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课件
首页

人教一上数学第5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5.加减混合教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4

2/4

剩余2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5加减混合一课时教学内容加减混合教材第67页的内容及练习十五。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混合计算的数学问题的过程,直观地理解加减混合计算的意义。2.掌握加减混合算式的计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1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计算。3.初步学习用加减混合计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体会加减混合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重点难点掌握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计算。教具学具课件(或投影),小棒等。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先计算下面各题,然后说一说计算顺序。3+2+1=    5+3+2=8-2-3=10-5-3=二探究新知1.学习例1。(1)先出示湖里有4只天鹅,又飞来3只天鹅的画面。启发:这幅图反映了什么内容,你能提出一个什么数学问题?引导说出:湖里有4只天鹅,又飞来3只,可以提出“湖里一共有几只天鹅?”这个问题。提问:怎样求湖里一共有几只天鹅?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板书:4+3(2)再显示从7只天鹅里飞走2只的场面。提问:湖里的天鹅只数发生了什么变化,现在还有几只天鹅?老师配合学生说的在4+3后面板书“-2”,把算式写完整:4+3-2。提问:为什么要在4加3的后面减2?引导说出:因为湖里原来有4只天鹅,飞来3只后又飞走2只,只有从原来的4只和又飞来的3只这两部分合起来的总数里减去飞走的2只,才是剩下的只数。(3)引导学生结合画面,说一说算式4+3-2所表示的意义。(湖里原来有4只天鹅,飞来了3只,又飞走了2只,求现在有天鹅的只数) (4)学习4+3-2的计算顺序和方法。引导学生讨论:结合图上的天鹅只数的变化过程,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组织汇报、交流计算方法。根据学生说的出示:4+3-2并标明计算顺序:提问:第二步是几减2,为什么呢?引导回答:第二步是7减2,因为第二步是用第一步两个数相加的得数减去2,也就是从7只里又飞走2只,所以用7减2。2.学习例2。(1)出示“湖里有4只天鹅,飞走了2只后,又飞来3只”连续变化的画面。(2)引导学生根据画面说图意,写出算式。结合学生说的板书:4-2+3=启发思考:上面的算式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引导说出:先算4-2=2,再算2+3=5,配合学生说的出示思维线。提问:为什么要先算减法?引出:因为只有用减法先算出从4只天鹅中飞走2只还剩下几只,才能再算出又飞来3只后,湖里现在一共有多少只天鹅。提问:算第二步时是把哪两个数相加?引出:第二步是用第一步4-2的得数2和3相加,然后填空。(3)引导学生总结加减混合计算的运算顺序。计算加减混合算式,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三课堂作业新设计1.教材第67页的“做一做”。(1)引导学生摆小棒,先在桌子上摆6根小棒,然后再摆3根,最后又拿走4根。(2)让学生根据摆小棒的过程,准确地把算式6○ ○ = 填写完整,并在最后的里填上得数。(3)让学生结合摆小棒的过程说一说算式6+3-4=5所表示的意义和计算顺序。2.练习十五的第1题。先让学生观察插图,明确要求,然后用线把算式和得数连起来。3.练习十五的第2题。由学生独立完成,老师检查,指导学生写算式的格式。4.练习十五的第3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巡视指导,最后交流计算方法。5.练习十五的第4题。老师先明确要求,然后由学生独立完成。6.练习十五的第5题。 这是一道游戏性质的习题,练习时可设计成一种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实际感受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的过程,提高计算能力。四思维训练1.练习十五的第6题。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3+2+(  )=9   2+(  )+4=85-0-(  )=39-4-(  )=0参考答案课堂作业新设计1.6+3-4=52.略3.4+5-7=2 3+7-2=8 抄写略4.10 2 9 6 4 15.横行:8 竖列:8 横行相加:10 8 9 竖列相加:8 9 106.6 10 5 8  9 6 2思维训练1.4 3 1  2 5 02.4 2 2 5板书设计加减混合  加减混合运算,无论是先加后减,还是先减后加,都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先算第一步,然后用第一步的结果和第三个数相加(减)。备课参考教材与学情分析加减混合在编排上与连加、连减基本相同,也是配合例题各安排了一幅情景图,用图帮助学生理解加减混合的意义和计算顺序,同时还在算式中用线标明计算顺序和第一步算出的得数。例1是先加后减的混合计算,教材先用图表明湖里有4只天鹅,飞来3只,一会儿又飞走了2只,然后根据画面所反映的天鹅只数的变化过程引出算式4+3-2。这一方面直观地反映了先加后减的加减混合算式的意义,另一方面又表明计算顺序。例2采用了同样的编排方式,所不同的是第一步计算的得数教材没有标明,留给学生自己去填写。这样处理,有利于学生从看着第一步算出的得数计算第二步逐步过渡到将第一步算出的得数记忆在头脑里去完成第二步计算,以此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课堂设计说明教学例1时,用动态的画面生动地反映出湖里天鹅只数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过程, 然后引导学生抽象出加减混合算式:4+3-2。得出算式后不要急于计算,让学生再对照画面说一说“4+3-2”所表示的意义,以加深学生对加减混合算式的认识。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确定的计算顺序先算出“4+3”的得数“7”,进一步感受计算的顺序和第一步计算的得数。算第二步时,要注意提醒学生思考:用哪个数减去2,使学生更明确地认识到第二步要用第一步算出的得数“7”减去“2”,从而加深学生对计算方法的理解,增强对计算过程的感受。教学例2时,让学生对照情景图先说出“4-2+3”的意义,再说一说计算的顺序,最后由学生独立进行计算。计算后让学生说一说第二步是用哪个数跟3相加的,这个数是怎么来的,以此加深学生对其计算过程的理解和感受。练习第67页“做一做”时,要重视学生摆小棒的操作过程,让学生在操作中加深对加减混合计算意义的理解,感受计算顺序及过程。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小学 | 数学
发布时间:2021-09-18 09:01:52 页数:4
价格:¥2 大小:35.96 KB

推荐特供

MORE