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课件
首页

北师大版一上数学整理与复习15整理与复习(二)教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4

2/4

剩余2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整理与复习(二)。(教材第52~56页)1.掌握不同的数数方法。2.结合具体的情境图,发现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3.在参与数学活动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认识到数学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重点:结合具体的情境图,发现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难点:在参与数学活动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课件。师:同学们,这几位同学在激烈地讨论什么呢?我们也一起参加吧!(课件出示:教材第53页第一幅图)学生可能回答:•他们在互相说自己学会了什么。•他们在说自己满意的是什么。•他们在说自己表现好的方面。•我学会了好几种数数的方法。•我能从情境图中收集数学信息,还会提出问题。•我也会提问题,还会解决问题呢。……师:同学们还真学会了不少知识呢。这说明你们在长大,这些成绩都是大家的成长足迹,只要我们每天都努力,相信会取得更好的成绩。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自己取得的成绩,把所学的知识加以系统地整理,这本身就是一种提高,能激发学生继续努力学习的动力,因此引入新课借助了情境图让学生参与讨论,鼓足了学生学习的劲头。 1.提出的问题。师:同学们,虽然我们进步了,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要记住“学无止境”,意思就是说,学习是不能停止的。想一想,还有我们没有解决的问题吗?你有哪些疑问呢?记录下来,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慢慢找答案。师:看看这些同学的疑问,你是怎么想的?(课件出示:教材第53页第二幅图)学生可能回答:•我也不知道0是不是最小的数。•生活中的数应该很多很多,就像天上的星星,数也数不完。•有最小的数吗?有最大的数吗?它们分别是多少呢?•加法可以换成减法,减法也可以换成加法。就像我左手伸出3个手指,右手伸出2个手指,一共是5个手指,写成算式是3+2=5,也可以写成2+3=5;还是这5个手指,我收回右手的2个手指,就剩左手的3个,写成算式就是5-2=3;同样,如果收回左手的3个手指,剩下右手的2个,写成算式就是5-3=2。师:说得真好,知道加法和减法可以互换,还举出了实例,真棒!举例子也是我们学习中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你也可以用实例证明你的说法是正确的。来,接着说。•我也纳闷,为什么一大堆棉花还没有一小块铁重呢?•物体的轻重跟什么有关呢?师:这些问题如果现在你还没有找到答案,那就要努力学习,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会一个一个地攻破这些难题。设计意图:激发学生质疑,引导学生思考,为后续学习注入动力。2.解决问题。师:不明白的问题先记录下来,日后逐渐解决。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白学习是为了运用,体会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领悟“学以致用”的道理。师:同学们真是长大了,知道了自己的成功之处,更难能可贵的是发现了自己不懂的问题,确定了自己今后要努力学习,攻克这些难题。  整理与复习(二)    成长的足迹:     问题:我学会了……     0是最小的数吗?           最小的数是几?最大的呢?A类看图列式计算。 ○=    ○=○=    ○=(考查知识点:10以内的加减法;能力要求:能看懂图意列式并正确计算。)B类搭积木。(1)把小动物搭的正方体的块数填在里。(2)把搭的正方体的块数用“>”或“<”表示出来。○○○○(考查知识点:数数和比较数的大小;能力要求:能正确地数数,并比较数的大小。)课堂作业新设计A类:3+7=10 7+3=1010-3=7 10-7=3B类:(1)5 9 1 8 3(2)9>8>5>3>1或1<3<5<8<9教材习题教材第56页“习题”: 9.略10.(1)有3个小朋友在荡秋千,有2个小朋友在玩跷跷板,有4个小朋友在玩滑梯。有4个女同学,有5个男同学。(2)一共有多少人?3+2+4=9或4+5=9玩跷跷板的和玩荡秋千的一共有多少人?3+2=511.3+4-2=55+2-3=4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小学 | 数学
发布时间:2021-10-08 18:06:42 页数:4
价格:¥3 大小:238.09 KB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