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课件
首页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第一单元同步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1

2/11

剩余9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第一单元同步检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原始社会亦称“原始公社”“原始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形态。原始社会时期,人类经历了从采集渔猎到农业生产的过程。下列属于采集渔猎时期的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的是(  )A.依靠自然界现成的动植物为生B.开始驯化野生动物发展畜牧业C.女子在农业生产中退居从属地位D.人类从迁徙过渡到定居2.湖南常德澧县城头山古城遗址是中国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内涵最丰富的古城址。其中发现的距今约6500年的水稻田遗址,是当今世界上发现的历史最早、保存最好的水稻田遗址。这一考古发现最能反映出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哪一特点(  )A.精耕细作,男耕女织B.各地区农业发展不平衡C.独立发展,自成体系D.家庭生产,自给自足3.我国古代历法起源很早,原始社会末期可能已出现原始历法。夏朝时,我国就有了历法《夏小正》,商朝改进为“殷历”。这表明(  )A.原始历法诱导了原始农业的出现B.古代重视利用物候知识发展农业C.原始历法适应了小农经济的发展D.农业的出现和发展形成农时观念4.世界农业文明的起源是多元化的。下列关于世界农业起源中心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从世界范围看,农耕主要起源于南亚、北美洲和西欧第11页共11页\nB.东亚是世界农业起源中心之一,而中心主要在中国C.西亚是世界农业起源中心之一,最早培植了水稻和小麦D.中国是世界农业起源中心,最早种植水稻、粟,最早驯化了骆马5.世界的发展是由世界各地区的文明汇聚而成的,各地区的发展促进了世界文明的进步。世界各地文明的出现与各地区古代农业的发展有关,下列选项中对应正确的是(  )A.两河流域—大麦、小麦B.尼罗河流域—大麦、骆马C.古希腊—甘薯、葡萄D.美洲—橄榄、甘薯6.文献史料述及西周的土地制度,有“溥天之下,莫非王土”,以及“有天子存,则诸侯不得专地也”的记载。这反映了(  )A.土地名义上为国家公有B.土地实际上为周王占有C.诸侯将公田据为己有D.井田制下地权合一的现象7.17世纪欧洲一本书中记载了马铃薯、甘薯等农作物品种,它反映出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是(  )A.商路和国际贸易中心的转移B.洲际之间农业物种的交流C.美洲传统社会遭到巨大破坏D.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加速8.假如你是生活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一位欧洲商人,根据“物以稀为贵”的道理,你最有可能将下列什么产品运到欧洲市场上出售(  )A.亚洲的丝绸B.古希腊的葡萄C.美洲的玉米D.亚洲的瓷器第11页共11页\n9.唐朝时广东地区的农民以种植水稻为主,而到明清时期,出现了“乡民以种稻收薄”“将土地多种龙眼、甘蔗、烟叶、青靛之属,以致民富而米少”。这一变化(  )A.缓解了人多地少的矛盾B.是农作物商品化的结果C.是小农经济解体的表现D.是重农抑商政策松动的结果10.1693年,康熙帝患疟疾,服御医药无效。欧洲传教士献上原产于美洲的金鸡纳,康熙帝服用后身体痊愈。这反映了(  )A.传统商路和国际贸易中心转移B.闭关自守政策下朝贡贸易繁荣C.殖民扩张使美洲社会遭到破坏D.新航路开辟后洲际间物种的交流11.玉米很久以前就在美洲种植,15世纪末16世纪初漂洋过海来到了欧洲,随后在意大利、法国等地较早地被引种。到17世纪,玉米成为仅次于小麦的粮食作物,传遍欧洲各国。玉米不仅可以作为人的粮食,而且还可以作为牲畜的饲料。玉米得以在欧洲大片种植的前提是(  )A.世界各地联系加强B.欧洲人的生活需要C.玉米的价值与功用D.欧洲人开放的理念12.农业现代化是指用先进的农业机械和农业技术改造传统的落后农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农业机械在法国的使用情况是(  )A.以大型为主B.以中型为主C.以小型为主D.大、中、小型相结合13.《礼记·王制》云:“丰年不奢,凶年不俭。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非其国也。”材料说明周朝的统治者(  )A.要求百姓生活勤俭节约B.鼓励消费以促进农业生产发展C.大力倡导重农抑商政策D.提倡国家要建立粮食储备制度第11页共11页\n14.2004年末我国全国粮食商品库存总量1547亿千克;到2015年7月我国的粮食库存总量超过4500亿千克,到当年末库存更是突破5000亿千克。对现代中国粮食储备技术的认识正确的是(  )A.利用地窖和陶器来存储粮食B.使用机械通风储粮技术C.使用机械制冷低温储粮技术D.低温、低氧等储藏技术应用范围小15.2009年,《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宣言》指出:“遭受饥饿和贫困折磨的人数现已逾10亿,这一事实让我们感到震惊。……粮食安全、农业和农村发展方面长期投资不足所产生的影响,又因近期粮食、金融和经济危机等因素而雪上加霜。”下列选项中对世界饥饿问题的认识正确的是(  )A.粮食增长速度落后于人口增长速度B.世界缺乏解决饥饿的措施C.从事农业的人口严重不足D.食物储备技术的落后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第16题11分,第17题12分,第18题12分,第19题10分,第20题10分,共55分)16.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有了较大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当时人们已认识到水与土是农业的基础,“食之所生,水与土也”。宋国的农业灌溉条件也比较优越,宋国内有睢水、获水、汳水等水流,当时人们在睢水筑起堤防,旱时便可决水灌田。这些水流不仅有利于宋国的农田灌溉,也促进了水上交通的便利。——摘编自新民《春秋战国时期的宋国经济》材料二 “西门豹引漳水溉邺,以富魏之河内。”“(郑国)凿泾水自中山西邸瓠口为渠,并北山东注洛三百余里……渠就,用注填阏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古代容量单位)。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因命曰郑国渠。”——(西汉)司马迁《史记·河渠书》(1)根据材料一,分析宋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5分)第11页共11页\n(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商鞅变法的有关知识,说明战国时期水利工程修建的主要意义。(6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中国是大豆的故乡,甲骨文中就有关于大豆的记载。先秦时期,大豆栽培主要是在黄河中游地区,“豆饭”是人们的重要食物。《齐民要术》通过总结劳动人民长期的实践经验,认识到大豆对于改良土壤的作用,主张大豆与其他作物轮种。唐宋时期的文献中都有朝廷调集大豆送至南方救灾、备种的记录,大豆的种植推广到江南及岭南……从古至今,各式各样的豆制品是中国人喜爱的食物,提供了人体所需的优质植物蛋白。1765年,大豆引入北美,最初作为饲料或绿肥。19世纪60年代,豆腐在美国开始被视为健康食品。19世纪末,大豆根瘤的固氮功能被发现,在美国干旱地区推广种植,至1910年,美国已经拥有280多个大豆品种。1931年,福特公司从大豆中开发出人造蛋白纤维,大豆成为食品工业、轻工业及医药工业的重要原料。1954年,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种植面积超过一亿亩。大豆在南北美洲都得到广泛种植,美洲的农田和中国人的餐桌发生了紧密联系。——摘编自刘启振等《“一带一路”视域下栽培大豆的起源和传播》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历史上种植利用大豆的特点和作用。(4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大豆在美国广泛种植的原因。(4分)(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物种交流的积极意义。(4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目前,美国农场的平均规模已经达到176公顷,其中大农场已经达到1200—1600公顷。机械化技术、资金密集型经营已经成为主要的经营方式。在农业发展过程中,行业分工越来越细,产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农场规模的扩大也促进了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农场的专业化比例很高,棉花农场专业化比例为79.6%,蔬菜农场87.3%,大田作物农场81.1%,园艺作物农场98.5%,果树农场96.3%,肉牛农场87.9%,奶牛农场84.2%,家禽农场为96.3%。——摘编自罗志刚《从城镇体系到国家空间系统》材料二 中国农业小规模经营长期存在,规模效益亟待提高,迫切需要运用信息技术探索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规模化路子,充分发挥互联网平台集聚放大单个农户和新型经营主体规模效益的作用。农产品价格提升空间有限,第11页共11页\n转移就业增收空间收窄,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迫切需要运用信息技术发展农业农村新经济,充分发挥“互联网+”开辟农民增收新途径的作用。——摘编自《我国现代农业现状及前景预测》(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现代农业的特点。(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8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经济伦理视域下的古代食品安全治理经验,对今天的食品安全道德治理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春秋时的管子认为,“是故非诚贾不得食于贾,非诚工不得食于工,非诚农不得食于农,非信士不得立于朝”。在古代中国的商业中,很早就有食品质量和数量保证的要求,即不允许出售假货次品,不可以缺斤少两。如果经商者手中有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是不许出售的,一旦出售假货次品,不仅违背道德,而且违背法令。——摘编自蒲丽娟、王伟《经济伦理视域下的古代食品安全治理及启示》材料二 鉴于食品安全规制不足导致的食品安全问题,美国的媒体和美国医学会等团体大力推动美国食品安全规制改革。在他们的努力下,美国公众对于政府监管的态度发生了变化——他们要求政府实施监管,尽管大部分监管不是以消费者为中心。1927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诞生。1934年,罗斯福实施新政,不到100天,先后出台了15个干预经济的法案。出于危机时期保护消费者、重树消费者信心的需要,修改充满漏洞不合时宜的《纯净食品药品法案》得到了包括最高领导、相关利益团体和普通公众的一致认可,但激烈的利益冲突使新法案迟迟无法得以通过。1938年6月1日,在美国医学会等团体的推动下,《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法》生效,这部法律为美国的食品与药品生产、销售和监管奠定了基本框架。——摘编自时洪洋、廖卫东《西方规制理论变迁与食品安全规制》(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有关食品质量管理的要求。(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食品安全规制建立的主要原因。(6分)20.阅读材料,完成下面要求。材料 人们的衣、食、住、行、用等,是人们生活方式的一种表现,既与文明发展的程度相关,也与文明的发展和交流关系密切。序号历史材料第11页共11页\n13000年前,中国的水稻传到朝鲜、越南,2000年前传到日本。公元5世纪,传到西亚,后经非洲传到欧洲、美洲以至全世界2西汉时,印度的黄瓜,地中海的香菜,西亚、北非的蚕豆传入中国。16世纪,辣椒传入中国湘、鄂、川等省份3公元6世纪,中国蚕桑技术传入古诃陵园(今爪哇岛);据史书记载,三国时扶南(今柬埔寨)的男人还有裸体的,后经中国使者康泰劝说,扶南国王下令男子用丝绸做筒裙遮体,改变了裸体的习俗。到汉朝时,中国的筷子开始传到朝鲜;越南人使用筷子,大约也是汉朝时从岭南传入的4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的玉米、马铃薯、花生等传到欧洲、亚洲和非洲,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欧洲移民将马、牛、羊等传入美洲,极大地改变了美洲的动物群落,推动了农业的发展5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欧洲贵族食用的茶、巧克力等平民化。生活节奏变快,华丽不实用的衣服被淘汰619世纪,电报、电话的产生,使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资讯。电车便于人们前往运动场、公园和舞厅,享受生活7鸦片战争后,西式服装、饮食和婚礼在一些城市流行。20世纪初,汽车、电车在中国出现。1912年,中华民国公布《礼制》,规定“男子礼为脱帽鞠躬”820世纪中期以来,计算机成为人们生活的帮手,出现了网上购物、视频聊天等新的生活方式,现代化通信手段缩短了人们之间的距离9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食物种类丰富,讲究营养均衡。住房面积扩大,公共设施现代化,环境优美。休闲娱乐、注重环保、讲究卫生成为大众生活新时尚——据赵翰生《中国古代纺织与印染》等整理选取上述表格中的历史材料(至少三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文明与生活习俗的关系提炼主题,并加以简要论述。(要求:论述不得照抄材料,字数200字左右)(10分)1答案:A第11页共11页\n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采集渔猎时代人们的生产与生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原始农耕和畜牧出现以前,人类依靠自然界现成的动植物为生,故A项正确;B、C、D三项都是农业出现之后人类生产与生活的表现,故排除。2答案:C3答案:D解析:历法是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原始历法的出现与农业出现有关,我国距今约1万年前就开始出现原始农业,而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历法也取得较大的成果,故选D项。A项因果倒置,说法错误,排除;题干材料探讨的是历法与农业生产之间的关系,B项在题干材料中未体现,排除;小农经济在春秋战国时期产生,排除C项。4答案:B解析:从世界范围看,农耕主要起源于西亚、中美洲和东亚,排除A项;东亚的黄河中上游是粟的发源地,长江中下游的居民在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B项正确;最早培植水稻的是中国,排除C项;最早驯化骆马的是南美印第安人,排除D项。故选B项。5答案:A解析:两河流域和尼罗河流域的农业区主要种植大麦和小麦,饲养山羊、绵羊、牛等家畜;古希腊种植葡萄和橄榄;中美洲是甘薯的原产地,南美印第安人驯化了骆马,故A项正确。B、C、D三项错误。6答案:A解析:题干材料“溥天之下,莫非王土”“有天子存,则诸侯不得专地也”强调了周天子对土地的所有权,故A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实行奴隶主土地国有制,周天子名义上占有全国的土地,故B项错误;题干材料未涉及公田、私田的相关信息,故C项错误;井田制下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并非完全一致,故D项错误。7答案:B解析:马铃薯、甘薯等农作物原产于美洲,但其在17世纪欧洲的书中出现,说明洲际间的物种进行了交流,B项正确;题干材料与商路和国际贸易中心的转移无关,A项错误;题干材料没有涉及新航路开辟对美洲社会的破坏,C项错误;题干材料仅仅提及新航路开辟引发的洲际间物种的交流,没有涉及欧洲资本原始积累,D项错误。8答案:C第11页共11页\n9答案:B解析:题干材料“收薄”“民富”主要体现的是获利问题,与“缓解了人多地少的矛盾”无关,故A项错误;根据题干材料“明清时期”“多种龙眼、甘蔗、烟叶、青靛之属”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后,玉米、甘蔗等作物传入中国,在丰富了食物种类的同时,对中国的经济和贸易也产生了影响,B项正确;鸦片战争后小农经济开始解体,故C项错误;重农抑商政策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重要经济政策,明清时期政府依然固守重农抑商政策,故D项错误。10答案:D解析:由题干材料时间“1693年”可以看出,此时处于新航路开辟以后。题干材料“欧洲传教士献上原产于美洲的金鸡纳”反映了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各大洲之间的物种交流,故D项正确;“传统商路和国际贸易中心转移”是新航路的开辟对欧洲产生的影响,而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对亚洲的影响,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反映的是传教士上贡的药品治愈了康熙帝的疟疾,而不是政府的官方贸易行为,故B项错误;题干材料没有涉及对美洲的破坏,故C项错误。11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材料“15世纪末16世纪初”“到17世纪”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各地区之间的联系不断加强,原产于美洲的玉米等作物传入欧洲,故A项正确。12答案:B解析:由于各国国情不同,农业机械的规模也不相同。美国农业机械以大型为主,法国以中型为主,日本以小型为主,中国则是大、中、小型相结合,故B项正确。13答案:D解析:“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非其国也”大意是:国家的物资储备,不够九年用就是不富足,不够六年用就会告急,不够三年用就不成为国家了。题干材料说明周朝的统治者主张建立国家粮食储备制度,故D项正确;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国家粮食储备的重要性,没有涉及百姓生活勤俭节约,排除A项;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国家粮食储备的重要性,没有涉及鼓励消费,排除B项;题干材料与重农抑商无关,排除C项。14答案:C解析:我国粮食库存总量的增加与我国储粮技术的发展分不开的,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采用机械制冷低温储粮技术,故C项正确;A第11页共11页\n项是原始农业社会人们的储粮技术,故排除;B项是20世纪50年代美国采用的技术,排除;D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15答案:A16参考答案:(1)原因:重视水利兴修和农业灌溉。(2)主要意义: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相继修建大型水利工程,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商业、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使诸侯国富强起来,强大的诸侯国兼并弱小的诸侯国,有利于局部统一的实现;秦国通过商鞅变法,鼓励耕织,兴修水利,国力增强,最终统一六国。17参考答案:(1)特点:我国人民最早培育、驯化;种植范围从中原推广到南方,开发出各种豆制品;农书对劳动人民实践经验的总结与推广,政府推动。作用:民众重要的食物来源,使中国人的食物结构合理化;推动了中国农业的发展,备荒物资。(2)原因:世界各地的联系加强,世界市场的推动;大豆是一种优良作物品种,适宜种植;科学技术进步,大豆的用途得到广泛开发。(3)积极意义:物种交流是世界文明交流的重要方式;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有助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18参考答案:(1)特点:规模经营,呈现专业化趋势;机械化,资金密集型经营方式;分工较细,朝产业化、集约化方向发展。(2)问题:经营规模小,农业机械不能普及;信息技术落后,缺乏与市场的联系;农产品价格低,农民收入少,劳动力转移困难。措施:普及农业机械的使用,加速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规模经营,走农业产业化之路;政府引导,关注市场需求;关注“三农”问题,加大政策、技术支持。19参考答案:(1)要求:遵守“义”这一道德准则,以义取利;坚持诚实守信;注重买卖公平,反对缺斤少两;反对假货次品,保证食品安全。(2)原因:美国媒体和医学会等团体的推动;民众要求政府加强监管;国家对经济的干预;食品安全领域加强了立法。20参考答案:示例:材料序号:5、6、8、9主题:文明发展推动生活习俗的进步。第11页共11页\n论述:19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俗。人们的服饰从区分等级到简洁实用,并日益大众化、多样化;人们的饮食习惯不断改变;宽敞舒适的家居环境成为人们的首选;火车、汽车、飞机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电报、电话、互联网改变了人们沟通和获取信息的途径;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时间观念、平等意识增强,健康、优质和精神愉悦成为时尚;社交礼仪、婚丧习俗不断现代化。由此可见,文明的进步是生活习俗进步的推动力。其他主题举例,仅供参考:(1)文明交流改变了各国的生活习俗。(1、2、3、4、7)(2)生活习俗变迁推动文明进步。(3、4、5、7)第11页共11页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2-08-15 09:00:04 页数:11
价格:¥5.55 大小:54.16 KB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