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课件
首页

第3单元丰收了__100以内数的认识信息窗3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及一位数教案(青岛版六三制一下)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5

2/5

剩余3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及一位数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等多种形式,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加减一位数,并且能够熟练进行口算。 2.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培养探究、思考的意识和能力,体会算法多样化。 3.感受计算与生活、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教学重难点: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教学过程:课前谈话:同学们,信息窗2老师带同学们去果园摘石榴,还给几位摘石榴的同学当了一回小裁判,大家都表现非常棒,今天老师再带着大家一起去小阳家的菜园里去帮小阳摘南瓜,看看今天在菜园里又会发生什么故事呢?(板贴:摘南瓜)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谈话:菜园里一片丰收的景象,仔细看图,图上都有什么? 预设:菜园里南瓜丰收了,结了很多大大的南瓜;小阳和他的爸爸、妈妈在菜园里摘南瓜。 追问:再来仔细观察情境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预设:妈妈摘了30个南瓜;小阳摘了6个南瓜。 2.谈话:同学们观察的可真细心,你能不能结合其中两条数学信息提一个用加法解决的数学问题?(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适时板贴) 3.谈话:我们先来看第一个问题,“爸爸和妈妈一共摘了多少个?” 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用到哪两条数学信息? 预设:爸爸摘了40个南瓜;妈妈摘了30个南瓜。 追问:怎样列式? 预设:40+30=(板书)追问:为什么要用加法来做? 预设:把两部分合起来就要用加法。 谈话:要求“爸爸和妈妈一共摘了多少个南瓜?”实际上就是把40和30合起来,也就是求40加30的和是多少。 【设计意图:上课伊始,为学生呈现菜园里摘南瓜的景象,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自然、生活的密切联系,为后面的研究学习做好铺垫。】 5\n二、算法交流,分析比较 1.教学“两位数加整十数” (1)小组合作,初步感知 谈话:先来看第一个算式,40+30=等于多少呢?请同学们自己想办法来算一算,并且把你的想法和同桌进行交流。你可以借助手中的学具也可以联系以前的知识,我们看哪个小组能想到更多的好方法。学生自主探索,教师巡视指导。 (2)展示交流,理解算理 谈话:谁愿意把你的算法和大家分享? 预设1:用数一数的方法。从40向后继续数50、60、70。 谈话:你是十个十个数的。真厉害!(板书:数一数) 预设2:用摆小棒的方法。用4捆小棒表示40,用3捆小棒表示30,4捆和3捆合起来是7捆,也就是70。(板书:摆一摆) 谈话:讲的真清楚,摆的也好。你听懂了吗?还有其他方法吗?  预设3:用计数器。先拨40,然后在十位上拨3个珠子表示3个十,和刚才的4个十合起来,现在计数器上的数是40。 谈话:大家看明白了吗?用计数器拨一拨也能帮助我们计算出40+30的结果。(板书:拨一拨) 预设4:40表示4个十,30表示3个十,4个十加3个十是7个十,7个十就是70。 谈话:不借助任何学具直接说数的组成就能计算出得数,真了不起。(板书:说组成) (3)观察比较,优化方法 谈话:刚才我们通过数一数、摆小棒、拨计数器以及说数的组成的方法都能计算出40+30=70。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方法,你们真是爱动脑筋的孩子!这几种算法,你比较喜欢哪一种呢,为什么,说说你的理由? 预设:用数的组成来计算最快、最方便。 谈话:用你喜欢的算法来解决以下几个问题,并且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出示:10+50=   60+30=   30+70= 小结:用说组成的方法又快又准确的帮助我们完成了这些题目。 2.教学“两位数加一位数” (1)方法迁移,独立探索 5\n谈话:刚才我们解决了“爸爸和妈妈一共摘了多少个?”这个问题,“妈妈和小阳一共摘了多少个?”这个问题怎么列式呢? 预设:30+6= 谈话:30+6又该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开动脑筋想一想,如果有困难,可以再请小棒和计数器帮帮咱们。 学生尝试独立计算。 (2)展示交流,理解算理 谈话:谁愿意把你的算法和大家分享? 学生可能会想到以下的方法: 预设1:用数一数的方法。30向后一个一个的数,30、31、32……36。 预设2:用摆小棒的方法。用3捆小棒表示30,6根小棒表示6,合起来是36。 预设3:用计数器。先拨,30,然后在个位上拨6个珠子表示6个一,和刚才的3个十合起来是36。 谈话:“数一数”、“摆一摆”和“拨一拨”为我们提供了几种不同的思考方法,你还有更简便的计算方法吗? 预设4:不用借助学具,计算“30+6”想数的组成就能计算出得数,3个十和6个一合起来是36。 谈话:你想到了刚才讲的“说组成”的方法,直接就算出结果了,你很会借用方法。 (3)提升方法,沟通联系 谈话:刚才我们解决“30+6”的过程中,同学们想到了多种方法,回忆一下,哪一种最快、最方便,说说你的想法。 预设:“说组成”的方法在解决两个问题的时候都是最快的,它不需要借助任何学具,很方便也很实用。 谈话:同学们你们很会思考,你们不仅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而且通过自己的思考寻找到了其中最简单好用的方法。你能根据刚才总结的方法自己来解决 “爸爸和小阳一共摘了多少个?”这个问题吗?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预设:40+6=(板书) 谈话:刚才学习了这么多知识,我们来做一个“快速抢答”小游戏放松一下吧。 出示:30+7=    70+9=   3+40=    56-50=   23-3= 3.教学“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 5\n谈话:“56-50”和“23-3”这样的题目你会计算吗?你是怎样计算的? 预设:虽然是减法也可以用数的组成的方法来解决,“56-50”从5个十、6个一里去掉5个十,还剩6个一,得数就是6;“23-3” 从2个十、3个一里去掉3个一,还剩2个十,得数就是20。 小结:你灵活的借用了说组成的方法解决了新知识,真让我们佩服。“说组成”这种方法在加法和减法的计算中都可以帮助我们计算。 【设计意图: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为学生提供探索的空间,让学生自己尝试解决问题,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讨论交流,很自然地形成了算法多样化的局面。通过大胆猜测、动手实践、算法交流进一步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提高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发展思维。】 三、沟通优化,促进发展 1.谈话:回顾刚才这几个算式,“40+30”是整十数加整十数,“30+6”和“40+6”是整十数加一位数,“56-50”是几十几减几十,“23-3”是几十几减几。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板贴课题: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加减一位数) 2.谈话:谁能说说计算刚才这些题目的时候我们都是怎样计算?同位讨论。 预设:用数的组成的方法来帮助我们计算。 3.小结:同学们刚才经过你们自己的思考已经探索出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加减一位数的方法了,下面用你总结的方法再来解决几个问题吧。 四、联系实际,灵活运用 1.谈话:小阳的伙伴们正一起帮忙往车上搬运南瓜,干得热火朝天。出示:小丽搬了20个南瓜;小红搬了9个南瓜;小阳搬了30个;小弟弟搬了7个。 谈话:男孩和女孩分别搬了多少个?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结合学生回答,引导学生用数的组成的方法来计算。 2.谈话:收获的南瓜、玉米和石榴一同运到了市场上,瞧,他们现在在做什么?你会用列式帮他们算一算还剩了多少果实吗?3.谈话:丰收的果园还有着许多成熟的果子,猜猜果实后面挡住的数字是几?猜对了5\n你就能摘到这个果子。 出示:苹果 +50=65,45-桔子=40,69-60=香蕉,48-葡萄=8 【设计意图:此环节我设计了三个层次的练习。在有趣的故事情境中,引导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算理的理解,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深刻的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五、课后总结,反思提升 谈话:刚才我们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了生活中的问题,大家可真了不起。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 学生可能回答:我学会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了。教师适时追问:你都学到了什么方法? 学生也可能回答:我学会提问了;我学会把学过的知识和新的知识联系在一起;我感觉和同学一起合作学习很快乐;数学知识在生活中很有用。谈话:希望大家将今天学过的数学知识灵活运用在今后的计算中,让它来帮助你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有趣数学知识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快乐! 【设计意图:以教材丰收园为依托,着重让学生自己来谈本节课的收获,在亲切的师生交流氛围中关注知识、能力、方法和学生的感受。培养学生回顾梳理、自我反思、全面概括的能力。同时引导学生沟通前后知识的联系,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5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小学 | 数学
发布时间:2022-07-09 12:38:02 页数:5
价格:¥3 大小:33.00 KB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