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课件
首页

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同步练习 6.20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0

2/10

剩余8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第20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基础过关练题组一 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                  1.表明袁世凯已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破坏殆尽,中华民国名存实亡的事件是(  )A.正式就任大总统B.颁布《中华民国约法》《修正大总统选举法》C.解散国民党D.“中华民国”改为“中华帝国”2.因反对“元首谋逆,蔑弃约法,背食誓言,拂逆舆情,自为帝制,卒召外侮,警告迭来,干涉之形既成,保护之局将定”而采取的行动是(  )A.武昌起义B.二次革命C.护国运动D.复辟帝制题组二 北洋时期的军阀割据3.袁世凯死后,中国出现军阀割据局面的社会根源是(  )A.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B.军阀拥有武装C.帝国主义扶植军阀D.军阀派系之间的矛盾4.下表是北洋军阀主要派系简表。由下表可以得出(  ),派系代表人物靠山控制范围皖系段祺瑞日本安徽、浙江、福建、山东、陕西各省直系冯国璋英美直隶、江苏、江西、湖北等省奉系张作霖日本东北三省A.军阀的靠山均为日本人B.军阀依附于帝国主义国家C.军阀力量超过帝国主义国家D.列强在中国利益互补题组三 民国初年经济、社会生活的新气象5.下面是1915—1919年中国纱厂赢利指数示意图,形成图示现象的国际条件是(  )A.甲午战争的影响B.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C.“实业救国”思潮的刺激D.群众性反帝斗争的推动6.20世纪初,中国兴起了新一轮的投资热和出口热,民族工业发展出现“短暂的春天”。有史学家称之为“继洋务运动之后的第二次工业化浪潮”。这两次工业化浪潮的出现都(  )A.受到政府政策的推动B.由国际环境变化决定,C.促进了政治体制的转变D.承担了民主革命的重任7.一位老人回忆民国初年湖南的情况时说:“湖南女子开始冲破了旧礼教的封锁线,纷纷要求入学,要求有选择配偶的自由,因此女学校逐渐有所发展,而自由结婚也不是家长所能阻止的了。”材料旨在说明(  )A.民国政府推动服饰改良B.国人普遍接受西式生活C.近代教育体系不断完善D.社会变革推动移风易俗题组四 新文化运动的开展8.胡适、鲁迅等人开始创作白话文诗作,由此兴起了白话文运动。这发生在(  )A.鸦片战争期间B.洋务运动期间C.新文化运动期间D.辛亥革命期间9.下图是一幅民国四年(1915年)的讽刺漫画:戴着清朝官帽,象征着帝王的龙,用其爪子钳住了象征着新生民国的青年。这幅漫画反映了(  )A.清朝残余势力卷土重来B.立宪制度得到民众支持,C.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必要性D.辛亥革命的群众基础雄厚10.有学者认为:“自今人视之,倡导新文化运动的人们对中西文化的比较未必算得上百分之百的正确,而存在明显的偏向。”这里“偏向”主要表现在(  )A.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B.坚决批判专制独裁C.全盘否定传统文化D.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能力提升练题组一 唯物史观                  1.()1915年,袁世凯以大总统名义重新颁定“教育要旨”,指出教育“必于忠孝节义植其基,于智识技能求其阙”,把教育宗旨概括为“爱国、尚武、崇实、法孔孟、重自治、戒贪争、戒躁进”七项。其根本目的是(  )A.推行社会教化B.恢复传统文化C.准备复辟帝制D.宣扬西方文明2.()美国学者费正清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是“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他说的“没有前途”主要是因为中国民族工业(  )A.缺乏良好的社会环境B.地区分布呈东密西疏C.生产技术水平低D.产业结构不合理题组二 时空观念3.()下表为华资企业增长表(据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编制)。华资企业增长对当时中国社会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时间厂数(家)创业资本数(元)工人人数(人)1913年6983308240002707171920年1759500620000557622A.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B.为辛亥革命的产生和发展提供社会基础C.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有利于西方资产阶级思想传播D.为近代民主主义革命转入新的发展阶段奠定了基础4.()观看下图《变迁》,图片以中间为分界线,左右两边清朝、民国时期的服装和建筑风格明显不同。下列关于该图片说法正确的是(  )A.城乡之间的文化差异逐渐缩小B.国人普遍接受西方的生活方式C.社会生活出现了土洋并存的特色D.西式服装完全取代了传统服饰题组三 史料实证5.()诗人徐志摩(1897—1931年)说:“在24岁以前,我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我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社会契约论)的兴味。”这段经历可以作为个案反映(  )A.当时“文学革命”的影响还不大B.新青年追求“德先生”和“赛先生”C.当时的青年知识分子并不重理轻文D.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有一定的片面性,6.()“五四新文化运动批判伪道德,正是觉得‘神圣’的要求太高,很难企及,结果就硬撑门面,就伪装为善……而‘虚伪’恰恰是对人性破坏最烈、腐蚀最大的毒剂。”在此,作者认为新文化运动(  )A.揭露了旧文化的缺失B.夸大了对人性的赞美C.颠覆了国人的道德观D.全盘否定了传统文化7.()一些军政界人士曾鼓动张勋称:“黎、段两人断难并立,趁此机会,厉兵秣马,可以定乱为名,收服人心,借图大计。……中央麻木不仁,无力压制。似此政府,几类东周,有建义旗者,谁不响应?”以上材料说明张勋能短暂复辟的因素是(  )A.“府院之争”军阀割据B.前清遗老推波助澜C.张勋集团实力雄厚D.共和体制已成废纸题组四 综合分析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在“诗界革命”的创作实践中,成就最大的是黄遵宪……他坚决反对传统诗坛的拟古主义,提出“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的现实主义观点,明确倡导以白话入诗……反映甲午中日战争前后40年的历史风云,歌颂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热情,是黄遵宪诗歌中光辉照人的部分,也是他诗歌创作的主旋律……黄遵宪的诗中还有大量描写西方新事物、新思想的内容,读起来令人耳目一新。——摘编自郑师渠主编《中国文化通史》材料二 胡适强调,“白话是我们老祖宗的话”“自宋代之语录,元代之小说,至于今日,且千年矣”。文言文束缚了情感的表达,是中国封建文化和专制思想的直接表现,影响新思想的传播,必须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这不仅仅是语言工具的革命,而且,是中国人的思维的革命。文学革命不会一蹴而就,只有容忍作家进行文学体裁的尝试,才能一点一滴地完成。这场文学革命运动更新了中国的旧文化,形成了中国的文艺复兴。——摘编自庄森《胡适的文学革命理念》(1)据材料一,概括黄遵宪的诗歌创作的特点。(2)据材料二,概括胡适的文学革命理念,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评价。第20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基础过关练1.B2.C3.A4.B5.B6.A7.D8.C9.C10.C,1.B 结合所学可知,袁世凯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发布《修正大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可以连选连任,使中华民国名存实亡,B与题意相符。2.C 根据材料“元首谋逆,蔑弃约法”可知此行动指的是袁世凯称帝后,革命党人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的护国运动,故选C项。3.A 军阀割据局面的形成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有关。一方面当时中国的社会经济主要是地方性的农业经济,各个地方基本上都可以自给自足,这为军阀割据提供了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各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它们分别在中国扶植各派军阀作为自己的代理人,故选A项。4.B 通过表格可以看出各军阀派系背后都有帝国主义国家支持,故B项正确。直系军阀的靠山为英美,故A项错误;军阀依附于帝国主义国家,力量不可能超过帝国主义国家,故C项错误;列强在华利益互补与史实不符,故D项错误。5.B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对华输出的资本和商品都有所减少,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故B项与题意相符。6.A 洋务运动是清政府内部的洋务派为了维护清朝统治而开展的自救运动,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的出现也得益于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政策的推动,故A项符合题意。7.D 根据材料中湖南的变化可知,政治上中华民国的建立促进了社会的移风易俗,故D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及中华民国政府的相关政策,故A项错误;湖南女子的举动并不能代表国人普遍的价值理念,故B项错误;近代教育体系与材料主旨不符,故C项错误。,8.C 新文化运动期间兴起文学革命,提倡白话文,故选C项。9.C 民国四年(1915年)的这幅讽刺漫画说明了封建专制思想在中国依然影响巨大,因此必须进行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思想解放运动,故选C项。10.C 据“未必算得上百分之百的正确”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偏向”是指新文化运动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片面性,故选C项。能力提升练1.C2.A3.D4.C5.B6.A7.A1.C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5年袁世凯为复辟帝制,大肆推行“尊孔复古”逆流,故C项正确。2.A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中国仍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是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没有前途”的根源,因此选A。3.D 材料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工业的迅速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对当时中国社会产生的重大影响表现为促进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故选D项。4.C 材料没有体现出城乡之间的文化差异,故A项错误;“普遍接受”说法过于绝对,故B项错误;从材料“左右两边清朝、民国时期的服装和建筑风格明显不同”可以看出,当时社会生活出现了传统文化与近代文化并行的局面,故C项正确;“完全取代”与史实不符,故D项错误。5.B 徐志摩“24岁以前”,即1921年以前,结合所学可知,1917年“文学革命”的口号就已经提出来了,此后形成了文学革命的高潮,故A项错误;徐志摩对“相对论”感兴趣无疑是受到当时“赛先生”(科学)的影响,他对“民约论”感兴趣则是受到了“德先生”(民,主)的影响,故B项正确;C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故D项错误。6.A 材料指出新文化运动批判伪道德,揭露了传统文化下道德的缺失,故A项正确。B项与材料不符,C、D两项说法绝对,故三项均排除。7.A 根据题干中“黎、段两人断难并立”“似此政府,几类东周”可知,张勋之所以能够短暂复辟,主要原因在于在“府院之争”的背景下,各派军阀混战割据,故选A项。8.答案 (1)特点:反映现实;倡导以白话入诗;歌颂反帝爱国思想;反映西方新事物与新思想。(2)理念:白话文是中国传统的语言工具;文言文是封建思想文化的象征;应用白话文来取代文言文;文学革命是思维层次上的变革;文学革命应该是渐进的过程。评价:推动文学发展;促进思想解放(冲击封建传统思想);推动新文化运动广泛发展。全盘否定文言文的作用,具有一定片面性。解析 第(1)问,将材料一根据省略号分层,归纳各层层意。第(2)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二“白话是我们老祖宗的话”“自宋代之语录,元代之小说,至于今日,且千年矣”得出,白话文是中国传统的语言工具;据材料二“文言文束缚了情感的表达,是中国封建文化和专制思想的直接表现”得出,文言文是封建思想文化的象征;据材料二“必须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得出应用白话文来取代文言文;据材料二“这不仅仅是语言工具的革命,而且是中国人的思维的革命”得出,文学革命是思维层次上的变革;据材料二“文学革命不会一蹴而就,只有容忍作家进行文学体裁的尝试,才能一点一滴地完成”得出,文学革命应该是渐进的过程。第二小问,结合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从进步性和局限性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2-12-07 15:19:11 页数:10
价格:¥0 大小:148.22 KB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