁的身体分为哪几部分,每部分长着什么?(一)[PPT5出示]观察蚂蚁的身体结构。1.教师提出问题:你们在观察的时候遇到了什么困难?哪位同学来说一下?学生汇报,师生交流。教师出示温馨提示:捉蚂蚁时要注意安全,不能用手直接捏蚂蚁。可以将馒头、糖块等食物放在蚁巢旁,等蚂蚁爬上去后直接将食物放入容器中,或者用纸、羽毛等物品将蚂蚁赶入容器中。盛放蚂蚁的容器要透明、透气,还可以放入适量的食物和水。2.[PPT6出示]观察工具:昆虫盒教师提出问题:观察蚂蚁需要用到哪些工具?怎样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观察?学生交流,班内汇报。[PPT7出示]观察工具:培养皿和放大镜教师提供观察工具:培养皿和放大镜,让学生说一说如何使用。[PPT8出示]放大镜的使用方法教师介绍放大镜的使用方法:使用的时候要用手握住放大镜的手柄,调整远近直至看到清晰的物体为止,不能用手直接去触摸放大镜的镜片。3.[PPT9出示]观察引导教师明确观察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观察指导:1.蚂蚁的身体可以分为几部分?2.每部分是什么?各有什么特点?3.把观察到的身体特点记录在观察表里,也可以画下来。4.[PPT10出示]观察蚂蚁教师布置观察任务:1.每个小组选3只蚂蚁,小组成员分工合作。2.观察蚂蚁的身体特点,记录在观察表中。小组观察,汇报交流。5.[PPT11出示]蚂蚁的身体结构图学生观察交流,班内汇报。师生根据蚂蚁的身体结构图进行小结:蚂蚁的身体分为三部分,这是头部,这是胸部,这是腹部。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二)归纳蚂蚁的共同特征。1.[PPT12出示]行军蚁、红蚂蚁、蜜罐蚁的图片。教师指导学生观察不同蚂蚁,说一说它们的特征。2.[PPT13出示]活动要求50,教师出示要求:找一找红蚂蚁、行军蚁、蜜罐蚁有哪些不同的和相同的特征,总结出蚂蚁的共同特征。小组交流讨论,班内汇报。师生总结蚂蚁的共同特征:蚂蚁的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头部长有一对触角,胸部长着三对足。活动三:哪些动物能与蚂蚁归为一类?1.[PPT14出示]各种动物图片。教师提出问题:你还知道哪些小动物的身体结构与蚂蚁类似呢?学生观察交流后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带领学生讨论。通过集体观察来验证学生的猜测。2.[PPT15出示]活动记录表。师生共同总结蝴蝶、蜘蛛等几种动物的特征后,教师指导学生将这些特征与蚂蚁的特征进行比较,找出可以与蚂蚁归为一类的动物,并做好记录。3.[PPT16出示]昆虫的共同特征。师生小结:像蚂蚁、蜜蜂、蝴蝶、螳螂这样,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的小动物都属于昆虫。活动四:制作昆虫模型1.[PPT17出示]制作昆虫模型场景图。教师布置任务:用橡皮泥根据昆虫的特点制作一个模型。教师让学生说一说可以怎样制作。2.[PPT18出示]制作要求。教师出示制作要求:1.选择制作哪种昆虫的模型,小组讨论这种昆虫的外形特点。2.选择制作使用的牙签、橡皮泥等所需的材料。3.制作模型时要合理分工、正确使用工具、注意安全等。3.[PPT19出示]作品展示展示作品,师生评价。三、拓展活动[PPT20出示]拓展活动要求。教师提出要求:请大家课后观察校园里的动物,说一说哪些动物属于昆虫。并将自己观察的结果写在活动手册中。【教学后记】2.鱼【教材分析】《鱼》是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三学制)四年级上册《动物王国》单元的第二课时。鱼是最古老的脊椎动物,我们生活中所见到的鱼,体表大多覆盖着坚硬的鳞片,身体表面特征明显,很多家庭有观赏鱼,便于学生观察和探究。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创设情境,让学生知道本节课的探究内容与鱼有关;指导学生提前准备研究材料,便于课堂探究活动的开展。第二部分活动过程,通过观察不同种类的鱼,找出鱼的共同特征;观察更多动物,判断它们是否属于鱼类,从而加深对鱼类特征的认识。第三部分拓展活动,养几条小鱼,观察鳍对小鱼运动的影响,将探究拓展到课外。50,本课整体思路同样是先观察一条鱼,找到它的特点,之后观察多种鱼,归纳出鱼类的共同特征:生活在水中,分体表面覆盖着鳞片,用鳃呼吸,靠鳍运动。由单个到多个,最后到一类,体现归纳的思想。【学生分析】四年级学生对鱼有一定了解,同样也仅仅是见过,不知道鱼类有哪些共同特征。很多学生对鲸、海马等动物存在认识的误区,不能区分它们是否属于鱼类。【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知道鱼类的共同特征: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覆盖着鳞片,用鳃呼吸,靠鳍运动。[科学探究目标]1.在教师指导下,能通过实验,了解鱼鳍和鳃的作用。2.能根据鱼类的共同特征判断某些动物是否属于鱼类。[情感态度价值观]1.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鱼表现出探究兴趣。2.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尊重他人的情感和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树立保护动物的意识。【教学重难点】通过观察,总结鱼类的共同特征。【器材准备】[学生]鱼、食用色素等[教师]课件、记录表【教学过程】一、活动准备1.[PPT1出示]课题:鱼2.[PPT2出示]纪录片《生命:鱼》。教师用纪录片《生命:鱼》导入新课,学生认真观看,然后让学生说一说从视频中获取了哪些信息。3.[PPT3出示]各种各样鱼的图片教师出示鱼类的图片,增加学生的知识面,同时引导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鱼上。板书课题:2.鱼。二、活动过程活动一:观察鱼有哪些共同特征。[PPT4出示]鲫鱼、草鱼和锦鲤的图片教师出示鲫鱼、草鱼和锦鲤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学生汇报观察结果。[PPT5、6出示]了解更多种类的鱼教师指导学生观察鱼的身体,总结鱼的共同外部特征,都是由头、躯干和尾组成。[PPT7出示]鱼身体各部分结构图学生观察,小组交流。师生交流:鱼鳍包括胸鳍、腹鳍、臀鳍、背鳍和尾鳍。鱼的身体分为头、躯干、尾三部分。[PPT8出示]活动手册学生交流、汇报后,将自己的观察结果填写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中。[PPT9出示]鱼游动的视频教师出示鱼游动的视频,学生观看,观察鱼游动时鱼鳍的变化。学生汇报、其余同学补充。[PPT10出示]鱼鳍有什么特点和作用?学生小组观察鱼缸中鱼活动时鱼鳍的特点,教师巡视。学生汇报:鱼鳍摆动时鱼才会游动或停止。教师总结鱼鳍的作用。[PPT11出示]鱼游动的动态图50,学生再次观察,汇报。教师补充其它不同种类鱼游动时的视频,指导学生比较观察。学生汇报,教师总结。[PPT12出示]鱼呼吸的图片教师指导学生观察鱼的嘴和鳃盖一张一合的活动情况,思考原因是什么。学生小组讨论汇报。[PPT13出示]学生观察鱼的活动情境图片教师指导学生使用胶头滴管吸取绿色食用色素调制的水,在鱼的嘴前挤出,观察绿色水的流动路径。[PPT14出示]提示学生注意事项:在鱼嘴前方挤出食用色素调制水,不要太多,否则扩散过大,影响观察效果。学生小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小组展示,教师评价。[PPT15出示]鱼类特征教师总结:鱼身体由头、躯干和尾组成。鱼鳍为鱼游动提供动力,用鳃呼吸。活动二:它们属于鱼类吗?[PPT16出示]章鱼、甲鱼、海马、鲸和鲨鱼的图片。教师出示章鱼、甲鱼、海马、鲸和鲨鱼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交流它们的生活环境、身体表面特征等。学生交流汇报。[PPT17出示]泥鳅和娃娃鱼的图片,学生分析汇报。教师引导学生依据鱼的共同特征,逐个分析每种动物是否属于鱼类。并说明章鱼属于海洋软体动物,甲鱼属于爬行动物,海马属于鱼类,鲸用肺呼吸,属于哺乳动物,鲨鱼属于鱼类。引导学生总结:章鱼、甲鱼、鲸不属于鱼类,海马、鲨鱼属于鱼类。[PPT18出示]教师指导学生将自己的观察结果填写到《活动手册》中,并适时纠正学生错误的判断。三、拓展活动[PPT19出示]拓展活动要求。教师布置课下拓展任务,提示学生观察小鱼,发现鳍对鱼的运动还有哪些影响。学生感受到鳍对鱼适应生存环境的重要作用,形成良好的科学思维习惯,培养科学探究意识。【教学后记】3.鸟【教材分析】《鸟》是青岛版(六三学制)四年级上册《动物王国》单元的第三课时。本节课以鸟类的特征为线索,探究鸟类的共同特征,巧妙地把鸟类共同特征和辨别某一动物是否属于鸟类有机结合,让学生从共性认识到个别辨别,知道鸟类的共同特征并学会根据鸟类的共同特征辨别某一动物是否属于鸟类。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创设情境,让学生知道本节课的探究内容与鸟有关;指导学生提前准备研究材料,便于课堂探究活动的开展。第二部分活动过程,找一找鸟类的共同特征,引发学生对鸟的外形、翅膀、鸟喙等的思考;根据鸟类的共同特征,辨别其他动物是否属于鸟类。第三部分拓展活动,以“保护鸟类”为主题做一张手抄报,将探究拓展到课外。50,【学生分析】四年级学生对动物的常识已经有较多的认识,能够观察鸟的一些特点,并用科学词汇进行描述,如体形、鸟爪、鸟喙等。鸟是学生最常见的一种动物,身边有各种各样的饲养或野生鸟类。鸟类有什么特点,学生通过书籍、电视或亲身观察,知道一些不系统的零散信息。怎样辨别某一动物是否属于鸟类,这是学生不能熟练掌握的。【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知道像鹦鹉、啄木鸟、猫头鹰这样的动物属于鸟类。2.知道鸟类的共同特征是身体表面有羽毛、有喙、卵生。[科学探究目标]1.在教师引导下,能细致观察鸟的外形,总结出鸟类的共同特征。2.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鸟类的共同特征表现出探究兴趣。[情感态度价值观]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尊重他人的情感和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树立保护动物的意识。【器材准备】[学生]鸟类的图片和文字资料、记录单[教师]课件【教学过程】一、教师出示谜语,引入课题1.[PPT1出示]课题《鸟》2.[PPT2出示]谜语“千里飞翔爱热闹,常在晴空打呼哨,光送信来不送报,见谁都把姑姑叫”。学生猜谜语。教师出示谜底——鸽子。教师板书课题:鸟。二、观察鸟,找一找鸟的共同特征。活动一:观察鸟的外形特点1.[PPT3出示]鹦鹉、啄木鸟、猫头鹰的图片。教师提出问题: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对鸟进行观察?它们的身体有什么特点?羽毛有什么特点?[PPT4出示]小组交流学生观察讨论,分组进行交流、记录。[PPT5出示]三种鸟的外形特征学生汇报:鸟的体形是流线型的,羽毛轻且排列紧密等。2.[PPT6出示]鸟喙放大图教师提出问题:这是鸟的哪一部分?学生回答。教师明确:这是鸟的喙。不同的鸟长着不同形状的喙,有弯勾状的,有扁铲状的,有鞋钉状的等。每一种喙都与鸟进食有关,吃什么食物,就长什么样的鸟喙。6.[PPT7出示]鸟类的共同特征师生总结:鸟类共同特征是身体表面有羽毛,有喙。活动二:鸡是怎样繁殖后代的?1.[PPT8出示]鸟的图片教师提出问题:鸡是怎样繁殖后代的?学生交流。[PPT9出示]鸡的繁殖过程。50,教师提出问题:鸡的繁殖过程是怎样的?学生小组讨论鸡的繁殖过程,教师巡视指导。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适时评价。教师提示学生注意观察鸡卵是如何变成雏鸡的。[PPT10出示]师生总结:母鸡通过卵孵化出雏鸡,这种繁殖方式是卵生。2.[PPT11出示]教师提出问题:你还知道哪些卵生的动物?学生回答。3.[PPT12出示]其他卵生动物。教师讲解。师生交流:鹦鹉的身体表面有羽毛,有喙,卵生;啄木鸟的身体表面有羽毛,有喙,卵生;猫头鹰的身体表面有羽毛,有喙,卵生。师生共同归纳鸟的共同特征:身体表面有羽毛,有喙,卵生。像鹦鹉、啄木鸟、猫头鹰这样的动物属于鸟类。[PPT13出示]鸟类共同特征是身体表面有羽毛,有喙,卵生。[PPT14出示]活动手册教师指导学生完成活动手册,知道鸟类的共同特征。活动三:它们属于鸟类吗?1.[PPT15出示]鹅、蝙蝠、企鹅、鸵鸟的图片。教师提出问题:它们属于鸟类吗?学生观察这几种动物的外形特点,根据鸟的共同特征判断哪一种动物属于鸟类。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形成统一的认识。2.[PPT16出示]鹅、企鹅、鸵鸟的身体表面有羽毛,有喙,卵生。它们属于鸟类。[PPT17出示]蝙蝠的体表没有羽毛,胎生,不属于鸟类。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教师适时评价。师生共同总结:鹅、企鹅、鸵鸟属于鸟类,蝙蝠不属于鸟类。3.[PPT18出示]活动手册。教师指导学生将自己的观察结果记录在活动手册中。三、拓展活动1.教师指导学生说一说本节课有哪些收获。2.[PPT19出示]拓展活动教师提出要求:以“保护鸟类”为主题做一张手抄报。教师明确:了解两个问题:一是鸟与人类有什么关系。(观赏、经济资源、入药、食用、科研等);二是为了保护鸟,我们可以怎样做。(像同某些不良行为作斗争;做到不随意打鸟,看到别人打鸟要坚决制止;不掏鸟蛋,毁鸟巢,抓雏鸟,让鸟类顺利繁育后代;设法为鸟类创造营巢或居留的条件;严寒的冬季,鸟类觅食困难,这时可以选择安静避风的地方,设置饲养台,在台上放上谷粒等食物,帮助鸟类度过寒冬)。【教学后记】4.哺乳动物【教材分析】《哺乳动物》是青岛版(六三学制)四年级上册《动物王国》单元的第四课时。本节课以生活中常见的动物——50,猫和兔为切入点,观察总结它们的特征,从而总结出哺乳动物的基本特征,并以此为依据开展探究活动。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从身边常见的动物猫、兔、狗入手,让学生观察这些动物的图片或将这些动物带到教室直接观察。第二部分活动过程,让学生对猫和兔采取各种观察方法并记录,得出不同动物的共同特征;根据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识别身边常见动物是否为哺乳动物。第三部分拓展活动,在经历对哺乳动物的观察、基本特征的总结和识别后,对哺乳动物有了较为深入的认识,再结合鸭嘴兽这一特殊的哺乳动物认识到动物的多样性,并对动物的进化有简单了解。本课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学生具备一定的经验基础,通过对比能够获取更加全面地认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学生在经历探究的过程中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认识到物种研究中重要的分类方法。【学生分析】四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储备、经验基础和团队意识,思考问题的逻辑性和全面性有很大提升,对科学探究能够表现出积极的探究欲望,并能有效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哺乳动物在学生的生活中很常见,能够比较容易地找到相关视频、图片等材料。对哺乳动物的基本特征学生没有系统的认知,同时对动物分类的知识储备不足,不能区分哪些是哺乳动物。【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知道像猫、兔这样的动物属于哺乳动物。2.知道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是身体表面有毛,胎生,哺乳。3.认识特殊的哺乳动物。[科学探究目标]1.能在教师指导下描述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2.能根据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区分出哺乳动物。[情感态度价值观]1.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哺乳动物表现出探究兴趣。2.主动与他人合作,重他人的情感和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树立保护动物的意识。【教学重难点】总结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器材准备】[学生]猫、兔的图片[教师]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PPT1出示]课题:哺乳动物。2.[PPT2出示]问题:猫、兔、狗是们常见的动物。你了解它们吗?学生根据经验汇报自己的了解。3.提问:你知道猫和兔的哪些特征?师生交流讨论,揭示课题,板书:哺乳动物。二、活动过程活动一:观察猫和兔,说说它们的共同特征。1.[PPT3出示]观察猫和兔,说说它们的共同特征。教师提出问题:我们要观察猫和兔,你认为应该怎样观察?师生交流:要观察它们的皮毛、外形、外貌等。教师让学生思考在观察时还要注意哪些事项。2.[PPT4出示]观察猫和兔的活动场景。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并记录猫和兔的特征。学生活动交流、记录。50,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猫和兔的外部特征:身体分头、躯干、四肢、尾等几部分,都有毛。3.[PPT5出示]大猫和小猫的图片教师提出问题:你知道小猫是怎样出生的吗?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汇报。4.[PPT6出示]猫胎生、哺乳的图片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图片观察。学生讨论、交流。师生总结:猫胎生、哺乳。教师提出问题:你知道像猫这样胎生、哺乳的动物还有哪些?学生汇报:狗、老虎、狮子等。5.[PPT7出示]胎生动物的图片师生交流这些动物的特征。6.[PPT8出示]活动记录。教师指导学生把自己观察结果记录下来,猫和兔的共同特征是身体表面有毛,胎生,哺乳。7.[PPT9出示]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教师课件出示:像猫、兔这样的动物属于哺乳动物。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是身体表面有毛,胎生,哺乳。8.[PPT10出示]活动记录。教师指导学生记录胎生和卵生的不同点。活动二:它们属于哺乳动物吗?1.[PPT11出示]海豚、马、鹰、壁虎、猩猩的图片。教师提出问题:这些动物分别有哪些特征,它们属于哺乳动物吗?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海豚、马、猩猩体表有毛、胎生、哺乳,是哺乳动物。鹰、壁虎不是哺乳动物。2.[PPT12出示]更多动物的图片。教师提出问题:这些动物分别有哪些特征?它们是否属于哺乳动物?学生小组讨论。教师适时评价,纠正。3.[PPT13出示]活动记录。教师指导学生完成记录表,将属于哺乳动物的动物用“√”标出来。三、拓展活动[PPT14出示]拓展活动。教师课件出示活动要求:搜集资料,了解鸭嘴兽的特征,认识这种特殊的哺乳动物。[PPT15出示]鸭嘴兽图片。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并课下搜集更多关于鸭嘴兽的资料。【教学后记】5.我国的珍稀动物【教材分析】《我国50,的珍稀动物》是青岛版(六三学制)四年级上册《动物王国》单元的第五课时。本节课以寻找我国有哪些珍稀动物为切入点,感受珍稀动物数量稀少,接着让学生探究珍稀动物濒临灭绝的原因,最后通过了解我国保护珍稀动物的措施,提高学生珍惜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让学生知道每年4月8日是国家珍稀动物保护日,思考我们能为保护珍稀动物做些什么。第二部分活动过程,寻找我国有哪些珍稀动物,让学生感受到珍稀动物越来越少的危机感;探究珍稀动物濒临灭绝的原因,通过分析原因,为如何制定保护珍稀动物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了解我国保护珍稀动物的措施,通过思维碰撞,全面总结如何保护珍稀动物,树立保护动物的意识。第三部分拓展活动,通过查阅资料或实地调查,了解周围的野生动物生活环境、生活习性和生存现状。本节课内容围绕提出问题、分析原因、解决问题这一线索展开探究,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培养学生珍稀动物的同时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学生分析】四年级学生对动物王国内的昆虫、鱼类、鸟类、哺乳动物等外形特征、生活环境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动物是如何接触和感知环境的,只有适应周围的环境才能很好的生存。但是,对不能适应周围环境、濒临灭绝的动物了解不多,如何改善珍稀动物的生存环境,保护珍稀动物认识不足。【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知道我国有哪些珍稀动物。2.知道珍稀动物濒临灭绝的原因。3.了解我国保护珍稀动物的措施。[科学探究目标]1.在教师引导下,能通过搜集资料,了解我国珍稀动物的生活环境、生活习性及生存现状。2.能通过讨论,解释珍稀动物濒临灭绝的原因。[情感态度价值观]1.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珍稀动物的现状及保护措施表现出探究兴趣。2.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尊重他人的情感和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树立保护珍稀动物的意识。【教学重难点】能通过讨论,解释珍稀动物濒临灭绝的原因。【器材准备】[学生]我国珍稀动物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教师]课件、相关视频资料。【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PPT1出示]课题《我国的珍稀动物》[PPT2出示]出示活动准备:国际珍稀动物保护日。思考:我们应该为此做些什么?板书:我国的珍稀动物二、活动过程活动一:我国有哪些珍惜动物?1.[PPT3出示]出示珍稀动物大熊猫、朱鹮的图片。教师提问:你们认识这些动物吗?师生共同了解珍稀动物的现状。[PPT4出示]出示华南虎、白头叶猴的图片。教师简单解释珍稀动物的情况。2.[PPT5出示]教师总结。教师引出课题:这些动物的数量正在慢慢减少,它们是我国的稀有动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我国的珍惜动物。3.[PPT6出示]你还知道哪些我国的珍稀动物?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教师补充。50,4.[PPT7出示]总结教师总结:中国是世界上拥有野生动物种类较多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濒危动物较多的国家之一。[PPT8出示]记录表教师提出问题:说一说,我国有哪些珍稀动物?它们的生存状况怎样?将你知道的记录下来。学生记录。活动二:珍稀动物为什么会濒临灭绝呢?1.[PPT9出示]学生讨论情境图。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珍稀动物濒临灭绝的原因。学生讨论交流。学生汇报。2.[PPT10出示][PPT11出示]珍稀动物濒临灭绝原因的图片。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珍稀动物濒临灭绝的原因。师生总结:自然条件的变化、动物繁殖和生存能力差等原因都会导致珍稀动物濒临灭绝。3.[PPT12出示]你还知道哪些珍稀动物濒临灭绝的原因?学生讨论交流。学生汇报。4.[PPT13出示]珍稀动物灭绝的其他原因图片。教师补充:滥捕滥猎、环境污染也能导致珍稀动物的灭绝。5.[PPT14出示]活动记录。教师指导学生记录小组讨论结果。活动三:了解我国保护珍稀动物的措施。1.[PPT15出示]学生讨论的情境图。教师提出问题:目前,我国的一些珍稀动物正面临濒临灭绝的现象,我们应该为保护它们做些什么呢?学生讨论交流。学生汇报。2.[PPT16出示][PPT17出示]我国保护珍稀动物的措施。教师介绍我国保护珍稀动物的措施:我国为保护珍稀动物建立自然保护区、人工喂养、制定《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措施。3.[PPT18出示]更多保护珍稀动物措施的图片。教师提出问题:你还知道哪些保护珍稀动物的措施。学生交流讨论。学生汇报。教师补充:海关部门严查野生动物走私,加强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等。4.教师总结:同学们,保护珍稀动物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希望大家时时处处关心野生动物、保护野生动物,让它们长期繁衍下去。5.[PPT19出示]活动记录。教师指导学生完成记录。三、拓展活动[PPT20出示]课下探究任务:了解当地的珍稀动物种类。教师:请同学们课下通过查阅资料或实地调查,了解周围的珍稀动物的种类及其生活环境、生活习性和生存现状。【教学后记】50,第二单元冷与热6.哪杯水热【教材分析】《哪杯水热》是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三学制)四年级上册《冷与热》单元的第一课时。本课以“生活中我们经常说水很烫、水凉了,这些都与水的温度有关。怎样知道水的温度是多少呢?”这一问题为线索,引导学生认识温度计,学会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常见物体的温度。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提出问题“生活中我们经常说水很烫、水凉了,这些都与水的温度有关。怎样知道水的温度是多少呢?”通过问题引领学生对温度计的构造和怎样使用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进行探究。第二部分活动过程,由三个活动组成,①比一比哪杯水更热。引导学生初步了解物体温度的含义和用途,知道温度计的结构,认识摄氏温度计的单位及表示符号。②怎样测量水的温度?以方法指导的形式呈现了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学会正确使用温度计的方法。③我来测一测。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提示学生温度计可以用来测量周围常见物体的温度,不同类型的温度计是用来测量不同物体的,同时进行温度计使用的训练。第三部分拓展活动,生活中会用到多种温度计,去了解一下吧!引导学生了解生活中更多类型的温度计及其用途,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本课以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生活现象为话题:“想知道一些液体的具体温度时,我们用触摸的方式明显是不行的,那么要想知道这些液体的具体温度是多少,有什么好的办法呢?”引发学生思考。通过具体的问题引领学生对温度计的构造和怎样使用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进行探究,体会到科学就在身边。【学生分析】四年级学生对生活中常见液体的冷热问题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也接触到了温度计的简单应用。但是对什么是温度、温度计的构造以及怎样科学使用温度计等问题还不是很清楚,包括怎样规范地读写温度也需要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认识温度计,知道温度计的结构与作用,知道使用工具可以更加精确。2.知道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3.知道温度的单位。[科学探究目标]能够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常见物体的温度,并作简单记录。[情感态度价值观]愿意倾听,乐于表达、讲述自己对于温度计和怎样使用温度计的观点。[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不同类型的温度计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难点】认识温度计,能够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常见物体的温度。【器材准备】[教师][PPT2出示]水温计、气温计、体温计、烧杯、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PPT3出示]教师谈话:今天老师带来了两杯水(出示一杯温水、一杯冷水)。同学们,能不能帮老师想一个办法,来分辨一下这两杯水哪杯热呢?(学生自由发言,如用手摸……)50,2.教师小结:同学们想的办法都非常好,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哪杯水热》。(板书课题]《哪杯水热》)二、探究新知(一)感知体验,认识温度计。1.教师提问:哪位同学们能够利用你的身体感官来判断一下哪杯水热?2.学生活动:找几名学生试着判断哪杯水热。并强调有时水会很烫,有被烫伤的危险,所以大家在判断水温的时候,看看水面上是不是有很多热气冒出,如果有就不要用身体的任何部位接触水,以免烫伤。3.交流汇报。用手摸一摸,1号杯里水热,2号杯里水冷。4.[PPT4出示]教师讲述:我们把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5.让学生用同样的方法判断各小组桌上的3号和4号杯(温差较小)中哪杯温度高。6.学生活动:用手摸一摸,有的学生认为3号杯水的温度高,有的学生认为4号杯水的温度高。[PPT5出示]教师谈话:怎么才能知道3号和4号杯中水的准确温度呢?这里我们需要一种专门的仪器——温度计。温度计是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使用时要根据被测物体选择合适的温度计。我们常用的温度计是摄氏温度计,它的单位是“摄氏度”,用“℃”表示。7.[PPT6出示]让学生分小组观察水温计的结构,完成观察记录单。我的观察记录单水温计上有单位吗?是什么?水温计上的每一小格表示多少?水温计上测量的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分别是多少?水温计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8.学生观察,交流汇报。9.[PPT7出示]小结:水温计由刻度、玻璃管、液体、玻璃泡四部分组成。(二)学习正确使用水温计。1.[PPT8出示]教师指导如何读写温度,用课件出示:(1)0摄氏度的读写。红色液柱的顶端对齐刻度0,温度是0摄氏度,写作:0℃。(2)从液柱零向上数,一格一格数清楚,数字越大,温度越高。(举例读写如15℃)(3)从液柱零向下数,一格一格数清楚,数字越大,温度越低。(举例读写如-15℃)2.[PPT9出示]教师指导使用水温计的方法(教师演示)。(1)用手拿着水温计的上部。(2)将水温计的玻璃泡完全浸在水中,不要接触容器底和壁。(3)等水温计内的液柱静止后,读出温度。(4)读数时,水温计不能拿出水面,视线要与液柱顶端相平。3.[PPT10出示]指导学生用水温计测量3号和4号杯中水的温度并记录。(三)认识并使用更多的温度计。1.学生观察认识常见的体温计、气温计等温度计。2.指导学生使用体温计测量体温。[PPT11出示]教师提示:(1)根据学生已有经验说说自己在生病时,医生是怎样给自己测体温的?(2)测体温前应该先怎样做?测量时应该怎样做?测量后怎样读数?教师根据学生使用体温计的情况,总结规范体温计的使用方法。3.教师指导学生使用气温计测量室内温度。三、拓展活动1.[PPT12出示]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其他温度计。【教学后记】50,7.温度计的秘密【教材分析】《温度计的秘密》是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四学制)四年级上册《冷与热》单元的第二课时。温度计是学生生活中常用的一种仪器,在前面的探究活动中学生已多次使用温度计。为了帮助学生了解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本课以温度计内的液体为线索,借助对各种液体的研究,让学生认识到液体在一般情况下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同时,在这一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利用简单器材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探究的能力。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提出问题:用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时,温度计内的液柱会上升或者下降,这是怎么回事呢?引发学生的思考。并准备红墨水、皮筋、醋、果汁等材料课上进行探究。第二部分活动过程,温度计为什么能测温度?通过模拟温度计的实验,认识到水遇热时体积膨胀,遇冷时体积收缩,再通过醋、果汁、酒精等液体的实验,也发现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知道一般情况下,液体受热时体积膨胀,遇冷时体积收缩。第三部分拓展活动,商店里出售的瓶装饮料为什么不装满?查阅资料,了解一下。让学生到生活中寻找热胀冷缩的应用,做到学以致用,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学生分析】对于温度计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而且在之前的探究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对温度计的各部分构造、种类、使用方法等进行了充分学习,但对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不是很了解,只有极少一部分学生通过书籍、父母讲述或电视等知道一些零散信息。温度计为什么能测量温度?温度计里的液柱为什么能上升或下降?这些是学生不太清楚的。【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了解通过加热或冷却可使液体的形状或大小发生变化。2.一般情况,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3.温度计能测量温度,是因为液体在一般情况下,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科学探究目标]1.能用简单的器材做探究液体热胀冷缩的观察实验,并作实验记录。2.能尝试用归纳的方法对观察到的现象作合理的解释。[情感态度价值观]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尊重他人的观点。[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教学重难点】通过实践操作体验,认识液体一般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器材准备】[学生]玻璃杯、细塑料管或玻璃管等。[教师]温度计、带胶塞的口服液玻璃瓶、细塑料管、温度计、水槽或大烧杯、冷水、热水、酱油、果汁、醋、牛奶等液体、课件、记录表。【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1.感受两杯不同温度的水:一杯热水、一杯凉水,这两杯水有什么不同?感受另外两杯温度相同的水:哪杯温度高?(学生通过皮肤等触觉器官感知、比较两杯水的冷热情况。)50,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但我们用触觉器官来感知物体的冷热程度,有时是不准确的、不可靠的,你有什么办法能准确地知道物体的冷热程度呢?激发学生思考:可以用温度计准确地测量物体的温度。2.[PPT3出示]回顾旧知温度计大家并不陌生,你能说说之前我们了解了关于温度计的哪些知识?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或掌握的温度计知识进行交流。如:温度计的构造是由玻璃管、玻璃泡、液柱、刻度等部分组成的;温度计的种类有气温计、水温计、体温计等等;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温度计里的液体有酒精、水银、煤油……温度计还有哪些秘密呢?这节课我们来进一步探究温度计的秘密(板书课题)。二、猜想假设,尝试制作模拟温度计。1.看到课题,你有什么想研究的问题?温度计为什么能测量温度?温度计里的液体有什么作用?温度计里的液柱为什么能上升或下降?……教师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大胆的科学猜想。猜想未必是事实,要想得到科学的结论,必须要动手做实验,要揭开温度计的秘密没有温度计可不行,我们先来做个模拟温度计。2.做个模拟温度计。[PPT3出示]介绍各种材料:口服液玻璃瓶、橡胶塞、塑料管、还有一杯带有颜色的水。引导小组同学动手探究:根据温度计的构造,如何利用这些材料组装一个模拟温度计?交流温度计的做法以及各部分相当于温度计的哪一部分构造。(注意:组装模拟温度计时,液体一定要加满;橡胶塞要塞紧玻璃瓶。)三、探究过程:温度计为什么能测温度?活动一:探究水的热胀冷缩的性质。1.[PPT4出示]小组合作要求:将装有带颜色水的模拟温度计先放入热水中,再放入冷水中,仔细观察液柱有什么变化?用不同颜色的彩笔作记号,及时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记录单上。(提醒学生注意安全:玻璃器材要轻拿轻放,热水不要烫伤!)液体名称受热时水柱的变化(填↑或↓)受冷时水柱的变化(填↑或↓)水2.汇报交流。通过这两组实验,你发现了什么?你能得出什么结论?3.[PPT4出示]小结:玻璃瓶里的水没有变多或变少,而是由于温度改变时,水本身发生了变化,使水在玻璃瓶里占的空间发生了变化,实际上就是水的体积发生了变化。当水遇热的时候,水的体积膨胀,所以水面上升了;当水遇冷的时候,水的体积缩小,所以水面下降了,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热胀冷缩,水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活动二:探究其他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1.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知道了水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其他液体是否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呢?(学生猜想。)你想研究什么液体?[PPT5出示]教师给学生准备几种常见的液体:酱油、果汁、牛奶、醋。还是用刚才的方法,把它们分别先放在热水里,再放在冷水里,观察液柱有什么变化?小组为单位,填写实验记录单。液体名称受热时液柱的变化(可用符号↑↓表示)受冷时液柱的变化(可用符号↑↓表示)2.汇报交流。通过实验,你发现了什么?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学生可能会回答:像酱油、醋等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50,小结:一般情况下,像酱油、果汁、牛奶、醋等液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温度计可以测量温度就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PPT6出示]在探究的过程中,大家还用到了一个科学上的新技能:能对问题进行科学猜测,动手实验,动脑分析,从水、醋等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推想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其实就是在推理。推理是一种很重要的探究技能,也是今后学习其他科学知识要用到的一个重要的探究方法!四、畅谈收获[PPT7出示]这节课学的快乐吗?你有什么收获?和大家分享一下!五、拓展活动[PPT8出示]同学们这节课的收获可真不少呢。既然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那老师这儿还有两个问题:1.老师到超市里买饮料,发现超市里的饮料、矿泉水都不装满瓶,这是怎么回事呀?2.[PPT9出示]在寒冷的冬天,经常会遇到自来水管冻裂的现象,这是怎么回事呢?课下请同学们相互交流、查阅资料解决这两个问题,下节课我们来交流一下,好吗?【教学后记】8.自行车胎为什么爆裂【教材分析】《自行车胎为什么爆裂》是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四学制)四年级上册《冷与热》单元的第三课时。以“一般情况下,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气体、固体有没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呢”这一问题为线索,引导学生在了解了液体热胀冷缩的基础上继续探究气体、固体有没有这样的性质,以旧导新,体现了知识的连续性。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提出问题“一般情况下,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气体、固体有没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呢?通过问题引领学生在了解液体有热胀冷缩的基础上对气体、固体进行探究。第二部分活动过程,由三部分组成,①在炎热的夏季,自行车胎为什么容易爆裂?引导学生分析讨论,设计实验,认识气体的热胀冷缩。②固体在受热或遇冷时体积有什么变化?分别把铜球加热和放入冷水中是否通过铁环,认识到铜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通过设计其他固体的热胀冷缩实验,发现固体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在此基础上,发现一般情况下,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③找一找生活中物体热胀冷缩的现象,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解释生活现象,发现身边处处有科学。第三部分拓展活动,利用物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做一个“小喷泉”。指导学生课后利用物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作自己喜欢的玩具或开展有趣的游戏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本课通过具体的问题引领学生继续探究气体和固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让学生感受到科学探究的乐趣,体会到科学就在身边,科学能为我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许多问题,了解到归纳推理的科学研究方法。【学生分析】四年级学生对物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已经有基本的认识,但是对固体的热胀冷缩现象了解不是很清楚,也很少对生活中这一现象进行归纳总结。自行车胎爆裂是气体受热膨胀的结果,这也是学生不清楚的。【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气体、固体的热胀冷缩。2.一般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现象。[科学探究目标]1.能通过具体的实验,了解气体和固体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2.运用归纳推理的方法,认识一般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现象。[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日常生活中的热胀冷缩现象产生探究兴趣。50,[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利用热胀冷缩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科学服务于生活。【教学重难点】气体、固体的热胀冷缩性质的探究。【器材准备】[学生][PPT2出示]气球、皮筋、乒乓球等。[教师][PPT2出示]固体实验装置(玻璃弯管、烧瓶、橡胶塞、铜球、铁环、酒精灯等)、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PPT3出示]出示图片,提出问题:在阳光照射下,自行车胎为什么会爆裂呢?2.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轮胎的爆裂呢?老师相信大家在学习了这一课后能自己找到正确的答案。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自行车胎为什么会爆裂》。(板书课题:自行车胎为什么会爆裂)二、探究新知(一)探究气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1.师:同学们猜测一下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轮胎的爆裂?2.[PPT3出示]学生进行猜想与假设并交流汇报:烈日炎炎下自行车胎内的空气受热膨胀,自行车胎就爆裂了。3.[PPT3出示]有什么办法验证我们的猜想呢?学生交流讨论、设计并进行实验。(1)[PPT4出示]将气球套在玻璃瓶口上,将玻璃瓶放入盛有热水的水槽中,看到气球逐渐鼓起来,将玻璃瓶放到盛有冷水的水槽中看到气球又瘪下去了。(2)[PPT4出示]用有导管的橡胶塞塞住烧瓶口,将导管一端放入水中,用双手紧捂住烧瓶,会看到有气泡冒出。松开手后会看到水被吸入导管。4.学生汇报交流:空气受热体积会膨胀,遇冷体积缩小。5.生解释自行车胎爆裂的原因。6.[PPT4出示]师讲解:科学家也通过大量的实验证明,气体受热体积会膨胀,遇冷体积缩小。气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二)认识固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1.师: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气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现在老师给大家表演个魔术,同学们仔细观察,有什么发现?[演示实验]完整电路做成暗箱状,用酒精灯加热电路开关部分,使其热胀连接起来,小电珠发亮。撤掉酒精灯,小电珠又不亮了。2.学生猜测:固体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3.师:我们的猜想到底对不对呢?固体是不是也像气体一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呢?就让我们一起来设计实验验证一下吧。4.学生设计实验验证猜想。[PPT5出示](1)取固体热胀冷缩器材,让铜球刚好能穿过铁环。(2)用酒精灯加热铜球一段时间,再用铁环从底部往上套铜球,观察铜球是否能穿过铁环。(3)将受热后的铜球放入冷水中使之冷却,再试着穿过铁环。5.[PPT5出示]学生交流汇报:用酒精灯加热铜球时间,再用铁环从底部往上套铜球,铜球受热膨胀无法通过铁环;将受热后的铜球放入冷水中冷却后,又能穿过铁环。6[PPT5出示]得出结论:固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7.师解释演示实验:铜丝受热膨胀连接电路,小电珠就亮了,冷却之后电路又被断开,小电珠不亮。(三)认识物体一般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1.我们已经知道液体、气体、固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根据这个事实,你有什么进一步的想法?能不能用一句更简单的话来说明这个规律?50,2.[PPT6出示]小结:一般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4摄氏度以下的水除外。)不同材料的物体热胀冷缩程度不同。三、科学与生活出示图片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做。1.[PPT7出示]利用热水修复瘪了的乒乓球。2.[PPT7出示]电线杆之间的电线夏季较松,冬季电线紧绷。3.[PPT7出示]水泥路面上留有缝隙是为了什么。4.[PPT7出示]瓶子盖拧不下来,用热水把瓶盖烫一烫,瓶盖就能拧下来了是利用了什么原理。四、拓展活动1.[PPT8出示]利用热胀冷缩的性质制作一个小喷泉。2.[PPT8出示]两个煮熟的鸡蛋把其中一个放入冷水中,过一会儿取出来试试哪个鸡蛋好剥,揭示其中的科学道理。【教学后记】9.热气球上升的秘密【教材分析】《热气球上升的秘密》是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三学制)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冷与热》单元的第4课时,总第9课。本节课以生活中热气球上升的壮丽场景为线索,探究热气球上升的原理,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知道热气球之所以会上升,是由于里面的空气受热以后体积膨胀、变轻,从而展现给我们如此壮丽的热气球上升的场景,并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生活中热空气上升的现象。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从生活中热气球上升的现象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并提示学生准备塑料袋、纸蛇、细线等,为接下来的探究活动做好材料准备;第二部分活动过程,让学生通过模拟实验探究热气球上升的秘密。再找找生活中热气球上升的现象,并思考怎样用所学科学知识解释这些现象;第三部分拓展活动,在经历模拟实验和讨论活动后,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好奇心,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人们是怎样控制热气球升降的。本课学习内容富有很强的探究性,学生通过模拟实验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感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通过图示的不同的实验方法明确学生探究的方向,引导学生通过不同的实验方法思考它们的共性,体现探究的严谨性。【学生分析】四年级学生对于空气的相关知识,经过一至三年级的科学学习已经有较多的认识,能够知道空气的基本性质,并用科学语言进行描述。但是对于热空气与冷空气不同的性质没有系统性的认识,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让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得以激发,而对热空气受热体积膨胀、变轻等性质有更加深入的认识。【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知道热空气上升的现象与原因。[科学探究目标]1.在教师的引导下,能通过实验探究热气球上升的秘密。2.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能表现出对热空气探究的兴趣;乐于尝试运用多种材料、多种方法完成科学探究,体会创新乐趣。[情感态度价值观]1.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热空气的性质表现出探究兴趣。2.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尊重他人的情感和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热空气的上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能利用这一科学技术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教学重难点】能通过实验探究热气球上升的秘密,知道热空气上升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准备】50,[学生]塑料袋、纸蛇、细线等。[教师]课件。【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1.看过《飞屋环游记》吗?现实生活中,让房子飞起来不太容易,不过我们可以这样飞——[PPT2出示]热气球上升的壮丽场景的图片:这是热气球,你知道哪些有关热气球的知识?2.学生回答。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板书课题:《9.热气球上升的秘密》二、活动过程活动一:探究热气球上升的秘密1.猜想热气球里面是什么:[PPT3出示]热气球在空中漂浮、上升的图片,凸显了热气球鼓鼓的状态。2.猜测热气球里的物质,为下一步探究做准备。活动二:通过模拟实验验证猜想。实验一:1.引导学生通过情境图的提示[PPT4出示]模拟热气球上升的实验。[PPT5出示]提醒学生实验的注意事项。2.开展实验,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3.教师总结:空气受热后体积膨胀,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所以热气球会上升。实验二:1.引导学生通过情境图的提示模拟纸蛇转动的实验。2.开展实验,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PPT9出示]提示学生进行实验成果交流。3.教师总结:酒精灯的火焰加热了上方的空气,热空气体积膨胀、变轻会上升,从而带动纸蛇转动起来。活动三:获得科学结论。1.学生总结两个实验现象的共同点。3.教师课件出示实验结论[PPT11出示]:热气球上升的原理是空气受热后,体积膨胀,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所以热空气会上升。4、请学生利用本节课所学知识对热气球上升原理进行剖析[PPT12出示]。视频[PPT13出示]展示热气球升空过程。5、介绍孔明灯相关知识。活动四:找一找生活中热空气上升的现象。1.[PPT15、16出示]笼蒸包子、烟囱的图片。2.学生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解释这几种现象。3.学生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是利用了热空气上升的原理?三、拓展活动-----人们是怎样控制热气球升降的?查阅资料,了解一下。热气球上升的原理我们已经掌握了,那么人们需要让热气球下降的时候可以怎样做呢?查阅资料,在小组之间进行交流和分享。【教学后记】10.风的形成【教材分析】《风的形成》是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三学制)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冷与热》单元的第50,5课时,总第10课。本节课以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风”为线索,通过设计模拟实验探究风的形成原因,从而将实验中风的成因与自然界风的形成建立起联系,让学生明白风的形成是由于自然界空气的冷热温度不同造成的空气流动形成的。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从让学生解答关于风的谜语来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并提示学生准备大饮料瓶、蜡烛、蚊香等,为接下来的探究活动做好材料准备;第二部分活动过程,让学生寻找生活中有关风的现象并想办法制造风,通过模拟实验让生切实感受到风的形成与冷热空气之间的关系。再由此及彼,理解自然界风的成因,并从正反两个方面思考生活中风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第三部分拓展活动,在经历模拟实验和讨论活动后,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好奇心,探究海边的特殊现象——海陆风的形成原因。本课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学生通过模拟实验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感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通过思维导航明确学生探究的方向,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的思考,体现探究的进阶性。【学生分析】四年级学生对于空气已经有较多的认识,能够知道空气的基本性质,并用科学词汇进行描述,并且能够与小组成员合作完成探究任务。对于风学生比较熟悉,但是对于冷热空气造成的空气流动没有系统性的认识,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学生知道了“热空气可以上升”这一空气的重要性质,也给本课探究风的成因打下了基础。本节课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让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得以激发,从而对自然界风的成因有更加深入的认识。【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知道自然界的风是由于冷热温度造成的空气流动形成的;[科学探究目标]1.在教师指导下,能在小组讨论的前提下根据猜想设计模拟实验探究风的成因。2.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风的形成原因表现出探究兴趣。[情感态度价值观]1.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自然界风的形成原因表现出探究兴趣。2.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尊重他人的情感和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利用辩证的观点正确认识风对于人类生活及自然环境的两面性。【教学重难点】通过模拟实验探究风的成因,知道自然界风的成因,理解风给人类生活带来的两面性。【教学准备】[学生]大饮料瓶、蜡烛、蚊香、记录单。[教师]课件【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1.[PPT2出示]风吹树叶图片,并利用谜语导入新课。引导学生思考谜底。2.学生回答。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板书课题:风的形成。二、活动过程活动一:那里有风?1.[PPT3出示]生活中与风有关的图片。2.[PPT4出示]小组讨论生活中哪里有风。3.[PPT5出示]学生利用自己的方法制造风,并上台演示,观察并思考形成风的条件。4.总结风的形成的基本条件:空气流动。活动二:模拟实验探究风的成因。1.[PPT6出示]小组讨论,猜想风的形成原因,并根据老师提供的材料设计风的形成模拟实验。2.[PPT7出示]找代表汇报本组实验方案,其他同学补充,教师总结,完善模拟风的形成实验方案。50,开展实验,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3.通过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并根据实验事实推广自然界风的成因的猜测。4.[PPT8出示]视频播放自然界风的形成过程。5.[PPT9出示]教师进一步明确自然界风的成因:在太阳的照射下,由于地理环境不同,有的地方温度高,有的地方温度低。温度高的地方热空气上升,周围的冷空气补充过来,空气不停地流动,就形成了风。活动三:风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1.[PPT10、11出示]自然界与风有关的图片(风力发电,帆船运动员利用风的力量鼓动帆船前行,一家人一起放风筝,台风过后树木被连根拔起砸到汽车的情景图)。2.学生分析风与人类生活的好处与坏处,了解风对人类生活的两面性。三、拓展活动-----了解海陆风的成因。[PPT12出示]在海边,白天和夜晚的风向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查阅资料,了解一下。【教学后记】第三单元天气与气候11.一天的气温【教材分析】《一天的气温》是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三学制)四年级上册《天气与气候》单元的第一课时。以“一天的气温变化”这一现象为线索,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气温、怎样测量气温,通过整理分析气温数据,发现一天中气温变化的大致规律。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教材给出谚语“早穿棉袄午穿纱”以及思考指向“为什么会这样呢?”,引导学生意识到一天的气温是不断变化着的,让学生明确本课的探究主题,为课堂探究做好准备。第二部分活动过程,由三部分组成,①在同一时段内测量室内和室外的空气温度,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对比观察同一时段内不同地点的气温,了解气温不同的原因,进一步了解气温的概念以及天气预报中的气温是在怎样的环境下测量出来的。②利用百叶箱测量气温。指导学生认识百叶箱,并且学会利用百叶箱测量一天的气温,并进行科学记录。③整理气温数据,描述一天的气温变化规律。引导学生利用折线图等自己喜欢的形式整理观察到的数据并归纳出一天中气温变化的大致规律。第三部分拓展活动,每天在固定时间观测并记录气温,坚持一个月。指导学生课后观测并记录气温,既巩固了观测气温的方法,通过观察记录也能纵向了解一个月内气温的变化规律。本课通过具体的问题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领学生测量气温并探究一天中气温的变化规律,学会收集数据、处理信息,同事也让学生感受到科学探究的乐趣,体会到科学就在身边。【学生分析】四年级学生对一天中气温的变化有直观的生活感受,只是缺乏用专业科学的术语进行归纳总结,另外收集证据后处理信息的能力也相对较弱,因此,在收集了气温数据后,如何使用折线图等形式处理这些数据,需要教师进行引导。【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会使用气温计测量气温,能描述一天中气温变化的大致规律。[科学探究目标]在教师引导下,能利用百叶箱测量并记录一天的气温,能汇总整理信息,归纳总结出一天中气温变化的大致规律。科学态度目标:1.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一天的气温表现出探究兴趣。2.能树立标准化的科学观测意识,能实事求是地反应测量结果。[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利用气温的变化规律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科学服务于生活。50,【教学重难点】使用折线统计图等形式整理气温数据,归纳一天中气温变化的大致规律。【器材准备】[学生][PPT2出示]搜集有关气温的文字或视频资料,初步了解气温。[教师][PPT2出示]气温计、百叶箱、百叶箱使用视频、课前指导部分学生在一天的不同时段测量气温并进行记录,获取气温数据。【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师:愉快的十一假期刚刚结束,大家都去了哪里玩呢?给大家展示一下你游玩的照片吧。2.[PPT3出示]观察不同地点、不同环境以及一天中的不同时段穿的衣服是不一样的。(板书课题:一天的气温)二、探究新知(一)在同一时段内测量室内和室外的空气温度,有什么发现?1.师:现在室内室外的空气温度都是多少呢?我们来测一测。2.[PPT4出示]活动要求:四人一组,使用温度计,选择校园里的一个地点测量温度,记录数据,限时3分钟。3.[PPT5出示]测量结束后,将测量点的环境及测量到的温度汇总记录在课件的记录表中。4.师:请同学们观察一下我们的记录表,横向、纵向比较一下,说一说你的发现。5.生交流发现:不同的地点温度是不同的,阳光下温度最高,背阴的地方温度低。6.[PPT5出示]师生共同总结:不同的地点温度是不同的,会受到阳光、风、建筑物等等因素的影响。7.师:我们一直在说的温度,其实有一个科学的名字,叫气温。[PPT6出示]气温概念:空气的冷热程度称为空气温度,简称气温。8.师:同一时段我们校园不同地点的气温都是不同的,那天气预报里边的气温是怎样测量出来的呢?9.生:讨论交流。10.[PPT6出示]天气预报中的气温,是指在室外空旷、空气流通、不受太阳直射的环境下测得的空气温度(一般在百叶箱内测定)。[PPT7出示]播放视频:天气预报中的气温为什么要在百叶箱内测量。(二)利用百叶箱测量气温。1.师:刚才视频中出现了百叶箱,为什么测量气温的时候要把气温计放在百叶箱内?百叶箱有什么奥秘呢?2.[PPT8出示]视频播放:百叶箱的介绍及使用方法。[PPT9出示]百叶箱是用来放置测量空气温度和湿度仪器的木箱。百叶箱一般安装在高度为1.25米的架子上,箱底保持水平。3.师:课前我们的照片展示的时候发现一天的不同时段我们穿的衣服是不一样的,那么大家想不想知道一天的气温是怎样变化的?我们应该怎样测量气温,才能发现一些规律?要怎样记录测量到的气温?4.生:讨论交流。5.[PPT9出示]师生共同总结:可以每隔两个小时利用百叶箱测量一下温度,将测量的温度记录到一个表格中,最后总结规律。[PPT10出示]温度记录表(三)整理气温数据,描述一天的气温变化规律。1.[PPT11出示]前一天指导部分孩子测量的气温数据,提问:你能想办法整理一下这些数据吗?2.生:交流、汇报:可以绘制折线图……3.[PPT12出示]折线图师:请大家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整理一下气温数据,看看能不能发现一些规律。生:分组根据老师提供的气温数据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整理并发现规律。50,4.师:你能说说一天的气温变化规律吗?5.[PPT12出示]一天中气温变化的大致规律是:早晚气温低,中午气温高。6.[PPT13出示]师:是不是每天的最高气温都是出现在午后呢?连续观测几天的气温,又会有什么规律呢?请大家课下使用老师在校园中放置的百叶箱和温度计测量一下气温,并且汇总一下规律。三、拓展活动1.师:我们课上汇总数据发现了一天的气温变化的大致规律,那大家想不想知道一个月或者更长时间的气温变化规律?我们可以怎样观测?2.生:讨论交流:可以每天早晨、中午、晚上或者选一个固定的时间测量,然后画折线图,就能发现规律了……3.[PPT14出示]师:大家的方法非常好,那课下就请大家按照这样的方法继续观测,发现更多气温的秘密。【教学后记】12.风向和风力【教材分析】《风向和风力》是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三学制)四年级上册《天气与气候》单元的第二课时。以“怎样描述风的大小呢”这一问题为线索,引导学生课前思考如何利用风向和风力描述天气,让学生在学会用气温描述天气的基础上,继续学习对风的描述。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提出问题“怎样描述风的大小呢?”通过问题引领学生如何利用风向和风力描述天气。第二部分活动过程,由三部分组成,①我们来观测风。引导学生到操场上自由观察的场面,通过亲自体验,认识并判断风向,能从风向和风级两个方面描述天气。②怎样知道风力的大小呢?通过气象员用风速仪观测风力,让学生知道风力是可以被观测的,观测风力有专业的仪器——风速仪,然后根据风级歌,了解风在不同等级下对应的生活现象,知道判断风力大小的途径有很多种,即使身边没有专业的测风力的仪器,也可以判断出风力的大小。③自制风向标。展示了风向袋和风向标,了解测风向的仪器有多种,不同的材料可以制作不同样式的风力测量仪器。第三部分拓展活动,用自制的风向标持续观测一周的风向。鼓励学生利用自制的风向标对风进行长期观测,为学生课后拓展研究提供了一个参考,让学生将观测活动延伸至课外使学生体会到科学探究是无止境的。本课通过具体的问题引领学生继续学习对风的描述,学会利用风向和风力来描述天气,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感受到科技能给人们带来便利,科学技术能影响社会的发展,深刻地领会到技术与工程实践活动可以使自己体会到“做”的成功和乐趣,并能养成通过“动手做”解决问题的习惯。【学生分析】本课面临的是四年级的学生,他们活泼好动,对于新的知识有着比较强的求知欲,对于科学现象也非常感兴趣。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思维处于感性认识阶段,所以制作一些直观的教具、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能够很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建构风向和风速的概念及其测量方法。同时,可以让学生看一些被风吹起的物体图片,找找本课中,通过观察风吹动小风旗的状况,确定风速的三个等级。【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事物的变化来感知,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科学探究目标]1.自制简易风向标和小风旗。2.用自制的风向标和小风旗测量风向和风速,并使用适当的方法纪录观察结果。[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观察天气现象产生探究兴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50,感受到使用简单工具能对天气观察活动提供很大的帮助。【教学重难点】[重点]能描述风向和风速[难点]用自制的风向标和小风旗测量风向和风速,并使用适当的方法纪录观察结果。【器材准备】[学生][PPT2出示]彩色卡纸一张、吸管、橡皮泥、双面胶、纸条若干、软木杆。[教师][PPT2出示]长铁钉若干、剪刀、刀子、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PPT3出示]教师将红色布条贴在电风扇的扇罩上并开启不同档位,让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学生根据观察发现布条随着教师改变电风扇的档位也发生变化,从而得出主题:风。[PPT4出示]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课前搜集的有关风的图片,交流风的特点。师:你如何描述风?二、探究新知(一)观测风,认识并判断风向。1.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到操场观测当天的风。师:哪个小组汇报你们观察风的方法?学生汇报。2.[PPT5出示]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红旗是往什么方向飘的?风是从哪个方向吹来的呢?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生:风是有方向的,风吹来的方向和红旗飘动的方向相反。师:风的方向是如何认定的呢?[PPT6出示]教师出示“风向图”,小结:风向就是风吹来的方向,风向可以用八个方位描述,从东方吹来的风叫东风,从西北方向吹来的风叫西北风。(板书部分课题]:风向)(板书:风向:风吹来的方向→风向图)(二)说一说风力的大小,认识并判断风级。1.师:风在大自然中无处不在,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风向就是风吹来的方向,那么风的大小如何来判断呢?生:风级。[PPT7出示]师:风力是风的强度,气象上用风级表示,风级也可以测量。气象学家就是通过利用风速仪来测量风级的。(多媒体展示风速仪的图片)并且确定了如下等级(多媒体展示风力等级表)。(板书部分课题]:风力)(板书:风力:风的强度→风速仪、风级歌)2.师:风级是由风速仪测定的,那么我们用感官怎样知道风级的的大小呢?学生汇报。[PPT8出示]利用课件或图片出示风级歌,供学生学习。3.模拟实验:目测风级。出示小纸片,要求学生用嘴吹风,感受风的大小和纸片的变化,使学生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怎样知道风力的大小呢?师:我们可以用这种简单的方式来进行测量。纸片不动,表示无风,用0表示;纸片微动,表示软风,用1表示;纸片抖动,就表示轻风,用2表示。(三)自制风向标。1.做个风向标[PPT9出示]教师利用课件展示各种各样的风向标。师:你想制作个什么样的风向标呢?学生自由发表见解。50,[PPT10出示]教师出示一种比较简单的制作方法,边讲解边演示。师:老师还给同学们准备了其他几种不同的制作风向标的材料。你喜欢哪种,可以到前面桌上取相应的材料,注意别忘记取制作说明书。当然,如果你有好的创意,也可以按自己的想法去制作。在制作过程中,如果遇到困难,可以随时请教同学和老师。学生分组制作,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分组展示自己制作的风向标。2.用自己制作的风向标测风向。师:每个小组的风向标都做好了,同学们想不想用自己制作的风向标亲自测测今天的风向?[PPT11出示]师:你认为在使用风向标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呢?学生自由回答,回答不全面的地方,教师要及时补充。师:下面老师就带领你们到教室外面亲自观测今天的风向。在测量的过程中,每个小组的同学互相比一比,看哪个小组制作的风向标最好、最灵活,并拿自己的风向标跟其他小组的比一比,看你制作的风向标优点是什么,还存在哪些缺点,应当怎样改进。学生分组观测今天的风向。学生汇报观测结果及所得。三、课堂小结师:今天我们学习了风向和风力,说一说你知道了哪些知识?学生交流。师生小结:风是有方向的,风也是有大小的,我们可以通过所学的知识测定风向和。风级四、拓展活动[PPT12出示]用自制的风向标持续观测一周的风向,并做好记录,一周后进行展示。【教学后记】13.降水量【教材分析】《降水量》是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三学制)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天气与气候》中的第三课时。以“下雨是一种降水现象,下雪和下冰雹属于降水现象吗?”这一问题为线索,引导学生从真实的生活现象出发,进一步了解测量天气与气候的仪器以及使用方法。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通过导语“下雨是一种降水现象,下雪和下冰雹属于降水现象吗?”给出思考指向,材料包出示学生需要准备的研究材料——大饮料瓶等。第二部分活动过程,由三部分组成,①地球上有哪些降水现象?通过分析解决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到降水并不单单是降雨这种液态形式,还有降雪和下冰雹等固态形式,为降水概念的构建做铺垫。②怎样知道降水的多少呢?这部分是本节课的重点环节,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认识到降水量是可以测量的,鼓励学生自己制作简易工具进行观测活动。③降水的多少对生产和生活有什么影响?通过“洪涝”和“干旱”两幅图片的对比,引导学生意识到降水既对生产和生活有利也会带来一定的危害,培养辩证思维能力。本课通过真实的生活现象,引发思考,并鼓励学生像科学家那样勇于探索、积极探究,培养严谨的科学研究精神。【学生分析】四年级学生对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常见天气有一定的了解,知道阴、晴、下雨、下雪等日常天气现象,但对科学概念的描述以及天气的测量方法就了解的很少,所以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侧重于测量降水量仪器的认识以及测量方法的了解。【教学目标】50,[科学概念目标]1.知道测量降水量的仪器是雨量器。2.利用降水量等可测量的量,描述天气。[科学探究目标]1.在教师引导下,能制作一个简易的雨量器,并能利用雨量器测量降水量。2.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对自制雨量器的制作进行反思、评价与改进。[情感态度价值观]愿意倾听、分享,能按照要求进行合作探究学习。[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降水量对日常生产生活既有利又有弊。【教学重难点】知道测量降水量的仪器结构以及测量方法。【器材准备】[学生][PPT2出示]大饮料瓶等。[教师][PPT2出示]雨量器、刻度尺、小刀、剪刀、胶带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PPT3出示]出示图片,提出问题:下雪和下冰雹是否属于降水现象?2.学生汇报交流。3.师小结:下雪和下冰雹也是一种降水现象,哪位同学能概括一下,什么是降水?4.学生根据自己的个人经验进行归纳总结。5.[PPT3出示]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出示降水概念,引出课题。[板书课题]《降水量》二、探究新知(一)认识雨量器。1.师:老师前段时间录制了一段下雨的场景,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2.[PPT4出示]播放下雨的视频资料。3.师:看完视频,针对这场降雨你想说点什么?。4.学生用自己的感觉对降雨量进行描述。5.[PPT5出示]如何能准确地知道降雨量是多少呢?6.生猜测:用仪器进行测量。[PPT5出示]雨量器及其各部分的结构名称及特点。(二)制作雨量器。1.师:通过刚刚的展示,我们知道了雨量器由盛水漏斗、储水瓶以及雨量杯三部分组成。如果我们没有现成的雨量器怎么办?2.有同学建议自己制作一个,这样人人都可以测量降水量。3.师:这个建议非常棒,我们用什么材料才制作,怎样制作呢?请同学们看大屏幕。[PPT6出示]制作材料以及制作方法。4.学生根据提示,分组制作,教师巡视指导。5.制作结束后,各小组分别展示自己的雨量器,在展示过程中,学生发现优点与不足,然后改进。(四)模拟降雨。1.师:如何能知道我们制作的雨量器是否好用?2.有同学建议实地测量一下。3.师:下面我们就用喷壶来模拟降雨,每个小组喷壶里的水量是相同的,看看大家的测量结果是否一样?4.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5.实验结束后,记录数据,并交流展示。6.师:通过刚才的测量,我们发现最后的结果并不相同,谁能说说原因是什么?7.生猜测:可能是操作不当,水洒出去一部分;还有可能是位置放的不妥当。50,8.师小结:刚刚同学们说的都很有道理,看来同学们都具备科学严谨的探究精神。教材中有方法指导,请同学们认真阅读,并在今后的测量过程中认真执行。[PPT7出示]方法指导三、科学与生活1.[PPT8出示]出示问题:你能列举出生活中降水量多少对生产生活有什么影响?2.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回答。3.师总结:[PPT8出示]出示图片资料,说明降水量既有利又有弊。五、拓展活动1.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雨量器的结构并学会制作一个简易的雨量器,希望课后同学们能够继续展开测量活动,进一步熟悉测量要求和测量方法,做一位合格的气象观测员。【教学后记】14.天气和气候【教材分析】《天气与气候》是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三学制)四年级上册《天气与气候》单元的第四课。本课是在学生了解天气的各种因素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并通过对比天气和气候,了解两者的区别。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教科书通过导语创设了“2月,我国海南省已经鲜花盛开,而黑龙江省却还冰天雪地”的情境,提出了问题“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呢?”,引导学生的思考指向,为课堂探究活动做好充分的准备。第二部分活动过程。包括三个活动,活动一:说一说今天的天气。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读取图中的数据,了解可以用气温、风向、风力、降雨量、云量等描述一天的天气,尝试描述一天的天气状况。活动二:了解本地区多年的天气情况。引导学生通过长期天气状况的观察,了解本地的气候特点,同时对比天气与气候的概念。活动三:不同地区的气候一样吗?让学生通过读图或查找相关资料,了解不同地区的气候状况,并对不同的气候进行比较,使学生明白气候有一定的地域性。第三部分拓展活动。提出活动指向:继续调查,了解家乡的气候特点。引导学生通过查找资料、课外调查等活动,进一步了解家乡的气候特点,同时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学生分析】学生已经了解天气的各种因素,并有一定的生活体验,对天气知识有了初步的感性和理性认识,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接受不是很困难。但如何描述一天的天气、区分天气与气候的不同,尚需要老师进一步引导。四年级学生积累了一些简单的科学探究方法,具备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本课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学生能够与小组成员合作完成探究任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知道可以用气温、风向、风力、降水量、云量等描述一天的天气。2.知道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了解不同地区的气候不同。[科学探究目标]1.通过观察和测量,描述一天的天气。2.能通过对比,了解天气与气候的区别。3.能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举例说明不同地区的不同气候的不同特点。4.能根据不同地区的景物特点对当地气候特点作出合理的推理。[情感态度价值观]对气候表现出浓厚的探究兴趣,乐于分享自己的想法,在探究中贡献自己的力量。[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了解天气和气候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培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教学重难点】50,1.知道天气与气候的区别。2.了解不同地区的气候不同。【器材准备】[教师]课件、气温计、风向仪、雨量器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谈话:课前,同学们有没有对今天的天气进行认真的观察和记录?谁来交流一下今天的天气情况?2.学生对自己观察和记录天气的情况进行汇报。3.小结:同学们观察、记录得真不错,交流地比较详细。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天气和气候。(板书课题)二、活动过程(一)说一说今天的天气。活动一:探究获知天气情况的方法。(1)知道了解天气情况的方法与途径。1.教师引导: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法了解天气情况呢?小组内同学可以先讨论讨论,看看能找到多少种获知天气情况的方法。我们还要比一比,看哪个小组的方法多?2.学生小组讨论,然后汇报交流。(根据各组的汇报,将学生的方法进行总结,也可由学生进行总结。)3.[PPT3出示]师:同学们知道的方法还真不少。老师通过查阅资料,也知道了一些方法,请看大屏幕。出示资料内容:利用仪器进行测量,看云识天气,根据月相识天气,根据谚语判断天气,目测风向、风力,收听、收看天气预报节目。4.[PPT4-6出示]教师引导:要想了解天气情况,我们既可以用仪器来测量,也可以用眼看方法来测量,还可以通过收听、收看气象预报得知。大家还记得我们以前学习过的《风级歌》吗?学生回答。我们可以用目测的方法知道天气情况中的风向或风量。今天我就借助科学仪器测量的使用方法。谁来说一下,我们观测天气主要观测哪几个方面呢?5.学生交流:如温度、风向、降水、运量、空气湿度等。(教师板书)6.师:你认为外出观测天气时,除了科学观测之外,还应注意哪些事项?学生讨论并互相交流记录方法。[PPT7出示]注意事项:(1)注意安全。(2)利用仪器时,要严格按照操作方法操作。(3)目测时,要依据目测的标准进行合作。(4)小组成员既要各负其责,又要相互合作,共同完成观测任务。7.师:同学们对外出观测已做好了充分准备,现在请各组选取合适的科学仪器,参照观察记录单进行测量。我们比一比,看哪个小组观测得仔细,记录详细。8.学生带上科学记录本和笔排队到操场上分组进行观察,教师巡视。(时间控制在10分钟内)9.回到教室进行交流:请同学来汇报一下你们观察到天气现象。学生汇报观测结果,教师展示学生的记录。[PPT8出示]观察今天的天气观察记录单实验目的观察、描述今天的天气实验记录实验步骤1.观察云量,描述今天总体天气状况。2.借助风向仪,读取今天的风力、风向数据。3.借助雨量器,读取今天的降水量数据。4.借助温度计,读取今天的气温数据。实验结论通过实验,我们从、、、等方面记录今天的天气情况。10.教师总结:通过观察、记录,我们从气温、风向、风力、降水量等方面记录今天的天气情况。50,活动二:引导学生学会描述天气情况。1.[PPT9出示]师:这是我们观测的今天的天气情况,这是气象预报中显示的今天的天气情况,根据这些信息谁能模仿气象员播报一下今天的天气情况?2.学生模仿气象员汇报。(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将学生汇报中的关键词板书在黑板上,如:气温、风向、风力等。)3.提问:你觉得今天的天气我们应该穿什么衣服?4.学生交流。5.师:今天的天气到底怎样呢?请大家看一看气象员是怎样对今天的天气情况进行预报的。[PPT10出示]播放气象员预报天气的录像。6.[PPT11出示]教师总结:天气是一定区域短时间内大气中的各种气象状态。我们可以从气温、风向、风力降水、运量、空气湿度等方面描述今天的天气情况。(二)了解本地区多年的天气情况。1.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学会了描述一天的天气,这是三亚地区1-12月份的天气状况,谁能用刚才学到的知识来描述一下这段时间的天气情况?2.学生尝试描述,发现不能够准确表达这一段时间的天气状况。3.教师引导:通过思考,同学们发现我们刚才描述一天的天气情况的术语不能准确表示一段时间内的天气情况。天气是一定区域短时间内大气中的各种气象状态。像图中在一定区域里经过多年观察所得到的概括性的气象情况叫气候。通过这几段时间的气象情况记录,大家有什么发现?4.学生交流:三亚终年气温较高,气温变化不大,四季不分明,多雨......5.[PPT12出示]小结:通过观察和讨论,我们知道了天气与气候的区别,气候是指一定区域里经过多年观察所得到的概括性的气象情况。不同季节本地区的气候特点不同。(三)不同地区的气候一样吗?1.[PPT13出示]谈话:原来天气中有这么多学问,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老师上个月去三亚出差学习,瞧,这是老师出差的照片。谁来说说你有什么发现?2.学生交流:看到阳光很耀眼,温度应该很高;看到老师和行人都穿着短袖T恤,说明温度高。3.教师:我们同学的分析能力非常强。确实如同学分析的那样,此时三亚气候宜人,和我们这里的气候截然不同。4.[PPT14出示]引导:老师还想考考大家,请看大屏幕,这是哈尔滨和三亚的全年温度曲线图,谁想尝试判断一下当地的气候特点?5.学生交流。6.[PPT15出示]对照两地的气候情况,谁来说说你的发现和分析?那么远在大西北的敦煌又是怎样的气候特点呢?尝试分析一下敦煌的气候特点。也可以说说学生自己去过的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7.学生交流。8.教师总结:通过交流,我们发现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气候特点。三、拓展活动1.教师引导:同学们,假期快到了,老师一个外地的朋友要来本地旅游,你能帮我为他做些提前的准备工作吗?比如说提供携带服装、用具、活动的建议,为他介绍一下我们当地的气候特点。[PPT16出示]教师布置课后调查的任务:了解家乡的气候特点。2.教师进行调查活动的方法、注意事项的指导。【教学后记】50,第四单元水的三态变化15.水蒸发【教材分析】《水蒸发》是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三学制)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水的三态变化》里的第一课时。本课将学生较为熟悉的生活经验作为探究活动的切入点,通过活动体验、实验探究蒸发现象和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激发起学生的研究欲望,感受大自然的变化与人类的密切关系,获得对蒸发现象的科学认识,体验成功的乐趣,锻炼和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以“水到哪里去了”为思维导向,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启发学生思考生活中的蒸发现象。教材中呈现了蒸发的概念和关于水蒸气的形态,目的是让学生将自己的研究结果与科学家的科学结论相对照,获得正确的认识。第二部分探究水蒸发会使周围的温度降低。先让学生思考“夏天,刚从游泳池出来时为什么感觉到冷”而获得感性认识,再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发现:水蒸发时,会吸收周围的热量,使温度降低。在实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收集数据并进行分析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感悟出运用数据可以更准确地解释科学现象。第三部分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在学生依据日常生活经验做出猜测后,让学生自行设计使水加快蒸发的方法,给学生的思维留有更大的空间。学生在进行对比实验时,要学会控制实验的相同条件和不同条件,认识到控制无关变量的重要性。教材最后的拓展活动旨在让学生通过调查水的蒸发与我们的生活的关系,认识到水蒸发既会给人类带来好处,也会给人类带来不利影响,从而培养学生科学地看问题的意识。【学生分析】水蒸发是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但是学生却很少去研究它,也很容易忽视它。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只能说出这种现象的名称及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出蒸发的过程,如水会慢慢减少,变成水蒸气等。水蒸气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气体,大多数学生没有去深究过,很容易与生活中常见的“白气”混淆。水蒸发时会吸收周围的热量,使温度降低,只有极少数学生在生活中因为体验与思考过,能达成共识。怎样使蒸发变得更快?水的蒸发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这些也是学生不是很清楚的。【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水蒸气是没有颜色、没有味道、没有气味、透明的气体。2.水慢慢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气中的现象就叫做蒸发。3.水蒸发时会使周围的温度降低。4.加热、加快表面空气的流通、增大蒸发面积等都能加快蒸发。[科学探究目标]1.学会利用生活资源和现有材料自行设计实验证明水蒸发时会使周围的温度下降,设计对比实验合作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2.能够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处理、交流。[情感态度价值观]1.感受日常生活中的蒸发现象,培养科学地看问题的意识和认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2.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体验探究与合作的乐趣,尊重他人的情感和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认识到水蒸发既会给人类带来好处,也会给人类带来不利影响,从而培养学生科学地看问题的意识。【教学重难点】认识水蒸发现象,知道水蒸发时会使周围的温度降低,了解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器材准备】50,[学生]小毛巾、小风扇、棉纱、瓷盘、水、火柴[教师]课件、记录单、水温计、吹风机、烧杯、酒精灯、石棉网、试管夹【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PPT2出示]提问:在我们每组同学的桌面都有一杯水,你能观察到什么?2.[PPT3出示]讲述:水在不知不觉间慢慢变少。老师用两周时间观察了装满水的鱼缸,一起来看。3.谈话:水蒸发了。生活中,你还在哪里见到过类似的蒸发现象?4.[PPT4出示]了解生活中其它的蒸发现象,如晾晒衣服、盐场晒盐、雨后路上水迹变干等。二、探究新知(一)认识蒸发现象及水蒸气形态1.认识蒸发现象(1)观察:往手背上抹少许水,细心观察蒸发过程。(2)谈话:描述一下观察到的现象。想一想水跑到哪里去了?变成了什么?学生交流。(3)[PPT5出示]讲解蒸发概念:水慢慢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气中的现象就叫做蒸发。2.了解水蒸气形态(1)提问:水蒸气是什么样的?用肉眼能看得到它吗?学生交流。(2)[PPT5出示]讲述水蒸气的形态:没有颜色、没有味道、没有气味、透明的气体。(3)[PPT6出示]区分“白气”与水蒸气:它们是水蒸气吗?如云、揭开锅盖后出现的“白气”、冬天说话时嘴边的那一团“白气”,都是小水滴而不是水蒸气。(二)探究水蒸发时会使周围的温度降低1.体验:再次把水抹到手背上,用心体会蒸发过程中手背的感觉。2.学生谈感觉,猜测原因。3.分组设计实验,证明自己的猜想。4.[PPT7、8出示]交流实验方案及注意事项。(提示:实验前必须把包住棉纱的水温计放入水中,水必须是提前放置在室温下,不能用凉水或热水;实际实验中以室温26℃为例,几分钟后,水温计读数可能会下降到22℃,下降的速度是先快后慢,下降到22℃后就基本不再下降,甚至有回升的现象,注意时间的把控。)5.[PPT9出示]分组实验,记录表格,汇报数据。6.[PPT9出示]结论:水在蒸发时会吸收周围的热量,使温度下降。7.[PPT10、11、12、13出示]联系生活,了解降温现象。(如游完泳会感到冷、洗完澡后不擦拭身体容易感冒、人在出汗后会感到凉快、夏天往地面上洒些水可以降温、发高烧时可以用湿毛巾擦拭额头或手脚降温、植物会通过蒸腾作用降低身体的温度等现象。)(三)探究怎样让水蒸发得更快1.提问:怎样让水蒸发得更快?2.分组讨论。3.各小组利用准备的材料设计一个对比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4.[PPT14出示]分组实验,汇报现象。5.[PPT14出示]小结:通过对比实验,我们发现加热、加快表面空气流通、增大蒸发面积等这些方法都会加快水的蒸发。三、科学与生活[PPT15出示]联系生活,了解农民是怎样让粮食尽快晒干的。四、拓展活动[PPT16出示]交流:这些都是利用了蒸发现象,可有时候蒸发现象也并不是一件好事情,水的蒸发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请同学们课下继续探究了解。50,【教学后记】16.水沸腾【教材分析】《水沸腾》是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三学制)四年级上册《水的三态变化》单元的第二课时。本课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烧开水入手,了解当温度大约升高到100℃水会沸腾,让学生体验到生活处处有科学。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通过日常生活经验引发学生思考水烧开时是什么样子的,并通过任务卡让学生课前留心观察日常生活中烧开水时的现象,为课堂上的研究做好准备。第二部分活动过程。首先加热水,观察烧开水时有哪些现象,测量水烧开时的温度并做好记录;利用记录表和思维导航引导学生思考,归纳总结,知道什么是沸腾现象。第三部分拓展活动,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在高山的山顶和山底烧水,水沸腾时所需的温度是否一样。引领学生继续研究气压与沸点的关系以及在生活中的影响,做到学以致用。本课探究让学生亲历烧开水的过程,体验到了合作探究的快乐。观察记录实验数据,绘制曲线图,培养了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学生分析】本课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因为学生对于“烧开水”并不陌生,虽然不一定都烧过开水,但人人都喝过开水,至于“水在被烧开的过程中会发生哪些现象”“水在温度多高时被烧开”“水烧开了之后继续加热温度会怎样变化”等问题,许多学生都没有认真思考过,本课就以这种简单的生活现象为引领,激发起学生的探究热情,学生就会产生“对这种简单的事情竟然说不出具体答案,给水加热究竟包含着哪些科学道理”的想法,从而产生动手实验探究的欲望。【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认识水的沸腾现象。2.知道当温度大约升高到100℃时,水会沸腾。[科学探究目标]1.利用表格、曲线图等方法记录,整理、分析收集到的数据。2.认识到科学探究的结果是可以重复验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1.在观察水的沸腾现象的活动中,感受合作探究的重要性。2.在探究过程中,体验合作探究的愉悦感。[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应用沸腾的相关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教学重难点】通过亲历烧开水的过程,知道当温度大约升高到100℃时,水会沸腾。【器材准备】[学生]在家长的陪同下,观察水烧开时的现象。[教师]课件、记录表;酒精灯、铁架台、火柴、50毫升的烧杯、温度计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PPT1出示]谈话导入:(可结合同学们做的家务事并进行简单评价后引入)生活中你们亲自烧过开水吗?你认为把水烧开的过程中,会发生哪些现象?这节课我们就亲自烧一杯开水观察。学生回答,教师板书课题,从而导入新课。50,二、活动过程1.预测师:(出示一杯水)你认为水烧开时会有什么现象?水烧开时的温度是多少?水烧开后继续加热,温度还会升高吗?[PPT2出示]呈现“给水加热过程中我预测的现象”的表格。师:没烧过开水的同学可以凭着自己的生活经验猜一猜,把猜想记录在表格中。2.进行“给水加热”的探究实验活动。(1)实验指导。师:为了给同学们留出充足的时间进行观察实验,老师已经把实验器材组装好了。待会儿,同学们点燃酒精灯就可以进行实验了。(2)如果我们现在来给水加热,你认为应该怎么做?还需要注意哪些事项?[PPT3出示]出示温馨小提示,提示学生在实验中需要注意的事项。[PPT4出示]出示实验记录单一,思考:0分钟是什么意思?就是在没加热之前,先把水的温度测量记录下来。然后再开始加热。加热到1分钟时记录下水的温度,2分钟时再记录下水的温度,一直记录下去。要特别注意两点:一是表不能停下来,每过一分钟记录-次,我们要记下把水烧开用了多长时间。二是水开了之后,再继续加热2~3分钟,仔细观察、记录。3.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并提醒学生做好实验表格的记录。4.汇报交流,讨论分析实验数据,引导学生绘制曲线统计图。[PPT5出示]出示实验记录单二。为了更清楚地观察到烧开水时温度的变化,我们还可以八进制曲线图。它是专门记录温度随时间变化情况的,假如0分钟也就是没加热之前,水的温度是16℃,就在0往上16的位置上点点记录,依次类推。然后,把所获得的点用折线或曲线连接起来就可以了。(1)找点。(2)连点成线。(3)分析:曲线图上的坡度大,说明温度升高的快。通过分析曲线图发现给水加热的时,温度升高是先快后慢。6.师生小结.[PPT6出示]通过以上观察、分析,我们知道:把水加热到一定温度(通常是100℃),水会迅速变成水蒸气并不停地翻腾起来,这种现象叫“沸腾”。三、拓展活动[PPT7出示]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发现,不同的小组测得的水烧开时的温度不一定是100℃,我们平时所说的水沸腾时的温度100℃是在一个标准大气压的条件下没得的。课下请继续查阅资料,了解在高山的山顶和山底烧水,水沸腾时所需的温度一样吗?【教学后记】17.水蒸气的凝结【教材分析】《水蒸气的凝结》是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三学制)四年级上册《水的三态变化》单元的第三课时。本节课以小水珠为线索,引导学生通过生活经验猜测小水珠形成的条件,并进行探究,观察、讨论,水蒸气在什么条件下凝结成小水珠。50,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聚焦,通过观察生活中小水珠形成的现象,引导学生猜测小水珠形成的原因;第二部分探索,通过小水珠形成的对比实验,探究小水珠形成的原因;第三部分研讨,在经历探索小水珠形成的基础上,让学生解释生活中小水珠形成的原因,并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本课通过设计对比实验,让学生认识到小水珠形成的原因,从而解释生活中的小水珠形成的现象,在体验中感受,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意识。【学生分析】四年级学生经过三年的学习,已经有了自己的科学思维方法。对科学探究的过程有所了解,并具备了一定的操作能力。虽然学生在生活中常见凝结现象,但大多数同学并没有深入的思考、研究过小水珠的成因,对于水蒸气遇冷变成小水珠比较陌生。学生对对比实验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学生思维缺乏严谨性,知识的迁移水品也有较大差距,因此在设计对比实验,尤其是实验的细节还需要老师的指导。【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认识凝结,知道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水。[科学探究目标]1.能通过对周围自然现象的观察,提出感兴趣的问题。2.能设计对比实验探究小水珠的成因。[情感态度价值观]1.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尊重他人的情感和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体会到生活中科学技术的进步,给人们生活、学习带来的方便。【教学重难点】通过对比实验,探究小水珠形成的原因。【器材准备】[学生]镜子[教师]课件、火柴,酒精灯,烧杯,玻璃片,试管夹、水、冰块【教学过程】一、实验导入,引出课题(一)观察小水珠的形成。1.老师这里有一杯热水,请注意观察,这杯热水正在发生什么现象呢?2.什么是水蒸气?水蒸气是水蒸发形成的无色无味的气体。杯子里的水正在蒸发,无数的水蒸气像调皮的小精灵,飞到空气中,让我们看不见、摸不着。那大家有什么办法捉住这些水蒸气吗?3.一个学生用玻璃片盖住杯口,观察现象。(二)猜测小水珠形成的原因。1.[PPT3出示]调皮的水蒸气被我们捉住了,玻璃片表面出现了许多小水珠,生活中你还见过这样的现象吗?2.物体表面出现小水珠这种现象在生活中很常见。关于小水珠,大家有什么想研究的吗?3.聚焦话题:请大家联系自己前面学过的知识和自己的生活经验,大胆猜测:物体表面的小水珠的确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的。那水蒸气在什么情况下能形成小水珠?根据是什么?二、探索活动(一)制定方案,进行实验1.让我们动手来验证一下,准备怎么做这个实验?准备用两杯热水,上面分别放上冷的玻璃片和热的玻璃片,看看哪个玻璃片上出现了小水珠。2.[PPT4出示]用对比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这是可行的。下面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依据老师给提供的实验材料和大家刚才的讨论,大胆设想,看看能设计出几种实验方案,并填写在实验记录单中。50,3.谁来交流一下你们小组的实验方案,其他小组的同学要认真倾听,仔细对比一下你们的实验方案。学生交流实验方案。4.[PPT5出示]同学们想得非常细致,在实验前,老师还想送给大家几点温馨提示,请看大屏幕(1.进行对比实验时,相同条件要保持一致;2.加热材料时,要用试管夹夹取,先预热,再均匀加热,安放时注意安全;3.小组成员分工合作,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并及时填写实验报告单及结论,实验现象不明显时可以多做几次。4.玻璃片容易破碎,使用时要轻拿轻放;倒取热水时要小心;5.酒精灯使用要规范,用完后马上盖好灯帽。)(二)实验探究,得出结论1.[PPT6出示]看得出大家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实验了,老师帮大家准备了很多实验材料,放在实验桌上,请小组长根据需要上前领取。现在就请小组为单位,按照我们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吧!看哪个小组合作的最好,实验进行的最顺利!学生自主实验,教师巡视2.经过大家的合作,现在各个小组的实验已经完成,下面让我们交流一下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生交流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3.在科学上,我们把小水珠叫做液态的水,把水蒸气遇冷变成液态的水的这一现象就做凝结。(三)解释生活中的凝结现象1.[PPT7出示]刚上课时,老师做实验的玻璃片上出现的小水珠和大家谈到的生活中许多物体表面的小水珠,现在你能用这节课学习到的知识解释一下吗?做饭时,锅里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锅盖就会凝结成小水珠;洗澡时,热水形成的水蒸气遇到冷的墙壁和天花板会凝结成小水珠;屋子里水蒸气遇到更冷的眼镜片会凝结成小水珠;屋子里的水蒸气遇到从冰箱里取出的物体会凝结成小水珠冬天,戴眼镜的同学从外面到暖和的屋里,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片会形成小水珠。三、拓展活动1.今天我们学习了水蒸气的凝结,说一说你收获了什么?2.[PPT8出示]冬天时,汽车车窗内常会出现一层白雾,影响司机叔叔的视线。你能用本节课的知识帮到他们,让这些白雾不出现吗?3.[PPT9出示]这节课我们通过猜想、实验、验证,发现了小水珠形成的秘密。那么,水蒸气不管在多冷的环境中都会变成小水珠吗?夏季我们从冰箱里拿冰棍,你观察过冰棍包面有什么变化吗?(有一层冰霜)这层冰霜的形成属于凝结现象吗?课后请同学们通过查找资料或是设计实验的方式进行进一步探究。【教学后记】18.水的三种状态【教材分析】《水的三种状态》是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三学制)四年级上册《水的三态变化》单元的第四课时。本节课从学生制作冰开始,引导学生观察到当温度降低到0℃时,水会结冰,并能知道水结冰时体积会膨胀;通过观察知道冰、水、水蒸气虽然状态不同,但都是同一种物质。50,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通过生活中是否制作过冰糕引入,思考怎么样制作冰糕,激发学生的兴趣;用任务卡指导学生课前制作冰,为课堂上的研究打下基础;用材料包提示学生准备小铁桶、冰块、塑料杯、食盐等,为课堂上的研究活动做好准备。第二部分活动过程。包括三个活动:第一个活动是制作冰,观察水在什么条件下会结冰?水结冰时有什么变化?使学生观察到一般情况下,当温度降低到0℃时,水会结冰,并观察到水结冰时体积会膨胀。第二活动是通过观察水、冰、水蒸气,了解三者的形状和体积有什么区别,知道水在自然界以冰、水、水蒸气的形式存在,同时也认识到虽然它们状态不同,但都是同一种物质,这三种状态可以相互转化。第三个活动是通过生活中的一些实例,使学生认识到水的三态变化与我们生活的关系,意识到水的三态变化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既有对人类有利的一面,也有对人类不利的一面。第三部分拓展活动。找一找自然状态下有哪些固态的水,引领学生认识到自然界中不仅冰是固态的水,还有雪、霜、冰雹等也是固态的水,开拓学生的视野。本课的一些现象学生很常见,只是没有认真观察过,也没有认真思考过其中的道理。因此可以从生活入手,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因为制作冰的过程时间比较长,所以可以让学生课前在家里制作冰,进行观察,使学生能亲自观察到水结冰时体积膨胀的现象。【学生分析】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水蒸发、水沸腾、水凝结现象的基础上,对水的三种状态及三种状态之间的变化进行的研究,目的是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界的变化是有规律的,其规律是能够被认识的。同时利用这些规律可以解决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增强学生对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认识。【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知道冰、水、水蒸气在形状和体积等方面的区别。2.观察并描述一般情况下,当温度降低到0℃时,水会结冰。3.知道水结冰时体积会膨胀;知道冰、水、水蒸气虽然状态不同,但都是同一种物质。[科学探究目标]1.指导学生能从具体现象与事物的观察、比较中,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2.在教师引导下,能正确讲述自己的探究过程与结论,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并与之交流。[情感态度价值观]1.能接纳他人的观点,完善自己的探究。2.能分工协作,进行多人合作的探究学习。3.乐于为完成探究活动,分享彼此的想法和力量。[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2.了解人们是如何利用水的三态变化服务生活的。【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做好水结冰的实验,亲自测得水结冰时的温度,观察到水结冰时体积膨胀的现象。【器材准备】[学生]1.上课的前一天在家里制作冰,方法是:准备一杯水,在水位处做好标记,放入冰箱冷冻,过一段时间取出来观察。2.准备实验中需要用到的主要材料:小铁桶、冰块、塑料杯、食盐等;[教师]课件,实验记录表。温度计、铁架台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PPT2出示]出示冰山、水、下雨、下雪等场景图,提问:你在图中看到了哪些现象?观察到了哪些变化?2.教师总结,导入课题。二、活动过程(一)探究水在什么条件下结冰,水结冰时有什么变化。1.[PPT3出示]出示放置冰箱前和放置冰箱后的杯子图片50,,提问:水放入冰箱之前和放入冰箱之后有什么区别?初步认识水和冰的区别。通过水结冰之后变得更多了,认识到体积发生了变化。2.猜想:先来猜一猜水结冰需要什么条件?让学生充分猜想并说一说这样猜的理由,让学生学会合理假设。3.设计实验方案验证猜想。(1)学生自由设计实验方案,汇报交流。(2)[PPT4出示]出示方法指导,完善实验方案。(3)[PPT5出示]出示温馨小提示指导实验。4.方案实施。[PPT6出示]出示实验记录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填写实验记录单。5.汇报交流,师生共同小结:[PPT7出示]出示结论:一般情况下,当温度降低到0℃时,水会结冰。水结冰时体积会膨胀。(二)探究水在自然界中有几种状态,它们的形状和体积有什么区别。1.[PPT8出示]根据生活经验举例说一说水在自然界中有几种状态,它们的形状和体积有什么区别。(可以用课件出示图片也可以出示实物,让学生观察。)2.[PPT9出示]根据观察记录表讨论交流水、冰、水蒸气的形状、体积有什么区别。3.归纳、总结,得出结论。[PPT10出示]出示冰、水、水蒸气三者变化示意图。(三)了解水的三态变化与我们生活的关系。1.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交流生活中利用水的三态变化做的事以及自然界中水的三态变化现象,交流这些变化与我们生活的关系。2.[PPT11出示]出示晒衣服、鱼冷冻保鲜、制取蒸馏水、水缸冻裂的图片等资料,分析、归纳,交流水的这些变化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从而意识到水的三态变化对人类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三、课后拓展[PPT12出示]出示活动指向:这节课我们知道了冰、水、水蒸气是水的三种状态,雪是水的哪种状态呢?课下请同学们继续探究。【教学后记】第五单元位置与速度19.测量距离和时间【教材分析】《测量距离和时间》是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三学制)四年级上册《位置与速度》单元的第一课时。本节课结合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距离和时间的问题,以探索测量距离和时间的为主线,帮助学生在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在活动中,经历观察、测量等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到探究的乐趣。在与同学相互合作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学会分享、交流。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提出问题“要想知道两地之间有多远,有哪些测量方法?”,提示学生准备材料:卷尺等。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启发学生思考的50,方向,揭示探究主题;指导学生为课上探究活动准备相应的材料。第二部分活动过程,此部分包括两个活动:活动一:量一量两棵树之间有多远。通过呈现分别用脚、用步、用庹、用木棒、用卷尺等方法测量两棵树之间有多远的图片。指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测量两棵树之间有多远,并记录测量的结果,初步建立“距离”的概念。活动二:测一测跑一段距离需要多长时间。呈现了三名学生测量跑一段距离需用多长时间的图片。指导学生使用电子停表来测量时间。资料卡对电子停表的使用提供了方法指导。第三部分拓展活动:“了解精确测量距离的工具有哪些。指导学生认识到日常生活中,测量距离的工具有很多,大部分工具是比较粗放的,不能精确测量,提示让学生认识能精确测量距离的有关工具,了解精确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本课遵循从生活入手,从常用的方法入手,结出测量距离和时间的方法入手,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现象,并熟练掌握测量距离和时间的方法,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学生分析】四年级学生对距离和时间的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能初步的了解测量距离和时间的方法。但对如何精确测量距离和距离的相关概念,对准确测量时间的方法等还有不熟悉的地方,需要学生在学习中不断理解和掌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知道测量距离和时间的常用方法和常用工具。[科学探究目标]1.在教师引导下,能运用感官和选择恰当的工具,对时间和距离进行测量。[情感态度价值观]1.在科学探究活动中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地参与交流和讨论。[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在了解测量距离工具的基础上,认识到人类的需求是影响科学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教学重难点】测量距离和时间的方法。【器材准备】[学生]卷尺等[教师]课件等【教学过程】一、活动准备1.[PPT2出示]活动准备的图片。2.提出问题:要想知道两地之间有多远,有哪些测量方法?3.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交流如何测量两地之间有多远。提示学生准备上课时能测量距离的材料。二、导入新课同学们,你知道学校到家有多远吗?你每天来上学用多少时间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测量距离和时间的方法。三、探究过程(一)量一量两棵树之间有多远。1.提出问题:量一量两棵树之间多远?可以有哪些方法来测量?需要用到哪些工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测量两棵树之间有多远,需要用到什么工具,用什么方法测量。小组间进行交流,确定测量两棵树之间有多远的方法和使用的工具。2.在校园内测量两棵树之间有多远。3.[PPT3出示]用脚长测量两棵树之间有多远。4.[PPT4出示]用步长测量两棵树之间有多远。5.[PPT5出示]用庹长测量两棵树之间有多远。6.[PPT6出示]用木棒长测量两棵树之间有多远。组织学生用脚、用步、用木棒测量两棵树之间有多远,并记录测量结果。7.交流测量的结果,教师根据学生汇报的测量结果的不同。8.[PPT7出示]“为什么都是用脚测量、用步测量、用木棒测量,测量的结果不一样呢?结果不一样的原因是什么呢?”50,学生讨论为什么测量结果之不同,明确因为测量过程中脚长、步长、木棒长是不同的,也就是计量单位不同。9.组织学生手拉手展开双臂来测量两棵树之间有多远。10.[PPT8出示]用庹测量时为什么各组之间测量的数不一样?学生思考由于不同学生展开双臂长是不一样的,所以各组测量的展开双臂数也就不一样。教师引导,不同同学不一样,哪么计量单位一样吗?把两棵树之间有多远记录合适吗?学生思考由于不同同学展开双臂长不一样,单位不统一,就不能记录两棵树之间有多少长。教师提问:怎样测量才可以把两棵树之间有多远记录为多少展开双臂数呢?学生讨论交流,一个人展开双臂的测量两棵树之间有多远,就可以把两棵树之间有多远记录为多少展开双臂数。学生想出一个人测量两棵树之间有多少展开双臂数的方法。11.指导学生比较用脚、步、木棒、庹测量的两棵树之间有多远,能比较谁测量的更准确吗?学生交流,明白由于脚、步、木棒、展开双臂数都不一样,所以不能来准确比较两棵树之间有多远。12.教师提问:用什么样的工具测量,才能准确测量出两棵树之间有多远呢?13.[PPT9出示]用卷尺测量两棵树之间有多远。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工具,进行测量,并记录测量结果。学生比较记录的结果,从而得出两棵树之间有多远,也就是距离。引导学生明确利用工具确定两棵树之间有多远,就是在测量。14.[PPT10出示]两点之间相隔的长度就是两点之间的距离。常用的距离单位有厘米、米、千米等。(二)测一测跑一段距离需要多长时间?1.[PPT10出示]电子停表的使用。教师演示电子停表的使用方法:先将电子停表归零,按下开始键进行计时,按下停止键停止计时。2.[PPT11出示]测量跑一段距离需要多长时间.记录两位同学绕操场一圈所用的时间。要求学生轮换使用电子停表进行计时,熟练掌握电子停表的使用方法。学生小组内整理自己的记录的时间,进行交流、讨论、比较。小结:时间的单位有时、分、秒。3.计时工具和计时方法的演变。在历史进程中,我们的祖先在不同的时期发明和制造了各种适应当时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需求的计时器。其中主要有圭表、日晷、水钟、机械计时器等。除上述几种主要的计时器外,还有其他一些计时方法。如,一炷香、一盏茶等。四、拓展活动1.[PPT12出示]了解精确测量距离的工具还有哪些?2.请同学们课下根据自己5秒钟走的路程和从家到学校用的时间,估算从家到学校的距。【教学后记】20.运动物体的位置【教材分析】《运动物体的位置》是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三学制)四年级上册《位置与速度》单元的第二课时。本节课结合学生在50,生活中遇到的物体运动和静止以及运动物体的位置如何准确描述等问题,以探索运动物体的位置为主线,帮助学生在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在活动中,经历观察、测量等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到探究的乐趣。在与同学相互合作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学会分享、交流。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提出问题“外出途中,你是怎样向他人描述自己所处的位置的?”,并提示学生准备材料:手表等。引导学生根据具体的生活情景,提出问题,揭示探究主题;指导学生为课上探究活动准备相应的材料。第二部分活动过程,此部分包括三个活动:活动一:怎样判断物体是运动的?呈现了学生跳远过程的分解图,蜗牛在树叶上爬行、学生玩滑梯前后位置的对比图。指导学生描述物体在运动前后位置的变化。并在描述物体位置变化时,学会选择合适的参照物,作为标准进行描述。活动二:描述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位置。呈现了学生活动的场景图,其中一个学生站立作为参照物,另一个学生在做运动,第三名学生在标记运动学生某一时刻运动到的位置并测量两个学生之间的距离。提示学生学会描述运动物体某一时刻相对于另一物体的位置。活动三:描述两个运动物体某一时刻的相对位置。呈现了两个学生进行赛跑的场景图,图中显示一个学生在前方奔跑,在她的右后方有一个学生正在追赶。指导学生学会用一个运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来描述另一个运动物体的位置。第三部分拓展活动:学习使用现代化工具给自己定位。指导学生学生利用身边具有定位功能的现代化工具如手机等,给自己定位。本课遵循从生活入手,利用观察、比较、归纳等获得规律性认识,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现象,并熟练掌判断运动物体方法,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学生分析】四年级学生对静止和运动有了初步的认识,能初步的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但对如何借助参照物来建立静止和运动的相关概念,对准确判断运动物体的位置还不很了解,需要学生在学习中不断理解和掌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知道可以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运动物体某个时刻的位置。[科学探究目标]1.能提出探索活动的大致思路,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情感态度价值观]1.喜欢大胆想象,乐于探求未知,对未知的事物能保持旺盛的求知欲;2.尊重证据,注重运用合作的方式展开探究活动。[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通过了解运动物体的位置,了解科学学技术对人类生活方式的影响。【教学重难点】判断运动物体位置的方法。【器材准备】[学生]卷尺等[教师]课件等【教学过程】一、活动准备1.[PPT2出示]活动准备的图片。2.提出问题:外出途中,你是怎样向他人描述你所处的位置的?3.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交流如何描述自己所处的位置的。提示学生准备上课时用到的材料。二、导入新课1.[PPT3出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正驾驶飞机在2000米高空飞行,突然发现脸旁有一个小玩意儿在游动,他认为这是一只小昆虫,就敏捷地把它一把抓了过来。令这位飞行员惊诧的是,他抓到的竟然是一颗德国子弹。同学们,这个故事是真的吗?可能发生吗?本节课我们来揭秘。三、探究过程(一)怎样判断物体是运动的?50,1.教师故意走动,问:老师现在在干什么?(走动)为什么说老师动了?(位置发生了变化)那么同学们呢?(没动)同学们的位置没有变化,这就是静止。同学们是怎样判断我是动了,而又怎样判断你们没有动呢?(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理由)2.[PPT4出示]汽车行驶在公路上。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哪些物体是运动的?哪些物体是静止的?为什么这样说?学生相互交流自己的判断,并说明自己是如何判断的。3.[PPT5出示]要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在运动,需要选择另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4.[PPT6出示]我们所说的物体的运动,是指这一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来说,它的位置发生了变化。5.[PPT7出示]跳远图片。6.[PPT8出示]蜗牛爬行和玩滑梯图片让学生说一说图上物体位置的变化,对物体的运动和静止做出判断。在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时,教师指导学生多选择几种物体,多选择几种参照物,来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提高学生选择参照物和判断物体运动和静止的能力。(二)描述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位置。1.[PPT9出示]活动要求五个同学一组,一同学位置不变作为参照物;另一个同学带着计时工具按照一定路线行走,边走边报出时刻和自己相对另一个同学的方向,每隔一段时间报一次自己的位置,两个同学标记出报时时运动同学所处的位置,并测量出站立不动同学和运动同学之间的距离;另一个同学记录好报出的时间、方向和两个学生之间的距离。2.学生按照活动要求进行活动,记录好测量的数据,教师巡视指导。3.学生依据记录描述运动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要求小组内每一个同学都要描述,各小组之间相互补充,完善运动物体相对位置的描述。提示学生描述时,仿照教科书上“10时15分,小红在小明的南方,距离小明……”进行描述。4.[PPT10出示]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位置,可以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三)描述两个运动物体某一时刻的位置。1.一个运动物体相对于一个静止物体某一时刻位置的描述是通过方向和距离来描述的,两个运动物体某一时刻的位置怎么描述呢?2.组织学生到操场进行活动,通过活动描述两个运动物体之间某一时刻的相对位置。3.[PPT11出示]活动要求:在操场跑道上画出许多间隔2米的格子,两个学生沿跑道步行,两个学生前后离开一段距离。指导两个步行的学生相互描述相对的位置,描述时一定要说出以谁为参照物。学生对相互运动的两个学生描述的位置进行评价,同时组织其他学生也两辆一组进行活动描述。结合学的知识解释德国飞行员抓住子弹的事(某一时刻两个运动物体的相对位置。)4.[PPT12出示]空中加油技术。空中加油技术简单地说,就是在空中一架航空器(加油机)给另一架或数架航空器(受油机)加注燃油,使其航程加大,续航时间增长的技术。空中加油技术是如何实现的呢?加油机和受油机的位置是什么关系呢?学生讨论后解释加油机和受油机的位置关系。四、拓展活动1.[PPT13出示]学习使用现代化的工具给自己定位。指导学生学生利用身边具有定位功能的现代化工具如手机等,给自己定位。【教学后记】50,21.运动物体的快慢【教材分析】《运动物体的快慢》是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三学制)四年级上册《位置与速度》单元的第三课时。本节课结合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物体运动快慢的问题,以探索物体运动快慢为主线,帮助学生在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在活动中,经历观察、测量等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到探究的乐趣。在与同学相互合作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学会分享、交流。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提出问题“运动会上,同学们正在赛跑,怎样知道谁跑的快呢?”提示学生准备卷尺等材料。基于学生的学校生活,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揭示探究主题;指导学生为课上探究活动准备相应的材料。第二部分活动过程,此部分包括两个活动:活动一:测一测,比一比谁跑得快。呈现了三幅学生在跑道赛跑的场景图,分别体现的是相同距离跑了不同时间、相同时间跑了不同距离、不同时间又跑了不同距离。使学生意识到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通过“物体运动的快慢可以用速度的大小来描述。速度的单位有千米/小时、米/秒等”的呈现,使学生知道用速度的大小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活动二:外出旅游,我们选择哪种交通工具更合适?呈现了自行车、汽车、高速列车、飞机图片及两个卡通人物说出的泡泡语“我从资料上看到,高速列车的速度是……”和“从北京到上海,我选择乘坐高速列车”。引导学生体验和比较不同交通工具的速度,出行时要选择合适的。第三部分拓展活动:“查阅列车时刻表及铁路沿线各地之间的距离,分析一下,说说你的发现。引导学生查阅列车运行时间及各地之间的距离,发现列车运行过程中的速度规律。本课遵循从生活入手,从常见的交通工具入手,认识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认识速度的概念。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测量,比较分享,熟练掌握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学生分析】四年级学生对物体运动快慢有了初步的认识,能初步的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能认识常见交通工具的速度。但对如何准确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准确建立速度的概念等还有不熟悉的地方,需要学生在学习中不断理解和掌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知道用速度的大小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科学探究目标]1.在教师引导下,能从运动会上同学们赛跑场景的观察中,提出怎样比较运动快慢的问题。2.能依据各种交通工具速度的比较中,选择正确的外出旅游方式。[情感态度价值观]乐于尝试运用多种思路、多样方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结合高速列车的速度提升,意识到人类的需求影响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学重难点】速度概念的建立。【器材准备】[学生]卷尺等[教师]课件、电子停表等【教学过程】一、活动准备1.[PPT2出示]活动准备的图片。2.提出问题:在运动会上,同学们正在进行赛跑,怎样知道谁跑到快呢?3.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交流如何判断谁跑的快。提示学生准备上课时能测量距离的工具。二、导入新课50,1.[PPT3出示]学生赛跑的图片(1)提出问题:图中的伙伴们在干什么?你们觉得这三次赛跑中谁跑得快呢?(男生叫小明,女生叫小花)(2)学生小组讨论交流。(3)教师总结:有什么办法能比出他们之间运动的快慢呢?板书课题:物体运动的快慢三、探究过程(一)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1.测量跑的时间和距离(1)[PPT4出示]测量同学跑50米所用的时间。(2)[PPT5出示]测量同学8秒钟跑的距离。(3)[PPT6出示]测量同学用不同时间,跑出的距离。2.分析、比较谁跑的快(1)距离相同时,比时间。提出问题:50米跑是怎样决出名次的?谁能和大家说明一下?学生发言教师总结:在运动会上,我们确实是通过比较竞赛运动员所用时间的多少,来比较他们跑得快慢的。(2)时间相同时,比距离提出问题:跑相同时间怎样比较谁跑得快?学生发言教师总结:不错,在平时我们也经常通过比较运动员在相同时间所跑路程的长短,来比较他们跑得快慢的。[PPT7出示]距离相同比时间时间少的快;时间相同比距离距离长的快(3)时间、距离都不相同时,比速度提出问题:跑不同时间,不同距离,怎样比较谁跑得快?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提示:能不能把这个问题转化成第1个或第2个问题)学生发言教师总结:时间、距离都不相同时,人们确实是把这种问题转化成了第1个或第2个问题来解决的:A:比较单位时间(1秒钟、1分钟、1小时……)内物体通过的距离,物体通过的距离长的运动得快。计算方法:路程÷时间B:比较物体通过单位路程(1米、1千米……)所用的时间,所用时间少的物体运动得快。计算方法:时间÷路程人们通常是采用A:比较单位时间(1秒钟、1分钟、1小时……)内物体通过的距离,来比较物体运动得快慢的。这就是速度(单位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距离)。速度=路程÷时间[PPT8出示]运动得快慢的可以用速度大小来表示。速度的常用单位有千米/小时、米/秒。4.测速度的方法(1)学生讨论交流(2)教师总结:根据速度的计算方法,我们要想法测出物体通过的路程,同时测出物体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然后用公式“速度=路程÷时间”进行计算。常用速度单位有米/秒、千米/小时(二)交通工具的选择1.[PPT9出示]常用交通工具速度资料:人:4-20公里/小时(刘翔比赛中是30公里/小时!马拉松的平均速度24公里/小时!)自行车:10-40公里/小时(在比赛中最高可达60公里/小时)摩托车:30-100公里/小时(在比赛MOTOGP中可达320公里/小时)50,汽车:40-180公里/小时(在F1大赛中最高记录好像是380公里/小时)火车;80-300公里/小时(磁悬浮列车可达430公里/小时)机:500-1800公里/小时(某些高速侦察机可超过3600,相当于一秒钟跑一公里!!)在生活的一般速度可定为:人5公里/小时,自行车15公里/小时,摩托车60公里/小时,汽车80公里/小时,高速列车300公里/小时,飞机1000公里/小时。(2)提出问题A:北京到上海路程大约是1200公里,王明一家从上海到北京去旅游,你认为选择那种交通工具较为合适?李强有急务要从北京去上海,你认为该选择那种交通工具较为合适?请你简单说出理由。B:王老师家离学校10公里,你认为该选择那种交通工具较为合适?请你简单说出理由。C:16岁的小明家离学校1公里,你认为该选择那种交通工具较为合适?请你简单说出理由。(3)学生分组讨论,班内交流。(4)教师小结:交通工具的选择应当综合考虑任务需求、时间成本、财力成本等各方面因素,才能选择出最佳的交通工具。四、拓展活动1.[PPT10出示]课下查阅列车及铁路沿线各地之间的距离,分析一下,说说你的发现。分析各个车站之间的距离和列车在各个站点之间用的时间,计算列车在各个站点之间的运行速度,比较速度的变化。【教学后记】第六单元技术与生活22.刹车的学问【教材分析】《刹车的学问》是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三制)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技术与生活》中的第一课时,以“行驶中的自行车为什么能被刹住”这一问题进行情景导入,引出刹车系统中的科学知识。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问题与猜测。“行驶中的自行车为什么能被刹住”,通过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第二部分探究与实践。由两部分组成:1.自行车的刹车装置包括哪几个部分,得出结论控制部分、传动部分、制动部分组成了自行车的刹车系统。2.自行车的刹车系统是如何工作的?让同学们观察自行车在按动手刹之后车轮的变化,发现车轮转起来。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以下四个问题:刹车系统的制动部分利用了什么科学原理、刹车片在哪些位置、刹车片选用的是什么材料以及控制部分和制动部分是怎样连接的。通过这几个问题让学生真正理解自行车的刹车原理。第三部分拓展与创新。学生在了解汽车的刹车系统的基础上,推测汽车的哪一部分相当于自行车的制动部分,丰富学生的知识。本节课通过动手实践让学生了解到生活中的科学无处不在,并且在体验探究中深入了解科学知识。【学生分析】四年级学生对生活中的刹车现象非常熟悉,但是并不了解刹车系统的具体结构。因此在学习方面有一定难度,而且刹车过程中涉及到的杠杆原理和动摩擦对学生来说也不是很清楚。【教学目标】50,[科学概念目标]1.掌握自行车的刹车原理。2.认识自行车刹车系统的各部分以及功能。[科学探究目标]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学成的观察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以及知识整合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日常生活中的刹车现象的原因产生探究兴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人类对刹车材料选择的要求是促使技术发展进步的重要因素,教育学生环保出行、绿色出行。【重难点】掌握刹车涉及的原理、刹车系统各组成部分及其功能。【器材准备】[教师][PPT2出示]课件、自行车【教学过程】一、问题与猜测1.[PPT3出示]教师提问:生活中常见的交通工具有哪些?学生回答。在学生举出的交通工具中,引出自行车这个话题。2.[PPT4出示]展示不同类型的自行车图片。教师提问:同学们有没有骑过自行车,在骑自行车的过程中,刹车是什么感受呢?那行驶中的自行车为什么能被刹住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刹车的学问》。[板书课题]《刹车的学问》二、探究与实践(一)观察自行车的刹车装置(1)教师提问:生活中的自行车由哪些基本部件组成呢?学生回答:车架、车轮、车座、转向装置、传动装置、刹车装置等。(2)教师提问:我们发现不同自行车的主要构造是相同的,而且每个自行车都有刹车装置。那同学们猜一下自行车的刹车系统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学生进行猜测假设与回答。观察刹车的视频,学生回答:控制部分、传动部分、制动部分。(2)教师提问:谁知道刹车系统的三个部分分别在自行车的哪个位置?学生思考、讨论回答。[PPT6出示]教师讲解:控制部分在车把的位置,传动部分从车把连接到前后两个车轮处,制动部分在前后两个车轮的地方。板书:自行车刹车装置的组成(二)探究自行车刹车系统是怎样工作的1.教师:我们除了知道自行车刹车系统的组成,还需要了解刹车系统是怎样工作的。[PPT7出示]引导学生先观察实物自行车,再动手操作观察刹车过程。首先摇动踏板车轮让车轮转动起来,然后拉动手刹,观察现象。2.[PPT8出示](1)教师提问:接下来我们思考以下四个问题,首先刹车系统的制动部分用了什么科学原理?引导学生发现自行车刹车系统的制动部分运用了杠杆原理,以车把上的刹车柄的转折关节为支点,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因此是个省力杠杆。同时在刹车过程中,刹车片向轮圈移动,与轮圈接触产生动摩擦力,迫使车辆制动。(2)教师提问:你知道刹车片的位置在哪里吗?以及刹车片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呢?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刹车片的位置在前后车轮的两侧。刹车片的材料在市面上主要分为两大类:石棉型刹车片、半金属型汽车刹车片(3)教师提问:控制部分和制动部分是怎样连接的呢?学生讨论回答。50,[PPT9出示]教师总结:是传动部分把控制部分和制动部分连接起来。板书:自行车刹车系统的工作三、拓展与创新(1)[PPT10出示]教师讲解汽车的刹车装置,让学生对汽车的刹车系统有一个基础的了解。(2)让学生通过思考回答汽车中的哪部分相当于自行车的制动部分。【教学后记】23.面团长大了【教材分析】《面团长大了》是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三学制)四年级上册《技术与生活》单元的第二课时。以“馒头是我国的传统食品,是怎么做出来的呢?”这一问题为线索,引导学生了解馒头的制作过程,通过对馒头制作过程的探究进一步了解发酵产品。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问题与猜测,提出问题:“馒头是我国的传统食品,是怎么做出来的呢?”引导学生在观察馒头图片的同时根据生活经验引发对发面原理的思考,进而对蒸馒头的整个过程产生强烈的探究兴趣。学生泡泡语“妈妈说做馒头时需要发面”。提示做馒头的一个重要环节——发酵,将工程与技术的课标点融入到课程中。通过实物展示及引领语、泡泡语提示,引发学生思考,为后续的探究与实践奠定基础。第二部分探究与实践,我们也来做馒头。教科书首先展示了三个同学在实验桌前将酵母倒入面粉的过程图。同时展示了蒸馒头所需用到的所有工具和材料,泡泡语提示“加入酵母”。目的是让学生观察蒸馒头都会用到哪些工具和材料,同时让学生知道发面前在面粉中放入了酵母,引发学生对酵母作用的探究。教科书随后展示了揉面、发面以及面团长大后揉馒头和蒸馒头的过程。并出示关键词“馒头是一种发酵食品”。旨在通过蒸馒头的整个过程理解发酵的作用。第三部分拓展与创新,通过图片展示更多的发酵产品,了解更多的发酵产品。通过部分发酵产品的展示,引导学生探究了解更多的发酵产品,让学生感受到发酵在生活中的应用,及其重要作用。本课通过具体问题引领学生探究馒头的制作过程,了解生活中的发酵产品,让学生感受探究的乐趣,体会到科学就在身边,科学能为我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学生分析】学生通过已有生活经验,根据生活经验初步了解蒸馒头的过程,了解蒸馒头方法,从材料、工艺到方法认识蒸馒头,为本课的活动打下基础,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蒸馒头活动引导学生了解,蒸馒头中有不同的工艺和科技手段在里面,引导学生了解身边的生活中的科学。【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知道馒头是一种发酵食品。[科学探究目标]能从发面的过程中,了解酵母的作用及发酵产品;掌握制作馒头的基本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面团发酵产生强烈的探究兴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生活中的发酵产品,感受发酵对生活产生的重要影响。【教学重难点】了解酵母的作用及发酵产品,掌握制作馒头的基本方法。【器材准备】[学生]面粉,酵母50,[教师]面粉、酵母、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PPT2出示]课件出示:大家了解馒头吗?上课时,教师播放有关馒头的图片,让学生交流分享关于馒头的知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馒头。师:同学们呢认识图片的食物是什么吗?生:认识——馒头。师:那么关于馒头你都知道些什么呢?生:馒头是面做的。生:做馒头时要在锅里蒸。生:做馒头要和面。师:看来同学们对蒸馒头不陌生,那么大家对馒头有没有疑问呢?生:馒头为什么蒸熟之前师硬的,熟了后软软的呢?师:这个问题很有价值,大家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呢?师:馒头的这种特点和制作方法有关系。今天我们就一起研究一下馒头吧。[PPT3出示]课件出示:掰开的馒头图片师:为了弄明白馒头的构造,我们先掰开馒头,观察它有什么特点。生观察讨论。生:我发现馒头里有许多小气泡,馒头变软变大应该和它有关系。师:要想解开馒头的谜团,那我们就要亲手制作馒头,大家想不想制作馒头。生:想。师:那我们就一起来制作馒头吧。让学生拿出提前准备好的馒头,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引导学生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去观察馒头,发现馒头的特点,并初步引发学生思考,进一步引发学生对自己动手蒸馒头的兴趣。[PPT4出示]教师总结:同学们的进一步认识了馒头,馒头到底是如何被制作出来的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一下。(教师板书:面团长大了)[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展示,配合实物的展示,引导学生对馒头制作方法进行猜测和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发现的习惯。二、探究活动1.[PPT5出示]制作馒头。师:你知道馒头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吗?提出问题:既然我们想要研究馒头,那么大家知道该如何制作馒头吗?生:蒸馒头要先和面,在揉面。生:蒸馒头需要放酵母。生:蒸馒头需要发面以后才能蒸。学生积极回答,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看来同学们生活中真是细心的观察者,能观察到妈妈是如何制作馒头的。每个同学观察到的有些差别,大家交流一下,讨论出更完善的方法。学生交流讨论,积极回答,全班汇报。[PPT6-15出示]教师根据学生汇报的方法进行补充和梳理,帮助学生了解馒头的制作方法,并向学生介绍蒸馒头应该注意的地方。课件出示:馒头制作方法。教师介绍为什么加入酵母。2.[PPT16出示]蒸馒头。学生掌握蒸馒头的方法和步骤后,教师引导学生分组合作蒸馒头,教师注意指导学生,提醒学生蒸馒头过程中注意安全。制作过程中完成活动手册记录园地,然后交流汇报感受。50,学生积极交流回答,学生回答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完整说出蒸馒头过程中步骤和注意事项,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学生交流分享蒸馒头过程,教师总结并介绍发酵食品。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发酵产品了解馒头就是发酵产品。教师板书。[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交流分享和对生活的观察思考了解蒸馒头的步骤,通过学生的动手实践,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思考,通过亲手制作馒头和对制作步骤的思考,了解酵母的作用,了解发酵产品。通过这环节进一步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生活,了解生活中现象中的科学。三、拓展活动[PPT17出示]认识其他的发酵产品。师:像馒头这样的产品属于发酵产品,我们生活中的发酵产品你知道还有什么吗?生:酸奶。师:非常对,酸奶也属于发酵产品。像啤酒、白酒、醋、面包等这些都属于发酵产品。教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的发酵产品,教师对学生回答做补充,然后教师展示更多发酵产品及制作工艺。通过图片展示并介绍发酵产品的工艺。组织各组之间进行交流讨论,找一找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发酵产品。与学生一起完成活动手册。根据本课学习的知识,引导学生课下搜集资料,寻找身边的发酵产品,并思考发酵产品的特点。[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学生交流和小组讨论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现象,思考其中科学道理的习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教师总结:同学们,通过这节课,我们不仅知道了馒头的特点,还知道了如何制作馒头,知道了什么是发酵产品。由此可以看出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知识是需要我们用心观察的,我们应该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引导学生课下搜集发酵产品资料并思考其中的科学知识。【教学后记】24.技术产品与生活【教材分析】《技术产品与生活》是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三学制)四年级上册《技术与生活》单元的第三课时。以“木拱廊桥是一种古老且结构独特的桥梁。廊桥的搭建主要运用了什么技术?”这一问题为线索,引导学生在了解了木拱廊桥的搭建原理基础上,动手搭建廊桥,探究生活中多种多样的建筑技术产品,进而了解通信技术产品和运输技术产品,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技术产品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快捷、舒适。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问题与猜测,提出问题“木拱廊桥是一种古老且结构独特的桥梁。廊桥的搭建主要运用了什么技术?廊桥给人们提供了哪些方便?”通过问题引领学生在了解了木拱廊桥的搭建原理后,对多种多样的建筑技术产品进行探究。第二部分探究与实践,由两部分组成,①利用木拱廊桥的搭建原理和所给的材料,进行拱桥的搭建。可以采用平直的搭建方式也可以采用拱形搭建方式。②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多种多样的建筑技术产品。比如国家体育场(鸟巢)的建筑就采用了全钢网立体编制结构和后现代风格。这些建筑设计也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比如港珠澳大桥进一步增进了祖国内地与香港澳门之间的联系。第三部分拓展与创新,通过了解了建筑技术产品,再请同学们说一说了解的通信技术产品和运输技术产品,谈一谈科技产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体验技术产品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快捷、舒适。本课通过具体的问题引领学生了解身边多种多样的建筑技术产品,进而拓展到通信技术50,产品和运输技术产品,让学生感受到科学探究的乐趣,体会到科学就在身边,科学能为我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许多问题的同时也使得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快捷、舒适。【学生分析】四年级学生对桥梁的结构已经具备基本的认识,但对木拱廊桥这一古老且结构独特的桥梁了解不是很清楚,也很少对生活中多种多样的建筑技术产品进行归纳总结。【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木拱廊桥利用自身的强度、摩擦力和直径的大小、所成的角度、水平距离等巧妙搭建起来。2.生活中多种多样的建筑技术产品、通信技术产品、运输技术产品都有哪些。[科学探究目标]1.能通过动手搭建活动,了解并掌握木拱廊桥的结构特点。2.运用归纳整理的方法,认识技术产品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快捷、舒适。科学态度目标: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木拱廊桥的结构进行探究。[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并认识生活中通信技术产品、运输技术产品,了解科技产品是人们生活更加便利。【教学重难点】木拱廊桥结构的探究与搭建。【器材准备】[学生][PPT2出示]木棒、胶水等。[教师][PPT2出示]木棒、胶水、课件等。【教学过程】一、问题与猜测1.[PPT3出示]出示图片,提出问题:木拱廊桥是一种古老且独特的桥梁。廊桥的搭建采用了什么技术?2.师:木拱廊桥是怎么搭建起来的呢?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应用到这一技术呢?老师相信大家在学习了这一课后能自己找到正确的答案。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技术产品与生活》。(板书课题:技术产品与生活)二、探究与实践(一)探究木拱廊桥的结构。1.师:同学们猜测一下木拱廊桥是怎样搭建起来的?2.[PPT3出示]学生进行猜想与假设并交流汇报:木拱廊桥是用一根根木棍搭建起来的。3.[PPT4出示]师解释木拱廊桥搭建的原理。木拱廊桥的整座桥不用钉铆,完全利用自身的强度、摩擦力和直径大小、所成的角度、水平的距离等巧妙搭接起来。它虽然结构简单,却坚固异常。4.[PPT5出示]怎样用手中的工具设计并制作一个简单的木拱廊桥呢?学生交流讨论、设计并进行实验。(1)[PPT5出示]学生按照方法一的步骤进行搭建木拱廊桥。(2)[PPT5出示]学生按照方法二的步骤进行搭建木拱廊桥。5.学生汇报交流:木拱廊桥的搭建虽然结构简单,便于操作,但是却坚固异常。(二)认识生活中多种多样的建筑技术产品。1.师: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了解到了木拱廊桥的建筑结构特点,现在老师请大家思考一下生活中还有哪些让人耳目一新的建筑,它们采用的是什么技术?这些建筑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2.学生思考并讨论生活中的建筑技术产品。3.[PPT6出示]师:老师也给大家提供两个建筑基础产品。鸟巢采用全钢网立体编制结构,后现代建筑风格。港珠澳大桥的建成加强了内地与香港澳门之间的联系。三、拓展与创新:走进技术产品博览会。1.我们已经了解到了生活中多种多样的建筑技术产品,那么还有哪些技术产品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呢?2.[PPT7出示]列举并展示出生活中的通信技术产品,比如:手机、电脑、卫星、无人机。50,[PPT8出示]列举并展示生活中的运输技术产品,比如:飞机、高铁、轮船、汽车。【教学后记】50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小学 | 科学
发布时间:2021-09-09 19:50:31 页数:51
价格:¥3 大小:227.50 KB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