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课件
首页

【优化方案】2022高中语文 阶段性综合检测(三)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9

2/9

剩余7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优化方案】2022高中语文阶段性综合检测(三)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时间:150分钟;分数:150分)一、基础与运用(15分)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劲敌  靓妆  痉挛  不胫而走  曲径通幽B.和面迷惑霍乱豁然开朗祸起萧墙C.甲壳讥诮撬动翘首以待七窍生烟D.殄灭舔嘴腼腆忝列其中恬不知耻解析:选A。A项,都读jìnɡ;B项,“和”应读huó,其它读huò;C项,“翘”应读qiáo,其它读qiào;D项,“恬”应读tián,其它读tiǎn。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  )A.辜负  自欺其人  作祟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B.提纲拭目以待融洽前事不忘,后事之事C.精悍只言片语奥秘偷鸡不成蚀把米D.通牒寻物启事汲取百尺杆头,更进一步解析:选C。A项,自欺其人—自欺欺人,B项,后事之事—后事之师;D项,百尺杆头—百尺竿头。(2022·高考重庆卷)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符合规范的一项是(3分)(  )A.秦少游《踏莎行》曰:“雾失楼台,月迷津渡。”一个迷字便摄住了月光的精髓。B.很怀疑人类对这个物质世界的认识真有穷尽的一天?按照事物的相对性推导,是否还存在一种与物质相对的反物质?C.我们班有个“班妈妈”,说话霸道而幽默。“班妈妈”这个外号是她自封的,理由实在让人无语:“我的地盘我作主,你们以后就是我的孩子了。”D.不用说别的,就是光听听这些课程的名称——《公正》《幸福》《聆听音乐》——你就有听下去的冲动。解析:选C。A项,“一个迷字”中的“迷”应加引号,以表示强调。B项,第一个问号应为句号。D项,先在书名号之间加顿号,然后去掉所有书名号,因为课程名称不能用书名号。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龙年除夕之夜,深圳龙岗区某开发商为了开发某楼盘,安土重迁,与社会闲散人员朋比为奸,竟组织500人搞强拆偷袭,其危言危行深孚众望,令人震惊。这种做法不但违反有关城市拆迁法律法规,涉嫌损害私人财物,更是对社会伦理的公然挑衅。A.安土重迁       B.朋比为奸C.危言危行D.深孚众望解析:选B。A.“安土重迁”,并非看重迁移的意思,而是形容恋乡土,不愿轻易迁移到外地。“重”在这里解释为“难”。在家乡住惯了,不愿轻易迁移。形容留恋故土。B.“朋比为奸”,坏人勾结在一起干坏事。C.“危言危行”,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褒义词。D项,“深孚众望”,孚,使人信服。指深得众人的信赖和尊重。(2022·唐山一中月考)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据介绍,北大图书馆每年新进图书约10万册,不到5万种,9其中有九成以上是纯学术图书,包括很多外文图书,只有不到10%的科普读物、小说文学等。B.近日,“诗圣”杜甫突然走红网络。不过令人遗憾的是,杜甫走红并非是出于今人对于先贤的怀念崇敬,却源自一组流传网络的对于中学课本上杜甫插图的“恶搞”带来的娱乐效应。C.法国统计局数据显示,家庭消费与燃油价格有着密切的联系:油价每升高10%,长期家庭消费支出就会减少7%到9%。D.记者于2022年3月26日获悉,北京市西城区政府已决定暂不拆除鲁迅旧居,并考虑依据历史照片进行原貌修复,其所在的砖塔胡同也将同时得到完整保护。解析:选A。B.语义重复,“并非”即“并不是”的意思,去掉后面的“是”。C.语序不当,应把“家庭消费”与“燃油价格”位置互换。D.主语不一致,前两句主语是“北京市西城区政府”,最后一句主语是“砖塔胡同”。为了主语一致,应该改为“同时将对其所在的砖塔胡同进行完整保护”。二、古诗文阅读(31分)(一)文言文阅读(17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许允妇是阮卫尉女、德如妹,奇丑。交礼竟,允无复入,家人深以为忧。会允有客至,妇令婢视之,还答曰:“是桓郎。”桓郎者,桓范也。妇云:“无忧,桓必劝入。”桓果语许云:“阮家既嫁丑女与卿,故当有意,卿宜查之。”许便回入内,既见妇,即欲出。妇料其此出无复入理,便捉裾停之。许因谓曰:“妇有四德,卿有其几?”妇曰:“新妇所乏唯容尔。然士有百行,君有几?”许云:“皆备。”妇曰:“夫百行以德为首。君好色不好德,何谓皆备?”允有惭色,遂相敬重。许允为吏部郎,多用其乡里,魏明帝遣虎贲收之。其妇出戒允曰:“明主可以理夺,难以情求。”既至,帝核问之,允对曰:“举尔所知,臣之乡人,臣所知也。陛下检校,为称职与不。如不称职,臣受其罪。”既检校,皆官得其人,于是乃释。允衣服败坏,诏赐新衣。初允被收,举家号哭。阮新妇自若,云:“勿忧,寻还。”作粟粥待。倾之,允至。许允为晋景王所诛,门生走入告其妇。妇正在机中,神色不变,曰:“蚤知尔耳!”门生入欲藏其儿,妇曰:“无豫诸儿事。”后徙居墓所,景王遣钟会看之,若才流及父,当收。儿以咨母,母曰:“汝等虽佳,才具不多,率胸怀与语,便无所忧;不须极哀,会止便止;又可少问朝事。”儿从之。会反,以状对。卒免。(选自《世说新语·贤媛》)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阮家既嫁丑女与卿/与嬴而不助五国也B.许因谓曰/相如因持璧却立C.皆官得其人,于是乃释/蒙冲斗舰乃以千数D.若才流及父,当收/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解析:选B。A项,“与”分别为“动词,给予”,“动词,结交,亲附”;B项,“因”都为“副词,于是”;C项,“乃”分别为“副词,于是、就”,“副词,竟然、甚至”;D项,“若”分别为“连词,如果,假设”,“代词,你们”。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表现许允妇“聪慧”的一组是(3分)(  )①故当有意,卿宜查之 ②妇料其此出无复入理,便捉裾停之 ③如不称职,臣受其罪 ④神色不变,曰:“蚤知尔耳!”⑤若才流及父,当收 ⑥率胸怀与语,便无所忧9A.①③⑤          B.②④⑥C.①②④D.③⑤⑥解析:选B。①为桓范劝解许允的话;③是许允回答皇帝的问话,为自己辩解;⑤是景王叮嘱钟会之语。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许允妇是阮德如的妹妹,相貌奇丑,以致当婚礼结束后,许允竟对其不予理睬,后经别人劝说,方才回到洞房内。B.许允在洞房内责问其妻,却被其妻以“好色不好德”反驳,他哑口无言,感到内心有愧,自此以后对妻非常敬重。C.许允作吏部郎官时,因大量任用自己同乡做官引来嫌疑被皇帝拘捕。后经查实,用人称职没什么问题便将其释放。D.许允被杀后,门人惶恐,想藏匿许允的儿子。但被许允妇阻止,认为只要坦诚说话,坚决不过问朝廷之事即可免祸。解析:选D。“坚决不过问朝廷之事”错,原文为“少问朝事”。翻译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8分)(1)夫百行以德为首。君好色不好德,何谓皆备?(4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初允被收,举家号哭。阮新妇自若,云:“勿忧,寻还。”(4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在各种好品行中德行居首位。夫君好色不好德,怎么能说全都具备呢?(2)当初许允被捕时,全家人都吓得大哭起来,只有许允的妻子神态自若,说:“不必担忧,许允不会有事,不久就会回来。”参考译文:许允的妻子是阮卫尉的女儿、阮德如的妹妹,相貌无比丑陋。举行交拜礼后,许允不想再进去,家里人为此忧心如焚。这时,正好许允来了客人,新娘叫丫环去看客人是谁,丫环回来回答说:“是桓公子。”所说的桓公子,就是桓范。新娘说:“不用担心,桓范一定会劝他回到洞房来。”桓范果然对许允说:“阮家把相貌最丑的女儿嫁给你,必然有其用意,你应当仔细观察她。”许允于是重新回到洞房,见到新娘后,就立即往外走。新娘断定他这次出去就没有再回来的道理,便拉住他的衣襟让他留下。许允因此对她说:“女人必须具备四德(即妇德、妇言、妇容、妇功),你有其中几样?”新娘说:“我所欠缺的只是容貌。然而读书人应该有各种好品行,夫君又有几种呢?”许允说:“全都具备。”新娘说:“在各种好品行中德行居首位。夫君好色不好德,怎么能说全都具备呢?”许允面有愧色,从此就敬重她。许允在当吏部侍郎期间,起用了许多同乡为官,魏明帝派武士来拘捕他。临去的时候许允妇追出来嘱咐许允说:“君主是贤明的,可以用分辩道理来争取(他收回成命),不要用情感去哀求。”到了朝廷上,魏明帝审问他为什么要起用那么多乡党,许允回答:“我只是在‘举尔所知’罢了,我用的那些同乡,都是我所了解的人。请陛下去查查这些人为官称职与否。如不称职,我甘愿领受罪名。”后来一调查,许允的这些同乡都是称职的,于是就释放了他。许允当时的衣服破了,明帝还下诏赐给他新衣。当初许允被捕时,全家人都吓得号哭起来,只有许允的妻子神态自若,说:“不必担忧,许允不会有事,不久就会回来。”还亲自煮米粥等着他。果然不出她所料,一会儿,许允就重新回到了家里。许允后来被晋景王所杀,消息由家中门生传回来的时候,许允妇正在纺织机前织布,但是她的神色一点都没有改变,说:“我已经料到这步了!”门生打算把许允的孩子们藏起来,9许允妇说:“现在还不关孩子们的事情,用不着躲藏。”后来他们搬到许允的墓地上居住,晋景王派钟会去打探,要是孩子们的才识比得上许允,就将他们抓回来。孩子们去问母亲怎么办,母亲说:“你们虽然都很好,但是现在的才识还不是很多,只要和钟会坦诚说话,就不会有什么值得忧虑的事情;当然也不要太哀痛,该停就停;也不要多问朝廷政事。”孩子们听了母亲的话就去见钟会了。钟会回去把情况向晋景王做了汇报,孩子们终于免脱了灾祸。(二)诗歌鉴赏(8分)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和李才甫先辈快阁黄庭坚山寒江冷丹枫落,争渡行人簇晚沙。菰叶花飞白鸟,一张红锦夕阳斜。自天平岭过高景庵范成大卓笔峰前树作团,天平岭上石成关。绿阴匝地无人过,落日秋蝉满四山。(1)两诗上联各描述了怎样的景象?试依据诗作具体分析。(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两诗下联绘景时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试依据诗作具体分析。(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两诗一写江景一写山景。黄诗上联写登临快阁观赏深秋傍晚江景:山寒江冷的深秋,行人争渡的傍晚,渡口隐约的人声。范诗上联写自天平岭过高景庵途中的山景:峰前丛树浓密,山峰卓然耸立,天平岭犹如巨石形成的雄关。(2)两诗下联绘景时皆采用了动静对比手法。黄诗下联写白色的水鸟在菰叶花间飞翔,远处夕阳如红色锦缎挂在天边,是一动一静的对比。范诗下联写绿阴遍地寂寥无人,日落之时,秋蝉的鸣叫响彻四面山中,则是一静一动的对比。(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你们只汲取我的表面,剩下冷寂的心灵深处/____________________。(杜运燮《井》)(2)落叶完成了最后的颤抖,____________________。(痖弦《秋歌——给暖暖》)(3)________________,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舒婷《神女峰》)(4)也许你听这蚯蚓翻泥,__________________。(闻一多《也许——葬歌》)(5)________________,彩色的虹,__________________。(李广田《地之子》)答案:(1)让四方飘落的花叶腐烂 (2)荻花在湖沼的蓝睛里消失 (3)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 (4)听这小草的根须吸水 (5)望着白的云 也望着碧蓝的晴空三、现代文阅读(32分)9(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警惕视觉文化对美育的负面影响曹 晖所谓“视觉文化时代”,也即“读图时代”,是指全球化以来,文化出现了一种从以文字和语言为中心的理性形态,转向以图像为中心、特别是以影像为中心的感性形态的变迁。20世纪最后十年伴随着电子媒介广泛深入地向人类社会渗透,审美日益摆脱精英姿态而向社会生活领域渗透和泛化,最终结果是艺术和审美的生活化、普泛化,而其伴随的表现形态就是生活世界的视觉化、图像化。可以说,图像的展现方式、价值取向、审美趣味正在深刻地影响和规范着现代人的思维方式与现代生活的逻辑形式。然而应该引起注意的是,在视觉文化时代这一大背景下,作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人的创造力的美育,却面临着诸多困难。我们以当代视觉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电影中的“奇观”效果以及“暴力美学”为例,分析美育在内容和方法上面临着何种冲击与影响。在视觉文化时代,电影格外青睐一种被称为“奇观化”的艺术表现方式。“奇观化”主要指电影借助高科技手段而创造出来的一种奇幻影像,作为一种电影表现手法,它轻叙事而重场景,因此契合了视觉文化时代影像的诸多特征。视觉文化时代的电影更将奇观效应作为电影构成的主要支撑,注重场景的铺陈和空间的展示,弱化时间,突出空间,大幅度地削弱情节和叙事。如张艺谋导演的《英雄》,该片给观众留下最深印象的就是电影所呈现的场景奇观:在色彩上运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交替铺陈画面来营造视觉交响,黄叶漫天、红衣舞动、湖面如镜,武者交流;粗犷的敦煌沙漠、壮阔的内蒙古胡杨林,秀美的九寨沟风景。在《英雄》中,一切都是视觉的震撼以及对于高科技媒介的顶礼膜拜。奇观虽然带来了审美的震撼,满足了观众追求视觉刺激的猎奇心理,但它往往忽视了这种奇观表面下人们对精神和文化的审美需求,忽视了一部作品所蕴涵的深层次的文化力量。“奇观化”带来了对美育的消解,因为以图像来传达意义,注重眼睛的“可视”而忽视了人脑的“可思”,审美停留在视听享乐中,将导致当代大众思维方式的退化,形成被动思维和平面思维,这对美育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暴力美学”是一种在纯粹暴力趣味的追求中发展起来的美学,在电影艺术中,它主要发掘枪战、武打动作或其他一些血腥暴力场面的形式感,并将这种形式感发扬到精美绝伦的程度。暴力美学竭力弱化艺术作品的教化功能,在影片中规避直接的道德评价,因此它是一种把美学选择和道德判断还给观众的电影观。由于图像时代的全面来临,暴力美学与现实世界呈现出越来越密切的关系,它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对美育造成了不少负面影响。暴力美学通过对暴力内容的美学化的处理,降低了作品的社会功能,宣扬人们内心潜藏的暴力倾向,放大了人们对血腥的本能嗜好。所以,尽管暴力影片在形式上炫目诱人,但它严重干扰了人的道德评价。视觉文化时代的到来,预示着美育在内容、特征和方法上发生着诸多变化。图像渗透至社会生活,以其感官性(直接作用于人的视觉和听觉)、生动性(图像使人身临其境)、普泛性(图像的接受不受主体自身文化条件的限制,最大限度地实现图像面前人人平等)等特点为人所接受,在带给人极大的感官享受的同时,实现了现代审美教育的目的。作为现代美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图像美育注重人的感性特征,在图像的审美接受过程中人的整个感性生命投入其中。但不可忽视的是,图像中“奇观化”和“暴力美学”对现代美育构成了冲击,这是视觉文化时代美育遭受的困境之一,这昭示着传统美育在现代化进程中应密切关注现代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与时代同步进行调整和改善。这样审美教育才能真正做到在视觉文化时代恢复人性完整,唤醒人的感性,建构全面和谐人格,按照美的内在尺度塑造人类文化的创造主体,促使人类文化健康发展。9下列不属于视觉文化对美育的负面影响的一项是(3分)(  )A.作为电影的一种表现手法,“奇观化”重场景而轻叙事,给人以视觉审美的震撼,契合视觉文化时代影像的诸多特征。B.“奇观化”带来了对美育的消解,使审美停留在视听享乐中,导致大众的被动思维和平面思维。C.“暴力美学”竭力弱化艺术作品的教化功能,干扰了人的道德评价,宣扬了人们内心潜藏的暴力倾向,放大了人们对血腥的本能嗜好。D.“暴力美学”美化了暴力内容,一定程度上放大了人们“嗜血”的本性,宣扬了人们潜在的暴力倾向,降低了作品的社会功能。解析:选C。该项说的是电影表现手法“奇观化”的特点,并非对美育的负面影响。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伴随着电子媒介广泛深入地向人类社会渗透,深刻地影响和规范着现代人的思维方式的表现形态是以文字和语言为中心的理性形态和生活世界的视觉化、图像化。B.当代视觉文化的表现形式为电影中的“奇观化”和“暴力美学”。C.“奇观化”这种电影表现手法是把“双刃剑”,既能满足观众追求视觉刺激的猎奇心理,带来审美的震撼,又忽视了作品所蕴涵的深层次的文化力量,导致当代大众思维方式的退化。D.“暴力美学”是在追求纯粹暴力趣味中发展起来的美学,是一种把美学选择和道德判断还给观众的电影观。解析:选D。A.与原文第一段文意不符。B.当代视觉文化的表现形式应该不止“奇观化”和“暴力美学”两种,应在“表现形式”前加上“重要的”这个限制词。C.说法绝对,应把“忽视了”改为“往往忽视”,“导致”改为“将导致”。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随着电子媒介广泛深入到社会生活中,一个“读图时代”必将到来,美育在内容、特征和方法上也会发生诸多变化。B.传统美育在现代化进程中虽然仍起着较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它本身有不足之处,在冲击之下其作用显得有些弱化。C.作为现代美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图像美育注重人的感性特征,而图像中的“奇观化”和“暴力美学”正是追求人的视觉刺激,因而是现代图像美育的具体体现。D.警惕视觉文化对美育的负面影响,改善“奇观化”的表现手法,反对“暴力美学”,有利于民族、国家的精神文明建设,进而促进整个人类文化的健康发展。解析:选C。文章说:“在图像的审美接受过程中人的整个感性生命投入其中。但不可忽视的是,图像中‘奇观化’和‘暴力美学’对现代美育构成了冲击,这是视觉文化时代美育遭受的困境之一。”(二)文学类文本阅读(2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秋以为期夏 磊已经中秋了,院子里的几株四季桂却迟迟没有开花,像是忘记了以往的约定。而每到这个时节,在老家生活的那段时光以及深藏心底的一些人和事,总是会在不经意的时候,像一缕秋天的晨雾一样轻柔地飘进我的梦里,纯净地覆盖在我的心上。每年,当连通着长江的河水由浑转清的时候,我知道秋天就要来临,水边的蓼花应该盛开了。其实在老家的时候,我并不知道那花叫蓼花,我们都称它狗尾巴花。这花在九月和中秋的时候开得最好,一大片一大片地簇拥在水沟边上,它茂盛得让人不太敢走近,生怕花丛里会有什么小危险;而它鲜艳得也让人不忍心去践踏,无人欣赏却干净水红。后来,9我在清人纳兰性德的词里读到这样两句:“燕子矶头红蓼月,乌衣巷口绿扬烟。”这才知道原来狗尾巴花就是蓼花,也叫红蓼。我那么多次在燕子矶的水边走过,却并不知道蓼花的花名和花语。也许是那时年纪还小的缘故,也许是那时还不曾懂得什么是离别和思念的滋味吧。直到从琼瑶笔下的紫薇口中听到“江南江北蓼花红,都是离人眼中血”这两句,才知道原来这不起眼的花竟代表了离愁别绪。在这个秋雨濛濛的上午,窗前独坐,我忽然那么想去找找蓼花,不知道它们是否还和昔日一样的鲜丽。这一刻我的心里安静极了,安静得让许多往事可以像水一样流淌出来,让许多生命中珍贵却不常想起的情景一幕幕地展开。这或许是伤秋情结吧。或许在秋风秋雨里是不可以读纳兰词的,可又一想,有谁能像这位大清第一公子一样,把人的那点心思那么深地看透又那么淡地吟出;有谁曾经在我后来也站过的地方写下过“红蓼月”呢?这么想着,心里竟泛起一片温暖的涟漪。喜欢纳兰的词真的就是从我知道他在燕子矶站过开始,有位朋友也喜欢他的词,我们曾相互提醒不要太深地去感受词境。的确,绝代公子虽英年早逝,却独领清词三百年,真的是不同凡响的人物,“家家争念《饮水集》,纳兰心事几人知”。我相信纳兰的才情覆盖了他的人生经历,同时也相信有人说的,读他的词读冷了窗外的纷飞暮雨,读瘦了风中的一枝寒梅。而我在秋天来读,却让我读暖了手中的一杯冷酒,心里的缕缕情思也早已随着细雨飘到了很远很远的地方。我没能找出第二首纳兰留给我家乡的诗词,而故乡留在我记忆中的除了许多刻骨铭心的人和事之外,却多了那一片片红蓼,于是每当梦回江南,色彩也明亮多了,这里有早春的油菜花,有小桥边的红药,有秋天里纷飞的芦花,还有点缀在瑟瑟芦花中的串串红蓼。秋天的美也许正是因为它承载了无数美丽的怀念。……写到这里的时候已是月上中天,这个时候我想起了许多美丽的约定,就像《氓》里的“秋以为期”。我想在这个秋天去看蓼花,去回想一段乡间旧事;想去读一首纳兰的词,在有些凄恻的词句里去寻找淡淡的柔情;我会在一个暖洋洋的午后去重读《国风》,和那时的人们一起为“杨柳依依”而陶醉,为“蒹葭苍苍”而惆怅。秋天因为有思念而减少了许多萧瑟,那么我要在这个时节去想一个人,去想当年我们在一起的那些日子,还要去问问这个人有没有也温暖地想起了我。院子里的桂花树沉睡在月色之中,如果它们还记得去年的约定,那么它们过不了多久一定会开花儿的。(摘自《散文》2022年第2期)从文中看,为什么蓼花“这不起眼的花竟代表了离愁别绪”?(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蓼花在秋季开得最好,容易触动人的伤秋思乡情怀;②蓼花鲜艳的红色容易让人联想到离人的血泪;③蓼花是“我”故乡的花。它触动了“我”作为游子的思乡之情。第四段中,为什么“我忽然那么想去找找蓼花”?请简析这句话在结构上的作用。(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原因:红蓼花是秋天故乡水边常见的花,它寄托着“我”的思乡怀旧之情;找到它,可以让“我”似乎觉得重回了故乡(或:找到它,可以让“我”一解思乡之苦)。作用:由上文对红蓼花的描写,引出下文对往事的回忆和思念之情。同样的诗,不同的人阅读,感受不同。有人说读纳兰的词“读冷了窗外的纷飞暮雨,9读瘦了风中的一枝寒梅”,而“我在秋天来读,却让我读暖了手中的一杯冷酒”。原因各是什么?试作分析。(6分)答:(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因为纳兰的词意境萧瑟,情感忧伤凄婉,读了往往给人以“冷”“瘦”的感觉,更让人感受到秋冬时节的悲凉愁思。(2)因为纳兰曾到过“我”的家乡,描写过故乡的燕子矶、红蓼花,读纳兰的词勾起“我”对故乡的回忆,让“我”心里泛起一片温暖的乡情。文章第九段,写出了“我”与秋天的哪些约定?这些约定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6分)答:(1)约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情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约定:①秋天里,要去看蓼花,以此回想一段乡间旧事;②秋天里,要去读一首纳兰的词,从中寻找淡淡的柔情;③秋天里,要去重读《国风》,与那时的人们同悲欢;④秋天里,要去温暖地思念并问候一位朋友。(2)情怀:①表达了怀念故乡、热爱故乡的深情厚意;②抒写了愿世间许多美丽的约定都能如愿的美好愿望。四、表达题(12分)有网友发了一条关于“幸福”的微博,内容如下:在一片火红的夕阳下,遥远的小山包上,坐着两位老人,他们的脸上雕刻着岁月的痕迹,头发渲染了时间的颜色,可是他们的手却紧紧地握在了一起,互相依靠着,彼此会意地一笑。你在生活中有类似的见闻吗?请你也写一条这样的微博。要求:①字数不得少于60字;②要求有细节;③至少用到一种修辞手法。(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1)修鞋工在快乐地鼓捣着那台有点破旧的补鞋机,滴滴嗒嗒响个不停,仿佛一支酣畅的旋律在流淌。即使从早到晚一桩生意都没有,他也总是眼睛笑眯眯的眯成一条缝。(2)一位三十左右的少妇,静静地坐在草坪上织毛衣。调皮的小狗弄倒了她的水杯后,她气急败坏,笨拙地追打;小狗无动于衷,敏捷地蹦跳。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4分)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小黑格尔与父亲一起在林中散步,走到一处僻静的地方,父亲问黑格尔:“孩子,除了小鸟的歌唱之外,你还听到了什么声音?”黑格尔仔细地听了一会儿,自信地回答:“我听到了马车的声音。”父亲说:“对,是一辆空马车。”黑格尔惊讶地问父亲:“我们都没看见。您怎么知道肯定是一辆空马车呢?”父亲答道:“从声音就能分辨出是不是空马车,因为马车越空,噪音就越大。”这一句看似平淡无奇的话,黑格尔铭记了一生。这则故事给了你怎样的启发?请简要分析。9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空马车噪音大,是因为它没有载物,重量轻。人如果缺少知识,没有智慧,肤浅空乏,就如同空马车一样。知识和智慧能增加生命的砝码和分量,会让人变得厚实而宁静。我们不要做“空马车”,要勤奋好学,要不断丰富充实自己。(2022·山东莱芜质检)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给这段文字添加一个标题。(4分)中新网2022年3月25日电 综合消息,当前,叙利亚局势持续动荡,危机不断蔓延,多国围绕这盘中东棋局展开博弈。联合国人权理事会23日通过涉叙决议案,谴责叙政府继续有组织地侵犯人民人权和基本自由;同日,欧盟外长会议决定再次扩大对叙制裁。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多国博弈叙利亚“棋局” 欧盟拟再扩大制裁范围五、作文(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仇富”是近年来被屡屡提及的字眼,被“仇”的对象包括政府官员、企业家,甚至一些专家、教授。7月19日,在湖南车展上,袁隆平为老伴挑选座驾,无意中透露出“已有六七辆车”。针对他坐拥六七辆车的新闻,网友则呈现众口一词地支持,甚至有网友直言:“给袁老配飞机都不过分。”为何会出现这种鲜明的对比和反差?人们仇视的真是“富裕”吗?请根据以上材料,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谈谈你的看法和感受,题目自拟,文体不限。9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8-25 22:31:02 页数:9
价格:¥3 大小:40.77 KB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