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课件
首页

部编版九上历史 第三单元复习(课件)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31

2/31

3/31

4/31

剩余27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n中古史也叫中世纪史,指的是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5世纪大航海时代开始的历史。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发展和解体是这一时期欧洲历史的主线。(中国处在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朝中叶)\n基督教蛮族国家法兰克王国查理曼帝国西罗马灭亡封君封臣制度西欧庄园中世纪城市大学东罗马拜占庭帝国《查士丁尼法典》帝国灭亡罗马帝国政治经济\n基督教蛮族国家法兰克王国查理曼帝国西罗马灭亡封君封臣制度西欧庄园中世纪城市大学东罗马拜占庭帝国《查士丁尼法典》帝国灭亡罗马帝国分裂476年4世纪末481年克洛维9-11世纪10-13世纪12世纪529年1453年8-11世纪800年政治经济\n重要知识点1、基督教、封君封臣制、查理曼帝国2、西欧庄园、庄园法庭3、中世纪城市、大学4、拜占庭帝国、《查士丁尼法典》\n基督教兴起原因犹太人长期遭受苦难,渴望“救世主”的到来。时间公元1世纪地点创始人教义对外传播巴勒斯坦(亚洲)耶稣忍耐受苦,死后升入“天堂”。《圣经》4世纪末,罗马皇帝确定为国教。\n封君封臣制①封君与封臣分别有怎样的义务?②封君与封臣关系的纽带是什么(核心)③封君、封臣关系的特点。义务封君封臣效忠、服兵役、提供金钱给与土地、提供保护等土地严格的等级性,权力和义务交织,带有一定的契约意义。“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n查理曼帝国查理曼帝国是由法兰克王国发展而来查理的统治措施A.武功:四处征伐B.文治:鼓励文化发展C.宗教:鼓励基督教的发展,征收“什一税”800年,教皇在罗马为查理举行了加冕礼,查理被称为“查理大帝”或“查理曼”,他统治时期的法兰克王国称为“查理曼帝国”。843年,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以后德意志、法兰西和意大利三个国家的锥形。\n476年481年8世纪前期8世纪后期西罗马帝国灭亡采邑改革克洛维800年查理加冕一分为三843年法兰克王国建立封君和封臣查理继位\n西欧庄园庄园领主佃户自由农民农奴自营地份地西欧庄园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单位,同时还承担着经济、司法、宗教、政治等方面的职能。\n庄园法庭①庄园法庭在形式上很简单③庄园法庭既是司法审判中心,又是行政管理中心。②庄园法庭只涉及庄园内部事务①庄园法庭维护庄园公共秩序;②庄园法庭维护领主的利益;③庄园法庭一定程度维护佃户的利益,限制领主特权。特点作用\n西欧封建社会封君封臣制等级制度(政治表现)庄园经济经济剥削(经济基础)\n中世纪城市自由农民农奴市民离开庄园在城市住满一年零一天人身自由城市工商业提供劳动力城市发展工商业繁荣市民阶层形成自由城市:市民是自由人,享有财产权,领主不得非法剥夺市民的财产,不得向市民任意征税。自治城市:部分城市还有权选举市长、市政官员、设立城市法庭,成为自治城市。\n大学公元9世纪庄园出现公元10世纪公元11世纪公元12世纪公元13世纪城市复苏庄园遍布、古希腊罗马文化和阿拉伯文化传播大学兴起大学自治权公元9世纪庄园出现公元10世纪公元11世纪城市复苏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中世纪城市中世纪大学孕育促进中世纪庄园促进自给自足\n拜占庭帝国3955277世纪“黄金时期”9世纪14世纪初145311世纪476版图仅剩希腊半岛和爱琴海地区希腊国家灭亡56513世纪初罗马帝国分裂西罗马帝国灭亡查士丁尼继位阿拉伯人入侵外族入侵十字军东征奥斯曼土耳其人入侵\n拜占庭帝国的衰落给我们的启示文明能否健康持续地向前发展,主要看它是否能够接受外来文明的启迪,是否能以一种开放进取的心态与外界文明进行交往。古代无数史实清楚地向我们昭示着这样的经验和教训:开放宽容使文明繁荣,保守狭隘使文明衰落。当今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社会,只有保持终身学习、终身进取发展的心态才不会被这个社会所淘汰。\n《查士丁尼法典》法典名称法典内容《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汇编历代罗马法学家有关法律问题的论文和著作指导学习法律文献查士丁尼执政时期的法令目的: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n《罗马民法大全》1.仍然承认奴隶制,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不再把奴隶看作“会说话的工具”。2.适应商品经济发展需要,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3.是罗马法的集大成者,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n时期成就意义罗马共和国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十二铜表法》罗马法的发展过程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万民法、经济法以及众多法律概念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罗马法学系统《罗马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习惯法成文法公民法万民法\n拓展提升古代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n拓展提升世界文明交往的方式交流方式事例影响战争冲突亚历山大大帝东征亚历山大东征具有侵略性质,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掠夺了东方世界的无数财富。但是,东征和帝国的建立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罗马帝国的扩张其征服和统治充满暴力,但罗马文化渗透到它统治过的广大地区\n拓展提升世界文明交往的方式交流方式事例影响战争冲突亚历山大大帝东征亚历山大东征具有侵略性质,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掠夺了东方世界的无数财富。但是,东征和帝国的建立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罗马帝国的扩张其征服和统治充满暴力,但罗马文化渗透到它统治过的广大地区\n1.划分教区,命令每个教区的人民把每年收入的1/10献给教会的国王是()A.克洛维B.查理C.君士坦丁D.亚历山大2.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罗马教会的地位在查理曼帝国时期得到提高B.从国王那里得到土地的人,将土地再赏赐给他的属下,他也是其属下的封君C.封臣要直接承担国家的赋税、兵役义务D.西欧国王与属下的关系类似古代中国的皇帝与臣僚的关系BC\n3.公元1世纪,基督教产生于哪一地区(     )A.印度B.罗马C.埃及D.巴勒斯坦4.著名学者刘景华在《人类六千年》中写道:“由于层层封受土地,9世纪至10世纪的西欧便形成了一种金字塔式的封建等级关系。”这种“金字塔式的封建等级关系”的特点是A.“人人生而平等”B.“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C.“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D.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DB\n5.西欧中世纪庄园中设有教堂、法庭。法庭审理农奴之间或与自由人之间的民事案件。庄园法庭隔周召开,自由和非自由农民无恰当理由都必须出席,否则要被判罚金。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A.庄园是农村基本的社会组织B.庄园是农村基本的经济组织C.庄园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实体D.庄园是领主统治农奴的工具6.西欧庄园的耕地分为(     )A.自营地和份地B.自营地和共用地C.份地和共用地D.自留地和份地AA\n7.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是庄园。下列关于庄园佃户的说法错误的是(     )A.佃户都是独立的小生产者B.佃户都需要向领主缴纳各种捐税C.佃户需要义务耕种领主的“直领地”D.佃户可以在“公用地”放牧8.以法兰西的琅城为代表的许多欧洲城市,采取各种方式反抗封建领主,进行抗争。这些城市抗争的最终目的为何(     )A.争取自由、自治B.减免商赋C.争夺经济管理权D.获得城市的完全独立AA\n9.法国国王1437年下令取消巴黎大学免税的特权,1445年又免去巴黎大学的司法特权,1449年再取消巴黎大学师生的罢课权。可知中世纪大学(       )A.有相对的独立性B.逐渐走向了衰落C.受政治因素影响D.是城市经济产物10.公元十世纪以后的欧洲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以下各项,对欧洲乃至世界历史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的是(     )A.庄园和农奴制盛行B.基督教占统治地位C.城市和大学的兴起D.实行层层分封制度CC\n11.拜占庭帝国曾经是世界上地跨三洲的大帝国,为欧洲抵挡住了来自东方的波斯和阿拉伯人的威胁,被誉为“西方文明的保护神”。这个帝国的“黄金时代”是(     )A.克洛维统治时期B.查士丁尼统治时期C.君士坦丁大帝统治时期D.查理大帝统治时期12.它对财产、买卖、契约关系等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因此它不仅成为拜占庭帝国此后历代皇帝编纂法典的依据和蓝本,而且成为欧洲各国的法律范本”。该法典是(     )A.《十二铜表法》B.《查士丁尼法典》C.《万民法》D.《罗马民法大全》BD\n13.拜占庭帝国被下列哪个国家灭亡(     )A.亚历山大帝国B.罗马帝国C.奥斯曼帝国D.阿拉伯帝国14.《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说:“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武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这说明查士丁尼制定法典的根本目的在于(       )A.利用法律维护奴隶制统治B.强调法律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C.消除战争带来的社会隐患D.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奴隶的地位CA\n15.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衰则国家乱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材料一:杀死或伤害奴隶,不算犯罪,只需向奴隶主人赔偿损失;拐带奴隶、帮助奴隶逃跑或窝藏奴隶者,都要处以死刑。——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材料二: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颁布成为法典该法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材料三:《民法大全》CorpusJurisCivilis),又称《法典》或《国法大全》,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一世下令编纂的一部汇编式法典,是罗马法的集大成者。——摘自百度百科(1)材料一所提及的是古代哪国国王制定法典?(2)材料二是对哪部法律的描述?该法律的地位如何?(3)材料三中的横线部分是什么法典?该法典和后来编纂的另外三部法律文献统称为什么?它有何特点?(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上述法典在本质上的共同之处是什么?古巴比伦王国《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查士丁尼法典》;《罗马民法大全》;仍然承认奴隶制,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都是维护统治阶级私有财产、统治秩序、统治意志的体现。\n注: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的查理.马特任宫相时,实行了一系列改革。主要内容是明确以土地为纽带的封建主与附庸之间的关系。领主有责任保护附庸,附庸也有义务效忠,随时去前线作战,这样大大提高了国家的战斗力。它加强了中小封建主阶层,国王、封建主和基督教会通过层层采邑分封建立起依次互为主从的金字塔般的等级关系。(1)从以上图片和文字介绍中,你能获得哪些历史信息?信息点一:_____;信息点二:_____;信息点三:_____。(2)法兰克王国的这一改革促成了哪一制度的形成?以上图片及文字材料体现了这一制度有哪些特点?改革时间(时期)、改革国家、改革者、改革内容、改革意义。封君封臣制(西欧封建等级制)严格的等级性(等级森严)权利和义务交织在一起、有一定的契约意义、以土地为纽带等。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2-09-14 16:00:51 页数:31
价格:¥3 大小:1.13 MB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