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课件
首页

高中化学专题二第一单元3溴碘的提取学案无答案苏教版必修1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5

2/5

剩余3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3溴、碘的提取【学习目标】1、了解从海水中提取溴、从海产品中提取碘的流程,理解其中的基本原理。2、比较氯、溴、碘单质的性质及其差异。【知识准备】1.氯、溴、碘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别为氟:氯:____________溴:碘:它们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共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单质的分子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观察】a.观察液溴,结合已学过的化学知识(如CCl4与溴水的萃取)说出几点溴单质的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观察碘单质试剂样品及如右图的实验(指纹趣味实验),说出碘单质的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识体系】一、氯、溴、碘单质物理性质的比较1.通常情况下的颜色和状态:F2、Cl2、Br2、I22.能溶于水,均易溶于有机溶剂二、氯、溴、碘化学性质的比较1.氯、溴、碘的置换观察实验,完成课本p.46“活动与探究”问题,并填写下列内容:(1)反应类型都是________________反应。*(2)请从反应的过程(例如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指出:a.Cl2、Br2、I2氧化性(得电子能力)的强弱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Cl-、Br-、I-还原性(失电子能力)的强弱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Cl-、Br-、I-离子的检验:与AgCl相似,溴和碘的银盐均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AgBr是一种浅黄色的沉淀,AgI是黄色沉淀。可以利用这种特征反应,确定Cl-、Br-、I-的存在,也可用于区分Cl-、Br-、I-。写出NaBr、NaI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探究】某无色溶液含有Na+,可能含有SO42-、Cl-、I-等三种阴离子中的两种,请设计实验验证溶液中的阴离子是什么?三、溴、碘的提取阅读课本p.46并回答问题:提纯冷凝③热空气②通Cl2①1.溴的制取:海水提取粗食盐的母液Br2(g)粗溴纯溴(1)原料为什么用提取粗食盐后的母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过程①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过程②利用了溴的什么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碘的制取干海带浸泡通氯气过滤萃取提纯(1)海水中蕴含大量的碘,为什么要用海带等海藻类植物提取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浸泡液中碘的存在形式是什么?__________(3)海水中提取溴时用热空气使Br2从混合液中逸出,而碘却用萃取的方法,为什么有这样的区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溴、碘及其化合物的用途阅读课本P.47“资料卡”,了解溴、碘及其化合物的应用实例。【课堂小结】【课堂反馈】1.氟、氯、溴、碘的单质中,常温下密度最小的是_________,受热易升华的是_______,熔、沸点最高的是_______,常温下呈液态的是_______,颜色最深的是________。2.鉴别某溶液中是含有Br-还是含有I-,可以选用的试剂较适合的是A.碘水、淀粉溶液B.碘水、四氯化碳C.溴水、淀粉溶液D.氯水、四氯化碳3.实验室里保存下列试剂,有错误的是A.浓盐酸易挥发,盛放在无色密封的玻璃瓶中B.硝酸银见光易分解,盛放在棕色磨口玻璃瓶中C.液溴易挥发,盛放在用水封的棕色瓶中D.碘易升华,保存在盛有水的棕色试剂瓶中【课外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适宜长期存放的是A.液溴B.氯水C.漂白粉D.氯化钠2.欲萃取碘水中的碘,不能作为萃取剂的是A.苯(不溶于水)B.酒精C.四氯化碳D.汽油3.向下列试剂中滴入AgNO3溶液能形成白色沉淀的是A.NaNO3溶液B.氯水C.KClO3溶液D.Na2CO3溶液4.化学“家庭小实验”是利用家庭日常生活用品进行化学学习和探究的活动,下列实验能利用家庭日常生活用品进行的是①证明马铃薯中含有淀粉②除去热水瓶中水垢③淀粉溶液是胶体A.①②③B.①②C.①③D.②③5.向MgBr2、KI的混合溶液中通入Cl2后,若溶液中含有Br2,则一定不会有A.C12B.Br-C.I-D.C1-6.把Cl2通入含有22gNaBr的溶液中,反应后加热,烘干得固体13.1g,则此固体成分为A.NaClB.NaCl和NaBrC.NaBrD.无法确定7.我国政府规定,国内销售的食盐必须加碘。关于碘盐的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食用加碘盐,以确保人体对碘的摄入量B.加碘盐中加人的是碘酸钾C.加碘盐中不能同时加入碘酸钾和碘化钾D.加碘盐中加入的是单质碘8.为了保存液溴,可以在试剂瓶中加一些A.汽油B.水C.四氯化碳D.氢氧化钠溶液9.能使溶液中溴离子数目增加的是A.把C12通人NaBr溶液中B.将溴水滴到过量的AgNO3溶液中C.把液溴滴到NaI溶液中D.把液溴滴到NaOH溶液中10.能使湿润的KI淀粉试纸变蓝的是:①溴水;②氯水;③碘酒;④氯化钾;⑤双氧水A.①②③B.①⑤C.①②③⑤D.③④⑤11.有W、X、Y三种气体是C12、HCl、HBr,但不知分别是哪种,已知W、X混合后无反应,则正确的判断是A.Y肯定不是HClB.W、X不能确定C.Y可能是HClD.Y不是C12,也不是HBr*12.某溶液中的Cl—、Br—、I—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4,要使溶液中的Cl—、Br—、I—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3:2,则通入的Cl2的物质的量是原溶液中I—的物质的量的A.1/2B.1/3C.1/4D.1/8二、填空题13.历史上曾用“地康法”制氯气。这一方法是用CuCl2作催化剂,在450℃利用空气中的氧气跟氯化氢反应制氯气。该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向碘化钾淀粉试剂中滴加少量氯水,试剂变成_____色,有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1)要除去氯化钠里混有的少量溴化钠和碘,可先将固体混合物,使碘,把碘除去;再将剩余残渣溶于水,向溶液中先,充分反应后,再加入适量的,分层后进行操作,最后将溶液蒸发结晶,即得到纯净的NaCl。(2)盛放溴水的试剂瓶不能用橡胶塞,其原因是;装碘的瓶子不能用铁盖,其原因是;不能用自来水配制碘化钾溶液,其原因是。*15.从海水中提取溴的方法之一是:①通人氯气把浓缩的溶液中的溴化物氧化,然后用空气把生成的溴吹出;②用Na2CO3溶液吸收吹出的溴,生成溴化钠、溴酸钠,溴化钠与溴酸钠物质的量之比为5∶1,同时放出CO2、;③向含溴化物的溶液中加硫酸溶液,溴又重新析出;④得到的溴中可能夹杂着氯,再加入FeBr3除去。依次写出上述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计算题16.将22gNaCl和NaBr的混合粉末溶于水,配成100mL溶液,向溶液中通人足量的Cl2后,将溶液蒸干,得到干燥固体的质量为17.55g。求:(1)原混合物中NaCl的物质的量的浓度。(2)参加反应中的Cl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17.为了防治碘缺乏病,国家规定每千克食盐中应含有40~50mg的碘酸钾。为了检验某种食盐是否为加碘的合格食盐,某同学取食盐样品428g,设法溶解出其中全部的碘酸钾。将溶液用硫酸酸化并加入足量的碘化钾淀粉溶液,溶液呈蓝色,再用0.03mol·L-1的硫代硫酸钠(Na2S2O3)溶液滴定,用去18.00ml时蓝色刚好褪去。试通过计算说明该加碘食盐是否为合格产品。有关反应如下:KIO3+5KI+3H2SO4=3I2+3H2O+3K2SO4I2+2Na2S2O3=2NaI+Na2S4O6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化学
发布时间:2022-08-25 10:32:53 页数:5
价格:¥3 大小:111.74 KB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